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打父母的詩句有哪些

打父母的詩句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3-04 23:25:12

Ⅰ 關於感恩父母的詩句有哪些

1、《蓼莪》——先秦佚名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譯文:看那莪蒿長得高,卻非莪蒿是散蒿。可憐我的爹與媽,撫養我大太辛勞!看那莪蒿相依偎,卻非莪蒿只是蔚。可憐我的爹與媽,撫養我大太勞累!

2、《送母回鄉》——唐代李商隱

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

譯文:母親對自己養育之恩都無法報答,人生還有什麼事情值得追求呢?

3、《遊子吟》——唐孟郊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釋義: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4、《別老母》——清黃景仁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釋義: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孝敬與母親團聚,從而開了這凄慘的分離的柴門遠去,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5、《慈烏夜啼》——唐代白居易

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

釋義:慈烏失去了它的母親,哀傷的一直啞啞啼哭。早晚守著舊樹林,整年都不肯飛離。

Ⅱ 十首孝敬父母的古詩有哪些

1、《勸報親恩篇》——清代佚名

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麵帶歡。

譯文: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意,面帶歡笑。

2、《遊子吟》——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譯文: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3、《慈烏夜啼》——唐代白居易

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

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

譯文:慈烏失去了它的母親,哀傷的一直啞啞啼哭。早晚守著舊樹林,整年都不肯飛離。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聽到的人也忍不住淚濕衣襟。

慈烏的啼哭聲彷彿在哀訴著自己未能及時盡到反哺孝養之心。其他各種鳥類難道沒有母親,為什麼只有慈烏你特別哀怨?想必是母恩深重使你承受不住吧!

4、《別老母》——清代黃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譯文:把帷帳撩起,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故依依不捨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白發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仃,眼淚也流幹了。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孝敬與母親團聚,從而開了這凄慘的分離的柴門遠去,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5、《國風·邶風·凱風》——春秋佚名

凱風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勞。凱風自南,吹彼棘薪。母氏聖善,我無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睍睆黃鳥,載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譯文:飄飄和風自南來,吹拂酸棗小樹心。樹心還細太嬌嫩,母親實在很辛勤。飄飄和風自南來,吹拂酸棗粗枝條。母親明理有美德,我不成器難回報。

寒泉寒泉水清涼,源頭就在那浚土。兒子縱然有七個,母親仍是很勞苦。小小黃雀宛轉鳴,聲音悠揚真動聽。兒子縱然有七個,不能寬慰慈母心。

6、《送母回鄉》——唐代李商隱

停車茫茫顧,困我成楚囚。感傷從中起,悲淚哽在喉。慈母方病重,欲將名醫投。

車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

譯文: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所以把帷帳撩起,依依不捨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白發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停,眼淚也流幹了。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凄慘地遠去,不禁令人興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7、《墨萱圖·其一》——元代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譯文:燦燦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南風吹著萱草,搖擺著是為了誰吐露著芬芳?慈祥的母親倚著門盼望著孩子,遠行的遊子是那樣的苦啊!

對雙親的奉養每天都在疏遠,孩子的音訊每天都不能傳到。抬頭看著一片雲林,聽到慧鳥的叫聲思念起來至此很是慚愧。

8、《思母》——宋代與恭

霜殞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譯文:看到秋天的霜把蘆花打得滿天飄飛,自己落下了傷心的淚水,滿頭白發的老母親再也不會到門口倚靠者柴門盼望我、看望我了。去年五月梅雨時節,家中糧斷,自己身無長物,只好典當袈裟,糴米回家,奉養老母。

9、《將母》——宋代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紵陰。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譯文:把母親帶到揚州後,就安家於臨時白麻布能遮住的地方。月圓之夜聽到杜鵑的聲音,就想起離鄉在外的兒子,雖然南北相隔,但是仍然深深牽掛吧。

10、《墨萱圖 其二》——元代王冕

萱草生北堂,顏色鮮且好。對之有餘飲,背之那可道?人子孝順心,豈在榮與槁?

