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家長成天逼著孩子學習好嗎
當然不正確。
孩子厭學的問題,老師分析:孩子之所以出現厭學,大部分原因是因為父母的教育問題。當父母發現孩子厭學時,只一味的去教育孩子,持續的給孩子施壓,最終會導致孩子厭學情緒的爆發。緊接著孩子就會在學習上和父母產生沖突,最後導致孩子學習狀態越來越不好,情緒越來越不穩定,厭學情緒就會越來越嚴重。孩子學習的好與壞,不僅在於孩子還在於家長,所以當孩子學習不好時,不要只怪孩子,家長也需要改進自己的教育方式!其實,孩子能否接受家長的教育,關鍵取決於孩子在內心如何看待家長,如果孩子根本就厭煩,根本就不想接受家長的引導,這種情況下越努力教育就越沒用!
可以參照一下的方法嘗試一下
1.每天花半個小時和孩子交流。
2.和孩子在家也要使用文明用語,「早上好,請,謝謝,晚安」等等。
3.讓孩子養成愛衛生的好習慣。
4.多聽聽孩子的聲音!——用耐心、用愛心、用開心,心是長著眼睛的!
5.不要為了提醒孩子,而總是揭孩子的傷疤。
6.嚴肅指出孩子的錯誤!
7.不要總對孩子一本正經,要多和孩子一起歡笑:因為笑聲能讓孩子更加熱愛生活;引導孩子積極、輕松愉快的看待事物。
8.給孩子講故事,要有耐心,故事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9.不要把當年未曾實現的理想強加在孩子身上,想讓孩子去實現。
10.關愛孩子但適當時候適當的懲罰也是需要的,不要護孩子的短。
11.教育並不一定只是講道理,有時適當可以採取一些強硬的措施。
12.結合孩子的表現,每天思考至少一個關於孩子成長的問題。
13.對幼兒進行藝術教育,培養幼兒高雅的審美情趣,注意引導、豐富幼兒的感性認識,在大自然中加深幼兒的情感體驗,是非常有益的。
14.對於幼兒時期的孩子,不要讓他們長時間地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隔代更親,不利於教育。也許沒有科學道理,但絕對適用。
15.注意培養孩子的善心。古人雲: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16.教會孩子微笑,微笑面對生活的一切,微笑面對人生。
17.對孩子不要亂許願,承諾的事情想盡一切辦法也要兌現。
18.要常換位思考!對孩子的所做、所想等家長應常換位思考,假如我是孩子的話,我將會怎樣?
19.給孩子一定的空間和自由,同時給一定的壓力和責任!
20.向孩子說明,他本身已經很可愛了,不用再表現自己。
21.從來不說孩子比別的孩子差。
23.在孩子乾的事情中,不斷尋找值得贊許的東西。
24.不要嚇孩子。以免造成孩子過分膽小、怕事。
25.不要當眾批評和嘲笑孩子,以免造成心理畸形,失去自信心等。
26.不要對孩子過分嚴厲。以免孩子懼怕、害羞不敢發表自己的觀點,養成面善心惡的性格。
27.不要過分誇獎孩子。以免孩子養成「沽名釣譽」的不良習氣。
29.讓孩子正確樹立心目中的偶像。
成長篇:
1.給孩子一些私人空間。
2.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和權利。
3.讓孩子自由選擇自己的夥伴、朋友。
4.讓孩子做想做的事。
5.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洗洗自己的衣服、燒水煮飯等,讓他意識到自己是家庭成員中的一分子。
6.為孩子准備一個陳列架,讓他在上面展示自己製作的物品。
7.認真地對待孩子提出的正經問題和看法。
8.把孩子當作成人一樣,和他平等相處,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朋友。
9.及時發現孩子的點滴進步,懂得賞識孩子。
10.記得對孩子說:我愛你,你是我的寶貝!
11.記得經常的親吻你的孩子,抱抱他(她),摸摸他(她)的頭,讓他(她)知道你的愛!
12.隨時關注他(她)的進步,並也讓他(她)自己知道自己的進步!及時發現孩子的點滴進步,懂得賞識孩子。
13.多與孩子孩子溝通,了解孩子,與孩子同行。
14.不要給孩子貼上「笨」的標簽。
15.家長要耐心地傾聽孩子的煩惱。
16.要學會真誠地贊美孩子,而不是像對寵物一樣說句「你真聰明」。
17.讓孩子經常有機會和他的同伴在一起。
18.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更關注孩子的情感需要。
19.先成人再成才,教育的根本目標是培養人,一個健全的人。
20.在生活中創設一些困境,和孩子一起度過。
21.鼓勵孩子盡量不依賴成年人。
22.了解孩子有哪些朋友,這很重要。
生活篇:
1.給孩子一些錢,讓孩子學會理財。
2.沒有得到孩子的許可,不要看孩子的日記與信件。
3.經常和孩子郊遊。
4.睡前給孩子講講故事,讓孩子笑著入睡!
