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父母要怎麼做才能成功

父母要怎麼做才能成功

發布時間:2022-08-25 02:42:57

1. 父母怎樣做才是成功的早教為什麼

如果父母想給孩子帶來成功的早期教育,他們應該和孩子一起成長。是教孩子早教。如果父母能在這個時候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幫助,和他們一起成長,那麼孩子的個人能力就會更加突出,孩子也能得到更好的照顧。所以,父母要盡可能選擇正確的態度,陪伴孩子變得更好,這才是對孩子最成功的早期教育。

態度給孩子一個極其寶貴的成長環境。父母的態度決定了下一代的幸福和價值感,而不是他們有多高。在我們身邊不難發現,很多家長學歷高,方法好,但這些在態度面前都沒有那麼強大。這是因為父母的「態度」「態度和行動是有聯系的,而父母有什麼樣的態度就會對孩子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父母和孩子只有態度好,才能彼此珍惜,彼此沒有念想。

2. 怎樣做一個好父母

我就是個好父母。

微信公眾號是:愛多idol,成長永不止步,歡迎互撩。

3. 如何做一名成功的父母

第一句:好父母都是學出來的
沒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成功的父母親都是不斷學習提高的結果。我接觸過這么多的傑出的父母,沒有一個是輕易取得教子成功的。一位優秀的母親甚至說:很多人都認為我很輕松,說你的孩子那麼優秀,根本不用管,殊不知,我連晚上睡覺其實都有一個眼睛是睜著的!好母親防患於未然,而不合格的母親是,孩子的問題已經很嚴重了,甚至教師都已經找孩子談話了,她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存在。
全國首屆傑出母親沈麗萍同志是個畫家。她為了學畫,不僅上了大學,而且還到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進修;不僅買了書籍,而且還參觀了數不盡的畫展,聽了數不盡的學術報告。可是卻從來沒有意識到培養孩子也應該花時間,直到孩子因為空難導致身體嚴重殘疾之後,她才開始真正學做母親,並且由於自己的努力,最終幫助孩子戰勝殘疾,成為被挪威人民贊譽的中國英雄。
第二句:好孩子都是教出來的
我接觸過數百位優秀的父母,他們的一個共同點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費盡心思,就像沈麗萍所做的那樣,如果還是由她親口所說,人們是不會想到她在兒子王嘉鵬的成長背後付出了那麼多的心血。她的同事朋友們都說:你除了當時飛機掉下來沒有辦法外,其他的你都做到了極致,你沒有耽誤這孩子。可是要做到這一點又是多麼不容易啊!
有些人可能會說,有那麼多的父母大字不識一個,不也教育出好孩子嗎?其實,文盲並非不會教育,這些父母同樣是教育孩子的高手。
《 焦點訪談》節目曾介紹過世界中學生奧數金牌獲得者安金鵬的事跡。他家裡極窮,考取了重點中學,卻沒有錢上,父親說讓孩子去打工,人家上了大學還沒有工作呢,更何況你能不能考上大學還不知道。但母親堅決不同意,將家裡唯一的一頭驢賣了。孩子在中學里是唯一一位連素菜都吃不起的人,是唯一一位連肥皂都用不起的人。照這樣來說孩子全靠自己了吧?當面一問才知道,雖然這位母親連小學都沒有畢業,但她卻讓自己的孩子在小學之前就把四則運算做得滾瓜爛熟。僅此一點又有幾個大學畢業的父母能夠做到呢?
第三句:好習慣都是養出來的
很多父母將孩子的不好的習慣怪罪到學校身上,怪罪到教師身上,怪罪到孩子自己身上,唯獨沒有怪罪到自己身上。其實孩子身上的多數習慣----無論是好習慣還是不好的習慣都是我們父母在地有意無意培養出來的。就像上海人說上海話吃上海菜,四川人說四川話吃四川菜一樣,彷彿生來就會不需要培養,而事實並非如此,父母每時每刻都在教,以至於自己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教,這就是潛教育,比顯教育威力大得多的本質教育。
優秀的孩子多是優質教育的結果,問題孩子多是問題家庭的產物。孩子的問題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問題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問題的最大製造者,同時也是孩子改正錯誤與缺點的最大障礙。當務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沒有父母的改變就沒有孩子的改變。沒有不想學好的孩子,只有不能學好的孩子,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因此在罵孩子的之前罵自己,在打孩子之前打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徹底地改變自己。
