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父母溝通技巧有哪些

父母溝通技巧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2-15 10:20:55

⑴ 和父母溝通技巧

、了解是前提。了解父母,溝通就有主動權。知道父母怎麼想,怎樣處事,有什麼興趣愛好,是什麼脾氣秉性,對我們有什麼期望,我們與他們溝通就有了預見性和主動權。
2、尊重理解是關鍵。尊重是與父母交往的基本要求。如果連最愛自己、對自己付出最多的人都不尊重,就失去了最起碼的道德。與父母正常溝通首先要理解父母,理解其心情,尊重其意願,還要講求基本的禮貌,不能任性。
3、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換位思考。當我們不理解父母、與父母沖突的時候,要學會換位思考,替他們想一想,了解他們是為了什麼,有什麼想法,有什麼道理。這會使我們變得更加冷靜和理智。

⑵ 與父母溝通的方法有哪些

尊重父母的意見。
當我們的意見和父母的意見完全不同時,我們要尊重父母的意見,不要與父母發生正面沖突,因為父母都是希望我們好,沒有那個父母是會害自己的孩子的。所以,能不生氣的時候,最好就不要生氣,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然後先肯定父母的說法,後面再去想其他辦法。

02
用自己的實力去說服父母。
當我們想反駁父母的意見時,最好可以用自己的實力去證明,證明自己有這個能力做這件事情,這樣才有說服力,說服父母可以放心,不用擔心自己。兒子長大了,可以保護父母了,可以為父母分憂了。這樣說,父母親肯定會很欣慰的。

03
幫父母解決雞毛蒜皮的事情。
當自己有錢、有資本的時候,父母就不需要為日常中雞毛蒜皮的事情而爭吵了,作為孩子的我們,也完全可以幫父母去解決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了

⑶ 與父母溝通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拜託了各位 謝謝

①學會與父母溝通,就要理解自己的父母,理解父母對自己的希望,理解父母的煩惱。 ②學會與父母溝通,就要尊重自己的父母,尊重他們的個性,欣賞他們的優點發生矛盾不要迴避、頂撞。 ③學會與父母溝通還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⑷ 與父母溝通有哪些技巧

這種情況需要具體分析,更重要的是,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想問題,

就不會過於糾結,當然也就無形中形成了溝通的技巧

⑸ 和爸爸媽媽多溝通溝通技巧有哪些四個字

怎樣加強和家長的溝通,校長們可以看看以下四點,希望對你們有所啟發。

1、真誠對待家長,讓家長信任你:老師要通過行動和言語,展現對學生的關愛,讓家長了解機構對孩子的用心,比如:家長送孩子來的時候了解一下孩子最近在家裡的情況,每一節課下課後給家長說一下孩子的表現,對新來的孩子要快速地記住孩子的性格特徵。盡量認得每一個孩子的家長。其中,最重要的是真誠,認真對待學員,不要辜負家長把孩子送到機構的信任。

2、用事實讓家長理解老師:在培訓機構中,有時候難免有一些事情會讓家長難以理解或者不能心平氣和的討論,這個時候,在雙方的溝通中,理解非常重要。這種理解是日常和家長交流的過程中慢慢給家長灌輸的。一般來講,只要老師表現出對學生的愛、對工作負責,家長也會對老師對一些理解。

3、用專業征服家長:專業能力的體現非常重要,只有機構老師有優秀的能力,帶的學生教學成果顯著,家長才會對機構產生信任。經常給家長展示學員的進步,沒事在朋友圈多發發和自己專業相關的東西。

4、讓家長深入了解產品:按時開展家長開放日,讓家長有機會接觸到機構的課程,了解機構在上什麼課,可以讓他們和孩子共同上一堂課。課程過後及時收集家長的反饋,保持和家長經常溝通。讓家長深入體驗產品,通過課後的反饋、維護、溝通等讓家長了解課程內容。

要和家長保持良好的關系,就要經常和家長溝通,讓家長感受機構做教育的真誠。這樣的話,家長才會對機構產生認可,從而堅定續費的想法。

以上是我根據網路資料整理而成,如果校長老師們有更好的建議,可以在評論區裡面指出來。

⑹ 和父母溝通的技巧有哪些

在父母與子女之間應該學會溝通。子女逐漸長大,一些對人生的了解便會日益深入,性格也逐漸形成,會有自己的立場和觀點,甚至有可能某些觀點與父母的發生沖突,這可能就是許多人所說的產生了「代溝」。這時,如果溝通不善,就會產生矛盾,矛盾過激甚至會產生不良後果。遇到這種情況,溝通就得佔主導地位。父母得積極了解子女的情緒和想法,子女也得體諒父母的關心。做好了這個過程,好的結果就不言而喻了。家是一個溫暖的港灣,有效的溝通就能更給人一種「家」的感覺。

