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桑蘭父母身高多少

桑蘭父母身高多少

發布時間:2022-08-16 05:21:24

❶ 桑蘭的簡介

桑蘭,浙江寧波人,原中國女子體操隊隊員,1993年進入國家隊,1997年獲得全國跳馬冠軍,1998年7月22日,參加第四屆美國友好運動會的練習中不慎受傷,造成頸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癱。

2002年進入北京大學新聞系攻讀學士學位,2007年7月。從學校畢業。2008年成為北京申奧大使之一,同年擔當北京奧運官方網站特約記者。2011年4月6日,桑蘭維權律師團隊在美國組建完畢。

2011年8月9日,桑蘭代理律師海明召開新聞發布會說檢方拒絕就桑蘭性侵案展開刑事調查,8月30日,遭律師海明起訴。2014年4月14日凌晨,產下一子,母子平安。

(1)桑蘭父母身高多少擴展閱讀:

桑蘭的故事:

1998年友好運動會在紐約舉行,這是第四屆也是最後一屆友好運動會。7月21日的傍晚,長島拿騷縣老兵紀念體育館里,女子跳馬的比賽即將開始,參賽選手正在做著賽前的熱身准備。

桑蘭的熱身動作是LayoutCuervo,中文的叫法是前手翻直體前空翻轉體180度。這個動作在結束時應該是雙腳落地,而桑蘭卻是頸部撞在了墊子上。她當時就躺在上面無法動彈。

雖然很快就被送進了拿騷縣醫療中心,後又轉至紐約西奈山醫院,而且得到著名醫生的手術救治,桑蘭最終還是因為折斷兩節頸椎而造成胸部以下癱瘓至今。

意外事故發生後,官方的結論眾口一詞,絕無二致,全都說桑蘭的摔傷是一次意外事故。桑蘭本人最初接受美國記者采訪時也是這么說的。

但是10個月後,在離開美國返回中國的前夕,她在接受一家媒體采訪的時候,突然改口說,羅馬尼亞教練貝魯撤墊子才是她摔下來的直接原因。

這是她第一次公開講羅馬尼亞教練撤墊子的事情。此後的17年間,她始終堅持這一說法,但是具體情節飄忽不定,變幻無常。除了撤墊子,她後來又加上了教練劉群琳看到她猶豫。

便催促她「別猶豫,沖過去!」的喊話。再到後來,又有了她看到貝魯撤墊子後,便一邊跑,一邊擺手示意讓他別撤的內容。

❷ 桑蘭的個人資料

桑蘭,1981年6月11日出生,身高1.40米,體重35公斤,浙江寧波人。

1993年底進入國家隊。1995年獲全國城市運動會全能冠軍,跳馬冠軍,自由體操亞軍;1995年全國冠軍賽跳馬冠軍;1996年全國錦標賽跳馬亞軍;1997年第八屆全運會跳馬冠軍,全國錦標賽跳馬亞軍;1998年全國冠軍賽跳馬第二。
性格開朗活潑,平時喜歡看書,聊天。
星空衛視20日宣布,奧運特別節目《桑蘭2008》將於11月2日晚8點正式開播,記者特別采訪了節目主持人——著名體操運動員桑蘭。
桑蘭自去年9月加盟星空衛視以來,一直受到關注,一個殘疾的體操運動員,能否成功轉變為成功的電視主持人呢?
我有信心可以做好
經過多年艱苦勇敢的奮斗,桑蘭迎來了人生的另一個春天。目前就讀於北京大學廣播電視新聞專業的桑蘭,去年九月加盟了星空衛視,主持即將開播的奧運特別節目《桑蘭2008》。據了解,桑蘭受到星空衛視的力捧,出來破天荒以主持人的名字為節目命名外,這個特別節目還會一直做到2008北京奧運開幕那天為止。
雖然已經無法在賽場上奮斗,但是,桑蘭說:「我會在主持人的崗位上,繼續為我喜愛的運動事業做貢獻。雖然我沒有經驗,還有身體的原因,但是我一定能面對的,我正在充實自己,學習文化。我可以做得很好的。」一路遇到重重的困難,桑蘭告訴我們,她是憑著運動員的精神和永不放棄的毅力走過來的。」
深得白岩松老師鼓勵
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對桑蘭的一生影響很大。桑蘭說:「當初一心想讀大學,也沒想過要讀什麼專業,開始覺得法律不錯,但是不是特別鍾愛,有一次上白岩松老師的節目,他以一位友人的身份鼓勵我讀新聞,就決定了我今後的路向了,碰巧在我拿到北大入學通知書的下午,就簽約了星空衛視。」
渴望愛情開出擇偶標准
昨天剛參加完華夏男兒勇闖美人關的活動評委,桑蘭表示做評委和教練都是她的夢想,不過這次做的不是體操評委,而是選美評委。桑蘭告訴我們,她渴望愛情,但相信緣分,如果緣分到來,一定會去嘗試。至於喜歡的類型,桑蘭說:「我喜歡有才華、英俊和人品好的男孩!」

❸ 桑蘭的資料

桑蘭

桑蘭,1981年6月11日出生,身高1.40米,體重35公斤,浙江寧波人。

1993年底進入國家隊。1995年獲全國城市運動會全能冠軍,跳馬冠軍,自由體操亞軍;1995年全國冠軍賽跳馬冠軍;1996年全國錦標賽跳馬亞軍;1997年第八屆全運會跳馬冠軍,全國錦標賽跳馬亞軍;1998年全國冠軍賽跳馬第二。

