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昏迷不醒心率快血壓低間斷高燒的原因分析
病情分析:
腦出血的危險期,與出血的量有一定的關系,小量的出血,一般3周後就比較平穩了。
指導意見:
患者在急性期卧床休息,取平卧位為好,出血量不大,會很快恢復,危險期有3天,急性期有2星期。
病情分析:
至於早期腦出血,多因是高血壓性腦出血,所以1要適當控制一下血壓,可使用硝酸甘油或立其丁等葯物,
指導意見:
一般控制在160mmHg左右,2使用止血葯物2-3天,同時要使用腦細胞營養葯物治療及使用脫水利尿劑治療.以控制顱高壓.
病情分析:
腦出血,俗稱腦溢血,屬於「腦中風」的一種,是中老年高血壓患者一種常見的嚴重腦部並發症。腦出血是指非外傷
指導意見:
性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最常見的病因是高血壓、腦動脈硬化、顱內血管畸形等,常因用力、情緒激動等因素誘發,故大多在活動中突然發病,臨床上腦出血發病十分迅速,主要表現為意識障礙、肢體偏癱、失語等神經系統的損害。它起病急驟、病情凶險、死亡率非常高。
病情分析:
首先建議低鹽飲食,低脂肪飲食。一定要禁煙,酒,避免情緒激動。如果有高血脂必須同時治療啊。這些都需要注意啊,否則降壓效果不好。
。。
指導意見:
在當地醫生指導下選擇降壓葯。效果不好的高血壓需要聯合使用降壓葯。所以還是需要正規看醫生,醫生親自看看,根據具體情況給降壓的葯
病情分析:
你好,建議放鬆心情很重要,病人現在需要靜養,注意觀察病情變化。
指導意見:
建議遵醫囑,不要著急,在醫生的積極治療下,慢慢會清醒的。
『貳』 失血過多會昏迷心率不穩一會快一會慢,血壓變高,
表現症狀: 1.臨床表現(1)無症狀性低血壓幾乎都是在健康查體或因其他病門診、住院時偶爾發現。老年人對低血壓耐受較好,加上反應遲鈍、其他病掩蓋等因素,低血壓易被忽略。事實上,經詳細詢問病史絕對無症狀者極少患者常有輕度乏力,偶或頭暈、頭昏等。一般無器質性病變。其血壓低而脈壓小,心率偏慢,性格內向,不易激動肥胖與消瘦者均可見到,以體格瘦弱者較多,老年人較年輕人、女性較男性多見。(2)症狀性低血壓大多有輕或中度腦和其他臟器缺血症狀,如軟弱、頭昏、頭痛、失眠、記憶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等。部分原患高血壓的病人,在合並大面積、嚴重心肌梗死後,血壓反而長期偏低,此時除有低血壓表現外,還有心肌缺血的有關證據。(3)症狀性低血壓嚴重時可有突然、短暫的意識喪失伴體位張力的消失,也即暈厥的發生。暈厥的前驅症狀有:①過度體力或腦力勞動後出現頭暈、頭昏改變體位常使其加重。②繼頭暈後很快出現視力模糊、眼花黑朦等。③可有輕度的聽力減退或耳鳴。④軟弱無力,站立不穩,有欲傾倒感。⑤面色蒼白、精神緊張、說話吃力,甚至欲言而張不了口。⑥可伴有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症狀。⑦多數患者來不及扶持支撐物或立即採取卧位坐位便旋即發生暈厥而跌倒。相當多的病人暈厥時無他人在場。部分病人可有面部或頭部皮膚擦傷,老年人可因摔倒而骨折,也可因血壓突然明顯降低而合並腦血管意外或急性心肌梗死等,個別老人可因暈倒後長時間受涼而合並肺炎。除心源性和神經源(中樞)性者外,呼吸多無明顯改變,心率可慢可快,心音多低、弱;深淺神經反射均存在(不同於昏迷)病人多能清楚地描述暈厥前的情形或所處的環境。一般發作十幾秒鍾到十幾分鍾很少超過20min。