第四句:好成績都是幫出來的
關於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全社會都要有正確認識。應試教育是學校和家長都迴避不了的問題,需要學校和家長共同適應。應試能力教育與素質教育並不矛盾,沒有應試能力的素質教育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
據統計,我國有近1000萬閑散的未成年人。所謂閑散的未成年人,就是指理應在學校讀書而不願讀書,選擇輟學的孩子,這其中94%是學業失敗的結果,學業落後、厭學、逃學、離家出走成為當今未成年人犯罪的四步曲。
因此,幫助孩子適應應試教育也就成了我們父母的一份應盡的義務,而幫助孩子減負的最好辦法是我們父母增負,就是我們父母能夠成為孩子的導師。
好成績當然是學校老師帶出來的,但在應試教育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這些好成績正越來越多地浸透著父母的汗水。第五句:好溝通都是聽出來的
對於孩子進入初中、高中的家長來說,普遍存在一種困惑,那就是同孩子難以溝通。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與進入更年期的母親的沖突更多,不僅是因為處於內在的心理動盪期,更重要的是兩者的外部壓力都很大,孩子面臨的是升學的壓力,母親面臨的是事業的壓力,這就更需要加強溝通。
優秀的父母在這方面大都做得很好,他們良好的溝通來源於自覺地遵循了以下這三條原則:
第一個步驟是傾聽,就是讓孩子把話說出來,並且聽懂孩子話里的真實意思。
第二個步驟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結果往往是有道理的。
第三個步驟是建議,就是有道理孩子並不一定就能採取正確的行動,因此父母這里應該給予建議。
在這三個步驟中,傾聽是父母們做最差的。
每一個孩子都是伴隨著問題成長的,每一個父母也都是伴隨著問題成長的,不碰到的問題的孩子是找不到的,不碰到問題的父母也是找不到的,關鍵是要像那些優秀的父母們那樣能夠靜下心來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第六句:好成就都是化出來的
智力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力重要的是意志,比意志重要的是胸懷,比胸懷重要的是一個人的品德。
遺憾的是,現在對品德重視的人不是越來越多,而是越來越少了,以父母們談品德教育等於不合時宜。至於說到一個人的胸襟和抱負,更是我們父母們不願聽的海外奇談,因為與當下的考試分數無關!
而其實這些正是一個人成長中最重要的。我們在看人物傳記時常常都會對傳訊主幼年時的不同凡響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原因就是這種成就動機對一個人的影響巨大。
意志、胸懷、品德等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通過父母的說教等顯教育就能產生效果的,而是通過父母的行為即潛教育化進孩子的血肉里的。
讓孩子養成大襟懷的最好方式除了父母能做好的表率外,就是讓孩子多讀名著,多讀偉人的傳記,讓孩子從小學會用偉人的眼光來看社會和自己。

4. 如何做一個成功的家長,應該具備哪些特點

如何做成功的父母

做成功的父母,不僅是讓你的小孩成為他/她可能成為的最厲害的人,而且要使他們學會付出,那是對你最好的禮物!當孩子們被成功地教養時,他們會對自我及自己的能力有信心。他們喜歡去學校,主動地學習。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學會去愛,去尊重別人——包括你!
方法/步驟
1
培養相愛的關系
做一個好的榜樣。孩子們總是從他們的父母那裡學到最多的為人處事之道。孩子,特別是小孩子,多多少少會認為他們的父母是永 遠正確的。他們認為父母總是很聰明,很厲害——基本上不會做錯誤的決定。所以盡你的能力去樹立這種理想的形象。當你想在孩子面前發脾氣或者發火之前,想想 你給他們帶去的榜樣作用。你想教育孩子們形成什麼性格,你自己要先做到:尊重、友好、誠實、善良、寬容等等。不求回報地對待別人,最重要的是,你希望別人 如何對待你,你就要如何對待你的孩子。
孩子也會在學校,跟他們的朋友或者跟新聞里學習。你可以控制其中的一些,而其他的,你無法控制。要知道的是,盡管你的孩子有很多可能模仿的人,而你是他們生活中最親近的人,要用好你的這個特權。

