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父母快60了,是農村的,想給他們買一次性的社保,這個現在要交多少錢呢
這個不同的地方收費也不一樣,一般3--5萬,每個可以領1000元左右
B. 成都市社保父母掛靠子女交多少錢
交納多少是根據當地去年社平工資進行計算的,且每年都不是一樣的。 另外也規定了最低檔和最高檔,最低檔的交納不得低於社平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最高檔為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 一般以最低檔居多。
社會保障是以國家或政府為主體,依據法律,通過國民收入的再分配,對公民在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以及由於各種原因而導致生活困難時給予物質幫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社會保障的本質是追求公平,同時必須以立法或法律為依據。其基本內容包括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社會福利等。
社會保障由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等組成。其中,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的核心內容。全球的社會保障模式,大致可分為國家福利、國家保險、社會共濟和積累儲蓄四種,分別以英國、前蘇聯、德國、新加坡為代表。中國在建的社會保障制度,屬於社會共濟模式,即由國家、單位(企業)、個人三方共同為社會保障計劃融資,而且這是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的改革趨勢。個人責任的強化已經成為全球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共識。社會保障是現代工業文明的產物,是經濟發展的「推進器」,是維護百姓切身利益的「托底機制」,是維護社會安全的「穩定器」。社會保障是現代國家一項基本的社會經濟制度,是社會安定的重要保障,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
葛壽昌教授在《社會保障經濟學》中認為「社會保障是社會(國家)通過立法,採取強制手段,對國民收入進行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社會消費基金,對基本生活發生困難的社會成員給予物質上的幫助,以保證社會安定的一種有組織的措施、制度和事業的總稱。」——葛壽昌:《社會保障經濟學》
C. 幫爸媽買養老保險大概需要多少錢
您好!
要參加養老保險的話。主要是有兩種形式,一種單位與農村的社保,二是商業保險公司的商業保險。
正常來說,社保的費用都是統一的,城鎮職工有權利要求單位給自己參保職工社保。影響到商業保險的費率因素,是很多的,大致包括有被保險人的年齡、職業、身體健康等信息,以及具體險種的保障責任、附加險等情況。
如果您的父母年齡超過了40歲,那麼是不建議給他們買商業養老險的了,建議首先參加社保,具體的政策可以去當地的社保局詳細咨詢一下,費用是比較便宜的。這些也是最基本的保障。
其次再選擇一下商業保險意外險,保障高、保費低,一年也就200塊錢左右。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考慮一些分紅險,兼有保障和收益的雙重功能,可以當做一筆養老金。
祝好!
D. 想給父母補繳社保
前幾年的農村,生活條件不如現在,農民手裡的錢都比較緊張,勉強顧得上一家人的吃喝,很少有存款去干別的。現在不一樣了,很多農民手裡都有不少的存款。我們都知道,農民是沒有繳納養老金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國家也出台了惠民政策,去年,農民只需要一次性補繳養老金,在60歲以後每月都可以領取一定的費用了。對於沒有條件補交的,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正在逐步完善,不像美歐國家發展幾百年了高福利,隨著我國發展,若干年後農民得養老問題肯定會得到解決的,現在年輕人都不願意種地了,以後得大趨勢就是新型職業農民,種地跟上班一樣,國家發工資,畢竟農業才是基礎,誰都要吃飯,不過要等幾十年後。
我們國家有兩種保險,一種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一種是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目前來看,不能通過個人補交的方式進行補繳了。以前的時候,也確實存在,個別地方允許一次性補繳,不交15年的,金額也差不多9萬多元。現在很多地區都已經放開了,自由職業者(包含農民)繳納養老保險的規定。具體由於你已經五十歲了,距離退休年齡只有十年,到你退休不足一百八十個月(十五年),所以你最好咨詢你當地的主管部門:退休的時候是否可以一次性「躉交」湊夠十八年,還是要求必須順延繼續繳費五年(延遲退休),還是要求你必須退保。由於各地的政策不太一致,所以你要打聽好。
我們國家目前居民養老保險,也就是農村養老保險是可以一次性補交的。但是居民養老保險不論是男女都是60,周歲才能辦理退休手續。所以你今年才50歲,那麼距離你退休還有十年的時間。所以你從今年開始建立農村居民養老保險的賬戶。然後逐年繳費,到達60歲退休之前可以一次性補交完成15年的繳費要求。所以你現在只能補繳10年的費用,然後在每年繳費,也可以等到60歲在繳納,你現在繳納了,也要等你退休了才有養老金拿。每個月在800到1300之間,具體看地方政府經濟收入水平而定。
E. 我一家人的戶口在縣城,在城裡交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社保是怎麼交的交多少錢
居民養老保險可以到城鎮所在社區辦理。養老保險繳費標准有很多檔次,最低500元,最高不限,交多少都可以,交的多,將來拿到的就多。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繳納養老保險金額。
F. 想給在農村的父母交社保 不知道怎麼交 一年要交多少
到當地社保局辦理,但是社保要至少交15年的哦.而且個人交有點劃不來.每人一年大概五六千吧.還不如把這些錢每月往爸媽的卡裡面打..
