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如何設立父母學堂

如何設立父母學堂

發布時間:2022-07-05 20:10:37

① 幼兒園老師遇到最多的問題就是家長要老師幫助解決教育孩子在家不聽話的事情 作為老師該如何引導

朋友,您好! 您的提問非常好!確實,現在很多家長、老師甚至孩子本身都存在類似這樣的家庭教育方面的疑問,都希望能找到最合適的學習教材和教育方法,培養好孩子的學習生活習慣,讓孩子能積極主動地學習、健康快樂地成長,從而達到提高孩子綜合素質的目的。然而,孩子終歸是孩子,就好像一棵小樹苗,不加以正確的引導培育就很容易東歪西倒、難以成材,凡是小孩身上總有些性格和行為上的缺點、偶爾犯一些小錯誤,的確會對他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其實有利於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很多,你需要仔細考慮和選擇恰當的方法和教材、建議也可選擇觀看適合自己的家教視頻節目,這樣綜合起來才能對症下葯、行之有效。看了以下分析和推薦的網站視頻資料,相信您就能從中得到想要的答案了。 由於在現時的社會大環境、應試教育模式和接收西方開放式教育等重重因素影響下,我們的孩子就像生活在一個大染缸里一樣,很容易就被染污了,沾染上某些不良習氣,例如嬌橫任性、叛逆不聽話、不誠實、上網成癮、打架、厭學、好動、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專心等問題,尤其是處於幼兒及青少年階段的中學生情況更為嚴重!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改正孩子錯誤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以及由這些觀念導致的各種錯誤行為。雖然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多,有的人採取虎媽狼爸式的教育,還說是「贏在起跑線上」,人的一生其實是馬拉松式的長跑過程,即使贏了起跑線,能跑多遠、堅持多久、誰笑到最後還是未知之數,往往是適得其反的,因而個別人所謂虎媽教育的事例無論他們成功與否,都不值得崇拜、學習模仿、甚至廣泛推廣,這樣教育會給絕大多數孩子造成永久的、不可磨滅的心理傷害,不堪回首的童年就是這樣導致的!如果打孩子進行體罰教育,後果可能相當嚴重,將來會報復到年老的父母和孫子那一代人的身上,所以暴力方式的教育害人不淺啊!相反,反而是培養孩子健康的人格和樂觀向上的精神更顯得重要。想要從根本上教育好孩子,培養孩子學習和生活上的良好興趣和習慣,建議您趕快讓孩子喜歡上《弟子規》!聖人訓 首孝悌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 入則孝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冬則溫 夏則凊......(多讀一定能提高孩子的責任感和啟發孩子的智慧)。您看,這真是一部「大孝經」、一位最好的家教老師!寫得多好!琅琅上口,易讀易教,網上還有很多視頻故事教學素材,有多個版本適合各階段孩子觀看。作為父母,只要您願意多些鼓勵孩子和您一起觀看(這個很重要,您喜歡看能帶動他的興趣一起看,孩子天生好奇、易受他人影響),一定能讓您的孩子喜歡上她,如果能在現實生活當中努力去做、盡量落實裡面的教誨,何愁不能教育好孩子呢? 同時,您的提問涉及到廣大家長和老師都非常關心和渴望解決的青少年兒童思想品德、行為語言和學習成績的家庭教育問題,家長的正確教育引導在孩子的健康成長教育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平時的家庭日常生活中,誠摯推薦各位家長和孩子們觀看陳大惠老師策劃監制的優秀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大型公益論壇系列紀錄片《聖賢教育改變命運》(又名《弟子規說明書》),這是一個非常有利的關於德育與家庭教育的免費網路資源,能在快樂和感恩的氛圍中感悟人生的真理,有助孩子提高健康成長學習進步,認識災難事故因何發生,能做到趨吉避凶,真實不虛!能針對孩子身上的各種問題對症下葯、是一劑治療良方!當中一定有您需要的答案,也是我們做家長長輩學習的有力教材,的確是難得的家庭教育經典節目!這個節目里有許多精彩的事例分析,探討解決孩子教育的種種方法,真是我們和孩子的一位最佳的、一對一的家教老師,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家庭教育網路資源,而且是完全免費的,對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有極大的幫助。生活中,小孩甚至大人都容易出現沒有恆心、慳貪、叛逆不聽話、上網成癮、早戀、依賴性強、注意力不集中等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不是能從某個簡單方法或措施就能從根本上教育改正過來,變成一個孝順聽話的小孩,而是需要我們全面而系統地進行家庭教育,從根本處下手才能治標又治本。這部片裡面有很多專家、老師、家長親身說法、以其獨特的心得體會向大眾匯報,啟示家長的教育觀念會直接地影響到孩子的家庭教育,所以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看,從小接受的家教會影響小孩子的終生,從中一定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片中有一句經典的警世名言:人是能教得好的!好人是教出來的,壞人也是教出來的!可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可是,當前我們面臨的種種現實狀況是:社會誠信嚴重缺失!各種媒體的誇張渲染、錯誤引導,孩子成長的環境不斷遭到破壞和染污,要做好家庭教育談何容易呢!家長是越來越不好當了,說實話,很多家長也不會如何當家長,就將小孩出生到這個世上,將很多的教育責任都推給了學校和社會,然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很多成長經驗是需要家長言傳身教的,推卸責任的話怎麼能將小孩教育好呢?確實悲哀啊!而我們做子女的往往不能理解父母的心意和真實體會,只圖自己的方便和享受,說實話,真是有點大逆不道啊!到哪一天我們都為人父母了,才能真正領悟這種感受,但往往悔之已晚,哎...很多我們生活當中存在的所謂代溝,都是因為一代一代的接受的教育脫節了,沒有很好的連貫所造成的,現在的人太多急功近利、唯利是圖,只顧自己的享受而妄顧他人的感受。 我們必須知道,一切教育要從根本做起,就像樹要有根才能長樹干樹枝和樹葉,才能枝繁葉茂呀,如果丟棄了根本的德行教育,其他的都只是空中樓閣。在此,推薦各位有緣的朋友,無論看過或沒看過的也好,都敬請盡量抽多些時間觀看大型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優秀論壇節目: 《聖賢教育 改變命運》(可以在網路視頻或者優酷土豆搜索播放),但願看過的人都能夠從中得到真實不虛的利益,並且繼續利益他人,讓我們攜手努力,共同創造和諧共存的社會大環境。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和啟示。 衷心祝福您!