2
多花費時間陪孩子。當你有孩子的時候,你最重要的任務是保證他們的身體健康——讓他們吃好,穿好,住好。你必須不停的工 作,才能為你的孩子做到這些,同時履行其他無數的責任。但是,當這些必需的都做到了,你一定要花時間去理解孩子們本身。永遠不要忽視一個事實,在你的家庭 和工作之間,家庭應該永遠排在第一位。
時間如此繁忙,父母和孩子們很難一起吃頓飯,很難單獨有一些開心的時間。孩子如果從父母那裡得不到想要的關注,他們就會搗蛋或者做壞事,因為對他 們來說,被批評也總比沒有關心要好。許多父母發現,如果預先安排一些定期的時間陪孩子們,總是會收獲更多。所以,每周定一個「特別時間」和孩子們在一起, 讓他們決定如何度過這個時間。
尋找別的方法和孩子們溝通,即使你不在他們身邊的時候——例如,給他們留言,或者在他們的午餐盒裡加一些特別的禮物。

3
多做交流。盡管你的孩子應該聽你的話,但是你不能僅僅因為自己是他們的父母,就指望他們對你要求的每一件事情言聽計從。孩 子和大人一樣想要解釋,他們也應該得到解釋。(至少)嘗試冷靜地說服孩子們,給孩子一些時間讓他們明白,為什麼有些規則和限制是對他們有好處的。把你的理 由說清楚。如果出現問題了,要向孩子說明,說出你自己的感受,讓你的孩子和你一起討論解決方法。一定要讓你的孩子知道他們的行為後果。
值得強調的是,即使在最好的家庭里,時間久了,孩子們也總是會和你的某些規則和決定對著干。不要讓步——你有權力去解釋、討論你的規則,而不是默許。

4
靈活地,主動調整你的教育風格。如果你經常會對於孩子的行為感到失望,誠實地評價一下你的期待。你對於孩子的期待合理嗎? 你的孩子有能力勝任這些事情嗎?反過來,你的孩子是否足夠能力做這些事——或者,你沒有給他們足夠的挑戰?不要害怕改變你的教育目標,假如你堅持你的教育 理念,一定要清楚地向孩子們解釋你的目的。
隨著孩子們長大,他們就會改變。你也必須隨著時間而改變你的教育方式——有時候是慢慢改變,有時候是突然改變。准備好,樂意去面對這些改變——因為你的孩子不可能永遠是一個乖小孩,他們需要同等地等到愛和尊重。

5
做一個成功的父母要意識到自己的需求和能力限制。面對事實——我們都不是完美的。作為家裡的領袖,我們有強大的地方,也有 弱點。沒關系,不要對你的缺點感到苦惱,相反,要注意到你的能力,同時為你的弱點而努力。為你自己、你的配偶和你的孩子,找一些實在的解釋。不一定每次都 要有答案——原諒你自己,這樣你的孩子也能學會諒解。
努力管理好孩子的教育。關注你最需要留心的地方,而不是企圖面面俱到。當你太累的時候要承認,雇一個保姆,自己抽出一些時間做別的事,會讓你成為 一個快樂的人(或讓你們成為快樂的夫妻)。關注自己的需求不是要讓你變得自私,只是說你要關注到你自己的存在,這也是給孩子們做一個好榜樣。

