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父母哪些事最好不要做

父母哪些事最好不要做

發布時間:2022-08-21 16:43:24

Ⅰ 父母千萬不要對孩子做10件事

父母千萬不要對孩子做10件事

父母千萬不要對孩子做10件事,孩子的成長受環境影響很很大,如果孩子做錯了事也不要急著處罰,掃清成長路上的障礙有利於孩子更好地成長,共同努力讓孩子的發展更上一層樓吧。以下是父母千萬不要對孩子做10件事方法。

父母千萬不要對孩子做10件事1

1、不要瞧不起孩子

「你這么這樣笨啊!」每當這類話脫口而出時,都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削弱孩子的自我觀念。

2、不要恐嚇孩子

採用恐嚇的方式來管教孩子,也會減弱他的自我觀念。如果父母說:「你下次再這樣,就要你好看!」每當孩子聽了這些話,他們會惶恐難過,從而對父母產生一種恐懼心理。

3、不要賄賂孩子

有些父母許諾孩子,如果讀書成績好,就給買什麼東西,以此將刺激作為動力,這不是個好辦法。這樣的賄賂會引發孩子做事的動力由內轉向外。這樣不利於孩子樹立良好的學習目的。

4、不要逼孩子答應「下次不敢了」

孩子犯了錯誤,媽媽氣極地說:「好,現在你要答應我,你再也不敢這樣了。」可不一會兒,老毛病又犯了,媽媽覺得自己受了騙,大怒地罵道:「你答應媽媽的,怎麼又不乖啦?」媽媽應該知道,許諾和恐嚇是一對難兄難弟,對孩子不會起積極的作用。假使碰上敏感的孩子,逼他許諾反而會使他再度犯錯而感到難過。即使孩子不太敏感,也會使孩子口是心非。

5、不要過度保護和監督孩子

過度保護監督孩子會挫傷孩子的自我觀念,削弱孩子自主能力的培養。因為當父母過分監督孩子的行為時,其實也是在告訴孩子:「你不能照料自己。」我們應該把「只要孩子自己能做,絕不包辦代替」當作座右銘。這樣才能逐步培養孩子自己照料自己的能力。

6、不要對孩子嘮叨不休

過分嘮叨不休會使孩子覺得父母認為他沒有理解事物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會產生厭惡不快的感覺。其實,有條理地向孩子交代事情,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7、不要強迫孩子立即盲目地服從他人

如果你硬要孩子丟開他正做著的事,聽你的`話做別的事,他的反應會很不樂意。父母應事先提醒孩子,等一會兒要他做什麼,同時,也可以允許孩子在服從命令之前有稍作抱怨的自由,比方說:「喔,媽媽,我非要現在進來嗎?」要求孩子立即而又盲目地服從,對撫育出獨立而自我調節的人,這種做法是無效的。

8、不要過分縱容孩子

縱容孩子並不利於孩子本身。因為孩子遲早要長大成人,要走上社會,有些在家裡行得通的事,到外面就很難說了。因此,縱容孩子只會剝奪孩子的潛在能力的發展機會,阻礙他成為能幹、獨立、能自我調節的人。

9、不要用不一致的規矩管教孩子

有些父母憑自己的喜怒隨意設立規矩,同樣的行為有時遭罰,有時由他去。這樣會使孩子感到迷惑。孩子需要你用一套一致、可信、可靠的規矩來教育他。

10、不要訂不適合孩子年齡的規矩

假如你希望一個兩歲的孩子同五歲的孩子一樣循規蹈矩,只會使他自覺無能。因為你期望於他的,是他的年齡不可能達到的行為水平,這對他的自我觀念有極壞的影響。

父母千萬不要對孩子做10件事2

1、不要在孩子面前使用暴力

近日,網上傳出一段病人家屬和醫務人員起爭端的視頻。視頻中,一名護士(朱女士)被一女子(患兒母親)抓住頭發,眾人拉勸才鬆手。起因是這個護士給這位女士4歲的孩子打針時,這個母親多次覺得朱女士態度不好,於是就忍不住出手。這名母親一腳踢過去,正好踢中朱女士的小腹,將朱女士踢得坐在地上。朱女士剛懷孕43天,被踢了一腳,據醫生診斷,朱女士是先兆流產,而且腹部、頭皮均為軟組織挫傷。

在這場醫患關系中,這位母親出手傷人的做法令人咋舌。更可怕的是,這位母親在打人的時候,她自己的孩子就在一旁看著。看到自己媽媽凶神惡煞地使用暴力是一種什麼體驗?這位媽媽的孩子才4歲。視頻中在自己孩子面前打人的母親可以說是非常不理智了。另外,在孩子面前打人,孩子會有樣學樣,變得不尊重他人的身體,也容易學會打人。好的壞的,父母都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啊。

