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民國時期喊父母什麼

民國時期喊父母什麼

發布時間:2022-08-25 23:12:43

⑴ 民國重慶江津怎麼稱呼父母

江津地區的口音有點像瀘州方面和重慶的交集。江津地區叫母親叫:美(讀音mei三聲),叫父親:爺。爺爺叫:公,婆婆叫:婆。外公:嘎公,外婆:嘎婆。我老家就是在江津,所以這些吐音肯定沒錯。我們叫:哦嗯。呵呵,有意思吧。肉叫著:蠕。

⑵ 古代中國人,管父母叫爹娘,而現在管父母叫爸爸媽媽。

首先這是音譯過來的
爸媽作為父母親的稱呼雖然我沒多方考證過,不過我敢說並不是民國時候才學西方喊起來的。
我的根據是《廣雅·釋親》里的記載:「爸者,父親之轉。」「媽,母也。」
而這部《廣雅》是三國時魏張揖編撰的,說明起碼在那之前就已經有了爸媽的叫法了。
當年,光緒是叫「親爸爸」的。因為當時,外國的讀法已經傳到了中國。我學過德文,裡面叫爸爸的就是「papa」,讀作「帕帕」,中國人就把這樣的叫法說成了「爸爸」。
滿族人叫爸爸叫「阿瑪」,叫媽媽叫「額娘」,如果是皇室成員,就在前面加一個「皇」字。
爹娘是中國傳統叫法,在清朝以前,中國的科考制度以文言文為主。辛亥革命以後,洋學漸興,留學歸國的人把爸爸,媽媽這樣的稱惟帶回國內。慢慢的就流行開了。
5

⑶ 民國時期是怎麼稱呼父母的

這個問題比較復雜。如果是書面文字上的稱呼就是父親、母親或者爹、娘,爹、媽;如果是民間口頭上的,則多種多樣,各地不同,不勝枚舉,如:爺、娘,爹、媽,阿爹、姆媽(阿媽),大大、媽媽,伯、媽,等等。

⑷ 民國時代的人如何稱呼自己的父母

非常多,書面上正式的多為父親大人,母親大人。日常的多為爹娘。極少數人叫爸媽,一般都是留洋的才這么叫。

⑸ 請問民國時期的女子一般在父母面前自稱什麼

叫父母稱為 「父親」「母親」,稱自己為「我」或「女兒」。

⑹ 民國時期管父親叫什麼

如果是書面文字上的稱呼就是父親、母親或者爹、娘,爹、媽;如果是民間口頭上的,則多種多樣,各地不同,不勝枚舉,如:爺、娘,爹、媽,阿爹、姆媽(阿媽),大大、媽媽,伯、媽,等等。

⑺ 中國人以前稱呼母親叫娘,稱父親叫爹。怎麼現在叫媽媽 和 爸爸 呢啥時候改的這個稱呼呢

這是從西方文明傳入中國以後開始叫的。
你說的沒有錯,就是英語Mother、father的音譯。

史料上沒有準確記載。最早是從傳教士到中國來開始的,大概在明朝末年、清朝初年逐漸傳入;到清末、民國初時,中國掀起新文化運動,打倒孔孟儒學開始盛行「爸爸、媽媽」的稱呼的。

⑻ 民國時期,湘西方言

你指湘西一帶、那就說不好的。湘西也包括好多個縣的。每個縣的稱呼也是不同的、我們這、我爸媽這一代的吧、叫他們父母的話、媽叫做:安某。爸叫做:嗲、也說哈 呵。不過、現在、除了上一代的人 長輩還這樣稱呼、基本都不這么稱呼的了、我聽我媽叫我奶奶都覺得那樣稱呼還是叫媽的好、可能是聽習慣的原因吧。

閱讀全文

與民國時期喊父母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鞏義長壽山作文 瀏覽:242
重陽節寧波景區優惠 瀏覽:565
2016上海市養老金調整 瀏覽:647
長壽二十四孝背夫出嫁 瀏覽:378
孔子子貢孝順分辨 瀏覽:225
重陽節活動現場載歌載舞 瀏覽:50
老人家吃苦 瀏覽:598
老人機如何用手機傳視頻 瀏覽:781
哪裡是個養生的好地方 瀏覽:354
失能老人如何喂葯 瀏覽:213
河北企業職工退休金 瀏覽:951
沙孟海長壽 瀏覽:929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轉農村養老保險嗎 瀏覽:601
長壽金逸國際影城 瀏覽:632
夢見老人復活什麼意思 瀏覽:746
長壽松果實 瀏覽:702
春節期間帶老人去哪裡玩 瀏覽:573
重陽節演出背景圖片 瀏覽:890
重陽節古詩獨在異鄉為異客 瀏覽:668
養老金4025 瀏覽: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