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善待父母》的作文
善待每一個長輩:父親、母親、公公、婆婆、岳父、岳母!朋友,人世間最難報的就是父母恩,願我們都能: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德孝順父母!
請看畢此篇文章!
我也覺得跟父母相處確是不容易,有時甚至覺得他們麻煩討厭,但我仍然樂意與他們共渡餘生!他們負起養育我的責任,難道我就不能跟他們走完這段路嗎?朋友,想想他們的要求,對你是否苛求!問心啦!
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段故事:在一個普通的家庭里,媳婦說:「煮淡一點你就嫌沒有味道,現在煮咸一點你卻說咽不下,你究竟怎麼樣?」母親一見兒子回來,二話不說便把飯菜往咀里送。她怒瞪他一眼。 他試了一口,馬上吐出兒子說:「我不是說過了嗎,媽有病不能吃太咸!」 「那好!媽是你的,以後由你來煮!」媳婦怒氣沖沖地回房。 兒子無奈地輕嘆一聲,然後對母親說:「媽,別吃了,我去煮個面給你。」 「孩子,你是不是有話想跟媽說,是就說好了,別憋在心裡!」 「媽,公司下個月升我職,我會很忙,至於老婆,她說很想出來工作,所以....」 母親馬上意識到兒子的意思:「孩子,不要送媽去老人院。」聲音似乎在哀求。兒子沉默片刻,他是在尋找更好的理由。 「媽,其實老人院並沒有甚麼不好,你知道老婆一但工作,一定沒有時間好好服侍你。老人院有吃有住有人服侍照顧, 不是比在家裡好得多嗎?」 「可是,阿財叔他....」 洗了澡,草草吃了一碗方便麵,兒子便到書房去。
他茫然地佇立於窗前,有些猶豫不決。母親輕便守寡,含辛茹苦將他撫養成人,供他出國讀書。但她從不用年輕時的犧牲當作要挾他孝順的籌碼,反而是妻子以婚姻要挾他!真的要讓母親住老人院嗎?他問自己,他有些不忍。
「可以陪你下半世的人是你老婆,難道是你媽嗎?」 阿財叔的兒子總是這樣提醒他。 「你媽都這么老了,好命的話可以活多幾年,為何不趁這幾年好好孝順她呢?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啊!」親戚總是這樣勸他。 兒子不敢再想下去,深怕自己真的會改變初衷。
傍晚,太陽收斂起灼熱的金光,躲在山後憩息。一間建在郊外山崗的一座貴族老人院。是的,錢用得越多,兒子才心安理得。當兒子領著母親步入大廳時,嶄新的電視機,42吋熒幕正播放著一部喜劇,但觀眾一點笑聲也沒有。幾個衣著一樣,發型一樣的老嫗歪歪斜斜地坐在沙發上,神情呆滯而落寞。有個老人在自言自語,有個正緩緩彎下腰,想去撿起掉在地上的一塊餅干。
兒子知道母親喜歡光亮,所以為她選了一間陽光充足的房間。從窗口望出去,樹蔭下,一片芳草如茵。幾名護士推著坐在輪椅的老者在夕陽下散步,四周悄然寂靜得令人心酸。縱有夕陽無限好,畢竟已到了黃昏,他心中低低嘆息。「媽,我....我要走了!」母親只能點頭。他走時,母親頻頻揮手,她張著沒有牙的嘴,蒼白乾燥的咀唇在囁嚅著,一副欲語還休的樣子。兒子這才注意到母親銀灰色的頭發,深陷的眼窩以及打著細褶的皺臉。母親,真的老了。
他霍然記起一則兒時舊事。那年他才6歲,母親有事回鄉,不便攜他同行,於是把他寄住在阿財叔家幾天。母親臨走時,他驚恐地抱著母親的腿不肯放,傷心大聲號哭道:」媽媽不要丟下我!媽媽不要走!」最後母親沒有丟下他。他連忙離開房間,順手把門關上,不敢回頭,深恐那記憶像鬼魅似地追纏而來。
