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家長陪孩子寫作業如何能剋制住自己的情緒怎麼做效果更好
家長陪伴孩子寫作很有必要,特別是小學低年級階段,家長的陪伴就更為重要。
孩子小的時候,很多習慣是要在家長的幫助下強制訓練才能夠逐步養成。孩子畢竟是孩子,嚴格的要求和必要的管束一定不能少。沒有家長的指令和要求,規定和指導,僅靠孩子自覺去做事學習,那隻是一種理想。
家長陪伴孩子最容易走進的一個誤區就是:坐在孩子跟前盯住,看住,管住,強令,限制,督促,要求,包辦,嘮叨,指責,訓斥。
實際上,真正的高質量的陪伴作業,是給孩子創造和提供一個良好的作業環境,讓孩子自主自覺的寫作業,家長只是在孩子需要時給予幫助和指導,檢查和落實孩子的作業即可。
為了幫助家長提高陪伴作業的效率,改善親子之間的關系。給大家提供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三,做到四個控制,溫和陪伴,最大化把火壓住。
在陪伴孩子寫作業時,無法忍耐怎麼辦?控制不了情緒怎麼辦?
1.延遲5秒,深呼吸。
先深吸一口氣,憋氣,然後緩緩呼氣,調整心態,強行把火壓下來。5秒內不看孩子,不說話,讓自己平靜下來。
2.轉移注意力,先做其他事。
先迅速離開孩子,坐下來喝杯水壓壓火,平靜下來。或干點別的事,整理一下物品轉移注意力,等自己恢復平靜後再和孩子談。
3.平靜情緒,降低聲音。
先把聲音壓下來,壓到最底,輕聲緩語的說話,火自然就被消解和息滅了。等情緒平靜後,再去談孩子作業存在的問題可能就順暢,孩子也容易接受,效果也比較好。
4.換成昵稱,溫和交流。
以前可能吼的比較多:“你咋回事?你怎麼這么笨呢?你能不能多動點腦子?”
現在變成,“寶貝兒,沒事,錯就錯了,錯了咱改正過來就好了;寶貝兒,你再思考一會兒,爸爸(媽媽)相信你一定能夠做出來的;寶貝兒,這道題不是這樣做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這樣的,爸爸(媽媽)給你講一下,你可要認真聽哦……”。轉換成昵稱,你自然就沒有什麼火氣,交流就會溫和與順暢,效果也會好起來。
總之,小學低年級是孩子習慣養成的黃金階段。這個階段,家長的陪伴寫作業十分關鍵,也十分重要。但必須以正確的方式陪伴作業。否則,陪伴可能會產生負效作用,不利於孩子習慣養成和學習進步。
Ⅱ 為什麼脾氣再好的家長,陪小孩寫作業都很暴躁
家長就不應該陪孩子完成作業,這是混淆了家庭教育的責任。父母陪孩子完成作業,不但不利於培養孩子獨立的自主學習習慣,還因為家長缺乏教育教學能力(大多數家長沒有接受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對於輔導孩子完成作業,往往會「急於求成」,從而在孩子未能快速、准確完成作業時,「氣急敗壞」,讓整個家庭陷入嚴重的焦慮情緒,也影響親子關系。
對於孩子的教育,包括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各個教育應該各司其職,不能混為一談。但現在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都被知識教育包圍,家庭教育也變為學校教育的附庸,老師成為孩子的作業批改員和作業輔導員,這把親子關系變為功利的分數關系、成績關系。表面上看,這是促進學生學習進步,但是,這是家庭教育的異化,一方面,該給孩子進行的家庭教育,諸如父母和孩子一起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教給孩子做人、生活、生存的道理,卻被無限的做作業替代,另一方面,父母陪讀,陪孩子作業,反而導致孩子獨立學習能力差,一旦離開父母的監督,今後就無法自主學習。
父母就是關注孩子的學習,也不應該介入孩子學習的過程,而最多要求孩子制訂學習計劃,並監督孩子完成計劃,比如每天何時開始學習,什麼時候完成學習任務,在完成學習任務時不能三心二意,要集中精力等。