② 怎麼跟孩子溝通顯得不凶

5個親子溝通秘訣,從此不再和孩子吼叫
首都父母學堂
首都父母學堂
2019年03月27日 · 優質教育領域創作者
5個親子溝通秘訣,從此不再和孩子吼叫
很多家長都對孩子大吼大叫過。

當孩子不聽話時,毛手毛腳時,犯錯誤時,拖拖拉拉時……尤其到了青春期,更是各種較勁,在爸媽眼裡是一身毛病。

可是,大部分情況下,吼叫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反而給親子關系造成傷害,給孩子帶來心理陰影!

這個時候,不如聽聽有經驗的家長方法!

5個親子溝通秘訣,從此不再和孩子吼叫
今天,我們邀請著名作家、教育家劉墉先生,分享他教育孩子的家教秘訣,從溝通方式、場合、技巧等維度,教你讓孩子心服口服的溝通秘訣,做聰明的家長,培養幸福的孩子!

5個親子溝通秘訣,從此不再和孩子吼叫
今日話題:

大家好,我是劉墉,很高興來到這里,分享我教育孩子的心得。

每個孩子都會犯錯,每家爹娘也當然會罵孩子,問題是,有些父母一天到晚吼叫,搞不好還動手打,有些人家卻能一片祥和。

是因為前者的孩子太頑劣,後者特別好嗎?當然不是!

家長要學會不遷怒

首先是因為大人的個性不同!看事情的觀點不一樣!

同樣的情況,這家可能覺得天都塌下來了,那一家卻若無其事。

所以管教孩子之前,先要了解自己的狀況。因為同一件事,在你不一樣情緒的時候,感覺可能大不同。

5個親子溝通秘訣,從此不再和孩子吼叫
舉個例子,你剛跟另一半吵完架、你正累得腰酸背痛、或者剛看到你的股票跌停板,跟你今天剛陞官、股票漲停板比起來,同樣是孩子進門說他考了三十分,你的反應會一樣嗎?

所以,當你對孩子吼叫的時候,你是在懲罰孩子,還是在拿孩子出氣?

如果是後者,非但你事後可能懊悔,孩子心裡也容易不平。

不要痛打落水狗

第二點,你要看看孩子的情況如何?他是犯了錯卻不自知。還是已經深深自責?

記住,你不是孩子的敵人,他犯了錯而不自知,你要告訴他、警告他。他已經自責得很厲害,你就不需要打落水狗了!狗已經落水,就算你要罵要打,也得先把他救起來啊!如果他犯了大錯,你反而應該冷靜下來安撫他,尋求解決之道啊!

5個親子溝通秘訣,從此不再和孩子吼叫
那是你的孩子,就算天下人都不疼愛他,你也要疼愛他。如果他已經很自責,你再沒頭沒腦地大罵,只會對他造成更大的傷害。如果他正在叛逆期,搞不好非但不會口頭上認錯,還可能昧著良心頂撞你。

責備孩子要看場合

第三點,當著外人,別罵孩子,尤其不能罵已經大了的孩子,因為孩子也要面子,你當著人罵,既傷了孩子也傷了你。

就算你必須當場作機會教育,也得把孩子拉到一邊,壓低聲量說他。這是很好的身教,教你孩子在外人面前控制情緒。

5個親子溝通秘訣,從此不再和孩子吼叫
在家裡,你也不要在忙亂的時候罵孩子。

舉個例子,你正在廚房炒菜,一身油煙、滿臉汗水,這時候你舉著鍋鏟罵孩子,有面子嗎?看在你孩子的眼裡,感覺好嗎?說實話,如果孩子正在叛逆期,只怕他還會對你作出厭惡的表情。

訓孩子不要傷自尊

第四點,無論多差勁的孩子都有自尊心,就算罵孩子,也絕不能傷到自尊。

你可以說他不努力,但不能罵他一無是處。更不要彰顯自己、貶抑孩子,怨你為什麼生出這么差勁的孩子。

因為每個人都有優缺點,再壞的孩子都找得出他們可愛的地方。所以你在罵孩子之前,甚至可以先提提他過去的好表現。更重要的是,他是他,不是別人,最好不要拿他跟別人比!

5個親子溝通秘訣,從此不再和孩子吼叫
尤其叛逆期的孩子,他們自尊心特強、也特別脆弱,他們的脆弱還常常用忤逆的方式呈現,當你傷了他的自尊心,讓他在家抬不起頭,他們可能到外面找方法抬頭,碰上壞朋友就容易走入歧途。

給孩子發言權

第五點,當你罵孩子時,也要記住人人平等,他有發言權,如果大人罵錯了,他有理可以說出來。

當他知道你會給他答辯的時間,就比較不會半路插話,跟你強辯。

說個笑話,我的兒子劉軒,小學一年級就到美國了,但是普通話說得很好,居然還拿了《我是演說家》的冠軍。有人問他怎麼把普通話說得這么好?

