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父母答應小朋友哪些事情沒做到

父母答應小朋友哪些事情沒做到

發布時間:2022-05-13 04:26:23

❶ 答應孩子的事情沒有做到,會給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社會學家林扎克說:父母是與孩子最親近的人,也是最值得信任的人。當孩子眼中最信任的人說話算數的時候,他就會逐漸失去對這個世界的信任。每次幼兒園開學,都有孩子哭著不想進去。這時候,父母會用他們最好的武器:寶貝,你先跟老師進去,十分鍾後你媽媽來接你!孩子聽了這話,帶著哭腔答應了,半推半就地跟老師進去了。我的小腦袋一直在想十幾分鍾什麼時候到,但是這十幾分鍾真的很長,我吃了早飯和午飯才看到我媽接。你隨便說一句話就離開了,但是在孩子心裡,那是信任你的基礎。

還需要系鈴鐺。要扭轉這種局面,父母只能幫助孩子重建信任。

《韓非子》里有一個關於曾參教子的故事。曾參是孔子最喜歡的學生。有一天,他老婆想去逛街,孩子也想去。他老婆說:「你呆在家裡,我回來殺豬給你吃。」妻子回來,曾參就殺豬。他的妻子停下來:「我只是和孩子們說說話,玩玩。你是怎麼認真對待的?」曾參說:「小孩子是騙不了的。他年輕無知,只會向父母學習。現在你不算你的話,你是在教你的孩子撒謊。」最後,曾參殺豬。是的,父母欺騙孩子,會覺得父母的話不可信,將來父母教育孩子也是無效的。

❷ 答應孩子的事沒完成,怎麼向孩子道歉呢

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經常要求孩子講禮貌,糾正錯誤,向別人道歉。那父母呢,我們做錯了事有沒有向孩子道歉?向孩子道歉可以言傳身教,為孩子樹立好榜樣,促進與孩子的關系,方便父母與孩子的溝通。但是,很多父母糾結。他們覺得道歉的時候拉不下臉。他們不道歉,怕孩子傷心,於是各種向孩子道歉的方式就出現了,簡直可愛。

1.食物吸引類型。有些父母不小心惹到孩子生氣了,孩子又驕傲又有魅力。父母不可能說「對不起,爸爸媽媽錯了,原諒爸爸媽媽」,他們需要用美味的食物來安慰受傷的小心臟。比如帶孩子去超市買零食,給孩子吃平時不允許吃的甜點,做超級豐盛的晚餐讓孩子無法留在房間里,只能「承擔負擔」,表示「我原諒你」。這種道歉可以說是非常真實的。

早期教育不會停止

本書由北京南文博雅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版.

高麗娟;魏松雲禪育兒

4.直接臉型。這種父母可以說是最「勇敢」的。找到孩子,和孩子坐下來「大人談話」,承認自己的錯誤,分析原因,吸取教訓,以及以後如何改正。通過最直接的表達和反思,向孩子表達歉意。但是能做到這一點的家長應該不多。

而且要及時真誠地向孩子道歉,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道歉,讓孩子容易得到父母的理解,形成良好的親子關系。

❸ 答應孩子的事沒有做,會給孩子留下什麼印象呢

用謊言逃避責任,慢慢變成一個不講信用,不注重形象,在社會上不被別人接受的虛偽的人。那麼孩子除了發脾氣,大哭大鬧的外在表現之外,內心慢慢的會將承諾和借口,謊言畫上等號。後來索性吼孩子一頓,不買了。到現在,已經長大上班的兒子還時不時地拿這件事和爸爸調侃。

這都會是他揮之不去的心理障礙。甚至使孩子變得暴躁、無理、自閉不愛與人接觸。我認為當代父母應該給孩子一個積極向上的生活環境,並且告訴他沒有誰一生都是順風順水,要懂得逆流而上。模仿父母是孩子的一種天性,一旦父母在細節處理妥當,受益的不僅僅是自己,重要的是,還有孩子。

❹ 父母答應孩子的事情、沒/做到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果父母心答應孩子的事情沒有做到應該努力的向孩子解釋並且得到她的原諒

❺ 答應孩子的事情沒有做到,會有怎樣的後果

都說父母是孩子們的榜樣,父母是孩子們的鏡子,父母答應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如果沒有做到,父母就會失去孩子們的信任,孩子們會對父母失望,會有逆反心理,就變得沒有那麼聽話,沒有那麼懂事。

