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讓家長信任自己的孩子
如何讓孩子信任自己家長
一、家長言行要一致,要給孩子樹立守信的榜樣。身教重於言教。曾子殺豬的故事就是典範。曾子的妻子要出門,孩子非要跟去不可,曾子妻就哄孩子說:「如果你留在家裡的話,回來就殺小豬給你吃。」曾子知道後,果真把小豬殺了,很嚴肅地對妻子說: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守信,說到做到,這樣父母的話孩子才會信任。
二、家長愛孩子,就要相信孩子。周弘老師有一句名言:「哪怕世上所有的人都看不起我們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熱淚地欣賞他,贊美他,為自己創造生命而自豪!」我們只要有周弘老師一半的愛和耐心,就一定能贏得孩子的信任。童欣,在微軟亞洲研究院中曾以負責著名。他小時在學校犯錯後,媽媽甚至沒有一句責備。而是看著兒子驚恐的眼睛,語氣溫和地說:「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了。你過去是一個好孩子,以後還會是一個好孩子」童欣感慨的說:「那個晚上,媽媽給了我最好的禮物。讓我一輩子都受用不盡。」
三、不失時機地給孩子以鼓勵,讓孩子感受到你是信任他的。這里有一則真實的故事:
一所小學里,老師每次提問,一個學生總是舉起他的左手,可是當老師真正讓他回答的時候,他卻答不上來。
老師問他為什麼不會還舉手?他說:「如果老師提問時他不舉手,同學會在下課時叫他傻瓜」。於是,老師就和他約定:當他真會的時候就高高地舉起左手,不會的時候就舉起右手。
這個約定,對孩子來說,是一種莫大的鼓勵。漸漸地,這個孩子越來越多地舉起驕傲的左手,越來越多、越來越好地回答老師的課堂提問。這個原本極有可能在太多的嘲笑中變差的孩子,也由一個差生轉變成了一個好學生。可見信任會讓一個人產生多麼大的自信和動力啊!正是由於信任,挽救了一個孩子的一生。
四、尊重孩子。對孩子既要有嚴格的要求,又能理解、尊重、信任孩子。
(1)平時除了關心孩子的生活外,家長要多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要把孩子放在與自己平等的地位,不要總認為孩子太小,什麼事都不懂,任何事情都是由家長決定及包辦代替。
(2)家長遇事要與孩子多商量、多溝通,真正讓孩子感覺他(或她)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員。
(3)學習上也要尊重孩子,不要將自己的愛好、願望強加給孩子。孩子從父母那裡得到愛、尊重和理解,反過來也會尊敬、愛戴父母的。家長只有走進了孩子的心裡,才能夠真正的領會到孩子的真實想法,才不會用成人的思維定勢去誤解孩子。
五、心靈的成長需要人格上的尊嚴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乞丐跪在地鐵通道邊,擺著鉛筆攤乞討。來了一個商人,丟下一美金,匆匆離去。一會兒,這位商人又跑回來,認真地對乞丐說:「咱們都是商人,都是賣東西的,我剛才付給了你一元錢,沒拿東西,現在我要拿走。」說著,蹲下來,挑了幾支鉛筆走了。商人的話,讓乞丐大為震驚。他第一次聽到有人稱他「商人」,第一次聽到有人說他「賣東西」,他一下子找到了做人的尊嚴。他迅速站立起來,撣撣身上的土,開始認真經營起他的鉛筆攤。經過幾年的努力,他成了名副其實的商人。一次,他衣冠楚楚去參加一個商界聚會,在那裡,他見到了那位商人。他畢恭畢敬地走過去,深深地鞠了一躬說:「謝謝,先生!是你讓我找回了尊嚴!」
尊嚴有如此大的力量,它能讓乞丐變成商人,也能使人變成失去靈魂的乞丐。給孩子以尊嚴,是親子之間平等交流、相互信任的開始,那就讓我們就從小事做起,從不偷看孩子的日記做起,護育孩子的尊嚴吧!
六、做孩子的朋友。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李開復博士在與中國大學生分享的教子經驗時說過這樣一段話,如果你問我的孩子:「你最喜歡你父親的什麼地方?」她們會說:「風趣甚至瘋狂、沒架子,就像我的朋友,讓我許多話都願意和他說」。從這句話里讓我們體會到孩子們心中喜歡的家長是什麼樣。在家長的面前,孩子可能永遠長不大,但是很多孩子在15歲或更早的時候,就願意把自己當作大人來考慮。這時,家長完全可以用成人的談話方式和孩子討論問題,而不再是完全的「家長」作風。建議大家試試這樣做:
(1)和孩子談理想、學習動力、玩耍、事業心、為人處事、愛情、交友、處理家庭問題等,和孩子打成一片,甚至和他一起胡說八道。不要擺起架子,做個「高高在上」的長輩。
(2)對孩子說心裡話,不要把話悶在肚子里,也希望他也這么做。做一個好的聆聽者。
(3)讓孩子知道他對你有多重要,告訴他你多麼愛他,慷慨地把你的時間分享給他,但是對物質上不要「有求必應」。
(4)花些時間理解那些流行的東西。無論是歌星、青少年偶像、新電腦游戲,流行的思想,流行的服飾,流行的技術,流行的音樂等。這樣一方面可以給你更多的話題,另一方面告訴孩子你「在乎」他。而且還可以讓你覺得年輕些!如果你不學新知識,不接觸新的思想觀念,知識匱乏,思想陳舊,你就不能理解現在孩子的所思所想。
(5)把孩子當作朋友,和他談心。可以告訴他你每天經歷的事,也可以問他,他一天經歷的事。如果他告訴你做了什麼「不該做」的事情,不要訓話,不要生氣,多聽少講。當他認為和你聊天沒有「被懲罰的威脅」時,他才會無所不談。剛開始時,如果他有點不敢講時,先對他保證不要生他的氣。創造彼此信任溝通的渠道。
(6)跟孩子多些幽默。 幽默,可以化解親子之間的隔閡,拉近心靈的距離;幽默,是人際溝通的潤滑劑。風趣幽默的教育觸動的是孩子活潑的天性。比如,今年正月,侄女悠悠來了,正哭鬧,我看見她的小臉上有兩個凍瘡疤痕,說:「悠悠好漂亮,悠悠不哭,再哭,你的漂亮的臉蛋就成了個烤糊的糍粑。」悠悠一下子破涕為笑。所以說,幽默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有效方式.
