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父母關於孩子之間的分歧有哪些

父母關於孩子之間的分歧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4-23 02:11:54

① 父母與孩子的常見矛盾

父母與孩子之間只有一種矛盾,就是思想觀念不同!
1、父母對待事物的觀念與兒女不同存在較大偏差,比如畢業後奔三過程中的兩個巨大boos:工作和對象。父母一直在向兒女灌輸他們的人生道理,而不是讓兒女在當下這個時代自己去經歷去成長。

2、父母對自己兒女不了解。學生階段只想著抓學習看成績,成績不好就補課,成績好了就放養。等兒女畢業步入社會遇見困難和選擇的時候,才發現並不了解兒女真正的想法。從前只想著冷了加衣服,餓了做吃的,買東西給錢,把他們認為好的東西一股腦都給兒女,而不知道兒女正真的想要的是什麼,需要的是什麼。

3、父母跟兒女之間沒辦法進行有效溝通,我指的是出現分歧還不至於嚴重矛盾的時期,很多父母有著傳統的思想,好像父母說什麼兒女應該聽從照做,一旦兒女提出相反觀念或是他們無法理解的事物的時候,他們會產生惱怒的情緒:提高說話分貝,說話帶有怒氣。或者進行非常消極的指責:你就每天怎麼怎麼樣好了……你這樣下去會怎麼怎麼樣……亦或者數說父母的不容易,講一講他們的期望,希望你能懂事。兒女是本著溝通來解決問題緩解矛盾,結果父母溝通的結果不是吵架就是冷戰,矛盾不斷加劇,兒女也不願再進行溝通,精神上出現壓力和痛苦,進入惡性循環。

② 父母與孩子間的矛盾急

當前,在父母與孩子之間,尤其是父母與獨生子女之間,最棘手的是代溝問題。所謂代溝,即兩代人不同的世界觀、人生觀在一些問題上不同看法的反映,它會影響兩代人之間正常的感情溝通。

一、從生理上講:父母比孩子年齡大,所以無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要比孩子成熟。父母的經歷和經驗也比我們豐富,做事也比我們謹慎、周密。所以他們有能力採取適當的措施同子女進行溝通。如果父母沒有做到這些而使自己與子女之間產生「代溝」,那麼主要的責任在於父母。

二、從思想上講:父母不理解子女,不知道子女想什麼、要什麼?父母只是以自己特有的家長地位,強制性的要求子女做他們不願意做的事,從而壓制了子女心中的各種想法。認為自己說的話或是做的事都是合乎常理的,都是對的,這就會使父母與子女產生「代溝」。

三、從家庭地位上講:父母是一家之主,他們掌握著經濟大權。作為子女學習的榜樣,而他們又始終放不下自己的架子和面子,從而不能同子女平等地交流。為了維護父母的威信和尊嚴,他們不願意接受子女的各種建議,總是喜歡子女唯命是從。父母的這種「至高無上」的地位,就會使父母與子女之間產生「代溝」。四、從現代教育上講:子女所要接受的教育很多,而家庭教育則是子女接受教育中最為重要的教育內容之一。在談及家庭教育必然要談到父母與子女的關系問題。我們知道,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必然會形成一個和睦而又溫暖的家庭。如果家庭中各成員之間產生隔閡,必然會對子女的成長造成一定的影響。父母的各種言行和品德對子女都會有耳濡目染的作用。從子女一出生,父母就成了子女的啟蒙老師,從此他們就擔負著培養和教育子女的責任和義務,同時也是他們承擔的社會責任。而父母的失職就可能給家庭蒙上一層陰影,造成家庭冷漠不和,以及子女的悲觀、消極思想。五、從時代發展上講:父母的生活經歷大多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經歷。過去的經歷讓他們嘗到了生活的艱辛,他們不想讓子女重蹈覆轍,所以一再要求子女接受他們的思想觀念。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新世紀的子女已經形成了與父母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處事原則,那就不可避免地會使父母與子女之間產生「代溝」,而父母又不積極主動與子女進行溝通。我們的思想要與時俱進。而他們恰恰又沒有做到這一點。父母如何改善與子女之間的關系:(1)密切親子關系。要做到良好的溝通,就必須密切親子關系。陳以誠在1999年9月17日《中國婦女報》上所開的親子關系新處方,值得父母們借鑒。其新處方是:①多從孩子角度考慮問題,盡可能地讓孩子明白父母始終是關心和接納他們的。②除了學業成績外,每個孩子還可以在許多方面發揮潛能和拓寬發展的領域。③由於一個問題有多種解決方案,因此,不要執拗於一種答案而與孩子發生沖突。④父母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情商、智商,自我開發各種潛能。放下面子,去傾聽各方面的教育經驗。⑤多採用游戲、音樂、活動的方式培養親子關系。

