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詢問他人父母如何用詞文明

詢問他人父母如何用詞文明

發布時間:2022-05-09 11:26:44

A. 禮貌用詞14個

文明禮貌用語
一、日常文明用語
您好、請、謝謝、對不起、再見。
二、接聽電話用語
1.您好!這里是廣州市統計局XX處(室、中心、分院),請問您找誰?
2.我就是,請問您是哪一位?……請講。
3.請問您有什麼事?(有什麼能幫您?)請稍等,我記錄一下。
4.您放心,我會盡力辦好這件事。
5.不用謝,這是我們應該做的,再見。
6.XX同志不在,我可以替您轉告嗎?(請您稍後再來電話好嗎?)。
7.對不起,這類業務請您向XX處(室、中心、分院)咨詢,他們的號碼是……。
8.對不起,您打錯號碼了,我是廣州市統計局XX處(室、中心、分院),……沒關系。
9、再見。
三、打電話用語
10.您好!請問您是XX單位嗎?
11.我是廣州市統計局XX處(室、中心、分院),請問怎麼稱呼您?
12.請幫我找一下XX同志,謝謝!
13.(若打錯聯系電話)對不起,我打錯電話了。
四、接待來客用語
14.請進!
15.您好!同志您辦什麼事情?(或請問您找誰?)。
16、請稍等,我馬上為您辦理。
17.他(她)不在,請問有事需要轉告嗎?
18. XX處(室、中心、分院)在X樓,具體辦公地點在XX地方。
19.對不起,讓您久等了。
20.請坐(請喝茶)。
21.我就是,請問有事需要辦理嗎?
22.您反映的情況,我們盡快辦理。
23.對不起,這個問題因情況特殊無法立即辦理,請留下您的聯系電話,再答復您好嗎?
24.不用謝,請慢走。
五、到外單位辦事用語
25.對不起,打擾一下。
26.請問XX處(室)在哪間辦公室?
27.請問XX同志在嗎?
28.非常感謝您(麻煩您啦)。
29.請留步。

服務忌語
1.有事快說。
2.不知道,問別人去。
3.快下班了,明天再來。
4.說了半天,您怎麼還不明白。
5.這事我不管,想找誰找誰去。
6.他不在,到外邊等著去。
7.你這人怎麼事兒這么多。
8.你懂不懂,這是政策規定。
9.上面都寫著呢,自己看去。
10.誰給你說的(誰答應你的)找誰去。
11.有話就說,你管我姓什麼。
12.你著什麼急,沒看我正忙著哩。
13.剛才給你說過了,怎麼還問。

文明行為准則
1.精神飽滿,舉止端莊,態度和藹,語言文明。
2.衣著整潔,樸素大方,上班時間不得穿背心、拖鞋、短褲、超短裙等。
3.男同志不留長胡須,不留長發;女同志發型適宜整齊,飾物大方適當,符合職業特點,不濃妝艷抹。
4.嚴禁工作時間嬉笑、聊天、打鬧、喧嘩或搞其他娛樂活動。
5.嚴禁利用單位電腦上網炒股、聊天、打游戲或從事非公務活動。
6.有客來訪,要起身微笑迎接,不得坐著不動,表情冷漠,漫不經心,敷衍了事。
7.同事之間文明相處,以誠待人,不粗言穢語,不隨意起綽號、喊綽號。
8.不在公共場所吸煙,提倡戒煙,共同營建無煙辦公室。
9.不亂丟亂吐,不亂穿馬路,不亂停亂放,保持公共場所清潔衛生、秩序井然。
10.愛護公物,不損壞花木和公共設施,共同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文明道德規范
1.政治堅定,忠誠盡責。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黨和政府的聲譽。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維護社會穩定。堅持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樹立社會主義「八榮八恥」榮辱觀。
2.遵章守紀,依法行政。遵守國家憲法、法律和法規,遵守地方和部門規章和行政法規,模範履行法律法規規定的各項義務,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維護社會公共利益,按照法定程序和許可權履行職責,執行公務,保證公務行為合法、公正、不越權行政或濫用職權,不侵犯他人合法權益。嚴格執法,文明執法,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切實維護法律、法規的嚴肅性,保守國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3.加強學習,勇於創新。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用正確的理論指導實踐。加強業務知識學習,努力掌握從事本職工作所需要的有關知識和技能,增強專業素養,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和工作質量。加強調查研究,及時總結工作經驗和教訓,善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樹立開拓創新的理念,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銳意進取、大膽創新的精神,勇於探索新形勢下統計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徑,創造性地開展各項工作,不斷提高工作效率。
4.清正廉潔,樂於奉獻。廉潔奉公,勤政為民,忠於職守,不以權謀私。對己清正,對人公正,對內嚴格,對外平等。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觀念,勤奮工作,甘於奉獻,努力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一切從人民利益出發,甘當人民公僕。堅持民主集中制,勇於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加強與部門、同事之間的協調配合,維護集體榮譽,團結協作,顧全大局,主動配合不扯皮,積極負責不推諉。
5.誠實守信,品行端正。謙虛謹慎,言行一致,助人為樂,禮讓他人,誠實守信,模範遵守社會公德,時時處處維護公務員的良好形象。服務熱情、主動、周到、耐心,在法定或承諾時限內完成服務工作,避免冷漠、生硬、急躁、隨意和拖拉,保證讓服務對象滿意。尊老愛幼,贍養父母,夫妻平等,家庭和睦。舉止端莊,儀表整潔,語言文明,講普通話。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B. 人在稱別人的父親時,敬詞有令父,( )等;稱自己的母親時,謙詞有家母,( )等