6
如果有幾個孩子,不要有偏袒。如果你有不只一個孩子,隨著他們長大,他們的需求和能力會自然地不同。大一點的孩子會更獨 立,需要較少的看管,而小孩子更需要幫助和照顧。這是自然的,但還是要盡量分給每個孩子同等的關注。例如,即使你的小孩子占據了你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也 要偶爾讓你的大孩子知道你同樣愛他們、喜歡他們。 永遠不要偏心地給一個孩子更多禮物、更多關心,或者更多地懲罰某個孩子。你的孩子會很快注意到你的偏心,可能開始會厭惡你,或者更糟的是,厭惡那個「得寵」的孩子。
表現出你的愛是無私的。作為一個成功的父母,你有責任用愛、用正確的方向去引導你的孩子。正如你自己不是完美的,你的孩子 也不是。你如何去詮釋這種不完美,如何去表達你的不同的指導,會將孩子帶去完全不同的世界。當你面對孩子的錯誤的時候,不要過分責備、批評或指責,這樣容 易導致自卑和怨恨。相反,即使在你教訓他們的時候,也要努力去鼓勵和教導。把每一個犯錯誤的時候當作教育孩子的一個機會。一定要讓他知道,盡管你想要他們 表現更好,期待進步,但你對他們的愛是始終如一的。

鼓勵好的行為
設定規矩,堅持原則。在每個家庭中,原則都是必須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養成一種尊重他人和自我控制的習慣,建立家庭規矩是 為了幫孩子理解你的期望,並培養自我控制的能力。你可以設置一系列合適的規矩:一個警告,還有隨之而來的如停止或剝奪一些權力。用這些規矩去懲罰壞行為或 鼓勵好行為。
公平,堅持。不要因為孩子們很可愛或者鬧脾氣就向他們妥協。這樣做只會告訴他們可以不顧後果地犯錯誤。實際上,懲罰孩子的重要性就是為了讓他們明白「不是想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這個簡單的道理。
發現孩子好的地方。做父母不只是指出孩子錯誤的地方——稱贊他們的優點同樣重要。你有沒有停下來想一下你給了孩子多少次負 面的教育?對於很多人來講,都會有做得過分之處。每天找一個稱贊他們的地方——任何小事都可以。大方地獎勵他們,只是不要溺愛他們——你的愛,擁抱和評價 會有奇妙的作用,這些就足夠了。多一些正面的強化,你會發現孩子們有更多良好的表現。

逐漸給孩子灌輸職業道德。最終,你的孩子會離開你,自己生活。如果孩子有一些如何去工作的知識,這種轉變就會非常非常容 易。基本的就是讓孩子們知道如何為自己提出申請。從小學到大學到工作,能否成功取決於能否用自我責任感去處理抱負問題。提前教給孩子們這個,你就為他們的 長遠發展打了基礎。
根本上,你需要幫你的孩子明白,想要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他們必須要付出努力。例如,為了得到零花錢,他們要完成家務事;為了得到新玩具,他們要在學校表現良好,等等。
幫助孩子,但不要溺愛。家長很容易忘記孩子們本來什麼經驗都沒有,他們做任何事情都是人生中的第一次,但是,你有許多年的 經驗可以利用。當你的孩子不確定做什麼的時候,不管是處理他們的第一筆收入還是申請學校,一定要給他們一些指導,提供一些信息。孩子要做一些人生中困難的 決定時,給孩子們需要的幫助。
但是,不要直接幫孩子做一些困難的事情。孩子們需要學會堅持不懈,如果家長一直幫助他們,比如學業,那他們永遠不可能學會。
當涉及原則問題時,夫妻要意見一致。隨著他們成長,即使最好的孩子也需要原則來規范,當涉及到孩子的原則問題,事先和你的 伴侶商量,不要盲目做任何主觀決定。一起做出公平的、適當的懲罰。確保你們兩個給出的懲罰是一致的,這很關鍵。如果懲罰時,你們中的一人更心軟,孩子會很 快抓住你們這個弱點。 如果你是單親家庭,你是孩子唯一的監護人,因此堅持你的原則和懲罰更加重要。堅持你設定的懲罰——不要讓孩子覺得你是一個容易屈服的人。
培養自尊
給孩子爭取成功的機會。盡管你可能從心底里愛他們,鼓勵他們 和稱贊他們,但正如其名,真正的自尊來自於他們的內心。為了培養自尊,孩子需要覺得獲得別人的尊重,他們要感覺到自己擅長的東西——體育、文學、音樂戲劇 或者任何事情——而這種能力來自內心,因為天賦和努力。例如,如果他們有音樂的天賦,給他們買一個樂器。如果他們擅長體育,試著讓他們參加他們喜歡的選拔 賽。每個孩子都可以去做他們擅長的事情。
讓孩子為自己感到驕傲。父母本身的話語和行為會比其他任何事情更能影響孩子自尊的發展。不管孩子的成就多小,都要稱贊他 們,讓他們感到自豪;讓孩子獨自做一些事,讓他們感覺自己有能力,很強大。相反,對孩子的成就表示不屑,或者不適當地拿他們跟別人比較會讓他們感到自卑。 用你的言行和話語告訴孩子,好的行為和成就都是正面的、積極的感受的來源。