昨宵天雨霜,江空歲華老。遊子未能歸,感慨心如搗。

譯文:萱草生在老母親的高堂前,顏色鮮艷而美好。對著這幅墨萱圖時,杯中常有殘余的酒,背著它時還能怎麼說呢?作為子女的孝順心存在,並不在於你富貴與貧賤。

昨天夜裡下了寒霜,今晨看到的是江水空濛,可嘆人的年歲老了呀!漂泊在外的我沒能回家,這種感慨之心情就像被棍棒錘砸一樣難受啊。

Ⅲ 關於父母的古詩有哪些

有關父母親的古詩有:

1、《詩經·邶風·凱風》

凱風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勞。
凱風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聖善,我無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勞苦。
睍睆黃鳥,載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2、《遊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3、《十五》

宋·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
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4、《別老母》

清·黃景仁

搴幃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5、《歲暮到家》

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Ⅳ 描寫父母的詩句有哪些

1

每個做子女的,不管成長到幾歲,都覺得自己依舊活在父母的羽翼下,面對風暴時,習慣躲在父母身後,面對挫折時,習慣找父母傾訴,面對傷害時,習慣找父母哭泣。我們毫無節制地索取,父母毫無怨言地給予,這也就使我們被寵溺得成年後依舊像個小孩子。
直到看到父母的第一根白發,父母掉落的第一顆牙齒,父母越來越渾濁的雙眼,才會真正明白,我們真的長大了,父母,真的老了。
父母,是這個世界上最孤獨的人類。

——夏七夕《後來我們都哭了》

2

身無飢寒,父母不曾虧我
人無長進,我以何對父母

——王永彬《圍爐夜話》

3

父母的年紀比較大了,要改變一個成年人的觀念總是困難的,······在許多地方,便必須請青少年包涵父母,諒解父母,更重要的是,將來一旦本身完成學業,成家、之後,也有子女時,再不犯同樣的錯誤,做一個開明而得子女信賴的人。

——三毛《親愛的三毛》

4

父母既不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誕生的必然根據,也不能成為保護我們免受人世間種種苦難的可靠屏障。也許在童年的短暫時間里,我們相信在父母的懷抱中找到了萬無一失的安全。然而,終有一天,我們會明白,凡降於我們身上的苦難,不論是疾病、精神的悲傷還是社會性的挫折,我們都必須自己承受,再愛我們的父母也是無能為力的。最後,當死神召喚我們的時候,世上絕沒有一個父母的懷抱可以使我們免於一死。

——周國平《愛與孤獨》

5

小孩是從生命的泉源里分出來的一點新的力量 所以可敬 可怖。
小孩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糊塗。父母大都不懂得子女 而子女往往看穿了父母的為人。"

——張愛玲《造人(發表於)1944年五月》

6

我需要天空
一片被微風沖淡的藍色
讓詩句漸漸散開

——顧城《不要說了,我不會屈服》

7

而詩句墜在靈魂上,如同露水墜在牧草上。

——聶魯達《二十首情詩與絕望的歌》

8

「人心便是慾望,慾望很多,能實現的卻很少,所以要分出哪些是最想要的,哪些是比較想要的,哪些是可有可無的……」
「你的意思是,只需得到最想要的就可以了么?」
「不,最想要的和比較想要的都要得到,因為指不定有一天,比較想要的就變成最想要的了,而最想要的已變得不是那麼重要了。」

——唐七公子《華胥引》

9

信手,寫下幾行詩句,最押韻的,竟然是我的嘆息。

——許嵩《靜夜思》

10

年少時,我們總以為父母無堅不摧,直到撞破他們的無助,才明白那是因為愛,他們才願意扮演英雄。
每個孩子都會經歷那樣一個時刻
突然想快點長大,庇護父母,像他們曾經庇護我們那樣。

——郭敬明《夏至未至》

11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孔子《論語》

12

如果我們能夠做得到把丈夫當成朋友,將朋友看成手足,將手足當成自己真正的手和腳,將子女看成父母,將父母看成心愛的子女······這些人際關系,可能不是目前的這個局面了。問題出在,誰會這么顛三倒四地去做傻瓜。

——三毛《親愛的三毛》

13

毋庸置疑,父母的愛,決定了家庭教育質量的優劣。充滿愛的教育帶來幸運;缺乏愛的教育只能導致不幸。富有愛心的父母,善於審視孩子的需求,做出理性、客觀的判斷。他們也可能在面臨痛苦抉擇時,與孩子一道經受痛苦和折磨。孩子也當然會逐漸意識到,父母甘心陪著忍受苦楚的一片苦心。他們未必立刻流露感激之情,卻可以領悟到痛苦的內涵和真諦,他們提醒自己:「既然爸爸媽媽願意陪著我忍受痛苦,痛苦就不見得那麼可怕,而且未必是太壞的事。我也應該承擔責任,面對屬於自己的痛苦。」——這就是自律的起點。

——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

14

忤逆我的人,就算是父母也不能原諒。

——赤司征十郎《黑子的籃球》

15

大部分的中國父母,將孩子當作命根,將孩子視為自己生命的延伸與繼續,期望自己一生沒完成的理想和光榮,都能在孩子身上實現,更認為,自己人生的經驗,百分之百,都可以轉移都教育下一代的身上去,又以為孩子是必須無條件聽命於父母而不可反抗的,壓力便由是產生了。

——三毛《親愛的三毛》

Ⅳ 關於父母的詩句有哪些

1.遊子吟

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別老母

清:黃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3.蓼莪

先秦:佚名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瓶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南山烈烈,飄風發發。民莫不穀,我獨何害!南山律律,飄風弗弗。民莫不穀,我獨不卒!

