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父母古文怎麼說

父母古文怎麼說

發布時間:2022-04-19 12:25:34

① 古文翻譯:父母者,人之本也

父母者,人之本也:父母是人的根本.笑死人了!有這么譯的嗎?正確的應該是:人都是父母所生!潛在意思是人要孝敬父母,感恩父母,因為是他們生養了你.

② 文言文中對父母或親人的尊稱有哪些

以「阿」為前綴的稱呼

⒈阿父

《南史·謝誨傳》:「女為彭城王義康妃,……(誨誅,)誨女被發徒跣與誨訣曰:'阿父!大丈夫當橫屍戰場,奈何狼藉都市?』」

⒉阿公

對父親的方言俗稱。《南史·顏延之傳》:「(顏延之)嘗與何偃同從上南郊,偃於路中遙呼延之曰:'顏公!』延之以其輕脫,怪之,答曰:'身非三公之公,又非田舍之公,又非君家阿公,何以見呼為公?』偃羞而退。」

⒊阿伯

對父親的一種口語稱呼。清人梁章鉅《稱謂錄·一·方言·稱父》:「吳俗稱父為阿伯」。

⒋阿耶

《樂府詩集·二五·木蘭詩》:「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清代著名小學家錢大昕《恆言錄·三·稱父曰爺》條雲:「古人只用耶字。……《木蘭詩》'阿爺無長男』、'卷卷有爺名』,本當作'耶』字。杜子美《兵車行》:'耶娘妻子走相送』,自注雲:'《古樂府》不聞耶娘哭子聲,但聞黃河之水流濺濺。』即是引《木蘭詩》,初不作爺可證。木蘭詩'爺』字,乃後人所改。又杜《北征詩》:'見耶背面啼』,亦不作'爺』。」今耶則作爺。

⒌阿翁

明代著名小學家方以智《通雅·十九·稱謂》中有這樣的話:「方言:秦晉隴謂父為翁;今人作書於子,自稱阿翁;稱人之父曰乃翁。」按,方氏此說有失允當,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在《示兒》詩中有「家祭無忘告乃翁」之句,「乃翁」乃是陸游自指,而非稱呼他人之父。

⒍阿爹

《續古文苑·二十·漢·戴良·失父零丁》:「今月七日失阿爹,念此酷毒可痛傷。」唐朝著名文學家韓愈《昌黎集·二三·祭女孥文》:「阿爹阿八,使汝奶以清酒時果庶羞之奠,祭於第四小娘子孥子之靈。」《水滸傳》第一回《王教頭私走延安府九紋龍大鬧史家村》:「那後生那裡肯拜,心中越怒道:「阿爹,休聽這廝胡說!……」

⒎阿媽

這是女真人對父親的口語稱呼,在看清代特別是滿洲人的小說或者電視劇里,我們經常看到或聽到這樣的叫法。《元曲選·缺名·貨郎旦·三》:「阿媽有甚話,對你孩兒說呵,怕做甚麼!」

以「家」為前綴的稱呼

這類稱呼主要用於和別人說話時稱呼自己的父親,有自謙的意味。

⒈家父

對別人稱呼自己的父親。《太平御覽·三四六·三國魏曹植·寶刀賦》:「建安中,家父魏王,乃命有司造寶刀五枚,三年乃就。」這里的「家父」,是曹植對其父親曹操的稱呼。

⒉家君

既用做對自己父親的稱呼,也用做對別人父親的稱呼。《世說新語·德行》:「客有問陳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有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樹生泰山之阿,上有萬仞之高,下有不測之深。』」唐朝王勃《滕王閣序》:「家君做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⒊家大人

清代著名的小學家王引之在他的著名著作《經義述聞》里每一篇的開首都要冠上一句話:「家大人曰」,「家大人」,即王引之稱呼自己的父親王念孫。

⒋家嚴

金庸《天龍八部》:「甘寶寶問道:'令尊可好?』段譽道:'家嚴身體康健,托賴諸事平安。』」「家嚴」,是段譽對甘寶寶講話時稱呼自己的父親段正淳。

⒌家翁

《隋書·長孫平傳》:「鄙諺曰:不痴不聾,未堪作大家翁。」

⒍家尊

稱呼別人的父親。《世說新語·品藻》:「謝公(就是謝安)問王子敬(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君書何如君家尊?』答曰:'固當不同。』」「家尊」,在這里是謝安對王獻之父親王羲之的稱呼。

⒎家公

對自己父親的稱呼。《後漢書·二七·王丹傳》:「(侯霸)遣子昱候於道,昱迎拜車下,丹下答之。昱曰:'家公欲與君結交,何為見拜?』」也用做對別人父親的稱呼,《孔叢子·執節》:「申叔問子順曰:'子之家公,有道先生,既論之矣。今子易之,是非焉在?』」