他回到家,妻子與岳母正瘋狂的把母親房裡的一切扔個不亦樂乎。身高3呎的獎杯——那是他小學作文比賽《我的母親》第1名的勝利品!華英字典——那是母親整個月省吃省用所買給他的第1份生日禮物!還有母親臨睡前要擦的風濕油,沒有他為她擦,帶去老人院又有甚麼意義呢? 「夠了,別再扔了!」兒子怒吼道。 「這么多垃圾,不把它扔掉,怎麼放得下我的東西。」 岳母沒好氣地說。 「就是嘛!你趕快把你媽那張爛床給抬出去,我明天要為我媽添張新的!一堆童年的照片展現在兒子眼前,那是母親帶他到動物園和游樂園拍的照片。 「它們是我媽的財產,一樣也不能丟!」 「你這算甚態度?對我媽這么大聲,我要你向我媽道歉!」 「我娶你就要愛你的母親,為甚麼你嫁給我就不能愛我的母親?」
雨後的黑夜分外冷寂,街道蕭瑟,行人車輛格外稀少。一輛寶馬在路上飛馳,頻頻闖紅燈,陷黃格,呼一聲又飛馳而過。那輛轎車一路奔往山崗上的那間老人院,停車直奔上樓,推開母親卧房的門。他幽靈似地站著,母親正撫摸著風濕痛的雙腿低泣。她見到兒子手中正拿著那瓶風濕油,顯然感到安慰的說:「媽忘了帶,幸好你拿來!」他走到母親身邊,跪了下來。 「很晚了,媽自己擦可以了,你明天還要上班,回去吧!」 他囁嚅片刻,終於忍不住啜泣道:「媽,對不起,請原諒我!我們回家去吧!」
後 ~~ 語
隨著自己愈長大,看著父母親臉龐從年輕變憔悴,頭發從烏絲變白發,動作從迅捷變緩慢,多心疼!父母親總是將最好、最寶貴的留給我們,像蠟燭不停的燃燒自己,照亮孩子!而我呢?有沒有騰出一個空間給我的父母,或者只是在當我需要停泊岸時,才會想起他們..其實父母親要的真的不多,只是一句隨意的問候「爸、媽,你們今天好嗎?」隨意買的宵夜,煮一頓再普通不過的晚餐,睡前幫他們蓋蓋被子,天冷幫他們添衣服、戴手套...都能讓他們高興溫馨很久。
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女以後如何對自己。那現在,自己有沒有如此對待自己的父母呢?我相信,人是環環相扣的;現在,你如何對待你的父母;以後,你的子女就如何待你。 朋友,人世間最難報的就是父母恩,願我們都能: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順父母!
~共勉之~
生命不要求我們成為最好的,只要求我們作最大的努力!
在某老人安養院牆上發現這樣一篇文章:孩子!當你還很小的時候,我花了很多時間,教你慢慢用湯匙、用筷子吃東西。教你系鞋帶、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頭發、擰鼻涕。這些和你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是多麼的令我懷念不已。所以,當我想不起來,接不上話時,請給我一點時間,等我一下,讓我再想一想.....極可能最後連要說什麼,我也一並忘記。
孩子!你忘記我們練習了好幾百回,才學會的第一首娃娃歌嗎?是否還記得每天總要我絞盡腦汁,去回答不知道你從哪裡冒出來的嗎?所以,當我重復又重復說著老掉牙的故事,哼著我孩提時代的兒歌時,體諒我。讓我繼續沉醉在這些回憶中吧!切望你,也能陪著我閑話家常吧!
孩子,現在我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帶。吃飯時,會弄臟衣服,梳頭發時手還會不停的抖,不要催促我,要對我多一點耐心和溫柔,只要有你在一起,就會有很多的溫暖湧上心頭。
孩子!如今,我的腳站也站不穩,走也走不動。所以,請你緊緊的握著我的手,陪著我,慢慢的。就像當年一樣,我帶著你一步一步地走。
若為人子女也不懂得如何體諒他們,那他們便只能於痛苦中渡過餘生,黑暗中逝去...
