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缺愛的人該如何自救
1.從小缺愛的人,內心缺乏安全感
根據依戀理論,那些從小得到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體驗過愛和尊重感覺的孩子,長大後內心是安寧的、平靜的,這是安全型依戀模式,但是,如果父母不稱職,他們漠視孩子的情感需求,甚至虐待孩子,孩子就會恐懼不安,缺乏安全感,形成不安全的依戀模式。
即使長大後,他們的內心仍舊是匱乏的,不安的,而且,這些成人的心理特徵還停留在嬰兒階段。
這會讓他們處於惡性自戀,而這就是「壞」或「邪惡」的根源。
一般來說,正常自戀是一種防衛現象,可以保持自我不受侵擾的本能,但如果一個人處在惡性自戀,就是在維護病態的自我,因為一個人要不斷突破自我的界限,獲得心靈的成長和心智的成熟,而不是死死抱著嬰兒時的自我存活。
就像那些動輒就發火,希望周圍人都按照自己意願行事的人,他們很可能是從小沒有被好好愛過,所以才不懂得如何尊重別人和別人的生命。
這也是我們常說的自戀性暴怒,這種人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只能感受到自己的意志。
2.從小缺愛的人,可能活在謊言中
前面說了,從小缺愛的人,內心缺乏安全感,而他們在人際關系中,不會輕易相信別人,所以很可能會說謊。
斯科特·派克曾在《少有人走的路2:勇敢地面對謊言》一書中說到他的一個來訪者雪莉,就是習慣性撒謊的人。她從不和作為心理醫生的他說實話,歸其原因,她是一個從小缺愛的人,也是渴望愛的人。
或許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人,我們很難走近他們,和他們相處時,總覺得隔著什麼,他們的防禦心很強,我們總是猜不到他們的真實想法,說話和做事喜歡遮遮掩掩,其實這樣的人,很可能是從小缺乏安全感,不敢輕易相信別人,堅持保持這種不坦誠相對、蓄意隱瞞的應對方式,目的是為了控制局面,讓自己擁有安全感。
但是,他們這樣做的結果卻是,很難和別人建立深度關系,所以,他們的內心依舊是孤獨的、缺愛的。
3.從小缺愛的人,可能以愛的名義控制別人
內心缺乏安全感的人,就想去控制外面的一切。
他們在與他人相處時,很可能以愛的名義去控制對方。
比如,那些走進戀情,內心極度渴望愛的女生,很容易用力過猛,甚至不惜一切代價去愛對方,願望為對方付出一切,而她們這樣做的內在邏輯是,"我對你這么好,你一定要愛我",而這樣的愛,就變成了強加和控制。
因為真正的愛,是出於自願。
更重要的是,她們自認自己付出的愛,就是對方需要的,完全不考慮對方的真實需求。
這和「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相似。
其實,她們的目的是希望得到對方的愛,還希望控制給她愛的人。
可見,從小缺愛的人,會變得喜歡控制別人。
4.正視過去,才能擁有未來
從小缺愛的人,內心是缺乏安全感的 ,他們很可能活在謊言中,也容易以愛的名義去控制他人,這樣他們就變成了壞人,那麼怎樣走出這種「壞」呢?
首先,正視過去,意識到自己現在的狀態,和過去有關。
正視過去,在某種意義上就是「看見」過去,而「看見」就會起到療愈的作用,因為他們明白自己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反思過去,就是改變的開始。
⑵ 沒有被原生家庭善待過的女生如何獲得愛
沒有被原生家庭善待過的女生想要獲得愛情一般只能靠後天丈夫的呵護。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每個人都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這種聯系將會影響他的一生。
所以在談到一個人的性格,以及一段愛情、婚姻里雙方的狀態,永遠都離不開他們背後原生家庭的影響以及個人成長的經歷。原生家庭缺少愛的滋養,就像小樹不能接受足夠的陽光雨露,長成蒼天大樹的可能性極低,要麼是中途半路折了夭,要麼是長得歪歪扭扭。
他們表面看起來很「作」,實際上是對自己的不自信,對親密關系的渴望和沒有安全感的表現。有心理專家解析,成年人與他人關系的相處模式,其實就是小時候你與父母關系的復制和延續。所以一個缺愛的家庭培養出的孩子,在「愛」的理解和感受上,一定會遠遠遜色於沐浴在愛的陽光下長大的孩子。所以才有了那句,最好的家庭是,爸爸愛媽媽,媽媽愛爸爸,然後父母都愛孩子。
⑶ 沒有父母愛和支撐的女人怎麼在這個社會生活
