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為什麼子女都要隨父母的姓

為什麼子女都要隨父母的姓

發布時間:2022-07-05 03:24:19

1. 為什麼子女都跟父親姓

子女姓氏為啥要隨父親姓?

從小到大見到的很多人,大致都是隨父親姓,隨母親姓的家庭有,但是數量很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呢?有人可能會說了,中國的傳統就是跟著父親姓,但是為什麼不跟著母親姓呢?隨父親姓還是隨母親姓,其實在本質上,這和人類氏族的發展是分不開的。我們有必要先來看一下中國姓氏的發展。

姓氏的起源

「姓氏也,用以標志家族血緣之符號也」,這句話也就是說,姓氏是用來標識一個一群人或者是一個家族的符號。據《神話》記載,一個氏族有著自己的標志,那就是圖騰,而在這之後,就是一個部族的名字,而一個部族的祖先的「名字」也就是姓,姓說明了這個部族的來源。在遠古部落時期,姓氏主要用來辨別在一個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後代,方便後代的婚配。姓氏的產生,也有著深遠的社會意義,因為在此之前,人們都是群婚制,而由於姓氏的產生,這一制度就改變了,變成了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婚配,這是人類發展的重要里程。

當今中國姓氏的現狀

在現在中國,人數最多的是李姓,其次是王姓,排名第三的是張姓、這三個姓的人加起來超過3億,而在中國的比較常見的前100個姓的人加起來總和超過總人口的87%,但是其人口分布是不均衡的。

為啥子女跟著父親姓

(1)這是因為人類社會是從母系社會發展到父系社會的,在父系社會中,後代自然就隨父親姓。姓氏也劃分出了這個小孩的身份,其實說是跟著父親姓,這個說法是不準確的,嚴格地說應該是跟著父親這個家族姓。在傳統的觀念中,一個小孩姓什麼就代表他是哪家的人,有著繼承這個家財產的權利。

(2)也是有一種責任,孩子隨父親姓,作為父親就得負責,女性可以100%的保證孩子是自己的,但是男性卻不是。這樣孩子就有了歸屬感,男性就會心甘情願地投資這個孩子,中間有著一絲標示主權的意味。在動物世界裡,也有這種,你看,在獅群裡面,雄獅會咬死不是自己的崽子,只留下自己的後代,就是一種表示主權的態度。

(3)也有男女不平等的觀念,舊社會女性的社會地位很低,在家裡是不繼承財產的,嫁人後也只是跟著丈夫生活,整個的家庭資產是由男方提供的,子女繼承的是父親的財產,隨父親姓毫無疑問。但是現在社會出現了不同,就是女性越來越獨立了,也有自己家庭財產的繼承權,特別是很多獨生子女更是如此,所以在現代社會,兩個孩子一個隨父親姓,一個隨母親姓的情況也很多。

2. 為什麼自古以來孩子都是跟父親的姓氏

一、事實上,在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所有的家庭中,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出生後都要隨父姓,這一傳統習慣已經跟隨中國人的文明史幾千年,從未改變過。直到新中國成立,孩子隨父姓的習慣一直延續著。因此,如果一個家庭中有一個男孩,對這個家庭來說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因為有一個男孩可以延續這個家庭。因此,這種從古代中國傳下來的習俗直到現在都沒有改變。

子女隨父姓是父系社會制度下人類的一種長期習俗,是宗法之制的象徵。在封建社會,也是人們劃分族系、和管理宗親的依據。 如今,世界各地的許多民族都保持著孩子隨父姓的習俗。在現代社會,隨著文明的進步,孩子以父姓作為男性權力的記憶逐漸淡化。對更多的人來說,姓氏只是一種象徵。孩子隨父姓只是一種習俗和習慣。與此同時,許多家庭正試圖給他們的孩子母親的姓氏。或者在給孩子取名時,父母雙方的姓氏會同時出現。盡管如此,子女隨父姓的社會習俗不會從根本上改變。

3. 為什麼子女要跟父親姓

"取名"文化是父母給孩子名字的文化,傳統的做法是子女跟父姓,少數跟母姓。女子出嫁的,孩子一般都跟父親姓,而男子招人的,子女都跟母親姓。這里,體現的是父權社會的產物,帶來了男女的不平等,