請把此文章轉發給您的朋友,讓他們知道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愛情要守護,但父母更需要陪護。父母一生只得一個,珍惜……。
記住是他們給了你第一份生日禮物,你第一個生日——出生的時候,給了你最寶貴的生日禮物——你的生命!
② 如何善待父母歲月不饒人,我們成人了,他們老了,更像個孩子。怎樣跟父母更好的相處呢
佛門里常說,「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一個有福報的人,他無論身處哪裡,哪裡都是好風水;一個沒有福報的人,他就是住在再好的風水寶地,也是一場徒勞。因為,福報不是求來的,更不是搶來的,福報是自己修來的,只有積攢了足夠的善良與福德,好運才會常來光顧。
在佛家看來,有一種方式增福消業最快。這種方式就是孝順父母。孝順父母乃世間最大的福田,與其遠行燒功利之香,不如在家好好侍奉父母。佛說,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善,不會大過於孝;最大的惡,不會大過於不孝。一個不孝順父母的人,他的心是不善的,和佛心是背道而馳的,故而拜再多的佛、燒再高的香,也難以得到加持。
在佛門里常說,人生是一個了緣的過程,所謂無緣不聚、無債不來,這也可以理解為我們常說的因果。我們不管是為人父母,還是為人子女,父母和孩子的緣分要麼是來還債的,要麼是來要債的,相互拖欠,故而此生相遇,成為父母子女。佛說:若沒有佛,好好侍奉父母,侍奉父母就是侍奉佛,父母是三界內的最大勝福田。
所以,無論父母是否給過我們富餘的生活,是否讓我們吃穿不愁,我們都應該此生感恩父母,感恩父母辛苦把我們生下來,感恩父母含辛茹苦養育教導之恩。就如《三世因果》歌里寫的那樣,「今生聾啞為何因?前世惡口罵雙親」,「若是因果無感應,目連救母為何因」。
那有人就說了,我的父母從小沒有給過我好的生活條件,讓我吃了許多苦,也沒有給過我幸福的童年,甚至常常對我暴力相向,我現在的成就也都是我自己的努力得來的,與父母沒什麼關系。因此覺得父母未曾對自己有多大的恩,自己也就沒有必要回報他們。這是大錯特錯的。
老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縱然父母言行有失,我們也不應該去責難他們,父母把我們生下來已是對我們最大的恩。至於後己是享福還是受苦,難道不是自己的因緣果報嗎?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是。不論父母是對是錯,我們都不應該心生厭棄,而是應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孝心溫暖他們。
③ 作文:善待父母
某年某月某天某時某秒,你從媽媽肚子了出來了,看著外面的世界是多麼的美好,你便開始大哭,聲音是那麼的洪亮,不時的還沖媽媽眨著眼睛,彷彿要告訴媽媽,我是世界上最美的孩子,你媽媽則一天一天把你養大。
不知道過了幾年,你已經快不如高中哦好難過神聖的殿堂,而你媽媽還是一如既往的在支持你,鼓勵你,默默的為自己最愛的兒子付出,他們覺得這是件幸福的事情,而有些子女卻不以為然,他們認為,父母管的太多,什麼都要問,沒有一點自由,他們就恨透了父母。對父母大打出手,有的為了要錢上網,有的為了籌集毒資,向父母大打出手,你們曾想過,是誰生了你,養了你?給了你生命?在最困難的時候給予你幫助,對於年少的你們,因為一時沖動,向自己最親的人大打出手,也許在你同伴面前可以很洋氣,可是等你們長大後,回想往事時,想到那些不堪回首的回事時,進入中年的你們想過沒有,僅僅異地出手,卻給你心裡留下一個陰影,一個永遠不能抹去的陰影,等到,你想跟自己的父母道歉時,而他們已不在,帶著心中永遠的傷痛走了。而此時,你們也都有了自己的兒子女兒,當他們對你拳腳相交時,你們是什麼感覺,不用想也清楚,當你們少年時期,你們對父母出手時的滋味是一樣的,這就是「將心比心。」
善待父母,是每個做子女天職,要時刻記住,你的一切都是你父給予的,一定要做個孝順父母的好子女。因為,他們是你在世界上最親的人,沒有人可以代替他們,在你心目中的位置。
總之一句話,父母給你生命,是讓你在他們有生之年,來報答他們,盡自己的綿薄之力來給年邁的父母帶來一絲快樂,這就是所謂的「天倫之樂。」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易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這首膾炙人口的詩句,每每讀到它,總使我感動不已。的確,在世間母親是最平凡卻又是最偉大的。在母親的眼裡、心底,我們永遠是孩子。是啊,母親用她那善良朴實的心,為世界創造了無數的奇跡。在母親默默的關愛和呵護下,我們健康成長,但她不曾想到過索取。母親是我們生命的源頭,我們每個人該當以「反哺之心奉敬母親,以感恩之心孝順母親」!
