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樣的父母才是好父母
看到這個話題,我要感謝我的爸爸媽媽,因為我覺得他們做的非常好。
㈡ 在你看來,好的父母都具備什麼特質
在一個家庭當中都離不開父母的關愛,無論是對自己的子女還是對待自己的父母,他們都有精心的去付出。懂得給予孩子最好的陪伴和鼓勵,那麼對於一個好的父母都具備什麼樣的特質呢?個人覺得有以下幾點是必須具備的。
第三,懂得尊重的父母。
尊重他人也相當於在尊重自己,要想獲得別人對自己的認可,首先自己也要尊重自己,這是人最基本的相處之道。所以在很多時候我們不一定非要去爭個輸贏,有些時候相互的尊重,相互的理解也能讓自己豁然開朗,不是說有些事情必須要去爭取,只是不需要去過多的理會。
好的父母也懂得讓孩子進行各方面能力的培養。
還記得我曾經的一位朋友,她在對待自己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也都是非常煞費苦心的,也懂得進行合理的投資,只要孩子有興趣去完成的事情,他都會盡全力的去鼓勵他幫助他。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就得到了強有力的後盾。
總之不管怎麼樣,在一個家庭當中,父母的修養也代表著孩子的修養,畢竟父母是孩子的第1任老師你是最值得學習的榜樣,所以我們在很多時候作為父母也要做好自己的一個素質教育。
㈢ 什麼樣父母是合格的父母
一、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你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對孩子的成長都有著深遠的影響,無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你如何對待長輩,你如何和他人相處,你如何料理家務,你如何對待工作,你如何看待學習,甚至你的穿衣打扮都會被孩子效仿。
從孩子出生那天開始,你就是他的人生導師了,所以在未來,你的孩子成績好不好,懂不懂禮貌,都是你親手栽培的結果。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請給孩子樹立一些正面的形象,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朝優秀的方向發展。
五、在孩子面前應該勇於認錯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每個人都有犯錯誤的時候,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犯了錯就要勇於承認錯誤,這樣才能更好地成長。
勇於道歉的父母,收獲的不僅是良好的親子關系,更能收獲到一個勇於擔當的孩子。同時孩子也會因擁有你這樣的父母,而感到幸福和驕傲。
㈣ 真正的好父母是什麼樣的
真正的好父母是什麼樣的? 真正的好父母就像我的父母一樣的吧,非常疼我。
還記得有一次我去乘公交車,那一天下大雨,但是到了開車的時間司機還遲遲沒有來。然後售票員就去催他,但是好像是那個司機當時在打麻將,沒有打完就被售票員叫來了。兩個人都是很生氣,司機上車之前一直在和售票員互罵。後來,就是司機開車開的特別快,全程幾乎就跟飛一樣。本來原來要一個多小時的車程,他用了將近四十分鍾就快要到了。
那天我和我媽一起乘的公交車,她就坐在我邊上,我在玩手機,那時候還小,我玩的也是我媽的手機,然後我媽就只能看窗外了。後來就是車鬥了一下,我媽就用力把我抓住了。其實那時候我都還沒有反映過來,後來反映過來就是司機開車蹭到綠化帶了。司機也是嚇得不輕,站起來抓住方向盤,臉都紅了,手上也是青筋暴起。後來司機下車查看了一下就說是一輛紅色小轎車闖紅燈 他為了避開剎車踩的緊了。後來就是開的特別慢。
那次我媽第一時間就是問我有沒有被嚇到,我是一臉懵逼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我媽在發生危險的第一時間不是保護自己而是抓住我的手。之前看過一篇文章就是說一個人遇到生命危險大腦的本能反映就是做出保護自己的行為。
那次超級感人,都過去十幾年了,我還是可以回憶起來當時的每一個細節。好的父母就是這樣。
㈤ 好的父母是什麼樣的
當你想讓孩子去做一件事時,你是怎麼做的?比如大家都在跳舞而你的孩子卻不跳時,你是怎麼做的?