世界上有人拒絕痛苦,有人拒絕憂傷,但決不會有人拒絕笑聲。在教育孩子時,父母如果經常能想到「寓教於樂」,再頑皮、再固執的孩子也會轉變的。幽默表面上只是一種教育手段,實際上它貫穿的是一種樂觀精神,一種堅信「明天會更好」的執著,反映了教育的人文本質。
『貳』 如何教育孩子,才能讓孩子聽家長的話
擁有懂事聽話的孩子是所有父母的希望。父母總是希望孩子能理解自己,成為聽話的孩子。如何教育孩子,才能讓孩子聽家長的話?
第三,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努力和辛苦
事實上,這是為了經常陪伴孩子、讓孩子成為朋友、讓全家人生活得更好而做出的努力。這種優點是讓孩子理解父母的困難,讓孩子以家長為榜樣,為這個家出力,為心愛的人奮斗。當孩子從心裡佩服自己的家長時,會尊重家長,愛父母,聽從父母的管教。
『叄』 如何勸說老人聽子女的話
這都是輪回,你爸媽當初說的時候,你聽了嗎?這叫一報還一報,你就受著吧!
這個人上了年紀以後,就像小朋友,有反叛心理,你命令式的語氣是沒有用的,你就得哄著他們。
就像小時候父母哄你吃飯那樣,你拿出一樣的耐心,爸媽怎麼可能會不願意聽你們的話呢!多點耐心吧!
『肆』 讓媽媽聽孩子話的方法
你要是超過14歲,方法如下,她開罵的時候眼神瞪著她,(氣勢),然後盡量大聲,開場第一句一定是「你能不要命令我么!」先煞住她。如果她被嚇到,你就接著說你的,記住語氣要尊進,但是要有氣勢,聲音要大,眼睛要一直看著她。
如果她沒被嚇住,你就邁大步回房間,或者出門。做自己的事,直到她跟著你繼續罵你,然後你繼續瞪著她,再大聲說:我說了不要命令我。接著,一定不要做她讓你去做的事情。這樣反復幾次,她就聽話了。。。。
(親身經歷,僅供參考,孩子跟媽媽吵始終是不對的。。。)
『伍』 怎樣才能讓父母尊重一下子女的想法,我都已經是成年人了,我爸媽什麼都要限制我,真的很心累
在所有的父母面前,孩子永遠都是孩子。
你的想法可能不成熟或者根本就是幼稚專,所以屬你需要用事實證明自己有能力去甄別事物。
我覺得如果你想談情說愛也沒什麼,年輕人都需要談一段或者幾段戀愛才能慢慢成熟起來。但是,不要剛談戀愛就不顧一切的想要永遠在一起,這種沖動是絕大多數的年輕的通病,但隨著時間推移,當初的沖動很多都化作悔恨。如果你的父母是因為感情的事情干涉你,那我勸你還是聽一聽你父母的話,感情上的經驗你現在還沒有你的父母豐富,而且你和你的那位肯定是在很多事情上做的不夠成熟穩重。
不要沖動的不顧一切的去戀愛,那樣最後受傷的一定會是你。你可以多看看天津衛視的綜藝節目(愛情保衛戰),如果你能聽懂那些點評老師的話,那麼你就能夠獨立判斷你的愛情裡面的成分有幾分是真愛,幾分是盲目。
『陸』 怎麼讓我的父母聽我的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做事方式
我們的父母也是如此
要明白
想要把你的想法強加給別人
必須有一定的說服力
建議
如果你認為自己的做法很好
應該學會和父母委婉的溝通
就是解決問題的方式
『柒』 心理學:怎麼讓父母聽自己的話
這個要看父母的性格,以及子女對父母來說的意義。如果父母性格固執,強勢,認為子女違背父母的意願就是大逆不道,那麼你的意見對他們來說,並沒有特別大的作用。所以,你抱著這個想法,可能會有點難以實現哦
如果父母比較民主,子女對他來說非常的重要,為了子女高興,可以隱忍一些東西,包括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那麼你的說服可能會起到作用。
你可以採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方法,就是告訴他們這么做了之後 會給 家庭帶來什麼改變 會讓你放心 安心等等,最好是從你和父母之間記憶都比較深刻的並且美好的事情說起,帶動一下父母的情感,調動起你們之間的聯結, 那麼在引導你想要說的事情來,可能父母就會被感化,聽從你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