4. 孩子必須跟父母姓嗎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並沒有禁止姓其他姓氏。故可以不隨父母姓。
法律分析
根據本條規定,子女可以隨其父親或母親的姓。隨父姓或隨母姓,就是指以其父母的姓作為自己的姓氏,也就是說子女的姓氏與其父親的姓或其母親的姓相同。父母在子女出生後,可以協商以誰的姓作為子女的姓氏。如夫姓王,妻姓李,其子女可以姓王,也可以姓李。目前,多數子女隨其父親的姓。姓名是以確定和代表個體自然人並與其他自然人相區別的文字元號和標記。姓名是自然人人身性格特徵的重要標志,是自然人姓名權的客體。姓名的意義在於,姓名在法律上使一個自然人與其他自然人區別開來,以便於其參加社會活動,行使法律賦予的各種權利和承擔相應義務。姓名包括姓和名。其中姓是一定血緣遺傳關系的記號,標記著個體自然人從屬於哪個家族血緣系統,也可以說姓氏是表示個人同一性的稱呼。有人認為,公民有決定自己姓名的權利,任何人無權干涉。由父母起名字,是對子女的自我命名權的否定。實際上,子女在出生時,無民事行為能力,父母確定子女的姓氏是父母行使親權的體現。子女在成年後,可以通過姓名變更手續,由隨父姓改為隨母姓,或由隨母姓改為隨父姓。非婚生子女,大多隨母姓,也可以隨生父的姓。繼子女可以保留自己原來的姓,即其父或母再婚前使用的姓,也可以隨後父或後母的姓。如果繼子女已有辨別能力的話,應當尊重其自己的意見。如果繼子女小時候,改隨後父或後母的姓,其成年後,有權利改回其原來使用的姓。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一十五條 自然人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取姓氏:(一)選取其他直系長輩血親的姓氏;(二)因由法定扶養人以外的人扶養而選取扶養人姓氏;(三)有不違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當理由。少數民族自然人的姓氏可以遵從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

5. 為什麼孩子要隨父親的姓氏,有什麼由來

家裡如果添了一個小寶寶後,父母就會想給他起一個好聽的名字。但大家想過沒有?女子費盡力氣生下來的孩子為什麼到最後卻姓的是爸爸的姓?

打開APP,查看更多精彩資訊
孩子隨爸爸的姓是在古代就有的事情。那為什麼現在都男女平等了,孩子還得姓男方的姓呢?因為這是人們的固有的傳統思想,據說這個傳統已經維持了幾千年了,除了男方自願讓孩子隨母親的姓,要不然大家生下來的孩子都是姓父姓的。

在古時候,女子嫁到男方家裡是會跟公公婆婆住在一起的。你如果生的孩子不隨父親姓,怕是婆婆跟老公都不會同意的。如果你硬是讓孩子跟自己的姓,想必這一家子以後都很難安寧的。首先公公婆婆見了你就會給你白眼看,也不會幫你帶孩子。所以,即使老公不在意孩子跟誰姓,有的女性為了討婆婆歡心也會讓孩子隨父姓的。

另一個原因就是在過去,男人的地位是比較高的。因為那時候女子都是在家裡做家務活,照顧孩子的,而男方則是經濟來源,這樣他在家裡的地位就比較高,說話也有話語權,這樣生下的孩子自然就會姓父親姓了。現在雖然是新社會,但是這種模式也是經常存在的。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如果你嫁的丈夫是獨子,那不管你生的是男孩還是女孩,這個孩子肯定得姓丈夫的姓。而第一胎如果是女孩,這家裡可能還會要求母親再生一個孩子,只有生了男孩,他們才覺得能傳宗接代了,這個姓氏也能延續下去了,想讓孩子跟母親的姓則是不可能的了。不過有的地方流行招上門女婿,這樣生出來的孩子會姓女方的姓,然後第二個孩子則是姓父親的姓。

不知各位父母是否會在意孩子隨誰姓的問題?你對孩子隨媽媽姓是怎麼看的呢?大家可以留言告訴我們喲。

6. 傳統理念中孩子必須跟父姓,這是為什麼

傳統理念中孩子必須跟父姓,這是為什麼?

一、傳統理念中孩子必須跟父姓是為什麼?