有一位單親媽媽,含辛茹苦,在一家服裝廠做工,月入不過千圓。但兒子不爭氣,花錢大手大腳,並屢屢違反班級規定,累教難改。於是,老師找到學生,並沒有再批評他,而是向他提出了一個要求,周日休息的時候,到她母親工作的車間去看一看,並陪母親共進午餐。起初,學生表現極不情願,但聽說老師要陪他前往時,他勉強答應還是獨自前往。周一,學生主動找老師談心,他說當看到母親在狹小陰暗的車間內,趕制服裝時,他的鼻子不禁酸了,眼淚欲奪眶而出;當母親看到他時,是何等的幸喜與激動。此後,這位同學加強了自控,變得懂事了,不但節約了很多,而且在校表現良好,不再使母親操心。一次,媽媽生病了,他半夜三點鍾,將母親背下7樓,送往醫院就醫。

中學生正處在青春期發育階段,內心逐漸產生一種要自己支配生活和學習的慾望,而父母則希望在各方面指導你們,所以,怎樣和父母溝通就成了一個問題。

與父母的交往

中學生要了解父母,關心父母,不要迴避父母。平時要與父母多溝通,讓父母知道你的想法。在溝通的過程中,要多觀察,多傾聽,注意溝通的方式,尊重父母。要學會換位思考,體會父母的愛子心情,用溫和、委婉的語氣表明自己的想法,從而更好地解決問題。

與父母之間產生矛盾的原因:

1.進入青春期,有了自己的思想,渴望獨立,渴望重視,甚至挑戰父母權威;

2.父母還把中學生當小孩,不放心、嘮叨、責怪,於是矛盾產生了。

與父母產生代溝和矛盾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所以,我們要正確對待與父母的代溝和矛盾:

1.要走進父母,親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溝,與父母攜手同行;

2.學會與父母溝通商量。通過商量,弄清分歧,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辦法。通過溝通,就能得到父母的理解,甚至改變父母的意見。

3.把握與父母溝通的要領: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關鍵。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換位思考,溝通的結果是求同存異。

與父母交往的藝術:

1.贊賞父母,交往起來無煩惱;

2.認真聆聽,交往起來免誤會;

3.幫助父母,交往起來無障礙;

4.在家庭交往中,與父母不必太計較。即使父母錯了,也要原諒。

如何與父母溝通

在家庭中,子女與父母之間難免會有分歧,而且中學生與父母的分歧會更多一些。這其中,有生活方面的,如晚飯吃什麼菜呀,今天穿什麼衣服呀,房間怎麼布置呀等等;有學習方面的,如學習時間的安排,學習計劃的制定,學習方法的採用等等;還有思想認識方面的,如對某種社會現象的不同評價,對某部電視劇的不同看法等等。這些問題上的分歧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當代中學生和父母的各種心態。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沒有父母的愛所培養出來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中學生渴望得到愛,更渴望得到理解、信任和尊重,可現實恰恰相反,一些父母在愛的旗幟下,不約而同的推行「專制」主義。於是,兩代人在愛與被愛之間發生了無休止的「戰爭」。誰也不會否認,目前我們這個社會有「代溝」存在,互相不能理解、不能溝通的家庭也很多,個別家庭的矛盾還挺尖銳。

有些中學生會抱怨:「爸爸根本不理解我,還要常常管著我。」「我和媽媽很難好好溝通,說不到兩句話就會吵架。」「媽媽不說話還好,若她說話我便會覺得很煩。」乍聽下來,好像兩代之間真的很難去互相了解,有的父母是願意和子女溝通的,所以他們會去參加講座、閱讀書報,有機會時更會與其他父母交流管教心得和溝通秘技等,但為人子女的你們,相信亦不會只想和父母「一句起,兩句止」,若期望父母單方面改變以往的溝通方式,何不自己亦去多做一些呢?

