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子女如果不孝敬父母會有什麼後果
不論誰看到這段話,都會變成孝順子女!!!
回想父母未生我以前,我本什麼也沒有。落生以後,只是赤條條的光凈身,連一根線也沒帶來。父母也不嫌我窮,也不是因為兒對父母很好,確是歡喜之至,對我這樣真誠,毫無貪圖心,可說完全是真的。
不料想兒子長大成人,嫌父母窮,沒給他置下房子地。你想自己一文錢也沒帶來,怎麼也能長大成人,沒受著飢餓呢?懷抱三年擦屎刮尿,父母也不嫌我臟。父母老了,吐痰流涕,你嫌他臟,對嗎?
小孩若是哭一聲,父母會察顏觀色,說我的孩子餓了,或者是冷了,趕快給他奶吃。抱在懷中暖暖,給他穿上點衣服,不轉眼珠地瞅著,恐怕小孩受屈。兒子大了,在父母面前說話不管不顧。父母告訴的話,當了耳旁風,說的遍數多了,還起厭煩心,甚至說出冒犯父母的話,對嗎?
再想想老人生我以前,懷胎十月,提心吊膽,惟恐傷著兒胎。兒子降生之時,正是母親過閻王關之時。兒子的生日,俗雲『母難之日』,此之謂也。降生以後,吃母親的奶,就是喝母親的血。經過乳哺三年,父母的心血,不知費盡多少,方才長大。稍有知識,便不聽父母的話,對嗎?到了六、七歲時,送到學校里讀書,還認為是給父母念的,及至年將弱冠,便給兒子定親完婚。
一生到老,心力用盡,只累得耳聾眼花,牙也掉了,腿疼腰彎,行動不便。你想這是為的誰呢?當然是為的兒女。父母對待兒女,處處都拿出了真真實實的心來教養。人子若想盡孝,當想想父母待我之慈愛真心,即便拿出良心去孝養父母,亦難報父母之恩於萬一,況黃泉路上無老少,老人的壽限,和自己的壽數,難以確定。
老人在世還有幾年?即能盡孝,又能盡幾年?語雲:『樹欲靜而風不停,子欲養而親不待』。想到這里,真令人心酸落淚。
既然明白了孝道,當拿出良心,去 找父母的心,及時盡孝,以補已往不孝之罪。在父母已去世的,趕快補行孝道,對父母生前所愛之人,所愛之物,我當愛之敬之,以安慰父母在天之靈。
推行大孝,孝於天下,使天下老人皆得其養,以達到不獨親其親的大同景象;實行遠孝,孝於萬古,立身行道,揚名顯親,為千古人子孝道作模範,留孝名於青史,遺孝風以化人,才是真孝子呢!
人能把孝道行到圓滿處,便能救國救世界,就是由小孝擴充到大孝,近孝推及到遠孝。將身化行全球,歐美的老人,得享有子之樂,中國的父母,全得歡喜之心,那才算以孝治天下,達到孝道圓滿的目的呢。
孝順父母乃世間第一福田
時代變遷,西風東漸,國人昔日三代同堂,含貽弄孫景象已不多見,且現代人崇尚自由,不喜與父母同住。由於父母過度關心,成為子女精神負擔,造成社會更多的孤獨老人,生活無人料理,病苦無人照顧。有些與父母同住者,由於父母久病卧床,也成為久病床前無孝子。甚至更嚴重者,有的不順己意,就忤逆父母,惡罵、毆打、甚至殺害父母,違背倫理,造下無間大罪。
在世為人凶暴、不孝父母、欺侮良善、不敬師長,必定常逢惡疾、衰惱、惡事,災難纏身。這時再四處求神、逢廟必拜,從南到北,日日月月,年初至年尾,殺雞宰羊,奉上豐富甘美飲食、牲醴求諸魍魎,祭拜諸天鬼神,以求福報終不可能得福。所謂日月禱祀如山,怎奈罪如江海,殺生求福,去福遠矣!
「孝順父母,世間第一福田。」若能孝順父母師長,不必四處祈求,則可得四種福報:
一者、顏色端正。
二者、氣力豐強。
三者、安穩無病。
四者、健康長壽,不逢災難。
古人雲:「孝為百善之首。」孝順父母為世間最大功德,
一篇好的文章或許能夠改變許多人的命運軌跡,感恩您的分享或轉載,得以讓更多的朋友看見,別人會因你而改變!也讓我們共同來傳承這慈悲與愛的正能量!
