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為什麼父母不知道怎麼愛孩子

為什麼父母不知道怎麼愛孩子

發布時間:2022-07-05 05:07:25

Ⅰ 家長應該如何愛孩子的呢

現在農村的家庭大都只有一兩個小孩。孩子是社會的未來,是國家的希望,是家長心頭上最珍貴的寄託。作為親生父母、「代理家長」,我們都疼愛留守的孩子。可是怎樣疼法,並不是所有父母、家長都明了的。在現實生活裡面,受傳統教育方式及留守孩子生存空間的影響,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就存在一些誤區,比如重物質給予,輕精神給予;重智力投資,輕品德教育;重身體健康,輕心理疏導;重「共性」培育,輕「個性」發展;特別是在隔代監護的家庭。他們把孩子捧在手心上,什麼都順著孩子的心意。這可以說是過分寵愛或愛不到點子上,甚至出現了溺愛孩子的現象,這樣的「疼愛」,會嚴重影響著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
有不少科學統計資料,對目前心理行為問題兒童(自閉症、多動症、抑鬱症)的增多很是擔憂。某縣曾對8000名小學生進行體檢,發現心理行為異常者佔5%,可疑心理行為異常者佔8%。醫院對50名兒童進行血鉛篩查,鉛中毒佔70%,竟無一例達到國家標準的「0」鉛水平。面對如此「殘酷」的現實,許多家長或不懂,或未引起足夠重視,主動給孩子做血鉛檢查的很少。只要孩子看到學習成績下降,非打即罵,卻不知有時候是血鉛升高的後果。
有專家建議,為了孩子健康成長,父母要學會理性地疼愛孩子,掌握必要的知識,如兒童成長的一般規律、營養學、嬰幼兒喂養等,還要了解不同年齡段的合議制的營養需求和心理活動規律。教育孩子時,既要考慮「共性」,又要考慮「個性」,對孩子要有全面的認識,因材施教,因勢利導,發現了毛病及時糾正,勿使其養成習慣。
家長還要把孩子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科學安排孩子的一日三餐,讓孩子不偏食,不暴飲食。有的家長喜歡投其所好,孩子喜歡吃什麼多給他吃,不喜歡的就不吃,這是好心辦壞事。有的家長喜歡在吃飯時訓導孩子,影響孩子的情緒和胃部吸收,久而久之會造成胃病。另外,成人疾病出現低齡化趨勢,少兒患糖尿病、高血壓、白血病、心臟病等,主要原因是飲食結構、飲食規律和環境因素所致。
家長該怎樣疼愛孩子呢?
最好的疼愛就是父母榜樣的力量。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有的家長自己不學無術,擅搞歪門邪道,卻要求孩子好好學習,積極上進,這是徒勞。有的農民家庭出幾個博士,並非父母的遺傳,而是父母吃苦耐勞、勤儉持家、誠實堅毅的品格影響了孩子,給了他們信念和動力,這是疼愛孩子最好的方式。因此專家提出:責備孩子之前,先要想想自己的責任和行為,想讓孩子進步,先要自己進步。
同時,家長要善於與孩子交流。據有關報道,有40%的父母難於與孩子溝通。兒童心理有其特殊性,不要用成人心理去要求、衡量孩子。要培養孩子的責任感、進取心、創造力及適應能力、交際能力和應變能力。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基礎。對孩子一生的學習、工作、生活都極其重要。兒童是社會的未來,科學地疼愛孩子,既可滿足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又可為社會輸送優秀人才。每個留守兒童家長,都要好好想一想。

Ⅱ 父母的愛是一種什麼愛我為什麼感受不到

父母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父母不僅對孩子的人生起著引導作用,他們帶給孩子的愛,更是一種無私奉獻。人們經常都說父母的愛重於泰山,父母的愛很深沉。父母愛我們,卻不善於在語言方面進行言表。或許我們在談戀愛的時候,會毫無保留地表達“我愛你”。

但孩子們卻對這種愛的方式表示非常不理解,或是這種愛給他們造成了巨大的困擾。如果父母們以這樣的方式去愛自己的孩子,會起著截然相反的效果。不論如何,作為子女我們應該用心去體會作為父母的難處。