5個親子溝通秘訣,從此不再和孩子吼叫
劉軒說,因為以前我每次訓他訓到最後,都會說「OK!老爸說完了,現在輪到你了!」然後由他答辯。他得想盡辦法為自己辯解,最好還能說贏我,所以從小不但會說,還會辯論,把普通話練得挺溜。

③ 家園共育大班內容有哪些

幼兒園大班家園共育內容主要有,制定計劃讓家長了解未來一段時間的教學目標和計劃,結果反饋展示孩子學會的具體內容並邀請家長在家幫助復習鞏固,父母學堂向家長科普育兒知識,活動告知園所近期的活動安排和溫馨提示,告知家長。

加強與家長交流溝通,家長們都很在乎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大部分家長都會主動找幼師詢問。作為幼師要主動出擊善於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並將此作以記錄與班級幼師互動溝通,將班級孩子近期情況作以總結,尋找時機與家長溝通。

與家長溝通時,除了陳述孩子近期情況,還要為家長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案例,這才能幫助到孩子和家長的成長。

家園共育

家園共育,即家長與幼兒園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並不是家庭亦或是幼兒園單方面的進行教育工作。家園共育在家長和孩子中至關重要。

④ 應不應該設立父母學堂呢為什麼

設立父母學堂很有必要的,人們經常會說這樣一句話「為人父母不需要考試,是這個世界上最殘忍的事情」。因為父母無知而導致的悲劇時有發生,設立父母學堂,可能在短時間內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從長期來看對培養高素質人才,提高國民整體素質上,有極大的好處。

先有優秀的父母,再有優秀的孩子

不少父母都會把自己未能完成的願望強加在孩子身上,但是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沒能做到的事情,也沒有資格去要求孩子做到。每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對優秀的父母。只有父母在不斷的學習和進步當中,孩子才能跟隨父母的腳步一起進步。讓家長不斷學習如何引導和教育孩子,也是家長不斷進步的過程。

⑤ 求《教育的常識尹建莉父母學堂2021年教育日歷》全文免費下載百度網盤資源,謝謝~

《教育的常識尹建莉父母學堂2021年教育日歷》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8ScjDaKwYR-VJ1FiCSLAlg

?pwd=q7gw 提取碼:q7gw
簡介:這是一本教育枕邊書,內容涵蓋了如何給孩子愛和自由,如何真正了解孩子、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如何了解孩子的情緒、順暢地和孩子溝通,怎樣培養孩子的想像力、注意力,該不該給孩子定規矩,如何給孩子嘗試權、選擇權、犯錯權,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寫作和學習,養兒育女的力量究竟應該用在哪等教育的常識。

⑥ 父母如何引導孩子樹立正確消費觀

父母應該在孩子適合的年齡向孩子解釋清楚金錢的作用,及早的讓孩子有一個正確的消費觀念。避免寶寶成為日後的「敗家子」或是「小摳門」。給寶寶灌輸一個正確的金錢觀念,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心指導孩子的。

1、零花錢方面

在孩子開始知道錢的作用時,父母可以適當的給孩子一些零花錢。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錢財。那麼對於5歲的孩子,給多少零花錢合適,專家建議:5歲左右的孩子每周給2.5~5元最合適。

在零花錢的給予上,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自立,在家庭中就建立出讓孩子做家務的問題,通過付出自己的勞動來掙取零花錢,這種方式的給予專家建議不要做。因為本身自己收拾玩具、擦桌子之類的家務活是孩子在這個家庭中應盡的義務,這樣為讓孩子單純的只認為做這些活只是為了賺取傭金。

爸爸媽媽們可以選擇通過獎勵的方式來給孩子零花錢,比如,你的孩子做了一個你認為很對的事情,或者是做了一件家務活,都可以獎勵孩子,這樣不僅促進孩子的積極性,也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2、玩游戲方面

准備不些不同面值的硬幣,與孩子一同游戲,在游戲中教孩子認識面值不同的硬幣,同時,教孩子數數並准備一個儲蓄罐,讓孩子把硬幣自己數著數裝進儲蓄罐中。

3、陪同孩子購物

建議父母在出去購物時,帶著孩子一同購物。在准備出去購物前,問問孩子的意見,讓他做一些心理准備。如果媽媽有一些優惠券的話,將這些優惠券交給孩子,並告訴孩子使用這些優惠券可以節省多少錢。讓孩子在購物的"同時學會節省金錢的這個觀念。

同時購物時,比如買一盒果汁,可以介紹給孩子不同的品種功能以及價格,告訴哪種的果汁便宜,讓孩子自己選擇買哪一款。這樣不僅有利於孩子的自主選擇權還有利於提高孩子自已的合理消費觀念。

(6)如何設立父母學堂擴展閱讀

家長應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長的消費觀也在不斷地變化,例如在開的車子、住的房子,以及身上穿戴的選擇上的高消費,都可使身邊的孩子耳濡目染,從小就大手大腳地消費慣了,受到這種風氣的影響,難免會產生一些不正確的消費觀念。

全球最富裕的國家之一瑞士,生活水平在世界前列,他們卻以節儉聞名於世。瑞士人的富而不奢給我們多少帶來一些啟示。家長在滿足孩子的正常消費之外,更應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⑦ 如何營造一個健康的家庭關系

俗話說:三歲看老,說的是一個人的性格基本上在三歲就已定型了。國外的研究中也有同樣的說法:早在1980年,卡斯比教授就同倫敦國王學院的精神病學家對1000名3歲幼兒進行了測試。受測試兒都被問到22個行為特點方面的問題。根據測試結果,這些幼兒被劃分為充滿自信、良好適應、沉默寡言、自我約束和坐立不安5大類型。其中充滿自信型幼兒佔28%,良好適應型幼兒佔40%,沉默寡言型幼兒佔8%,坐立不安型幼兒佔10%,自我約束型幼兒佔14%。
二十三年後,卡斯比等精神病學家再次與他們進行了面談,並且對他們的朋友和親戚進行了調查,結果他們驚異地發現這些孩子的性格基本沒有改變。
卡斯比教授以此為據認為,孩子的性格特徵在3歲之前已基本定型,雖然在以後成長過程中有一定改變,這種變化似乎不太明顯。因此,卡斯比教授提倡父母和幼兒園老師務必認真對待3歲以內嬰幼兒的各種行為。
前幾期,我們在父母學堂版討論過孩子成長中的「鏡像期」,即像照鏡子一樣地學習事物,接受外界的環境。寶寶來到人間,第一個接觸的環境就是我們父母提供的家庭環境,父母營造的家庭人際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幼兒的成長。有人說,「沒有父母不愛孩子」,這句話是世界上最大的謊言之一,因為果真這樣,這個世界至少要比現在美好100倍。譬如,希特勒的老爸不狂暴地虐待自己的兒子,世界上就會少一個戰爭狂人……那麼我們又該怎麼避免類似這樣的事情發生,怎樣才能為寶寶們營造一個和諧健康的家庭環境呢?
首先作為幼兒的第一任老師,父母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行為模仿對象,父母在家庭關系中所扮演的角色一定要健康,在平時的生活中要互相關心,互相照顧,這樣孩子才會從父母的身上學會關心別人。父母間如果有意見分歧,要心平氣和地坐下來溝通,不要大吵大鬧,互相指責,這對幼小的孩子極為不利,他們很容易模仿大人的行為,日後與他人有不同意見時,也會採取這種不妥當的方式解決問題。
另外,父母在教育觀念上要一致,不要你說一套,他說一套,這樣會使幼兒無所適從,因為他還沒有辨別能力,不知道該聽誰的。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榜樣作用是無窮的,你對老人、親朋好友的態度也會成為他模仿的對象,所以在為幼兒營造良好的家庭人際環境時,父母的作用是很關鍵的。
在平時的生活中,不能因為過分溺愛,而把孩子圈養起來,不讓他與外界打交道,而應為孩子的交往提供機會和條件,鼓勵孩子與左鄰右舍的小朋友交往,當幼兒間有矛盾時,引導他正確對待自己的錯誤行為,首先明白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行為是錯的,然後鼓勵他改正那些錯誤的行為。另外還要引導幼兒使用禮貌語言,當有人為自己讓坐,或幫助自己時,教導幼兒說:謝謝!如果有別的幼兒邀請自己一起游戲時,教導幼兒要熱情大方地與別人相處,共同享受游戲的樂趣。

