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患者男50歲因四肢震顫

患者男50歲因四肢震顫

發布時間:2025-08-09 09:59:46

Ⅰ 帕金森病患者怎麼樣可以進行自我診斷

症狀表現:帕金森病患者,常見於50歲以後發病,男性多於女性,疾病發展比較緩慢,呈現逐漸加重的趨勢。患者最早的不適症狀是肢體振顫和僵硬,多從一側的上肢開始,逐漸進展到同側下肢、對側上肢及下肢。最終出現靜止性震顫、肌強直、運動遲緩、姿勢步態異常四大定性症狀。
1.運動遲緩:即運動緩慢和運動速度的下降,運動遲緩症狀可能出現在各個部位,包括發聲、面部、步態、四肢。患者會有面部表情缺乏,行走時上肢的擺動變慢,說話聲調比較低,手寫的字比較小,而且彎曲不工整,難以辨認。
2.肌強直:即當患者的手腕、肘關節遇到被動運動時,可以感到阻力較大,醫學上叫做鉛管樣強直。如果患者同時有震顫,那麼患者的肢體屈曲及伸直時就能感受到在均勻的阻力上,出現斷續的停頓,如同齒輪轉動一樣,醫學上稱為齒輪樣強直。肌強直嚴重的患者會出現腰痛及肩髖關節疼痛。
3.靜止性震顫:即肢體處於完全靜止狀態時出現震顫,會逐漸蔓延到四肢,通常上肢比下肢明顯,下頜、舌、口唇及頭部出現震顫的時間比較晚。震顫在靜止時明顯,精神緊張時加重,做隨意動作時減輕,睡眠時消失。
4.步態異常:帕金森病的步態異常在中晚期比較顯著,逐漸出現慌張步態、平衡障礙、跌倒、不能自行站立等。
5.其他症狀:包括嗅覺減退、便秘、睡眠障礙、抑鬱和疲勞等。在不同階段帕金森病患者還會出現抑鬱、焦慮和淡漠,中晚期可出現幻覺(視幻覺為主)和精神障礙,輕度認知障礙在早期患者中並不少見,中晚期患者可出現痴呆,稱為帕金森病痴呆。
特發性帕金森病須與症狀類似的家族性帕金森病鑒別。

Ⅱ 手抖是不是自己的心理作用

有可能是自己的心理作用,也有可能是得了疾病

1)減少自我關注。讓患者的注意力轉移到你所面臨的具體事務上,而不要關注自己的感覺。
2)放棄控制意圖。通常患者發現自己不自然了,臉紅了,手抖了,患者會自覺不自覺地做出努力來控制自己的這些反應
3)培養接受態度。患者要學會與症狀為友。當發現自己欲手抖臉紅時,不要與之為敵,進行斗爭,控制,而是要學會接受它。
疾病分型靜止性震顫:是主動肌與拮抗肌交替收縮引起的節律性震顫,常見手指搓丸樣動作,頻率4~6次/S,靜止時出現,緊張時加重,隨意運動時減輕,睡眠時消失;也可見於下頜、唇和四肢等。
原發性震顫:本病以姿勢性震顫為特徵,典型的ET表現為一種單症狀的姿勢性震顫,即在保持某一姿勢(如持筷、持杯等)時最明顯,某些患者可在運動中加重,另一些患者初始即伴有運動性震顫,很少在靜止時出現。姿勢性震顫:身體的受累部分主動地在保持某種姿勢時出現,而在運動及休息時消失。偶爾也可能在動作時略為明顯,但大多在固定某一姿勢時最為明顯。一般較靜止性震顫細而,平均8-12次/秒。
生理性手抖動:幅度小而速度快,多在靜止時出現,是一種細小的、快速的、無規律的抖動。生理性手抖常在精神緊張、恐懼、情緒激動、劇痛及極度疲勞的情況下出現。

Ⅲ 帕金森會影響生活嗎(yhzy101)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簡稱PD),又名震顫麻痹,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主要病變在黑質和紋狀體,是老年人中第四位最常見的神經變性疾病。

帕金森病主要影響運動神經系統,其症狀通常隨時間緩慢出現,早期最明顯的症狀為顫抖、肢體僵硬、運動功能減退和步態異常,也可能有認知和行為問題,其它可能伴隨的症狀包括知覺、睡眠、情緒問題,帕金森病帶來的主要運動症狀合稱為帕金森綜合征。

