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孝敬父母額標準是什麼
孝敬父母是沒有標準的,只要你時刻心裡念著他們,多關心他們,多陪陪,多交流,買些他們喜歡吃的東西,哪怕是很便宜的東西,不在貴而在心。
⑵ 那些是孝順的行為
《弟子規》入則孝篇: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⑶ 什麼是孝敬父母(政治書上的)
就是子女對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贍養。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愛戴父母
⑷ 什麼是孝敬父母
有人說孝敬父母不是擺在嘴上,應該在行動上.我認為,嘴上,行動都應該具備.
孝順應給父母生活的空間.
父母年輕的時候為家庭奔波,到退休了安享晚年時,這時生活的腳步才可以放慢並息一息.子女把父母圈在身邊帶孩子,照顧自己的小家庭,父母的生活軌道又恢復到年輕時候的狀態了.這叫孝敬嗎?
孝順應給父母准備好外出的旅**程.
父母年輕時因為有兒女,他們並不怎麼捨得在自己身上過高的消費.請返還父母的積蓄吧!哈哈
孝順應經常解放父母的廚房革命.
隔三岔五的喊父母外出下館子吧!飯店裡有些菜家常是做不出來的哦.
孝順請記住多對父母說些你的心裡話吧!
父母很不想和你有代溝,因為他們也年輕過.
孝順就請父母幫你遞這遞那的吧,如果他具有很嚴重的肥胖症.呵呵.
孝順就娶位不自私的女人回家,象朋友一樣交流,讓家裡永遠充滿陽光.
孝順就讓自己的居住地和父母的在同一棟單元或樓層.在冬天裡煲一碗熱湯送去,父母正好趁熱喝掉.
孝順父母請經常對父母說聲:謝謝!
⑸ 做什麼事,才算孝敬父母
經常關心他們,不要讓他們感覺孤單,父母的建議,合適的就要聽,但內是得有主見,當然,在父母眼容里,可能他們說什麼都是對的,做什麼都是對的,所以希望你什麼都聽他們的…最主要的就是你自己過的好,過得幸福,父母就會為你開心。這也算是孝順吧!
⑹ 什麼樣的表現是真正的孝順父母
參考《孝經》:抄
「身體發襲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就是不損害自己的身體,因為是父母給的。可以延伸為不要讓父母擔心受怕(比如做危險的事傷害自己)。
後半句我們老師特意有拿一個例子來說過「顯」的意思,就是可以讓父母顯擺(去掉貶義。也可以說是讓父母在別人面前可以因為是你的父母而驕傲)
還有就是另外補充:1.不要愚孝
2.關於一句諺語「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一些信佛教道教的一些和尚之類的人都是不留後的。但是佛教進入中國卻能被傳統文化接受容納,是因為儒家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的概念,不生孩子可以看作是「出世」,也就是獨善其身。
其他回答也可以看看,但是我估計是沒有典故的籠統答案,要看你父母是什麼樣的人,你連自己父母什麼性格都不知道,希望能不泛泛而談的好好對待 你 自 己 的父母。也不能盲從+極端啊,古代二十四孝圖有幾個不合理的典故比如埋兒奉母、卧冰求鯉,還有那個吃自己母親屎的……王小波有提出過個叫「自激」的概念可以去看一下……
⑺ 孝敬父母做到哪幾個樣子,才是真正的孝順呢
孝順父母是中華的傳統美德,因此,一個人的品質如何,看他是否孝順父母就知道了。孝順父母有很多的方式,比如有人願意花錢給父母最好的生活,比如說有的人覺得陪在父母的身邊才會安心,於是在父母身邊鞍前馬後,無論是哪一種孝順,都要沖到發自內心。
《勸孝歌》里說到:“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母親十月懷胎生下了兒女,報答他們勢在必行,也是做人的基本,所以,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要忘記生我們養我們的父母。
真正的孝敬父母,往往是這三個樣子,有一個,也很不錯了。
三.