桑蘭性格開朗活潑,平時喜歡看書,聊天。

第四屆友好運動會體操賽場的一次賽前訓練,一次偶然,桑蘭的一個沒有完成的手翻轉體動作,頭部著地,中樞神經嚴重損傷,雙手和胸以下失去知覺。從她蘇醒過來以後,她就沒有流過一滴眼淚;從她重新面對公眾的目光那一刻起,她的面容就永遠浮現著燦爛的微笑。純真的讓人慨嘆的微笑,征服了美國,征服了中國,征服了世界。她不再是一個體操運動員,甚至她也不是一個一般意義上的高位截癱的殘疾人。她是一個永遠微笑的姑娘,是一個與常人一樣對新生活充滿渴望和希冀的活力四溢的年青生命。

參考資料:http://www.rehaway.net/family/sanglan.html

❹ 桑蘭是參加的哪年奧運會怎麼受傷的呀

她不是在奧運會受傷的,而是在友好運動會上

1998年7月21日晚在紐約友好運動會上意外受傷之後,
默默無聞的桑蘭成了全世界最受關注的人。這確實是個意外。當時桑蘭正在進行跳馬比賽的賽前熱身,在她起跳的那一瞬間,外隊一教練「馬」前探頭干擾了她,導致她動作變形,從高空裁到地上,而且是頭先著地。

桑蘭簡介
1981年6月11日出生,身高1.40米,體重35公斤,浙江寧波人。

1993年底進入國家隊。1995年獲全國城市運動會全能冠軍,跳馬冠軍,自由體操亞軍;1995年全國冠軍賽跳馬冠軍;1996年全國錦標賽跳馬亞軍;1997年第八屆全運會跳馬冠軍,全國錦標賽跳馬亞軍;1998年全國冠軍賽跳馬第二。

❺ 體操 桑蘭

桑蘭網路名片
桑蘭(1981年6月11日—),浙江寧波人,原中國女子體操隊隊員,1993年進入國家隊,1997年獲得全國跳馬冠軍,1998年7月22日,桑蘭在第四屆美國友好運動會的一次跳馬練習中不慎受傷,造成頸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癱,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其表現出頑強意志,在北京大學新聞系畢業,並成為2008年北京申奧大使之一,又於2008年北京奧運官方網站擔當特約記者。
中文名: 桑蘭
外文名: Sang Lan
出生地: 浙江寧波
出生日期: 1981年6月11日
運動項目: 體操
所屬運動隊: 原中國女子體操隊

目錄[隱藏]

【個人檔案】
桑蘭-個人愛好
【人生履歷】
【受傷事件回放】
【所獲榮譽】
【個人故事】有信心可以做好
深得白岩松老師鼓勵
擔任火炬手
相關事件 【個人檔案】
桑蘭-個人愛好
【人生履歷】
【受傷事件回放】
【所獲榮譽】
【個人故事】 有信心可以做好
深得白岩松老師鼓勵
擔任火炬手
相關事件

