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父母如何教育子女才是最好的
父母怎樣教育子女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文明社會的發展,孩子的教育成了父母最頭痛的問題!父母是孩子第一位老師,從孩子呱呱落地開始,父母就肩負著教育和培養孩子的重擔,「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位父母的心願,如何做到寬緊適中,尺寸很難把握。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孩子的特性有選擇的參考: 一、以身言教,不斷充實自己 每位孩子從小潛移默化模仿著大人的腳步,因而,做為父母要盡量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和處世方法,不斷的增長見識,思想要跟上時代步伐 ,這樣就容易於孩子交流。 例如:有一次和孩子去我父母那裡,父親按照自己的想法,一直在給我嘮叨,我沉默不語。在回來的路上孩子問我:「爸,爺爺嘮叨,你干嗎一直不吭聲?」我說:「爺爺是爸爸的爸爸,他說的目的就想為我好,不管說的是否符合我的實際,我都必須聽,對的接受,該改就改」。孩子開玩笑說:「咦,這才是好孩子」。我笑著順水推舟說: 「你以後也學著爸爸這樣對待父母的教導呀」。孩子笑著。我想這樣的教育,會有很大的效果。 在輔導孩子時,我擔心以前的概念與現在的概念說法有點不同,所以,孩子每學期的課本,我都看過,這樣,輔導時 才不會因為概念不同,而誤導孩子的學習。 電腦時新時代信息交流的必須品,早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就開始學些電腦,為的不僅自己跟上時代,也是為了能有與 孩子有「共同語言」的話題。這樣,與孩子就更近。 二,放下父母的架子,平等對待孩子 作為父母,很多都以長輩自居,與孩子說話,總帶著命令的口氣對孩子說話。這樣,很容易使孩子口服而心不服。也很容易造成孩子「陽奉陰違」的心理。不自覺也因此而來。 對待孩子,不能用「命令」方法,也不能過於溺愛。愛孩子要愛在心裡,現在很多是獨生子女,本身就有養尊處優的思想,如果把握不適度,就會出現因溺愛而不知所為,最後變成放縱。 我讓孩子幫著做事,每次都說:「等你做完這件事,去幫爸爸買點東西好嗎」,「玩游戲時間不能太長,你打算再玩幾分鍾?」給孩子一個選擇的機會,這樣孩子大都會愉快的接受你的要求。 三,尊重孩子的興趣,讓孩子自己安排學習時間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興趣,千萬不能扼殺孩子的樂趣。我的女兒喜歡聽音樂,兒子喜歡看動畫,我從來不阻撓他們的興趣,只有提醒他們:你的作業要自己安排好時間哦。經過幾次提醒後,每次我從外面回來,孩子會主動的說:爸,我看完這個就做作業。我想這樣的效果,比起嘮叨和強迫先做好作業好得多吧 ! 四,及時贊賞孩子的成績,用贊美的話點擊孩子的缺點 及時誇獎孩子的成績,使孩子有「成就感」。他們的每張獎狀,都是我親自貼到牆上的,這樣,自然有來客會給他們贊賞,每個人都想得到社會的承認,孩子也不例外。誇獎的同時,遇到比較特殊的成績適當給點物質獎勵也是必要的。 在贊美的同時,要提醒他們的不足,語言當然要很注意。「這次成績提高很多,爸很開心,要是這里不是你粗心的話,成績更高」。「你的英語很棒,要是寫作方面能再努力一些,語文成績提上去,更完美了」。 五,千萬別說傷害孩子自尊的話,包容孩子的缺點 孩子是在不斷修正缺點長大的,對孩子出現的錯誤,不能說傷害他們自尊的話。比如孩子出現簡單的錯誤,千萬不能說「你這么笨,這個還會錯」,「你的書是怎麼讀的?」等等之類的話。應該說:「這個是你平時會做的哦,是不是情緒太緊張了」,「不怕,下一次改正粗
