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父母怎麼理財

父母怎麼理財

發布時間:2022-04-29 13:17:03

① 父母有10多萬養老錢,怎麼幫他們理財呢

1、50%存銀行。教你一個方法,比如有5萬,想存定期,又怕急用拿不出的話。那麼一萬存一年,一萬存兩年,一萬存三年,一萬存四,一萬存五年。這樣1萬存滿了一年到期了,繼續存5年,因為存兩年的就還剩一年就可以取出來了,以後只要到期了就存5年。也就是說其實這5萬塊還是按一萬存一年,一萬存兩年,一萬存三年,一萬存四,一萬存五年的程序在走。急用也就不怕取了有損失了。
2、50%買國債和保險。國債是最安全的理財方法。保險是最有效的轉移風險的方法;當然買保險你父母的年齡得在55歲以下,如果是就可以買些那種一年買一年了的一兩百塊保幾萬甚至上十萬的卡單式保險。再就是健康險,年紀大了,這個一定要買。意外險其實倒不必考慮,年紀大了也不會到處跑來跑去,意外風險很小。

② 父母月工資5800,計劃三年後買一套20w左右的房子,該怎麼理財!平常都是直接存進銀行!謝謝了

一個月僅有xxxx元的收入,該如何選擇理財方式?
做理財咨詢以來,這是最多人提問的一類問題了。如果你覺得自己在理財方面的自製力欠佳,知識儲備還不夠,或者是想要提升自己在理財方面的技能,首先在開頭給大家安利一個靠譜的 《理財訓練營》課程:限時特惠!《理財訓練營》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高效學理財!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工薪人士腳踏實地且高效的理財方式。
一、讓存款變得更多
那麼,理財首先要進行的就是存款,首先要攢下自己的第一筆錢,再利用這筆錢去投資,這才是理財的正確方式。
在這里我給你推薦一種能夠保障你在一年裡最低會存下13780元的方法,就是52周存錢法。
52周存錢法解釋起來就是存錢的人必須在一年52周內,每周存款10元,之後每周遞存10元,在第52周的時候,則是存下520元。
這樣一年算下來,到底會有多少錢呢?
10+20+30+40+50+......+520=13780
起始金額雖然只有10元,一年下來竟然能存下13780元,資金的積累的力量是很強大的。
誠然,第一周存下10元大部分人都感覺簡直太簡單了,你的起始金額可以是100元,你也能夠乾脆從1000元開始。
存多少錢,完全憑大家的個人情況,結余多可以多存,結余少可以少存。
在存錢過程中,金額目標要適當,不要中途斷檔,也不要中途拿這筆錢拿出來使用。
或許你覺得這樣子省錢很艱難,那允許你每個月從這部分存款中取出一個適當的金額,讓自己一個比較奢侈的願望能得到滿足,做到不費力、開心地理財。
倘若畏懼自己的存錢計劃沒有辦法堅持不懈,或者是對存完錢後應該投資什麼樣的理財產品而感到迷茫,那麼推薦你來加入理財訓練營:僅限50個名額!點擊參加《理財訓練營》提升自己業余賺錢的能力
二、錢少也能理財的方法
我們都知道,投資銀行存款或者基金定投,絕大多數是使用閑錢,避免緊急用錢的時候,這筆錢拿不出來,那就很尷尬。
可如果是手頭的錢很少,沒有什麼零花錢的朋友,該要怎麼投資呢?
下面,學姐偷偷告訴大家一個投資方法——十二投資法。
所說的「十二投資法」,就是每個月拿出一筆錢來投資一個固定期限的投資產品,以獲得最優化利率,並持續每月投入。
到這個樣子,一直堅持下去,在你每一個月都能夠強制的將一筆錢存下,而且都能夠用於正常的理財,一年後,每個月除了能收到利息外,還會有一筆本金到賬。
這個時候,若你要用大量資金,都可以拿已到賬或者將要到賬的本金達到你的目的。
要是不急需用錢,這個月准備的投資資金、到賬的本息和本金繼續投資。
對於購買基金定投和銀行理財產品來說,這種方法都非常管用。
三、應該怎麼理財?
雖然理財方式多種多樣,但根本的原則和技巧卻是共通的,對於手裡沒有太多周轉資金的小夥伴們,那麼可以嘗試下面的這些辦法。
第一步要保證正常生活開支,即理財之前先要留出充足的現金流作為應急備用金。一般來說最好留出3個月的花銷。
而且這筆錢可以放在任何貨幣基金中,例如現在比較實用的支付寶或者微信零錢通等等。
在滿足生活所需的情況下,資金有結余,就可以用來投資。
即使每個階層的人群在投入理財的成本上都有差異,但工薪階層的選擇也相差無幾。一些人們在理財方式上會更集中的選擇銀行理財、基金、股票和黃金。
理財方式配置的不同,取決於人們抗風險的能力,風險排序如下:
股票>股票基金>黃金>銀行理財>貨幣基金,風險越高收益越高。
其中,股票基金是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風險和收益都很高,與固收類的理財產品是沒有辦法去比較的,降低風險的方式還可以選擇基金定投。
用於博取收益的高風險理財產品可以選擇股票和股權投資,避險資產可以選擇黃金來配置。
理論知識講完了,理財重點要靠實操,不然資料收藏再多也沒用,福利來襲!《理財訓練營》手把手帶你輕松穩健掘金,點擊報名