[編輯本段]【個人檔案】
性別:女
民族:漢 族
血型:O
星座:雙子
項目:體操
原國家女子體操隊隊員,中國奧委會官網特約記者,中國體育界的「陽光女孩」,「奧運之星保障基金」的發起人 ,還被稱為「申奧大使」。
[編輯本段]桑蘭-個人愛好
最喜歡的電影:《羅密歐與朱麗葉》、《泰坦尼克號》
最喜歡的書籍:《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凱勒
最喜歡的歌曲:《我心永恆》——泰坦尼克主題曲
最喜歡的食物:所有的小吃
最喜歡的衣服:裙子
最喜歡的顏色:粉色
最喜歡的地方:海灘
最喜歡的異性類型:忠厚、富有責任感
最喜歡的電視節目:《面對面》
最難忘的人:里夫
最難忘的事:在體操隊與隊友「大鬧天宮」
最難過的事:被朋友誤會
最尷尬的事:腿抽筋時,無意「踢」到前面的人
最遺憾的事:沒有站到奧運會的領獎台上
最高興的事:坐車去兜風
最得意的事:我又重新學會寫毛筆字了
最害怕的事:看到靈異的「幻覺」
最傷心的事:朋友離開的時候
得意的時候:「惡搞」別人得逞的時候
最喜歡別人如何評價自己:你好棒
最喜歡的女藝人:章子怡
最喜歡的男藝人:里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最喜歡的運動(除體操外):鬥牛
最喜歡的運動員:桑普拉斯
最喜歡的一句話: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最希望做的事情:做聯合國的愛心使者
最喜歡別人如何評價自己:堅強
[編輯本段]【人生履歷】
1999年1月她成為了第一位在時代廣場為帝國大廈主持點燈儀式的外國人,1999年4月榮獲美國紐約長島納蘇郡體育運動委員會頒發的第五屆「勇敢運動員獎」,2000年5月點燃中國第五屆殘疾人運動會火炬,2000年9月代表中國殘疾人藝術團赴美演出。2002年9月,桑蘭加盟世界傳媒大亨默多克新聞集團下屬的「星空衛視」,擔任一檔全新體育特別節目《桑蘭2008》的主持人,她用這樣的方式繼續著自己的奧運之路。也是在2002年9月,桑蘭被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系破格免試錄取,就讀廣播電視專業。
2007年桑蘭與互聯網結緣,她的全球個人官方網站上線,同時她也被聘為中國奧委會官方網站特約記者!
桑蘭在2007年6月作為「奧運之星保障基金」的發起人,加入到了「奧運之星保障基金」的籌建工作中,為了讓更多曾做出突出貢獻的傷殘運動員有個更好的歸宿,她將為退役運動員的社會福利事業展開各方面的工作。
命運的多舛沒有讓桑蘭低頭,面對新的人生境遇,她艱難而又堅毅地開辟了新的人生道路。作為曾經的中國體操的旗幟性人物,在遭遇人生重大挫折後,桑蘭始終用一種平和的心態看待自己,不幸只會讓她更加的成熟。她的輝煌訴說著她的成長,她的人生低谷,也得到好心人不斷地鼓勵。她說,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候,是大眾給了她站起來的勇氣。自信一笑她每天都堅持練習生活動作,現已可以完成刷牙、洗臉等簡單動作,但每次嘗試都讓她大汗淋漓。
桑蘭傳播著中國的奧運之夢,她此生註定要和奧運結緣。
桑蘭憑借自己頑強、樂觀、堅強、勇敢的心態,用她自己的行動和事跡感染著整個世界!她是最富奧運精神的女性榜樣!她用她動人的一笑感動了大家
1998年桑蘭代表中國參加在紐約市長島舉辦的友好運動會上,不幸因脊髓嚴重挫傷而造成癱瘓,但是這個陽光女孩用她的努力和堅強,以"桑蘭式微笑"征服了無數世人。之後,她不僅加盟了星空衛視,成為《桑蘭2008》節目的主持人,而且在眾多媒體上開設了她的體育評述專欄。
桑蘭曾在中國體操隊享有"跳馬冠軍"的美譽,並獲得過多項榮譽,但她卻意外的在98年的體操練習中失手,於幾秒間由矯健身手變成了癱瘓,然而堅強的她沒有選擇沮喪,而是坦然地接受了命運的挑戰,始終堅持以自己的方式實現著自己的奧運夢想。
這個告別了自己心愛的體操訓練場的女孩,如今和外國朋友合影在"星空衛視"主持一檔《桑蘭2008》的體育節目,她把這一切都看做是自己"奧運冠軍夢想"的延續。因為她希望能在自己跌倒的地方勇敢站起來,換一個角度再次親近她最愛的體育運動。此後,喜愛媒體事業的她開始以一種率直的訪問風格出現在觀眾面前,用多角度、多層次向觀眾們講述奧運金牌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並以她自然、自信的主持風格和真實的感染力贏得了許多觀眾的認可。
桑蘭在受傷之後積極進行復健,並於2002年進入北京大學新聞系攻讀學士學位,2007年7月桑蘭從學校畢業。由於工作和康復原因,桑蘭的本科學業用了5年的時間。 桑蘭說,自己已經成了徹頭徹尾的北大人,北大有她身殘後刻苦學習的日日夜夜,有幫助她生活學習的師長和同學,在這里她也獲得了認識社會、過上另一種生活的機會。在人生又將跨上另外一個階段的時候,桑蘭透露,自己很喜歡校園生活,許下的生日願望是能留在北大讀研,繼續深造。大學畢業後,桑蘭一直積極從事與體育相關的報道工作,並成為2008年北京申奧大使之一,又於2008年北京奧運官方網站擔當特約記者。
桑蘭在堅持康復訓練的同時,仍繼續進修著學業、除了做主持還為香港以及內地20多家媒體寫有體育評述的專欄。香港一位熱心的讀者在看了桑蘭的專欄後,深受鼓舞與感動,表示非常欣賞她那種永遠積極向上,堅強努力的性格。因為從訓練房到競技場,從領獎台到演播室,這個年輕的女孩始終用她的堅強向世人表明了命運並不可怕,只要自己有堅強的信念,一樣能讓夢想起飛。所以她毫不猶豫地向桑蘭捐贈了1000元港幣,這不僅代表了她的一份心意,更代表了她對桑蘭的欽佩之情。
而桑蘭卻選擇把這筆錢捐給了港大脊髓損傷基金,因為她相信還有更多比她更需要資助與關愛的人。同時,桑蘭從未也忘記給予過她巨大支持和幫助的人們,她希望用自己的努力為自己衷愛的體育事業貢獻一份力量,與全國人民共同攜手奔向2008北京奧運!