或許我們父母那一代,他們生活的就不幸福,所以根本不懂得怎樣表達自己的愛才最合適。可憐天下父母心,孩子是父母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沒有哪一對父母不疼愛自己的孩子,所以我們就多一些理解吧。

Ⅲ 父母愛孩子的5個理由

一:孩子把好吃的留給父母
女兒中午在小飯桌吃飯,有一天回來告訴我有烤蝦吃,我假裝羨慕地說:「這么棒啊!媽媽也好想吃烤蝦。」過了幾天放學回家,女兒特別高興地對我說:「媽媽你看!」然後從兜里掏出兩只烤蝦。
當時我特別生氣,還責怪她怎麼偷人家小飯桌的東西呢?結果女兒哭著說:「沒有,這是我自己的那份,我給你留著的。」
我有嚴重的低血糖,所以家裡經常備著糖,5歲的寶貝從幼兒園回來,說今天老師給每個人都發了一個棒棒糖,別人都吃完了,我沒吃留給媽媽的。看著他小手裡那糖紙都被捂得快破的棒棒糖,我的淚水怎麼也控制不住。
之後,也有許多網友留言表示有過相同經歷,學校里的糖果、花捲、牛奶、包子等,孩子自己捨不得吃,專門留著回家給父母拿,父母們開心得不得了。
二:孩子懂得照顧父母
兒子3歲了,特別懂事會照顧人,經常幫我做家務。
每次出去取快遞,他都爭先恐後地幫我拿,取一個快遞就他拿,取三個快遞他拿兩個(小件快遞)。即使自己走得踉踉蹌蹌,還要問我:「媽媽,你能拿得動嗎?我幫你吧!」每次看到他自顧不暇的樣子,我都覺得好笑,但是兒子的那句話,又讓我感動。
三:孩子主動親吻父母
有一天,兒子在床上玩手機,我突然想到網上的一個測試,想看看兒子是什麼反應。於是,趁兒子不注意躺到他腿上,兒子明顯愣了一下,之後微微一笑低頭親了一下我。
我的天哪!這是兒子第一次主動親吻我,瞬間就融化了,當時的我是既震驚又興奮。

四:孩子懂得安慰父母
孩子3歲的時候,因為前夫抽煙酗酒惹事,我倆的關系降到了冰點,我整日整夜地哭個不停,寶寶看見後就在地上翻跟頭逗我開心,還摟著我說:「媽媽你別哭,還有我呢,我長大以後保護你。我肯定不喝酒,不惹你生氣。」
後來遇到了現在的老公,告訴他寶貝我們有個新爸爸了,孩子沒有不高興也沒有生氣,首先問我:「這個爸爸愛你嗎?不愛你我們就不要!」
五:孩子和父母站到同一陣營
某天,我穿著工作服去接女兒放學,被她的同學看到嘲笑了幾句:「你爸怎麼穿成這樣啊?」我才反應過來,穿這種衣服接孩子放學不太合適,怕不是給孩子丟臉了吧。
結果,我女兒立馬懟回去:「我爸穿什麼樣跟你有關系嗎?你有啥權利指指點點。」然後拉著我的手扭頭就走。當時給我感動壞了,本以為女兒一直很疏遠我,沒想到關鍵時候能跟我站在同一個陣營,小小的身軀在前面保護我。
孩子的暖心舉動,令父母動容,如何教養出懂事孝順的乖寶寶呢?
(1)父母用愛滋養孩子,自然會得到同等暖心的回報
面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父母別不耐煩地不理不睬,讓孩子有被忽視的感覺;孩子調皮不聽話,父母別不分青紅皂白地打罵,給孩子造成傷害,父母事後也會萬分後悔……
孩子彷彿一顆小樹苗,陽光肥料水源等硬體條件固然重要,但對於孩子來說,想要茁壯成長,更需要父母愛意的滋養。久而久之,培養出一個懂事孝順的孩子,父母自然也能得到同等暖心的回報。
(2)父母要以身作則,是孩子最好的學習榜樣
如果爸爸是一個對家庭不負責、對妻子不敬愛的男人,如果媽媽是一個事事只想娘家,對公婆惡語相向的女人,這樣的父母怎麼能教育出孝順懂事的孩子呢?
父母的言行舉止,就是孩子最好的學習榜樣,因此父母的以身作則尤為重要,平日里孝順父母公婆、尊重長輩,就是對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