我的母親不識字,甚至連錢都不會使用,但她卻是我的第一位啟蒙老師,母親教我說話、走路,教我做人、做事。小時候,每年的七八月間,母親常帶著我去看玉米地,因為那年頭隊上種的莊稼多是刀耕火種,晚上由生產隊長分配輪著各家到隊上的玉米地里看守,要不然玉米會被老熊、野豬、豪豬、老鼠等啃吃。晚上,天黑漆漆的,伸手不見五指,想必母親是害怕了的,那時母親以我為伴,不斷和我說著話,只記得母親對我說過:「為了不給孩子餓肚子,多冷媽媽也要堅持,如果今晚不來看,那兩分工分又沒有了,一年下來會少多少分啊!」晚上睡在用矛草蓋的窩鋪里,當時就一床毯子,夜深了,母親冷得發抖,而我總能睡在母親溫暖的懷抱里。母親熬過了無數的艱苦歲月,在母親的呵護下,我漸漸成長著,學會了說話走路,並學會了聽母親的話。
只要孩子高興,母親什麼都可付出,記得有一次,母親從舅舅家帶回幾個蘋果,姐姐們每人一個,還剩兩個,因我最小,母親就把兩個蘋果歸我。姐姐說分給媽媽一個,這時我才看到母親手裡已空空的,我把另外一個蘋果遞給母親,母親知道我最愛吃蘋果,就說:「我老了,就不愛吃了,吃了傷胃,你們吃吧」,我呀就迫不及待的大口吃起來,我最小自然兩個蘋果吃不完一點兒,就剩那麼一點兒,我把它丟進了豬草籮里,圓著肚子高興地出去玩耍去了,可是,當我玩夠回來時,我看到母親正揀起我吃剩的蘋果在啃呢!我小小的心靈驚了一嚇,跑過去抱著母親的脖子說,「媽媽你不是不愛吃嗎,為什麼還揀我吃剩的蘋果骨頭啃呢?」母親只微微一笑說,丟了怪可惜的。從此,我在心底說,以後我長大了,一定要為母親買許多許多的蘋果,讓她吃都吃不完。現在我有了工作,確也買了許多的東西回去,包括蘋果,但母親如今確是老了,胃病、風濕病常發,真正不能吃蘋果了,只能吃我買回去的不同種類的胃葯、風濕葯等,維持著母親的病情。
在我稍大一些的時候,我常跟在母親後面,到山溝溝里撿鐵核桃來,用它榨出油來吃和點燈。跟在母親身後的時候她常教我說:「花臉狗、順箐走,花臉貓、順箐跑,我的兒不洗臉來不洗澡」這是母親對我疼愛的表達,小時侯我確是不常洗臉的。我也常想起小時侯母親教我的兒歌「小喜雀,尾巴長,娶了媳婦忘了娘」,而我現在已有妻子,還有了活潑可愛的女兒,但我沒忘娘。那時我就暗下決心,以後不管我在什麼地方,我都要回家看望父母,現在我是這樣做的,沒敢使70多歲的母親傷心生氣。
記憶中的80年代初,我家的生活還非常艱難,連吃飯都成了問題,但母親為了我們弟妹幾個不餓,不冷,總是省吃儉用,每到五荒六月天時,全家就餓飯,母親從山上撿來麻栗果子,曬幹上磨成粉,再加上一點兒玉米面、蠶豆面等也能為我們蒸出一鍋香噴噴的飯食,我們總能吃得有滋有味,現在想起還苦中有甜!母親一生勤勞,總是起早貪黑,沒讓我們過過艱苦日子,這我應該感謝含辛茹苦的母親,是她讓我們幸福快樂的成長。