至於孩子怎麼做作業,作業做的對不對,這不是該家長負責的事,應該由學校老師負責?如果這些由家長負責,那麼,父母沒有文化(沒有高學歷)怎麼辦?而且,由父母輔導孩子做出正確的答案,並不能表明學生已經掌握知識,不利於老師了解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也會影響學校教學。
總之,家長陪孩子作業,輔導孩子完成作業,是既付出辛勞,使家長疲憊不堪,又違背學生成長規律,反而不利於學生成長的。在孩子作業問題上,家長放輕松一些,就讓孩子每天獨立完成作業,才是家庭教育的正確選擇。
這也要求所有學校,不得給家長布置批改孩子作業的任務,理清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關系和邊界。
Ⅲ 父母在陪孩子寫作業時,怎樣壓制住自己的怒火
父母常說一句話:「見他粗暴,心不在焉,火就起來了,他也沒辦法!」你有沒有仔細想過,為什麼忍不住?孩子放學回來,照例看課外書,吃零食。讓他做作業。他說要等到17點,但是作業很多,一般寫到22點。我私下替他擔心,嘴裡忍不住催他說個沒完。最後,孩子拿起書包走了,生氣地關上門。我氣得什麼工作都做不了。
這個只能短期應用,會帶來這樣的後果:嚴重-獎勵-嚴重,形成循環,孩子會逐漸知道套路,最後整個小學階段都不做作業,大腦額葉發育不好。兒童時期,兒童的主動抑制能力相對較弱,所以小學階段的任務是:利用游戲本、故事書,將「被動吸引」慢慢轉化為「主動的、有目的的學習」,單純依靠打呼嚕沒有效果。
年輕時受到精神創傷的成年人經常無意識地將原生家庭的傷害投射給他們的孩子。也就是說,如果我媽小時候是在原生家庭長大的,她可能是無法通過大喊大叫來控制養孩子的。所以作為父母,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反省自己,不斷成長。
Ⅳ 家長輔導學生做作業能凶嗎
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不能凶,而應該注意一些方式方法。
1. 制定學習規矩
這是我跟一位學心理的朋友學到的技巧,他說孩子在學習時會有一個厭煩期,簡單來說孩子在學習15分鍾左右的時候會有一個疲倦期,這個時候孩子是學不進去東西的,我們可以根據孩子這一特性制定一個規矩:學習15分鍾休息5分鍾!讓孩子在失去學習興趣之前休息調整一下,學習效率會更高,孩子也不容易出現厭學的心理。當然,這5分鍾的作用還是很大的,家長們可以藉此平復一下自己的心情,孩子大腦也能得到放鬆,對於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特別有效。
2. 用鼓勵代替謾罵
孩子的內心是非常純凈和敏感的,如果家長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對孩子說「你怎麼這么笨,這道題跟你講了幾遍了,你還不會?」,孩子內心會受到傷害不說,還會陷入到自我懷疑裡面,他們會真的為此懷疑自己的智商,這對孩子發展是很不好的。遇到理解能力差的孩子,家長應該多一些包容,用鼓勵的方式給他們樹立信心,讓他們知道自己不比別人差,當孩子有了信心之後,學東西也會更快。
3. 不沖孩子發泄情緒
最後是我自己認為很重要的一點,孩子性格自卑大部分原因跟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父母採取什麼樣的教育態度,孩子就會給出什麼樣的反應。如果父母在輔導孩子時大喊大叫,孩子就會表現的比較怯弱和恐懼,時間長了會對孩子心理造成影響,也不利於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發展,在這上面家長要引起重視。
Ⅳ 家長陪孩子寫作業都存在哪些誤區,該怎麼改正
作為孩子的爸媽,有一種痛叫做:輔導孩子寫作業。
很多家長都說,我上班再苦再累也不怕,就怕回家陪孩子寫作業。
每次陪孩子寫作業,家長都有說不盡的心酸苦楚。
但是為了陪孩子寫作業,家長還是操碎了心,可就這樣辛苦地陪讀,也依然換不來孩子的好成績。
其實你不知道,你可能是用錯了方式。
以下這些誤區是家長在陪孩子寫作業中經常犯的,看看你中了沒?
