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弟子規當中孝順父母的話是哪些

弟子規當中孝順父母的話是哪些

發布時間:2022-03-14 23:12:14

① 弟子規中孝敬父母的經典故事

弟子規中的孝敬父母的經典故事有《孟宗哭竹》。

《孟宗哭竹》,孟宗哭竹生筍是二十四孝故事之十六。

晉孟宗,少喪父。母老,病篤,冬日思筍煮羹食。宗無計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須臾,地裂,出筍數莖,持歸作羹奉母。食畢,病癒。淚滴朔風寒,蕭蕭竹數竿。須臾冬筍出,天意報平安。

孟宗,三國時江夏人,少年時父亡,母親年老病重,醫生囑用鮮竹筍做湯。適值嚴冬,沒有鮮筍,孟宗無計可施,獨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頃,他忽然聽到地裂聲,只見地上長出數莖嫩筍。孟宗大喜,採回做湯,母親喝了後果然病癒。後來他官至司空。

後人有詩雲:淚滴朔風寒,蕭蕭竹數竿。須臾冬筍出,天意報平安。

《弟子規》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韻文。

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撰而成。全文共360句、1080個字。《弟子規》文筆自然流暢,朴實無華,影響深遠,在清代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

(1)弟子規當中孝順父母的話是哪些擴展閱讀:

白話解釋

三國時候,吳國里有個孝子,他姓孟,單名是一個宗字,表字就叫做恭武,是江夏地方的人。

他年紀小的時候,就沒有了父親,單單剩著一個母親,年紀已經是很老了。並且生的病症,又是非常厲害,卻常想要鮮筍煮羹吃。這時候冬至節將要到了,筍還沒有生出來,孟宗沒有辦法可以得到這個鮮筍。他就跑到竹林中,雙手抱著毛竹,不覺兩行眼淚簌簌的落下來,竟大大的哭起來了。

哪裡曉得他有了這樣的孝心,竟能夠感動了天地,一會兒地下就裂開了,尖尖的露出幾枝筍出來。孟宗就拿回家裡來,做了筍羹,給母親去吃。等到吃完,他母親的病症,竟然完全好了,人家都說這是孟宗至孝的感動。

參考資料:網路-孟宗哭竹

② 弟子規孝順父母句子的心得體會1000字

感謝是一種溫暖的情感,象一條緩緩流淌的小溪,輕輕吟唱著,在心與心之間傳遞著人世間最純最美的訊息.我最最感謝的是我的父母.是他們用博大的胸懷與深沉的愛包容了我的一切優點與缺點,慷慨地送給我一個屬於我自己的空間,讓我伸展開雙臂,擁抱我想要的生活.我感謝我的父母,是他們給了我來到這個世界的權力.我的童年是在父母的關愛與呵護下無憂無慮地度過的.陽光燦爛的日子,他們送我一片明媚的晴空;飄雨落雪的時節,他們為我撐起一把溫情的傘.少年的時光伴隨著求學的喜怒哀樂,而其中又包含了父母的多少苦辣酸甜.父母常因我的歡樂而喜上眉梢,也常因我的煩惱而愁在心頭.我知道,父母是在盼望著我有一個好的成績,將來有一天,他們的女兒能憑借自己的能力,去過更好的生活.終於有一天,父母的願望實現了。