[編輯本段]【受傷事件回放】
1998年7月,以「造福兒童」為主題的第四屆友好運動會在太平洋彼岸的紐約舉行,盡管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大亨特納風雨12年不惜投入巨資主辦該項賽會,盡管此會的世界體壇明星不乏上佳表演,盡管會間各大媒體不時發送出體壇悲喜的煽情傳聞,但是,本屆賽會至今只有一個熱點——中國姑娘桑蘭的故事。
桑蘭,17歲,來自寧波的中國體操隊員,代表中國出征本屆友好運動會。假如沒有單項比賽前的那次意外失手導致的悲劇,也許,她會作為賽會的跳馬冠軍出席新聞發布會並接受媒體短時間的訪問。
意外,發生在體操單項比賽之前的熱身訓練中,時間是北京時間7月22日早晨6時許(紐約時間7月21日晚),長島體操館里即將上演跳馬比賽。在例行的熱身中勁頭十足,「手翻轉體」動作已做了兩遍,小姑娘還想再來一遍,盡管對她這樣一個以跳馬為強項的隊員來說,這個動作是可以說是「爛熟於心」的。不料,這最後一跳竟然引發了她終身的遺憾。
目擊悲劇發生的美國國家隊助理教練說:桑蘭的這個動作難度並不算高,她好像在踏跳時有點猶豫,身體在空中多轉了一下,結果,她頭頂著地,當即倒地不起。場邊的中國教練和救護人員馬上趕上去作急救,可憐的姑娘大概休克了10秒鍾,大家很快為她作了固定措施並將她抬上擔架送往納蘇醫療中心。這只能是個意外。
大約12分鍾後,正在長島放射科值班的華裔主治醫師張岱偉開始為桑蘭作檢查。結果——桑蘭的第六第七節頸椎錯位挫傷,並伴隨神經組織損傷,可能導致癱瘓。當晚,友好運動會組委會傳文至中國代表團稱,鑒於桑蘭病情嚴重,決定邀請桑蘭父母盡快到紐約「以親情的鼓勵來幫助桑蘭康復。」
次日,組委會在長島體操新聞中心舉行桑蘭事件新聞發布會,這也是本屆賽會到會記者最多的一次新聞發布會。會上納蘇醫療中心主治醫師里奧尼博士向媒體介紹了桑蘭的傷情。經過診治,桑蘭頸椎錯位部分已復位成功,她神志清楚,上肢活動能力漸有好轉,但胸部以下已失去知覺。這位醫生還說:「我從未遇見過像桑蘭這般頑強的女孩,盡管她是—個正處於非常痛苦過程之中的只有17歲的姑娘。」
納蘇最高行政長官托馬斯在探望了桑蘭之後說:「她面對痛苦的勇氣令我深受鼓舞,她很棒!!」
美國體操協會主席史坎南女士對此事故的發生表示遺憾,但她指出這一事故並非不安全環境的產物。
中國體育代表團團長、中國奧委會秘書長屠銘德以一口流利的英語向到會的「老外」們說,中國代表團感謝美國朋友對桑蘭的關心與照料,中國方面將促成桑蘭父母盡快來美,並表示中國選手將繼續認真投入比賽。
「我什麼時候才能練?」這是桑蘭醒過來說的第一句話。當人們從中國體操隊領隊趙郁馨口中得知這個消息時,無不對桑蘭,這個剛過花季之年可能遭遇癱瘓厄運的女孩肅然起敬。
一直在病床前陪伴桑蘭的趙郁馨紅著眼睛對記者說:「這孩子很懂事,受傷第二天,我問她想不想媽媽,要不要媽媽來陪陪她,她說:『不,不要讓爸爸媽媽來,他們看到我這樣會傷心的。』」桑蘭的頭頸兩側正作著牽引,動不得。
桑蘭事件震驚長島。屠銘德團長在看望桑蘭時為她送去了一隻頑皮可愛的小白熊,代表中國代表團全體人員祝小桑蘭及早康復;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沈國放等也到醫院看望桑蘭;所有參加友好運動會體操賽的選手給桑蘭發去了一份簽名慰問信;來自當地各界人士尤其是在美華人紛紛送來鮮花、禮物,據說院方為此專辟了一間房間;納蘇醫療中心網址上慰問桑蘭的電子信件已數不勝數……為使桑蘭及早康復,在桑蘭受傷的第二天,美國聯邦食品葯物管理署特許納蘇醫療中心關於對桑蘭使用名為「SYGEN」實驗葯物的申請。據說這種人工合成的蛋白質,是用以治療神經損傷和修補組織結構。
當地時間7月25日上午8時許(北京時間7月25日晚)納蘇醫療中心的專家們為桑蘭施行了長達7個小時的頸椎融合術,以便她日後可以坐起來。即將進入手術室前,桑蘭說:「我真希望快些做好手術,這樣我就可以吃東西了。」受傷以來,她一直以點滴為食。
在桑蘭手術被醫院發言人稱作「順利完成」的幾個小時後,也就是北京時間7時45分,桑蘭父親桑史盛和母親陳秀鳳轉道法蘭克福飛抵紐約。為了使這對從寧波遠道而來、旅途勞頓的中國夫婦免受場面驚嚇,組委會動用非常保護措施,使他們順利地離開肯尼迪機場,令前往追蹤的世界各大媒體記者撲空一場。
美國各大媒體對桑蘭事件備加投入,連日來,納蘇醫療中心門口,時有衛星轉播車和攝影記者駐扎,中心發言人更是難以招架。就連在桑蘭隨隊入關時攝得桑蘭片段的美國中文電視記者、兩名上海籍的新聞人吳小慶和陳駿一時也「身價上漲」,ABC廣播公司還特意向他們的老闆特價購買像帶……
北京時間昨晚10時,納蘇醫療中心宣布:桑蘭的手術非常成功,她已經可以坐起來進食了!
「桑蘭還能不能站起來?」
盡管人們並沒有得到直截了當的肯定答復,但桑蘭演繹的悲壯的故事中交織著無數良好的祝願,這一點,是肯定的。
[編輯本段]【所獲榮譽】
1987年5月進入寧波市少年體育學校
1989年9月進入浙江省少年體育學校
1990年1月8日進入浙江省體工隊(專業隊)
1991年在第九屆浙江省運動會上獲得:高低杠第一名;跳馬第一名;自由體操第一名;平衡木第一名;全能第一名
1993年12月17日進入國家體操隊1995年代表中國到華盛頓參加「中、美、俄三國團體賽」
在南京「全國城市運動會」上獲得:全能和跳馬第一名,自由體操第二名。
在「全國體操錦標賽」上得跳馬第二名。
1996年代表中國到Dallus參加「美國杯」比賽,獲得全能第七名。
在「全國體操錦標賽」上獲得跳馬第二名。
1997年在「全國體操錦標賽」上獲得跳馬第一名。
在上海「第八屆全國運動會」上獲得跳馬第一名。
1998年代表中國來美國參加「中、美、羅三國團體賽」,獲得個人跳馬第二名
在「全國體操錦標賽」上獲得跳馬第二名。
[編輯本段]【個人故事】
桑蘭自去年9月加盟星空衛視以來,一直受到關注,一個殘疾的體操運動員,能否成功轉變為成功的電視主持人呢?