如果沒有父母的愛,也沒有任何的支撐,對於你一個女人來說,確實生活過的不容易。不過也只要堅強起來,一切靠自己努力,你能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只要自己有信心,你一個人也一定可以堅強的面對社會,面對自己的未來,做一個社會的強者。
⑷ 原生家庭不幸福的女孩如何自救
說實話很難,問題在於你改變自己很容易,但是想改變你的父母很難,所以改變現狀就變得很難。
我國有個根深蒂固的文化和理念就是百善孝為先,你但凡有忤逆父母的意思,哪怕你是對的,而他們是錯的,也會有很多人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批判你父母養育了你,你卻忤逆他,你不孝。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歡樂頌(我沒看過),上面有個主人工叫樊勝美,聽說也是因為原生家庭的原因,雖然她自己很優秀,但是感情和生活一直不順利,因為她擺脫不了世俗和自我內心的束縛枷鎖,但是世人誰能拜託束縛?大多不還是犧牲自己,成全愚孝罷了。
其實也不是沒有解決方法,你父母隨著年紀的增長不得不依靠於你,你只要做到該盡的義務,該打電話打電話,該打錢打錢,然後不要在意別人說什麼,自己快樂就好,好一點你父母覺得你也許是對的,他們改了,我也不介意我們一家相親相愛。
人生下來就是孤獨的,你也會孤獨的死去,父母養育我們,教育我們,愛我們,我們當然也要愛他們,陪伴他們,贍養他們,若他們試圖控制你的思想,操縱你的人生,要怎麼選擇,權利在你。
⑸ 沒有父母疼愛關心付出的女人怎麼把握人生去幸福
無論別人是否疼愛你,你都可以擁有自己的幸福,幸福是你自己的事情和其他人是沒有關系的。
如果你想生活的幸福,那麼就應該努力工作,同時找到一個自己合適的人結婚,這樣你的人生就會很幸福。
⑹ 沒有父母保護的女人怎麼生存
沒有父母保護的女人也一樣能夠生活的很好,嗯,首先她要學會自我保護,學會一點生存的本領和生存的技能,其次他要學會在社會競爭中為自己保存實力,不要被任何外來的預想不到力量所打敗,要學會堅強。
⑺ 從來沒得到過父母的認可,內心缺乏安全感,該怎麼辦呢
有些小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從來都沒有得到父母的認可,所以孩子的內心極度的缺乏安全感。這樣的現象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父母從來都不認可孩子,那就意味著孩子從小到大一直都生活在不安的情緒當中。父母對於小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而且父母對於小孩子的認可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說父母從來都沒有認可過自己的孩子的話那就是父母的失職。
爸爸媽媽可能會覺得如果自己認可了小孩子的話,會讓小孩子變得非常的驕傲,事實上並非如此,如果爸爸媽媽總是不認可孩子的話,小孩子也有可能會受到很強的打擊。小孩子會因為這些事情感受到委屈的情緒,而且今後也會對自己的生活充滿了自卑。如果說爸爸媽媽沒有辦法改變的話,那麼小孩子也要學會著開解自己要告訴自己,其實自己已經足夠優秀了。
⑻ 《都挺好》姚晨「崩潰大哭」:沒有被原生家庭善待過的姑娘,該如何獲得愛
一、從內心深處認同自己
小時候覺得自己是怪女孩,因為家庭的影響性格乖張,身體外面有一層堅硬的保護罩,非常不可愛。大約從青春期開始有意識地自我練習,對著鏡子大聲說:「我是最棒的!」然後開始正視自己全部的優點和缺點,學著從內心深處接納自己的不完美,無論是原生家庭與其他人的差異,還是外貌的平庸,又或者是其他方面的不足,當你真的不再覺得自己比別人差,就是收獲自信的開始。
四、要明白,愛是相互的
缺愛的女孩內心深處是更渴望愛的。想要很多很多的愛,於是就開始一味索取,於是不滿足,於是覺得無論伴侶怎麼做都不夠,卻不知道健康的愛是相互的。如果你想擁有愛,就要懂得付出愛。假如始終不明白這一點,無論多麼愛你的人,有一天也會被你的索取榨乾,最後落荒而逃。
⑼ 不被父母看好的愛情,該如何拯救
先聽一下父母講的是否有理,然後再去判斷。在身邊很多不被父母看好的愛情是因為門不當戶不對,其實說門當戶對也是對的,因為這樣才基本是一個基層,才會有相同的價值觀,兩個人在一起價值觀最重要。但是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年輕人從之前自己出生的貧窮的山村走出來了,大家生活的環境和接觸的教育很多都是差不多的,也就是價值觀也是差不多的,所以現在如果父母還是覺得存在階級差異的話,可以讓對方慢慢接觸父母,讓父母的看法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