以「先」為前綴的稱呼

這類稱呼一般用於稱呼自己死去的父親。

⒈先父

對自己死去的父親的稱呼,《左傳·成九年》:「先父之職官也,敢有二事。」這是自己稱呼自己死去的父親;也可以用來稱呼別人死去的父親,《晉書·鳩摩羅什傳》:「光曰:'道士之操,不逾先父。』」這里的「先父」,指的是鳩摩羅什的父親鳩摩羅炎。《水滸傳》第一回:「王進笑道:'……為因新任一個高太尉,原被先父打翻,……』」

⒉先君

《三國志·吳志·孫策傳》:「以堅部曲還策。」裴松之注引《吳歷》曰:「先君(即指孫堅)與袁氏共破董卓。」也用做對別人死去父親的稱呼,如《魏書·穆紹傳》:「老身二十年侍中,與卿先君亟連職事。」

⒊先府君

對自己死去的父親的稱呼,蘇洵《嘉佑集·十四·送石昌言使北引》:「憶與群兒戲先府君側。」兒子給父親寫行狀,一般也用這樣的稱呼,如近代的國學大師王國維寫有《先府君行狀》。

⒋先考

這種說法不用於口語,一般在祭文、靈位或者碑文中出現,《禮記·曲禮下》:「生曰父……死曰考……」唐朝張九齡《曲江集·十七·追贈祭文》:「謹以醢脯庶羞之奠,敢昭告於先考先妣之靈。」這是稱呼自己死去的父親;也用於稱呼別人死去的父親,北魏《元誘妻薛伯徽墓誌》:「先考授以禮經。」

⒌先人

對別人死去父親的稱呼。《左傳·宣十五年》:「爾用先人之治命。」這里的「先人」,指的是魏顆已經死去的父親魏武子。

⒍先子

女子對丈夫死去父親的稱呼。《國語·魯語下》:「文伯之母聞之,怒曰:吾聞之先子。」韋昭註:「先子,先舅季悼子也。」「舅」字解釋如下。

⒎先舅

女子對丈夫死去父親的稱呼。《爾雅·釋親》:「姑舅,則曰……沒則曰先舅、先姑。」

⒏先君子

對自己死去的父親的稱呼。宋邵伯溫《聞見前錄》自序雲:「伯溫早以先君子之故,親接前輩。」

⒐先夫子

對自己死去父親的稱呼。清朝錢謙益《重修素心堂記》:「吳江張益之先生,余之先友也。余兒時聞諸先夫子:益之世居越來溪水。」

⒑先公

對自己死去父親的稱呼。晉朝陸雲《答兄平原書》:「先公克構,乃崇斯堂。」清朝黃宗羲《移史館先妣姚太夫人事》:「先公被逮,太夫人每夜向北辰而拜,祈聲酸苦。」

⒒先帝

現在皇帝對死去的上一代皇帝的稱呼。諸葛亮《出師表》:「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

⒓先卿

古代君主對臣子已經死去父親的敬稱。《宋史·理宗紀》:「工部侍郎朱在進對,奏人主學問之要,上曰:'先卿《中庸序》言之甚詳,朕讀之不釋手,恨不與同時。』」顧炎武《日知錄·先卿》:「稱其臣為卿,亦可稱其臣之父為先卿。」

⒔先嚴

對死去父親的敬稱。《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四回:「兄弟襁褓時,先嚴、慈便相繼棄養,虧得祖父撫養成人,以有今日。」

以「老」為前綴的稱呼

這類稱呼一般用於子女稱呼父親,表示一種親昵。

⒈老爺子

對父親的方言稱呼。老舍《駱駝祥子》:「'也不是我說,老爺子,』她撇著點嘴說,'要是有兒子,不象我就得象祥子!可惜我錯投了胎。』」

⒉老公

此說見於《南北史續世說》。原文為:「高昂兄弟並劫略。其父次同語人曰:'吾四子皆兇狠,我死後有人與我一楸土耶?』及次同死,昂起大冢。對之曰:'老公!子生平畏不得一楸土,今被壓,竟知為人否?』」老公即是高昂對他父親高次同的稱呼,相當於現在的「老頭」。

⒊老太爺

《現代漢語詞典》(修訂版):「尊稱別人的父親(也對人稱自己的父親或公公、岳父)。」

⒋老爺子

《現代漢語詞典》(修訂版):「對人稱自己的或對方的年老的父親。」

⒌老子

對父親的方言稱呼。宋陸游《老學庵筆記·一》:「予在南鄭,見西陲俚俗,謂父曰老子,雖年十八歲,有子,亦稱老子。乃悟西人所謂大范老子、小范老子,蓋尊之以為父也。」《紅樓夢》第二十八回《蔣玉函情贈茜香羅薛寶釵羞籠紅麝串》:「王夫人道:'扯你娘的臊!又欠你老子捶你了!』寶玉笑道:'我老子再不為這個捶我。』」

⒍老爺

封建社會大家族裡對自己父親的稱呼。《紅樓夢》第三十二回《訴肺腑心迷活寶玉含恥辱情烈死金釧》:「寶玉一面登著靴子,一面抱怨道:'有老爺和他坐著就罷了,回回定要見我!』」

