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對父母的禮儀有哪些

對父母的禮儀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2-12 02:06:38

⑴ 家庭禮儀包含哪些

待人接物的基本禮儀 :

1、有人敲門,應回答「請進」或到門口相迎。

2、客人進來,應起立熱情迎接。如果家中不夠干凈整齊,顯得凌亂,要做些必要的整理,並向客人致歉。

3、敬茶須用雙手端送,放在客人右邊。如果是夏天酷熱,要遞扇子,或開電扇。

4、吃飯時來客,要熱情邀請客人一同進餐。客人吃過飯後,要送上熱毛巾,並另換熱茶。

5、接受客人介紹對方時,姓名職務必須逐字清楚;須先將年輕者向年老者介紹。

6、客人來時,如自己恰巧有事不能相陪,要先打招呼,致以歉意,並安排家屬陪著,然後再去干自己的事。

7、客人堅持要回去,不要勉強挽留。

8、送客應到大門外,走在長者後面。

9、分手告別時,應招呼「再見」或「慢走」。

⑵ 子女與父母相處需要注意哪些禮儀

父母與子女相處的禮儀

言傳身教

常言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的言行舉止,往往對子女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孩子身上總是刻有父母影響的痕跡,他們對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甚至加以模仿。父母熱愛工作,辦事公正,待人熱情,容易接近,知識豐富,好學上進等等,都可以通過工作、學習、家庭生活對孩子產生一定的影響。

父母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一個可以信賴、可以效仿、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好榜樣,非常重要。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不僅要有做好父母的良好願望,而且還應深入了解子女,尊重子女的獨立人格、志向、興趣和合理的選擇。平時在家中要用正確的語言教育子女,以模範的行動影響子女。例如,不說違背社會生活准則和社會公德的話,不做違背社會准則和社會公德的事。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當孩子在場時,父母不要吵架,要互相謙讓,互相體諒。對子女的朋友來家中做客,應表示歡迎。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說話要算數,任何時候都不要對孩子撒謊。許諾孩子的事,要盡量兌現。在這方面,中國古代教育家曾參,為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

樣。

曾參是中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學生,他很重視子女的教育問題。「曾參殺豬」的故事,曾給無數家長以啟迪。

一次,曾參的妻子出家門,去集市上買東西。

「媽媽,媽媽,我也要上街,我也要上街!」一個約摸兩三歲的小男孩邊哭邊喊,從屋裡撲了過來。

「好孩子,別去了,上街的路很遠,難走得很。你在家乖乖玩,我回來後,讓你爸爸殺豬給你吃,好不好?」曾妻哄兒子說。

「殺豬? 殺我們家那頭豬,真的嗎? 那我就有肉吃了,我喜愛吃肉,就不上街了。」兒子終於改變了主意。兒子高興地把這件事告訴了他的父親曾參,曾參立即請人來家捉豬,准備殺豬。

妻子從集市上回來見丈夫正准備殺豬,趕忙阻止:

「你發瘋了嗎? 我只不過與孩子說著玩的,你怎麼當真呢?」

「孩子是不能隨意跟他說著玩的。」曾參嚴肅認真地說:「小孩子還沒有做人處事的知識,只能跟我們做父母的學,聽從父母的教誨。現在你欺騙他,將來他會欺騙別人。況且,母親欺騙了兒子,兒子就不信賴母親了,今後你再去教育他,他能聽嗎?」

曾參的妻子不好再說什麼了,只好聽由丈夫讓人把豬殺了,兌現對兒子的許諾。

「曾參殺豬」的故事,說明了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要培養孩子誠實守信的品格,必須從父母做起,從日常行為做起。

