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這句話提醒多少智慧的父母們

這句話提醒多少智慧的父母們

發布時間:2022-05-09 03:41:42

『壹』 如何做智慧父母

比較,我們這個社會的一種思維定勢。成人比財富地位,孩子比分數獎證。成人在比較中喪失幸福感,孩子在比較中喪失自信心。就是在比較中滋長了優越感,也會阻塞人的思維,有礙人格的完善和健全。不要讓孩子在比較中厭學,在比較中失去生活的樂趣,在比較中痛苦地掙扎。要比較,就拿孩子自己的今天跟昨天比,及時鼓勵孩子的成長進步。
競爭,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需。但年幼的孩子心智尚未成熟,過早的競爭、特別是「排他性的競爭」,會引發孩子的焦慮和不安,不利於心理品質的健康發展。他們更需要的是在寬松的環境下感受和體驗生命的存在感,自己去發現生命的力量。
一個孩子對生命的熱愛,對生活的興趣,對學習的慾望,取決於他的動機。來自於孩子自身的內在動機越強烈、越穩定,他行為持續的時間也更長、更有效果。如那個反復調制顏料,把三原色演變成了各種色塊的幼兒,他的專注、執著,正是由著內心的好奇和探索的慾望,才得以盡興享受自己「創造」的色彩,這個美妙而令人興奮的過程,是他人無法體會的。假如沒有這種內在的「創造新事物」的渴望,只是為了一顆老師獎賞的五角星,這種外在的動機不足以保持學習的專注力,更難以真正激發出孩子潛在的創造力。
父母要能敏銳觸摸到孩子成長的內在動力,善用外在動機激勵孩子,並能努力將外界的要求轉化為孩子內在的動機。
智慧的父母,一定少比較、多激勵。
教育是一個過程,用你欣賞的目光,去關注孩子成長階段中的每一道風景線。
也許他的畫作沒有別人漂亮,也許他的故事沒能講完,也許他的分數沒有別人高,但他有自己的思想,他體驗過嘗試的快樂、發現的驚喜、失敗的酸楚、成功的喜悅,他的生命是豐富的。有的孩子在成人的精心打造和扶持下很快「成功」,但他的內心體驗卻是單薄的,缺失克服困難而重拾的成就感。
有沒有發現,很多時候,在成人們忙著評價孰優孰劣時,孩子們卻沉浸在享受過程的快樂之中。因為探索世界的過程正是發現自我的過程,他們喜歡用自己的節奏去自由思想,去體驗生命的無限可能。
學校教育經常性的考試、排名,擠兌了學生探求知識、享受學科魅力的過程。太多的重視結果而忽視過程,武斷地用結果來評判人和事,一些學生在妥協中失去自我,鮮活的生命沒有了生氣!
智慧的父母,關注過程一定優於關注結果。
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們陷入在「非黑即白」的泥潭裡。小時候,一看電影就要辨好人和壞人;上學後,一定要判斷出「對」與「錯」;成年了,一直在合理與不合理、公平與不公平中糾結。當我們走出「二元論」的泥潭,發現世界原來如此多彩。
因為懂得成長是個過程,世界不是只有兩個點,智慧的父母不會輕易去否定年幼的孩子。當孩子把雪人畫在迸發的火山邊,當孩子在牆上肆意塗鴉,當孩子全身泥巴沖進新居……不指出畫作的「不合理」,是不想阻斷孩子流暢的思維,兒童的世界本來就與成人的世界不盡相同。不制止孩子的隨性,是因為尊重孩子表達、傾述的權利。無論是新居還是舊居,我們可曾為孩子留下這樣一塊釋放的空間?不呵斥孩子的「不衛生」,是因為想要知道他的故事:剛才做了什麼?發現了什麼?感受到什麼?一頓劈頭蓋腦的訓斥,孩子在壓抑中還會告訴你他的故事嗎?
對年幼的孩子,不必總是直接告訴他一些經驗性的知識,更多的時候要讓他心無芥蒂地去表達,無論是用語言、畫筆還是音樂,在表達中釋放、體驗、發現和領悟。
正如我發現的一些幼兒,很多時候他們都不會把畫畫看作是作業或任務,也許也沒想過要畫得漂亮,畫筆在他手中就像一個玩具,一旦畫上了,每一筆都很利落,幾乎沒有左思右想的過程。他們的每一幅作品都是在講述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夢想。
智慧的父母,有時候真的不需要做得太多,懷著一顆抱持的心,充滿好奇地去聆聽和感受,讀懂孩子遠比盲目的教化重要得多。
智慧的父母,一定少否定,多抱持。
每個孩子都是天使,每個生命自身都有先天足夠的條件。父母唯一要做的是調動孩子所有的感官去感受世界,激發並保護孩子馳騁的想像力,用欣賞和鼓勵、耐心和等待,讓孩子夢想起飛的翅膀更堅硬。