G. 什麼是社保一年交多少錢
社保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能為我們的生活提供基本保障。按照規定,用人單位都會為在職職工繳納城鎮職工社保,包括五險,保障比較全面,這也是強制性的。而沒有固定單位的靈活就業人員、無業人員等等,也可以自己自願繳納城鎮職工社保或城鄉居民社保。
那麼,怎樣交社保才能省錢呢?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社保費用一年是多少?
不同地區,不同社保、不同參保方式,社保費用是不一樣的。
一般來說,同一地區的城鎮職工社保費用要比城鄉居民社保費用高很多。
居民社保包括居民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一年一繳費。其中,養老保險各地區都有多個繳費檔次,一般在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醫療保險各地也不一樣,今年全國最低繳費標準是320元,各地區會在這一基礎上增加。參加居民社保一般需要有本地戶口。
職工社保有兩種參保方式,第一種是自己有固定工作單位,個人社保待遇通過工作單位來進行繳納,工作單位會承擔較大部分的繳費比例,個人只需要承擔小部分的繳費比例。
第二種是沒有固定工作單位的靈活就業人員,只能夠按照靈活就業的方式來參加職工社保,通常只能參加職工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兩險,部分地區還有失業保險。這種參保方式也屬於職工社保的范疇,所以說最終所享受到社保待遇是完全一致的。
兩種參保職工社保的方式,區別就在於企業在職職工,他的社保是由企業單位承擔較大部分的繳費比例,大約佔比2/3左右,但是作為我們靈活就業的個人,是需要自主來全額承擔所有的繳費比例,相對來說繳費金額會更大一些。另外,靈活就業參保,部分地區要求本地戶口。
在職職工一般按自己的實際工資作為繳費基數,而靈活就業人員可以自己選擇。職工社保的繳費基數在當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之間。
怎樣交社保才能省錢?
1、找一份穩定的工作,由用人單位繳納社保。
用人單位可以繳納五險,而且職工本人只需要承擔個人負擔部分,比如說養老保險只需要承擔繳費基數的8%,靈活就業人員繳費一般是20%。
2、了解當地是否有靈活就業社保補貼。
如果實在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只能靈活就業,那麼也可以了解一下靈活就業社保補貼。
靈活就業人員繳納職工社保,並且符合當地就業困難人員條件,通常可以領取補貼。補貼標准一般是實際繳費的50%到66%,各地標准不一樣。這項補貼能夠享受的時間最長不超過3年,如果首次申請距離退休不足5年的話,那麼通常可以延長到退休。
就業困難人員主要是指一些殘疾人員、大齡(主要指4050人員)或者長期失業者、城鎮零就業家庭成員,低保家庭成員、單親家庭勞動力等等,各地具體規定不一樣。大家可以了解所在地是否有靈活就業社保補貼,自己是否符合申領條件。
3、繳納居民社保
如果實在沒有能力繳納職工社保,那麼也可以選擇繳納居民社保,費用會低很多,當然待遇也會相對低一些。
H. 給父母買社保
領取基本養老保險基中一基本條件是至少繳滿15年,年齡達到60周歲,你父親現在47歲,如果現在每年繳的話,需至少補交兩年的費,當然您可視自已的條件,可多補交幾年的。
為進一步完善養老保險制度,切實減輕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繳費負擔,擴大養老保險覆蓋面,促進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維護其養老保險合法權益,近日,江西省參照企業職工按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300%確定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的辦法,借鑒外省做法,結合本省實際,將對全省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繳費政策進行調整。