終於有了一個屬於我的幸福美滿的家.父母笑了,而在這由衷的笑容里,我卻看到了父母額頭不知何時爬滿了一道道深深的皺紋,鬢角也多了縷縷白發.父母的心中依然裝滿了數不清的牽掛,牽掛著女兒,牽掛著他們的小外孫.於是,為了我的工作,我的家庭和我的孩子,父母在他們已近六十歲的年紀里,又做起了外孫女的「老保姆」,看著外孫女如童年時的我一般聰明乖巧的樣子,父母滿足地笑了.只是,他們已不再年輕…… 我感謝我的父母,當我已不再年少,當我悄悄地數著父母頭上的縷縷白發,當我輕輕地撫摸父母臉上的道道皺紋; 我感謝我的父母,當父母已不再年輕,當春去秋來父母無聲的愛依然陪伴在我的旅程,當父母慈祥的雙眼裝滿了數不清的牽掛與溫情; 我感謝我的父母,當我初為人母用滿心的關愛去呵護自己的小寶寶,當我輕輕地為女兒唱起那首《你快樂所以我快樂》…… 我終於明白:是我的父母,給了我整個的世界!我感謝我的父母.父母辛苦知多少 寫下這個題目的時候,我自己也感到很汗顏.因為我也是前幾年才知道父母的生日,才能真正的體會到父母頭上的每一根白法所承載的勞累和滄桑.也就是在前些天,才真正的感受到手裡每一分錢的重量.也就是前幾天,我才鄭重的日記的首葉上寫下了: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寸暉.也就在前些天,在一次團支書會議上,趙老師的一句話:父母辛苦知多少,讓我的心再一次被楸住.這些天,心裡一直在想和父母在一起的點點滴滴,無論是快樂的,還是悲傷的,總想拿起電話,給母親打個電話,告訴她兒子很愛她.可是每當自己想到這兒的時候,淚水就會情不自禁的流出來,總感覺到欠父母的太多太多,總感覺到說出這句話會讓自己更加內疚和自責,可是壓抑在心裡會更加難受.在大學里,並不見得我們就是大人了,並不見得我們就成熟了許多,就懂得了許多.其實我們還很幼稚,還根本體會不到那身上穿的是什麼?吃的是什麼?那僅僅就是衣服和佳餚嗎?在我們的一生中,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最博大最無私的,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永遠也訴說不完的:吮著母親的乳汁離開襁褓;揪著父母的心邁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兒歌聲中酣然入睡,在無微不至的關懷中茁壯成長.父母為我們的生病熬過多少個不眠之夜;父母為我們的讀書升學費去多少心血;

對這種比天高,比地厚的恩情,我們又能體會到多少呢?我們又報答了多少呢?瘋狂的夜機、痴情的戀愛、曠課、遲到,這就是我們的報答嗎?坐在網吧里,無所事事的打cs,打仙侶奇緣,打軒轅,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敢在此刻想一想的父母,想一想父母頭上的那些新添的白發;在你為自己的女友一擲千金時,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敢想一想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父母,想一想日夜加班還面臨下崗的父母.在大學里,我也有過這么一段幼稚的有點傻的日子,那個時候,不是我沒有想到這些,而是我不敢想.只顧昧著自己的良心而「聰明」的做著一些傻事.總是以一種自以為很酷的方式把吸剩的煙頭彈出,總是以一種自以為很輕松的口吻說自己蹉跎著時光,總是以一種自以為很浪漫的神態拉著女友的手,總是以一種自以為很自豪的態度逃課上網,總是以一種自以為很瀟灑的生活應付生活,其實是幼稚,幼稚的可笑.說白了是傻,是在為自己的傻而作秀.而我們的父母呢?

總是以一種自以為很富裕的方式給我們掏錢,總是以一種自以為很松閑的口氣對我們說上班不累,總是以一種自以為很奢侈的方式吃頓餃子,總是以一種很幸福的口吻對我們說擁有我們這樣的兒子.可是我們不但沒有想過報答,就連父母為我們付出的辛勞我們也沒有放在心上,我們也都有為人父母的那一天,到那時我們心裡的滋味也就是現在我們父母所承受的.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無論我們以前做過什麼,只要現在我們給自己靜靜的一天,想想父母為我們付出的點點滴滴,想想我們明天的責任.拿起那些被我們遺忘的課本,安心的坐在教室里,認真的聽完每一節課,用心的過完每一個日子,我想我們父母那博大的心胸一定會容下,由於我們曾經的幼稚而揮霍的那些時間.