③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正確理財

如何教會孩子理財:
1、培養理財意識
很多十六七歲的孩子不太會「一分錢,一分打算」,心理專家指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沒有生存壓力,不容易理解經濟環境的影響。為了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家長可以讓孩子參與家庭未來規劃,在具體的事務中給他有直觀的感受。比如為上大學、度假、房屋貸款而必須的儲蓄。要學會提前做打算,節約並不等於小氣。
2、有節制的花錢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亂花錢,給孩子的零用錢比較少,這樣做的弊端是,孩子養成要花錢就伸手要,一有錢就花光的習慣心理專家建議,以一周或半個月為周期,讓孩子自己安排零花錢的開銷。一開始孩子可能管理不善,很快把錢花光。但長久下來,他會意識到用錢必須有度,就能養成規劃財務的習慣。等孩子養成了良好的規劃習慣後,還可以給他申請銀行賬號,讓他自由支配存取。
3、不要隨意透支消費
需要時使用信用卡已經是當今理財概念中的一部分,但不能讓孩子有「有信用卡,缺錢可以先透支」的印象。家長應該告訴孩子,申請信用卡沒問題,但透支必須按時償還,如果超出自己的償還能力去透支,會遇到麻煩。讓孩子明白,在財務上必須遵守信用。
4、獎勵制度
使孩子有儲蓄意識的一個最好方法就是為孩子建立個「小銀行」,使他擁有一張儲蓄卡。為孩子辦了儲蓄卡後可耐心地誘導他把口袋裡的零錢存進去,並告訴他堅持下去,要為他的儲蓄卡負責任,在沒有必要花費時不要隨便動用卡里的錢。為了使孩子堅持下去,你可以採取鼓勵方式,如允許他把家長給的零花錢的1/3用於買零食等消費,其他則必須存入。孩子在有「甜頭」的情況下會去儲蓄的,長期堅持下去,儲蓄意識將紮根在孩子腦中。

④ 現在父母都退休了,每個月的工資都花不完,那適合買什麼理財產品

父母兩個人的退休工資能夠達到8000元,買什麼樣的理財產品比較合適呢?父母的退休工資8000元確實是比較高,當然父母一個月的生活費可能用不了這么多錢,所以說剩餘的一些存款我們應該是要用做正常的理財,因為所謂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那麼只有讓自己理財,才能夠讓自己的財富增值和保值,作為父母的退休金來講也是有這樣的一個做法是有必要的。

那麼每個月8000塊錢的工資,至少我們應該留出足夠的生活費來讓父母度過自己的晚年幸福生活,那麼我認為最少一個月需要留出5000塊錢的生活費來以保證自己的生活品質和生活質量,那麼剩餘的3000塊錢我們可以做一個定投,也就是說每個月都投資一款產品,那麼一年下來基本上就會存上36,000塊錢。

所以我認為用這樣的方式定期理財定投,再加上貨幣基金的活期理財的方式,來讓自己父母的退休金來進行理財,可以有效的增長自己父母親的財富。是一種非常好的辦法。

⑤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正確理財呢

  大多數父母認為,賺錢花錢是大人的事,小孩子只要長好身體,好好讀書,其他的不用操心。但擺在我們面前的現象是,一方面,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裡備受寵愛,每年一個孩子得到的壓歲錢少則幾百元,多則上萬元,這很容易使孩子養成不勞而獲、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和意識,等到長大走向社會,便特別容易感到生活的拮據和失落;另一方面,在經濟社會,經濟報酬不僅是一個人財富的象徵,更是一個人成功的體現,一個善於理財的人就能在社會競爭中體驗到成功感和富足感,否則就會產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失去生活的幸福感。難怪有人這樣感嘆:「我哪一點比別人差,論學歷比人家高,論資歷比人家深,做的也比人家多,可憑什麼人家買了房子又買車,可我什麼都買不起。」

3.正確的培養理念應該是根據孩子的年齡,每個月或每周給孩子固定數額的零花錢讓孩子自己支配。


如果她想要買一個對她來說比較貴重的物品,她就會學會如果攢錢,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如果她提前花光了這個月的零花錢,買不到需要的東西,下個月的時候她便會吸取上個月的教訓,採取更好的方式支配零花錢了,這樣久而久之,才能起培養孩子投資理財的觀念。

⑥ 教育是長期的投資,那父母該怎樣掌握好投資

教育是長期的投資,那父母該怎樣掌握好投資?