此外,要密切親子關系,在父母與子女之間要相互信任。為此,父母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要正確對待孩子的缺點,幫助孩子改正錯誤;為孩子提供施展才能的機會;切忌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等等。

(2)營造聆聽氣氛。父母要設法讓孩子覺得那樣做是很自然的。其訣竅就是讓家裡時時刻刻都有一種「聆聽的氣氛」。這樣,孩子一旦遇上重要事情,就會來找父母商談。要達到這個目的,其中一個好方法就是經常抽空陪伴孩子。如利用共聚晚餐的機會,留心聽孩子說話,讓孩子覺得自己受重視。

(3)學習平行交談。父母用「平行交談」的方式跟青春期的子女談話,往往能引起熱烈回應。美國《用心去教養子女》一書作者羅恩·塔菲爾提出的「平行交談」,其意思是父母與子女一面一起做些普通活動,一面交談,重點放在活動上,而不是談話的內容,雙方也不必互相看著對方。這種非面對面的談話方式會讓父母和孩子都感到輕松自在。父母與孩子的談話內容,最好是多談一些如何學會求知識,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等。在交談中,還要注意從事情到關系、從事情到感情、從一般到特殊等原則,從而使孩子與父母之間什麼話都交談。

(4)只做孩子顧問。由於父母提出的意見,即使是好意見,青少年大都不喜歡聽。因此,父母應做孩子的顧問、盟友,而不要做經理人。顧問只細心聆聽,協助氛擇,而不插手干預,僅建議改弦更張。心理學家伊麗莎白·艾利斯說:「父母應該協助子女仔細檢討整個件事。青少年往往能自行想到叫人拍案叫絕的解決方法。」

③ 家庭中兩代人在育兒方面通常存在哪些分歧

現代年輕人由於工作壓力大、同時又多是獨生子女,很自然將養育下一代的任務交由祖父輩。然而,由於生長環境、生活觀念、價值觀的不同,往往容易造成兩代人在撫育孩子問題上的沖突。 兩代人在育兒方面經常出現分歧的方面: 飲食上,年輕父母容易接受西方的一些觀點,讓孩子自己做主,不吃也不強迫;而老一輩往往採取填鴨式,怕孩子會餓著,往往由於溺愛追著喂,一頓飯會吃上半個小時甚至更長。事實上,這兩種方式都不可取,而要吸收各自有益的方面,既要讓孩子吃飽,也不能完全按照成人的標准來要求孩子。當然,老一在喂養上也有好的經驗,比如,大力提倡母乳喂養,讓孩子多吮吸等。這些都是可取的。 穿著上,老一輩往往會給孩子穿衣過多。老年人由於運動減少,活力降低,在孩子的穿衣上也往往根據自己的感受而給孩子穿得厚厚的,這樣其實是不利於孩子的活動的。同時由於孩子的新陳代謝比成人要快,穿著過多,反而容易感冒。年輕父母則往往根據自己的感受給孩子穿衣並不多。其實孩子的能力也是需要鍛煉的,「若要身體健,常要三分飢和寒」不是沒有道理的。 在用品上,老一輩往往比較節約,而在新的環境中長大的年輕人則並不太有這種意識,因此,也容易在此引起沖突。其實,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給孩子用些好的物品也不過份,這也並不是什麼原則問題。 在教育上,老一輩容易陷入溺愛的誤區。凡事代勞,過分保護,這很不利於孩子的成長,並不可取。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容易出現兩個極端:一個極端是膽小怕事、不合群、寡言少語、應變能力差、性格內向;另一個極端則是行事放縱、專橫跋扈,難以管理、性格外向,在家裡是個小霸王,到了外面卻毫無獨立能力,碰到問題,只知道躲到大人的身後尋求保護。而父母直接教育相對理性。當父母教孩子一種知識,滿足孩子的一個要求時,往往會考慮這樣做對孩子的成長是否有益,益於培養孩子良好的品格。