知行合一,及時盡孝
“百善孝為先,別等到失去了父母才後悔莫及。”——佚名
孝順父母需要盡早,父母的年紀越來越大,身體各方面也不如年輕人。有句話說得好“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大劉家裡條件不是很好,為了給父母一個好的生活,大劉幾乎常年在外面忙,終於賺了點錢回家,才發現父母已經老了,身體很不好,自那以後大劉就沒怎麼出去過,留在了父母的身邊。
小結:
孝順父母這件事情不該怠慢,父母給予我們生命,讓我們健康的成長,這份恩情就已經報答不完了,不要讓自己的自私和大意成為一輩子的遺憾。真正的孝順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也不是用用嘴說說的,及時行孝,用心行孝,這才是你最該做的。
⑻ 什麼樣的表現是真正的孝順父母呢
什麼樣的表現才是真正的孝順自己的父母呢?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要在父母還健在時候多孝敬父母,請不要等待父母不在了想孝敬都無法孝敬,留下終生的遺憾!
⑼ 什麼是孝敬父母
從前,有個老人,妻子去世後一直一個人過著孤單的生活。他一生都是個辛苦工作的裁縫。因時運不佳,他身無分文。現在他太老了,已經不能做活兒了。他的雙手抖得厲害,根本無法穿針;而且老眼昏花,縫不直一條線。他有三個兒子,都已長大成人,結了婚,有了各自的家。他們忙於自己的生活,只是每周回來和父親吃一頓飯。
漸漸地,老人的身體越來越虛弱了,兒子看他的次數也越來越少。他心想:「他們不願意陪在我身邊,因為他們害怕我會成為他們的累贅。」他徹夜不眠,為此而擔心。最後他想出一個辦法。
第二天一早,他去找自己的木匠朋友,讓他給自己做了一個大箱子。然後又跟鎖匠朋友要了一把舊鎖頭。最後他找到吹玻璃的朋友,把他手頭所有的碎玻璃都要過來。
老人把箱子拿回來,裝滿碎玻璃,緊緊地鎖住,放在了飯桌下面。當兒子們又過來吃飯的時候,他們的腳踢到了箱子上面。
他們向桌子底下看,問他們的父親:「裡面是什麼?」
「噢,什麼也沒有,」老人說,「只是我平時省下的一些東西。」
兒子們輕輕動了動箱子,想知道它有多重。他們踢了踢箱子,聽見裡面發出響聲。「那一定是他這些年積攢的金子。」兒子們竊竊私語。
他們經過討論,認為應該保護這筆財產。於是,他們決定輪流和父親一起住,照顧他。第一周年輕的小兒子搬到父親家裡,照顧父親,為他做飯。第二周是二兒子,再下一周是大兒子。就這樣過了一段時日。
最後年邁的父親生病去世了。兒子們為他舉辦了體面的葬禮。因為他們知道飯桌下面有一筆財產,為葬禮稍微揮霍一些,他們還承擔得起。
葬禮結束後,他們滿屋子搜,找到了鑰匙。打開箱子後,他們看到的當然是碎玻璃。
「好惡心的詭計,」大兒子說,「對自己的兒子做這么殘忍的事情!」
「但是,他還能怎麼做?」二兒子傷心地問,「我們必須對自己誠實,如果不是為了這個箱子,直到他去世也不會有人注意他。」
「我真為自己感到羞愧,」小兒子抽泣著,「我們逼著自己的父親欺騙我們,因為我們沒有遵從小時候他對我們的教誨。」
但是,大兒子還是把箱子翻過來,想看清楚在玻璃中是不是真的沒有值錢的東西。他把所有的碎玻璃都倒在地上,頓時三個兒子都無言地看著箱子裡面,箱子底下刻著四個字——孝敬父母。
一個老邁的父親,兒孫滿堂,本應享受天倫之樂,卻被逼得用謊言來喚起兒子的孝敬,這難道不是「三伏心也寒」的事情嗎?林肯說過:「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歸功於我天使般的母親。」因此,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應盡心回報,怠慢父母是違背倫理的行為。莎士比亞說過:「逆子無情甚於毒蛇。」因此,我們要時刻長大以後應該以考心報答父母對我們無私的愛。
⑽ 怎樣才是孝順父母
孝順父母是傳統美德,一個人最重要的德行也是孝順,但是怎樣才是真正的孝,很多人並不理解,而生活中對父母愚忠愚孝的人隨處可見。我們經常說的媽寶男媽寶女屬於這類人,結婚了還不能獨立,沒有一點主見,什麼事情都無原則地聽父母的話,還認為自己是孝順,就是這樣的孝順最終把自己的生活、工作、婚姻過得一團糟。今天我們來解釋一下怎樣才是真正孝順父母。
總的來說不管是孝順父母還是別的事情,都要抓住重點,在重要事情上用心,不要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