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進行早教
早教概念早已普遍為嬰幼兒家長所重視了,在踏入21世紀後,專家提出的全面發展寶寶左右腦的問題也越來越被年輕父母們所關注,但是父母們比較注重寶寶哪些腦部功能的訓練,寶寶的腦部是否能得到全面和均衡的發展,如何做到左右腦全面發展這些問題,年輕父母們是否有正確的認識呢?
日前,為了解3--6歲父母對以上問題的看法,對北京、上海、廣州三大城市3--6歲幼兒父母進行了一次關於全面激活左右腦對孩子腦部發育重要性的調研,並邀請武漢大學早教專家楊健教授對該調研作出了詳細的分析。
一、三地親子關系比較:
調查顯示:三地85%以上父母和祖父輩親屬每天都能抽出2個小時以上的時間陪伴孩子玩耍,特別是廣州方面的家長較為注重親子關系,被訪家長全部每天陪孩子2小時以上。而北京約有15%的父母每天只有1個小時陪伴孩子。
二、最佳早教時間:
我國幼兒父母對早期教育的認識普遍較上世紀九十年代有明顯的提高,尤其是認識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並認為越早越好。如北京的90%的調查對象認為從0歲開始(其中包括懷孕期)這是近幾年早期教育工作的普及帶來的結果。但廣州家長對「最理想的開始早期教育的時機」的答卷值得關注,其中有7%以上認為小孩子3歲以後才是最好時機。這說明廣州家長的早教意識有待提高。
三、左腦VS右腦:
全面開發左右腦、均衡發展是理想的教育。但楊教授認為,嬰幼兒時期,右腦開發的重要性更顯突出,遺憾的是三個城市的家長在注重左右腦開發時,本來應偏重右腦開發的,卻往往在左腦開發方面有稍重的比例,三地平均為55%左右。這多少反映最重視早期教育(如北京)的城市,在內容上有可能偏重數理邏輯方面,而不太重視藝術之類的內容。在家長對早教的具體觀點上,值得注意的是「早教的過程是一種能力培養的過程」這個命題真實是有缺陷的。因為早教不僅僅是能力的培養。然而北京的家長竟有95%同意這個觀點。有趣的是,上海相反,幾乎100%不同意這個觀點。這說明北京的早教宣傳存在某些偏差。另外,「孩子的玩耍並不是學習」這個觀點是錯誤的。孩子游戲和學習不分,學中有玩玩中有學,但家長的認識很不統一,廣州有四分之一的調查對象認為是對的,北京父母只有10%的比例,顯然有良好的基礎,但上海父母不這樣看, 大約80%認為玩耍不是學習這個觀點需要進一步向家長闡明。
四、奶粉產品的選擇:
三地消費者對奶粉的選購比較理性,重視質量對嬰幼兒的生長發育帶來的好處。這一點三地父母的認識基本上趨同一致。這為國內外奶粉廠商如何提高產品質量,進一步做好服務帶來信心。最後,楊教授總結道:上海的消費者理性較高,較注重實際,北京的早教意識最好,但稍偏重左腦開發,廣州的消費者在早教觀念上有待提高。但廣州消費者對兒童健康成長的關注總體說是最好的。
專家通過這份問卷發現了三個最顯著的早教誤區,並針對這六個誤區設計了一套解決方案。這套方案主要圍繞「充足營養」、「益智游戲」和「父母參與」三個腦部全面發展的重要元素,小孩子和家長共同參與啟智操、益智游戲和參觀有意義的展覽館等內容組成。為了讓消費者可以親身體驗正確的早教方式,從全國消費者當中抽出了十五個幸運家庭,11月初這十五個家庭將會到香港進行一個激活左右腦的啟智之旅!在此次活動中,楊教授將與家長、孩子通過游戲和參觀等多種形式展示給全國的家長正確、科學的早教方法,同時對國內家長們的早教認識誤區在理論和實踐中作出正確示範。
左右腦智能分工小貼士:
根據專家的研究成果顯示,人的左右腦分管不同的功能,左腦稱為「學術腦」,主要負責語言、邏輯、數學、順序、符號和分析等功能,簡單地說就是運用邏輯思維把事情調理化,在幼兒時期,通過訓練孩子背誦詩詞,學習生字,練習簡單數字加減法等等都能刺激孩子的左腦發育;右腦又稱「藝術腦」,主管韻律、節奏、圖畫、想像、情感、創造力。換個說法,孩子是否具有創造力和想像力,右腦起重要作用。通過舞蹈訓練、畫畫、讓孩子做簡單的設計和家長多進行親子溝通都對右腦發育有極大的幫助。
4-6個月寶寶早教內容:
如果你的寶寶正好是4-6個月大,你一定知道,這么大的寶寶已經很能幹了,4-6個月的寶寶感知能力進一步加強,雙手功能有了提高,常常是手裡拿到什麼東西就會抓住不放,躺在床上已經不再象兩三個月時那樣的老實,開始會自己翻身,聽到成人講話就會發出「嗯」「啊」的聲音欲與之交流,開始認識媽媽爸爸,見到生人會迴避。很快的,寶寶的感知覺有了更大的發展,細心的父母會發現,當你說到一樣寶寶熟悉的東西時,你懷中的寶寶會向這樣東西看去,甚至會伸出小手點點它;語言能力也是一樣,五六個月的寶寶就會跟著爸爸媽媽發一些簡單的音節,如ba,ma,da,甚至是合並兩個音節,如baba,mama,讓我們年輕的父母既興奮又驕傲。
這個階段是寶寶成長的一個很重要的階段,在身體發育上,我們都知道,這個階段是寶寶從只喝母乳到開始添加輔食的時期,而在智力發育上,這個時期同樣重要。隨著寶寶的感知覺能力逐漸增強,我們在寶寶更小時在刺激他的感知覺上做出的不懈努力開始得到了回報。你的孩子對外界的反應是否靈敏,是否能夠成功的從外界獲取信息,這些都開始顯出了端倪。同時又有更多的事情等著我們父母來做,在寶寶前階段發展的基礎上,繼續刺激寶寶的感知覺,帶領寶寶用他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耳朵,自己的雙手來接觸和認識這個世界。
4-6個月的寶寶仍然還沒有具備意識功能,也就是說,這么大的寶寶雖然和更小的寶寶相比已經很能幹了,但是,他依然只能被動地接受外來的表象信息,而不能夠主動地對這些表象進行構造性重組,所以這時的寶寶是否聰明看的不是他會不會動腦筋,而是非常簡單,只需要看他對外在的刺激反應是否靈敏就可以了。同樣的,我們父母的教育任務也很單純,就是讓寶寶多感知,多體驗,帶領我們的孩子多多的接觸外面的世界。這時的寶寶好奇心往往很強,是因為隨著他越來越能幹,認識世界的能力越來越強,就會有越來越強的接觸探索世界的慾望,稍大一點的寶寶可能會纏著爸爸媽媽啊啊的叫著要這要那的,在玩玩具時,寶寶也有時會要咬咬什麼的,這些行為都是寶寶有旺盛的探索欲的表現,爸爸媽媽不要阻攔,寶寶是在用自己的眼鏡和耳朵來體會這個世界,當寶寶拿起一樣東西就放到嘴裡咬時,是在通過感觸來認識和體會這件東西的性質,這些都是寶寶積極探索認識這個世界的表現,爸爸媽媽應該鼓勵,並且為之創造條件。
㈡ 新手父母該如何對寶寶進行早教
父母對孩子的早教問題是非常在意的,所以我們這個時候也可以對小孩子進行教育,而且我們也沒有必要給小孩子去報一些輔導班,而且父母在家裡就可以正確的教育自己的孩子,我們也可以利用身邊的事情來教育自己的孩子。這樣的話你的孩子也能夠變得非常的聰明,而且小孩子也會具備一些生活常識,而且這樣的孩子以後也會變得非常的獨立,所以這對孩子的成長肯定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三、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我們平時在生活中也一定要注意這些問題,但是我們也沒有必要感覺非常的緊張。其實小孩子是非常聰明的,因此父母也一定要把握好孩子正確的發展時機,所以大家也不用感覺非常的緊張。
㈢ 父母學會這幾點,在家就能做早教
鏈接: https://pan..com/s/1Wyqlq95FE6yNBWdVYPnsZQ
㈣ 父母是孩子最好老師,父母怎麼進行早教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有意無意地模仿父母的行為,久而久之,孩子身上就會有父母的影子。你的身上全是缺點,你想孩子成為成功避開你的缺點的優秀的人,你多半要失望。父母是什麼樣,孩子就會有樣學樣,即使三歲就開始送進幼兒園,一天在幼兒園待上10個小時,但在孩子人生最初的三年裡和父母朝夕相處,早就在行為上深深地烙下了父母的言行舉止印記。
有的父母有自己的個性不錯,但是說話時也要注意自己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有質量的「冷嘲熱諷」是基於事實的分析和判斷,有一種客觀的態度,而不是憑著自己的性子胡說八道。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最大的特點。孩子就像一面鏡子,能夠把父母內心的想法都映照出來。父母高興,他也高興;父母煩躁,他也跟著煩躁。孩子就是家庭的一面鏡子。
㈤ 如何早教
如何對寶寶進行早教
如何對寶寶進行早教?0~3歲是一個人智力發育最關鍵的時期,但是這段關鍵時期應該如何把握,很多家長並不清楚。那父母如何對寶寶進行早教?