從2011年1月1日起,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基數,可按所在設區市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80%、100%、200%、300%分為五個檔次,參保者可根據本人經濟承受能力自行選擇。繳費基數選定後,在同一繳費年度內不再變更。
至於能拿回多少錢,這就要看您父母的身體狀況了,命越長,領得就越多。最不願看到的情況就是60周歲多一點發生不幸的話,就只能領那麼幾個月的。如果之前的話,只能領所繳款的8%。
I. 今年農村老人買社保要多少錢
中國農民和農村老年人社會保障問題
一、現階段國家對農民和農村老年人的政策: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45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國家發展為公民享受這些權利所需要的社會保險、社會救濟和醫療衛生事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三條:「國家和社會應當採取措施,健全對老年人的社會保障制度,逐步改善保障老年人生活、健康以及參與社會發展的條件,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第二十條國家建立養老保險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社會保障法(草案)除了一句:「全復蓋」外。就什麼都看不見了,對農民和農村老年人的保障隻字未提。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倒退。這個草案的出台不僅是違反憲法,而且是違反國家國際法規的。如1933年國際勞動組織就把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殘疾保險和遺囑保險納入條約范圍。這也說明,那些高喊與國際接軌的部門在這些問題上就不出聲了。
原來我們國家都有社會保障政策的,只是那些政策是與農民無關,與農村老年人無緣的,原來的社會保障政策只是保障的有錢人,只是保障的既得利益者,與弱勢群體、農民、農村老年人是完全不沾邊的,也是違反憲法和法律的做法。
最近,各地出台了一些五花百門的城鄉社會保險規定,都是把農民和農村老年人排除在外的,特別是對於老年人的社會保障忘記了。最奇怪的是最近出台的農村參戰軍人參加社會保的規定,也是明文規定超過60歲的老退伍軍人不能參加社保,還規定要工體工商戶才能參加,害得一些人只好高價去辦理營業執照(當然是應付的)。能參加的人是占很少,我們不能不懷疑出台這樣的政策是為什麼,在制定這種政策的時候,本來就知道這些參戰人員現在大都超過60歲了,制定者們還是要出台這樣的有名無實的政策。例如我鎮的越戰老兵廖玉輝、何宗友、劉元成、熊華六等都因超過60歲參加不了社會保險。這些政策無不是歧視農民和歧視農村老年人的表現。
在我縣2000年的社會保障上,有航運企業老年退休人員辦理社會保障,只要向社保局每人交8500元,每月可320元,照這樣的辦法,只要二年多就領完自己交納的錢。又在今年我地向家壩庫區移民的政策,失地農村老年人,把自己的國家耕地補償款3萬元上交社會保險局,每月只能領190元,算出來的數據要十三年二個月能領完自己交納的錢。是企業工人要二年多領完自己交納的錢,是農民就要十三年二個月才領完自己交納的錢。企業工人只交納8500元,農民就要交納30000元。這就是城鄉差別。這就是工農差別,這就是社保局制定的違反憲法和法律的政策。這也是同命不同價的翻版。從這個失地農民和企業職工的繳費和領取比例是企業員工是農民的四倍,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好在四川珙縣正在推行新的農村老年人社會保障辦法,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只要一次性繳納4800元錢,在交納100元的手續費,每月可領100元到死為止。這個繳費和領取的比例比我縣失地老年農民要13年多領完要好一點。但是,一刀切的方法有待研究。應該「多繳多領」更符合事實。根據物價的高漲看來,每月這100元是有很大的不足。違反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把老年人應該從60歲起自作主張的提高到65歲。這也是與法律規定沖突的。