心就好了」。 孩子受到社會的影響而發生不應該的思想時,不能發怒,用冷靜的態度和婉轉緩和的語氣與孩子交流,及時改正他們的缺點。有一次,老婆在無意發現讀初中的女兒課本里有張「情書」,老婆詢問女兒時,女兒很害怕,說千萬不能讓爸爸知道,要不然會打死的。當我老婆問我怎麼處理時,我說想一下怎麼糾正她的問題。我對女兒說:「爸爸經常在外面,很少和你交流,今天想和你交流一下,」,「好啊!爸」,「聽說現在學校有的學生有不正確的早戀思想,你應該不會有這個情況吧?」「我....沒有。」 「對,爸爸相信乖女兒」,「現在的早戀思想是不應該的,初中有初中的同學,高中有高中的同學,到了大學,有大學的同學,一山更比一山高,況且現在的同學,還沒有定型,以後發展成什麼樣的人還不一定,還有,早戀影響學習,也影響自己的未來,我想,乖女兒,要是等大學畢業以後,有安定的工作,再談戀愛,這樣比較成熟,你說呢?」,「咦」。「聽說你最近學習成績不大理想,加把勁哦,你們是爸爸的寄託」,「好的,爸爸,我會努力的」,就這樣,問題解決了。 六,盡量滿足孩子的合理要求,答應孩子的事一定要落實 對孩子的要求,分清是否合理,孩子都有攀比心理,當孩子要求不適合家庭情況時 ,要坦誠的說明家庭的困難,在家庭條件容許的情況下,盡量的滿足他們的合理要求,並且要落實,我答應孩子的事,會牢記在心裡,每次回家,都會完成我答應他們要辦的事,老婆開玩笑說,你心裡只有孩子,說得你的做到。 七,密切注意孩子的交往,並及時加糾正 俗話說的好: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孩子的思想還不能分清好壞,作為家長,要密切的注意他們的交往,對與那些不愛學習的同學交往要以緩和的口氣,與孩子說明這同學的思想不正確在那裡,建議孩子多點與愛學習的同學來往,比如「甲同學因為成績跟不上,所以放棄學習的念頭,我不反對你跟他來往,但是最好跟乙同學來往多點好,他成績不錯,你們也可以交流.....」 八,激發孩子發揮長處,禰補缺點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要充分發揮,這樣也可以給他(她)一個學習信心。記得我小時候,學習成績好,但很貪玩也很調皮,很多老師都只看到我調皮的一面,經常批評,對我成績隻字不提,所以形成與老師對抗的「逆反心理」,到了初一,一位有經驗的老師,看到我的長處找我談心,「你很聰明,也很調皮,要是你能糾正貪玩的缺點,一定是一個很好的人才」,「咦」。接著,這位老師經常表揚我的成績,對我缺點隻字不提,我對這位老師越來越尊重,也不再調皮了,成績一直上升,到全區會考時,我得全區第一名。全學校嘩然。要是這位老師和其他老師一樣,我不可能發揮自己的潛力。所以,激發孩子長處的同時,一定程度會糾正孩子的缺點。
2. 家長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我就不宣揚那些開家長會經常能聽到的長篇大論了。說點具體的。
我覺得希望一個小孩好,最重要是培養他的自製能力。
可以的話,養只狗。磚家說的,不是我說,但我的確有這種感覺。狗是一種很神奇的動物,你養它時間長點,養的人都會喜歡它的。而喜歡動物的小孩,絕對不會有一個很暴躁的脾氣。條件許可,多讓孩子跟狗接觸和負責打理一些小狗的生活,除了個性,對建立他的責任感也有很大幫助,習慣成自然嘛。
你一定要注重啟發孩子的興趣愛好,是啟發而不是引導。有興趣愛好對一個小孩來說實在太重要了。作為家長當然你也得陪著一起。(這點太重要了,說點不合適的話,我兒子成績一直不好,就非常沉迷游戲,老師說的各種沒收手機啊,不讓玩電腦啊都試過,孩子反彈非常大。後面實在沒辦法,他誰的也不聽。我就陪他一起玩游戲,英雄聯盟啊DNF什麼的都陪他玩,慢慢他跟我話開始多起來了,家裡也只聽我的。我常跟他說,所有人不讓你玩游戲我也讓你玩,還陪你玩,但你學習成績總不能一直讓我太丟臉吧。說多了,他也開始慢慢的懂得回來先做好作業復習什麼的,再玩游戲了,成績進步也明顯,從墊底到中游,這個時間有一年多)不過我不得不說,游戲這種東西的確讓自製能力差的小孩沉迷,能不玩最好還是悠著點好,我那是沒辦法。