Ⅳ 父母怎樣做才是真正的愛孩子

每個父母都會說「我是真的很愛我的孩子」,為孩子付出了很多,但有很多孩子說「你們都說愛我,但我並不這么覺得。」那到底什麼是真正的愛孩子呢?事實上,作為付出者的愛,都不是真正的愛,真正的愛,只存在於接收者的心裡。

父母作為付出者去愛,是基於父母的本能和責任,滿足了自己作為父母的情感需求(或者有很多父母對孩子還有實現自己未完成夢想的需求),這種愛是單向的付出,並不基於孩子的許需要。

比如父母會告訴孩子「多穿衣服、多吃菜、早睡早起」,這是父母對孩子的愛,但在很多孩子看來,父母啰嗦又嘮叨,管這管那的,並不認同這是愛。

還有父母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每天奔波在各種上補習班的路上,既花了錢還花時間,在父母看來這是對孩子的愛,但在孩子看來,這只是父母的控制和一廂情願,非常排斥。

類似的場景還有很多,由此課件,付出者付出的愛,並不能被有效接收到,所以,這並不是真正的愛。

而對於孩子來說,愛是一種感受:嬰兒在哭鬧是父母馬上出現在身邊,他感受到了愛。很餓時父母做好的自己愛吃的飯菜,他感受到了愛。傷心失落時,溫暖的懷抱和鼓勵,他感受到了愛。晚歸時,等待的燈光,他感受到了愛……

被感受到的才是真正的愛,所以父母需要跟孩子核對,你所做的,付出的,是否是孩子需要的,這才是真正愛孩子的渠道。

Ⅳ 不能接受父母的不懂如何愛子女怎麼辦

父母都是無證上崗,難免會不懂方式,你可以溝通

Ⅵ 為何有些父母做不到無條件接納孩子、愛孩子

為什麼會這樣呢?研究表明,當孩子們的語言還不發達時,他們通過一系列視頻來儲存記憶。或者他保存為形象故事。因此,父母過去對待子女的態度講述了子女未來生命的獨特故事。

因此,我們對待孩子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態度。我們現在的言談舉止都會對孩子未來的人生道路產生這樣的影響。因此,父母在育兒過程中保持更多的認識很重要。

有些朋友聽到這里,會說:「我以前做錯了怎麼辦?」可能會說。

Ⅶ 初為人父母不知道如何做才是愛孩子的正確方法,大家有建議嗎

初為人父母。到如何做才是愛孩子的正確方法。。那麼要做這么兩件事。,第一件事。學習。學點兒童心理學。了解兒童心理發展的過程。了解兒童身體發育的過程。
第二件是實踐。孩子從不懂到懂。,各種各樣的常識都是可以的。,那麼,作為父母應該有底線,也就是說寬嚴有度。也就要鼓勵孩子。發展個性。又要培養孩子。做一個有品德的人。也就是說,他的行為要有底線。