讓孩子們感覺到他們是有價值的。說到孩子的自尊,行動比語言更有力。確保你的行為可以告訴孩子們你對他們的愛。比如,如果 你稱贊孩子在學校劇中的主演角色,卻不努力找時間去看一下那個劇,你已經用行動告訴了他們:你不像你說的那樣在意他們。父母的愛一定要表現出來,這不是說 要給他們多麼奢華的禮物——一個簡單的動作可能比那些昂貴的禮物更有用。
大人們都很忙。當孩子慢慢長大,你會不可避免地懷念他們的音樂會、朗誦會、游戲、玩耍等等。只要你表達對孩子們的愧疚,下次更努力地讓這些實現,你還是可以讓孩子們感受到你的愛。
給孩子愛別人的機會。法國作家喬治•桑有一句名言(原名露西爾•奧羅爾•杜邦):「生活中只有一件快樂的事,就是愛和被 愛。」上文已經說了如何去愛你的孩子。孩子們從很小的時候就可以表達他們的愛——要歡迎和珍惜這些愛。當時間飛逝,你的孩子長大了,一定要讓你們之間的愛 更深。多數情況下,這取決於你在孩子的生命中,以父母的角色給了他們多少情感。如果你的確花了時間陪孩子,和他們敞開心扉去聊天,他們對你的愛會自然地增 加。當你難過的時候,他們會學會安慰你;當你需要愛的時候,他們會回饋給你。培養一個孩子,是你做的最認真的投資,但是,因為孩子們愛的能力,這也是最有 價值的投資。