病人清醒後仍可見有面色蒼白、多汗、手足發涼、無力言談。少數暈厥時間不長且無嚴重外傷或合並症者,可自動或在他人扶持下到附近醫療單位就診,此時多已無明顯異常發現;只有存在引起暈厥的原發器質性疾病者,仍可檢查到相應的陽性體征。2.分類(1)無症狀性低血壓:即血壓雖低,但因老年人活動量小,工作多系坐位而對低血壓耐受較好,所以在安靜狀態可無症狀;但在應激狀態時因老年人自動調節血壓功能降低,腦部血流不能得以及時充分供應而出現症狀。(2)症狀性低血壓:收縮壓低至13.4~9.3kPa(100~70mmHg)時,通過自身調節機制,大部分人的腦血流灌注尚可得到保證;但收縮壓不足9.3kPa(70mmHg)時,因已不能保證大腦正常活動所需的起碼的血流灌注而出現腦缺血症狀。輕者可糾正,重者易成為不可逆性,預後差(3)體位性低血壓:由卧位自動變為直立位時出現明顯血壓降低,稱為體位性低血壓。其具體標准如下:受檢者安靜仰卧10min然後每分鍾測血壓、脈率1次,直至2次血壓值近似時取其平均值作為體位變化前的血壓值。之後,讓其自動站起,將右上臂置於與心臟相同的水平,再測血壓脈搏。記錄即時及其後每分鍾的數據與站起前相比較,共記錄7min。立後血壓至少下降2.7/1.3kPa(20/10mmHg)或收縮壓降至10.7kPa(80mmHg)以下且維持2min以上。近年來,國內已有人應用電動平卧-直立傾斜床配以自動、定時心電圖、血壓、脈率監測儀來診斷直立性低血壓或直立性暈厥,更為方便、安全准確(詳見後述)體位性低血壓又可分為:①可逆性體位性低血壓:較多見。老年人特別是長期卧床者多有下肢或全身靜脈迴流不暢如靜脈炎、靜脈結構缺陷、肌肉萎縮、肌泵作用減弱等。若同時有心梗、心衰或不慎使用強利尿葯,可促使體位性低血壓發作。甲基多巴、胍乙啶等影響交感神經功能致可逆性小動脈反射消失當病人改變體位時,也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以收縮期血壓下降明顯舒張壓基本不變、心率增快為特徵,個別時間可出現暈厥。病因去除後多可得到糾正。②不可逆性體位性低血壓:某些病人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尤以α-腎上腺能神經減弱,釋放縮血管介質減少可發生體位性低血壓。另外,shy-Drager's綜合征是一種緩慢起病、進行性加重的老年性疾病,表現為直立性低血壓、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如排尿出汗和性功能失調等)和其他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系自主神經中樞、小腦延腦的橄欖核、腦橋、脊髓等處明顯變性、萎縮所致。預後差,病死率高,國內一組隨訪5年的患者中,病死率達44.1%。 並發症:易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死、腦卒中、骨折等。 診斷:1.無症狀性低血壓的診斷主要靠血壓值降低到診斷標准或診斷標准以下。2.症狀性低血壓的診斷除了血壓值達標,還需具備相應的臨床表現和實驗室陽性檢查結果。3.體位性低血壓的診斷(1)血壓降低系由於從卧位轉換成立位或坐位所引起,血壓比下降前至少降低2.7/1.3kPa(20/10mmHg)或收縮壓降至10.7kPa(80mmHg)以下,且可維持2min以上,恢復卧位後很快升至正常或接近正常。(2)伴有上述症狀性低血壓的臨床表現,平卧後消失或減輕。(3)有可能查出病因(如上述)。