有信心可以做好

經過多年艱苦勇敢的奮斗,桑蘭迎來了人生的另一個春天。目前就讀於北京大學廣播電視新聞專業的桑蘭,去年九月加盟了星空衛視,主持即將開播的奧運特別節目《桑蘭2008》。據了解,桑蘭受到星空衛視的力捧,出來破天荒以主持人的名字為節目命名外,這個特別節目還會一直做到2008北京奧運開幕那天為止。
雖然已經無法在賽場上奮斗,但是,桑蘭說:「我會在主持人的崗位上,繼續為我喜愛的運動事業做貢獻。雖然我沒有經驗,還有身體的原因,但是我一定能面對的,我正在充實自己,學習文化。我可以做得很好的。」一路遇到重重的困難,桑蘭告訴我們,她是憑著運動員的精神和永不放棄的毅力走過來的。」
桑蘭與白岩松深得白岩松老師鼓勵

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對桑蘭的一生影響很大。桑蘭說:「當初一心想讀大學,也沒想過要讀什麼專業,開始覺得法律不錯,但是不是特別鍾愛,有一次上白岩松老師的節目,他以一位友人的身份鼓勵我讀新聞,就決定了我今後的路向了,碰巧在我拿到北大入學通知書的下午,就簽約了星空衛視。」

擔任火炬手

2008北京奧運會首批傳遞火炬確認的火炬手昨天下午對外公布,「檯球神童」丁俊暉、前體操運動員桑蘭已確定將以火炬手身份參加北京奧運會的火炬傳遞。
丁俊暉和桑蘭也是迄今為止整個2008北京奧運會對外公布的首批確認的火炬手。
「作為一個非奧項目的選手,能夠參與到奧運會之中一直是我的一個夢想,」目前遠在英國的丁俊暉在得知這一消息的時候表示,「我覺得非常榮幸,我也會加倍珍惜這個機會,向中國人民傳遞北京奧運的光榮和夢想。」
與丁俊暉相比,桑蘭應該說是一名「老火炬手」了。這位用自己的堅毅和勇敢征服了全世界的女孩曾經參與雅典奧運會火炬在北京的傳遞活動。「當時工作人員看到我的手活動起來不太方便,曾經想幫我在輪椅上架一個架子,將火炬架在裡面,但是我拒絕了,」桑蘭說,「這一次也一樣,我要用自己的手來完成火炬傳遞工作。」
[編輯本段]相關事件
桑蘭網上「公審」小保姆 大倒苦水不滿家政服務
公眾印象中的桑蘭總是微笑的,但2009-09-05 20:59博客里的桑蘭已沒有微笑的心情,自嘆「是個苦人」。
高位截癱的著名體操運動員桑蘭在經紀人的幫助下,用相機拍下了自己家中各個臟亂的角落:床頭列印機蒙了一層灰,衛生間牆壁瓷磚上部一片黑跡,抽油煙機周圍滿是黃黑的油垢,相框上灰塵滿盈一摸一個手印,隊友當年贈送的千紙鶴的繩子上也長了「千年的塵土、萬年的毛兒」……
在這滿是灰塵與污垢的房屋裡每天進行「無菌導尿」,居然「今天還活著」,還沒有尿路感染,桑蘭感到慶幸的同時,透著對2500元高月薪小保姆的無奈與心寒。
據桑蘭在博客中描述,昨天清早,家中的小保姆小杜突稱父親病重,並當場提著行李拂袖而去,桑蘭「忍啊忍」,終於「忍不住」了,當晚在博客上發文《什麼叫家政服務》,附多張寫實照,歷數家中臟亂和對高薪保姆的不滿。到今天截稿時止,博文引來了網友超過170萬次的點擊。
桑蘭寫道,她委託家政公司,4個月換了3名小阿姨,最後一位小杜早在一周前就知父親病危,但「她在我給她發完這個月工資後的清晨」才突然告知並立即就走,而經紀人拍的照片更是讓她看得「心很冷,很冷」。
桑蘭的這篇博文在部分網友中引起了同情。網友「歡喜就好」留言道:「如何能找到一個好的保姆幾乎成了大家聚會時必然討論的問題,但始終無果,可這篇博客還是讓我震驚了。這是桑蘭呀,一個總是掛著天使般微笑的女孩,竟然也如此境遇。」
據北京台的播出的《桑蘭大曝保姆劣跡 到底孰是孰非?》,小杜述說桑蘭根據合同不提供洗頭洗澡,讓其去對面醫院洗澡,家務活繁多等。桑蘭在博客中還曝光了小杜的名字和身份證號,涉嫌侵犯個人隱私(後博客中已遮掩小杜身份證號等信息)。很多網友質疑桑蘭刻薄和心胸不夠開闊。

❻ 張海迪、桑蘭資料

張海迪(1955年9月16日-),生於濟南,中國著名殘疾人作家,哲學碩士。現任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委員,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1960年張海迪五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導致高位截癱,1970年又隨父母下放至山東聊城莘縣,自學完成了小學、中學和大學的學習,並學習針灸,在當地行醫。1982年7月23日同王佐良結婚。1983年中國共產黨決定將張海迪樹立為宣傳偶像。張海迪得到了兩個贊譽:一個是「八十年代新雷鋒」,一個是「當代保爾」。張海迪歷任第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2008年11月當選中國殘聯第五屆主席團主席。
中文名: 張海迪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山東濟南
出生日期: 1955年9月16日
職業: 作家
畢業院校: 吉林大學
代表作品: 《生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絕頂》

簡介
張海迪,1955年秋天在濟南出生。5歲患脊髓病、高位截癱。(也有人說是小兒麻痹症)從那時起,張海迪開始了她獨特的人生。她無法上學,便在家中自學完成中學課程。15歲時,張海迪跟隨父母,下放(山東)聊城農村,給孩子當起教書先生。她還自學針灸醫術,為鄉親們無償治療。後來,張海迪自學多門外語,還當過無線電修理工。 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園,卻發奮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和德語,並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1983年張海迪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先後翻譯了《海邊診所》等數十萬字的英語小說,編著了《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等書籍。其中《輪椅上的夢》在日本和韓國出版,而《生命的追問》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4次,獲得了全國「五個一工程」圖書獎。在《生命的追問》之前,這個獎項還從沒頒發給散文作品。2002年,一部長達30萬字的長篇小說《絕頂》問世。《絕頂》被中宣部和國家新聞出版署列為向「十六大」獻禮重點圖書並連獲「全國第三屆奮發文明進步圖書獎」、「首屆中國出版集團圖書獎」、「第八屆中國青年優秀讀物獎」、「第二屆中國女性文學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圖書獎」。從1983年開始,張海迪創作和翻譯的作品超過100萬字。 為了對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她先後自學了十幾種醫學專著,同時向有經驗的醫生請教,學會了針灸等醫術,為群眾無償治療達1萬多人次。 1983年,《中國青年報》發表《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張海迪名噪中華,獲得兩個美譽,一個是「八十年代新雷鋒」,一個是"「當代保爾」。 張海迪懷著「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爾為榜樣,勇於把自己的光和熱獻給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億萬青年非常關心的人生觀、價值觀問題。鄧小平親筆題詞:「學習張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共產主義新人!」 隨後,使張海迪成為道德力量。 張海迪現為全國政協委員,供職在山東作家協會,從事文學創作和翻譯。
張海迪呼籲允許殘疾人學開車2008年11月13日,中國殘聯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選舉張海迪為中國殘聯第五屆主席團主席。[1]
2010年03月31日,人民網消息稱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已報名學車,有望成為國內首批拿到駕照的雙下肢殘疾人[2]。
[編輯本段]獲獎狀況
1992 年中國作協莊重文學獎;

