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父母生病住院所花的一定要做兒子出錢嗎
我覺得兩個都對,兒子是從法律上來處理,他說的符合法律道理,子女均攤醫葯費,均享遺產。女兒說的是一般農村風俗習慣,一般都是兒子承擔。
建議三個子女好好協商一下吧。
B. 父母生病花錢嫁出去的女兒要均攤費用嗎
作為父母的子女,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有贍養老人的義務,當老人出現生病需要錢的時候,也不能光指望其中的一個子女出錢,另外一個子女光看著不出錢,都是平等的,有贍養的義務,也有共同繼承的義務,如果父母去世,留下的遺產,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是平均能得到遺產的,所以說,不管是男女,現在都是平等社會,如果說兄弟姐妹中誰家條件好,誰家條件不好?可以出錢出力,大家講清楚。
C. 父母住院生病做為女兒該出多少錢
父母住院生病做為女兒該出多少錢沒有具體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版和國婚姻權法》
第二十一條
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
禁止溺嬰、棄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
D. 如果父母或孩子生病了你會花多少錢的調查視頻
你爸爸媽媽節約的習慣沒有什麼不好
不過太過了就會傷感情
如果家庭條件還可以
沒有必要生氣的
現在看病花200度就不算什麼
E. 我父親生病了,在家休養,他有錢,現在問我要錢該拿嗎
按理說,你父親生病了,作為子女應該拿錢給父親治病。但是你心有餘而力不足。沒錢。這就需要實事求是地與父親說清楚。請父親諒解!事後有錢了一定要孝敬父親大人。
F. 父母生病費用,應該兄弟姐妹平攤,還是應該家庭條件好的多出點
關於父母生病住院的費用,兄弟姐妹該怎麼出的問題?在這里我簡單結合身邊的認知分析一下自己的看法。
同樣是父母的孩子,當父母老了,生病住院需要錢;有的兄弟姐妹認為都是父母的孩子,醫葯費理應兄弟姐妹幾個一人承擔一點沒錯;兄弟姐妹則堅持認為父母跟你住,父母生病了需要用錢當然是你的責任,憑什麼伸手跟我們要。
乍一聽,覺得前面兄弟姐妹說的對,都是父母的孩子掏點醫療費無可厚非。而後面的兄弟姐妹兄弟則顯得無情不孝順,怎麼說都是共同的父母,一家人還談什麼憑什麼之類的話。
那麼事情的真相真的會像表面看起來這樣嗎?
很多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似乎都在這件事上經不起考驗,因觀點不一致逐漸出現矛盾。我們不妨通過一篇文章梳理這件事當中的真相,看看孰是孰非!看後面的兄弟姐妹對生病了的父母真的無情無義,只看金錢不顧父母的死活嗎?
01
擁有父母的愛越多,與之相比該承擔的責任就越大,這很公平
我們的人生成長最快,最幸福的階段應該是建立在父母還年輕,身體好的現在了。爸媽還沒有老,肩膀還能給我們依靠,我們結婚生養孩子有他們幫忙照顧,這些都是現在我們成長的資本。
可是這種人生階段有限,很快就會過去。所以呢,我們必須珍惜現在成長的每一次機會,鍛煉好自己的能力,等著爸媽病了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才能有能力從容應對。這就是幸福。
努力創造幸福,懶惰醞釀悲傷。未來過得怎樣,父母病了有沒有錢交醫療費,現在的每一天都至關重要,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珍惜現在呢?
寫在最後:
讓人欣慰的是,基本每一個孩子把自己該承擔的責任都擔起了起來;這也驗證了人心都是肉長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感底線毋庸置疑。
所以說,面對父母的醫療費用,我們先做好自己的責任分內之事,不用太糾結,有能力的基礎上用情分多幫助條件困難一點的兄弟姐妹,彼此之間就能更好地串聯親情不被意外的疾病動搖。
只要到做到這些,人生它就是幸福!
G. 父母看病的錢由誰來出父母有錢
給父母看病當然子女拿錢。就算父母有錢怎樣?父母生病了,不讓子女拿錢,當子專女的拿不拿錢那你們私下屬商量,看看怎麼處理。記住老人老了,能有多少錢,待他百年之後,東西還不是子女的么。老人生病不孝敬,等人沒了,過來爭家產,不丟人么?