母親為能把我供養成人,我八歲那年,母親把我送進鄉村小學,開始了我的讀書生涯。記得母親每天早晨起得很早,為的是幫我准備書包,准備早點,為我洗臉,然後還要送我去學校,每天都是這樣的准時。有一個寒冷的早晨,我賴在床上,不想去學校,母親為我准備好一切後,左喊右叫要我起床上學,想今天早上非睡個懶覺不可,沒過多久母親拿起棍子平生第一次重重的打了我,並說「她什麼都可以原諒我,就是不可以原諒我不讀書,當懶蟲她最恨」,硬把我攆出家門,要我上學。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缺過席、曠過課。就是現在在工作崗位上,我也同樣能盡職盡責准時完成工作任務,這正是母親嚴格要求我養成的習慣。現在我已深深體會到我的人生之路和幸福生活,便是母親一勤勞汗水的灌注。
時光荏苒,歲月的痕跡無情的刻在了我母親的臉上,兩眼昏花的母親,常常胃病發作、風濕疼痛,近來又患高血壓,只有兩耳還鳴。有時我忙於工作,兩個多月才能回家一次,母親就因我不勤回去,以致於想我,想昏了頭腦,說話都含混起來,更甚是吃不下飯,胃痛,頭暈。我每每聽到母親生病的消息,就馬上回家,這時母親的病又會出奇得好起來,我想這是母親把所有的一切都寄予在我身上的緣故,我已在她生命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最近兩年來,因為我父親的去世,我好說歹說硬把母親接來和我們在一起生活,但總是在不服城市生活,天天還念叨著老家,念叨著遙遠的父親,母親的心情我理解。
從我母親的身上體現著別人母親的善良與純朴,也體現著母愛的崇高與偉大。人世間最難報的就是父母恩情,願我們都能善待母親,常回家看看,這樣母親就會很滿足、很高興,甚至是對母親的身心健康是一種無形的幫助。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是母親生命的延續,希望我們每個母親還健在者,努力使自己的母親不再為你生出無端的牽掛,無限的擔心。
④ 生活中,善待父母是不是一個人最好的教養
周國平曾說:“對親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對親近的人不挑剔是種教養。”
這一生,父母給我們的東西實在太多,可我們給了父母什麼?幾乎很少。當我們忙於自己的家庭和事業後,總是疏遠了父母,面對父母不厭其煩的關心和嘮叨,也顯得極不耐煩,沒有好臉色。
我們習慣於挑剔父母的各種不是,卻忘了父母才是我們一生中,最該好好回報和孝敬的人。很多時候,我們都忽略了父母對我們的愛,也不懂得好好善待父母,須不知,善待父母才是人性之美,也是一個人最好的教養。
一個人對待父母的態度,就是他最真實的面目,有沒有教養一看便知。一個懂得善待父母的人,一定是個很有教養的人,而那些連自己的父母都容不下的人,註定經不起人性的考驗。
有句話叫:“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此生只剩歸途。”
記得,常回家看看,也好好呵護自己的父母。
善待父母,是我們一生的修行,也是一個人最好的教養。
兒時,父母陪我們長大,如今,就讓我們好好陪父母變老吧!