『貳』 你們從你父母身上學到可以受用一生的智慧是什麼

這是個可以讓我靜下來安靜一會的問題,已然25的年紀,但是不戀家,但是父母教的道理卻時刻陪伴著我:

  1. 細心、認真:印象很深的一件事,當時小學三年級,下午在教室里抄老師布置的模擬題目,晚上跟小夥伴一起回家,正在玩的時候突然被爸爸叫(當時記得爸媽在做餃子),我到爸爸跟前後就被爸爸批評,說」你看這是什麼,什麼叫'每分一分'」,我解釋道「是每空一分,寫錯了」,爸爸批了一頓說要認真細心,抄寫都不細心做題怎麼細心,當時爸爸說話聲音大,其他同學都聽到了,當時很羞愧,心裡想以後一定要認真,但也給同學留下了我爸爸很嚴格的印象。

  2. 強大的內心:考研老師張雪峰說過「如果你身邊有一個河南人,請你好好珍惜他,他為了來到你的身旁,當年都是英雄一般的人物」,說的沒錯,身在河南,從小壓力就極大,從小學到大學不怕考試,都是父母在自己成績不好的時候教育的,沒有一顆強大的內心怎麼好好過一生。

    .....................

    父母所給的很多很多,不是言語所能完全描述,但是所帶來的是一身的財富!

『叄』 未來優秀的孩子,智慧父母都明白哪些事情呢

自律這個詞總是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生活當中,能做到的人卻是少數。

只有當孩子能感受到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才會越來越自律,而不是把生活的責任都寄託在父母或者別人身上。

未來優秀的人, 首先做到的就是自律,智慧父母要明白3件事!

『肆』 孩子自覺性太差,智慧的父母是如何引導的

在家上很長時間的網課,孩子的自製力會下降,很難集中精力在網課上。這時,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始,提高孩子的自製力,調整好網路教學時間。長時間上網路課容易引起孩子們的情緒煩躁,所以自製力下降。,在適量的上課時間里插進球拍、跳繩等訓練,這種訓練一方面能緩解孩子們上網課的焦慮,緩解大腦緊張,同時這些活動也能從根本上提高孩子們的意識,這不是一兩次行動就能改掉的。要忍耐。方法倒是有。和孩子約定,獎勵好,懲罰不好。鍛煉他的自我約束力還有提高他的自覺性。學習自我管理者都要一點一點來。孩子越大越難管理。

在這段時間里什麼都不想做就可以做。只要放鬆放縱就行了。現在的工作暫時停止,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例如運動、唱歌、翻書等。但是具體的時間還是要給自己限制。對自己的放縱留下結論。心情不好的時候,提醒自己要愛自己,要讓自己幸福,要在任何環境下找到幸福。這樣現在也很痛苦,但走在通往幸福的路上。自製力是指在意志行動中控制好自己的感情,抑制自己的言行。