5.給孩子一個主要供他玩耍的房間或者房間的一部分。
6.如果有條件,每天晚飯過後和孩子到戶外散散步。
7.快樂與孩子一起分享!
8.對小傢伙開心的笑,並希望他(她)也常笑!
9.幫助孩子與來自不同社會文化階層的孩子正常交往。
10.鼓勵孩子與各種年齡的人自由交往。
11.給孩子留出真正的「玩」的時間和空間。
12.教會孩子騎自行車,游泳,這都是進入社會的一種基本技能。
13.每天早上與孩子相互問候,讓他感受到美好的一天的到來。
14.夫妻實在要吵架,請一定要記住:避開孩子
15.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孩子,首先微笑著問他一遍:孩子,你今天快樂嗎?
16.不給他留有太多的物質遺產,給他一個健康的身體,給他一個健康的心理,一個快樂的人生。
17.著重進行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行為習慣的培養。
18.只要與創作塵埃有關,不要責備孩子房間里或者桌面上亂
19.父母對自己的雙親要孝敬有加,讓孩子覺得家中充滿了愛,同時父母也是他們值得學習的榜樣
20.父母之際間要互相謙讓,相互諒解
21.不要太關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免孩子養成以我為中心的壞習慣。
22.不要太親近孩子。讓他與年齡相仿的孩子多交往,以免孩子養成性格孤僻的惡習。
23.不要孩子要啥買啥。讓他知道「勞動與所得、權得與義務」 的關系。以免孩子羞成好逸惡勞的許多性格。
24.生活中的困難以及一些家庭大事有時可以和孩子商量商量。
25.對孩子的愛要穩定,不要一會兒晴,一會兒陰。
學習篇:
1.和孩子一起讀書,家長可以看看報,一個好的學習夥伴很重要。
2.孩子在家學習,家長切莫搞一些娛樂活動,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很重要。
3.不要逼孩子學自己不喜歡的東西。
4.不要因為孩子的成績而責罵孩子。
5.不要因為孩子試卷上的低分而認為孩子沒有出息。
6.教他(她)足以帶來成就感的知識:古詩、數字、故事、家務、玩耍、交朋友···
7.教育孩子讀好書、好讀書
8.不要對孩子的學習成績表示太大的關注,那樣會造成孩子學習緊張,壓力增大。
9.不要把孩子的成績與其他孩子相比,要分析一下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反思一下有沒有自己的責任。
10.孩子的房間要有自己的書桌,書桌上要有幾本自己愛看的書籍,如《格林童話》、《伊索寓言》等。
娛樂篇:
1.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歡的動畫片、一起聽他愛聽的故事等。
2.和孩子一起玩游戲、鍛煉身體。
3.控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每天在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之間。
4.多讓孩子看一些少兒節目:動畫片、益智節目等,少看動作片、連續劇。
5.孩子看電視時,家長們適時地陪他們一起,並且對裡面的內容作一些講解與討論。
6.春天可以和孩子騎自行車去郊遊,夏天和孩子一起去河邊游泳,秋天則背著鐵鍋和孩子去野炊,冬天一家三口在野地上打雪仗,堆雪人。
7.允許孩子收集各種廢棄物。
8.孩子的朋友來做客時要表示歡迎。
9.和孩子下棋,讓孩子知道落子無悔,教育他對自己所做事要負責任,同時下輸了要承認,家長有時也要放手讓孩子贏一兩盤,這對孩子來說很重要。
2. 家長逼迫孩子學習,這樣真的好嗎
引言:很多家長都認為,只有自己逼迫孩子學習,孩子才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網友在看到這樣的事情都感到十分疑惑,難道說孩子只有在家長的逼迫下才能更好的學習嗎?這樣的方式對孩子難道說沒有什麼影響嗎?小編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說,家長逼迫孩子學習,這樣真的好嗎?