相信下面的方法會對中學生有很大的用處。溝通是讓彼此明白對方的心意及表達自己想法的一種方法。而不同方式的表達會令人對你產生不同的看法。一般來講,與父母溝通可以遵循以下幾條原則:

1.選擇與父母都高興的時刻與最適宜的場合。與父母溝通首先要注意「時空」因素,「時空」選擇適當,就已經有了好的開始。

2.蘇格拉底的秘訣。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教人辯論,不是與對方針鋒相對,而是從讓對方說「是」開始,從說「是」到「不反對」,最後「同意」,用非爭辯性對話,獲得對方同意。

3.從父母需要什麼的觀點來達成自己的心願。中學生最容易犯的錯誤,總是想到「我要什麼」,沒想到對方要什麼,因此往往各說各話,找不到「交集」。例如,你想買一個游戲機,應該先說:媽,我下一次月考,一定每科都在八十分以上。這樣母親很高興。接著你說:我,每科都進步,要有獎品呀!「你要什麼?」「游戲機」。這樣願望可能就成真了。

4.相對付出與行為配合。要有好表現,在與你的要求相關的事物上,做出令父母信任的行為。例如你爭取隱私權,不希望父母拆看你的信,你要表現行為正常。沒有「神秘客」與你交往,沒有「怪」電話找你,按時回家,這些都是讓父母信任你的行為,在你做到這些之後,你要求隱私權,就可以如願以償。

5.藉助文字的魔力。有時候當面講不清楚,或父母沒時間聽,可以寫一封信,以打動父母的心。父母看到你寫的信,會有思考空間,想想是不是你說的有理。也可以利用不同的節日,如母親節、父親節、父母生日,寫個祝福小卡片,討父母歡心,對溝通有很大的幫助。

6.「投其所好」。溝通需要先下工夫,先與父母把關系處好,做些對溝通事項有利的事情,了解父母的喜好。用父母喜好的方式表達,用父母喜歡聽的話講,溝通就容易達成。

一定要心平氣和地和父母溝通,發生爭執,要先想想自己在這件事情上有沒有做的不太好的地方或者是不對的地方,如果是自己的問題要自己反省改正錯誤。如果是父母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不要與其爭吵,要做下來與父母溝通一下,相信父母也會接受你的看法。而且在解決這個問題時要冷靜。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與父母溝通,加深彼此的理解。

你應該做到,誠懇的和父母說出你希望他們怎麼樣?你對他們不理解的地方是什麼?找個輕松的時候,與父母交心,在說明時,也許會產生這種情況,父母覺得你是小孩,對你的想法不屑一顧。這時你可以採取書信的方式來與他們說。你也要在與父母談心時,了解到父母的想法,指出他們讓你費解的地方。你也要力求理解父母的內心。只要你們雙方互相坦白,互相交流思想,實際上是沒有什麼代溝的。

人際交往心理輔導:

英國作家蕭伯納很形象地說道:如果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那麼每人只有一個蘋果;如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每個人就有了兩種、甚至多於兩種思想。有心理學家曾說過:「我們每一個人均有與他人溝通的需要,人類可利用溝通克服孤單隔離之痛苦,我們有與他人分享思想與感情的需要,我們需要被了解,也需要了解別人。」

⑺ 與父母溝通的技巧

1、多理解父母。在父母的眼裡,我們永遠都是孩子,就跟母親嘮嘮叨叨的囑咐我們多穿衣服多蓋被子一樣,父親會不停的囑咐不吃虧,別上當,處理好人際關系。在他們眼裡,這些事情我們永遠不懂,盡管我們已經懂得。父母養育了我們這么多年,他們是看不得自己這個藝術品收到半點損傷的,所以他們想小心呵護,但他們比較不能天天圍繞在身邊,所以只能通過這種方式。

3、多鼓勵父母。子女要做到的最重要的就是交流,尤其是勸解和鼓勵。這一類老人的特點是缺乏信心,一直感覺自己什麼也做不好,子女在熱情鼓勵老人的同時,要給老人具體分析問題的症結所在

閱讀全文

與父母溝通技巧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單位年末體檢什麼時候截止 瀏覽:628
沒有去體檢醫院怎麼有記錄 瀏覽:102
甲減多久體檢一次 瀏覽:282
幹部身份工人崗位退休年齡 瀏覽:54
中央養老金由 瀏覽:973
養老院室內消火栓距離多少合適 瀏覽:607
長壽寵物相當於人類多少歲 瀏覽:793
玉溪駕駛證審換在哪裡體檢 瀏覽:133
中式敬老院設計 瀏覽:981
北京的養老金漲了多少 瀏覽:125
如何證明狗狗的出生父母 瀏覽:528
1月14號發哪個月養老金 瀏覽:842
岳陽老年體檢去哪個醫院 瀏覽:141
如何和父母同住還能有自己的房間 瀏覽:860
濰坊養老保險補繳 瀏覽:93
養老行業哪些可以做 瀏覽:858
成都天仙橋老年大學2017 瀏覽:879
養老保險匯率多少 瀏覽:991
祝福老人家生日短語 瀏覽:655
海外留學體檢不通過的話怎麼辦 瀏覽: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