④ 家長和家長之間怎麼處理孩子的矛盾

家長和家長之間處理孩子的矛盾,個人認為還是應該一定程度上採取相互尊重,相互友好,溝通交流的方式就事論事,不要摻雜太多的感情因素

⑤ 父母育兒總會出現教育分歧,你知道其中緣由嗎

我相信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發現一件事情,就是父母經常出現教育分歧,比如說媽媽希望孩子能夠學習音樂,但是爸爸卻希望孩子能夠多做戶外活動,那麼出現教育分歧的話會導致兩個人矛盾加深,而且對孩子的影響也不好,有網友就問為什麼父母會出現教育分歧。主要有幾點原因,首先可能父母教育經歷不一樣,本身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都映射著自己曾經接受過的教育經歷。其次就是,父親想事情的方式和母親想事情的方式實際上是不一樣的,兩個人性格上也不同,所以呢,教育孩子可能會出現分歧。

我相信很多家長教育孩子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是難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出現分歧這是很正常的一種情況,面對分歧最好的辦法就是交流和溝通,只有交流和溝通才能夠解決問題,那麼很多人就疑惑,為什麼會出現教育分歧,大家都是為了孩子好,幹嘛會出現教育分歧呢?主要有幾點原因?

我覺得不管是由於什麼原因出現教育分歧,最主要的一個點就是大家都是為了孩子好坐下來和平溝通交談才是最好的,千萬不要因為教育分歧而吵起來。

⑥ 家長們對孩子的教育觀念出現了分歧怎麼辦

1. 有分歧是常態,家長要懂得求同存異。首先,我們應該明白的是父母雙方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出現意見不統一是非常正常的現象。我們家長應該接受這種現象。出現了分歧之後我們要做的是「求同存異」,也就是說把雙方意見相同的地方提取出來,形成一個雙方都認可的方式,然後選出一個人來主導孩子的教育問題。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我們成年人之間要解決好我們自己的事情,家長之間通過溝通,形成一個統一的思想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來說至關重要。
2. 分歧本身也是一種觀點。如果家長在溝通之後仍然無法形成統一的意見,我們也不要驚慌,因為分歧本身也是一種觀點。孩子的成長會面對很多外部環境的影響,加上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我們給孩子指出的那條路並不一定就適合孩子,在這個時候我們不妨讓孩子自己去選擇他自己的路。在父母雙方無法達成一致的情況下,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也不失為一種好的教育思想。

⑦ 父母之間存在教育分歧,會有哪些問題家長應該如何進行溝通

父母之間往往在面對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會產生分歧,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和態度,都是為了孩子著想。主要體現在對待孩子的態度以及對孩子的嚴格程度。家長應該耐心的溝通,引導和輔助孩子成長。


這里的分歧並不分對錯,而是區別於對孩子更好的幫助。所以,夫妻雙方應該就孩子目前的性格、接受度等特徵進行分析,將更加有利於孩子的教育模式加以應用,讓孩子有更好的成長狀態,這才是溝通應有的結果。但許多父母往往只注重自己是否掌握主動權,不考慮孩子的適應能力和接受能力,從而影響了孩子在成長道路上的結果。

⑧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分歧都有哪些

我覺得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分歧其實還蠻多的,就像是在早戀這方面的事情,父母是不贊成的但是孩子覺得沒有什麼,還有就是孩子處在叛逆期的時候父母要求孩子努力學習,但是孩子只顧著玩

與父母關於孩子之間的分歧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哪些類人的養老金要停發 瀏覽:12
退休員工可以買社保嗎 瀏覽:859
怎樣提高老年人的性功能 瀏覽:449
上海銀行養老金提前領取 瀏覽:205
鎮江楓葉紅老年公寓 瀏覽:751
江蘇省勞模退休工資增加百分之五嗎 瀏覽:797
長壽火車站打車多少錢 瀏覽:23
父母真的煩怎麼辦 瀏覽:932
靈活就業人員社保退休後可拿多少錢 瀏覽:61
池州秋浦敬老院電話 瀏覽:177
我老人家不懂得配合怎麼辦 瀏覽:17
吃面養生總是反胃怎麼回事 瀏覽:16
2019社保養老金漲多少 瀏覽:4
福州退休金補貼 瀏覽:158
貴州最長壽老兵去哪裡了 瀏覽:620
長壽路到康王南路 瀏覽:46
廣州社保個人退休年審 瀏覽:184
將養老保險轉回戶口所在地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849
2017感動中國人物孝敬父母的 瀏覽:948
石家莊養老院有哪些服務 瀏覽: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