1983年3月7日,團中央舉行命名表彰大會,授予張海迪「優秀共青團員」光榮稱號,並作出向她學習的決定。
1994 年全國首屆奮發文明進步獎長篇小說一等獎;
1997 年全國「五個一工程」圖書獎;
1998 年獲山東省「精品工程獎」和「山東省十佳文藝工作者」稱號;
1998 年全國第二屆奮發文明進步獎圖書獎和個人特別獎;
1999 年全國第三屆優秀婦女讀物獎;
1999 年全國第四屆外國文學作品優秀圖書獎;
2002 年10月長篇小說《絕頂》被中宣部和國家新聞出版署了列為向「十六大」獻禮重點圖書;
2002 年 12 月《絕頂》獲全國第三屆奮發文明進步圖書獎;
2003 年 10 月《絕頂》獲首屆中國出版集團圖書獎;
2003 年 12 月《絕頂》獲第八屆中國青年優秀讀物獎;
2003 年 12 月《絕頂》獲第二屆中國女性文學獎;
2003 年 12 月《絕頂》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圖書獎。
她無法上學,便在在家自學完中學課程。15歲時,海迪跟隨父母,下放(山東)聊城農村,給孩子當起教書先生。她還自學針灸醫術,為鄉親們無償治療。後來,張海迪自學多門外語,還當過無線電修理工。
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與疾病做斗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卻發憤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並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1983年張海迪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先後翻譯了《海邊診所》等數十萬字的英語小說,編著了《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等書籍。其中《輪椅上的夢》在日本和韓國出版,而《生命的追問》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獲得了全國「五個一工程」圖書獎。在《生命的追問》之前,這個獎項還從沒頒發給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長達30萬字的長篇小說《絕頂》,即將問世。從1983年開始,張海迪創作和翻譯的作品超過100萬字。
為了對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她先後自學了十幾種醫學專著,同時向有經驗的醫生請教,學會了針灸等醫術,為群眾無償治療達1萬多人次。
1983年,《中國青年報》發表《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張海迪名噪中華,獲得兩個美譽,一個是「八十年代新雷鋒」,一個是"「當代保爾」。
張海迪懷著「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爾為榜樣,勇於把自己的光和熱獻給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億萬青年非常關心的人生觀、價值觀問題。鄧小平親筆題詞:「學習張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共產主義新人!」
隨後,使張海迪成為道德力量。
張海迪現為全國政協委員,供職在山東作家協會,從事創作和翻譯。
(二)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
張海迪說:「我像顆流星,要把光留給人間。」她懷著這樣的理想,以非凡的毅力學習和工作,唱出了一首生命的贊歌。
「活著,就要為人民做事。」張海迪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1970年,她15歲的時候,跟著父母到農村生活。在農村,她處處為別人著想,為人民做事。她發現小學校沒有音樂教師,就主動到學校教唱歌。課余還幫助學生組織自學小組,給學生理發、釘扣子、補衣服。她發現村裡缺醫少葯,就決心學習醫療常識和技術,用零花錢買醫學書、體溫表、聽診器和常用葯物。她先後讀完了《針灸學》、《人體解剖學》、《內科學》、《實用兒科學》等醫學書籍。學針灸時,為了體驗針感,她在自己身上反復練習扎針。短短的幾年,她居然成了當地的一個年輕的「名醫」。只要有人求醫,她就熱情接待。重病號不能行動,她就坐著輪椅,登門給病人扎針、送葯。有一位姓耿的老大爺,因患腦血栓後遺症,6年不能說話,並癱瘓了3年,一直沒治好。張海迪一面在精神上鼓勵耿大爺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一面翻閱大量書籍,精心為耿大爺治療。後來,耿大爺終於能說話了,也能走路了。這時張海迪深深體會到為人民服務的幸福。
張海迪同志把為社會、為人民做事,當成最大的幸福。她的崇高精神,閃爍著共產主義的光芒。
有人說,人生在世,吃好,穿好,玩好是最幸福的。我覺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勞,發憤圖強,用自己雙手創造財富,為人類的解放事業——共產主義貢獻自己的一切,這才是最幸福。
[編輯本段]榮譽稱號
張海迪先後被授於各種榮譽稱號:
1981 年獲莘縣廣播局先進工作者;
1982 年獲聊城地區「模範共青團員」稱號;
1982 年獲聊城地區「三八紅旗手」稱號;
1983 年共青團山東省委授予「模範共青團員」稱號;
1983 年山東省政府授予「勞動模範」稱號;
1983 年3月7日共青團中央授予「優秀共青團員」稱號;
1983 年山東省婦聯授予「三八紅旗手」稱號;
1983 年全國婦聯授予「三八紅旗手」稱號;
1989 年中宣部授予「優秀青年思想工作者」稱號;
1990 年山東團省委授予「十大傑出青年」稱號;
1991 年中國殘聯授予「自強模範」稱號;
1992 年濟南市政府記大功一次;
1993 年全國婦聯授予「巾幗建功標兵」稱號,並再次授予「三八紅旗手」稱號;
1995 年山東省委宣傳部授予「模範黨員文藝工作者」稱號;
1997 年山東省委宣傳部授予「十佳文藝工作者」稱號;
1997 年被日本 NHK 評為「世界五大傑出殘疾人」;
2000 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2001 年被新華社《環球》雜志評為「環球二十位最具影響力的世紀女性」。
[編輯本段]請向她學習
張海迪張海迪曾當選共青團第十一屆中央委員,並長期擔任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團委員,山東省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山東省青年聯合會副主席等職務。海迪在本職崗位和社會工作中自強不息,以滿腔的熱忱和高尚的品格服務社會,奉獻人民,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有很高的聲譽和威望,是一個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好典型。她是中國一代青年的驕傲,也是中國殘疾人的傑出代表。
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與疾病做斗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卻發奮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並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
為了對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她先後自學了十幾種醫學專著,同時向有經驗的醫生請教,學會了針灸等醫術,為群眾無償治療達1萬多人次。
1983年,《中國青年報》發表《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張海迪名噪中華,獲得兩個美譽,一個是「八十年代新雷鋒」,一個是「當代保爾」。
張海迪懷著「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爾為榜樣,勇於把自己的光和熱獻給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億萬青年非常關心的人生觀、價值觀問題。鄧小平親筆題詞:「學習張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共產主義新人!」
隨後,使張海迪成為道德力量。
1991 年張海迪在做過癌症手術後,繼續以不屈的精神與命運抗爭,她開始學習哲學專業研究生課程。經過不懈的努力她寫出了論文《文化哲學視野里的殘疾人問題》。 1993 年,她在吉林大學哲學系通過了研究生課程考試,並通過了論文答辯,被授予碩士學位。張海迪以自身的勇氣證實著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說的「像所有矢志不渝的人一樣,我把艱苦的探詢本身當作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礙的精神為殘疾人進入知識的海洋開拓了一條道路。
張海迪多年來還做了大量的社會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講和歌聲鼓舞著無數青少年奮發向上。她也經常去福利院,特教學校,殘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殘疾兒童,給他們送去禮物和溫暖。近年來,她為下鄉的村裡建了一所小學,幫助貧困和殘疾兒童治病讀書,還為災區和孩子們捐款,捐獻自己的稿酬六萬余元。她還積極參加殘疾人事業的各項工作和活動,呼籲全社會都來支持殘疾人事業,關心幫助殘疾人,激勵他們自強自立,為殘疾人事業的各項工作和活動,為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張海迪曾三次應邀出訪過日本、韓國,舉辦演講音樂會,她的自強不息的奮斗歷程也鼓舞著不同民族的人民。 1995 年,她曾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團成員參加了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 1997 年被日本 NHK 電視台評為世界五大傑出殘疾人。
1983 年 5 月,中共中央發出《向張海迪同志學習的決定》,黨和國家領導人鄧小平、葉劍英、李先念等八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先後為張海迪題詞,表彰她積極進取,無私奉獻的精神。
海迪在本職崗位和社會工作中自強不息,以滿腔的熱忱和高尚的品格服務社會,奉獻人民,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有很高的聲譽和威望,是一個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好典型。她是中國一代青年的驕傲,也是中國殘疾人的傑出代

