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被拐

老年人被拐

發布時間:2025-07-01 02:58:43

1. 你覺得做金融投資被騙大姨大叔們,值得同情嗎為什麼

哈哈,好巧,我家附近也有一個經偵局,每天都是人流傳動,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叔叔阿姨,甚至還有一些白發蒼蒼的老年人

說實話,看到他們那麼冷的天還在大門口排隊,真的是有些心疼。

但是打聽後,你會發現,被騙的方法千奇百怪,但是被騙的原因萬變不離其宗。

無非就是看中了別人的高利息,高回報,而忽視了自己的風險。

有一個阿姨說,她幾年前買在某平台買了一個理財產品,年回報率達到了12%,第一年拿到了錢,阿姨覺得靠譜,於是投了第二年,也相安無事。

但是在第三年的時候,這個平台垮了,公司逃走了,阿姨大部分的積蓄都被騙,淪落到被子女責備,被親朋好友嘲笑。

並且你會發現,這些被騙的叔叔和阿姨,真的是好有錢啊。

買個菜的時候為了幾毛錢斤斤計較,受騙上當的資金都是幾十萬,幾十萬,甚至還有上百萬的。

當然了,我坐標是在上海,也許他們是真的有錢..........

所以,我認為,對於中老年人來說,作為子女也好,作為朋友也罷,一定要多給他們梳理下理財的嘗試。

這個 社會 6%以上的收益就是有風險的,需要做好收益不達預期的准備;

10%以上收益的理財是有危險的,需要做好損失本金的准備;

試想一下,給你10%的理財,那麼平台需要達到多少收益才賺錢?起碼得20%以上吧,否則他們吃什麼?

那真的有如此穩定,高效的收益嗎?答案是沒有!

除非你自己做股票投資!

前年,我出生的那個村子被偏了5000萬。一個不足萬人的農村,相當於人均8000塊。

同情吧,你覺得很生氣;不同情吧,你絕的很可憐。

我的親戚,旁系親屬都有涉及。那一年,看到很多人的眼淚,我的感受五味雜陳。

1、一個叫中茂的公司下的局

這個公司,既沒有攬儲資質,也沒有很大背景。他們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把農村的攬儲員,發展成了自己的下線。

農民平時靠散工賺些零花錢,發了工資後就會習慣的找信貸員存款。當信貸員被他們收買了,這就形成了一個利益鏈,很多人在不知道中茂是什麼機構的時候,自己的零工就被進入了金融騙局。

在信貸員的花言巧語之下,很多人甚至把積蓄騰挪,存入了一個叫中茂的存單上。信貸員承諾,年利息在6%,這個利息誘惑,足可以讓很多人心動,尤其是法律意識淡薄的農民。

在農村,信貸員一般都有一定的威望。很多人眼中,他們代表了國家,代表了銀行機構,是不會騙人的。

2017年,中茂金融資不抵債。上演了很多人間悲情,落下了無數眼淚。

2、父子成仇,以淚洗面

農村的收入比較低,很多父母會留足積蓄,為兒子娶媳婦蓋房子。

其中有一家,因為兒子在城市工作,父母攢錢為其買樓。當兒子看好樓盤後,回家取錢的時候,父母為了惦記那點利息,拒絕了兒子的請求。

可憐天下父母心,他們只是想把20多萬升值,讓孩子首付款多一些。

當中茂財務炸雷,兒子才知道父親竟然為了那點利息,和自己說了謊話!

一時之間,父子之間由親情成了仇人,兩人大打出手。上演了一出悲劇,母親看不過,整天一類洗面。還好,一次自尋短見被人看住,否則又是一出人財兩亡的結局。

最可怕的是,那些老太太。子女孝敬的現金捨不得花,最後為了那點高利息,存入了這家騙子公司。

其中有個老人,聽到存款被騙後,病情加重,不久離世!

3、錢是個照妖鏡

中茂公司的運作手段並不高明,從開始就知道是個龐氏騙局。

他把各村的信貸員,用高利益捆綁。攬儲的時候,散戶付息6個點,信貸員提成3個點。

因為農村基數大,3個點的提成將是一個非常大的誘惑,為了這點錢甚至透支了自己多年的威望。

有個信貸員,因為年歲大,威望高。他的攬儲能力最強,中茂暴雷之後,一年後去世。

債主知道騙局後,出殯當天攔住不給下葬,這在農村是非常大的事情。

為了那點利差,真是死了都不得安寧。

反觀受騙的人,多年積蓄毀於一旦,每天就是愁眉苦臉!

這些都是我的鄉親,打出這篇字我是心在滴血,那些農民的錢都不容易,你們又如何下的出去手呢?

以上是發生在我身邊的事情,我同情他們但是又不能為鄉親做些什麼。

一聲嘆息!大家總結教訓吧,當你惦記人家高利息的時候,人家惦記的是你的本金!