Ⅱ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行為、情緒、態度對孩子會有什麼影響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行為、情緒、態度對孩子會有直接影響。父母情緒失控會讓孩子處於恐懼和緊張中,不知道如何與父母建立信任。長期處於這種狀態會導致他們缺乏安全感,從而形成軟弱敏感的性格,不利於心理健康和人格完整。失控的父母往往伴隨著家庭暴力。長期受到暴力對待的孩子,長大後也可能有暴力傾向,可能導致攻擊性人格,無法正常建立人際關系。
3.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行為,尤其是他們的情緒,是兒童心理健康發展的直接影響因素。父母的行為是孩子的標桿,是孩子心理發展的影響指標。研究表明,父母在家中友好平和的心情,對人和事謙虛禮貌的接受,有利於兒童心理健康發展;但如果父母經常心情不好,在家裡吵架、鬥嘴,孩子就會經常處於緊張、恐懼的狀態,這對孩子的心理極為不利。以上就是對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行為、情緒、態度對孩子會有什麼影響這個問題的解答。
Ⅲ 子女對父母不夠尊重,說話態度惡劣,怎麼辦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Ⅳ 親兒子對親媽態不好怎麼辦
要看情況
1、孩子青春期: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溝通,要麼你就打服他,別以為你以為的對他好,他也會以為是真的好,這個時候正式孩子不服管的年紀,不能擰著來,要用智慧的方式解決問題,要跟孩子做朋友,而不是做管教,簡單點說,你青春期的時候不想怎麼被父母管,你就盡量不要這樣管孩子
2、親媽更年期:自己躲一邊去把脾氣發完了再說話,有個媽樣,媽是兒子的守護神,神都沒個神樣,誰還貢著你
3、孩子青春期+親媽更年期:如果親媽不改變,親爸又不給力,其他身邊環境又不好,政府會管教的,社會也會毒打的
4、都不是:恭喜親媽,這一定是你的原因,一個好的母親可以改變整個家族,一個好的父親可未必有這么大的影響
Ⅳ 孩子對待父母態度惡劣不懂感恩怎麼辦
父母不要忽略孩子小時候的一些行為,因為每一個細小的行為都會對孩子以後的性格造成影響,有些習慣一旦養成是很難改變的,就拿一句簡單的謝謝來說,養成習慣對別人的幫助表達感謝的人,那麼他必然是一個懂得感恩,知道人情世故的人。
而如果養成對於別人的幫助不願表達感謝的人,那麼他也必然是一個不懂感恩的人,因為他不懂表達感謝,也不去表達,總把別人對他的好當成理所當然,所以他不會體諒別人的艱辛,只會想著自己可以得到什麼,這樣的孩子是很難融入進集體的。
那麼孩子為什麼不喜歡去說"謝謝"呢?
日常生活相處的影響。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覺得都是一家人,相互之間幫忙都是應該的,沒有必要去表達感謝,相反還可能會讓人覺得關系生疏,所以在家庭生活相處中父母很少會去說"謝謝"。
而孩子的交際圈基本上都是家庭的一些成員,在這種環境下長大,他們也會覺得說"謝謝"沒有必要,導致就算是陌生人的幫助,他也不會去說"謝謝"。
父母沒有及時給予回應。有時候孩子因為某件事向家長說"謝謝"的時候,家長卻沒有給予積極的回復,沒有給予鼓勵和表揚,這雖然是一件技校的事,但是這會讓孩子疑惑是不是不應該這么做,不然為什麼他的行為沒有得到肯定,甚至連回應都沒有,孩子就會失落。
父母沒有起到榜樣的作用。有些父母會經常教導孩子要學會感恩,但是自身卻又缺乏行動力,只有言傳沒有身教的教育其實對孩子起不到什麼太大的作用,而且還會降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Ⅵ 孩子對父母態度不好,這時候應該怎麼引導教育
引言:父母發現孩子對自己的態度不好,就要了解孩子是不是在學校當中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父母要多多關心孩子,多多陪伴孩子,這樣孩子遇到了困難就會跟父母訴說,父母也能明白孩子的想法。小編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說,孩子對父母態度不好,這時候應該怎麼對孩子引導?
Ⅶ 兒子劣待老人要承擔什麼後果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一) 虐待家庭成員,被虐待人要求處理的;
(二) 遺棄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被扶養人的。
1、虐待家庭成員,情節惡劣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第一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被害人沒有能力告訴,或者因受到強制、威嚇無法告訴的除外。
Ⅷ 女兒二十多了對家長總是惡劣的態度,怎麼辦
嗯,女兒二十多歲了,對家長總是惡劣的態度,怎麼辦?我想任何一個孩子的問題都是跟你家長的問題是分不開的 肯定是你家長的教育存在著一個問題 有可能是你家長的家庭生活中你跟丈夫的爭吵,或者是你跟婆媳的不滿的爭吵,或者是嗯 你跟夏婷一些其他成員的一個巨大的矛盾和爭吵,造成了孩子的一個逆反心理 也有可能是你在教育過程中教育方法的一個嚴重的失誤跟缺失 也許就是你 語言上的的,不斷的這種的嘮叨,或者是你的一種 教育方法上的缺失就是以這種嘮叨的方式來對待你的孩子 The孩子時時間長就會煩,產生一種逆反的心理教育的方式 不僅是打罵或者是不停地嘮叨,而是一種能夠平心靜氣的下來 面對面平等的一個交流的問題 所以說你跟他溝通方式應該改一改了不要在那些絮絮叨叨的
Ⅸ 十三歲孩子對父母大吼大叫態度極差,這是到了叛逆期嗎
大部分家長都會有育兒方面的煩惱,例如當孩子小的時候,父母要時時刻刻守在孩子身邊,一不小心孩子有可能就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當孩子長大了,孩子有自己的主見的時候有可能就會頂撞父母,會對父母形成叛逆的心理。我覺得13歲的孩子對父母大吼大叫態度很差,這有可能是到了叛逆期,也有可能是父母的一些行為讓孩子感到憤怒。
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思想比較成熟了,他們也會有自己的觀念。當然他們沒有經歷過太多的事情,他們的觀念都是較為主觀的。
父母覺得他們那樣做是為孩子好,但是孩子並不是是這樣覺得。他們覺得父母的管教是在限制他們,是讓他們的人生活的沒有意義。
父母的行為讓孩子有不滿意的地方,再加上孩子有一些自己的思想,因而就會心生叛逆,就會對父母做出一些不好的行為,例如對父母進行吼叫,這是他們宣洩自己內心不滿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