還有一個社保政策是個體工商戶可以參加社會保險,而農民不能參加,這也就是明顯的只照顧有錢的人,而把無錢無勢的農民再次踏入人間地域也是違反憲法和法律的。這就明顯的要農民在工商局高價買一張營業執照(本來就是假的),到社會保險局交錢辦社會保險(有事實依據)。
我地已有集體職工下崗人員購買社會保險,凡六十歲以下的,每人連滯納金交四五萬元,滿六十歲起每月領取一千一百多元,只要三年多領完所交納的錢。
有些地方設計的老年農民參加社保是一次性交費,但是每月只領100元,這一百元是拿錢去買來的,100百元能做什麼?農村的低保每人都是150元了,那還是無償的發放的。
09年,6月25日,國務院消息說「農村新型社會保險在全國百分之十的地方試點」。好在總開始試點了。有百利無一害的事,是越早越好。
好在有些人早就在不斷為農民和農村老年人呼籲:
08年11月7日國務院總理張德江說:「各級政府應在完善社保體制中發揮主導作用,進一步利用社保在分配和保障基本生活的功能,提高消費需求,促進經經濟發展」。
08年11月7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王金祥說:「發展社保事業刺激消費擴大內需」。
08年10月27日經濟學家厲以寧說:「最低生活保障有助於擴大內需」。
09年5月21日法學碩士吳國濱說:「農村社保是抵禦金融海嘯的基石」。
2009年06月19日17:14人民政協報政協常委張維慶「實現社會保險的低標准、全覆蓋,當前來看資金問題不是第一位的,關鍵是我們有沒有決心去實現這個目標。」
農民和農村老年人無社會保障的困境
根據國家統計:我國有60歲以上的農村老年人一億多,佔全國人口的十分之一多,並且還在不斷增加。全國政協委員孫貴寶說:到本世紀中葉前,農村老年人達4億,佔中國人口三分之一,佔世界人口四分之一。
因農村老年人沒有社會保障,有一部分人有存款,不敢消費。我兩夫妻都是65歲以上老年人,四兒女在外,我們在家要種二十多畝的承包地,還要喂豬、雞等。有一些錢都是為無勞力時准備的,因無保障,只有勞動到咽氣時為止。
我鎮新春村的彭華山,93歲了還要下地幹活,還要擔糞上山種糧食。
我縣新市鎮天宮村楊德雲夫婦都七十多歲,兒媳在外打工,家中承包地要種,孫子要管,98歲的老父要供養。
我鎮民主村趙成壽兩夫婦都80多歲,兒女外出打工,老兩口在家帶四個孫子,還要在家勞動生產,那就是養大兒女還要養孫子。
我鎮新江村王德夫老兩口在家,種地種菜,還要挑菜上街賣。在家還要看管兩個孫兒。上還要撫養80多的老母。自己有積蓄,要出錢買社會保險無望。
以上的農村老年人問題不勝枚舉。
比起有些老年人有社會保險,有退休金,飯後釣魚、打麻將還嗎娘。是天大的差別!
我們農村現在的養老方式有幾種,只佔農村老年人的少數:有夫妻一方養老,這就是一方有退休或者養老金,雙方就用一個人的錢養老;社會養老,養老院,吃低保,這是少數,只佔農村老年人的百分之一二;兒女養老,這是不穩定的,兒女有錢多給,少錢就少給,要自己勞動生產補助。有些子女把父母接進城,兒女有穩定工作的要住長久一點,否則就因各種原因隨時回家。這些隨父母進城的老年人與城裡有收入的老年人是不合群的。城裡的老年人都是說的工資多少,農村去的老年人只有埋怨命生得不好。有的打工子女接父母進城看管孩子,做家務事。與社會無有交往,只是隨打工的需要隨時搬家。因戶口的限制,等子女把城市建好後就回家。
有子女多的,在孝道方面的問題,把老年人喂「轉轉牛」對待,這在農村不少。還有很多啃老、厭老、棄老、虐老的事情太多,這在很多案件中可以看出,這些情況無不與農村老年人問題沒有解決好有一定的關系。
我們時常誇耀說我們的國家在經濟上、建設上,短時間就完成外國幾十年的速度,但是我們從不拿農民和農村老年人的社會保障與外國人比。
農民和農村老年人對國家的貢獻
革命戰爭中,在農民在打戰幹革命,在抗日戰爭中,我們四川就有三百多萬川軍在抗日,這三百多萬川軍都是農民;解放戰爭中,也是無數的農民在浴血奮戰;在對印反擊戰和對越戰爭中,那裡不是農民的兒子在奮戰:到現在的國防建設中哪裡不是農民子弟兵。可是,社保政策的制定者們都忘得一干二凈。
在國家建設中,修公路、修鐵路、架橋梁、建工廠、建城市、修水利哪裡離開了農民,哪裡不是農民是主力軍。農民們不但要出力,很多還是無償的,這些工程沒有農民能行嗎?我們今天的幸福不是農民的勞動和出錢出力能辦到嗎?我們就曾經無償的修工路、學校、政府辦公室、電站、供銷社、醫院等。農民的汗就這樣白流了嗎?農民的錢就這樣白花了嗎?要知道,在那幾年的災害面前,農民是勒緊褲腰帶、是以生命的代價去搞農業和工業的。那時餓死的人是農民,而不是現在有保障的城市人。
農民在長期的時間里,向國家無償的交納農業稅,這也是世界少有的;強行要農民低價向城市交納糧食、豬肉、棉花、糖、油、茶等,農民的貢獻還少了嗎?