⑤ 如何善待父母不畄遺憾
要想善待父母不留遺憾,你必須時刻關心照顧好他們,盡量多的陪伴在他們身邊,不做讓父母生氣的事,不說讓父母生氣的話,讓老人每天開心快樂,這樣將來你就不會留下遺憾。
⑥ 是不是無論到什麼時候,子女都必須無條件的服從父母
在你沒有獨立能力且不能承擔犯錯的後果之前,你貌似只能服從。你有條件自己改變不依靠父母的時候你就可以按照你自己的想法做事了
⑦ 子女什麼時候開始贍養父母
贍養義務從何時開始
法律上是從60周歲成為老人,一般按此履行贍養。但是有的老人在60歲前就得病喪失勞動能力,此時,贍養義務人就應當提前履行贍養。《老年人權益保護法》第二條本法所稱老年人是指六十周歲以上的公民。第十三條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贍養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負有贍養義務的人。
父母一般默認是自己的親生父母或是撫養自己的父母,再或是愛人的父母等是直接與自己相關的親人。每一個家庭與氛圍會有所不同,根據各自的家庭情況去對待父母的贍養。
日常相處,每一個家庭都可能擁有父母的存在,除非父母不在了。對一般家庭而言,未成家之時可以與父母同住,可以從日常的飲食、作息時間、生活習慣上進行互動。一起做飯;一起做家務;一起理財;一起旅遊;一起討論或分享各自的想法。
很多年輕人喜歡自由自的生活方式,與父母在一起反而不習慣或不自在的現象;這時可以從不同的面去考慮:1.雙休時可以適當聚會;2.過年、過節可以與父母制定相應的共同愛好,如旅行、遊玩、做美食、購物等;3.適當給予父母一些生活補貼,每月、每季節、每年給予相應的數量,鼓勵他們積極參與社區或是社會有益的活動。
⑧ 善待父母的話語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無論你走到哪兒,只要父母在,溫馨的家就會在。
父母在的時候,兄弟姐妹就會像親人一樣,常聚一起。
如果父母要是不在了,家也就不在了。
那時候,親生的兄弟姐妹,都變成了親戚。
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在聚到一起的時候,都是很難的事情了。
就算聚在一起,那也不是家的滋味了;
那時候的家,是你家,還是我家,還是親戚家?
父母在,家就在;我們善待父母,就是善待了家;家幸福才是一生的財富。
當你長大了,父母就會變老了。
當你長大了,你的翅膀也就變硬了,然而父母的翅膀卻變軟了。
你要想,不給父母好臉色看,那都是舉手之勞的事情。
要知道:人心都是肉長的,都會有始有終。
你若是不善待父母,那就請你記住,你今天是如何善待父母的,
將來你的孩子,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去對待你的晚年。
做人可貴,貴在能心懷感恩之情,還有哺育之恩,千萬不能做白眼狼。
即便你再有錢,不懂得孝順父母,別人也會照樣瞧不起你,時刻敲打著你的脊樑骨!
人生里,千萬別等父母不在了,你才知道有家的可貴。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父母看著我們,一天天長大,
我們看著父母,一天天老去,這是自然規律。
可每當想起父母,看一眼少一眼的時候,心中都是滿滿的傷感。
當我們在外打工,辛苦一年回家的時候,有人給你做飯,關心你的時候……
你的心中是否感受到幸福的感覺呢?是否能感受到,父母在,家就在的意義呢?
當父母總會為你端上熱氣騰騰,你最愛吃的飯菜,也始終會無怨無悔地為你忙碌奔波不求一絲回報時。
你再回頭好好看看父母,那蒼老的雙手 ,還有彎駝的背影,這就是天底下最偉大的父母啊!