在我們中國人的傳統觀念當中,傳宗接代一直是一個家庭重中之重的事情,孩子悶在成年之後就會談婚論嫁,就是為了能夠讓家族延續下去,而我國字有記錄,開始男女雙方結婚的時候都是女方嫁到男方家裡,有一小部分人由於家庭情況不好,所以會讓自己家的男孩子入贅到女方的家裡,最終生出來的孩子往往都會跟孩子的父親是一個姓氏入贅的家庭,孩子則是跟著母親的姓氏,之所以會有這樣情況的出現,就是由於傳統觀念當中,女方嫁入到了男方的家中,就應該為南方繁衍子嗣,所以,孩子自然是必須要跟自己的父親姓的。

7. 為什麼孩子出生要隨父姓 不隨母姓

大多數國家生下孩子都是隨父姓而不隨母姓。國家並沒有強制規定孩子一定要隨父姓,但是受傳統因素的影響大多數都是隨父姓。畢竟大多數的家庭男人是一家之主,是主要的勞動力,是孩子和妻子的頂樑柱。在一些西方國家不光是子女們隨父姓,女子結婚後也是隨丈夫姓的。

新中國成立國家法律規定,孩子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但是現在人們還是習慣性讓孩子隨父姓。還有一部分人生了兩個孩子,一個隨父姓一個隨母姓。孩子的姓名就是一個稱呼,不管孩子姓什麼叫什麼,孩子仍然是父母的孩子。

8. 為什麼子女都一定要跟著父親姓呢

姓氏還是和社會有關,原始社會90%時間都是母系氏族,但那個時候姓氏發展不完善.後來過渡到父系氏族,後代當然隨父姓.
孩子從父姓其實是為了規定孩子的權利和義務指向父系家族。孩子的姓氏標明他具有哪個家族遺產的繼承權,對哪個家族的事務有責任和義務。孩子從父姓,使遺產的流向永遠有利於男性的直系親屬,也保證了孩子能永遠效忠男系親屬。這就是姓氏的作用,以及為什麼要從父姓的根本原因——保證男權社會權利和義務執行的方向。

9. 為什麼子女要隨父親的姓氏究竟是誰規定的

因為我們的傳統文化便是如此,女子嫁到男方家,就是男方家的成員,在古代成婚後女性都要跟隨夫家姓,生了孩子自然而然便會跟夫家姓,至於是誰規定暫時沒有相關的資料。

10. 孩子為什麼要跟父親姓

孩子跟父親姓,只是一種習俗。
新頒布的民法典第1015條在原有法律規定的基礎上,對自然人的姓氏制度做出了更為明確的規定,可以將其歸納為一個原則和三個例外。
一個原則,是指自然人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這既體現出民法典強調父母雙方在決定子女姓氏這個問題上的平等地位,又對我國傳統文化給予了充分尊重。在此基礎上,民法典兼顧了社會風俗的發展變化與實際需要,不失靈活地規定了三種在父姓與母姓外選取姓氏的例外情形,包括:「選取其他直系長輩血親的姓氏」「因由法定扶養人以外的人扶養而選取扶養人姓氏」以及「有不違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當理由」。對於少數民族的自然人,民法典規定其姓氏可以遵從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子女都要隨父母的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靠兒子媳婦養老是什麼意思 瀏覽:1
南京最低退休金 瀏覽:118
社保退休計算工資 瀏覽:225
18年深圳退休金計算器 瀏覽:492
父母教養有四種是哪些 瀏覽:958
社保局對醫保退休有異議 瀏覽:943
兩年義務兵父母多少補貼 瀏覽:880
退休工資計提工會費么 瀏覽:790
體檢書是什麼 瀏覽:719
南昌60歲招聘 瀏覽:696
泰康的養老社區在全國有多少家 瀏覽:657
老年人摔斷胯骨 瀏覽:396
養老金異地認證認證意見怎麼寫 瀏覽:391
算命的說我有錢不孝順 瀏覽:484
重陽節可以寶寶宴 瀏覽:622
上海體檢有哪些預約平台 瀏覽:653
珠海昆明哪個城市養老好 瀏覽:629
新型地暖對老年人有什麼好處 瀏覽:527
有哪些星二代成就遠超父母 瀏覽:425
父母先後過世接受不了怎麼調節 瀏覽: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