孩子在學校里總會有幾個同學走的近的,當這些同學來你家了,招待好點,帶他們出去吃吃飯什麼的,很能拉近家長跟孩子的距離。
現在條件好了,但完全沒必要對小孩太過於寵愛,不吃一頓飯就怕餓壞了,一天不吃飯也餓不壞,他餓了自然會想吃的。過去寵愛太不利於孩子的行為能力成長了。
還有太多太多,就不一一細說了。
3. 你的父母是怎樣教育你的
我父母從我上了五年級以後就從來沒對我動過一根手指頭!在那之前,如果我做了比較嚴重的錯事,就會被罰(頭頂一盆水跪到肯真心認錯為止),五年級之後,他們只會告訴我什麼事是對的,什麼事是錯的。如果我做錯了什麼事,他們會問我為什麼要這么做,但是不管原因是什麼,他們都不會罵我或是打我!所以我會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他們會告訴我我的想法是好的或是不好的,以及我這樣做會有什麼後果,這樣我下次就不會再犯了!其餘的.....一般都是我自己說了算,只是他們會在我對一些事感到迷惑、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提出一些他們的意見!不過最後還是我拿主意,在我的世界裡,他們...就像導航儀!總之,教育孩子不能一味嚴厲,更不能放任不管。我覺得在不同時期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在父母的眼裡不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而是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自主權,這會讓他變得懂事!(我就是這樣的,呵呵...)
4. 你的父母是怎樣教育你的作文(100字)
我的父母是普普通通的個體經營者,我是一個特別活潑好動的女孩子,從小就像個假小子似的,給爸媽惹了不少貨,每次闖了禍,父親都會嚴厲的教訓我,最長的一次是把語文書最後幾頁的詞彙都抄了一遍,到深夜了才可以吃飯睡覺,本來我很不理解父親這么做的用意,一直埋怨他,現在想想,其實這是父愛的一種體現,這能證明父親很愛我,關心我,想讓我健康地成長,少走彎路少受挫折.
年少無知的時候總是很難理解父母的,但是我相信父母對我們的任何一種教育方式都是有一定教育意義的,我們要靜下心來和父母好好的談談,不要叛逆,不要輕易做出傷害父母心的事兒,一旦做了,一輩子都會後悔的
大體中心思想就是這樣了,你可以根據你的情況,注意語言真誠感人即可
5. 你們父母是怎麼教育你們的
我媽媽的一雙手雖然那樣粗糙,但是在這雙手中融入了媽媽對我的希望,對我的關懷和愛。我喜歡媽媽那雙手。記得有一年的冬天,天上下著大雨,寒風夾著大雨向正回家的我和媽媽襲來。媽媽吃力的踏著摩托車,坐在後面的我早已被凍的牙齒打起架來。這時,媽媽下車,親切地對我說:「慧慧,忍著點,快到家了。」說完,媽媽把她的手套摘下來給我戴上,頓時,我覺得一股暖流流遍了全身,不再感到冷了。不知不覺,我的眼睛被淚水模糊了,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涌了出來。媽媽,前幾天您的手裂開了,雖然您笑著對我說沒關系。但我知道您的手怎麼可能不疼呢?只是您不想讓我擔憂。回到家媽媽使勁搓著手,我看著您的手,您的手被凍的青一塊,紫一塊。我一下子投進您的懷抱里哭起來,您用她那雙幾乎凍僵了的手撫摸著我說:「孩子,別哭,堅強些,你可要好好學習,別辜負了我對你的希望!」 不知多少次,媽媽用她那雙手為我蓋被子;不知多少次,在媽媽那雙手的幫助下,我克服了種種的困難...... 我愛媽媽那雙溫暖而又堅強的手。 「世上只有媽媽好」,這句歌詞已經傳唱了幾十年,它伴隨著一個個可愛的孩子健康茁壯地成長,它反映了一個母親對自己兒女的愛。