③ 關於弟子規內容(孝敬父母等等)演講稿

習《弟子規》所思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xxx。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習弟子規所思》,首先,《弟子規》的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 :「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纂而成,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范,以及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等。
善事父母
所謂「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我們看看這個孝字,是一個「老」,再加一個兒子的「子」字,也就是孩子背負年紀大的父母,意義就是要代代相傳,所以我們要效法父母,在生活中孝養父母,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讓父母傷心難過。平常多關心父母的身體,照顧好父母飲食,起居以及身體健康。想一想,父母就像樹,子女就像是枝幹,我們不和父母不親,又親誰呢?所以聖人告訴我們,人最基本的就是要懂得孝,要行孝,要行悌。
見賢思齊
見賢思齊就是看到別人好的一面,我們應該要向他學習,希望自己也能達到像他一樣的水平,上升到這樣好的境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就應該具有「見賢思齊」的精神,虛心向他人學習,並且反省自己我盡心了嗎?我盡力了嗎?我是不是不夠努力?如果沒有就應該向他人學習、請教。古人雲:「好學近乎智。」也只有做到「見賢思齊」,那麼我們的人生才會絢麗多彩。
知書識禮
《弟子規》中講究社交禮節。就像長者如果沒有坐下來,晚輩就不能夠坐下;主人沒有坐下,客人就不能坐下,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社交禮節。並且我們在家裡,也要注意講話的音量,但是不能夠說話緊張或是聲音過小,面對長輩或是家裡有客人來時,我們應當落落大方,行儀自然。這樣,懂得尊重長輩,做事彬彬有禮,溫文儒雅,才會深得大家喜歡,前途一片光明。
學習《弟子規》不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升華的過程,所以我希望大家能把《弟子規》簡簡單單的1080個字中,約束自己的言行,規范自己的行為,讓《弟子規》中的哲理在我們的心中開花結果!
我的演講結束,
謝謝大家

④ 弟子規中孝敬父母的句子是什麼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無變

事雖小 勿擅為 苟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苟私藏 親心傷

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

親有疾 葯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

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⑤ 弟子規 中,有關孝敬父母的語句有哪些

孝的部分:〈入則孝〉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版 須順承
冬則溫 夏則凊權 晨則省 昏則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無變
事雖小 勿擅為 苟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苟私藏 親心傷
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
親有疾 葯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
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悌的部分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財物輕 怨何生 言語忍 忿自泯
或飲食 或坐走 長者先 幼者後 長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稱尊長 勿呼名 對尊長 勿見能 路遇長 疾趨揖 長無言 退恭立
騎下馬 乘下車 過猶待 百步余
長者立 幼勿坐 長者坐 命乃坐 尊長前 聲要低 低不聞 卻非宜
近必趨 退必遲 問起對 視勿移
事諸父 如事父 事諸兄 如事兄

⑥ 弟子規中有沒有感恩父母的語句,或者是感恩他人的,求大神列舉一下,謝謝!

<入則孝>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無變
事雖小 勿擅為 苟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苟私藏 親心傷
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 親有疾 葯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 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解讀:
父母呼喚,應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應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辭偷懶。父母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是為了我們好,應該恭敬的聆聽。做錯了事,父母責備教誡時,應當虛心接受,不可強詞奪理,使父母親生氣、傷心。(君子聞過則喜,小人聞過則怒。)
侍奉父母要用心體貼,二十四孝的黃香(香九齡),為了讓父親安心睡眠,夏天睡前會幫父親把床鋪扇涼,冬天寒冷時會為父親溫暖被窩,實在值得我們學習。早晨起床之後,應該先探望父母,並向父母請安問好。下午回家之後,要將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訴父母,向父母報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外出離家時,須告訴父母要到那裡去,回家後還要當面稟報父母回來了,讓父母安心。平時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規律,做事有常規,不要任意改變,以免父母憂慮。
縱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稟告。如果任性而為,容易出錯,就有損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讓父母擔心,是不孝的行為。公物雖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親知道了一定很傷心。
父母親所喜好的東西,應該盡力去准備,父母所厭惡的事物,要小心謹慎的去除(包含自己的壞習慣)。要愛護自己的身體,不要使身體輕易受到傷害,讓父母親憂慮。(曾子曰:「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養,不可以做出傷風敗德的事,使父母親蒙受恥辱。當父母親喜愛我們的時候,孝順是很容易的事;當父母親不喜歡我們,或者管教過於嚴厲的時候,我們一樣孝順,而且還能夠自己反省檢點,體會父母的心意,努力改過並且做得更好,這種孝順的行為最是難能可貴。
父母親有過錯的時候,應小心勸導改過向善,勸導時態度要誠懇,聲音必須柔和,並且和顏悅色,(子夏問孝。子曰:「色難。」)如果父母不聽規勸,要耐心等待,一有適當時機,例如父母情緒好轉或是高興的時候,再繼續勸導;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氣,此時我們雖難過得痛哭流涕,也要懇求父母改過,縱然遭遇到責打,也無怨無悔,以免陷父母於不義,使父母一錯再錯,鑄成大錯。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氣,此時我們雖難過得痛哭流涕,也要懇求父母改過,縱然遭遇到責打,也無怨無悔,以免陷父母於不義,使父母一錯再錯,鑄成大錯。父母親病了,吃的葯要自己先嘗,看看是不是太苦、太燙;父母親病倒在床上,要日夜護理,不離開他們的身邊。
父母去世之後,守孝期間(古禮三年),要常常追思、感懷父母教養的恩德。自己的生活起居必須調整改變,不能貪圖享受,應該戒絕酒肉。辦理父母親的喪事要哀戚合乎禮節,不可草率馬虎,也不可以為了面子鋪張浪費,才是真孝順。祭拜時應誠心誠意,對待已經去世的父母,要如同生前一樣恭敬。