⑧ 如何教育十二歲男孩

.12歲孩子應該放手去讓孩子學會自立自強,當然也不失關心。關心其人際、心裡、性格…等變化,採取相對錯失改掉應對不良。不用擔心家長對孩子是否太「恨」,一定等孩子生處「絕境」伸出援手。學習上盡早發現其天賦、擅長有哪些,家長也可採取相應方法從正面的幫助孩子學習。總之對12歲孩子要稍微嚴厲點並不失關心和呵護...,才能教育好孩子。教育孩子應該根據自己和孩子還有家庭情況找一個適合的方式,不要著急,大人和孩子之間也是需要相互磨合的。先和小孩子交朋友,雖然小孩子任性,但是我們不要小看他們。在小孩子心裡也有本帳,誰對他們好,清楚得很!所以我們不要把他們當作小孩子來看待,要把小孩子當作好朋友,他們就會聽我們的話!太多的指責和干預玩耍的方式,他們就會有逆反心理,不願意理我們了,更別說聽話了!所以多鼓勵、多表揚、多關心,小孩子就會信任我們、依賴我們,聽我們的話了!我的孩子現在5歲,也是一樣的內向,見了陌生人不敢說話,總是躲到大人背後。很讓我頭痛,最後我每天從幼兒園接他回來後,都讓他自己到超市去買喜歡吃的小吃,給他正好夠的錢,讓他主動找營業員溝通,時間長了他也就變得大方了。這個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啟發!孩子的性格、個性,先天遺傳因素佔30%,後天教育佔70%,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是困擾家長的難題,不給自由吧,不利於孩子自身個性發展,給太多自由吧,又怕增添很多毛病,耽誤學習。所以我給你介紹一本好書吧《好孩子,壞孩子》,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啟發,簡介如下:「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變壞到底是誰之過?全是孩子的「沒出息」造成的嗎?孩子本性純良,變壞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不當教育方式的影響,這來自於父母、學校、社會……在你感嘆孩子學壞的時候,是否想到了其中的原因?在你面對孩子學壞不知所措時,是否想找尋一種解決的方法?此書將帶你走進壞孩子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變壞的原因,給你今後的教育一個正確的方向和方法,相信壞孩子將在你的手中得到改變!好父母教育子女的智慧詞典,解讀孩子心理行為的經典讀本。內容提要常聽到父母抱怨孩子有這方面、那方面的不足。在他們的眼中,自己的孩子就是個不聽話的、十足的壞孩子。那麼,作為父母是否在空閑的時候想過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孩子為何會學壞,學壞了是否全是孩子的錯?是的,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當孩子犯了一點點錯誤,就下結論說「這個孩子太笨,不能成才」之類的話。這時,我們要問一下,作為父母難道就沒有絲毫的責任嗎?你的教育方法就是完全正確的嗎?孩子的想法你有沒有問過?孩子與什麼樣的人交往,你知道嗎?當孩子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時,你關心過嗎?你是不是只在孩子出現不良狀況時責備孩子,而從沒有想過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難道這些都是孩子的錯嗎?當然,也許你會用「我很忙,沒有那麼多的空閑時間」作為借口,但是孩子既然來到了這個世界上,你就應該好好地教育他,不要抱怨孩子的「種種劣跡」!其實,孩子就是孩子,純潔無邪,並無好壞的區別,或許你的孩子先前是個好孩子,之所以變「壞」.只是因為你的教育方法不對,沒有給他(她)一個好的生長環境。因此,改變你對孩子的認識,也許孩子會變得比你想像的更好。當你面對孩子的種種問題感到茫然,不知從何下手時,本書正是為你提供的一本教子指南。原則上講,所有父母自身的素養、受教育的程度以及對自我的要求、學習精神、人生觀念、行為習慣等,都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深遠的影響。而教育階段的科學把握,教育原則的有效實施,又是確保孩子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好孩子壞孩子》一書,將要告訴所有的父母,孩子學壞了,並不都是孩子的錯,一大部分原因是出自父母的教育方式。本書將教你如何用智慧去關愛孩子,增強與孩子之間的情感紐帶;讓你解開與孩子的煩惱結。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⑨ 孩子以後總用哭鬧要挾大人該怎麼處理

知道你平時面對小朋友的哭鬧是怎麼處理,以下的這個案例值得我們所有人深思,並且擴散。

真實案例
一哭鬧就心軟,看看這對父母做的蠢事。

最近有個寶媽在群里跟我們說「千萬不要因為孩子哭鬧就遷就,否則害人害己呀!」她隨後給我們分享了她親戚發生的事:

年幼的孩子好玩,什麼事情都要嘗試。高速路上,一對夫妻帶著3歲的兒子出外旅遊,車輛行駛在高速路上,當時路段沒什麼車,孩子說想摸摸方向盤。孩子的爸媽一開始拒絕。
沒想到孩子哭鬧起來,孩子媽媽心軟,說:「反正路上沒什麼車,你就讓他摸一摸!」當孩子摸了一下沒過癮,還想像開搖搖車一樣轉一轉方向盤,被孩子的爸媽拒絕。

沒想到孩子又哭鬧,孩子媽媽跟丈夫說:「你在一旁看著,手扶著方向盤,如果有危險你也能及時阻止。」孩子開了一會,爸媽讓孩子回到後座位。

這時孩子又哭鬧了,孩子媽媽受不了孩子哭鬧,說:「好吧再給你開一會……」結果沒多久車輛剛好過橋,一不留神車子撞破圍欄直接掉到了河裡,一家三口全部遇難。警察後來在孩子媽媽的手機里找到了這段視頻,因為孩子的哭鬧,慈愛的媽媽一步步讓他們跟死神靠近。

孩子一哭鬧父母就妥協,類似的事情在無數家庭每天都上演:

吃飯前不許吃糖,但孩子哭鬧著說一定要吃,心軟的大人罵咧咧:「給你吃給你吃,等下如果不吃飯看我不揍你!」孩子如願以償,即使等下不好好吃飯,也能如法炮製逃過責罵;

商場里,媽媽說:「不可以再買恐龍,家裡已經有很多恐龍,而且家裡很多玩具你都沒玩!」孩子哭鬧滾地,「我就要我就要!」大人一臉無奈牽著孩子從貨架上取下了一隻綠色的恐龍玩偶;
游樂場里,「爸爸,我還要玩小火車……」爸爸拒絕後孩子開始哭鬧,跺著腳抽噎著,眼淚鼻涕橫流,面對路人怪異的目光,這爸爸窘極了,只好再去買一張票,孩子這才破涕而笑;

大人給孩子泡了牛奶,孩子喝了幾口後說不喝牛奶要喝飲料,大人不答應,孩子開始哭鬧反抗,大人因為孩子的哭鬧而極度厭煩,「好了好了,別哭了,給你喝幾口……」結果孩子一下子喝了半瓶,牛奶也喝不下去了……

這些情形跟馬戲團的訓練動物非常像,孩子就像一個馴獸師,「調教」著大人。

海豚為什麼能跳水鑽圈?這是因為訓練員在圈的這頭放上食物,海豚通過鑽圈多次得到食物後,就知道鑽過這個圈就能得到食物,那麼當訓練員將圈朝水面放時,海豚就能通過鑽圈跳出水面,因為對海豚來說,「鑽圈」=「食物」。老虎跳火圈、黑熊舞蹈的訓練也是同樣的道理。

我們的孩子比動物聰明,因為一次次地通過「哭鬧」嘗到甜頭後,他們把「哭鬧」使用得爐火純青,對於孩子來說,「哭鬧」=「達到目的」。大人在面對孩子的哭鬧時一次次無原則地心軟妥協後,結果無數大人被孩子這一「殺手鐧」制服。

很多家庭對孩子的哭鬧,是從「心軟」到「反感」再到「憤怒」變化的,以至於後來家長感覺孩子像脫韁的野馬蠻不講理,大人最後墮入了不打罵就管不了的無邊深淵,遺憾的是大人正是這一結果的始作俑者。

父母學堂
那麼,面對經常以「哭鬧」要挾父母的孩子,我們該如何應對?如果你不想向孩子妥協,又想快速結束這一窘況,又不至於給孩子帶來不愉快的情緒,請學習這位媽媽的做法,效果超贊!

一媽媽帶著孩子逛商場,孩子被商場里的超人吸引住了,媽媽拖拉硬拽都不行,孩子乾脆往地上一躺,一把鼻涕一把淚哭鬧一定要媽媽買超人。

媽媽不慍不火,「哇,前面有好美味的水果撈呀!媽媽好想吃呢!」孩子止哭,凝神在聽,「這樣,媽媽今天只能花XX塊錢,給你二選一,你如果選擇超人的話,等下就不能吃水果撈了,你只能看著媽媽吃!但如果你選擇吃水果撈,咱們趕緊去,你可以點你喜歡的椰奶芒果撈,媽媽點……」

「我兩個都要!」
「不行,只能選擇一個!」
「我要超人!」
「不準反悔哦?」孩子信誓旦旦點頭。

結果當孩子歡天喜地地拿著超人,然後落寞地看著媽媽吃著喜歡的水果撈,孩子不甘寂寞地懇求媽媽:「給我吃一口吧!」
「不行!你自己選的。」

最終,孩子眼巴巴地看著媽媽將美味的水果撈吃光。
「哎呀,媽媽,我好像也不是很喜歡超人!」
「不喜歡也沒辦法,下次再選吧!」

孩子眼淚都崩出來了,相信他下次能做個更好的選擇。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選擇後,孩子也變得理智和講道理了。

「規矩」 「選擇」
應對熊孩子蠻不講理哭鬧要求的法則
其他情形呢?如果孩子飯前吵鬧著要吃糖,可以讓孩子選擇飯後吃酸奶蛋糕還是飯前吃糖,只能選擇其一;如果孩子吵鬧著要坐小火車,你可以跟孩子說如果再坐小火車就會丟失了吃麥當勞的機會,讓孩子選擇;如果孩子吵鬧著想喝飲料,你可以跟她說如果選擇了喝飲料就不能享用醇香的自製酸奶,讓孩子做選擇……

事實證明,在新的選擇面前,孩子們往往偏向於選擇後者。父母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後者的選擇,設置的原則是孩子喜歡並且父母願意發生的。
最後提醒的
上面的方法不適用於1歲內的寶寶
因為1歲內的寶寶通過哭鬧來告訴大人,自己餓了、冷了、尿濕了,他們還通過哭鬧讓父母擁抱自己來得到安全感,對於1歲前的孩子來說,哭鬧是他們的重要表達方式。但如果一個會說話的孩子,還通過哭鬧而不是說話來表達需求,這就是壞習慣。

父母平時對孩子的一再妥協其實是害了孩子的!請所有家長都要注意,下次遇到孩子哭鬧可以用「規矩」 「選擇」的方法來應對熊孩子!

