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罪不及父母禍不及家人是什麼意思

罪不及父母禍不及家人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2-07-04 00:26:28

⑴ 不及父母是什麼意思

罪不及父母 禍不及妻兒是什麼意思一人做事一人當,不能因為某人的過錯去懲罰他無辜的父母和妻子兒女。

⑵ 什麼成語表示不連累家人

罪不及父母,禍不及妻兒

雖然算不上成語,但意思准確

⑶ 兩口子吵架對方講禍不及家人指的是什麼

兩口子本來就是家人,在這里又說禍不及家人,更多的應該是說的不要因為夫妻間的吵架,影響了雙方的父母,來替自己擔心,也不願意他們夫妻間的吵架,要雙方的父母兄弟朋友摻和進來,就是僅限於夫妻雙方的矛盾,不要擴大范圍。

⑷ 禍不及妻兒/禍不及家人。出自哪裡這句話什麼意思

出自《孔子道德論》,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人犯錯一個人承擔,不要牽連家人。

儒家倫理思想為先秦時期的思想家孔子提出,它反映中國宗法等級制度,代表封建地主階級利益的一種道德理論。其核心價值可簡單歸納為五個字:「仁、義、禮、智、信」。

孔子一方面強調「天命」是道德的本源,另一方面又提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的命題,承認後天的「習」對個人道德品質形成的作用。

孔子主張「見利思義」、「見得思義」。孟子更是只談仁義,不談利益。即使認為義與利是「人之兩有」的荀子,也是強調義,認為「保利棄義謂之至賊」。在他們看來,只有強調義,才能義利兩得,而重利,則會義利兩失。

(4)罪不及父母禍不及家人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孔子教育學生的內容是文、行、忠、信幾個方面,中心是道德教育。儒家代表人物有不少是教育家,他們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系統的道德教育理論。

儒家尤其重視個人的道德品質修養,把它提到決定國家命運的高度去認識,認為「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儒家的倫理思想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它的作用是十分復雜的。在中國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化以及封建社會的上升時期,它雖然有欺騙人民群眾和束縛思想發展的一面,但卻代表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能夠穩定社會秩序,維護民族團結,推動了封建社會的發展。

⑸ 禍不及妻兒 還有半句是什麼

全句為「罪不及父母,禍不及妻兒」,這是一句民間俗語。

認為這句話是出自《孔子道德論》,它的意思是一個人犯錯一個人承擔,不要牽連家人,是先秦時期的思想家孔子提出的儒家倫理思想。

可是株連九族是國家當政者施行重刑中的極刑,所謂的株連並不是誅連,也就不是誅殺九族的意思。在大多情形下,主要的首犯殺掉之外,其株連的九族並不會被處死,而是分別受到輕重不同的處罰。

之所以古話說「罪不及父母,禍不及妻兒」,還有株連九族的重刑是由於當政統治者為了維護統治權力,清除統治障礙的律法手段。

而古話所說罪不及父母,禍不及妻兒只是儒家思想的一種道德觀念,統治者接受還是不接受由統治者的個人意志和意識決定。

這點我們可以從孔子周遊列國的過程中得到了解。孔子為了推行自己的儒家思想,到了一個又一個諸侯列國,既有把他待為上賓待見他列國,也有無視甚至驅趕他的列國。

因此,罪不及父母,禍不及妻兒僅僅是一種道德觀念的其中之一,並不是統治階級律法條例,不能左右株連九族的統治律法。

不過,株連九族的重刑在清末法律變革運動的過程中,通過其時修律大臣沈家本、伍廷芳的努力和大力倡導下,終於在1905年的清末正式宣布廢除了。

⑹ 中國有一句古話,大概意思是個人恩怨不涉及到家人,禍不及家人什麼的。誰知道整句古文

全句為「罪不及父母,禍不及妻兒」,這是一句民間俗語。

大概意思是說即使一個人有罪,犯了禍事了,也只應該是這一個人的罪責,懲罰也只應該懲罰這個有罪的人,而不應該牽連到他的父母和妻兒,也就是說他的父母妻兒沒有連帶責任。

現又引申為個人恩怨不涉及到他的父母妻兒。

(6)罪不及父母禍不及家人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不僅禍及父母妻兒,甚至禍及學生的人——方孝孺