人在稱別人的父親時,敬詞有令父、(令尊)等,稱自己的母親時,謙詞有家母、(家慈)。

相關延展:謙詞和敬詞。

古代對對方母親的尊稱為「令堂」

家母:謙辭,對別人稱自己的母親

令尊是指對方的父親,尊稱。

令荊是指對方的妻子,尊稱。稱自己夫人時用「拙荊」,是謙稱。

令愛是指對方的女兒,與「令璦」通用。

令郎是指對方的兒子。稱自己的兒子時用「犬子」,是謙稱。

令親是指對方的親戚,敬辭。

古代對別人的尊稱

一、「令」:用在名詞或形容詞前表示對別人親屬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如:

令尊、令堂:對別人父母的尊稱

令兄、令妹:對別人兄妹的敬稱

令郎、令愛:對別人兒女的敬稱

令閫:尊稱別人的妻子

令親:尊稱別人的親人

二、「惠」:敬辭,用於對方對自己的行動。如:

惠臨、惠顧:指對方到自己這里來

惠存:請別人保存自己的贈品

三、「垂」:敬辭,用於別人對自己的行動。如:

垂問、垂詢:指對方詢問自己

垂念:指別人想念自己

四、「賜」:敬辭,指所受的禮物。如:

賜教:別人指教自己

賜膳:別人用飯食招待自己

賜復:請別人給自己回信

五、「請」:敬辭,用於希望對方做什麼事。如:

請問:希望別人回答

請教:希望別人指教

六、「高」:敬辭,稱別人的事物。如:

高見:指別人的見解

高論;別人見解高明的言論

高足:尊稱別人的學生

高壽:用於問老人的年紀

高齡:用於稱老人的年齡

高就:指人離開原來的職位就任較高的職位

七、「華」:敬辭,稱跟對方有關的事物。如:
華翰:稱別人的書信

華誕:別人的生日

華廈:別人的房屋

八、「賢」:稱呼對方,多用於平輩或晚輩。如:

賢弟、賢侄等

九、「奉」敬辭,用於自己的行為涉及對方。如:

奉送:贈送

奉還:歸還

奉勸:勸告

奉陪:陪同

C. 小學生文明用語100語,您好之類的

小學生文明禮儀100條

一、稱謂禮儀
1、對父母長輩不能直呼其名,更不能以不禮貌言詞代稱,要用准確的稱呼,如爸爸、奶奶、老師、叔叔等。 2、他人取綽號。
二、問候禮儀
向父母長輩問候致意,要按時間、場合、節慶不同,採用不同的問候。
1、早起後問爸爸、媽媽早上好。
2、睡覺前祝爸爸、媽媽晚安。
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媽媽回來啦。
4、過生日:祝長輩生日快樂、身體健康。
5、過新年:祝長輩、親友新年愉快。
6、當爸爸、媽媽外出時說:祝爸爸、媽媽一路平安、辦事順利。
7、當爸爸、媽媽外出歸來時說:爸爸、媽媽回來啦,辛苦了。
8、自己告別家人時:您放心吧,我會照顧好自己。如果離家時間較長,就要寫信或打電話問候家人。
9、自己回家時,應向父母、長輩打招呼。

三、餐桌禮儀

(一)在家時:
1請長輩先入座。
2等長輩先拿碗筷後,自己再拿碗筷。
3吃東喝湯時要小口天咽,閉嘴咀嚼,要細嚼慢咽,盡量不發出響聲。
4吃飯時,一手拿筷,一手扶住碗。
5不敲碗,不翻撒尿揀菜餚。
6別人給自己添飯菜,要說「謝謝」。不需要時,應說:「謝謝,我真的不需要了。
7、主動給長輩添飯加菜。
8、先吃完要說「大家慢慢吃」
9、用餐完畢,幫助父母收拾好碗筷,擦洗餐桌。
(二)在學校:
1不奔跑,有秩序地進入餐廳。
2坐在指定的座位上,兩腳自然並攏,雙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背直立。
3吃飯時,一手拿勺子,一手扶住碗。不敲飯盆,要安靜、文明進餐。
4飯、菜、湯要吃凈(特殊情況例外)不偏食、不挑食。
5用餐結束,應把凳子整齊地擺入在餐桌下面