⑩ 講座報道怎麼寫

講座報道(2009-09-03 10:44:54)
轉載標簽: 育兒家庭教育專家王忠誠青島教育 分類: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網上對話:王忠誠談培養孩子良好習慣

1

青島新聞網 2009-04-30 16:11:30 現有新聞評論 新聞報料

青島新聞網4月30日訊為不斷提高家長的家庭教育素質,促進兒童健康成長,青島市婦聯邀請我市兒童教育專家王忠誠老師做客青島新聞網,解答家長在教育子女過程中的困惑和問題。王忠誠老師長期從事家庭教育研究和宣傳實踐活動,先後出版了《你會教育孩子嗎》《童話水晶宮》等家庭教育專著,並多次擔任青島電視台、青島人民廣播電台等家庭教育專題節目嘉賓,深受廣大家長的歡迎。本期對話的主題是《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王忠誠老師將用大量生動的事例與廣大家長交流從小培養良好習慣對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要作用。

開場語
王忠誠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興能在這個時間段與各位網友通過這個信息渠道在線交流,來共同探討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話題。假如各位網友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成長過程當中,遇到哪些困惑或者是焦慮,您可以通過留言的形式發過來,我將與您在線溝通交流,幫助你找到正確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

精彩問答

留言板我的兒子今年2歲,出門看到陌生人和他打招呼,他就打人一下,還高興的笑,怎麼辦?

王忠誠這是孩子的一種與人溝通的行為,需要家長及時幫助糾正,否則長期下去將會在行為上造成過激。當孩子出現打人的時候,家長不要刻意的去批評或指責,適當情況下可以採取能處理,對其置之不理。因為孩子打人之後有人在關注他,覺得有趣,所以就高興的笑。在孩子漸漸長大的過程當中,要明確告訴他,打人是中不禮貌的行為,是不尊重對方的行為。

留言板由於工作原因,當天不能在線學習,但有些困惑希望王老師能指點一下.

我女兒七歲,上小學一年級,學習成績還行,但就是太慢,注意力不集中,稍有點動靜她就心事,盯著她學習時她就會抓緊,一不看著就抓緊時間玩,我也和她講過,學的時候要象個學的,學完了可以痛痛快快的玩,可總也不見效,我們該如何引導孩子養成抓緊時間的習慣以及注意力集中的習慣呢?謝謝!

王忠誠這是孩子的一種拖沓行為。也是家長在干預學生學習時孩子不願意接收家長行為的反射,可能你在生活當中幾乎天天都在嘮叨孩子讓她一進門就得抓緊時間學習,孩子的天性是玩,沒有了興趣何談學習?所以你要及時糾正孩子辦事慢的現象。

小學一年級的學生課堂一般是在40分鍾,而在家裡學習的時間也要有個時間段,一般為15-20分鍾。以20分鍾為例,讓孩子在這階段之內,讓孩子完成某項特定的作業,而且在寫作業的過程當中,要及時觀察孩子的動作、眼神、行為。發現有耗時的現象,應當及時制止,當孩子完成學習任務之後,要及時表揚,並把成績放大化。讓孩子感覺到付出之後所收獲的喜悅。

一般來說,一個習慣的養成需要21天,你可以在這21天當中堅持不懈,做下去。相信孩子的學習效率就會快。另外一點,在孩子辦事的時候也要控制孩子在時間段內完成任務,這樣無論學習,還是完成自己的事情,都要有緊迫感。效率自然而然就會提升。如果說孩子在規定的時間段完成任務之後,家長要在進行獎勵,特別是在精神上。

留言板我們家的女寶脾氣總是很急,喜歡扔東西,砸東西,有些小暴力;因為不會說話,有時候大人不了解她的需求,她就會發出「啊啊」很急促的聲音,所以很想得到專家的建議,應該如何培養她一個良好的性格和習慣。

王忠誠這是因為第一次出現過激行為時,你們覺得好笑,而引起了孩子的興趣感,覺得摔東西、砸東西有趣,而且摔過、砸過之後,你們都要全身心的關注,這就引起了孩子的好動感。因而他覺得只有摔東西、砸東西時,你們才會關注於孩子。可以當孩子再次摔東西時,對其置之不理,甚至把對孩子的交流語言對孩子提高一點,讓孩子感覺到害怕,這樣孩子的扔東西、砸東西現象就會慢慢改正。因為再扔東西、砸東西時沒人再去關注他,所以孩子就會自然而然的步入正規。

ma 專家您好,現在孩子四歲三個月,目前表現最為突出的一個方面就是做事磨蹭.總是先幹完他自己願意乾的事情,再干應該乾的事情,就好象找理由,比如早晨起床穿衣服等.另外第二點,自己拼積木,本來安靜拼的不錯,可是自己不小心弄壞了,就會發脾氣,然後把其他拼好的,一並全部推倒.

我不知道怎麼來處理.請專家給予迷芒中的家長給予適當指導.謝謝!

