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家庭中如果父母家暴孩子怎麼辦

家庭中如果父母家暴孩子怎麼辦

發布時間:2022-08-19 20:34:55

㈠ 孩子被父母家暴怎麼辦

法律分析:
可以向學校、社區等機構尋求幫助,必要時可以報警。父母家暴孩子犯法,法律不允許打孩子。如果造成傷害,還要追究責任。如果是普通教育的話,法院是不會受理的。如果傷害達到暴力、虐待程度就可以直接報警,毆打行為甚至可能構成犯罪。《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創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環境,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所謂「家庭暴力」,是指行為人以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給其家庭成員的身體、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傷害後果的行為。持續性、經常性的家庭暴力,構成虐待,涉嫌犯罪,可能構成刑法上的故意傷害罪或虐待罪。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第十七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實施下列行為:
(一)虐待、遺棄、非法送養未成年人或者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
(二)放任、教唆或者利用未成年人實施違法犯罪行為;
(三)放任、唆使未成年人參與邪教、迷信活動或者接受恐怖主義、分裂主義、極端主義等侵害;
(四)放任、唆使未成年人吸煙(含電子煙,下同)、飲酒、賭博、流浪乞討或者欺凌他人;
(五)放任或者迫使應當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失學、輟學;
(六)放任未成年人沉迷網路,接觸危害或者可能影響其身心健康的圖書、報刊、電影、廣播電視節目、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和網路信息等;
(七)放任未成年人進入營業性娛樂場所、酒吧、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
(八)允許或者迫使未成年人從事國家規定以外的勞動;
(九)允許、迫使未成年人結婚或者為未成年人訂立婚約;
(十)違法處分、侵吞未成年人的財產或者利用未成年人牟取不正當利益;
(十一)其他侵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財產權益或者不依法履行未成年人保護義務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二百六十條 虐待家庭成員,情節惡劣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被害人沒有能力告訴,或者因受到強制、威嚇無法告訴的除外。

衍生問題:
打未成年小孩會坐牢嗎
打未成年小孩造成其輕傷以上後果的會坐牢。行為人出於故意傷害他人身體並致輕傷以上後果的,構成故意傷害罪,本罪客體是一般主體的身體健康權,因此不論是傷害成年人還是未成年小孩都會被處本罪相應的刑罰。觸犯本罪一般應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㈡ 面對父母間的家庭暴力,子女該怎麼做

提到家庭暴力,我們腦海中浮現的就是男性毆打女性的場面,也不是說不存在男性被家暴,只不過是男性被家暴,這個比例太小了,所以說我們今天著重談一下,在家庭生活中女性被家暴的問題。如果在一個家庭中父母感情不和經常家暴,其實對於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那麼在你看來,面對父母間的家庭暴力,子女該怎麼做?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下方分享你的觀點。

一、我認為子女要堅定的表達自己的立場。

在我看來,不管是父親家暴母親還是母親家暴父親,作為子女,我們都必須堅定的表達自己的立場,首先我們應該告訴他們,家暴是一件不正確的事,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先動手的人肯定是不對的,其次我們應該告訴他們,看到父母家暴對於我們的影響,最後我們應該拿出我們的態度告訴他們如果不考慮子女的感受,也不考慮伴侶的感受,繼續家暴的下場是什麼?

㈢ 父母對子女家庭暴力怎麼辦

法律分析:實施家庭暴力、虐待家庭成員在不構成犯罪的情況下,可向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等人民調解組織可具體負責此類行為的勸阻和調解工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第十條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創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環境,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及附帶規定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殘疾的未成年人。

第十一條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關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狀況和行為習慣,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適當的方法教育和影響未成年人,引導未成年人進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預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煙、酗酒、流浪、沉迷網路以及賭博、吸毒、賣淫等行為。

第十二條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學習家庭教育知識,正確履行監護職責,撫養教育未成年人。有關國家機關和社會組織應當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導。

第十三條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權利,必須使適齡未成年人依法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不得使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輟學。

第十四條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根據未成年人的年齡和智力發展狀況,在作出與未成年人權益有關的決定時告知其本人,並聽取他們的意見。

第十五條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允許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結婚,不得為未成年人訂立婚約。第十六條父母因外出務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對未成年人監護職責的,應當委託有監護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為監護。

㈣ 如果父母家暴孩子,法律一般會怎麼處理

一般來說法律的處理方式就是對父母進行批評教育,而且必須要讓父母簽訂保證書,如果下一次繼續家暴孩子的話,肯定是會涉嫌犯罪的。

這個社會當中家暴孩子的父母其實是少數的,每一個家庭對於孩子的溺愛程度都是超過很多人的想像的,家長在一家抱孩子的時候必須要被整個社會所譴責以及懲罰。我們都知道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必須要把孩子保護好。

孩子遇到家暴的時候應該尋求社會的幫助。

在孩子遇到家暴的時候,應該尋求整個社會的幫助,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在青少年的時候成長是非常關鍵的,這個時候身心健康必須要得到家長的關注,如果家長對孩子進行家暴的話,那麼孩子尋求必要的幫助,也是為了能夠讓自己更好的成長的。

在目前這個社會當中,其實我們可以發現很多家長對待孩子的教育方式都是錯誤的,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能夠利用暴力的方式,暴力的方式不解決會讓孩子的身心受到影響,而且教育的目的也不會達到的。

