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子女對父母長輩要講究哪些禮儀

子女對父母長輩要講究哪些禮儀

發布時間:2022-03-04 17:06:11

㈠ 晚輩對待長輩,應該採用什麼樣的禮儀,禮節

在敬老方面要做到:

1、主動關心問候 在家裡早晚要主動向長輩問好和問安長輩身體不適應主動照顧要端葯送水問寒問暖逢年過節向長輩問候、祝福。

2、聽從長輩教誨。 尊敬長輩要孝順體貼言辭溫婉聽從長輩的正確教誨不隨便頂撞有不同想法可同長輩商量心平氣和講道理不與長輩鬧對立。

3、分擔長輩的憂慮。 孝敬長輩就應該體諒長輩的艱辛盡可能少讓長輩為自己操心多為父母分憂解難在父母有困難時盡力去關心照顧父母協助父母刻苦學習、努力求知讓父母少為自己的學習擔憂。

㈡ 子女與父母相處需要注意哪些禮儀

父母與子女相處的禮儀

言傳身教

常言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的言行舉止,往往對子女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孩子身上總是刻有父母影響的痕跡,他們對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甚至加以模仿。父母熱愛工作,辦事公正,待人熱情,容易接近,知識豐富,好學上進等等,都可以通過工作、學習、家庭生活對孩子產生一定的影響。

父母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一個可以信賴、可以效仿、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好榜樣,非常重要。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不僅要有做好父母的良好願望,而且還應深入了解子女,尊重子女的獨立人格、志向、興趣和合理的選擇。平時在家中要用正確的語言教育子女,以模範的行動影響子女。例如,不說違背社會生活准則和社會公德的話,不做違背社會准則和社會公德的事。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當孩子在場時,父母不要吵架,要互相謙讓,互相體諒。對子女的朋友來家中做客,應表示歡迎。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說話要算數,任何時候都不要對孩子撒謊。許諾孩子的事,要盡量兌現。在這方面,中國古代教育家曾參,為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

樣。

曾參是中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學生,他很重視子女的教育問題。「曾參殺豬」的故事,曾給無數家長以啟迪。

一次,曾參的妻子出家門,去集市上買東西。

「媽媽,媽媽,我也要上街,我也要上街!」一個約摸兩三歲的小男孩邊哭邊喊,從屋裡撲了過來。

「好孩子,別去了,上街的路很遠,難走得很。你在家乖乖玩,我回來後,讓你爸爸殺豬給你吃,好不好?」曾妻哄兒子說。

「殺豬? 殺我們家那頭豬,真的嗎? 那我就有肉吃了,我喜愛吃肉,就不上街了。」兒子終於改變了主意。兒子高興地把這件事告訴了他的父親曾參,曾參立即請人來家捉豬,准備殺豬。

妻子從集市上回來見丈夫正准備殺豬,趕忙阻止:

「你發瘋了嗎? 我只不過與孩子說著玩的,你怎麼當真呢?」

「孩子是不能隨意跟他說著玩的。」曾參嚴肅認真地說:「小孩子還沒有做人處事的知識,只能跟我們做父母的學,聽從父母的教誨。現在你欺騙他,將來他會欺騙別人。況且,母親欺騙了兒子,兒子就不信賴母親了,今後你再去教育他,他能聽嗎?」

曾參的妻子不好再說什麼了,只好聽由丈夫讓人把豬殺了,兌現對兒子的許諾。

「曾參殺豬」的故事,說明了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要培養孩子誠實守信的品格,必須從父母做起,從日常行為做起。

㈢ 和長輩在一起要注意什麼禮儀


應在老人身後走

現代社會是一個競爭的社會,可是生活中現代人講文明講禮儀有時就要放棄爭先後,尤其是和老人、長輩在一起時。無論是騎車出行還是步行,作為年輕晚輩,我們都應該注意不要走在老人、長輩的前面,這樣有失尊敬。如果步履緩慢的陌生老人擋住你的去路,應該客氣地向老人道歉後,再借路而過。

點菜時先問老人口味

逢年過節人們都喜歡在飯店吃頓大餐,可是在點菜時很多人不注意規矩,老人還沒說話,自己就抱著菜譜跟服務員招呼上了:「來個辣子雞!」殊不知這種行為非常不禮貌。首先,任何時候都應該先讓老人開口,等老人點菜完畢後自己再點菜。在這個過程中還要注意多詢問老人是否忌口,「能不能辣,能不能吃甜」。

在老人面前少提「老」

有的人在長者面前很不注意,常以「老」自稱,叫自己「老王」、「老李」,或者感嘆「歲月不饒人」,這樣會引得年長者為自己的年老體衰而感到傷感,有失禮節。還需要注意的是,現在有多數老年人也不喜歡別人說自己老,老人們在心態上最喜歡別人覺得自己依然正當年,所以稱呼老人也要慎用「老」字。