4.誰氏子

唐代:韓愈

非痴非狂誰氏子,去入王屋稱道士。白頭老母遮門啼,

挽斷衫袖留不止。翠眉新婦年二十,載送還家哭穿市。

或雲欲學吹鳳笙,所慕靈妃媲蕭史。又雲時俗輕尋常,

力行險怪取貴仕。神仙雖然有傳說,知者盡知其妄矣。

聖君賢相安可欺,乾死窮山竟何俟。嗚呼余心誠豈弟,

願往教誨究終始。罰一勸百政之經,不從而誅未晚耳。

誰其友親能哀憐,寫吾此詩持送似。

5.墨萱圖·其一

元代: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Ⅵ 有關父母的詩句

1、《遊子吟》唐代詩人孟郊

原文: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譯文: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2、《陟岵》中國古代《詩經》

原文: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

父曰:嗟!

予子行役,夙夜無已。

上慎旃哉,猶來!無止!

譯文:我站在樹木蔥蘢的山崗上,遠遠的看著父親的身影,似乎聽到我的父親對我說「我的兒啊,你此行路途遙遠,日夜兼程,可千萬要小心身體呀,千萬要記得歸來,不要留在遠方。

3、《別老母》清代詩人黃景仁

原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譯文:把帷帳撩起,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故依依不捨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白發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仃,眼淚也流幹了。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孝敬與母親團聚,從而開了這凄慘的分離的柴門遠去,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4、《送母回鄉》唐代詩人李商隱

原文:

車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

譯文:車子接送就在今天了,老天爺竟然不留一絲情面。對母親的愛沒有能夠報答,這人生還有什麼追求呢。

5、《寄東魯二稚子》唐代詩人李白

原文:

嬌女字平陽,折花倚桃邊。

折花不見我,淚下如流泉。

小兒名伯禽,與姊亦齊肩。

雙行桃樹下,撫背復誰憐?

念此失次第,肝腸日憂煎。

裂素寫遠意,因之汶陽川。

譯文:

我的嬌女名叫平陽,手摺花朵倚在桃樹邊盼我回家。折下桃花不見父親的面,眼淚嘩嘩如同泉水流淌。我的小兒名叫伯禽,已經與姐姐一樣高了。他倆並肩雙行在桃樹之下,誰能撫背憐愛他倆?

想到這里心中不定七上八下,肝腸憂煎日甚一日。撕片素帛寫下遠別的心懷,藉此我彷彿也回到了漢陽之川。

Ⅶ 關於思念父母的詩句有哪些

1、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出自:唐·孟郊《遊子吟》。

譯文: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2、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

出自:唐·高適《除夜作》。

譯文:我獨自在旅館里躺著,寒冷的燈光照著我,久久難以入眠。是什麼事情,讓我這個遊客的心裡變得凄涼悲傷?故鄉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遠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鬢發已經變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3、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

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出自:明·袁凱《京師得家書》。

譯文:綿綿的江水有三千里長,家書有十五行那麼長。行行之間沒有其他的言語,只是告訴我要盡早回到故鄉。

4、海畔尖山似劍鋩,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出自:唐·柳宗元《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譯文:海邊的尖山好像利劍鋒芒,到秋天處處割斷人的愁腸。怎能讓此身化作千千萬萬,撒落到每個峰頂眺望故鄉。

5、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出自:唐·韋應物《聞雁》。

譯文:故鄉遙遠,模糊不清,不知道在哪裡啊,歸家的思緒正無窮無盡。在淮河南部的夜晚下著冰冷秋雨,我聽到大雁的叫聲由遠而近的傳來。

Ⅷ 關於感恩父母的詩句有哪些

1.《遊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譯文:

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

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

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2.《慈母愛》

元-楊維楨

慈母愛,愛幼雛,趙家光義為皇儲。

龍行虎步狀日異,狗趨鷹附勢日殊。

膝下豈無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闊鬼靜燈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執董狐筆,孤兒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銀柱斧,禍在韓王金櫃書。

3.《國風·邶風·凱風》

凱風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勞。

凱風自南,吹彼棘薪。母氏聖善,我無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

睍睆黃鳥,載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譯文:

和風煦煦自南方,吹在棗樹嫩芽上。棗樹芽心嫩又壯,母親養兒辛苦忙。

和風煦煦自南方,棗樹成柴風吹長。母親明理又善良,兒子不好不怨娘。

寒泉之水透骨涼,源頭就在浚邑旁。母親養育兒七個,兒子長成累壞娘。

黃雀婉轉在鳴唱,悅耳動聽真嘹亮。母親養育兒七個,難慰母親不應當。

4.《歲末到家》

清-蔣士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怨風塵。

譯文:

母親愛子女的心是無窮無盡的,我在過年的時候到家,母親多高興啊!