小編想跟大家說的是,父母就應該多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不能一味的只盯著孩子的成績,這樣的話不僅不利於親情關系的發展,而且孩子還會出現一些性格上的缺陷。如果說你讓孩子在該玩的時候盡情玩,該學的時候進行學的效果不要把孩子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學習,這樣的話他是不會喜歡的。
3. 家長一味的逼迫孩子讀書,這樣做真的好嗎
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什麼人,如果學習是被逼著的,那麼結局都不會太好,被逼著學習這件事本身就不好。作為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人之常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光耀門楣,所以,不少家長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不斷灌輸給孩子一定要好好學習,給家裡爭口氣,將來一定要怎樣怎樣的。更有不少家長,是將自己的夢想強加到孩子身上,自己未能實現的要求孩子來完成。
所以,作為父母,不是明文要求孩子要做什麼,而是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化被動為主動,才能在形色各異的誘惑中保持本心,自覺自律的走完自己選擇的路。當然,這就要求家長多帶孩子走出去,涉獵多了,自然眼界就開闊了,也更容易發現自己喜歡乾的是啥。
4. 父母天天逼孩子學習,逼孩子上進,這樣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父母天天逼孩子學習,逼孩子上進,這會讓處在青春期的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從而讓孩子更加的叛逆。
父母逼迫孩子學習,親子之間的關系就會越來越緊張,孩子也會越來越抗拒和父母接觸,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還是要講究方式方法,不然最後孩子學習沒上去,還搞得像仇人一樣,得不償失。
綜上,家長要做到定期與孩子進行溝通,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當孩子有疑惑的時候,家長要及時給孩子解答,並且家長要做到尊重孩子的想法,這樣孩子才會更樂於和家長溝通。而不是一味的打碼和逼迫,父母在對待孩子學習這件事情上,要有一定的耐心,不要過於急躁,盡量找出孩子的問題所在。
5. 作為家長,應不應該逼迫自己的孩子學習長期逼迫孩子是正確的教育之道嗎
我覺得不應該逼迫自己的孩子學習,而且長期逼迫孩子不是正確的教育之道。
如果父母強迫孩子長時間學習,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壓抑感覺。在孩子們看來,家長們如果越是強迫自己學習,那麼孩子們就越是不想學習。簡而言之,他們對學習根本就沒有多大的興趣。因為他們覺得在父母眼裡,他們是一台無情的學習機器,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小編覺得父母不能強迫孩子學習。這樣一來,孩子們也容易產生叛逆心理。
孩子的學習不是強迫的,而是培養和教育的。換句話說,父母需要培養和教育孩子的學習方法。他們應該經常和孩子們交流,告訴他們,影響他們。所以他願意學習。如果孩子被迫學習,孩子會感到巨大的壓力。他根本不會學習,注意力不集中,他會覺得父母無能,根本不愛他。因此,父母的這種行為是非常不正確的,這樣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這可能會適得其反。
6. 學習中強迫孩子學習到底有沒有用
對於成績不好的孩子,強迫他學習到底有沒有用?
孩子的成績一向是家長的心頭患,學習好自然是皆大歡喜,要是成績不好真是頭發都要愁白,不知道該從何入手去糾正孩子的成績,到最後,很多都是以強迫為主。
那對於成績不好的孩子,強迫他學習到底有沒有用?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這個問題也是一樣,有些孩子強迫有用,有些強迫沒用,要看孩子的性格。
如果孩子性格是較為溫馴,願意聽父母的話,父母的威懾力令孩子害怕,這類型的孩子,如果強迫孩子去學習,孩子可能會逆來順受,乖乖地去學習。
但如果有些孩子本身興趣就不在學習上,性格又比較叛逆活潑,自我意識強,父母越是強迫孩子做一些事情,孩子就越會故意跟父母對著干。
《小歡喜》裡面就有幾個經典的例子,方一凡,喬英子,季楊楊,都是被父母強迫學習的受害者。
在父母強大的期望下,TA們失去了自己的自由,不能有其他愛好,每天一睜眼便是滿滿的學習計劃,要是成績下降,就會面對父母的連環擊。