父母在,家就在,家幸福才是一生的財富。
願父母能健健康康地一直陪伴在我們身旁,這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⑨ 怎樣讓孩子學會尊重父母
首先要讓孩子懂得父母養育孩子的艱辛。錢是家長的腦力、體力工作掙來的,掙錢對每一個家長來說都不是一件很輕松的事,而我們對孩子的照顧付出的是心血而不是金錢,因此要讓孩子懂得生活的艱辛,懂得父母養育孩子的艱辛。
教育孩子懂得感恩。其實,我們也常常犯這樣的錯,那就是對別人給予的小恩惠感激不盡,卻對親人的恩情視而不見,這可以說是現代家庭教育的遺憾。由於父母無微不至的呵護與關愛,所有事情都不讓孩子親自去做,在孩子潛意識里就形成了這樣的觀念,父母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不需要回報,因此他們也就不懂得感激父母。
所以感恩的心也需要經過教導才會產生。愛孩子,就應該要在你忙的時候,讓孩子幫你做些家務;在你累的時候,讓孩子為你捶捶背;在適當的時候,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讓孩子從平常的生活小事中感覺到父母對他的愛,也因此而愛父母,在愛中領略被愛。孩子漸漸長大,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才會懷有一顆感恩的心。
教導孩子懂得感恩的生活態度是從小就要養成的,因為習慣會成為性格,而性格又可能決定命運。在這里我們都是為人父母或是即將為人父母,都會面臨孩子的成長教育問題,都曾給孩子勾勒出一幅美好的人生藍圖,但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給孩子制定的種種要求,比如尊老愛幼、努力上進、懂禮貌等等,父母反而做不到,父母應該給孩子做表率,父母是孩子成長的第一任老師,是作為孩子最直接的行為影響者,父母的人格素養是孩子成長的鈣質支撐,內在的是心靈源泉所在的蓄養,外在的是為人處事的狀態。
其次要讓孩子學會感恩。只有讓孩子明白父母養育孩子的不易,她才會學會感恩,對父母的感恩、對老師的感恩、對社會的感恩、對祖國的感恩等等。很難想像一個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會善待的人會去善待別人嗎?會感恩社會、熱愛祖國嗎?這就要求我們將感恩習慣的養成教育滲透於日常生活之中。讓我們的孩子從小就浸潤在感恩的環境里,真心感受,再通過我們的言傳身教,使之耳濡目染,並內化於人格之中。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契機對孩子進行教育。
感恩還是一種對生活的態度,是獲得幸福的必要基礎,如果一個人用懷疑、敵意的態度來對待他人遭遇的一切,我想這個人是不可能獲得幸福的。
感恩是一種情懷,是所有美德的基礎。很多現象和調查表明,多數的孩子記不住父母的生日,對來自父母的照顧視為理所當然,攀比心理強,不懂得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現在的孩子普遍缺乏感恩情懷,這是父母們面臨的一個迫在眉睫的亟須解決的教育問題。在多數人的觀念中,感恩就是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老師的教育之恩,感謝朋友的幫助之恩,感謝上司的栽培之恩。我們從中不難看出,這種感恩是具有狹隘性和局限性的。其實,對於新一代的孩子們來說,感恩更應是一種智慧、一種態度、一種格調,而不應該只局限於道德教育中的感恩。
另外要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尊重別人並不是天生的,它是良好教育的結果。只要認真培養,孩子一定能學會尊重別人。首先父母們應該尊重孩子。英國著名教育家斯賓塞說過,「野蠻產生野蠻、仁愛產生仁愛」,這就是真理。以應有的尊重對待孩子,孩子才會懂得尊重。對孩子的尊重應充滿於日常生活。如果孩子幫你做了事,要對孩子說謝謝。有什麼事,我們可以和孩子商量而不是命令。父母在家庭中要互相尊重,父母之間的尊重,會在潛移默化中給孩子以良好的影響。父母之間、也應經常說「謝謝」「對不起」「不客氣」「你請」等等。有些父母經常當著孩子的面揭對方的短處,甚至謾罵對方。這會給孩子造成很惡劣的影響。父母要成為尊重別人的榜樣,處處尊重別人。父母的一些不尊重別人的行為都會給孩子帶來不良的影響。當孩子有不尊重別人的行為時,可能他並不是不尊重別人而是他還不理解這樣做是不尊重別人,孩子還沒有意識到自己這樣做會傷害別人,這時我們不要責罵孩子,而是要靜下心來,問問孩子為什麼要這樣做?問問孩子如果別人這樣對待自己,自己會有什麼樣的感受,然後有針對性地指出這樣做的壞處。告訴孩子有教養的孩子應該同情別人,幫助別人。尊重別人的人才會受到尊重,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