2、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

可能很少人會隨便出手打人,但是很多父母都會在孩子面前吵架,甚至覺得,夫妻間吵架很平常。特別是很多吵架都伴著這樣的聲音:要不是孩子,我早和你離婚了,我是為了孩子才...敏感而脆弱的孩子聽到這樣說,會認為一切都是自己的錯,父母不開心是自己的錯、父母吵架也是自己的錯,於是變得多疑、缺乏安全感。

父母吵架時候的相互指責和數落與不尊重會深刻地影響孩子對父母、對他人的尊重。也許,在某一天你的孩子也會當著你的面數落你。這不是恐嚇,孩子對父母的言行總有著很強的學習能力。更可怕的是,經常在父母爭吵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會把這種相處方式帶到自己以後的家庭。

3、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

魚媽發現,抱怨成了現代人的通病。孩子成績不好,抱怨、工作不順心,抱怨、老公不貼心,抱怨...抱怨反映了你對生活不滿而並沒有想過去改變現狀,這是消極的生活態度。在孩子面前抱怨太多,會把這種消極的生活態度帶給孩子:抱怨孩子成績時孩子會想:我有這么糟糕嗎,於是自我否定抱怨工作時,孩子會想:工作有這么難嗎,於是,害怕工作抱怨另一半,孩子甚至會恐懼婚姻...抱怨對孩子的影響是很深遠的,家長們千萬不要孩子面前抱怨。

4、不要在孩子面前說沒錢

其實有錢沒錢,都是家長自己的焦慮和攀比心在作祟,孩子起初是不知道任何貧窮和富貴的概念的。父母要帶給孩子正確的經濟觀,讓孩子知道家庭的真實經濟情況,合理滿足孩子的物質需要外還要告訴孩子賺錢不易。

如果只是隨口說「買不起」「我們沒錢」,孩子會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

Ⅱ 關於教養,父母千萬不要做的事是什麼

1.「規矩」一再地不被遵守就不叫規矩了。只要是合情合理的規范要求,父母說一就不二,才有辦法建立威信。

7. 不能孩子一犯錯,就是嚴厲的處罰,因為孩子會逐漸麻痹而毫不在乎,終究就得逢迎、逃避或叛逆。當然也不能一味的贊美,那就像一直給小孩糖吃,吃多就覺得不甜了。

8. 孩子年紀小的時候,打打鬧鬧難免,不過,父母最好不要讓孩子習慣用拳頭解決問題,免得將來孩子在外跟人起沖突,也選擇「動手」解決。

9.孩子開始上學後,父母的確該用心了解孩子在學校的人際狀況。不過,除非事態有相當的嚴重性,轉學並不是好的處理方式,因為這么做,就像是孩子一碰到不投緣的老師,父母就急著幫孩子轉班、轉學一樣。

Ⅲ 父母在孩子面前不要做的事,大家知道有哪些嗎

一個孩子的成長與成功是由綜合因素促成的,在這諸多的要素當中,家庭尤其是父母的教育影響對他是至關重要的。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是孩子的標桿,尤其是在孩子不太具備辨別是非的能力的時候父母對他的影響是根本性的,作為父母而言,總是認為著與自己的孩子之間是無比親密的,是沒有顧忌的,但是事實證明,自己與父母之間確實存在著鴻溝和代溝。

其次不要經常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父母是孩子行動的標桿,父母對生活所抱有的態度和憧憬,直接影響著孩子對生活所抱有的態度和憧憬,也直接影響著孩子對日後生活的信心,很多父母在這個上面容易栽跟頭,總是以生活壓力過大為理由,是以抱怨,這些話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會對孩子造成有意無意的隱形影響,所以父母要增強調節壓力的能力,盡最大程度的給孩子創造一個安全,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以祝孩子健康茁壯成長。

當然,父母也在孩子面前並不是什麼行為都不可以做的?反而做一些積極的事情,會對孩子有有利影響例如夫妻在孩子面前是恩愛表示關心,體貼,呵護,這些都是可以的。

Ⅳ 在孩子面前,父母不可以做的事情有哪些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非常重要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著孩子,換句話說,如果父母性格非常急躁,那孩子性格中也帶有急躁的點,如果父母做事雷厲風行,那孩子基本也不拖沓,孩子總是在模仿父母。

