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父親用拼音怎麼拼
父親
[fù qīn]
㈡ 父母的拼音大寫
㈢ 怎麼教父母漢語拼音
會筆畫輸入已經不錯了,我也在教我媽用筆畫輸入,呵呵,不過她還沒有會。
㈣ 爸媽拼音怎麼寫
ba,ma
㈤ 父母親怎麼讀
讀fù mǔ qīn 。
我國在古代是使用漢字為載體,採用直音、反切等方法來給漢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註明漢字的讀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即使注了音也讀不出來。反切,就是用兩個漢字來給另一個漢字注音,反切上字與所注字的聲母相同,反切下字與所注字的韻母和聲調相同。周有光先生稱反切是「心中切削焊接法」。這兩種注音方法,用起來都不方便。
明朝末年西方傳教士來中國傳教,為了學習漢字,他們開始用拉丁字母來拼寫漢語。
1605年,義大利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Matteo Ricci,1552—1610)應用他和另外幾位傳教士擬訂的用羅馬字給漢字注音的一套方案寫了4篇文章,送給當時的制墨專家程君房,由程君房編入所著墨譜《程氏墨苑》中。4篇文章的前3篇都宣傳天主教教義,由教會單獨合成一卷,取名《西字奇跡》,復制本現存羅馬梵蒂岡教皇圖書館(在中國,習慣上把上述4篇文章稱作是《西字奇跡》。
這是最早用拉丁字母給漢字注音的出版物,比「小經」用阿拉伯字母給漢字拼音稍晚,「小經」(又名「小兒經」、「小兒錦」)大概是最早用字母文字給漢字拼音的嘗試。
1626年,法國耶穌會傳教士金尼閣在杭州出版了《西儒耳目資》,這是一本用拉丁字母給漢字注音的字匯。注音所用的方案是在利瑪竇方案的基礎上修改的。
㈥ 父母的母字拼音怎麼寫
父母的母字拼音是「mu」三聲。
㈦ 孝敬父母的拼音
孝敬父母的拼音
孝敬父母的拼音如下:
xiào jìng fù mǔ
孝 敬 父 母
㈧ 爸媽拼音怎麼寫
ba=爸 ma=媽
㈨ 爸爸媽媽的拼音怎麼讀
如下:
爸
拼音bà,注音ㄅㄚˋ。
部首父部部外筆畫4畫總筆畫8畫
五筆86WQCB五筆98WRCB倉頡CKAU鄭碼OOYI
四角80717結構上下電碼3640區位1654
統一碼7238筆順ノ丶ノ丶フ丨一フ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爸bà(ㄅㄚˋ)稱呼父親。
㈩ 如何教會父母用拼音打字
我比您的父母年長些,說說我當年學拼音打字的經歷:
現在打字用的拼音和我們當初學的拼音不一樣, 為了能敲字,比我小兩輪的師傅扔給我一本漢語拼音字典,說了一句:"從聲母韻母學起",於是我就開始用後面的聲母韻母表和前面的漢字再和鍵盤對應著看,邊看邊敲嘴裡邊念叨,居然敲兩三個字母就能出來個字,頗有成就感,一旦每個聲母韻母讀什麼音記牢了,剩下就是在鍵盤上找它的位置了.日久天長,就不用看字典,只是熟悉鍵盤上字母的位置費功夫. 現在敲字已經不慢,但是: 1. 會敲字,但是街面上寫著的漢語拼音不認識; 2. "二指禪",只會用兩個食指,其它指頭不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