PD好發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但小於40歲起病的患者並不少見。男性發病略多於女性。PD的主要臨床表現為靜止性震顫、動作遲緩、肌強直和姿位平衡障礙。其他臨床表現(包括非運動症狀)包括:流涎、多汗、便秘、口齒不清、睡眠障礙、吞咽困難、抑鬱、呼吸困難、尿急、嗅覺減退、痴獃等。本病起病隱匿,患者常不能回憶起確切的發病時間。症狀多從單肢或一側肢體開始,進展緩慢,逐漸擴展至其他肢體或全身,疾病呈漸進性加重。

帕金森1.靜止性震顫(static tremor) 是大多數PD患者的首發症狀。常從一側手部起病,典型者表現為一種「搓丸樣」震顫。震顫頻率為4~6Hz。隨著病情的進展,震顫逐漸波及整個肢體,甚至影響到軀干及頭面部。在情緒激動、應激、焦慮時震顫愈發明顯。強烈的意志努力可暫時抑制震顫,但過後反而有加劇的趨勢。睡眠或麻醉時完全消失。

2.肌強直(myotonia) 錐體外系的肌強直與錐體系的不同,系促動肌和拮抗肌的肌張力均增高。此時,患者自身

的感受是肌肉僵硬感,活動時很費力、沉重和乏力。當患者的關節做被動運動時,如果增高的肌張力始終保持一致,阻力均勻,類似彎曲軟鉛管時的感覺,則為「鉛管樣強直」;如果患者在肌張力增高的同時合並有震顫,則感覺到在均勻的阻力中出現斷續的停頓,如齒輪轉動,則為「齒輪樣強直」。

3.動作遲緩 常常是PD患者最致殘的症狀,影響日常生活中諸多動作。患者卧床時翻身和從坐位起立均感到困難,系鞋帶、扣鈕扣、穿脫鞋襪、洗臉、刷牙和剃須等動作緩慢,完成困難,書寫時字越寫越小,稱為寫字過小征;行走時雙上肢的前後擺動減少或消失,走路拖步、步距變小(碎步),嚴重者起步困難,不能邁步,雙腳如粘在地上似的(凍結步態),而一旦邁步,就以較小的步伐向前沖,越沖越快,「剎不住」,不能及時停步,轉彎困難,稱為「慌張步態」;面部表情肌肉受累,則表現為缺乏表情,瞬目少,雙目凝視,呈「面具臉」;口、舌、齶、咽、聲帶部位肌肉受累則可表現為吞咽困難、流涎、語音變低、口齒不清等。

4.姿位平衡障礙 在疾病的中晚期,絕大多數患者會出現平衡困難,這些患者或許對PD治療葯物仍敏感,但平衡障礙已不能用葯物糾正。一旦發生這種情況,患者應使用拐杖或助行架,避免跌倒。

5.其他 由於四肢、軀干、頸肌部肌肉強直,患者出現頭部前傾,軀干俯屈,上臂內收,肘關節屈曲,腕關節伸直,手指內收,拇指對掌,指間關節伸直,髖及膝關節均為略彎曲。病情晚期,這些姿勢加重,頭下低、背部明顯屈曲。肌強直嚴重時可引起肢體的疼痛。

6.自主神經系統障礙 頑固性便秘、大量出汗、皮脂溢出增多。另外,尚有言語障礙、語音變低、發音呈爆發性、咬音不準、使旁人難以聽懂。患者大多有情緒低落,甚至憂鬱症狀。早期認知功能正常,晚期有認知功能障礙。少數患者晚期出現痴呆。

閱讀全文

與患者男50歲因四肢震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80歲老人倒睫毛如何治療 瀏覽:565
報考軍校體檢表在哪裡領 瀏覽:421
教師中的工人退休年齡是多少錢 瀏覽:301
50歲用日本牌子護膚品 瀏覽:126
老師60歲生日策劃 瀏覽:14
在廣州20年工齡退休後有多少工資 瀏覽:343
鎮江養老保險補繳 瀏覽:641
給老人送養老院是不孝順嗎 瀏覽:693
孝敬親人的名言 瀏覽:954
體檢心臟做過之後有什麼影響 瀏覽:240
腦萎縮老人如何公證過戶 瀏覽:130
重慶老人70歲多少低保2016 瀏覽:808
男人突然注意養生是什麼心態 瀏覽:6
五一節養老金有什麼變化 瀏覽:904
父母寫孩子孝敬父母 瀏覽:43
如何解決父母干涉孩子的問題 瀏覽:98
體檢轉氨酶108怎麼快速下來 瀏覽:854
殘疾人向敬老院捐錢的作文 瀏覽:372
老年痴呆用什麼辦法入睡 瀏覽:56
女孩不願和父母見面怎麼辦 瀏覽: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