改革開放後的前幾年還好,農民在解決溫飽後,亂收費就在農村大行其道,農村的亂收費,有一部門進了他們的腰包,有一部分是修建了城市的部門。例如工商、國土、計生、供電等部門的辦公樓,要是沒有對農民的亂收費和亂罰款,能有今天的高樓大廈嗎?
農民和農村老年人只要有一口氣都要向國家和社會作貢獻。例如今年5月在我鎮新春村6組集資修公路,連80多歲的老人都要交一份。每人交1250元,有一家8個人的就集資了一萬多元。要知道,修公路,不止是農民自己有益,國家的產品下鄉如汽車、摩托車都會多賣幾台。還有新春村7組每人還要集資1600多元。國家的給種糧農民的直補還不貼不了這些集資款。更有我鎮金鴨村三組周家,自己兩口子近七十,還要供養95歲的老娘,95歲老娘還要為集體和國家作貢獻,今年農村公路出資還有老娘一份,每人出300多元少不了一份。
有統計顯示:新華網06年12月31日消息:「全國通過取消農業稅每年減輕農民負擔1200億元」,這也反證明農民每年要向國家多貢獻1200億元。這個數字還少了嗎?
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農村經濟司杜鷹說:有學者統計,從78年到2003年的25年裡,低價從農民手中拿走了2萬億元人民幣。
06年9月16日教授喬新生文章:79年以來,國家和城市從農村集體土地的轉讓中積累了9萬億元的資產。
以上的兩組數據還沒有統計部門在農村的亂收費和亂罰款,還沒有統計出農民工在城市以低工資出賣勞力的數據。這當然是一個很大的天文數字。工業反哺農業,多吁少取是政府官員的口號。多少年來只是說說而也。
解決農民社保和農村老年人社會保障就無辦法了嗎??
一提到農民社會保障和農村老年人社會保障,個個政府部門都說無錢辦理,個個都把頭搖得象潑浪鼓。事實如何?
1、農村老年人辦理社會保障,是一次性的交費辦理,所交費用要幾年才能領完,也就是前幾年國家是將交納的保費分期付給參保人,這前幾年國家是不會投入的。參保人不斷的投入維持社保機構的運轉。國家的投入要後後幾年的事。難在後面。後面因為國家經濟不斷的好轉,不存在資金的問題。
2、分級別交納,實行「多交多領」「少交少領」;歲數大的少交,因為這些人領取的時間短;歲數小的多交,因為他們領取的時間長一點。制定一個合理的辦法,照顧到大多數人的情況。根據自願原則分期分批辦理。自己繳費,國家補助。例如全國老年人一億多的十分之二能繳費,每人繳費3萬,就是6千萬。前幾年國家是不會補貼的,因為每人繳的費要幾年後才能領完。不斷有人繳進來。不斷有人領出去。就象公共汽車一樣,車箱里紿終滿員。社保機構還可用保費去投資有結余。加上幾年後國家經濟在一好轉。資金問題就更不大了。
3、壓縮公款吃喝、公車消費、公款旅遊,這三公現象是廣大群眾深惡痛絕的毒瘤,是社會的公害,也是政府說要根治的。現在是越來越猖狂。據新華網08年5月23日消息:99年公費出國財政費3000億元、04年公車消費4085億元、公款吃喝2000億元。每年這三公消費在一萬億元。只要把這部分壓縮一點就夠農民和農村老年人的社會保障了。
4、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政績工程、形象工程,納稅人的錢,被政府官員拿去搞他自己的表面、政績、形象。為了他自己官位和利益,不惜在政績和形象上下工夫。在農民和農村老年人的民生工程上不想花錢。不想出力,例如安徽阜陽的白宮政府辦公大樓的腐敗案就能說明問題。例如雲南綏江縣是一個貧困縣,是向家壩庫區,是停建區域。但是政府大院即從沒有停建。縣府大院是在停建通知後修建的,最奇怪的是今年的7月分,說要在綏江召開一個移民會議,有雲南省政府的人參加,為了形象和政績馬上在5月到6月在新建政府大院的前面又違法修建一個會場,花掉二百多萬元。要知道,綏江縣農民和農村老年人的社會保障還沒有搞。民生工程不搞去搞一個只要幾年就被水庫淹掉的官員享受的無益的事情。被這些部門和官員浪費的錢財用於搞社會保障是可以的。以至於05年9月15日《每日經濟新聞》文章認為:「政績工程正成權貴經濟,資金浪費損失4000億元以上」。據新華網貴陽9月25日文章:據建設部官員披露,約五分之一的城鎮建設存在「形象工程」。這五分這一的政府都自己的形象看重,而不關心民生工程,說明我們的政府眼睛只看上,只看自己,而很少看到廣大農村,廣大農民,更不關心農民和農村老年的社會保障問題。