每個孩子都是家裡的希望和未來,從出生開始,他們就被捧在手心裡,所以要想讓孩子健康成長,父母就要把握分寸,以上說的5點事情,父母要謹記,不能在孩子面前做,建議每位家長都可以收藏,切記,不要因為你不經意的舉動,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一些無法挽回的傷害。

Ⅳ 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父母最好不要在孩子面前做的事情有哪些呢

有了孩子,家裡多了無限欣喜和改變。就此開始,做家長的也要改變自己的生活,否則可能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如果你家有萌寶,請不要在他面前做這些事,有利於他健康快樂成長。


結語: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課堂,而父母則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在潛移默化中都在影響著孩子。好的性格,好的習慣的養成會讓孩子受益一生。優秀的父母會注意在孩子面前的一舉一動,盡量不讓自己的負面行為習慣影響到孩子。而表現差的家長,基本不會注意自己對孩子的影響,經常在孩子面前做一些影響孩子未來的行為和舉動。

(所有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


※ 作者簡介:張女子育兒,從事育兒工作10餘年,家裡有2個調皮鬼。多平台賬號同名,優質育兒領域原創作者,專注分享科學育兒知識,與寶寶一起健康快樂成長。如果你在育兒路上有什麼困惑,可以關注我。


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贊、留言、轉發、評論哦。你對我的一次微小鼓勵都是我不斷前行的動力~

Ⅵ 為人父母有哪些事真的要少做,最好是不要做

在孩子的面前吵架或打架這些事最好不要做,因為會對孩子的性格以及婚姻觀念造成影響。說到的事一定要做到,這樣可以提高你在孩子那裡的信任度也可以提高孩子自己的誠信。

Ⅶ 父母教育孩子時,一定不要做的事情都有哪些

家庭教育一直都是孩子們的教育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對家長來講,把握好家庭教育的度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很多家長都選擇了去報班或者網課,學習和孩子的溝通交流,但是所謂「龍生九子各有不同」,不同的教育家給出的方案也不可能會適應所有的孩子。但是家長們一定要注意了,在教育孩子們的時候,有這樣幾件事是一定不能做的:

1、別人家的孩子怎麼怎麼樣;不知道各位小時候對這句話印象如何,我是一聽見這句話幾乎到了想哭的地步,所有的孩子都一樣,都是渴望被誇贊的個體,誰也不想一直有一個「別人家的孩子」壓在自己的頭頂,所以一定不要把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壓到孩子的身上,讓他們在經歷一場我們當年的無奈。

Ⅷ 照顧孩子的過程中,家長有哪些事最好不要做

在照料孩子的全過程中,因為很多媽媽欠缺相對應的育兒小常識,很可能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一系列的危害。

很多父母和朋友喜愛打孩子的後腦殼。實際上,這類作法是十分風險的,由於少年兒童的大腦神經或腦部並未徹底生長發育。很容易對孩子的腦部導致危害,乃至會造成腦癱兒。此外,最好是不要在孩子的屋子,尤其是寶寶的屋子裡養花,防止孩子對花草植物皮膚過敏,導致身體問題。

在現實生活中,一些父母為了更好地維持寶寶的清理和舒服,經常每日洗幾回澡,但常常冼澡對寶寶的身體沒有什麼好處,由於孩子的肌膚很敏感,還加上了一些洗浴用品。並不是那麼當然的身心健康,會給孩子產生損害,寶媽媽應當留意。

閱讀全文

與父母哪些事最好不要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1997年繳納的養老保險怎麼查不到 瀏覽:421
工齡20年工齡退休金多少 瀏覽:508
重慶工傷超齡未領退休金 瀏覽:536
重陽節美發店開業活動圖片 瀏覽:739
養老金統籌賬戶的錢怎麼使用 瀏覽:326
鷹為什麼成為世界上最長壽的鳥類 瀏覽:411
老年人痴呆會把大便裝褲里嗎 瀏覽:182
老年人晚上腿涼渾身沒勁怎麼回事 瀏覽:233
佔地農民養老保險 瀏覽:756
企業養老待遇資格認證是什麼 瀏覽:219
孝順的早會怎麼樣 瀏覽:833
40多歲老年痴呆 瀏覽:179
當幾年兵可以有養老保險 瀏覽:693
養老金今年能漲多少呀 瀏覽:707
老年公寓接待工作流程 瀏覽:679
桂林高級老年公寓 瀏覽:692
吉林市和長春市哪個養老保險高 瀏覽:71
深圳福田胃鏡腸鏡體檢怎麼預約 瀏覽:3
長壽花金胚玉米油怎麼樣多少錢 瀏覽:950
養生館老闆娘直播在哪裡 瀏覽: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