其實,不僅是母親,父親也是這樣的。我們每個人都友愛自己的父母親,特別是在情況危急的時候,更能體現出父母對你的愛。我也有這樣的父母,他們給我的愛也是無限的。 記得有一次,我因為天氣無常而感冒了,一直發高燒,體溫高達41度左右,吃退燒葯也無濟於事,體溫一直降不下來,爸爸媽媽都急壞了,束手無措,想要帶我去醫院看病,但是我要上課,他們怕耽誤我的學習。所以,爸爸又急急忙忙去各哦班主任老師打電話為我請假。想帶我去醫院了,但是想到醫院很擠,要排很長時間的對才能掛帶鹽水,怎麼辦呢?於是,爸爸帶我帶了一個私人門診部,這個門診部里人呀不少,好不容易輪到我了,我要先在屁股上打一針退燒,很疼,爸爸鼓勵我:「要學會堅強。」我聽了,真的不那麼疼了。在我掛鹽水的時候,爸爸不能一直在我身旁陪我,他要去上班。媽媽就一直坐在我身旁,一會兒給我到水喝,一會兒又給我扇扇子。當我獨自餓了的時候,她就去給我買東西吃,當我手疼的時候,她就給我講笑話,她的笑話,讓我忘記了疼痛。在爸爸媽媽的精心呵護想,我的病很快就好了。 其實,父母的愛有時不一定體現在溫柔上面,而是體現在嚴厲上面的。我的父母就是這樣的。 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去逛商場,我記得那是個節假日,商店裡人很多,擠得水泄不通。我和媽媽本來是手拉手的,可是我的注意力被那兒一個小玩具非吸引了,我不由自主地松開媽媽的手,向賣玩具的地方走去,當我擺弄完玩具去拉媽媽的手時,我才發現我的身邊都是陌生人,我嚇得哭了出來。不只過了多久,我忽然看見了爸爸媽媽,,但並不是我想像中的,他們並沒有輕聲細語地安慰我,而是大罵我:「你怎麼不早點丟了。」我一聽,哭得比剛才更厲害了。 父母這樣愛我們,我們有要懂得感激他們。有時,我們會感受不到父母多我們的愛,其實,他們的愛盡在不言中。 書上說世界上是最偉大的人是父母,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最無私、最深沉、最博大的。父母的愛無微不至、無所不在。 在我的書架上有好多本影集,那都是過生日時爸爸、媽媽帶我去拍的寫真集。爸爸媽媽說過,如果給我買好玩的玩具、漂亮的新衣、美味的食品。在玩過、穿過、吃過後就沒有了,他們更願意送我值得回味的禮物。當我長大後。翻閱那一本本影集,就好像又經歷了一次成長的歷程,童年的一幕幕會給我帶來多少回憶啊,影集成為了記錄我成長中每一個歡聲笑語、每一個煩惱哭泣的書。我想,在未來的某一天,當我翻開這些影集的時候,父母的愛會更深地印在我心靈深處
6. 你的父母是怎麼教育你的你更喜歡什麼教育方式
其實在每個家庭教育當中,不同的父母會有不同的教育方式,我相信每個人都有這樣子的感觸,在教育方式的選擇當中,應該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和家庭情況進行選擇。沒有所謂正確的教育方式,只有合適的教育方式。
不知道你們的家庭教育方式是什麼樣子的呢?有很多的朋友表示會發現,每一個家庭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同的,我覺得確實是這樣子的,因為每個家庭的條件和每個孩子的性格都是不同的,那麼自然而然就會運用到不同的教育方式,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沒有所謂正確的教育方式,只有最合適的教育方式。
7. 你爸媽是怎樣教育你的
父母給了我最大的自由度,所以我是非常獨立的,也非常的好強。這也是我朋友非常羨慕我的地方。我知道跟我大學讀書不容易,所以不會要求父母給我買什麼。想要的東西就自己去爭取。我小的時候,父母一般都是用他們的言語來教育我。給我講一些道理,讓我明白人生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