更多資料訪問http://wenku..com/link?url=-4VlZw_GJxesLx5iWh2RazOsbA_WHXNPklkzNt5jCrQ4uLW

D. 像長輩詢問問題時應該如何用敬語

敬 詞

1.「拜」字族

拜讀:讀對方作品。拜會:和對方見面。拜望:看望或探望對方。拜託:請對方幫忙。

2.「奉」字族

奉告:告訴對方。奉還:對方的物品歸還。奉送:贈送對方禮物。

3.「高」字族

高就:詢問對方在哪裡工作。高齡、高壽:指老人家年齡。高見:指對方的見解。高攀:和他人交朋友或結成親戚。高堂:稱對方父母。高足:稱對方的學生或徒弟。

4.「貴」字族

貴姓:詢問對方的姓。貴庚:詢問對方的年齡。貴恙:稱對方的病。

5.「惠」字族

惠贈:指對方贈予(財物)。惠存:多用於送對方相片、書籍等紀念品。惠顧:商家稱顧客到來。惠臨:指對方到自己這里來。惠允:指對方允許自己做某事。

6.「令」字族

令堂:尊稱對方的母親。令尊:尊稱對方的父親。令媛:尊稱對方女兒。令愛:尊稱對方女兒。令郎:尊稱對方的兒子。

7.「寶」字族

寶號:稱對方的店鋪。寶眷:稱對方的家眷。

8.「呈」字族

呈正:指把自己的作品送交別人批評指正。呈報:指用公文向上級報告。呈請:指用公文向上級請示。

9.「垂」字族

垂問:表示別人(多指長輩或上級)對自己的詢問。垂愛:稱對方(多指長輩或上級)對自己的愛護(多用於書信)。垂詢:稱對方(多指顧客)對本企業事務的詢問。

10.「光」字族

光臨:稱對方到來。光顧:商家多用以歡迎顧客。

11.其他敬詞

壁還:用於歸還對方物品。

俯就:請對方同意擔任某一職務。

斧正:請對方修改文章。

恭候:用於等待對方。

借問:用於向別人打聽事情。

千金:稱別人的女兒

雅正:把自己的書畫等送人時表示請對方指教。

鼎力:用於向對方表示感謝。

華誕:稱對方的生日。

E. 文明禮儀有哪些

一、稱謂禮儀

1、對父母長輩不能直呼其名,更不能以不禮貌言詞代稱,要用准確的稱呼,如爸爸、奶奶、老師、叔叔等。

2、他人取綽號。

二、問候禮儀

向父母長輩問候致意,要按時間、場合、節慶不同,採用不同的問候。

1、早起後問爸爸、媽媽早上好。

2、睡覺前祝爸爸、媽媽晚安。

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媽媽回來啦。

4、過生日:祝長輩生日快樂、身體健康。

5、過新年:祝長輩、親友新年愉快。

6、當爸爸、媽媽外出時說:祝爸爸、媽媽一路平安、辦事順利。

7、當爸爸、媽媽外出歸來時說:爸爸、媽媽回來啦,辛苦了。

8、自己告別家人時:您放心吧,我會照顧好自己。如果離家時間較長,就要寫信或打電話問候家人。

9、自己回家時,應向父母、長輩打招呼。

三、餐桌禮儀

(一)在家時:

1、請長輩先入座。

2、等長輩先拿碗筷後,自己再拿碗筷。

3、吃東喝湯時要小口天咽,閉嘴咀嚼,要細嚼慢咽,盡量不發出響聲。

4、吃飯時,一手拿筷,一手扶住碗。

5、不敲碗,不翻撒尿揀菜餚。

6、別人給自己添飯菜,要說「謝謝」。不需要時,應說:「謝謝,我真的不需要了。」

7、主動給長輩添飯加菜。

8、先吃完要說「大家慢慢吃」。

9、用餐完畢,幫助父母收拾好碗筷,擦洗餐桌。

(二)在學校:

1、不奔跑,有秩序地進入餐廳。

2、坐在指定的座位上,兩腳自然並攏,雙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背直立。

3、吃飯時,一手拿勺子,一手扶住碗。不敲飯盆,要安靜、文明進餐。

4、飯、菜、湯要吃凈(特殊情況例外);不偏食、不挑食。

5、用餐結束,應把凳子整齊地擺入在餐桌下面。

四、待客禮儀

1、客人來訪,要事先准備,把房間收拾整潔。要熱情接待,幫助父母排座、遞茶後可告辭離開,待父母送客時應與客人說「再見」。如父母不在家,要以主人身份接待客人。

2、自己的同學、朋友來訪,應熱情迎接,初次來訪,應給父母逐個介紹,然後把最佳座位讓給客人,可用茶水、水果、圖書等招待。

3、父母的朋友帶小孩子來訪,應同小孩一同玩,或給他講故事,和他們一起看書、聽音樂、看電視。

4、吃飯時,同學、朋友來訪,應主動邀其一起用餐,如果客人申明吃過,先安排朋友就坐,找些書報或雜志給他看後再接著吃飯。

5、接待老師應像接待長輩一樣熱情莊重。

6、送客要送到門外,並歡迎客人下次再來。

五、做客禮儀

1、去親友家做客要准時,儀表整潔,盡可能帶些小禮品,以表示對主人的尊重。

2、在親友家,不能大聲大氣說話,要談吐文明。

3、不經主人允許,不可隨意動用主人家裡的東西,即便是至親好友也應先打招呼,徵得主人同意後才能動用。

4、如果在主人家用餐,要注意用餐禮儀,不能搶先入座,不能先動食物。

5、告別時,要說感謝的話,如「今天真高興」、「歡迎到我家去」。

六、穿著禮儀

1、不穿奇裝異服,參加重要的集會時候按要求穿規定的校服,。

2、保持個人整潔,著裝整齊,樸素大方,不把上衣捆在腰間,不披衣散扣。

3、不穿背心、拖鞋、褲衩在校園行走或進入教室。

4、課堂上不敞衣、脫鞋。

5、同學間不攀比(如不穿名牌等),不穿中高跟鞋,不穿厚底時裝鞋,以球鞋或平底鞋為好。

6、不佩戴項鏈、耳環(針)、戒指、手鏈、手鐲等飾物。

7、按要求修剪頭發,不染發,不燙發,男生不留長發,女生不披頭散發。

七、行走禮儀

1、走路要抬頭挺胸,目視前方,肩臂自然擺動,步速適中,忌諱八字腳、搖搖晃晃,或者扭捏碎步。

2、上下樓、過樓道要靠右慢行,不可以騎在欄桿上向下滑。出入教室、辦公室,會場等按指定線路走,不擁擠,出入各功能室輕聲慢步,不影響他人。

3、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問候,不能視而不見;需要交談,應靠路邊或到角落談話,不能站在道路當中或人多擁擠的地方。

4、行人互相禮讓,主動給長者讓路,主動給殘疾人和有需要的人士讓路。

5、向別人打聽道路,先用禮貌語言打招呼,如「對不起,打擾您一下」、「請問」等,年輕人問路應選適當稱呼,如「老爺爺」、「阿姨」、「叔叔」等,然後再問路;聽完回答之後,一定要說:「謝謝您!」如果被陌生人問路,則應認真、仔細回答,自己不清楚,應說:「很抱歉,我不知道,請再問問別人。」

八、尊師重孝禮儀

1、見到老師主動問「老師好」,見到來賓應面帶微笑主動問「客人老師好」,分別時說「再見」。

2、進出校及上下樓梯靠右行,給老師讓行。

3、上課(包括自修課)遲到應先喊「報告」,經老師允許後方可進入教室。上課發言時,應立正站直,目光正視老師。

4、進辦公室要喊「報告」,聽到「請進」後方可進入;問老師要用「請問」,老師答後要道謝,說「再見」後再離開;不隨便翻閱老師辦公室的東西;不私自打開教師電腦。如果辦公室無人時,學生就不能隨意進入。

5、指出老師的錯處要有禮貌,並要注意場合。

6、虛心聽取老師的教誨,接受師長的教育,態度端正。

7、對老師說實話、真話,不欺騙老師。

8、珍惜老師的勞動成果,按時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各項任務。

9、服從老師管理,不頂撞老師。如果你有自己的看法及見解,應選擇合適的方法誠懇地與老師交換意見。

10、在校道上遇見老師主動停下,微微鞠躬或點頭問好。遇見兩個以上的老師,問「老師們好」。

11、與老師交談時,要起立並主動給老師讓座。

12、老師在辦事或與別人在交談時,不可隨意打擾老師,躬身站立一側,等老師辦完事或談完話後再找老師(緊急情況除外)。

13、父母長時間外出,要經常以電話、簡訊或寫信的方式向父母匯報近期學習生活情況。聽從父母的正確教導,態度謙和不任性。

14、對長輩有意見,應有禮貌地提出,不耍脾氣,不頂撞。

15、未經父母允許不得晚歸、遠出以及無故在外過夜。

16、長輩休息時,不要輕易打擾他們。長輩身體不適,要勤問候,多體貼。

17、觀看電視節目時,不喧嘩,不與長輩搶節目頻道。

九、同學禮儀

1、同學間要面帶微笑互相問候「你早」、「你好」,可點頭、招手。

2、與同學說話態度誠懇、謙虛,語調要平和,聽同學說話要專心,直視同學,不輕易打斷別人的話。

3、同學間的交往應講普通話,使用禮貌用語。問同學問題,問前要用謙語「請問」、「對不起」、「打擾你一下」、「向你請教個問題」等,問後要道謝;同學回答不上來,說「不要緊,這個問題比較難回答,耽擱了你的時間,謝謝」等。