4、做錯題立馬糾正
孩子在寫作業時,有些家長全程盯著。
一旦看到孩子做錯了題,直接指出來幫孩子改正。
其實,家長這樣陪寫還不如不陪,對孩子一點幫助都沒有。
孩子寫錯題了,應該是等到作業全部完成後,再來讓孩子自己去檢查,自己發現問題,自己嘗試解決問題。
反之父母如果老是中途就幫孩子指正,孩子只會變得越來越依賴父母,喪失寫作業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家長應該教給孩子方法,引導孩子多動腦思考,而不是直接給答案。
可以在做題的思路、方法和習慣上給孩子具體的引導。
一定要記住這句話:重引導,忌替代。
5、一邊看電視一邊監督
俗話說得好: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樣,家長必須做到以身作則。
父母的言行舉止,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
然而有些父母卻忘了這一點,起不到良好的榜樣作用。
在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經常一邊看電視一邊監督孩子,嘴裡不停地說:「不準看電視,好好學習。」
雖然家長上了一天的班很累,看看電視、玩玩手機的確是能減輕壓力,但是在孩子看來,父母這樣的做法是極其不公平的,孩子心裡是很不服氣的。
孩子會認為,憑什麼你可以看電視、玩手機,而我卻要寫作業。
此時家長最正確的做法,就是盡量放下手機、電視等,自己也看書,不打擾孩子。
如果家長實在是想看電視,那就要給孩子安排獨立的房間,營造安靜的學習環境,這樣孩子的心態也就平和,心思會放在學習上。
最後,還要再提醒家長們:陪寫作業的目的,是讓孩子養成獨立思考、自我檢查的能力,才能更好地輔助孩子學習。
因此,家長們在陪寫作業的時候,一定不要本末倒置,忽視了孩子的主體地位。
總之,想讓孩子認真完成作業,家長和孩子就要形成默契的配合!
Ⅵ 媽媽總嫌我寫作業到很晚,我作業的確很多,白天一起的晚了,她總是那這理由吵我
一寫作業寫到很晚,這也是好事,但是比較傷害身體,你媽媽是關心你,希望你能抓緊時間早一點休息,不影響第2天的學習,但是你媽媽吵你是不對的,因為你在努力的學習,他還超你,你自己也要適當的改變一下,再和你媽媽好好的溝通一下。
Ⅶ 家長陪孩子寫作業,家長究竟該怎麼陪孩子寫作業
孩子開學之後,父母們日復一日陪寫作業的日子就開始了。曾經有段話真實地記錄了父母們陪孩子寫作業的悲慘場景:不寫作業,母慈子孝,連摟帶抱。一寫作業,雞飛狗跳,愛恨就在一瞬間。新貴妃醉酒每天上演。
陪娃寫作業,簡直是一部災難片,每天上演。更有網友吐槽:陪孩子寫作業寫出心臟病,裝了兩個支架,想來想去,還是小命重要,作業什麼的隨他去吧!無奈之情,溢於文字。
家長在瘋狂吐槽陪孩子寫作業的苦惱:邊寫邊玩,慢,走神,馬虎……孩子也有諸多委屈,爸媽陪我寫作業的時候,好凶,好嘮叨,還玩手機,甚至動手打人……
好多孩子,沒有養成良好的寫作業習慣,所以家長和孩子雙方,對寫作業這件事存在諸多不同意見。幫孩子養成好的作業習慣,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1.陪寫作業的原則問題
首先,孩子寫作業用不用家長陪?用。當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後,三年級之後的學生家長可以適當減少陪伴的時間。家長陪伴的原則是:不急不燥,專心陪伴,不嘮叨。在孩子面前,你就是強的一方,孩子無力反抗。孩子的個體發育不一樣,有的孩子理解力好,寫作業輕松自如,有的孩子則需費些周折才能明白,給孩子時間去學習。家長應該正確地看待和理解這件事。不能有比較之心,徒增煩惱,毫無意義。
家長要給孩子製造好的學習環境,不看電視,不玩手機,也不能邊做家務,一心二用。你專心,孩子才能專心。據調查,孩子的注意力更容易收到打擾,任何一點動靜都會影響孩子。
6.帶孩子放鬆一下
孩子的作業寫完了,家長不要忘記最初的約定啊!答應孩子的事,現在兌現吧!看一集動畫片,或者去公園玩一會兒,或者去買個什麼東西,等,總之當初怎麼許諾的,就怎麼兌現。家長在孩子面前守諾言,孩子才會守諾言,下次的約定才能有效。到這,孩子也辛苦一天了,家長應該給孩子安排一些放送時間。
家長們,不要因為著急做飯什麼的,忽略這一放鬆過程。這是一個小小的儀式。完成這一步驟,才標志著一天的學習過程結束。然後,這一個較為輕松的儀式,也是讓孩子和家長都盡量放鬆,忘卻作業過程中的不愉快。
總結就是,陪寫作業家長心態要好,不急不躁,專心陪伴,環境安靜,不受打擾。孩子養成好習慣之後,家長可以慢慢減少陪寫作業的時間。當然,自己時間不夠的家長,可以選擇靠譜的作業班,讓輔導老師陪孩子寫作業。這也是維系家長跟孩子感情的一劑好葯方。
陪寫作業的家長,只需默念:孩子是我親生的,親生的,親生的!
好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家長們一定要有耐心。家長是孩子的最好榜樣,身教的效果遠遠大於言傳。讓我們共同努力,實現孩子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