在公元1403年的一場血雨腥風中,明成祖朱棣從他的侄子建文帝手中,成功地奪取了皇位,如願當上了皇帝。

故事還得從朱棣的軍師姚廣孝講起。當年朱棣揮師南下的時候,他最依賴的謀士姚廣孝送他到郊外,跪地向他請求:「方孝孺是個才學出眾的人,當我們取得的時候,他肯定不會降服於您,但請您不要殺他。殺了他,那麼天下的讀書種子就沒有了!」朱棣點頭同意了他的請求。

後來朱棣進入南京城的當天,方孝孺就被捕下獄。朱棣即位時要擬即位詔書,朱棣想到了讓方孝孺寫,來裝點門面。朱棣便召方孝孺上殿草擬即位詔書,然而此事的發展卻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方孝孺不但沒有理會朱棣,反而存心要為建文帝鳴不平。他身穿孝服,在大殿上痛哭不止。朱棣見他這樣,就走下寶座,勸他說:「先生不要自己苦自己。我只是效法周公輔佐成王而已。」方孝孺問:「那成王在哪裡?」朱棣回答:「他已經自焚死了。」

方孝孺又問:「為什麼不立成王的兒子為皇帝?」朱棣道:「他尚年幼,國家需要有能力的大人治理。」方孝孺步步緊逼:「那為什麼不立成王的弟弟呢?」此時朱棣已經很不高興,但還在忍耐,說:「這是朕的家事。」

同時,他命人把筆墨准備好,並對方孝孺說:「詔告天下的即位詔書,一定要先生起草才行。」方孝孺揮筆寫下了幾個大字:「燕王篡位。」寫完後,方孝孺就將筆扔到地上,並高聲說:「你就是殺了我,我也不會給你起草詔書的。」

朱棣強壓怒火:「怎麼能這么容易就讓你死,就是你死了,難道你不怕株連九族嗎?」方孝孺立刻回敬道:「就是株連十族又能拿我怎麼樣?」朱棣勃然大怒,將其重新投入大牢。

盛怒之下,朱棣把他的門生算作第十族,下旨要滅方孝孺十族。自古以來,最嚴厲的莫過於誅九族,從沒有誅十族的先例。方孝孺一案,朱棣可算是開了先河,空前絕後。史載,誅方孝孺十族,死者達八百多人,行刑七日方止。

參考資料:網路-滅十族

⑺ 禍及妻女的前半句是什麼

罪不及父母,禍不及妻兒。
這句話是出自《孔子道德論》,它的意思是一個人犯錯一個人承擔,不要牽連家人,是先秦時期的思想家孔子提出的儒家倫理思想。
可是株連九族是國家當政者施行重刑中的極刑,所謂的株連並不是誅連,也就不是誅殺九族的意思。
在大多情形下,主要的首犯殺掉之外,其株連的九族並不會被處死,而是分別受到輕重不同的處罰。

⑻ 禍不及家人是什麼意思

禍不及家人是指即使一個人有罪,犯了禍事了,也只應該是這一個人的罪責,懲罰也只應該懲罰這個有罪的人,而不應該牽連到他的父母和妻兒,這是一句民間俗語。
俗語,是漢語語匯里為群眾所創造,並在群眾口語中流傳,具有口語性和通俗性的語言單位,是通俗並廣泛流行的定型的語句,簡練而形象化,大多數是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

⑼ 虎毒不吃兒禍不及妻兒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一山不容二虎,但卻容得了老虎的兒子。
禍不及妻兒意思是,闖了禍或者犯了罪的人,不應該直接就把他的親人也一並認為是有罪的。

閱讀全文

與罪不及父母禍不及家人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人家的嘴巴 瀏覽:63
父母為我做什麼的 瀏覽:202
孝順店面房 瀏覽:562
女生嫁了給多少父母生活費 瀏覽:81
賽諾菲公司的體檢一般包括什麼 瀏覽:699
重慶渝北哪裡周六可以體檢 瀏覽:852
如何順應自然來養生 瀏覽:990
自貢60歲以上老人優惠政策 瀏覽:20
孝順老小品 瀏覽:274
有孩子不想養老怎麼辦 瀏覽:949
小學重陽節手抄報大全圖片 瀏覽:378
農村養老保險網路交費 瀏覽:881
連雲港養生商城在哪裡 瀏覽:913
老人家拉黑屎是怎麼回事 瀏覽:82
鄭州市退休職工每月幾號發放工資 瀏覽:193
寶雞養老金認證系統 瀏覽:463
貧血在體檢單怎麼看 瀏覽:862
互聯網居家養老服務英語怎麼說 瀏覽:224
孩子半歲需要體檢什麼 瀏覽:629
河北退休金2018年 瀏覽: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