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父母如何教幼升小孩子功課

父母如何教幼升小孩子功課

發布時間:2022-07-15 18:15:23

『壹』 在孩子的學習道路上,家長該如何正確的引導

孩子畢竟年齡非常小,他們的自控力以及自律性都比較弱,可能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會受到一些外界的影響,從而導致他的學習並不是非常好。所以在孩子的學習道路上,家長也是需要有一些正確引導的,那麼該如何正確引導呢?

『貳』 家長應該怎麼引導孩子的學習關鍵第一步呢

接受義務教育是孩子童年階段最大的任務,而作為教育的起點,幼兒園升小學又是九年義務教育的第一步,很多家長並不重視孩子幼升小,反而是比較在意後面的初中升高中,和高中升大學。

不管有沒有上幼兒園,適齡年紀都要開始接受義務教育。

對於孩子來說小學一年級是他們開始接受正規知識邁出的第一步,是開啟學習生涯的關鍵時期。

雖然幼兒園對於孩子來說也叫「上學」,不管是上課時間,還是上課模式,與傳統的教學模式有著很大的不同,上了小學之後都需要孩子從零開始慢慢適應。

如果很多細節家長不和孩子講,只是告訴他們要去上學,對於孩子們來說,到了課堂就是稀里糊塗,或許一兩周都不能適應,再慢慢調整狀態,可能學習的進度就落下一大截了。

從幼兒園到小學,看似只是隔了幾個月的暑假,但是環境卻是天翻地覆的改變,家長在過渡期間,如果能做好准備活動,就能夠讓孩子有更好的適應,從而順利開啟人生接受義務教育之路。



一上來孩子被科目復雜的內容搞蒙了,之後上課注意力會更不集中,造成惡性循環。

孩子上學的成績除了和課上是不是專心聽有直接的關系,更重要的是孩子對上學的心態,這需要提前做准備,一旦孩子成績落後,再追趕是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行的。

孩子的學習馬虎不得,尤其是幼兒園升初中更是不能懈怠,學習態度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轉變的,需要長時間的潛移默化才能有更好的心態。

家長要在孩子幼兒園到小學期間做好過渡銜接,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好的邁入義務教育階段,順利開啟求學生涯。

對於幼升小的孩子來說,穩定情緒,端正態度是家長要幫助他們做的主要事情,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覺得上學是有趣的,能夠讓今後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減少很多阻力。

一開始上學學習成績並不是最主要的,關鍵是孩子如何看待學習這件事,假期上銜接班其實並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用,還有可能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厭惡心理。

『叄』 作為父母,我們該怎樣幫助孩子做好幼小銜接的工作呢

各位家長的孩子即將升入小學,成為一名小學生。幼兒能否很快完成這一轉變,適應小學生活,幼小銜接是關鍵所在,它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但是我國教育領域里的一個很突出的問題就是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不能很好地銜接,由於兒童所處的客觀環境、學習內容、作息時間、自理要求、師生關系等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因而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大的轉折點。作為家長應該事先認識到這些變化,並估計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影響,然後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使孩子順利地適應小學生活。研究表明,充分的入學准備,能為孩子入學後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幼兒園的老師提前已做好准備,那麼,作為家長,該為孩子做些什麼呢?現在,我以一名家長和教師的雙重身份來談談幼小教育銜接的問題,希望能夠對各位家長有益。

三.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

幼兒教育是在游戲和活動中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學方式表現出的趣味性,容易吸引孩子。而小學教育是有一定的教學任務的,教師是有系統、有步驟地進行教學的,與幼兒園教育相比,知識性較強。剛入小學的孩子心理上的幼稚性,依賴性,行為上的無意性仍然很突出,不能很快地適應小學生活,給學習帶來一些困難。

例如,我們發現有這樣一些學生,剛入學幾天,因好奇心強,上學特別積極,渾身是勁,可是沒過多久,熱情就冷淡了,特別想念幼兒園,哭著要上幼兒園,不願意上學。這就是我們常見的「戀園」現象。表明這部分孩子不能很好地適應小學生活,還在懷念幼兒園的生活方式。此時,做家長的千萬不要置之不理,或把孩子大罵一頓,而應該關心孩子,關注孩子的點滴變化,靜心耐心教育引導孩子,與孩子取得溝通,幫助孩子調整心態。可以帶他去幼兒園看看,請教過他的幼兒園老師做做思想工作;可以跟孩子談談心,了解他遇到的困難,幫他解決困難;還可以講講身邊同齡孩子的故事,或者童話故事,為孩子樹立學習的榜樣,增強信心。


四.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濃厚的學習興趣、正確的學習方法一樣,在學習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孩子一旦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將受益終身。

1、養成課前准備的好習慣

告訴孩子,下課時把上課用的書、本子、筆拿好,並擺放整齊,不用的東西,不要放在桌上,然後,安安靜靜地坐著等老師來上課。打了上課鈴,老師就要給小朋友們上課了。上學前,家長可在家進行模擬表演。