(4)有可能找出某些功能性誘因如長期卧床或過度運動、高溫、發熱等機體內環境調節異常,脫水貧血、出血、透析治療、低血鈉、低血鉀等有效循環血量不足或電解質紊亂,感染性休克等;特別要注意查找葯物的不良影響,因為葯物引起的低血壓約占老年人體位性低血壓的一半。這些葯物包括利尿葯、血管擴張葯、降壓葯、安眠葯、安定葯、抗震顫葯、某些抗精神病葯、降糖葯等。(5)上述輔助檢查可進一步確定病因 鑒別診斷:鑒別自律神經功能不全或多系統萎縮或交感神經敏感型等3種體位性低血壓有一定實際意義,因為它們的預後和治療都不一樣前兩者的共同點是站立時收縮壓、舒張壓均下降而心率不增快,均有膀胱括約肌障礙、陽萎和無汗等神經系統症狀;不同點是多系統萎縮者還有肌肉萎縮、帕金森病、虹膜萎縮、眼外科肌麻痹和呼吸困難等錐體和錐體外系體征,而且,自律神經功能不全者血中去甲腎上腺素測定卧位時減低立位時不增高,對滴注去甲腎上腺素血壓反應非常敏感;而多系統萎縮者立位時去甲腎上腺素可少量增加。功能不全者預後較好,經過長期、適當活動和葯物治療,症狀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多系統萎縮者治療困難病死率高。交感神經敏感型體位性低血壓與前面兩種自發性體位性低血壓不同,立位時只有收縮壓下降而無明顯舒張壓的降低,心率加快超過25次/min,一般無自律神經系統症狀。血中去甲腎上腺素水平正常,立位時反應亦正常適宜用β-阻滯劑治療。 病情輕微症狀可有:頭暈、頭痛、食慾不振、疲勞、臉色蒼白、消化不良、暈車船等;嚴重症狀包括:直立性眩暈、四肢冷、心悸、呼吸困難、共濟失調、發音含糊、甚至昏厥、需長期卧床。這些症狀主要因血壓下降,導致血液循環緩慢,遠端毛細血管缺血,以致影響組織細胞氧氣和營養的供應,二氧化碳及代謝廢物的排泄。尤其影響了大腦和心臟的血液供應。長期如此使機體功能大大下降,主要危害包括:視力、聽力下降,誘發或加重老年性痴呆,頭暈、昏厥、跌倒、骨折發生率大大增加。乏力、精神疲憊、心情壓抑、憂郁等情況經常發生,影響了病人生活質量。據國外專家研究低血壓可能導致與腦梗塞和心臟梗塞。直立性低血壓病情嚴重後,患者可出現每當變換體位時血壓迅速下降,發生暈厥,以致被迫卧床不起,另外誘發腦梗塞、心肌缺血、給病人、家庭和社會帶來嚴重問題。 平時養成運動的習慣,均衡的飲食,培養開朗的個性,及足夠的睡眠。所以低血壓的患者,應過規律的生活。 低血壓患者入浴時,要小心防範突然起立而暈倒,泡溫泉也盡量縮短時間。 對血管擴張劑,鎮靜降壓葯等慎用。 有直立性低血壓的人: 可以穿彈性襪。夜間起床小便或早晨起床之前先宜活動四肢,或伸一下懶腰,這樣活動片刻之後再慢慢起床,千萬不要一醒來就猛然起床,以預防短暫性大腦缺血。也可以在站立之前,先閉合雙眼,頸前屈到最大限度,而後慢慢站立起來,持續約10一15秒鍾後再走動,即可達到預防直立性低血壓的目的。 晚上睡覺將頭部墊高可減輕低血壓症狀,常淋浴以加速血液循環或以冷水溫水交替洗足,加強營養多食易消化蛋白食物如:雞蛋魚乳酪牛奶等,多喝湯多飲水增加鹽份攝入。 飲食 宜:葷素搭配。桂圓、蓮子、大棗、桑椹等,具有健神補腦之功,宜經常食用,增強體質;由失血及月經過多引起的低血壓,應注意進食提供造血原料的食物,如富含蛋白質、銅、鐵元素的食物——肝類、魚類、奶類、蛋類、豆類以及含鐵多的蔬菜水果等,有助於糾正貧血。 低血壓病人宜選擇高鈉(食鹽每日宜12-15克)、高膽固醇的飲食,如動物腦、肝、蛋黃、奶油、魚子等,使血容量增加,心排血量也隨之增加,動脈緊張度增強,血壓將隨之上升。 忌食生冷及寒涼、破氣食物,如菠菜、蘿卜、芹菜、冷飲等。千萬不要吃玉米等類降血壓食物!