------------一個媽媽的心聲 孩時常聽大人們說,家長是孩子的首任教育者,長大後又經常聽老輩們這樣講,可那時的我並沒有在意。自從我當上了媽媽,確實也有同感。面對著天真爛漫,聰明可愛的笑笑,我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我好想把她培養成一個優秀的孩子。她從呀呀學語時模仿力就很強,你無意中說的什麼,她就銘記在心,所以每天我都在想,如何才能讓我的孩子快樂成長?如何做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家長呢?只要有空,我就會上網看各個網站的育兒欄目,平日也愛到書店去買一些有關教育方面的書籍看看。久而久之,我很受啟發。我發現孩子要想成功,首先必須是一個健康的孩子,什麼是健康?不僅僅指身體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但如果沒有身體健康,一切都無從談起,我的一個同學他對象生完孩子發現孩子有很嚴重的裂唇,醫生說即使縫補也無法彌補他的這種天生不足,最後孩子夭折了。這樣的孩子,即使活著,我想他的成功也應該是身體健康。一個孩子他的身體健康了,這時他只要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他的人生必定是幸福的,快樂的。我的一個朋友她在懷孕時曾有著美好的憧憬,孩子長大後把孩子如何培養,將來讀什麼樣的大學。可孩子到一周歲時發現他有孤僻症,花了很多錢都無視於終。所以我對女兒最好的祝福就是擁有一個快樂幸福的人生。 要想做一名成功的家長,在教育子女方面應作如下努力。 一、關心孩子,愛孩子 每一個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他們對孩子的愛不僅令孩子感到快樂,同時也感到安全。但愛孩子的方式很多,有的父母對孩子的愛太過於溺愛,我認為應做到以下幾方面:(1)愛孩子並非是用物質來滿足她,而是無論在什麼時間,自己什麼心情,都關心孩子的健康成長及情緒和精神,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無時無刻在關心他、支持他,無論發生什麼情況,你都不會改變對他的愛,更不會遺棄他。 (2)每天細心觀察孩子的表情和行為。對於沉浸在歡樂中的孩子,父母要盡量避免干預;對於悲傷難過、心理壓力大的孩子,家長絕不可掉以輕心,認為小孩子不會有什麼事,你要耐心地聽他傾訴,即使你一時問不出什麼,等他平靜下來,仍要與他交談。傷心的孩子最渴望得到的是父母給予的愛。(3)真正的愛不是沒有分寸的愛。對孩子的教育應堅持以鼓勵、表揚為主,但他做錯了也必須批評,在批評時家長應說明批評的理由,把握好批評的尺寸與份量,我想孩子是會接受的。如果孩子做錯了,你還是無視於終,這並非是愛孩子,俗話說「慣子如殺子」,我想正是這樣吧。我的女兒還小,但她做什麼一受到我的表揚,就特別興奮,但她做錯了,你批評她,她也知道不抬頭看你,直點頭說:「好,好。」這表示她以後不會再犯。 二、了解孩子,尊重孩子 父母愛孩子,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可要家長在愛孩子的同時,有誰真正地去了解孩子的心理,做事又尊重過孩子的想法呢?有些人也許會不以為然,會說「小孩子嗎,有什麼」,言下之意就是孩子沒有自己的想法,家長、老師說什麼就是什麼,何必費那麼大的勁呢?我認為並非如此,別看笑笑小,可她想做什麼就必須做完,做完後她會驕傲地抬起頭看著你,嘴裡說:「我做的怎麼樣?」 大人有大人的世界,孩子有孩子的世界。大人有大人的想法,孩子有孩子的想法,孩子的思想行為在大人看來經常是幼稚可笑,但是實際上它們與孩子的年齡、意識、思維的發展階段是吻合的。孩子雖小,但他是一個獨立的人,作為父母如果愛孩子,就必須尊重孩子的個性、興趣、需求及其感情表達方式,同時根據孩子的特點、條件予以恰當的指導、引導。 只有了解、理解、尊重孩子,父母與孩子的關系才能建立堅實的基礎,才能教育孩子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樹立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有威信的父母能使孩子在心理上產生敬佩、信賴;在行為上暗暗地學習、效仿;在生活中遇到各種難題時,會敞開心扉的尋求幫助,從父母那兒獲得支持與力量。顯然,有威信的父母對教育好孩子極其有利。有的家長,孩子還沒說上一句,就挨上打了或者是被臭罵了一頓,這樣孩子以後在父母面前什麼都不敢表白,所以說父母威信的確立並非易事。孩子對父母威信的認可不是某一次或者某一時,而是日積月累,他們在平日生活中留意父母的生活、行為、工作、習慣、興趣、愛好、志向及他人的關系,父母也只有在所有這些方面都能成為榜樣,才會在孩子的心中樹立起良好的形象。 父母要樹立威信並保持威信,除了要用高標准要求自己外,還得不斷地給自己充電,開拓視野,跟上時代的節拍。大部分父母常把努力學習,多看書掛在嘴邊,而自己不讀書不看報,不求上進,孩子問起來則是一問三不知,這樣的父母不可能成為威信型的父母;還有的父母在孩子面前說的是面面俱到,在孩子背後又橫行霸道,豈不知孩子的眼睛是異常敏銳的,虛偽會讓他們對你產生憎恨,這樣的父母即使取得威信於一時,但絕不會保持多久。 今天的孩子比我們的過去更聰明,他們的很多想法我們都會令我們大吃一驚,這就給我們做父母的提出更高的要求。笑笑還小,愛好卻很多,我能做到的只是盡我做父母的義務,給她支持與鼓勵。我算不上一個優秀的媽媽,孩子成長的過程也不具備重復性,一去不復返,我會學習,努力爭取,早日做一個優秀的媽媽。