Ⅷ 父母愛孩子的表現有哪些

第一件 臨睡前給我一個吻
孩子臨睡前的一個吻,孩子遇到困難時輕拍他們肩頭的手,孩子受了委屈時一個溫暖的懷抱,孩子回家時的一個問候,還有一句「爸爸媽媽愛你」的表達。這是數十名孩子表示想要的愛的方式。
專家建議:中國是一個講究深沉含蓄的國家,長輩都不願意表白自己對孩子的愛,可是,孩子們需要家長把愛說出來做出來。另一方面:這些年來一直都居高不下的離婚率又讓很多孩子失去了完整的愛,作為家長應該創造機會讓孩子能盡量享受完整的愛。
第二件 尊重我的個人形象
把孩子打扮成酷哥、靚妹都是現在的家長們很願意做的一件事,至於孩子們是不是喜歡家長給自己設計的「包裝」就不管了。有些家長總是愛用自己孩子的缺點去比別人家孩子的優點,有些父母總是在別人面前說自己孩子的不好,而不當眾對孩子進行表揚,有調查顯示有80%以上的孩子對家長的這些行為表示不滿。孩子也重視自己的個人形象。
專家建議:給你的孩子適合他們年齡的打扮,讓你的孩子獨立地去從事一些事情,然後說一聲:「做得好!」在外人面前,如實地誇獎自己的孩子。
第三件 尊重我的隱私
把孩子的秘密當做笑話對別人講,家長們對孩子的一些良好行為通常不能給予適當而及時的稱贊,而對孩子的錯誤,總是不分場合地過分指責和嘲笑。
專家建議:兒童的自尊是通過父母對其尊重培養出來的。尊重意味著你必須將孩子看成是獨一無二的「這一個」,允許孩子發展自己的愛好和追求。尊重他的個性,不要什麼都替他做主,多對孩子伸出拇指而不是食指。
第四件 爸爸媽媽給我當榜樣
在孩子的整個成長期,都會模仿父母的行為,並以父母為楷模,父母品性行為都很好,孩子打心裡贊賞想模仿。
專家建議:家長應時刻提醒自己,你的孩子正在觀察你,因此你必須十分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把你自己當成一個好榜樣,作為禮物送給孩子。
第五件 告訴我做人的道理
孩子成長的道路上,需要家長提供一些為人處世的規則,以使其懂得凡事不能為所欲為,以及自我約束的重要性。這些教育卻不能是生硬的。
專家建議:你所規定的一切一定要讓孩子理解,而且一定是正確的。對一切人和事要平等對待。

Ⅸ 父母不懂如何付出愛,該怎麼辦呢

引言:如果父母不知道如何去付出自己的愛,就要找到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父母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給孩子的壓力,孩子會有逆反的情緒。小編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說,父母不懂如何付出愛該怎麼辦呢?

Ⅹ 父母怎麼做,才是真的愛孩子

父母怎麼做,才是真的愛孩子?

1.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才是真的愛孩子,不要輕易滿足孩子,過度保護,避免隔代溺愛等。當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時,父母不應該輕易妥協。學會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應有的回報。比如孩子想要一個新玩具,那麼家長可以同意孩子的說法:「做家務,做完作業再買」。通過約束孩子,可以防止孩子養成懶惰的性格。

4.對父母最好的愛是教會孩子獨立,和他們一起追求夢想,讓他們自己變得更好。真愛是一種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如果孩子反抗父母的愛,那一定是父母把自己的願望錯當成了孩子。沖突的親子關系必然意味著一方將意志強加給另一方。嚴格來說,一個充滿親子紛爭的家庭,或者一個有著濃烈火葯味的家庭,是沒有愛情的。與其期待孩子有天賦,不如期待孩子有愛心。首先,父母要學會如何去愛。孩子們需要一個充滿愛的微笑。父母忙、累、煩。別忘了給孩子們充滿愛意的微笑。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父母不知道怎麼愛孩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異地工作養老保險嗎 瀏覽:780
重陽節的話怎麼寫 瀏覽:52
盧溝橋路老人住哪裡 瀏覽:921
一八年農民養老金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254
巴南養老院電話 瀏覽:79
濟寧長壽老人有多少 瀏覽:364
柳州市市養老院 瀏覽:63
養生館應季養生怎麼做出特色 瀏覽:268
孝順外公的經典句子 瀏覽:244
攝影家為養老院老人拍幸福照 瀏覽:426
普惠體檢高新店在哪裡 瀏覽:614
咱們這群老人家歌詞 瀏覽:765
臨終老人眼裡有淚怎麼回事 瀏覽:454
特殊工種比正常退休工資少嗎 瀏覽:725
老年人的膳食營養板報 瀏覽:743
企業病退未到退休年齡 瀏覽:696
老年人累一點喘不上氣 瀏覽:448
50歲三點 瀏覽:605
如何讓孩子記住父母的好 瀏覽:195
2016年退休金何時到位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