2、養成正確的坐寫姿勢

正確的坐姿應該是:身子上半部坐直、頭部端正,目視前方,兩手隨意放在身體兩側,兩腿平放,胸膛挺起。告訴他們,不要趴在桌上,或者翹腳架腿。因為良好的坐姿有利於骨骼生長,有利於身體健康。我們有些家長望子成龍心切,提前教孩子認字、寫字,往往忽視了孩子寫字的姿勢。「先入為主」的壞習慣形成了,就很難糾正。錯誤的寫字方法既影響字體美觀又影響寫字速度還影響孩子的小肌肉和骨骼的發育。正確的寫字姿勢包括:1)坐姿正確,做到「一直一正二平」,即身體直,頭正,肩平,腿平。2)執筆姿勢正確,大拇指和食指夾住筆桿,其餘三指托住,筆桿向後稍斜,靠在虎口處。3)做到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桌子一拳;手離筆尖一寸。

3、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要防止三種讀書現象。一是「念經書」,就是眼睛看著別處,和尚念經似的,有口無心;二是「看時書」,就是讀書時老是看時間,你讓我讀半小時,我就讀半小時,看看時間到了沒有;三是「數量書」,你讓我讀三遍,我就讀三遍,讀一遍數一遍。這三種讀書都是沒有質量的讀書。教孩子讀書時要做到「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也就是邊讀邊看邊思考。低年級課文大多圖文並茂,讀讀課文,看看圖,圖文對照想一想,讀書就有效率,有質量。一二年級讀書要以朗讀為主,用普通話朗讀,口齒要清楚,聲音要響亮,不漏字、添字,不讀錯字,不讀破句子。長期培養,可以提高孩子對語言感受的敏銳性。(特別是外地家長)

4、養成良好的交際習慣

要告訴兒童學會傾聽,別人說話時,不能心不在焉,要專心致志地聽,了解對方說話的主要內容和意思;講話時聲音適度,口齒清楚,語速適中,使對方能聽懂自己要表達的意思。

總之,家長要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習慣,調整好心態。讓幼兒即願意上學,又喜歡上學,又具有一定的克服困難的能力,順利完成由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成為一名優秀的小學生。

『肆』 家長該怎麼准備孩子幼升小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從幼兒園升小學,是需要提前打基礎的,否則就會輸在起跑線上。我身邊很多朋友也是這樣認為的,因為幼兒園的環境很輕松,每天基本上都是以玩為主,不會學太多的知識。但小學不一樣,小學每天要上課,還要寫作業,孩子如果沒有基礎跟不上的話就容易落後。

最後,其他的學科,比如英語和數學,我們可以提前讓孩子接觸,讓他們有一點基礎,這樣上小學後就不會太吃力。

不管怎樣,幼升小都是一個重要的階段,打基礎是一方面,而培養好的學習習慣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孩子自主學習,才能夠真正學進去,不至於落後。

(歡迎關注公眾號:菈媽天天見,一起聊聊育兒那些事)

『伍』 寶寶馬上幼升小了,擔心他學不進去,想問問大家怎麼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現在大家都知道,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是多麼的重要,但是往往很多家長都不知道怎樣引導孩子的學習興趣,這就給孩子的學習造成了阻礙。對於家長而言,在平時生活當中,應該注意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
怎樣引導孩子的學習興趣
父母的榜樣作用。言傳不如身教。父母熱愛學習是對孩子的最大鼓勵。在學習氣氛濃厚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往往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
家長和孩子一同學習。初入學的孩子自我約束力差,家長可陪讀一段,多關心孩子的學習,了解孩子的作業情況,並及時幫助改正錯誤。
培養孩子學習興趣的重要性
如果孩子對學習產生了興致,則會主動的學習,主動與被動相比,主動的成功率更高。孩子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因為長時間處於學習的狀態,因此很容易產生厭煩的情緒,若孩子自身對學習存在興趣,則能夠降低產生厭煩情緒的幾率。
據相關統計稱,對學習有興趣的孩子,成績普遍高於對學習無興趣的孩子。
有一個好的學習興趣,對於孩子來講非常的重要,除了興趣之外,家長也應該注意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習慣要從小養成。若孩子小時候養成了不好的學習習慣,長大之後想要將學習習慣糾正過來,則更加困難。建議家長以身作則,陪同孩子一起學習,效果更加好。

閱讀全文

與父母如何教幼升小孩子功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深圳市有養老院多少間 瀏覽:942
世界上有多少不愛孩子的父母 瀏覽:589
當兵給父母的錢是什麼錢 瀏覽:919
養老保險未交全怎麼辦 瀏覽:540
老年痴呆晚期壽命 瀏覽:333
親子矛盾不斷我該如何與父母相處 瀏覽:500
2018年社保退休人員工資漲多少 瀏覽:560
豐寧孤寡老人應上哪個養老院 瀏覽:332
老年人排毒有哪些症和表現 瀏覽:522
濰坊鶴祥養老院電話是多少 瀏覽:447
東北養老社區哪個好 瀏覽:26
農合養老保險8月 瀏覽:611
武漢按最低社保交退休能拿多少錢 瀏覽:13
中老年人落伍了怎麼辦 瀏覽:886
九龍長壽島 瀏覽:217
加強敬老院廉政管理制度 瀏覽:871
日本第一長壽老人吃什麼 瀏覽:331
老年痴呆便稀 瀏覽:734
長壽湖濱酒店 瀏覽:343
養老保險企業轉個人 瀏覽: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