孝敬父母的禮儀有哪些

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如果你願意,
你會找到辦法的,
南無阿彌陀佛。

⑷ 家庭禮儀有哪些

日常生活中的禮儀

家和萬事興,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背景下,家庭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尤其重要。家庭不僅僅是人們吃、喝、住的場所,同時是有著豐富倫理內容的情感港灣。「在家庭中講禮儀,才能造就良好的家庭氣氛,使人感受到家庭的幸福和溫馨。反之,不講禮儀,很容易引起矛盾和摩擦,久而久之,影響相互之間的感情,造成家庭矛盾。」 必須具備四個方面的家庭美德規范。
1、常對親人說「謝謝」
家庭是最具私人性的場合,但這並不改變一般的人性需要,例如尊重的需要,講必要的禮儀,就是尊重他人,不僅不會使人尷尬、陌生,而且使人感到精神上的滿足。在家庭成員之間表達感激,主要是表達對親人的關心,對家人說聲「謝謝」能使對方感到心理快樂,有利於活躍家庭氣氛,在某些情況下,保護了對方的自尊心,也有利於減少家庭矛盾。當然,家庭成員中的客套應與一般生活中的客套相區別。
2、整潔的家是主人的鏡子
家庭的整潔給人以愉悅的感覺,整潔的家體現了女主人的勤勞和文明衛生的習慣,走進整潔的家,給客人心曠神怡的感受,也體現了主人對自己的高要求。
3、夫妻之間互相尊重
夫妻相處最根本的原則是尊重、平等、寬容和互相關心,尊重對方的人格、性格、愛好、隱私,讓配偶感覺自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不僅關心對方的事業、前途,更主要的是在日常生活的細微處讓對方感覺到自己的關心,例如噓寒問暖。寬容、理解對方,每個人都不是完人,夫妻雙方要寬容對方的缺點,發生矛盾時,要做必要的妥協。
4、家庭接待客人的禮儀
知道客人來訪,要搞好家庭衛生,准備好茶、煙、糖果、飲料等。客人來訪時,最好出門迎接。不要穿內衣內褲接待客人,即使是十分熟悉的朋友,也要穿便衣接待。客人進屋後,要主動給客人敬茶或飲料。
5、為什麼用餐時不要用筷子敲打碗盆
平時吃飯,家長會告誡小孩不要用筷子敲打碗盆。逢到家裡請客吃飯時,尤其不可將筷子胡亂地敲打碗盆。這究竟是為什麼?有人以為這種禮儀規范是跟乞討的忌諱有關的。就是說,只有乞丐討食時才會有筷子敲打碗盆。這種解釋比較容易流行。事實上,還有另一種解釋值得重視,古時候有所謂「蠱毒」之說,相傳蟈是一種由人工培養的毒蟲,人取百蟲放入瓮中,經年打開看時,必有一蟲將別的蟲都食盡,這蟲就叫蠱的。古人因此將毒害人而令人不自知,稱為蠱毒。在用蠱的粉末放在食物里毒害他人時,為使蠱起作用,就要在下毒時邊念咒語邊敲打碗盆。因此, 用筷子敲打碗盆就成了飲食中的大不敬。
6、待人接物的基本禮儀
1)、有人敲門,應回答「請進」或到門口相迎。2)、客人進來,應起立熱情迎接。如果家中不夠干凈整齊,顯得凌亂,要做些必要的整理,並向客人致歉。3)、敬茶須用雙手端送,放在客人右邊。如果是夏天酷熱,要遞扇子,或開電扇。4)、吃飯時來客,要熱情邀請客人一同進餐。客人吃過飯後,要送上熱毛巾,並另換熱茶。5)、接受客人介紹對方時,姓名職務必須逐字清楚;須先將年輕者向年老者介紹。6)、客人來時,如自己恰巧有事不能相陪,要先打招呼,致以歉意,並安排家屬陪著,然後再去干自己的事。7、客人堅持要回去,不要勉強挽留。8)、送客應到大門外,走在長者後面。9)、分手告別時,應招呼「再見」或「慢走」。

⑸ 父母與子女相處的禮儀有哪些

⑹ 與父母相處應留意哪些禮儀呢

其實你只要能長期堅持說二句短語,做父母的就足夠安慰了,認為你懂孝、禮、儀、尊。是好子女!那就是早上見父母說早上好!晚上睡覺。父母與子女之間相處不需要太過客套講究,不過,有一些是為人子女必須做到的。如:不要輕易挑戰父母的權威,即便有時候他們做得過火,也不要在公眾場所頂撞他們,應在私底下與他們平心靜氣交流。 吃飯時主動幫父母擺碗筷,添飯;早上起床不要吵到他們,夜晚熬夜也盡可能別打攪他們; 在母親節、父親節、生日送上那個祝福·····很多,都是從細小處著手,注意一下就行了,親人之間最要緊還是相處得愉快自然~說晚安!百孝順為先,按父母的意思去生活,學習,就是最重要的禮儀。

衣著干凈整潔,吃飯時給父母准備餐具,多做家務,多和父母交流思想,——「常回家看看」那首歌就概括的很全面,建議多聽幾次!做子女的應該孝順,這是必須的,不要求你以後多麼孝敬,起碼做到不和父母頂嘴,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心理得有個尺寸,父母可能是和你們代溝有點大,但是可以好好說話啊,不要一說話就吵架,父母養孩子這么多年了,不途點什麼,最起碼希望孩子長大成人,懂事。.凡事能夠做到多溝通,多商量,合理化解決問題。以和為貴,以家庭為中心,創造一個美好,和諧,溫馨,幸福之家。

閱讀全文

與對父母的禮儀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兒童體檢查血在哪個醫院 瀏覽:684
陪父母多少年書籍 瀏覽:346
長壽湖湖嶼城 瀏覽:961
老年痴呆卧床出汗 瀏覽:562
中國副國級幹部退休年齡 瀏覽:780
老人突然不記得人怎麼回事 瀏覽:708
孩子被吼時父母在想什麼 瀏覽:502
廣州色弱只能在哪個醫院體檢 瀏覽:216
快一百歲的老人送什麼 瀏覽:970
濰坊老年大學地點 瀏覽:21
看望敬老院老人Word 瀏覽:564
老人得心梗後怎麼辦 瀏覽:361
老年人泡什麼酒 瀏覽:137
血脈養生方多少錢 瀏覽:755
答謝宴男方的父母該說什麼話 瀏覽:582
順豐快遞員有退休金嗎 瀏覽:881
婆婆得老年痴呆親戚讓吃保健品 瀏覽:339
農村養老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領錢 瀏覽:916
上海養老保險計算器2015 瀏覽:64
市文聯敬老院組織活動 瀏覽: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