4、尊重同學,不給同學取侮辱性綽號,或叫同學的侮辱性綽號,不說使別人傷心羞愧的話。

5、同學之間互助互愛,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同學。選擇恰當的方式 真誠地指出同學的不足或肯定同學的長處。

6、男女同學互相尊重和照顧,不欺負對方。

7、向同學借東西,要先徵得同學的同意。對同學的東西要特別愛護,且按時歸還,一旦遺失,應立即道歉並賠償。

8、不在同學面前或背後說長論短、搬弄事非,不嘲笑同學。

9、不斤斤計較,對同學的過失或冒犯要寬宏大量。妨礙同學時要道歉。

10、講究信用,在不違反校紀校規的前提下答應同學的事要盡力做到,做不到時要表示歉意。

十、升旗禮儀

1、有秩序地進場和退場,一般情況按要求穿校服。

2、立正站立,保持肅靜。禁止回頭回腦、東張西望。

3、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

4、認真聽國旗下講話。

5、唱國歌時要嚴肅,聲音要洪亮。

十一、集會禮儀

1、集合時,提前到達,准時進入會場,列隊快、靜、齊,並在指定位置做好。

2、聽報告聚精會神,保持肅靜,坐姿端正,不亂議論,不亂走動。

3、不在會場吃零食,不亂扔果皮紙屑。

4、報告或演出結束,要鼓掌致謝;精彩之處適度鼓掌,不喝倒彩,不吹口哨,不大聲喧嘩。

5、學生上台發言要向主席台領導和場內同學鞠躬行禮,少先隊員行隊禮。發言結束後道謝。

6、上台領獎時,應面帶微笑向授獎者鞠躬行禮,後雙手下接捧證書(獎狀、獎品),並向授獎者致謝。

7、會議、演出進行中不擅自離場;演出結束後,等演員上台謝幕後再有秩序地退場。

8、確實有特殊情況需要離開會場,先取得老師的同意才能離開。

十二、乘車禮儀
1、上學放學自覺排隊候車,注意維持候車地點的整潔,有秩序地上下車。
2、在校車內不吃東西,文明乘車,自覺保持車廂潔凈。
3、乘坐校車不搶座位,主動給小同學和有困難的同學讓座。乘坐公共汽車、船應主動給老、幼、病、殘、孕婦及師長讓座。
4、在車上不做危險動作,注意乘車安全。

十三、社會禮儀
1、要他人幫忙,說聲「請您」或「麻煩您」,得到別人幫忙後,說聲「謝謝」。
2、不小心影響別人休息或工作時,說聲「對不起」、「請原諒」;別人不小心
影響了你,並誠懇地向你道歉時,應寬容地說「沒關系」。
3、與人交談,態度要真誠,說話要和氣。聽取他人發言或說話時,要正視對方,不能漫不經心,不能隨便插話。
4、在公眾場合,不能大聲喧嘩,不能隨地吐痰、亂扔垃圾,不能挖耳、摳鼻、剃牙、剪指甲等。
5、遵守交通法規,不違章騎車,過馬路走人行橫道。
6、遵守公共秩序,應排隊購票購物,對工作人員有禮貌。
7、愛護公共設施、文物古跡,愛惜莊稼、花草樹木,保護有益動物和生態環境。
8、慰問病人時,要說:「您好好休養。」並帶上慰問品或鮮花

F. 文明禮儀

一、稱謂禮儀

1、對父母長輩不能直呼其名,更不能以不禮貌言詞代稱,要用准確的稱呼,如爸爸、奶奶、老師、叔叔等。

2、他人取綽號。

二、問候禮儀

向父母長輩問候致意,要按時間、場合、節慶不同,採用不同的問候。

1、早起後問爸爸、媽媽早上好。

2、睡覺前祝爸爸、媽媽晚安。

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媽媽回來啦。

4、過生日:祝長輩生日快樂、身體健康。

5、過新年:祝長輩、親友新年愉快。

6、當爸爸、媽媽外出時說:祝爸爸、媽媽一路平安、辦事順利。

7、當爸爸、媽媽外出歸來時說:爸爸、媽媽回來啦,辛苦了。

8、自己告別家人時:您放心吧,我會照顧好自己。如果離家時間較長,就要寫信或打電話問候家人。

9、自己回家時,應向父母、長輩打招呼。

三、餐桌禮儀

(一)在家時:

1、請長輩先入座。

2、等長輩先拿碗筷後,自己再拿碗筷。

3、吃東喝湯時要小口天咽,閉嘴咀嚼,要細嚼慢咽,盡量不發出響聲。

4、吃飯時,一手拿筷,一手扶住碗。

5、不敲碗,不翻撒尿揀菜餚。

6、別人給自己添飯菜,要說「謝謝」。不需要時,應說:「謝謝,我真的不需要了。」

7、主動給長輩添飯加菜。

8、先吃完要說「大家慢慢吃」。

9、用餐完畢,幫助父母收拾好碗筷,擦洗餐桌。

(二)在學校:

1、不奔跑,有秩序地進入餐廳。

2、坐在指定的座位上,兩腳自然並攏,雙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背直立。

3、吃飯時,一手拿勺子,一手扶住碗。不敲飯盆,要安靜、文明進餐。

4、飯、菜、湯要吃凈(特殊情況例外);不偏食、不挑食。

5、用餐結束,應把凳子整齊地擺入在餐桌下面。

四、待客禮儀

1、客人來訪,要事先准備,把房間收拾整潔。要熱情接待,幫助父母排座、遞茶後可告辭離開,待父母送客時應與客人說「再見」。如父母不在家,要以主人身份接待客人。

2、自己的同學、朋友來訪,應熱情迎接,初次來訪,應給父母逐個介紹,然後把最佳座位讓給客人,可用茶水、水果、圖書等招待。

3、父母的朋友帶小孩子來訪,應同小孩一同玩,或給他講故事,和他們一起看書、聽音樂、看電視。

4、吃飯時,同學、朋友來訪,應主動邀其一起用餐,如果客人申明吃過,先安排朋友就坐,找些書報或雜志給他看後再接著吃飯。

5、接待老師應像接待長輩一樣熱情莊重。

6、送客要送到門外,並歡迎客人下次再來。

五、做客禮儀

1、去親友家做客要准時,儀表整潔,盡可能帶些小禮品,以表示對主人的尊重。

2、在親友家,不能大聲大氣說話,要談吐文明。

3、不經主人允許,不可隨意動用主人家裡的東西,即便是至親好友也應先打招呼,徵得主人同意後才能動用。

4、如果在主人家用餐,要注意用餐禮儀,不能搶先入座,不能先動食物。

5、告別時,要說感謝的話,如「今天真高興」、「歡迎到我家去」。

六、穿著禮儀

1、不穿奇裝異服,參加重要的集會時候按要求穿規定的校服,。

2、保持個人整潔,著裝整齊,樸素大方,不把上衣捆在腰間,不披衣散扣。

3、不穿背心、拖鞋、褲衩在校園行走或進入教室。

4、課堂上不敞衣、脫鞋。

5、同學間不攀比(如不穿名牌等),不穿中高跟鞋,不穿厚底時裝鞋,以球鞋或平底鞋為好。

6、不佩戴項鏈、耳環(針)、戒指、手鏈、手鐲等飾物。

7、按要求修剪頭發,不染發,不燙發,男生不留長發,女生不披頭散發。

七、行走禮儀

1、走路要抬頭挺胸,目視前方,肩臂自然擺動,步速適中,忌諱八字腳、搖搖晃晃,或者扭捏碎步。

2、上下樓、過樓道要靠右慢行,不可以騎在欄桿上向下滑。出入教室、辦公室,會場等按指定線路走,不擁擠,出入各功能室輕聲慢步,不影響他人。

3、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問候,不能視而不見;需要交談,應靠路邊或到角落談話,不能站在道路當中或人多擁擠的地方。

4、行人互相禮讓,主動給長者讓路,主動給殘疾人和有需要的人士讓路。

5、向別人打聽道路,先用禮貌語言打招呼,如「對不起,打擾您一下」、「請問」等,年輕人問路應選適當稱呼,如「老爺爺」、「阿姨」、「叔叔」等,然後再問路;聽完回答之後,一定要說:「謝謝您!」如果被陌生人問路,則應認真、仔細回答,自己不清楚,應說:「很抱歉,我不知道,請再問問別人。」

八、尊師重孝禮儀

1、見到老師主動問「老師好」,見到來賓應面帶微笑主動問「客人老師好」,分別時說「再見」。

2、進出校及上下樓梯靠右行,給老師讓行。

3、上課(包括自修課)遲到應先喊「報告」,經老師允許後方可進入教室。上課發言時,應立正站直,目光正視老師。

4、進辦公室要喊「報告」,聽到「請進」後方可進入;問老師要用「請問」,老師答後要道謝,說「再見」後再離開;不隨便翻閱老師辦公室的東西;不私自打開教師電腦。如果辦公室無人時,學生就不能隨意進入。