H. 父母生病的費用,應該兄弟姐妹平攤,還是應該家庭條件好的多出點
每個家庭有每個家庭的情況,如果經濟條件都差不多,平攤就好。如果經濟條件懸殊,就沒有必要攀比,讓老人受罪。有錢的,多出錢,沒錢的,多出力,盡心盡力就好,但求無愧於心。
為朋友們講述一下我家真實的故事。我13歲的時候,在一次事故中,父親因公犧牲了,走得很突然,撇下了母親和我們5個子女,當時最小的弟弟還在吃奶。
父母感情很好,母親受到嚴重打擊,接受不了父親突然離去的事實,精神失常了,還經常生病,無法主事。
公家每月給的撫恤金,當時每月每個人只有6元錢 。我們兄弟姐妹5個和母親一家6口,每個月36元錢,看病,上學,吃喝拉撒哪裡夠?孤兒寡母真的很無助,命運逼著我13歲就開始擔負起了養家的重任。
作為大姐,為了養家,我必須出去掙錢,學校里很多課我都沒有時間上,好在校長和老師都知道我家的情況,特殊照顧我。
為了能通過高考,改變命運,我沒有輟學,而是邊咬牙堅持上學,邊勤工儉學,一直讀到研究生。我學習都是見縫插針,碎片化進行的,很多課沒時間上,以自學為主,主要的時間在忙著賺錢。打心底里,感謝那些年主動找我,無私給我單獨補課輔導的老師們。
為了讓全家人吃飽,弟弟妹妹能上學,媽媽能看病,我必須拚命賺錢。我吃過各種苦,一開始憑體力賺辛苦錢,給麵包廠糊口袋,5厘錢一個,一糊就是大半宿,只能賺幾毛錢。
我在飯館當過服務員,在電影院門口賣過瓜子,花生,爆米花,擺地攤兒賣過小商品和服裝,一個女孩子挖過土方,推過獨輪小車,在磚廠搬過磚,我當過家教,還曾經領著全班男生出去包活兒干……
我上高中的時候,開始在學校代課教初中,還做小買賣,並且大著膽子倒賣國庫券,被城管追得滿街跑,最困難最急用錢的時候,還賣過血。若干年,天天總有干不完的活兒,連做夢都在幹活兒,一直沒有足夠的時間睡覺。
我和弟弟妹妹的關系,不只是姐弟關系,還是師生及撫養關系。即使成年,各自成家以後,基本上也一直是我在幫助他們。
母親60歲那年,不幸得了腦梗和腦出血,癱瘓了13年,73歲走的。這期間多次住院,多次手術,至少花費了幾十萬的巨額醫療費,還不算護工費和其他費用。在北京急救中心一天就是3.8萬,在武警總醫院,一天要兩三萬……
弟弟妹妹們的生活條件都沒有我好,我讓他們根據自己的能力,盡一份兒心,其餘的,我來擔。妹妹一家曾單獨照顧我母親三年左右,是5個兄弟姐妹中照顧母親最上心的,我說服母親和兄弟姐妹,把老家的房子給妹妹了。
我有兩個弟弟是我給帶到北京的,他們各出了1.5萬,妹妹出了3000,另外一個兄弟和妹妹一樣在老家,也出了3000,其餘的都是我承擔的。
除了在妹妹家生活了三年左右,母親一直和我生活在一起,期間多年的生活費,辦理後事的費用也都是我出的。帶母親看病,主要也都是以我為主。
記得母親走的那年,醫院的科主任說,我們兄弟姐妹5人是她這么多年見過的最孝順的一家,而且是真孝順,沒水分。
即使請了護工,我們5個人也始終輪流陪伴照顧老人,不錯眼珠,從來沒有為醫療費和照顧老人有過任何攀比,埋怨及爭執。
而我公公去世時的醫療和喪事等費用,盡管每家的條件都過得去,但6個兒女也不是平攤的,都是主動拿的。我愛人有三個姐姐,他是老四,還有一個弟弟和妹妹。三姐的條件最好,她出錢最多,其次是我們。論出力,大家都挺孝順,都盡到了照顧和陪護責任。出力最多的是小妹妹。
老人在世時,兄弟姐妹經濟條件都可以,就平攤,經濟條件相差懸殊,就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互相不攀比。老人臨了,兒女都在身邊,都盡了子女的本分和孝心,就很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