5. 父母怎麼樣做是成功的家庭教育

1、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很多行為都會引起孩子的模仿,所以這里家長必須要以身作則,言行一致。
2、適當的批評。在評判的時候要保持自身的冷靜。可以先表揚其好的地方,批評差的地方。或者先進行自我批評再評判孩子,畢竟也有子不教父之過的錯誤。
3、表揚獎勵都是對孩子的一種肯定,也是教育中一種很好的激勵手段。在孩子表現的好的時候可以給與口頭的表演或者動作的親昵,但是要對事情本身進行表揚。可以通過書籍的獎勵,或者興趣愛好的獎勵為正確引導。
4、個家庭要良好的發展,就需要一個好的氛圍,同意的好的氛圍也有利於教育。家長可以與孩子進行活動,比如郊遊,逛街,進行興趣活動。這樣家長就可以在活動過程匯總加深與孩子的關系,也能發現孩子的需求。
5、交談。交談是家長與孩子之間最常用的一種教育方式,但是一定要切記交談的場合與方式。

6. 如何成為合格的父母

一、作為合格的父母,應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楷模。

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給孩子潛移默化的作用,為此,父母要特別注意自己的生活習慣,工作作風。生活有要規律,即正常的飲食起居,決不因自己的嗜好來影響孩子正常的生活和學習,為孩子營造良好、和睦、尊老愛幼的家庭氛圍。自己對工作要有高度的責任感,盡職盡責,遵守單位各項規章制度,尊重領導,團結同事等等。這些均會在孩子腦海里深深烙印,並影響其終生。

二、作為合格的父母,應培養孩子的良好生活習慣、學習習慣。

作為孩子,不是天生下來就有良好的習慣的,不培養是無法形成的。我孩子一上小學,就給其制訂好星期一至星期五的作息時間,讓其生活有規律,讓其知道什麼時候完成作業,什麼時候看電視、玩耍。在學習習慣方面要求更嚴格,要求孩子一定要按質按量完成,包括書面、口頭作業,如檢查不合格,就應重做,不論有多晚。完成好課內作業後,還要其看一些課外書籍。假日,除做適量作業後,我每個假日均會陪孩子去參加一些體育鍛煉,比如:爬山、打球、溜冰等。有時還會陪他去書店、圖書館看書,通過不足三年的努力,孩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已基本形成。

三、作為合格的父母,應培養孩子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健康心理素質。

作為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在五彩斑瀾的世界裡,大千世界裡良好的、不良的東西均會對其產生影響。作為父母應十分注意孩子的舉動,經常與學校老師有密切聯系、溝通,一旦發現有不良現象,應因勢利導,耐心教育。只憑打罵的方式強迫孩子接受父母的意見,常會弄巧成拙,也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導致性格的偏差。記得有一次,老師打電話來,說我孩子跟同學去自選商場偷熱狗。我得知後,確實火冒三丈,但自己還是馬上冷靜下來,去學校老師那裡了解事情的經過。一放學,馬上接他回家,給其講這件事的嚴重性,給其講附近認識的事例,報紙、雜志上不認識的事例給他聽,讓其自己認識到錯誤,這樣才能改正錯誤。最後,他哭著說:「爸爸,我以後一定改正,如再犯類似的錯誤,任你怎樣處罰。」從此,孩子顯得更懂事了。另外,現在孩子的心理比較脆弱,特別是現在的獨生子女,經不住失敗挫折,哪怕是一次單元考得不理想,與同學鬧小矛盾,老師、家長的批評都會受不了。為此,我認為孩子不應生活在「表揚」之中,但適當的鼓勵還是要有的。表揚要恰如其分。疼孩子要疼在心裡,要引導孩子勇敢地面對現實,總結原因,吸取教訓,這樣才能把孩子培養成為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質。