5、指出老師的錯處要有禮貌,並要注意場合。

6、虛心聽取老師的教誨,接受師長的教育,態度端正。

7、對老師說實話、真話,不欺騙老師。

8、珍惜老師的勞動成果,按時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各項任務。

9、服從老師管理,不頂撞老師。如果你有自己的看法及見解,應選擇合適的方法誠懇地與老師交換意見。

10、在校道上遇見老師主動停下,微微鞠躬或點頭問好。遇見兩個以上的老師,問「老師們好」。

11、與老師交談時,要起立並主動給老師讓座。

12、老師在辦事或與別人在交談時,不可隨意打擾老師,躬身站立一側,等老師辦完事或談完話後再找老師(緊急情況除外)。

13、父母長時間外出,要經常以電話、簡訊或寫信的方式向父母匯報近期學習生活情況。聽從父母的正確教導,態度謙和不任性。

14、對長輩有意見,應有禮貌地提出,不耍脾氣,不頂撞。

15、未經父母允許不得晚歸、遠出以及無故在外過夜。

16、長輩休息時,不要輕易打擾他們。長輩身體不適,要勤問候,多體貼。

17、觀看電視節目時,不喧嘩,不與長輩搶節目頻道。

九、同學禮儀

1、同學間要面帶微笑互相問候「你早」、「你好」,可點頭、招手。

2、與同學說話態度誠懇、謙虛,語調要平和,聽同學說話要專心,直視同學,不輕易打斷別人的話。

3、同學間的交往應講普通話,使用禮貌用語。問同學問題,問前要用謙語「請問」、「對不起」、「打擾你一下」、「向你請教個問題」等,問後要道謝;同學回答不上來,說「不要緊,這個問題比較難回答,耽擱了你的時間,謝謝」等。

4、尊重同學,不給同學取侮辱性綽號,或叫同學的侮辱性綽號,不說使別人傷心羞愧的話。

5、同學之間互助互愛,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同學。選擇恰當的方式 真誠地指出同學的不足或肯定同學的長處。