⑦ 弟子規一書中孝敬父母的句子有哪些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冬則溫夏則凊晨版則省昏則定

出必權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

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

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親有疾葯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

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

⑧ 《弟子規》里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是什麼意思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的意思是聽到父母的叫喚,應該立即應答,不應遲緩;答應父母要做的事不可以懶惰,答應了要趕快去做;父母在教誨的時候,要恭恭敬敬的領受;父母訓斥、責罰時,要虛心接受,以反省的心來接受。

這句話告訴人們要尊敬、孝順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兒女對父母應該恭順體諒,悉心照顧,凡父母有所呼喚命令,必是父母有所需要或者教誨。

「子女孝順,父母心安。家存孝道,國有忠臣。」只有在家庭內部培養起了純正、善良的品行,才能在諸多的社會事務中立定腳跟,不懼不亂,做一個有責任感、有道德感的賢人君子。

(8)弟子規當中孝順父母的話是哪些擴展閱讀

孝順的意義:

中國歷來尊崇孝道,倡導孝道的原因在於人類都是由各自的父母所生育撫養成人的,母親以自身的血液身體的精華結合來自父親的精華種子而孕育子女,在人類孕育需要十個月的時間子女方可誕生問世。兒女的成長代價是母親身體的消耗和虛弱並因此而逐漸衰老。

孝順是對人類個體夫婦生兒育女之壯舉的致敬和感恩,孝順的言行讓家庭充滿和諧的氣氛,孝順也是天道的要求,中華民族之所以人丁興旺,是受上天眷顧賜福之華夏兒女,占據上天賞賜之地,善良朴實,代代孝順,才有中國文化文明五千年之久。

⑨ 有關於弟子規孝敬父母的作文

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每一個人都隨時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畢竟,文化是一個連續的傳遞過程。就好比我高中的一個歷史老師講的「無論世家子弟還是山野村夫,無論略識文字還是一字不識,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顯現儒家文化的教養」。這句話,我是感受越來越深。一種思想理念在中華大地上延續了幾千年,這里的人民哪裡還可能不會受到影響呢?雖然傳統文化在近代屢遭浩劫,她還是在中國大地上有很強的生命力。我的父母曾經在這方面教育了我很多,為人處世,以及一些禮儀都已經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了。
《弟子規》包含了《孝經》《禮》等傳統思想,特別是在行動方面做了規范。所謂弟子規的規,也就是規范的意思。本來這本書是作為兒童啟蒙讀物的,大約和《三字經》的效用差不多。現在學習這本經典也是恰當的。特別是現在,社會倫理失綱,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籲重新定位我們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關懷,創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學習經典也就顯得尤其必要。
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認同的過程,而對自身產生影響則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例如,我們學習《弟子規》,背誦下來應該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對一個人產生有益的影響,那就需要時間了。一個人處世必定有一些原則,在他們潛意識中受到這些原則的制約。學習了《弟子規》,就是要把聖人教誨貫徹到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
我記得老師曾經說過:「你憤怒嗎?讀《弟子規》吧!你痛苦嗎?讀《弟子規》吧!……」大意如此。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話,我難免產生幾分懷疑的心態。是的,音樂可以使人平靜,放鬆;運動可以使人忘記煩惱,心胸開闊;閱讀能使人忘記現實,醉心於與先哲的時空中。《弟子規》這一本小書,又有多大的能耐改變一個人的心情的功用呢?可就是那麼一次,我受到了《弟子規》的啟發,改變了心態。一個晚上熄燈後,同伴講靈異故事,我被嚇得出了一身的冷汗。故事結束後,一個上鋪的兄弟慢慢走到我床頭,猛的大叫一聲「啊……」。我以為出了什麼事,被嚇到了,也歇斯底里的大叫起來。過了幾秒鍾才發現是他惡作劇,我是憤怒的靈魂出竅了,忍不住罵了他幾句。雖然馬上語氣緩和了下來,可我還是一直沒有睡著,彷彿鬼魂一直在我身邊,冷不丁可能就拉拉我的頭發,摸摸我的腳什麼的,而一些恐怖片的情節也在我頭腦里閃個不聽,長發遮面的白衣女子,僵直的胳膊,冰冷的手指,死魚般的白眼……越想越怕,禁不住心理暗暗恨這個捉弄我的這個人。最後,我想起《弟子規》的「泛愛眾」,想起了「我生活我的生活。我愛所有的人,即便他傷害我欺騙我,我都會原諒他,因為他是我的同類,因為我相信他身上殘留的人性」,這些我多年前寫給自己的格言。不禁心情越來越平靜,後來就不知不覺的睡著了。第二天,又看見這個兄弟,雖然依舊心理上有些障礙,但是敵意已經沒有了。現在,已經好如當初了。