她正在為我縫棉衣,針針線線縫得密,我寄的家書剛收到,墨跡還新。

一見面母親便憐愛地說我瘦了,連聲問我在外苦不苦?

我慚愧地低下頭,不敢對她說我在外漂泊的境況。

5.《母別子》

唐-白居易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

關西驃騎大將軍,去年破虜新策勛。

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

迎新棄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牽人衣。

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

不如林中烏與鵲,母不失雛雄伴雌。

應似園中桃李樹,花落隨風子在枝。

新人新人聽我語,洛陽無限紅樓女。

但願將軍重立功,更有新人勝於汝。

譯文:

母別子,子別母,白天的陽光似乎都因為悲傷而失去了光彩,哭聲中無限凄苦。

一家人住在關西長安,丈夫身居大將軍的高位,去年立了戰功,又被加封了爵土。

還得到了賞賜的金錢二百萬,於是便在洛陽娶了如花似玉的新婦。

新婦來了不滿足,就要丈夫拋舊婦;她是他掌上的蓮花,我卻是他們眼中的釘子。

喜新厭舊是俗世的常情,這本來也不足為悲,我就要收拾行裝,無奈地離開。

但悲傷的是,留在丈夫家的,還有兩個親生的小孩。

一個才剛剛會扶著床沿走路,一個才剛剛能夠坐起來。

坐著的孩子啼哭,會走路的孩子牽著我的衣服。

你們夫婦新歡燕爾,卻讓我們母子生離死別,從此不得相見。

此時此刻,我的心有訴不出的悲苦,人的薄情啊,還不如林中的烏鵲,母鳥不離開小雛,雄鳥總在它們身旁呵護。

此情此景,倒象是後園的桃樹,曾經遮蔽著花房的花瓣已經隨風落去,幼小的果實還將掛在梢頭經歷霜雪雨露。

新人新人你聽我說,洛陽有無數的紅樓美女,但願將軍將來又立了什麼功勛,再娶一個比你更嬌艷的新婦吧。

Ⅸ 有關父母親情的詩句有哪些

  1.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孟郊:《遊子吟》)

  2.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
    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木蘭辭》)

  3. 母稱兒干卧,兒屎母濕眠。——《勸孝歌》

    含義:母親稱心如意(表示身體健康,平安的意思)兒子可以什麼都不想的躺著(兒子也安心)。兒子混得很差,母親就日夜以淚洗面(操心)。

  4.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勸孝歌》

    含義:只要家裡有慈母在(幫忙准備過冬的衣服),在外流浪的人冬天就不會覺得寒冷。

  5.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韓愈

    含義:滿頭白發的老母親掩門而啼。拉斷了衣袖也留不住。

  6.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

    含義: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時在暴政下人民終年在外服勞役,對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可憐的父母,為了養育子女多麼辛勞啊!

閱讀全文

與打父母的詩句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三清 瀏覽:926
孝順的品質的詞語 瀏覽:583
社保關系轉移退休前多久 瀏覽:20
岳飛孝敬母親的故事 瀏覽:236
老人肺心衰竭腳底發紫還能活多久 瀏覽:6
雲和縣老年大學畫圖班 瀏覽:533
安徽潁上建潁鄉孝敬父母勞動模範 瀏覽:867
養生館如何做外賣 瀏覽:179
水利部老年大學電話6 瀏覽:450
台灣安心養老院 瀏覽:666
貴州交3000農村養老保險領多少 瀏覽:449
70歲以上老人日本 瀏覽:692
欽州市老年大學電話地址 瀏覽:46
有多少父母對孩子很不好的 瀏覽:637
80歲癱瘓老人政府有補貼嗎 瀏覽:522
冬至在養生方面注意什麼 瀏覽:968
離婚後如何處理父母的關系 瀏覽:395
太平養老保險公司待遇節假日獎金 瀏覽:823
孝文帝孝順的故事 瀏覽:188
養老院意見箱內容怎麼填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