王忠誠 4歲左右的孩子開始變的不聽話是正常的現象。家長要注意的是,要在行為上適當的對他進行設置界限和框架,同時要關注環境的變化,要把孩子的環境盡量布置的「卡通式」,這樣就能引起孩子對周圍環境的吸引,有了好的環境,行為上就能稍稍遏制。若孩子完成拼積木之後弄壞了,家長不要刻意去批評他,要鼓勵他自己動手整理,給他養成自己事情自己辦的習慣。

MONICALJQ 女兒上小學二年級了,日常生活自理方面倒沒問題,就是在學習的時候,時間觀念差,做事沒有計劃性,寫作業時不檢查,平時經常會針對這些方面對她進行教育和引導,但成效不大;問過她為什麼會這樣,她的說法是懶,不想做。想知道原因是什麼,是否和平時對她要求比較嚴格有關,該如何做才會有改善。謝謝回復

王忠誠這是因為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家長要引導他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要明確告訴他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就像每天吃飯一樣,是必須的,而且是在一定時間內必須的。

留言板現在孩子們都有個普遍的習慣,就是愛吃零食,每次出門都要買零食,特別是每天從幼兒園出來,那些琳琅滿目的小貨攤和花花綠綠的糖果特別能吸引孩子們,看到別的小朋友們都在買,也只好意思意思給孩子買點,有時也會給他耐心的講道理,他也聽,但一看到別的孩子拿著零食,就顧不了那麼多了。其實,我們也能體會他的心情,有時大人也抵擋不住誘惑,愛吃一些零食呢,如今社會上的兒童食品質量問題實在讓人擔心,我們做家長的該如何教孩子正確的吃零食呢,或者用什麼教育辦法能讓他改變這個習慣呢,總是總不能一味的滿足孩子的口味,要什麼給什麼吧。

王忠誠遇到這種情況,家長要果斷告訴孩子吃零食的危害。當遇到孩子哭鬧買零食時,一定要狠下心來帶孩子離開。若孩子強行不走,家長可以採取冷處理。當孩子第一次受到這樣的懲罰時,心理就會產生一種恐懼。第二次時,家長還是如此,長此下去,孩子就會認為這是一種不好的行為。當孩子再見到零食不要時,家長要採取獎勵的辦法,如給孩子買書或帶孩子外出遊玩等。

留言板孩子在家很聽話,可是到了學校就變了一個人,上課也不搗亂別人,只是做小動作,不認真聽講,應該如何教育?

王忠誠這是因為孩子學習習慣沒有養成。第一,要給孩子立規矩。明確告訴他學校和家庭應該一個樣。第二,教育方法要對。不要當孩子一進門時,把寫作業放在第一位。第三,習慣養成要堅持不懈。因為習慣是在不斷的重復中逐漸養成的。培養孩子良好學習習慣不是一朝一日,作為家長不能想起來就要求一下,想不起來就聽之任之。家長要將愛與嚴格相結合,要求孩子做的事情,自己應當首先做到。第四,教育要一致。家庭內部對孩子要求要一致。如果說父母要求孩子去做,而爺爺奶奶否定父母的意見,孩子就會覺得背後有庇護的人,就會放鬆自己。所以說一是激發興趣,二是要讓孩子明白學習的道理。

留言板寶寶18個月了,已經逐步顯現出她的性格。她的脾氣非常倔,一不順心就會哭鬧,直到達到目的為止。而且,她還喜歡掐人和咬人,怎麼說她都不改,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養成的習慣。我想知道該如何教育這個孩子。

王忠誠這是因為當孩子第一次哭鬧的時候,家長滿足了孩子的要求,於是孩子再想達到自己的願望時,便採取哭鬧的方式。

正確的方法是:當孩子哭鬧時,要給他講簡單的道理。若孩子不聽,可適當採取冷處理。如果長此下去他的行為將是以盛氣凌人的情況出現。所以說,趁孩子這種習慣沒養成前,抓緊時間糾正。

vvvv 他覺得學習沒有意思,太累,更不要提什麼遠大的目標了,就是想玩。但是對找心理醫生感興趣,希望聽他們(外人)的意見。

王忠誠這是因為家長在孩子面前嘮叨太多,以至於自己的語言影響了孩子的思維發展,失去了自己的自由空間。家長嘮叨就助長了孩子不願意學習的習慣,若繼續給孩子設置好了發展的目標,就等於把孩子的興趣進行了格式化。所以說,你要首先解放孩子,找到自身教育孩子的缺點和錯誤,敢於在孩子面前承認錯誤。最重要的是要和孩子養成交流的習慣。因為你的孩子性格已經由外向慢慢變成內向。

留言板孩子學習鋼琴已有一年多,剛上小學一年級,近來一說練琴,她就難受、委屈。想請教各位專家:怎樣調整、處理?多謝!

王忠誠要合理給孩子安排時間。要在興趣上著眼。當孩子練琴時,家長一定要陶醉在琴聲之中。若孩子出現了彈奏錯誤的現象,可以適當摸摸孩子的頭,並說「沒關系」。這樣做,讓孩子感覺到練琴時也有快感。有了家人的掌聲和鼓勵,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喜歡彈琴給家人聽。這樣也就有了練琴的效果。若一味的批評,只能扯孩子的後腿,沒有了興趣,琴聲自然而然就會變啞。

留言板我的女兒現在剛好四周歲了,平時表現也挺聰明的,就是不愛學習,一聽說要帶她出去玩,跑的比誰都快,可要讓她學點什麼東西,象認字、寫數字什麼的就沒有耐心了,平時也不愛上幼兒園,每天早晨我們娘倆就象談判似的商議要不要去,為什麼要去...老師說孩子在幼兒園如果認真聽講就什麼都記住,而且如果是自己感興趣的事孩子就算一邊玩著(大人們都以為她沒聽到)一邊也能記住是什麼事.可大多數情況下孩子不好好聽老師講課,也不是多動症

王忠誠四歲的孩子是要在玩中長大。若把認字、寫數字等強壓在孩子身上,孩子當然不願意干。因為這不是這年齡段的孩子所要做的事。4歲多的孩子,應該有笑聲。在好動中尋找和發現自己的快樂。你帶他出去玩,這就是在動中尋找樂趣。所以說平日中,你們應關注自己的語言、行為、習慣,特別是要用自己的言行來影響孩子。孩子不願意認字、不願意去幼兒園,這都是你們平日當中要求過於嚴格,或說了些過激的話,造成了他的自尊心收到了傷害,所以一提這事,就失去了興趣。到頭來真的聰明反被聰明誤。

留言板我兒子三歲一個月,兩歲半開始上幼兒園小小班。已經半年多了。可是還是哭。天天哭,哭得狠。全園只他一個孩子在哭,我每次送去都覺得不好意思。孩子屬於內向型的,一直不太喜歡和小朋友們玩,這可能也是他在幼兒園找不到樂趣的原因之一。但是,這么長時間了已經沒有小朋友哭了。真是頭疼,哄、嚇唬,獎勵等各種方法都試遍了,不湊效,實在是沒轍,請專家高手指點迷津