不管是性格溫和的孩子,還是性格叛逆的孩子,都會在強迫的路上被擊潰得身心受傷,積累到了某一天,很容易被一些小事點燃導火線,全部爆發出來,沖動的後果也是非常嚴重。
我家隔壁也有這樣的一個現實的例子,打從她的女兒上小學開始,每天我都能聽見她媽媽的吼叫聲,過後就是她的哭聲,這種事情每天都要上演一回,星期六天還會上演幾回。
偶然一次去她家玩,我說小孩為什麼經常哭,她說小孩太懶了,每天都不願意學習,每天都是靠打罵,她才會去學習,真是教得太累了。
一開始,在她的嚴厲教管下,小孩的學習成績慢慢增長,但等到五六年級,隱患就出來了,孩子開始叛逆,在她面前假扮學習很努力,在她轉頭時就玩其他的,學習成績也慢慢下降,她找了好久原因都沒找到,最後只能歸咎於孩子沒有這個天賦。
後面,還是她留了一個心眼,偷偷觀察孩子的動向,才知道孩子在她面前有多假,她問孩子為什麼要騙她,孩子說:「你不要強迫我學習了,我學不進去,我也很討厭學習,你不知道我每天學習的時候,都有多惡心。」
成績不好的孩子,本身基礎上就落後別人一大步,如果再強迫孩子去學習,孩子學不起來,會很焦慮,也很痛苦,就相當於吃飯吃撐了的感覺,你說有多難受。
但在這個時代,知識改變命運,孩子沒有拿得出的好成績,以後出到社會也會生活得很艱難,但父母的這些擔心孩子會知道嗎?不知道,孩子只覺得父母的強迫是無理取鬧的,是父母的自私自利。強迫有時效,只不過是有些長有些短,長到孩子讀完大學也有,短到孩子只有幾天就失效。想要改變孩子的成績,強迫只是其中一個方式,我們還可以這樣做。
清晰地讓孩子認知到學習不好的後果
在孩子眼裡,這個世界五彩斑斕的精彩,學習枯燥無趣,為什麼要把時間浪費在學習上。
孩子不知道社會的殘酷,但我們可以讓孩子知道一些事實,認清自己的地位,我們可以從自身的家庭情況分析給孩子,如果是一個普通的家庭,沒權沒勢沒錢,那麼孩子的路只能靠自己,現在學習不努力,父母的老路就是孩子以後要走的路。
我們還可以舉例子,一些成功人士的經歷,是依託在什麼樣的教育環境下的,也可以給孩子解剖,如果現在不學習,以後出到社會只能在哪個層面上生活,會活成什麼樣。
在孩子面前要柔弱一些我們有沒有發現,很多對家庭有著強大責任心的孩子,懂得體諒父母,長大後會照顧父母的孩子,背後都有這么一對父母。
溫和柔弱、勤勤懇懇的父母,這就是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相反,父母越是強勢,孩子反而會更加反感,並且遠離父母。
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艱辛和默默努力,並且這種家庭的孩子,會更早誕生自我意識,想要通過自身努力來改變生活環境。
雖然這個時代寒門難出貴子,但最起碼在一個寒門里,孩子的意識更加堅強,就算不是貴子,只要有了想要學習的意志,那麼以後的成就也不會太差。
孩子的學習要講究方式方法
孩子的學習不好,我們一味的強迫孩子去學習,卻沒有任何實際的幫助,那就相當於想讓孩子去吃空氣就能吃飽一個道理。
學習不好,是哪方面原因引起的,是老師講課聽不明白,還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是家庭環境太吵,父母首先要找原因,然後先解決基本的問題。
孩子學習不好,說明已經有一些東西落後,跟不上老師的腳步,你讓孩子去學習,孩子是無從下手。
如果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參與進孩子的學習,根據孩子斷層的學習課程開始給孩子輔導,先打好孩子的基礎,那麼想讓孩子追上別人的腳步會更加輕而易舉。
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每個孩子的天賦都不一樣,有些孩子天生就不是學習的料,那麼我們再怎麼強迫也是無濟於事,反而會把孩子逼上絕路,讓孩子對人生無望。
孩子不是學習的料,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另闢蹊徑呢?發現孩子的其他閃光點,成功的路不止一條,可以是畫畫、音樂、表演等,這些路的成就也不會小。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有興趣,不用父母強迫,孩子也能變得很積極向上。
學習也要勞逸結合
學習是一件很令人枯燥並且疲勞的事情,它所用的精神比其他人更大,孩子在學習當中,所呈現的壓力並不比大人的小。
我們可以強迫孩子去學習,但也要給孩子留下休息的時間,我們可以跟孩子約法三章,什麼時間是學習的時間,什麼時間是玩樂的時間,養成孩子的時間觀念,提高孩子的自律性。
孩子的學習也要有強大的身體支持,健康的身體是學習的資本,想要讓孩子的學習好,也要注重孩子的身體健康和性格培養。
不然,孩子學習成績是好了,但大病小痛不斷,或者是只會死讀書,性格陰沉孤僻,也很難有出頭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