『叄』 病情嚴重 意識昏迷 躁動起來心率160左右 平時120左右 有生命危險嗎
您好,血壓偏高,生命危險性只有綜合評估,才可以確診的,腦部情況?
『肆』 老人昏迷狀態,心跳80到90血壓100/51呼吸急促很危險嗎
你好,患者的病情考慮是比較危險,應該查清楚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昏迷,現在血壓和心率及呼吸都不是太正常,應該嚴格注意病情變化。
『伍』 老年人昏迷不醒怎麼辦,血壓正常,脈搏130次
你好,昏迷了還問怎麼辦?心率130心臟也有問題,趕快去醫院啊!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謝謝
『陸』 74歲女老人昏迷,隨呼吸抽搐,不吃不喝,心率120是快死了嗎
看是什麼病,如果是腦血管方面的度過危險期才能看出情況咋樣,如果是慢性疾病引起,看基本情況如何,祥詢主治醫生
『柒』 老年人昏迷不醒怎麼辦,血壓正常,脈搏13
脈搏13,血液已經不能供應身體需要了
『捌』 老年人感冒後期出現心律紊亂、暈厥
很典型的亂用感冒葯引發的一種不良反應 或者可以說成是毒副作用
感冒了,吃感冒葯 這個概念是錯誤的 感冒葯只是一種控制緩解感冒症狀的葯物 本身並沒有任何的治療感冒的作用 因此說白了 感冒葯只是遮掩症狀 如果不注意治療本身會延誤病情 甚至造成嚴重後果 而且 感冒了咳嗽其實是一件好事 咳嗽本身是我們身體的一種保護反應 把細菌等等臟東西咳出來 只有在咳嗽很嚴重的時候才變成壞事 因此 適度合理的應用感冒葯才是對的
其次 感冒葯本身具有很多的毒副作用 比如心率不齊 昏迷 血壓升高 肝腎損傷等等 所以 對於小孩和老人來說 如果靠吃感冒葯來治療感冒 很有可能造成感冒葯的中毒 國外已經發生多起兒童因為吃感冒葯致死的案例
第三, 很多感冒並不一定是感冒 為什麼呢 因為很多比如心肌炎 過敏啦 什麼的 很多其他疾病表現為感冒症狀 但並非是感冒 所以私自吃感冒葯 很容易延誤病情 造成惡劣後果 當然 我這里並不是說上面的一定不是感冒
因此 本例老人出現這樣的情況 考慮如下:
1、診斷可能是因為感冒葯過量導致的一系列的毒副反應
2、建議住院治療 暫時吃點流質飲食 比如喝湯等等 最好不喝 防止嘔吐還造成其他危害
3、因為不知道吃的感冒葯是什麼 建議查 血常規 尿常規 凝血三項 肝腎功能 心電圖 根據結果暫做處理
4、輸液: 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 1500ml + 維生素K1 10mg
當然 這里的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的量需要根據老人的實際情況進行確定 如果老人的肝腎功能不好的話 需要酌情減少 最好由主治醫生決定
5、可以適量運用一些利尿劑 促進葯物代謝後由尿液排出 當然 注意用量不要過大 防止出現電解質紊亂 一般小劑量開始
暫時先這些吧 注意老人的心臟方面 血壓注意監測好 當然這里都是按照上面提供資料的一種單純推測 最好還是以就診醫院的治療方案為准 希望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