❼ 桑蘭資料

桑蘭,1981年6月11日出生,身高1.40米,體重35公斤,浙江寧波人。

1993年底進入國家隊。1995年獲全國城市運動會全能冠軍,跳馬冠軍,自由體操亞軍;1995年全國冠軍賽跳馬冠軍;1996年全國錦標賽跳馬亞軍;1997年第八屆全運會跳馬冠軍,全國錦標賽跳馬亞軍;1998年全國冠軍賽跳馬第二。

桑蘭性格開朗活潑,平時喜歡看書,聊天。

❽ 桑蘭的最短的詳細資料

1998年7月22日,桑蘭在第四屆美國友好運動會的一次跳馬練習中不慎受傷,桑蘭此後的人生奇跡不得不在輪椅上創造。在受傷之前,桑蘭已經在體操界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1987年5月進入寧波市少年體育學校;
1989年9月進入浙江省少年體育學校,在全國少年兒童錦標賽上獲獎;
1990年1月8日進入浙江省體工隊(專業隊),
1991年在第九屆浙江省運動會上獲得高低杠第一名,跳馬第一名,自由體操第一名,平衡木第一名,全能第一名;
1993年12月17日進入國家體操隊;
1995年代表中國到華盛頓參加中、美、俄三國團體賽,同年在南京全國城市運動會上獲得全能和跳馬第一名、自由體操第二名,在全國體操錦標賽上得跳馬第二名;
1996年代表中國到Dallus參加美國杯比賽獲得全能第七名,在全國體操錦標賽上獲得跳馬第二名;
1997年在全國體操錦標賽上獲得跳馬第一名,在上海第八屆全國運動會上獲得跳馬第一名;
1998年代表中國來美國參加中、美、羅三國團體賽獲得個人跳馬第二名,同年獲全國體操錦標賽跳馬第二名。
命運的多舛並沒有讓桑蘭低頭,面對新的人生境遇,桑蘭艱難而又堅毅地開辟了新的人生道路。2002年9月,桑蘭加盟世界傳媒大亨默多克新聞集團下屬的「星空衛視」,擔任一檔全新體育特別節目《桑蘭2008》的主持人,她用這樣的方式繼續著自己的奧運之路。同樣在2002年9月,桑蘭被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系破格免試錄取,就讀廣播電視專業。
在人生的另一個舞台,桑蘭也在不斷創造著自己的奇跡:
1999年1月 成為了第一位時代廣場為帝國大廈主持點燈儀式外國人;
1999年4月 榮獲美國紐約長島納蘇郡體育運動委員會頒發第五屆「勇敢運動員獎」;
2000年5月 點燃中國第五屆殘疾人運動會火炬;
2000年9月 代表中國殘疾人藝術團赴美演出;
2007年3月9日,桑蘭與互聯網結緣,她的全球個人官方網站上線,同時她也被聘為中國奧委會官網特約記者。作為曾經的中國體操的旗幟性人物,在遭遇人生重大挫折後,桑蘭始終用一種平和的心態看待自己,不幸讓桑蘭更加的成熟,她的輝煌訴說著她的成長,她的人生低谷,也被好心人不斷地鼓勵,她自己認為,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候,是大眾給了桑蘭站起來的勇氣,桑蘭讓人知道了一個事實,中國奧運之夢已經等待著她來傳播,她此生註定要和奧運結緣。