㈥ 好父母的標準是什麼
總結十幾年做父母的經驗,覺得做個合格的父母應該具備這些條件。一是要學會寬容,讓他有成長的空間。孩子畢竟是孩子,不要總用成人的標准要求其。女兒在小時候曾經這樣問我:為什麼你特別想做的一件事你可以不去做,而我卻做不到呢?(當時是女兒生病,想吃東西,但吃它會影響身體康復),我回答:因為媽媽是大人呀,大人就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慾望。學會控制慾望是成長過程,因此做父母的要提醒其。比如,在孩子很小是喜歡買玩具,去商店看到新玩具就想要,也經常看到有些孩子因為父母不同意買而大哭大鬧,弄得父母很難堪。我當時的做法是,與女兒約法:每次出去到商店可以買一樣玩具,買什麼由她自己選,因此她必須在眾多喜歡的東西中選自己最想要的,其他的只能等到下一次去時才能買了。因此,女兒也從沒有在商店為想要什麼大鬧過。這種習慣一直到大,現在有時去商店她買衣服都會很好的控制自己,經常在我們勸說下才會多買幾件回來。二是要給孩子充分的自由。給孩子更多的選擇權,他才會學會明白哪些是自己真想要的。女兒4歲開始學鋼琴,初時興趣很大,但初學是有一定難度的,當時我也著急,在練習是經常批評她,到後來學習逐漸步入正規後,因為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興趣大增,每天定好的練琴時間,她會自覺遵守。我告訴她,如果你不想學就放棄,想不想學一定要想好,這樣一直學到小學畢業,她說不太想學了,才停下來。上初中後,她又想學,繼續學了一段時間,到後來才基本停下來。這段學習對於培養她對音樂的興趣/發掘天賦影響很大。三是要信任/尊重。孩子上學後,會有自己的朋友圈,對她選擇什麼樣的朋友,如何對待朋友,需要指導,但絕不能強制,並且對她的隱私應當予以保護和尊重。別人評價女兒時,都說她是相當獨立,我想這與對她她的信任有關吧,對很多事,我們在提建議後會說,相信你會做好的。女兒上學這么多年,從來沒有因為學習問題叫過家長,初中時因為老師對一次比賽的處理不公,女兒十分氣憤,一次氣得流下淚來時我們問她發生了什麼事,她才告訴我們事情的真相,並訴說了自己的感受,對此,我們從自己的角度提出了我們的建議,但問題還得自己處理。後來,女兒去找了老師談這件事,並為些寫了一作文,向班主任說了這件事,以後才漸漸平復,較好地處理了事情,不僅沒因為對老師有意見而影響自己對這門課的學習,反而促使她一定要學好這門課的決心。四是教給判斷是非對錯的標准,但對某件事的對錯,由她自己去判斷好了。對待學習也是這樣,我們不是很關心她的考試分數,但她知道考的好壞對自己意味著什麼。上中學時她曾經這樣說分數:我可不想成為只會學習的傻子。我問她為什麼考得好就會被你們稱為只會學習的傻子,難道學習成績不好就是聰明嗎?她回答:我又不是學習不好。於是我們談了關於分數/成績的問題,她對此有正確的認識。正象她後來參加SAT考試時,因為要在保持學校正常學習情況下參加考試,我們說:沒關系,一次考不好可以再准備一次,她回答:這種事,就不能給自己留後路,否則永遠考不好。正如她所說,一次就考了比較滿意的成績。五是要讓孩子感覺到快樂。這還是孩子教給我的。記得她上小學時,有一句作業成績不太理想,好象吸有79分吧,我就說:你怎麼能做出這樣的成績?!她回答:為這個我已經難受了好幾天了,我每天都會有一些讓人高興的事,為什麼我就得天天看這個讓我不高興的呀。對啊,女兒的這個說法很好。還想起一件事了,女兒小時候有個同學來家裡玩,她站在半開的門口問同學有什麼事,說完她就讓別人走了,關上門自己回房間了,事後我問:為什麼不讓同學進來呀?她的答是:我不想讓她來我們家,我不高興。我批評她這樣做不對,對人應該有禮貌。她說:我有呀,但這是我的家,在我家裡我總不能為了讓別人高興就讓自己不高興吧(後來跟她聊天才知道,原來女兒去她同學家時,同學讓她不高興了)。事後想來,她說的沒錯,我們在社會中經常因為某種原因,忍著自己不高興應付別人,孩子不需要象成人那樣生活。
㈦ 什麼樣的父母是好父母
知道尊重子女的人格權利,並能夠進行和諧的溝通,這樣的父母,一定是好父母。
㈧ 你認為什麼樣的父母,才是一個好父母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優秀的父母培養出優秀孩子的概率會更高。好的父母可以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你認為什麼樣的父母才是一個好父母呢?