㈣ 與子女相處應注意哪些禮儀呢

子女贍養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覺贍養父母,是為人子女者的道德基礎。

現代社會中子女贍養父母的禮儀主要體現在:重視對父母的生活照顧;要承擔贍養父母的經濟責任;要關注對父母的感情投入;要盡量滿足父母的文化需求,如:閱讀、旅遊、參觀、健身娛樂等;要注意對父母的心理調適,特別是高齡父母,幫助他們驅除孤獨感。

同時,贍養父母也要求子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給父母增加任何負擔,更不能成為「啃老族」。子女贍養父母有助於子女品德的形成和交往能力的提高,這是子女成長的一個過程,也是子女生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子女贍養父母是子女發現父母的專長和性格財富,向父輩學習、繼承優良傳統的一個過程。

子女贍養父母是子女教育下一代的最佳模式。

子女如何與祖父母和睦相處?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市民的健康水平不斷提高,「六一家庭」逐漸成為我市的主流家庭模式。「六一家庭」是指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和父母共六位長輩和一位子女組成的「家庭」。子女如何與祖父母、外祖父母和父母和睦相處已成為當前已個比較現實、比較重要的家庭禮儀課題。處理好長輩與晚輩的禮儀關系,需要雙方的共同努力,需要長輩長期的科學教育,但是,晚輩自覺、認真地學習家庭禮儀也非常重要。

㈤ 父母與子女相處的禮儀有哪些

㈥ 與父母相處應留意哪些禮儀呢

其實你只要能長期堅持說二句短語,做父母的就足夠安慰了,認為你懂孝、禮、儀、尊。是好子女!那就是早上見父母說早上好!晚上睡覺。父母與子女之間相處不需要太過客套講究,不過,有一些是為人子女必須做到的。如:不要輕易挑戰父母的權威,即便有時候他們做得過火,也不要在公眾場所頂撞他們,應在私底下與他們平心靜氣交流。 吃飯時主動幫父母擺碗筷,添飯;早上起床不要吵到他們,夜晚熬夜也盡可能別打攪他們; 在母親節、父親節、生日送上那個祝福·····很多,都是從細小處著手,注意一下就行了,親人之間最要緊還是相處得愉快自然~說晚安!百孝順為先,按父母的意思去生活,學習,就是最重要的禮儀。

衣著干凈整潔,吃飯時給父母准備餐具,多做家務,多和父母交流思想,——「常回家看看」那首歌就概括的很全面,建議多聽幾次!做子女的應該孝順,這是必須的,不要求你以後多麼孝敬,起碼做到不和父母頂嘴,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心理得有個尺寸,父母可能是和你們代溝有點大,但是可以好好說話啊,不要一說話就吵架,父母養孩子這么多年了,不途點什麼,最起碼希望孩子長大成人,懂事。.凡事能夠做到多溝通,多商量,合理化解決問題。以和為貴,以家庭為中心,創造一個美好,和諧,溫馨,幸福之家。

㈦ 與父母相處需要注意哪些禮儀

1、父母、子女的年齡階段不同,需注意的禮儀不同
2、因人而異,注意父母討厭的事情少做,盡量尊重父母的意見。

㈧ 作為家庭關系重要組成部分的子女你應以什麼樣的禮儀對待父母呢

首先是尊重父母的勞動和付出,其次是聽話,不頂嘴,善於與父母交流勾通

閱讀全文

與子女對父母長輩要講究哪些禮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三清 瀏覽:926
孝順的品質的詞語 瀏覽:583
社保關系轉移退休前多久 瀏覽:20
岳飛孝敬母親的故事 瀏覽:236
老人肺心衰竭腳底發紫還能活多久 瀏覽:6
雲和縣老年大學畫圖班 瀏覽:533
安徽潁上建潁鄉孝敬父母勞動模範 瀏覽:867
養生館如何做外賣 瀏覽:179
水利部老年大學電話6 瀏覽:450
台灣安心養老院 瀏覽:666
貴州交3000農村養老保險領多少 瀏覽:449
70歲以上老人日本 瀏覽:692
欽州市老年大學電話地址 瀏覽:46
有多少父母對孩子很不好的 瀏覽:637
80歲癱瘓老人政府有補貼嗎 瀏覽:522
冬至在養生方面注意什麼 瀏覽:968
離婚後如何處理父母的關系 瀏覽:395
太平養老保險公司待遇節假日獎金 瀏覽:823
孝文帝孝順的故事 瀏覽:188
養老院意見箱內容怎麼填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