㈤ 被父親家暴了應該怎麼辦

1、子女遭受父母的家庭暴力,可以報警處理,也可以向村、居委會、婦聯等單位投訴、反映或求助。
公安機關接到家庭暴力報案後應當及時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關規定調查取證,協助受害人就醫、鑒定傷情。
家庭暴力情節較輕,依法不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的,由公安機關對加害人給予批評教育或者出具告誡書。
告誡書應當包括加害人的身份信息、家庭暴力的事實陳述、禁止加害人實施家庭暴力等內容。
公安機關應當將告誡書送交加害人、受害人,並通知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公安派出所應當對收到告誡書的加害人、受害人進行查訪,監督加害人不再實施家庭暴力。
實施家庭暴力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遭受家暴還可以向法院申請人身保護令。
當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的現實危險,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應當以書面方式提出;書面申請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
作出人身安全保護令,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明確的被申請人;
(二)有具體的請求;
(三)有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現實危險的情形。
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後,應當在七十二小時內作出人身安全保護令或者駁回申請;情況緊急的,應當在二十四小時內作出。
人身安全保護令可以包括下列措施:
(一)禁止被申請人實施家庭暴力;
(二)禁止被申請人騷擾、跟蹤、接觸申請人及其相關近親屬;
(三)責令被申請人遷出申請人住所;
(四)保護申請人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
被申請人違反人身安全保護令,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人民法院應當給予訓誡,可以根據情節輕重處以一千元以下罰款、十五日以下拘留。
【法律依據】
《反家庭暴力法》第十三條,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單位、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婦女聯合會等單位投訴、反映或者求助。
有關單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訴、反映或者求助後,應當給予幫助、處理。
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也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單位、個人發現正在發生的家庭暴力行為,有權及時勸阻。

㈥ 母親家暴孩子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法院判決孩子撫養權的依據,主要是從有利於孩子成長的角度來考慮。一、兩周歲以下的子女,一般會判給女方。除非母方有下列情形:1.母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如癌症),子女不宜與其共同生活;2.母方有撫養條件不盡撫養義務(指對子女有遺棄、虐待行為),而父方要求子女隨其生活等等。二、兩周歲以上的子女,會優先考慮條件較好的一方撫養孩子。三、兩周歲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隨其生活,主要考慮:經濟狀況、個人素質、生活環境、對子女的責任感、以及與子女的感情親密程度等。四、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隨父隨母生活發生爭議的,應考慮子女本人的意見。五、父母雙方可協議輪流撫養子女,這個會根據雙方自願達成的撫養協議,或者在法院的參與下達成撫養協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㈦ 父親家暴女兒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會調解,如果情節嚴重的,會建議向法院申請人身保護令,構成刑事犯罪的,按刑事犯罪處罰。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創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環境,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及附帶規定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

法律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條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創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環境,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及附帶規定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殘疾的未成年人。

㈧ 父親家暴孩子怎麼辦

一、父親家暴孩子怎麼辦
1、父親家暴孩子的,首先孩子的母親盡量讓鄰居以及居委會知道父親在孩子實施家暴,最好可以在居委會留存相關文件證明;同時孩子的母親要具備報警意識,一旦孩子遭遇家庭暴力,要及時報警,並可以讓警方對男方進行治安處罰;此外還應當及時帶孩子去醫院,保留下驗傷報告、傷殘鑒定等,以便日後向對方提出賠償。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三條
當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的現實危險,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當事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因受到強制、威嚇等原因無法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其近親屬、公安機關、婦女聯合會、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救助管理機構可以代為申請。
第二十四條
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應當以書面方式提出;書面申請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
二、虐待罪的構成要件是什麼
1、客體要件,虐待罪侵犯的客體是家庭成員在家庭中的合法權益;
2、客觀要件,虐待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經常虐待家庭成員的行為;
3、主體要件,虐待罪的主體為特殊主體,必須是共同生活的同一家庭的成員;
4、主觀要件,虐待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

閱讀全文

與家庭中如果父母家暴孩子怎麼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曉丹怎麼認親生父母 瀏覽:897
寫出有關重陽節的詩句古詩 瀏覽:849
重陽節詩歌小報簡單 瀏覽:824
下崗職工養老保險新政策是怎樣的 瀏覽:630
養老金146000元42年工齡能開多少 瀏覽:298
預發養老金是怎麼算的 瀏覽:439
為老年人義診活動信息 瀏覽:266
長壽竹配什麼植物做盆景 瀏覽:573
孝順父母難 瀏覽:181
春節到敬老院 瀏覽:289
福年長壽毛筆字隸書怎麼寫 瀏覽:28
長壽北到都江堰坐火車怎麼走 瀏覽:217
50歲月經過多吃什麼葯 瀏覽:903
3歲兒童呼吸頻率70 瀏覽:650
計生員有退休金嗎 瀏覽:532
國外溫泉養老基地哪個地方好 瀏覽:806
淮北地區哪個城市適合養老 瀏覽:952
父母體檢應該做哪些 瀏覽:207
河北健康養老怎麼樣 瀏覽:17
黑龍江省2020年退休工資計算方法 瀏覽: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