『伍』 智慧父母一定要知道哪幾個說話技巧,別說你一條都沒有

和孩子在一起溝通說話也是需要一些技巧的,如果平時父母和孩子說話比較隨意,可能就會在言語當中對於孩子造成一定影響,而往往這些影響可能會伴隨著孩子一生,智慧型的父母,一般在說話的時候都會有以下這幾種技巧。

3.少一些命令的語氣,多一些商量的語氣

在生活裡面孩子經常會把家裡面弄得非常亂,這個時候家長就會以強勢的口吻命令自己的孩子去把地拖了,去把你的房間收拾了,去把你弄亂的玩具整理到箱子里。其實家長完全可以說,可以把地幫媽媽拖了嗎?可以把自己的房間收拾了嗎?可以將弄亂的玩具放到箱子里嗎?這種柔和的語氣會讓孩子更容易接受。同時也培養了孩子做家務的一些積極性。

『陸』 智慧型父母的看法和感悟

每個時代都在以不同的方式獎勵那些不斷努力的人,但是恰巧也在變相懲罰那些不求上進的人。有些人直到為人父母,才懂得柴米油鹽、衣食住行的悲哀。

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寫道:「我們對現實的觀念就像是一張地圖,憑借這張地圖,我們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斷妥協和評判。地圖准確無誤,我們就能確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麼地方,怎樣到達那裡;地圖漏洞百出,我們就會迷失方向。

有的人過了清除期,就放棄了繪制地圖。大多數人過了中年,就自以為地圖完美無缺,世界觀沒有任何瑕疵。甚至自以為神聖不可侵犯,對於新的信息和資訊,他們也沒有多少興趣,似已疲憊不堪。只有極少數幸運者能繼續努力,他們不停地探索、擴大和更新自己對於世界的認識,直到生命終結。」

托升幼,幼升小,小升初,最近出現頻率最高的關鍵詞。大部分的家長是不是,對孩子,對教育,充滿焦躁呢?

那麼,為什麼許多家長沒有確信與篤定?

從大學畢業到走向工作崗位,再到成家立業,有了可愛的寶貝,達到了某種程度上的「圓滿」,生活追求的是「最安逸原則」,看上去悠然自得,生活穩定。其實,很多人生議題都沒有完成,而是擱置在那裡。對於自己的人生,缺乏一個宏觀的掌控,對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做得夠不夠,自己心裡也沒有底。因此,對於孩子的未來發展走向,缺乏一份自信,多了些許彷徨。

其實,家長之所以憂慮,是因為一直在間歇性地關注孩子,孩子有問題,就關注多一些,沒有明顯的問題,便關注得少。但所有的問題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從量變到質變,是日常迴避和遠離而產生的錯覺罷了。

我們的人生地圖,到底如何搭建而成的?

我們的人生地圖,至少要通過三組關系來定位,分別是與自己的關系,與他人的關系,與世界的關系。如果我們不想再繪制「人生地圖」,那麼,也有很多逃避的辦法。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退縮,並保持現狀。

許多人不接納自己,常常會自我否定和自我攻擊,卻放棄了內在探索,而選擇忍耐和逃避。面對人際關系中存在的障礙,不是去化解,而是把人際關系簡化,有的索性只剩下親人關系。在家人面前,就算任性為之,也會獲得包容。對世界的看法,則保持不變,不再對世界產生好奇。

許多媽媽埋頭於柴米油鹽的生活,最大限度迴避了這三組關系。

如果說,大部分情況,我們都可以逃避的話,那麼,孩子的到來,則讓父母無處可逃。親人和朋友會包容我們,但孩子只是憑天性和直覺生活,親子關系不是完全對等的人際關系。我們的情緒和成熟程度,我們對生命的理解和態度,我們處理親密關系的能力,被這個小生命映照得一覽無余。

親子教育,拼的到底是什麼?

從某種意義上說,孩子是父母的老師,他來到這個世界上,督促父母把從前忽略的課程補上,不斷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圖。如果我們處理不了與自己、與他人的關系,怎能處理好與孩子的關系?如果我們對這個世界不再好奇,怎麼能留住孩子的好奇心?