③ 父母用文言文怎麼說

雙親

「雙親雲水外,遊子空懷,惆悵無人可歸遺。」

④ 爸媽在古文中怎麼翻譯謝謝

古:爹、娘
今:父、母

⑤ 如何用文言文表達「父母,外公外婆,爺爺奶奶去世」

分別可以這樣表達:

  1. 父母:父母亡故。

  2. 外公:外祖父喪。

  3. 外婆:外祖母喪。

  4. 爺爺:祖父喪。

  5. 奶奶:祖母喪。

⑥ 感恩父母的精闢文言文有哪些

1、父母者,人之本也

出處:漢代司馬遷《屈原列傳》

譯文: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是人的根本。

⑦ 什麼古語代指父母

椿萱
讀音:chūn xuān 亦作「萱椿」。父母的代稱。椿,指父親;萱,指母親。
唐.牟融《送徐浩》詩:「知君此去情偏急,堂上椿萱雪滿頭。」
明.湯式《一枝花.子弟每心寄青樓受人曲》:「椿萱衰邁,松菊蕭條。」
明.湯顯祖《牡丹亭.鬧殤》:「當今生花開一紅,願來生把萱椿再奉。」
椿是一種多年生落葉喬木,古代傳說大椿長壽,莊子曾經說過「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可見它有多麼長壽。因此古人就把它拿來比喻父親,盼望父親像大椿一樣長生不老。後來為一切男性長輩祝壽,都尊稱對方為「椿壽」。又因為當年孔子的兒子孔鯉怕打擾父親思考問題,「趨庭而過」,快步走過自家的庭院,因此古人就把「椿」和「庭」合起來稱「椿庭」,稱父親為「椿庭」。古人不單獨把父親稱為「椿」,那畢竟是一棵樹,而是稱為「椿庭」。
萱草,一種草本植物,古代傳說萱草可以使人忘憂。唐朝詩人聶夷寫道:「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親倚堂門,不見萱草花。」遊子出門遠行的時候,常常要在母親居住的北堂的台階下種上幾株萱草,以免母親惦念遊子,同時讓母親忘記憂愁。後來就將母親的居處稱為「萱堂」。再後來為一切女性長輩祝壽,都尊稱對方為「萱壽」。
將「椿」、「萱」合稱「椿萱」即代指父母,父母都健在稱為「椿萱並茂」,前引「堂上椿萱雪滿頭」的詩句就是形容父母都老了,頭發都白了。

⑧ 描寫「父母」的文言文有哪些

描寫「父母」的文言文有:

《原谷諫父》

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厭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諫父曰:"祖育兒生女,勤儉終身,豈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負義也。"父不從,作輿,棄祖於野。谷隨,收輿歸。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谷曰:"他日父母老,無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慚,悔之,乃載祖歸養。

譯文:

原谷有祖父母,年紀大了,原谷的父母厭惡他,想拋棄他。原谷此時十五歲,好言規勸父親說:"祖母生兒育女,一輩子勤勞節儉,哪裡有父親老了就拋棄的道理呢?這是違背道義啊!"父親不聽從(他的勸告),做了一輛手推車,把爺爺拋棄在野外。原谷跟隨在(父親)後面,把手推車收了回來。父親問:"你為什麼收回這不吉利的器具?" 原谷說:"等將來你們老了,我就不需要再做這樣器具,因此現在先收起來。" 父親感到慚愧(害怕自己老了也被拋棄),為自己的行為感到後悔,於是把祖父接回來贍養。

⑨ 在文言文中,對父母或親人的尊稱都有哪些

稱人之父曰令尊,母曰令堂。

⑩ 用文言文翻譯父母能不能用一個字寫出來

親。如天地君親師。如事親(孝)。如娛親(老萊子故事)。如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閱讀全文

與父母古文怎麼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遼寧省公務員養老保險條例 瀏覽:725
每年體檢有多少錢 瀏覽:893
寧波市贍養老人每個月多少錢 瀏覽:473
老爸70歲生日買什麼送他 瀏覽:69
2016年6月15日關於養老金的增加 瀏覽:414
如何寫信跟父母說自己借錢了 瀏覽:565
養老保險剩九年每月補繳多少 瀏覽:822
都江堰護理養老服務有哪些 瀏覽:766
長壽小康廠什麼時候建 瀏覽:175
老人腦出血術後多久恢復正常 瀏覽:834
泰國和三亞哪個適合養老 瀏覽:132
70歲指的是 瀏覽:331
如何讓中老年人記住歌詞 瀏覽:509
老年痴呆晚期病人呼吸不暢 瀏覽:76
中人退休工資怎樣計算的 瀏覽:747
老年痴呆者攻擊行為 瀏覽:939
82老人肺結核如何治療 瀏覽:600
歌曲孝敬農村爹和媽 瀏覽:134
網上怎麼交養老保險保費 瀏覽:103
老年人咳喘偏方 瀏覽: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