王忠誠孩子不願意去幼兒園,這是一種孩子自身行為上的障礙。你要及時與教師溝通。當孩子不哭的時候,一定要放大的表揚,可以在家裡、或讓老師在幼兒園里單獨給他設立一張表格,記錄下哪天他不哭了。就要及時且當眾表揚孩子,讓孩子感受到在幼兒園的樂趣。教師或家長要及時進行精神上、或物質上的獎勵,讓她感受到在幼兒園這個大家庭當中,能展示自己、表現自我的機會,家長要當著孩子的面一周一總結,回顧孩子在本周的最佳表現,要把孩子的進步天天掛在嘴邊,讓他感受到去幼兒園的好處。有了興趣就有了去幼兒園的志向。

gggg 我們作為父母的,如何與孩子解釋性別問題呢?

王忠誠我不知道你的孩子有多大,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不緞增長,要抓住適當的機會告訴他人體的各種器官,讓他明白男女之間是有差異的,明確的告訴男女孩子的生理特徵。

留言板如何向幼小的孩子解釋父母的離婚的事情,孩子還小,怎麼給他說?

王忠誠若父母真的離婚了,要把事情盡量的讓孩子知道。因為孩子越小,受刺激和打擊的心理傷害就越小。所以要告訴孩子,父母之所以離婚的目的就可以。

留言板我家寶貝2歲7個月了,准備9月份送她進幼兒園.一直都是婆婆在帶她,老人嬌生慣養,自理能力弱,現在還是喂飯吃,在外面玩不能離開親人,所以有點擔心,請問什麼時候送幼兒園比較合適,假如9月份入學,這幾個月我該做些什麼

王忠誠若9月份入園,你要及早解放孩子,也就是說盡量做自己能做的事,像吃飯不需要大人再去喂,告訴他在幼兒園都是自己吃飯。只有自己動手,才能吃到香甜的飯菜。你的孩子現在還需要大人喂飯,缺少了給孩子鍛煉的機會,長此下去,孩子就會養成偏食,如不願意吃蔬菜。

結束語
王忠誠習慣對孩子的養成非常重要,我們必須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不只是生理上的習慣,而且是心理上的習慣。任何成功都無法彌補教育孩子的失敗。教育孩子不能等待,不能錯過時機。當孩子出現問題時,正是幫助孩子的最好時機,因為大樹從來不是在溫室里長大的,而是在風霜雪雨的洗禮中參天的。如有問題,請發信件至我的郵箱:[email protected]。謝謝大家。

李滄區父母學堂舉辦《優秀父母的五項修煉》公益講座

學做合格父母,培育優秀孩子
——李滄區父母學堂舉辦《優秀父母的五項修煉》公益講座

10月18日,李滄區父母學堂公益巡迴講座在李滄區三十一中學隆重舉行。這次講座由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青島心理學會理事、青島理工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劉啟輝老師主講,近百名家長到場聽課。

劉老師講課題目是《優秀父母的五項修煉》。三十一中教室里座無虛席,永清路街道的家長們認真聆聽了劉老師聲情並茂的講解。

講課過程中劉老師採用多種教學手段以及現場互動,幾次將課堂效果推向高潮。會後,多數家長表示通過這次講座使自己認識到了做父母的一些誤區,自身確實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點,需要及時改進和提高,在以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合格的家長、稱職的家長,才有可能培育出優秀的孩子。

此次講座是區婦聯父母學堂公益巡迴講座的第12場。今年以來,李滄區分別在浮山路、永清路和振華路各社區父母學堂連續舉辦了12場公益講座,分別邀請了心理健康教育高級教師曾莉、青少年心理行為訓練專家石卉、北京北大方正教育心理研究院高級講師王國梅、青島理工大學心理教育學系教授劉啟輝和家庭教育研究專家王忠誠等老師就如何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如何掌握培育孩子的科學有效的方法等方面進行了指導性的講解,專家們精彩獨到的講解配合多媒體播放、現場互動等生動活潑的教育方式,使講座場場爆滿,得到了家長和老師們的大力支持和廣泛好評,為普及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提高我區的家庭教育水平,優化兒童成長環境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李滄區婦聯

2008年10月21日

好習慣,一生享不盡的財富——浮山路小學舉行家長教育講座

時 間:2009-3-30 10:21:00 作者:王慧 點擊量:139 上傳者單位:青島浮山路小學

3月27日,青島浮山路小學邀請到家庭教育專家、兒童文學作家、青島市家庭教育講師團成員,王忠誠老師,給一年級的家長進行有關家庭教育方面的專題講座。

王老師從家庭教育對子女的影響,成功的家庭教育方式等方面對家長進行了培訓,生動詼諧的講課方式讓家長受益匪淺,時時報以熱烈的掌聲,感恩教育將講座推向高潮,不少家長在音樂聲中留下了感動的淚水。

閱讀全文

與如何設立父母學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慶長壽縣下面有多少個鎮 瀏覽:822
重陽節溫馨音樂 瀏覽:576
老人家結石手術要多久 瀏覽:544
老人腿部浮腫流水能活多久 瀏覽:603
福州福能體檢多久出結果 瀏覽:733
老年人對b受體激動劑 瀏覽:827
父母兩人可抵多少個稅 瀏覽:561
眼睛都體檢些什麼 瀏覽:572
老人家杭州遊玩 瀏覽:692
廣東順德養老金 瀏覽:128
治療老年痴呆的葯物類別 瀏覽:622
失地養老保險屬哪個部門負責 瀏覽:659
二妹祝老人家早日康復 瀏覽:137
為什麼父母掙錢都留給弟弟 瀏覽:243
養老金基數交多少合適 瀏覽:339
長壽老人家過世了怎麼說安慰 瀏覽:617
工齡不交養老保險怎麼算 瀏覽:833
2014退休金調整最新消息 瀏覽:30
外資企業養老保險有什麼區別 瀏覽:744
不養老娘還打養娘的人怎麼辦 瀏覽: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