很多人說幾句話,女孩的父母更擔心一些,養男孩的父母更擔心一些。心靈的程度體現在很多方面。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其實父母要承擔的責任很多。因為性格不同,男生的社會屬性和女生不同,所以父母的培養方向也不同。那麼家長們應該注意這幾個地方。

第一,要有見識。

我們經常隨便捉弄沒有見識的人。對男人來說,見識更重要。因為以後要負起養家的責任,要在外面的社會生存下來,所以除了努力工作外,見識對男孩來說很重要。家長在這方面的培養也是長期投資。如果家庭條件一般,我們可以讓孩子們多讀書,多看有用的知識。那麼家庭條件好一些,可以帶孩子去外地旅行,體驗其他風土人情。只有開闊孩子的視野才能開闊眼界。

男孩的教育和女孩的成長路線不同,父母培養的方向也可能不同。培養時,父母必須注意性別差異,才能培養出優秀的男孩。任何培養都離不開爸爸媽媽的存在。一定不要有什麼不足。這樣做一定會影響孩子的未來。

⑦ 父母也要理財,理財通和支付寶理財怎麼選

二者其實相差不大,主要看平時習慣用支付寶還是微信支付。前者可以選支付寶理財,後者用理財通。

⑧ 父母每月有幾千的退休金,如何理財比較好

如果加上以前積累資金總額達到或超過20萬的,還是以配置大額存單和儲蓄國債為主。因為是退休金也稱為養老金,我們有理由規避任何不可預知的風險,以確保老人安享晚年,無憂無慮才行。目前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可以達到4.3%左右,5年期儲蓄國債利率4.27%,與中低風險理財產品收益率差距不大,但都是保本保息固定收益型產品,幾乎沒有任何風險,而且都支持提前支取或兌取,利率靠檔計算,也遠遠高於活期利率,非常適合老人理財。以上投資理財都屬於穩健型理財,可能有人要說,4%多的收益率太低了,為什麼不購買債券基金或股票型基金,結構性理財產品或乾脆直接炒股呢?別忘了,高收益必然伴隨高風險,這可是老人的退休金,而不是年輕人的收入。老人因為退休而不再有主動性收入,完全是靠養老金而生活。年輕人不同,今天虧了,明天還可以繼續努力賺錢,機會很多,你說是嗎?

⑨ 怎樣教會父母理財

我是在前年的時候教我媽媽在余額寶上開始理財的,以前她的錢都是存銀行的,所以剛開始她還是持懷疑的態度,每天都要在手機上看好我遍,直到一個月後,她把收益和本金又能重新轉到銀行卡,銀行卡又來了簡訊提示,她才真正的放心用,現在她已經非常熟練的用余額寶做一些小小的理財了,雖然收益不是很大,但她覺得只要穩、放心,哪怕是一塊錢也是好的。

⑩ 想要提高孩子的理財能力,父母該怎麼做呢

當今社會,人們的理財意識在不斷增強,理財能力也顯得尤為重要。理財意識是需要從小培養的,身為父母或准父母的你還不知道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酷融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以下招數,一起來借鑒一下吧!

3、不能隨便透支需要時使用信用卡已經是當今理財概念中的一部分,但不能讓孩子有「有信用卡,缺錢可以先透支」的印象。家長應該告訴孩子,申請信用卡沒問題,但透支必須按時償還,如果超出自己的償還能力去透支,會遇到麻煩。讓孩子明白,在財務上必須遵守信用。

4、合理的獎賞制度培養孩子的理財習慣和培養其他習慣一樣,需要鼓勵和獎賞,心理專家建議,在孩子剛開始學著理財時,家長可以給與他適當的獎勵。比如這個月如果能存下錢,就能得到相應數額的獎勵。一般來說,在三個月後,孩子就能自己維持良好的習慣。

閱讀全文

與父母怎麼理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關愛老年人口號 瀏覽:507
上海養生館300萬事件怎麼樣了 瀏覽:721
老年人嫖娼被罰款 瀏覽:615
農保會延遲退休年齡嗎 瀏覽:300
養老保險號碼怎麼查 瀏覽:702
新秩序會有延長壽命 瀏覽:430
開養生館有哪些難度 瀏覽:880
研究生復試體檢掛什麼科室 瀏覽:624
婚後如何跟雙方父母相處 瀏覽:367
老年人沐浴最易發生的意外 瀏覽:962
沒到退休年齡提前退休 瀏覽:12
廣西老年大學2018開學 瀏覽:695
武安長壽泉礦泉 瀏覽:348
婚後的女人如何孝敬父母 瀏覽:445
老年大學書法規范版教學大綱 瀏覽:219
50歲妞妞 瀏覽:190
晉中長壽灣 瀏覽:505
河南農村養老保險補繳 瀏覽:573
父母有多愛你是什麼意思 瀏覽:575
單位重陽節爬山活動報道 瀏覽: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