5、壓縮財政開支,財政開支是一個無底洞。全國政協委員馮培恩在07年3月12日說:「中國人均負擔行政費用20年增加23倍」。我們的社會保障增加了多少?07年2月17日財政部長金人慶說:「最不想買單的是增長最快的行政費用」。這說明行政費用的過快增長和社會保障費用的增長是不適應的。
6、減少國有企業的過高工資和紅利也能解決農民和農村老年的社會保障問題。例如平安保險領導人馬鳴哲一個人有6600萬元的工資,加上幾千個國企高管也都壓縮一部分出來,這個農民的事情就好辦了。恐怕還有更多的馬鳴哲的高薪沒有人去管理。因為他們拿的納稅人的錢,而納稅人又無權利參與管理。參與制定政策。所以,百姓隻眼睜睜看他們吃得流油而無能為力。
7、清查一些部門的小金庫,有很多部門把納稅人的錢用於賬外開銷,這也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只要認真清查,農民和農村老年人的社會保障問題不難解決。
8、加強反腐敗,前些年眾所周知的統計數字外逃的貪官就帶走我們國家500億美元。這些錢用於農村的問題完全可以的了。這說明我們的制度有重大的問題,眼看貪官把錢貪下去而搞農民的事總說無錢。連最高人民法院的副院長都有4億多元的問題,不能不是一個天大的玩笑。加強反腐後,納稅人的錢就用在民生工程上了,少被貪污了。
9、我們國家購買有風險的美國國債8000億美元。還要買歐500億美元,少買一點就夠我們國家農民和農村老年人的社會保障事情了。或者先把我們自己國內的事情,把農民和農村老年人的事情搞好,有錢再去外國投資也不晚。
10、在設計老年人社會保障資金的繳納和領取的比例上,一定不能違反憲法,以農民的國民待遇,平等待遇。不能搞城市和農村兩種辦法,人為的拉大城鄉差別。如果說就象我前面舉例的我地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與城市的繳費和領取比例相差四倍多的怪事,
總之,只要真正想到農民,事情就好把,相反就難辦。
11、一說到農民的社會保障和農村老年人的社會保障事情,總有人說「沒有錢辦理」「是一個系統大工程,要慢慢來」「要多方論證,要試點」等等消極的主張。但是政府部門提高自己享受的公車一樣,幾個人就把公車的消費從一般的車提高到寶馬一樣。只要政府部門像對待自己增加工資一樣,只要政府部門像漲自己的補貼一樣,政府部門用這樣的速度來辦理,農民和農村老年人的社會保障問題就不難辦理了。
11、據銀監委最新披露:國資商業銀行董事長、副董事長、行長、副行長、總經理等高層,二OO六年、二OO七年、二OO八年,三年,有37家銀行122名高管的年薪酬在1千萬元以上至4千七百七十多萬元。享有4千萬元以上超級年薪酬的分別是9家銀行的15名高管。這九家銀行是浦東發展銀行、深圳發展銀行、上海銀行、廣東發展銀行、興業銀行、淅江銀行、廣東省銀行、光大銀行、平安銀行。這些高管門少一點薪酬,農村搞好了,經濟發達了,自然的薪酬也就增加了。
12、來調節,稅收是一種平衡和減少差別的辦理,提早開征一些稅種,如已提到議事日程上的房產稅也是一個好辦法。開征一個房產稅完全能解決社會保障問題。最近國家已調高煙草稅和酒類消費稅也能解決。
13、最近國家規定社保部門增持國有股的十分之一,也是一大筆資金。這些來源用於農民和農村老年人的社會保障完全沒有問題。
14、加強反腐敗,減少腐敗。不要把我們有限的資金被腐敗分子貪污了,把錢用在民生工程上,用在農民和農村老年人的社會保障上。據材料顯示中國:近2萬貪官外逃攜款8千億元。光是外逃的都有8千億,沒有外逃的又有多少?這些不是解決社保金的資源嗎?為什麼天天喊反腐敗而腐敗是越反越多呢?這不值得我們反思嗎?又有報道說,光是深圳市長許宗衡落馬後,就有一百多貪官外逃,光是資金就帶走100多億元。這種案件為何不去防範?只要用心去反腐敗,這些外逃資金用於民生工程,用於農民和農村老年人的社會保障是用不完的。
搞好農民和農村老年人的社會保障有無好處?
