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三毛(作家)的父母分別是干什麼的
她的爸爸是一個律師,媽媽具體是什麼工作就不清楚了。從她的文字裡面看,似乎是一個家庭主婦吧,但是父母親都是很有學識的人。
具體你可以看她的《雨季不再來》,裡面有很多關於她家人的記錄,爸爸,媽媽,弟弟還有其他親人。
『貳』 三毛流浪記父母是誰
這位知友,三毛流浪記的作者是張樂平,浙江海鹽人,畢生從事漫畫創作,畫筆生涯達60個春秋。他所創作的三毛形象,婦孺皆知,名播海外,被譽為「三毛之父」。 三毛之父張樂平(陳懋平的乾爹),是中國當代最傑出的漫畫家之一
『叄』 三毛的父母是誰
三毛的父親是位律師,母親是全職太太。她父親的家庭是個大家庭,後分家。父親勤奮努力謙卑正直,在當時三毛的家庭也算是社會上層的知識分子家庭了。
三毛 生辰:1943年3月26日 祭日:1991年1月4日 籍貫:浙江定海 地區:台灣 國家:中國 職業:作家 劇作家 原名陳平,生於四川重慶。 幼年期的三毛即顯現對書本 的愛好,5歲半時就在看《紅樓夢》。初中時幾乎看遍了市面上的世界名著。初二那年休學,由父母親自悉心教導,在詩詞古文、英文方面,打下深厚的基礎。並先後跟隨顧福生、 邵幼軒兩位畫家習畫。在沙漠時期的生活,激發她潛藏的寫作才華,並受當時擔任《聯合報》主編平鑫濤先生的鼓勵,作品源源不斷,並且開始結集出書。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在1976年5月出版。1981年,三毛決定結束流浪異國14年的生活,在國內定居。 同年11月,《聯合報》特別贊助她往中南美洲旅行半年,回來後寫成《萬水千山走遍》,並作環島演講。 之後,三毛任教文化大學文藝組,教小說創作、散文習作兩門課程,深受學生喜愛。1990年從事劇本寫作,完成她第一部中文劇本,也是她最後一部作品《滾滾紅塵》。1991年1月4日清晨去世,享年48歲。
『肆』 三毛的爸爸媽媽是誰#55
三毛他父親叫三毛的母親為:毛他媽!
三毛的母親叫三毛的父親為:毛他爹!
所以三毛的父母親分別是:毛他爹和毛他媽或者是毛毛爹和毛毛媽或者是毛爹毛媽!
要是看懂這些了那這就是最准確的答案了!
謝謝大家!
『伍』 三毛父母是哪裡的
(摘自360網路)三毛;陳懋平(本名)因懋字難寫自改為陳平,台灣著名作家。父陳嗣慶、母繆進蘭。陳平三毛祖籍浙江省定海,據陳平家譜《陳氏永春堂宗譜》記載陳平祖上早期從河南遷往浙江。抗日戰爭勝利後跟著父母搬到南京,再遷到台北。陳平在台北入讀中正國民小學,1954年考入台灣省立台北第一女子中學。小時就喜歡撿拾別人丟棄的物品把玩,自得其樂。
『陸』 動畫三毛流浪記三毛的身世什麼很好奇三毛的父母到底是誰滿意評價
三毛流浪記裡面的三毛是小說裡面的人物,他的父母就是導演,主要想反應舊社會流浪兒童的苦難生活。
『柒』 作家三毛的父親
三毛的父親是位律師,母親是全職太太。她父親的家庭是個大家庭,後分家。父親勤奮努力謙卑正直,在當時三毛的家庭也算是社會上層的知識分子家庭了。她父母給予幾個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和培養,傾其所有為兒女,尤其偏愛次女三毛。民主的家庭,父母可親又慈愛,家庭的子女也各又成就,三毛的姐姐是鋼琴教師,弟弟也是律師。三毛可以師從名家是因為父母社交圈的關系。
『捌』 作家三毛小時侯家境怎麼樣他父母是做什麼的
三毛家境很好,要不然哪有錢在她中學輟學後請家教。她父母是很有文化修養的,至於做什麼的,慚愧。
『玖』 作家三毛母親資料
永恆的母親 (三毛)
我的母親——繆進蘭女士,在19 歲高中畢業那一年,經過相親,認識了我的父親。那是發生在上海的事情。當時,中日戰爭已經開始了。
在一種半文明式的交往下,隔了一年,也就是在母親20 歲的時候,她放棄了進入滬江大學新聞系就讀的機會,下嫁父親,成為一個婦人。
婚前的母親是當年一個受著所謂「洋學堂」教育之下長大的當代女性。不但如此,因為生性活潑好動,也是高中籃球校隊的一員,她打後衛。嫁給父親的第一年,父親不甘生活在淪陷區里,他暫時與懷著身孕的母親分別,獨自一個遠走重慶,在大後方,開始律師的業務。那一年,父親二十七歲。
等到姐姐在上海出生之後,外祖父母催促母親到大後方去與父親團聚。就是那個年紀,一個小婦人懷抱著初生的嬰兒,離別了父母,也永遠離開了那個做女兒的家。
母親如何在戰亂中帶著不滿周歲的姐姐由上海長途跋涉到重慶,永遠是我們做孩子的百聽不厭的故事。我們沒有想到過當時的心情以及毅力,只把這一段往事當成好聽又刺激的冒險記錄來對待。
等到母親抵達重慶的時候,大伯父母以及堂哥堂姐那屬於大房的一家,也搬來了。從那時候開始,母親不但為人妻,為人母,也同時嘗到了居住在一個復雜的大家庭中做人的滋味。
雖然母親生活在一個沒有婆婆的大家庭中,但因為伯母年長很多,「長嫂如母」這四個字,使得一個活潑而年輕的婦人,在長年累月的相處中,一點一滴的磨掉了她的性情和青春。
『拾』 三毛的家庭背景
其父陳嗣慶是律師,母繆進蘭是全職太太,其姐為鋼琴教師,弟是律師,三毛生活在一個上層社會知識家庭里,她之所以拜了那麼多名師是因為父母交際圈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