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是未成年人怎樣與父母斷絕關系
一、父母可以和未成年子女斷絕關系嗎
我國《民法典》(2021.1.1生效)第26條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和父母之間的關系不是父母可以任意解除的,父母必須承擔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子女行為不良、品行不端,父母應該好好教育,幫助他們改正。把子女趕出家門、將他們推向社會,沒有人對他們進行管教,這是一種不負責任、迫使未成年人離家出走的行為。父母放棄其監護職責,不履行法定義務,也是一種違法行為。
二、父母要斷絕關系怎麼辦
首先無論如何父母都無法斷絕與未成年子女的撫養關系。按照法律規定,撫養子女既是父母應盡的義務,也是子女應享有的權利。撫養是指父母撫育子女的成長,並為他們的生活、學習提供一定的物質條件。
《民法典》(2021.1.1生效)第1026條規定,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16條規定,父母因外出務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對未成年人監護職責的,應當委託有監護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為監護。
三、父母不撫養,子女今後可以不贍養嗎
不能。贍養父母是成年子女的一項法定義務,子女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絕履行這項義務,而且,贍養是不能附加任何條件的。當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四、父母可以讓未成年子女一個人單獨居住嗎
已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身心相對都比較成熟,而且有些已經接受完義務教育,有些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經濟來源,有能力自己照顧自己。因此,年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可以離開父母一個人單獨居住。但對於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還沒有成熟,還需要父母的照顧和教育,沒有能力獨立生活,父母不可以讓其一個人單獨居住。
以上就是對你提出的問題的回答,父母怎麼可能真的斷交關系呢,最多隻是說的氣話而已,要是真的是這樣的話就會構成遺棄罪了,是非法的行為並且未成年人在外面自己生活要想出頭肯定會有很多的手段,這個有好的也有壞的。你可以咨詢華律網律師。
② 孩子年滿18周歲後,是否可以與父母斷絕關系
孩子滿18歲以後也是不可能與自己的父母斷絕關系了 ,因為父母和孩子之間存在著一種聯系 如果父母的身體不好的話也有 贍養父母的責任 所以說是無法斷絕關系的
③ 多少歲可以斷絕父女關系
法律分析:年滿18周歲就可以,到有關部門進行公證,斷絕親子關系,兒女不享有繼承權,同時不承擔父母的養老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八條 父母有教育、保護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和義務。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損害的,父母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第一千零六十九條 子女應當尊重父母的婚姻權利,不得干涉父母離婚、再婚以及婚後的生活。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因父母的婚姻關系變化而終止。
第一千零七十條 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④ 根據法律,孩子能和父親斷絕關系嗎
根據法律,孩子不能和父親斷絕關系。
父母與子女的關系是基於血緣形成的,是不會因雙方口頭或者協議斷絕就能斷絕的。我國法律不保護父母與子女斷絕關系,也不允許斷絕關系。
血緣關系,由婚姻或生育而產生的人際關系,是人先天的與生俱來的關系,在人類社會產生之初就已存在,是最早形成的一種社會關系。馬克思說:「家庭起初是唯一的社會關系。」血親,是指有血緣關系的親屬,是以具有共同祖先為特徵的親屬關系。血親又分為直系血親和旁系血親兩種,直系血親是指有直系關系的親屬。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十六條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
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第一百九十六條 下列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一)請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
(二)不動產物權和登記的動產物權的權利人請求返還財產;
(三)請求支付撫養費、贍養費或者扶養費;
(四)依法不適用訴訟時效的其他請求權。
第一千零六十七條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第一千零七十一條 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
不直接撫養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應當負擔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撫養費。
第一千零七十四條 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者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孫子女、外孫子女,有撫養的義務。
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於子女已經死亡或者子女無力贍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
第一千零七十七條 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
前款規定期限屆滿後三十日內,雙方應當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發給離婚證;未申請的,視為撤回離婚登記申請。
⑤ 18歲可以和父母斷關系嗎
18周歲是成年人了,具有獨立的民事能力了,父母已經對你沒有監護權了。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可以和父母斷關系。因為你和父母的血緣關系,不是說斷就斷的。
⑥ 16歲可以和家人脫離關系嗎
這位知友,16歲還未成年,還需要家人的呵護,從法律層面是不允許脫離親子關系的。但如果有某種隱情,不能與家人共同生活,按自己的意願可以脫離家人的監護,在有條件的的情況下離開家自己生活,但要慎重行事,以免發生意外,是不提倡的。
⑦ 孩子多少歲可以斷絕關系
法律分析:父母對未成年子女有撫養的責任,如果父母子女關系是基於血緣形成的是不能斷絕的,如果是基於收養關系形成的,可以解除關系。十四歲以下的未成年子女可以通過送養,斷絕父子關系。成年親生子女是不能與父母斷絕父子關系的,成年養子女可以協議解除。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⑧ 我想問16歲的孩子可以與他斷絕父母關系嗎 我是親生母親,想與孩子斷絕父母關系,
不可以。你們父母撫養教育的義務是18周歲,如果孩子不聽話是你們當父母的失職,沒有教育好,不是要斷絕關系,而是要想盡辦法把他教育好,讓他成為國家有用的人。請三思!
⑨ 18歲以後是不是就可以與父母脫離關系了
18歲以後就是成人了,並不是要與父母脫離關系。
⑩ 經過什麼法律程序,子女才能與父母斷絕關系
根據我國目前的法律規定,父母子女這一類血親關系,當事人只有一種情況可以變動,即根據我國《收養法》的規定,子女被合法的由他人收養。
按照《收養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自收養關系成立之日起,養父母與養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適用法律關於父母子女關系的規定;養子女與養父母的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適用法律關於子女與父母的近親屬關系的規定。
養子女與生父母及其他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因收養關系的成立而消除。」
除此之外,父母子女關系不得因當事人的意願隨意解除,如什麼登報脫離關系這一類做法,我國法律不予支持。
(10)多少歲能與父母脫離關系擴展閱讀:
父母子女的權利義務
根據我國婚姻法的規定,父母子女關系又稱親子關系,父母與子女之間具有廣泛、深刻的權利義務關系。
(1)父母對子女有撫養和教育的義務。撫養,是指父母為子女的生活、學習等提供物質條件。這種義務對未成年子女是無條件的,對成年子女則是有條件的,即當其不能獨立生活時,父母仍應承擔撫養義務。
如果子女已年滿18 周歲,能夠獨立生活,父母就不再承擔相應的撫養義務了。撫養義務是父母最重要的義務,即使父母已經離婚,撫養義務也不會隨之消失。
我國婚姻法第二十一條第二款規定:「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只要要求合法,法院就會根據子女的需要和父母的撫養能力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
如果父母拒不給付,惡意遺棄未成年子女已經構成犯罪的,還應該依據我國刑法的規定追究其刑事責任。教育,是父母從思想文化、科學知識上給予子女一定的指導和幫助。
(2)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贍養父母,為父母提供物質上、經濟上的幫助是子女不可推卸的義務。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扶助」強調子女還應該在精神上、感情上給予父母關心和體貼。
(3)父母有保護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權利與義務。我國婚姻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父母有保護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和義務。在未成年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父母有承擔民事責任的義務。」
(4)父母子女互有繼承遺產的權利,互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5)非婚生子女與父母的關系、擬制血親的父母子女關系同樣受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