1、有利於社會和諧穩定,有了社會保障,老年人生活無憂慮,子女無掛念,更好的工作打工。對國家,體現了共產黨和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人民擁護。在國際上得到支持,減少一些國家對我們國家在人權方面的指責和刁難。這是一個兩權其美的好辦法。
2、有利於擴大內需,增加消費。這個道理很多官員不理解,他們總以為我國家出錢是吃虧的一方。農村老年人繳納社保資金是一次性的,如農村老年人有一億人,有二成的人繳納,每人一次性交3萬,二千萬人一次性就交了6000億元。領取是分期領走。社會機構就象公共汽車一樣,始終是滿員運行的。社保機構還可把社保資金用於投資收益,困難有多少?
老年人因無保障,有錢只有存起來,不敢消費。這是公認的事實。只要把存款用於購買社會保險後,每月都在領取的養老金,來源有保障。存款就少,消費就增多。存款和領取的養老金同樣是自己的錢,有保障了老年人就放心的消費,這不是擴大內需是什麼?再說,現在的存款利息低,存款的人根本不劃算,用於這種對國家和老年人兩權其美的事為何不可?
3、有利於家庭和目相處,老年人有了社會保障,子女孝順的多了,改變父母和子女的關系有極大的好處。
4、有利於計劃生育,中國人幾千年的養兒防老的傳統,就是無社會保障的結果,只要對於老年人社會保障制度的實施,農民無後顧之憂,什麼超生的、重男輕女的現象就大大改觀。
5、有利於農村土地的流轉,現在的情況是農村老年人在家死守承包地,子女在外工作,兩邊都不放心,老年人在家的承包在也因年老體弱做不好,因為生活無保障又不敢轉包。對於土地沒有發揮地力,老年人也無力耕種。只要有了保障,土地流轉就容易多了。
6、逐步減輕城鄉差別。據中國社科院09年6月15日在京發布的《中國城市藍皮書》稱,「截至2008年末,我國城鎮人口已達6.07億,城鎮化率已達到45.7%。而中國城鄉收入差距在4至6倍左右,而去年全國城鄉收入比為3.31,2000年城鄉收入比只有2.79。城鄉收入差距近幾年持續走高已是不爭的事實」,我們的國家就是以消滅城鄉差別而自豪的,為何城鄉差別還要擴大。這應該是政府部門應著手解決的問題了,其中,把農民和農村社會保障問題搞好就是一項好事。2009-06-25政協委員蔡繼明說,中國權威部門的一份報告顯示,0.4%的人掌握了70%的財富,財富集中度高於美國。一份報告指出,在超過1億元以上的富豪當中,有2932人是高乾子女。他們占據了億元戶的91%,擁有資產20450餘億元。請政府部門不要忘記還有廣大的農民和農村老年人還沒有社會保障呢?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J. 給爸媽買社保一次性要交多少
【法律分析】:給爸媽買社保需要看當地的標准,根據標准還要選擇基數檔次。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一次性養老保險補繳范圍具備條件的工作人員,在自願原則下可按個人身份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補繳原單位工作期間的養老保險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