小編覺得作為父母也是需要不斷學習的,父母在平時的生活和工作中一定要積極進取。這樣的話就能夠讓你的孩子感覺到自己生活在一個學習的氛圍中,所以孩子也是可以受到感染的,並且父母一定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如果孩子能夠得到父母的認可,那麼這個孩子也會變得非常有自信,所以父母一定要善於鼓勵和引導。
㈨ 好父母應該有哪些品質
1. 身體健康且精力充沛
撫養孩子即是智力活,也是體力活。當孩子還是個小嬰兒時,需要父母頻繁餵奶、換尿布、洗衣服等,而當孩子稍微大一些時,需要父母適時給予擁抱,陪著玩耍,這些都需要消耗父母不少體力。在學習站立和走路的時候,父母還需要有足夠的體力隨其左右,做好保護。
總之,無論你在做什麼,在什麼地方,聽到寶寶的啼哭,你需要立刻做出反應:跑到他(她)身邊,抱起他(她),安撫他(她),看他(她)需要什麼,這種立刻做出反應的能力,需要健康的身體作為保障。
2. 情緒穩定且可依賴
父母需要有能力給予孩子穩定的反饋,讓孩子可以預期到父母的反應。
這里有個很糟糕的父母的例子。這對父母有好幾個孩子,而且他們非常討厭孩子哭泣,認為孩子一哭,就證明是父母做得不好。他們會像很多家長一樣,用暴力來制止孩子們的哭泣。但是,這個例子中的奇葩父母,不僅僅是用暴力解決問題這么簡單,他們會用哄騙的方式哄孩子來到他們的身邊。比如「寶寶,別哭,來來來,讓爸爸媽媽疼疼!」當孩子來到他們身邊,准備依偎著享受點父母的疼愛時,迎接來的就是一巴掌。這些孩子們長大後,一直沒有辦法信任其他人,而且他們跟父母的關系很差,幾乎很少聯系。這對父母給孩子造成了極大的心理陰影:父母是沒有辦法信任的,也是沒有辦法預測和依靠的;他們表現出來的行為互相矛盾。
在這個世界上,如果連最親的父母你都沒有辦法信任,你還能信任誰。所以,優秀的父母是在孩子遇到任何事情時,都知道父母(或者媽媽)是可以依賴的。
3. 善於表揚且樂觀自信
虎爸虎媽的教育方法吸引了一大批家長粉絲,認為這種「棍棒」下必然出「好孩子」。但是,心理學家認為,「體罰」孩子是最無能的家長的最後辦法,而贊揚孩子的優秀行為是非常好的替代方法。
體罰孩子不僅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孩子的智力水平,還會令其更容易抑鬱、葯物成癮和患上精神疾病。另外,這些孩子在無形中學習到了「使用暴力」解決問題的這種行為模式,對以後親密關系,以及與自己子女關系也會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棍棒教育」不是優秀父母的教育模式。
父母強烈的自信和樂觀可以傳遞給孩子一個積極的信號,成為孩子的優秀榜樣,還可以激發孩子不斷地學習和探索外在世界。同時,強烈的自信心也會促使父母不斷學習,更好地照顧和培養孩子,解決在養育孩子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
㈩ 在孩子眼裡,什麼樣的父母才是好的父母
在孩子眼裡,什麼樣的父母才是好的父母?這個問題我考慮了很久,突然想起了最近看的電影《找到你》,最後的一段話讓我感觸很深,她是這樣說的:」都說母愛是偉大的,但其實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愛也是只在對自己的選擇承擔後果;最該被感謝的是孩子,是他們帶父母成長,讓我們體驗到一種毫無戒備的甚至可以獻出生命的愛!」正因如此,讓我們做父母的真正感受到了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