所以對於身為父母的你們,隨便對孩子承諾會傷害到孩子,你的隨便許諾而不去履行,時間久了,會讓孩子不再聽你的話而讓你自己變得沒有威嚴,而你的一言一行會言傳身教傳給孩子。讓你的孩子變得沒有誠信,最嚴重的甚至還會影響親子關系,會讓你和孩子之間關系變得寡淡,這都是父母對孩子隨便承諾,而不去履行的諾言的危害。

❻ 父母答應了孩子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卻沒做到,孩子質問還早到責怪。

首先要批評這對父母,說話要算數,不然怎麼給孩子作榜樣,做人就要言出必行,做不到的事不要亂許願,再要批評的是孩子,雖然父母沒有辦答應的事,你也沒有權利質問,你做為孩子沒有這個權力,誰給你的勇氣質問父母的。你想要父母給你買什麼,辦什麼事情,要講究方法啊,你是父母的心頭肉,你怎麼可以這么不孝啊,多讓父母寒心啊,你先向父母道歉,然後和父母說,做人要誠信,答應的事情就要辦,你們是我的榜樣啊,你父母一定會答應你的條件的,祝你好運!

❼ 答應孩子的事情沒做到怎麼辦

教育孩子真是終身大事…我們都得一直琢磨,仔細品味…

現在我雖然27了,我還是總是能想起小時候讀書的一點一滴!我是個女孩子很敏感,一點點的不在意不關注就是我多想多心!

更何況現在的孩子,現在的孩子人小鬼大他們那古靈精怪的小腦袋裡面有許多的東西,她們會去分析是非對錯,也會分析自己在家裡的存在感,你們對她的在意這些細節!

沒有做到你說的,那就從以下幾點先去改正:

1、誠懇的道歉,說明你自己錯了(明明白白的告訴孩子,媽媽爸爸雖然是大人,但是犯了錯我應該和你道歉的!)

2、說明自己沒有做的原因,請求孩子的諒解(告訴孩子,爸爸媽媽不是故意不做到的,真的是因為怎麼怎麼樣的原因導致的)

3、讓孩子自己為這件事沒有做到找一個比較好的事情處理(或者說是代替,彌補你自己的錯!)

4、和孩子說清楚一點,這件事道歉了彌補了,你不可以總是說…因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就改善莫大焉!

……

對於孩子的教育說不完道不盡…如果你是愛他們的,那就用心好好對待,因為孩子都是可以感受到的!多陪伴,多溝通,多交流!

❽ 家長答應孩子的時沒做到,會造成什麼後果呢

為人之道,我們都在講究誠信,這是最根本的事情。在我們人與人交往過程中,我們要注重誠信的力量,要做到君子一諾,不要輕易許諾。如果一旦許下了諾言,就要努力兌現,否則就成為言而無信的人,這樣就容易失去別人的信任。誠信不僅僅是我們與別人交往的最基本基礎,在我們的家庭當中也要遵守誠信,特別是跟孩子打交道的時候。很多家長經常會答應孩子一些事情,但是事後因為種種原因,又把這些事情取消了,不做了或者額沒有做到。這樣對孩子的成長和心理發育是非常不利的。我們具體來看看。

每個人的行為,都會帶來一定的結果。作為父母,我們要考量好自己的言行舉止,給予孩子一些正面的學習,陪伴著孩子健康成長。

❾ 當家長沒做好哪幾點,也會導致孩子總是喜歡反悔

古人說"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從以前開始,這遵守承諾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們做出了承諾,那麼就要遵守我們的諾言,要說得出就要做得到,不要反口不遵守承諾,這是失掉做人的風格的。我們不管是出於什麼心情,要是自己一旦許下承諾,我們就得要去遵守,不可中途後悔,失信他人。

《論語》中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乎!",這可見這承諾對於一個人來說是很重要的,這也是體現著一個人的品質。這種品質是每個人都是要具備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應該教育孩子要遵守自己的承諾,要知道一旦自己許下承諾,就要去完成它。但是貌似孩子並沒有守承諾。孩子現在出現了這種請況,那就是孩子對於剛答應的事情,他們下一秒就會反悔。

孩子對於自己答應的事情沒有一種守承諾的心態去面對,他們對於這個承諾當做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事情,這是不行的。這樣下去,孩子在以後的日子裡就不會遵守自己許下的諾言,這樣是會經常失信他人,對孩子的發展很不好的。