6、男女同學互相尊重和照顧,不欺負對方。

7、向同學借東西,要先徵得同學的同意。對同學的東西要特別愛護,且按時歸還,一旦遺失,應立即道歉並賠償。

8、不在同學面前或背後說長論短、搬弄事非,不嘲笑同學。

9、不斤斤計較,對同學的過失或冒犯要寬宏大量。妨礙同學時要道歉。

10、講究信用,在不違反校紀校規的前提下答應同學的事要盡力做到,做不到時要表示歉意。

十、升旗禮儀

1、有秩序地進場和退場,一般情況按要求穿校服。

2、立正站立,保持肅靜。禁止回頭回腦、東張西望。

3、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

4、認真聽國旗下講話。

5、唱國歌時要嚴肅,聲音要洪亮。

十一、集會禮儀

1、集合時,提前到達,准時進入會場,列隊快、靜、齊,並在指定位置做好。

2、聽報告聚精會神,保持肅靜,坐姿端正,不亂議論,不亂走動。

3、不在會場吃零食,不亂扔果皮紙屑。

4、報告或演出結束,要鼓掌致謝;精彩之處適度鼓掌,不喝倒彩,不吹口哨,不大聲喧嘩。

5、學生上台發言要向主席台領導和場內同學鞠躬行禮,少先隊員行隊禮。發言結束後道謝。

6、上台領獎時,應面帶微笑向授獎者鞠躬行禮,後雙手下接捧證書(獎狀、獎品),並向授獎者致謝。

7、會議、演出進行中不擅自離場;演出結束後,等演員上台謝幕後再有秩序地退場。

8、確實有特殊情況需要離開會場,先取得老師的同意才能離開。

十二、乘車禮儀

1、上學放學自覺排隊候車,注意維持候車地點的整潔,有秩序地上下車。

2、在校車內不吃東西,文明乘車,自覺保持車廂潔凈。

3、乘坐校車不搶座位,主動給小同學和有困難的同學讓座。乘坐公共汽車、船應主動給老、幼、病、殘、孕婦及師長讓座。

4、在車上不做危險動作,注意乘車安全。

十三、社會禮儀

1、要他人幫忙,說聲「請您」或「麻煩您」,得到別人幫忙後,說聲「謝謝」。

2、不小心影響別人休息或工作時,說聲「對不起」、「請原諒」;別人不小心

影響了你,並誠懇地向你道歉時,應寬容地說「沒關系」。

3、與人交談,態度要真誠,說話要和氣。聽取他人發言或說話時,要正視對方,不能漫不經心,不能隨便插話。

4、在公眾場合,不能大聲喧嘩,不能隨地吐痰、亂扔垃圾,不能挖耳、摳鼻、剃牙、剪指甲等。

5、遵守交通法規,不違章騎車,過馬路走人行橫道。

6、遵守公共秩序,應排隊購票購物,對工作人員有禮貌。

7、愛護公共設施、文物古跡,愛惜莊稼、花草樹木,保護有益動物和生態環境。

8、慰問病人時,要說:「您好好休養。」並帶上慰問品或鮮花

G. 日常文明禮儀用語,問候語,關心語,

你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就好了,呵呵

H. 小學生文明禮貌用詞,急啊 !!!!!!!!!

初次見面說「久仰」;
好久不見說「久違」。
等候客人用「恭候」;
賓客來到稱「光臨」。
未及歡迎說「失迎」;
起身作別稱「告辭」;
看望別人用「拜訪」;
請人別送用「留步」。
陪伴朋友用「奉陪」;
中途告辭用「失陪」。
請人原諒說「包涵」;
請人批評說「指教」。
求人解答用「請教」;
盼人指點用「賜教」。
歡迎購買說「惠顧」;
請人受禮稱「笑納」。
請人幫忙說「勞駕」;
求給方便說「借光」。
麻煩別人說「打擾」;
託人辦事用「拜託」。
向人祝賀用「恭喜」;
贊人見解稱「高見」。
對方來信稱「惠書」;
贈人書畫題「惠存」。
尊稱老師為「恩師」;
稱人學生為「高足」。
請人休息為「節勞」;
對方不適說「欠安」。
老人年齡說「高壽」;
女士年齡稱「芳齡」。
與人相見說「您好」 問人姓氏說「貴姓」 問人住址說「府上」
仰慕已久說「久仰」 長期未見說「久違」 求人幫忙說「勞駕」
向人詢問說「請問」 請人協助說「費心」 請人解答說「請教」
求人辦事說「拜託」 麻煩別人說「打擾」 求人方便說「借光」
請改文章說「斧正」 接受好意說「領情」 求人指點說「賜教」
得人幫助說「謝謝」 祝人健康說「保重」 向人祝賀說「恭喜」
老人年齡說「高壽」 身體不適說「欠安」 看望別人說「拜訪」
請人接受說「笑納」 送人照片說「惠存」 歡迎購買說「惠顧」
希望照顧說「關照」 贊人見解說「高見」 歸還物品說「奉還」
請人赴約說「賞光」 對方來信說「惠書」 自己住家說「寒舍」
需要考慮說「斟酌」 無法滿足說「抱歉」 請人諒解說「包涵」
言行不妥「對不起」 慰問他人說「辛苦」 迎接客人說「歡迎」
賓客來到說「光臨」 等候別人說「恭候」 沒能迎接說「失迎」
客人入座說「請坐」 陪伴朋友說「奉陪」 臨分別時說「再見」
中途先走說「失陪」 請人勿送說「留步」 送人遠行說「平安」

I. 怎樣做到文明用語

做到文明用語首先應該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和個人修養,在自己的主觀思想方面就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做到禮貌待人,尊重師長,對家裡面的父母,鄰居,親戚等,對學校的老師、同學等,對社會上所接觸到各個行業和層面的人都需要發自內心尊重,真正的平等對待,語氣方面要做到親切、和藹,一般在文明用語中需要結合自己的具體場景和實際多用到「請」、「您」、「謝謝」、「不好意思」等詞語,做到文明用語也是一個人綜合素質高低的直接體現了。

閱讀全文

與詢問他人父母如何用詞文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還能叫什麼節 瀏覽:998
如何與父母交流300字 瀏覽:486
孝順之詩 瀏覽:634
生物電細胞養生治療多少錢一台 瀏覽:372
淮南女工22年工齡退休金 瀏覽:125
教老人如何使用拼多多澆樹 瀏覽:59
社區迎重陽節乒乓球活動方案 瀏覽:915
球員喜歡去哪個聯賽養老 瀏覽:973
越來越多老年人得腫瘤的原因 瀏覽:926
截止2015年中國養老機構數量 瀏覽:455
一般入職體檢去長春哪個醫院 瀏覽:918
陽城老年活動室被砸 瀏覽:335
養老保險欠交跟斷交有什麼區別 瀏覽:701
上海2017養老金核定表 瀏覽:258
長春老年大學課程 瀏覽:990
吉林省老年大學和長春市老年大學有哪些 瀏覽:677
18和60歲 瀏覽:606
個體戶退休金的計算方法 瀏覽:129
老年大學芭蕾舞蹈我的祖國 瀏覽:126
安徽省阜陽市三區養老院有哪些 瀏覽: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