1、音樂。聽一些高品質、很悅耳的音樂,通過這些培養他們的聽力,同時也陶冶了他們的心靈情操。
2、讀書。平時在哄嬰兒的時候讀一些書給他們聽,讀的多了,他們慢慢的會記住你的口型,對他們的觀察力是一個鍛煉。終於有一天他們會根據口型說話,於是他們又成長了。
3、做游戲。就是一些簡單的益智游戲,雖然你做游戲的時候,他們不是很懂。通過做游戲你可以發現他們對哪些方面感興趣。找到他們的興趣點,多加培養,對他們以後的成長很有幫助的。
4、唱安眠曲。就是平時在哄嬰兒睡覺的時候,唱一些安眠曲,有助於開發他們的智力。
5、看一些唱唱跳跳的節目。平時的話,讓他們適當的看一些小孩子的節目。再看節目的同時,可以告訴他們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他們這時不會給你回復,但是你說的多了,他們腦海中會有一個意識的,就是潛意識里會有個概念什麼是對的,什麼事錯的。
6、父母多陪陪孩子。不管你有多忙碌,你都要抽出一段時間陪他們玩,和他們說說話。雖然你認為孩子還小,不知道什麼,其實你錯了。嬰兒也是很需要父母的愛護,照顧的。
寶寶多大開始早教
寶寶多大開始早教?俗話說,「三歲定一生」,如此可見,寶寶的早教是很重要的,那寶寶多大開始早教?
0-3歲是幼兒大腦發展的黃金時期
嬰幼兒研究表明,從4到5歲開始的兒童教育已經太遲了,幼兒大腦發展的黃金時期是0-3歲。0至3歲是黃金時期,也是開發智力最好的時間段,3到6歲是早教完善時期。還是很有科學依據的。通常說的三歲定終身其實說的就是寶寶性格的形成基本是三歲以前的各種影響和接受的事物確定的。
早教注意事項
早教注意事項?寶寶的早期教育是每位家長都關心與重視的事情,影響他長大以後的思想及行為方式,那早教注意事項有哪些?
1、別忽略家庭教育
寶寶的價值觀是在家庭中形成的,父母在早期教育中的地位,旁人不可替代,父母的身教對於孩子性格、習慣、價值觀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2、把早教等同於學習
不少家長把早期教育視同於早期學科教育,孩子1歲以內學認字,3歲以內學外語。夏先生認為,會識字、會背詩只是簡單 的記憶模仿,並不代表孩子真正的智力和能力。0至3歲的孩子正處於情緒情感和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早教的重點是把握好語言、智能、體能、感官等七個 幼兒身心發展的順序和規律,採取鼓勵性學習,創造快樂環境,開發其本身已有的潛能。
3、幼兒只適於學習單一母語
每個幼兒都具有多語言功能,為給幼兒提供良好的語言環境,可以學習多一些語言。
㈥ 父母怎麼在家給孩子做早教
鏈接: https://pan..com/s/1Wyqlq95FE6yNBWdVYPnsZQ
㈦ 早教班太貴,作為父母如何在家進行早期教育
很多家長,都知道對孩子的培育是需要從小抓起。而現在早教市場,琳琅滿目且收費高昂,早教就一定要去早教班嗎?家長如何在家裡給孩子正確的早教呢?
最後,早教,是一個非常宏大而寬泛的概念,並不是只有去早教中心上課才是早教,也不是必須教孩子學點什麼才是早教。而是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對於寶寶來說,良好的作息習慣是早教;開朗大方的性格是早教,喜歡閱讀是早教,喜歡玩耍也是早教……最重要的,是家長帶著愛和耐心陪伴孩子的親子時間。
㈧ 父母怎樣做才是成功的早教早教主要教什麼
父母都比較注重小孩子的教育問題,所以現在很多父母都會讓小孩子接受早教。但是大家一定要採用合適的方法,而且一定要尊重自己的孩子,小編覺得符合小孩子特點的早教才是成功的早教。所以爸爸和媽媽一定要多關心孩子,而且也必須要尊重小孩子。
如果家長不陪孩子,那你可能就會發現這個時候小孩子可能也會特別的沒有安全感,而且小孩子這個時候沒有辦法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所以家長一定要引導孩子,而且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成長環境。
㈨ 一歲寶寶父母該怎麼進行早教
鏈接: https://pan..com/s/1Wyqlq95FE6yNBWdVYPnsZQ
㈩ 父母是孩子最好老師,父母該如何給寶寶進行早教
作為爸爸媽媽的都期望自己的寶寶可以更健康聰明地生長,因此許多爸爸媽媽都為自己的寶寶進行早教。可是,假如教育的方法不正確,那就會導致小孩有一些壞習慣。爸爸媽媽是小孩最好教師,那麼爸爸媽媽該如何給寶寶進行早教?
3、堅持讀書講故事
閱覽是讓小孩有豐厚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閱覽才能、閱覽興趣、閱覽習慣的培育是從家庭開端的。兒童最初是經過圖畫知道這個國際的,童書不只有價值熏陶的效果,還有治好的效果,小孩要解決什麼問題,都有相應的圖書,看了之後比說一萬句經驗的話都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