有位媽媽感慨:我現在才理解「孩子是天使」這句話,如果不是養育他遇到困難,我不會去探索,不會深刻反思自己的成長歷程和思維模式。現在,我的生命在走向開闊,這是孩子帶來的改變。

如果我們抗拒成長,就會把成長的任務轉嫁到孩子身上。如果我們不能接納自己,對自己不滿意,就格外需要一個令人滿意的孩子。如果我們不能處理好親子關系,心中就會有一個「理想小孩」的形象,希望孩子主動符合我們的期待。

於是,幾乎和孩子綁定在一起,共進退,同悲喜。孩子被老師誇獎了,這一天就非常愉悅;孩子考試考砸了,心情頓時灰暗下來。如此一來,孩子就會變成人生最大的「創可貼」。一個孩子,很難擔負兩個人的成長任務,這樣的狀態,註定會出問題。

選擇與孩子一起成長,意味著我們要重新審視三組最基本的關系,要面對人生的問題,尋求答案,完善自我。我們並非過了18歲,便是真正意義上的成人,在某些時刻,我們只是大號的孩子。我們成長中積累了很多暗傷,許多成長任務並沒有完成,與孩子相處,這些問題再次浮出水面,這也是很好的線索。當我們感到困頓、力不從心的時刻,不妨停下來,看看到底是什麼阻礙了我們。

當我們不再逃避,勇敢面對問題,也意味著離開心理舒適區,進入不確定的狀態。世間最美的花朵,都開在最艱辛的枝頭,成長就是一個破繭成蝶的過程。成長意味冒險,也伴隨著苦痛,這也是我們迴避成長的最主要的原因。

這個過程,會有煎熬,也會迷茫和焦慮,但只要我們堅持思考,終究會找到解決的途徑。面對困惑的時候,閱讀會打開一扇窗,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慶幸的是,現在通俗心理學著作的質量越來越高。我們會發現,每個問題解決之後,我們的人生會變得更通透,不會被同一塊石頭絆倒。而每個困境背後,都隱藏著人生的禮物。

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只是孩子成才的冰山一角。有時候,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拼的是父母的處世態度和人生感悟。也就是說,父母的整個人生,都會參與到教育中來。

『柒』 透過哪幾件事情,能基本判斷你是不是智慧型父母

智慧型父母總會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在關注孩子成長的同時,也會關心自己的成長。父母的一小步,便是孩子走向優秀的一大步。為人父母也許是這個世界上是最容易也最復雜的一件事情。父母不僅是一個身份的象徵,其實更像一場修行。想修行成功,就要先了解一下普通父母和智慧型父母,在這幾件事情上的差別。

最後,祝福所有的父母都可以成為智慧型父母,每天都走向更完美與理想的生活。

閱讀全文

與這句話提醒多少智慧的父母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還能叫什麼節 瀏覽:998
如何與父母交流300字 瀏覽:486
孝順之詩 瀏覽:634
生物電細胞養生治療多少錢一台 瀏覽:372
淮南女工22年工齡退休金 瀏覽:125
教老人如何使用拼多多澆樹 瀏覽:59
社區迎重陽節乒乓球活動方案 瀏覽:915
球員喜歡去哪個聯賽養老 瀏覽:973
越來越多老年人得腫瘤的原因 瀏覽:926
截止2015年中國養老機構數量 瀏覽:455
一般入職體檢去長春哪個醫院 瀏覽:918
陽城老年活動室被砸 瀏覽:335
養老保險欠交跟斷交有什麼區別 瀏覽:701
上海2017養老金核定表 瀏覽:258
長春老年大學課程 瀏覽:990
吉林省老年大學和長春市老年大學有哪些 瀏覽:677
18和60歲 瀏覽:606
個體戶退休金的計算方法 瀏覽:129
老年大學芭蕾舞蹈我的祖國 瀏覽:126
安徽省阜陽市三區養老院有哪些 瀏覽: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