⑩ 你從弟子規入則孝篇中學習到如何孝敬父母

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對《弟子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弟子規》是我們的道德標准和行為准則,它對我們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的行為都有指導作用,如果我們都能按照《弟子規》的教誨去做,那麼我們的家庭和社會就能更加和諧。有人說《弟子規》是給小孩學的,這話不完全正確。《弟子規》是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課本,孩子應該學,但我們成年人也一樣應該學習。因為《弟子規》講的是前賢的教誨,是生活的規范,它能使人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這種道理我們每個人都應明白,所以每個人都應學習《弟子規》。通過《弟子規》的學習,使我受到很多教育,其中受教育最深的是《弟子規》的第一篇「入則孝」中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入則孝」的意思是說在家裡要懂得孝敬父母,因為孝是道德的根本。我們的身體受之父母,沒有父母的養育,就沒有我們的生命。因此我們應無條件的孝敬父母。那麼怎樣做才是對父母的孝敬呢?《弟子規》中說「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些話,從表面看它的意思就是說父母的呼喚,要馬上應承;父母的命令,有馬上執行;父母的教誨,要恭恭敬敬的聽取;父母的責備,要虛心的接受,這些都是孝心的體現。俗話說「孝順孝順,孝就是順,順就是孝」我們應順應父母的要求,父母的心意,如果他們的要求是錯誤的,我們做子女的也不能頂撞他們,我們應做到「諫使更」並且要「怡吾色,柔吾聲」;如果父母的責備是錯誤的,我們也應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從小到大,父母為我們的成長可謂是嘔心瀝血,但他們不圖我們的回報,就象歌曲《常回家看看》裡面唱的那樣,他們就圖個「平平安安,團團圓圓」。可是看看我們現在做的,雖然能給父母一些物質享受,使他們不愁吃穿,但每天為自己找各種借口,搪塞父母,不能常回家看看,對父母的呼喚、命令、教誨、責備都不能做到「應勿緩,行勿懶,須敬聽,須順承」。通過《弟子規》的學習,我認識到了自己對父母做的還很不夠,在以後的日子裡,我要像《弟子規》里說的那樣去做,常回家看看,抽時間多陪陪父母,使他們過的更幸福,更開心快樂。

閱讀全文

與弟子規當中孝順父母的話是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秋天養生男人該吃的蔬菜是哪些 瀏覽:800
長沙老年大學大學五一放假安排 瀏覽:52
父母懷了二胎大寶如何調節 瀏覽:6
養生堂之如何化解腰痛危機 瀏覽:360
湖南退休教師工資演算法 瀏覽:963
拌長壽菜 瀏覽:189
上海男士養生會所哪裡好啊 瀏覽:188
黑龍江退休養老金上調 瀏覽:211
九零後退休是不是更多退休金 瀏覽:647
教師資格證認定體檢掛什麼科室 瀏覽:233
今年個人養老金繳多少錢 瀏覽:269
老年人丘腦 瀏覽:989
總排氣腹瀉是什麼原因老人 瀏覽:412
酒店服務員體檢一般多久 瀏覽:608
怎麼和父母說欠大額外債 瀏覽:595
如何勸退休父母少打麻將 瀏覽:713
和興路50號老年大學 瀏覽:381
昏睡的老人能夠活多久 瀏覽:481
加入美國籍以後退休金 瀏覽:277
長壽老城中醫 瀏覽: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