❾ 關於桑蘭的資料

桑蘭,17歲,來自寧波的中國體操隊員,代表中國出征本屆友好運動會。假如沒有單項比賽前的那次意外失手導致的悲劇,

意外,發生在體操單項比賽之前的熱身訓練中。時間是北京時間7月22日早晨6時許(紐約時間7月21日晚),長島體操館里即將上演跳馬比賽。在例行的熱身中勁頭十足,「手翻轉體」動作已做了兩遍,小姑娘還想再來一遍,盡管對她這樣一個以跳馬為強項的隊員來說,這個動作是可以說是「爛熟於心」的。不料,這最後一跳竟然引發了她終身的遺憾。

目擊悲劇發生的美國國家隊助理教練說:桑蘭的這個動作難度並不算高,她好像在踏跳時有點猶豫,身體在空中多轉了一下,結果,她頭頂著地,當即倒地不起。場邊的中國教練和救護人員馬上趕上去作急救,可憐的姑娘大概休克了10秒鍾,大家很快為她作了固定措施並將她抬上擔架送往納蘇醫療中心。這只能是個意外。

結果——桑蘭的第六第七節頸椎錯位挫傷,並伴隨神經組織損傷,可能導致癱瘓。經過診治,桑蘭頸椎錯位部分已復位成功,她神志清楚,上肢活動能力漸有好轉,但胸部以下已失去知覺。

1998年桑蘭代表中國參加在紐約市長島舉辦的友好運動會上,不幸因脊髓嚴重挫傷而造成癱瘓,但是這個陽光女孩用她的努力和堅強,以"桑蘭式微笑"征服了無數世人。之後,她不僅加盟了星空衛視,成為《桑蘭2008》節目的主持人,而且在眾多媒體上開設了她的體育評述專欄。

桑蘭曾在中國體操隊享有"跳馬冠軍"的美譽,並獲得過多項榮譽,但她卻意外的在98年的體操練習中失手,於幾秒間由矯健身手變成了癱瘓,然而堅強的她沒有選擇沮喪,而是坦然地接受了命運的挑戰,始終堅持以自己的方式實現著自己的奧運夢想。

這個告別了自己心愛的體操訓練場的女孩,如今在"星空衛視"主持一檔《桑蘭2008》的體育節目,她把這一切都看做是自己"奧運冠軍夢想"的延續。因為她希望能在自己跌倒的地方勇敢站起來,換一個角度再次親近她最愛的體育運動。此後,喜愛媒體事業的她開始以一種率直的訪問風格出現在觀眾面前,用多角度、多層次向觀眾們講述奧運金牌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並以她自然、自信的主持風格和真實的感染力贏得了許多觀眾的認可。

桑蘭在堅持康復訓練的同時,仍繼續進修著學業、除了做主持還為香港以及內地20多家媒體寫有體育評述的專欄。香港一位熱心的讀者在看了桑蘭的專欄後,深受鼓舞與感動,表示非常欣賞她那種永遠積極向上,堅強努力的性格。因為從訓練房到競技場,從領獎台到演播室,這個年輕的女孩始終用她的堅強向世人表明了命運並不可怕,只要自己有堅強的信念,一樣能讓夢想起飛。所以她毫不猶豫地向桑蘭捐贈了1000元港幣,這不僅代表了她的一份心意,更代表了她對桑蘭的欽佩之情。

而桑蘭卻選擇把這筆錢捐給了港大脊髓損傷基金,因為她相信還有更多比她更需要資助與關愛的人。同時,桑蘭從未也忘記給予過她巨大支持和幫助的人們,她希望用自己的努力為自己衷愛的體育事業貢獻一份力量,與全國人民共同攜手奔向2008北京奧運

閱讀全文

與桑蘭父母身高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人吃蜂蜜多少合適 瀏覽:876
長春養老院多少錢一個月 瀏覽:635
雲南人在深圳養老怎麼辦 瀏覽:138
蕪湖哪個養老院要照顧老人家的 瀏覽:469
教授退休年齡最新規定2017 瀏覽:470
自身抗體檢查肝病有什麼好處 瀏覽:67
蒙速辦怎麼交不了養老保險 瀏覽:595
和70歲老人做愛的故事經歷 瀏覽:522
異靈術老師老年人活動是什麼 瀏覽:326
人大不是敬老院 瀏覽:37
兒童孝順簡筆畫圖片 瀏覽:257
父母雙標怎麼教育孩子 瀏覽:455
80歲老人氣喘不上來掛什麼科 瀏覽:201
沾益松鶴老年公寓 瀏覽:634
農村交的養老保險和社保能連接嗎 瀏覽:995
國外冬天怎麼養生 瀏覽:56
體檢查大便是查I什麼 瀏覽:592
重陽節小班畫愛心的心情說說 瀏覽:662
徵兵報名公式多久後體檢 瀏覽:698
上饒社保退休年檢app下載 瀏覽: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