3.對孩子不守承諾的行為進行批評

父母在孩子不守承諾的時候,要對孩子進行一個批評,懲罰孩子,讓孩子對子自己不守承諾重視起來,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知道自己不守承諾會導致很嚴重的後果。父母通過懲罰的行為讓孩子真切地認識承諾,這樣孩子慢慢就會糾正自己不守承諾的行為,知道要遵守承諾。

孩子是未來發展的希望,是父母的期待,每個父母都是希望自己孩子以後很優秀。所以父母對於孩子的信用教育更是不能掉以輕心,要重視起來,要做好這榜樣,不要讓自己的不守信用導致孩子不守承諾。父母答應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不可敷衍了事。

信用對於孩子來說真的很重要的,對於孩子的發展以及成長是很重要的,孩子守信用的話,會得到很多人的尊重以及信任的,這樣孩子在社會就有立身之處了。父母在平時要注重孩子的行為,對孩子不守信用的行為要格外重視,要對其糾正過來,讓孩子做一個遵守諾言的孩子。

❿ 父母答應孩子的事情沒有做到會怎麼樣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做家長的時時刻刻都在為孩子樹立榜樣,為孩子之後的內人生容之路奠定基礎!首先有一點,對待孩子,一定要像對待朋友一樣,答應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去做到,否則會在孩子的心理照成陰影,永遠無法扭轉!抽空跟孩子溝通一下,耐心解釋以下原因,不要強詞奪理,盡快完成自己的承諾,取得孩子的諒解!這是最好的教育孩子的機會!
一般來說,孩子答應的事情經常做不到,往往有這樣幾種原因:
(1)孩子隨口答應,根本沒當回事。這種隨口答應沒有上升到承諾的地步,只是對父母的一種順從。
(2)孩子高估了自己的能力,答應了的事情卻沒有能力做到。比如,孩子說去親戚家要給大家表演節目,但是去了之後發現人很多,他很緊張,沒辦法表演。
(3)家長本身就說話不算數,經常答應孩子的事情最後沒兌現。孩子無形中受到家長這種不良習慣的影響,也變得說話很隨便,說完卻不兌現。
1. 針對孩子隨口一說,並沒有上升到承諾的地步的情況,家長不要輕易「不守信」「說話不算數」等話語來批評孩子。因為孩子不同於大人,他們說話之前不會經過理性的思考,很多時候他們為了做一個好孩子,父母說什麼他們就隨口答應,這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
2. 針對孩子高估了自己的能力,答應之後發現做不到的情況,家長也應該首先理解孩子,然後分析孩子到底為什麼做不到,有哪些困難,想辦法幫孩子排除這些困難。比如,孩子說好9點鍾之前能做完作業,可是9點鍾到了,孩子還沒做完作業,這個時候家長需要了解孩子為什麼沒有做完作業:也許他做作業遇到了難題,你可以與他一起分析題目,啟發孩子思考;也許孩子要背誦的課文太長了,他不知道從何下手,這時你可以幫孩子將課文分解開來,一段一段地背誦。總之,要幫孩子找方法,幫孩子克服困難,而不是斥責孩子說話不算數。
3. 針對家長平時說話不算數、給孩子造成不良影響的情況,家長一定要深刻地反省自己,從當下開始改變自己說話不算數的行為,為孩子做一個榜樣。這樣你才有資本在孩子說話不算數的時候對孩子說:「你看爸爸平時答應你什麼事情都會兌現吧?如果爸爸像你這樣說了卻不做,你高興嗎?」

閱讀全文

與父母答應小朋友哪些事情沒做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濰坊最低檔社保退休領多少 瀏覽:589
90歲蛋糕圖片 瀏覽:812
個人養老金賬戶20萬 瀏覽:748
幼兒園小班開展重陽節的意義 瀏覽:181
70歲d照降級規則 瀏覽:747
企業那年繳養老金 瀏覽:783
老人家痛風腫食療 瀏覽:283
兒童體檢到哪裡好 瀏覽:894
老年人糊塗但是認識人 瀏覽:649
戶口影響退休金嗎 瀏覽:144
養老金繳費基數不同有什麼區別 瀏覽:974
我的父母的作文有哪些 瀏覽:443
重陽節手抄報簡單小學生 瀏覽:309
深圳職工養老金基數 瀏覽:477
老年人健康思想 瀏覽:935
教師養老保險交多少 瀏覽:510
老年人乾咳什麼原因 瀏覽:533
北京市中人退休金有消息嗎 瀏覽:560
濰坊市老年大學瑜伽表演視頻 瀏覽:897
北京社保養老金怎麼漲 瀏覽: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