四、作為合格的父母,應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作為父母,不能過分溺愛現在的獨生子女,「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是絕對不可取的。應培養獨立能力,包括學習和生活,不要有依賴心理。學習上,如遇到難題,要讓孩子獨立思考;生活上,做到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讓其能體驗勞動,享受到勞動樂趣,體會到父母養育自己的艱辛,體惜父母。我的孩子一上一年級,自己的鞋襪、書包、紅領巾自己洗,書桌、房間自己收拾,打掃干凈。開始,做得不好,便幫他,為其加工。到現在,已經能自己煮簡單的早餐,會幫我拖地。看到這些,作為父母感到無限的快慰。

總之,作為合格的父母,最好採取理智、自然的態度和孩子溝通,讓其有喜有處報,有苦有處訴。只要多下功夫,頑石也有點頭的一天。小孩子最理想的狀態是健康成長,成為有素質的合格公民,至此,你便堪稱合格的父母。

7. 父母平時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有所成就呢

04.

太過自由的人生,往往會讓人失去了鬥志

小孩的自製力是十分薄弱的,所以作為家長是起一個表率的作用,同時也要對孩子的行為加以制止和規整。

太過自由的人生,會讓孩子們失去了自己的目標和方向,甚至是偏離自己的生活道路,做一些不好的事情。

在青年時期學壞的孩子,整天就是胡鬧,也不喜歡學習,這樣的事情是每位父母不願意見到的。

所以作家長的需要幫助孩子建立自己的目標,可以有玩耍的機會,但是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有目標、有方向,只有這樣,孩子成長的道路才不會發生偏頗。

作為父母,擔心孩子的成長是毋庸置疑的,但方式方法更重要,孩子都是父母眼中的寶貝,如何讓孩子走正確的人生道路,是每個人需要思考的問題。

做家長的不僅僅是孩子的保護傘,更是他們成長道路上的啟迪,只要堅持、只要用心,相信你的孩子會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8.  想要成為成功父母,掌握什麼秘訣呢

現在的父母,在孩子的成長當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在教育方面,父母更加承擔了主要的責任。因為大家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影響孩子一生最重要的老師。父母這兩個詞也是一個帶有責任感的詞語。它代表著一種身份。那麼我們作為父母來說,想要成為成功的父母,要具備哪些條件呢?

所以,想要成為一名成功的父母,就要做好父母的責任,教育好孩子。

閱讀全文

與父母要怎麼做才能成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痴呆半夜起來開門 瀏覽:153
心律不齊體檢時怎麼緩解 瀏覽:224
孔子推崇父母要養孝敬 瀏覽:845
父母屬牛適合什麼屬相寶寶 瀏覽:530
老人家沒有取環會引起風濕嚴重嗎 瀏覽:152
老人家做完手術後為什麼會愛講話 瀏覽:520
趙晏彪小說孝順 瀏覽:27
城陽區退休金長了嗎 瀏覽:495
公建民辦養老有什麼政策 瀏覽:292
趙麗穎招老人家喜歡 瀏覽:525
為什麼父母會希望子女子承父業 瀏覽:583
農村交錢辦退休金 瀏覽:129
辭職上學後養老保險 瀏覽:642
鄭州黃河老年大學怎樣 瀏覽:536
陝西省養老保險app下載下載 瀏覽:617
美國的軍人是怎麼養老的 瀏覽:332
老人養老金每年給多少錢 瀏覽:84
對於老人啰嗦怎麼辦 瀏覽:901
怎麼養老繭 瀏覽:816
企業哪些情況可以不繳養老保險 瀏覽: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