我覺得被騙第一次第二次的值得同情,但是反復被騙五六七八次的那種就完全不值得同情了。

這個時代新生事物很多,信息嚴重不對稱,很多騙子就是利用一些新生事物的概念去包裝很拙劣的老騙局而已,老年人特別容易上當受騙。因為老年人知識落後,信息缺乏,退休後希望有投資理財的途徑讓資產迅速增值,就是這樣的群體讓騙子有了可乘之機。

老年群體但凡是接觸到金融投資騙子的,基本上大多數總會挨受騙上當個一兩次,因為騙局實在是太多了,保守的、激進的、新概念的、老玩法的,總有一款能騙到人。但是被騙一兩次之後,應該都能總結出一些經驗教訓。比如應該意識到超過一定的收益率就肯定是騙局,只談收益不談風險或者保證無風險低風險的肯定是騙局,大談熱門概念、國家政策、地區政策的基本也都是騙局。

但是那些被騙了五次以上還不意識到自身有問題的人就完全不值得同情,因為他們的腦子里只有一個字:錢,心裡只有一個念想:貪!就是因為貪心,因為太想來錢,所以才屢屢被騙,甚至還會抱有賭徒心態,這種人是不論被騙多少次都不值得同情的。

你覺得做金融投資被騙大姨大叔們,值得同情嗎?為什麼?

首先,你應該去理解,大叔大姨們,他們去做金融投資,為的是誰,再來談談對錯

都明白,中國人有個特點,為了下一代,那好,這些中老年人,本身是為誰而去做的投資,還不是為給下一代人多搞點錢,讓自己的孩子少受苦和累,所以,你需要先把父母的愛放前面,再來談對與錯。

金融投資中遇上的騙局

其實我們在生活中,很容易在網路上看到一些金融騙局,但是相對一些年紀大的,六七十的老年人,他的信息面就沒這么廣,因為他們的生活方式與我們不同,大都和自己年齡段的人在一起活動,信息來源就少很多,最多就是聽到孩子在講,也就是聽了就過了,加上那些業務員,嘴巴甜甜的,年紀大的人,容易產生信任感,所以更容易被蒙蔽,之後就被拐進騙局。

現實的生活中,不單是中老年人被騙,年紀三十到四五十歲的,也很多,有單身離婚的,有股民被套的慘的

說說單身的,他們在網路婚戀網站,尋找合適的愛人,但是這類網站,是業務員最喜歡鑽的地方,當他們加到你好友,利用網路聊天工具,加深感情,達到一個信任度,那他會開始給你看一些盈利單,進一步誘惑你,語言上行動上引導,讓你跟某某老師學賺錢,等開戶入金,就一刀切,讓你血本無歸

股民是怎樣的,其實也很簡單,不少人會被業務員拉進某某老師指導群,然後送你所謂的大禮包,如通達信指標,本月金股等,為什麼送,因為人心貪,人最喜歡貪小便宜,有人送幹嘛不要,送你指標後,就開始引導你進直播間,聽免費的教學課,很多股民基礎薄弱,聽這些課,很容易被帶去,有時候還真能賺錢,這樣就更能產生對老師的信任,一步步進入挖好的深坑,這就是網路殺豬盤常用伎倆

要記住一點,人家為什麼送你指標,引你跳坑,第一,你貪,第二,你貪,第三,還是你貪,你不貪會自己跳進深坑嗎?被騙進殺豬盤嗎?

這樣的人就只會說風涼話,只能說明這樣的人沒有見識,目光短淺,這樣的人每天只會想著拿別人開涮,不要去理會這樣的人,應為這樣的人是不可理喻的。不管你做什麼,這樣的人都會在旁邊指手畫腳的。這樣的人是不會滿足的。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道路走,只有有過的人才有體會我們屬於局外人不需做出評論。

大部分不值得同情,因為老人大多窮一輩子了,早已形成了非常節儉的習慣,而且當年國家單位經常分發各種免費福利,節儉和白佔便宜太久了,人的貪占欲就越來越重,而如今他們老了又遇上了假借投資理財這種騙術來騙取他們養老錢的騙子,很容易就因為貪占欲作祟而上鉤,本來一部分人老了之後不用勞動付出就能得到養老金收入,就是一個大便宜了,然後他們卻還不滿足,還要白占更多的便宜,這就是貪占欲過旺的結果,這是不值得同情的,而另一部分老人只是本身太孤獨,又禁不住騙子「叔叔阿姨」的叫,又礙於情面莫不開,就容易一步一步上鉤了,他們這種情況似乎有點可以理解吧

不值得同情。靠不勞而獲的人本來就是另類人。近幾年經常提醒網路套路,作為中老年人有豐富的 社會 經歷,閱歷。咋還會這樣呢?妄想一夜暴富?天上會下白面大米嗎?作為老年人可以安定度晚年,還想賺大錢?這智商是否同老年痴呆症劃等號了?值得同情?我也會變傻瓜了。

很多被騙的都是老頭老太太,要說不同情吧,是不可能的。可是為什麼會出現大批的老頭老太太被騙才是關鍵問題。個人覺得,做進入投資被騙的中老年人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市場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缺乏子女的關懷。

1、被騙有自身因素

很多的中老人對於的金融知識較為匱乏,對於很多的風險是沒有認知的,這也就導致了很多的中老年人群對於所謂的保本高息的理財產品有著很高的好感,在嚴打各種民間借貸的時候,很多中老年人群還在打聽哪兒有靠譜的高息理財。

更有甚者,有人總結經驗說這類高息理財要找新開的,因為新開的圈錢還不多,不會跑路。當自己都開始尋找騙自己的理由了,不被騙是不可能的。說到底人性的貪婪是很多人克服不了的。

2、被騙有市場因素

目前國內金融市場的理財產品不夠豐富,特別是針對於普通的理財需求的人群。理財產品不是收益低得可憐,就是風險高得嚇人,或者門檻很不友好。所以這種情況下也就是導致打著保本而且高息的產品很容易打動人心。

另外很多的投資產品的設置極為復雜。例如ETF指數期權,別說普通民眾,就是很多進入從業者也看不太懂其規則。而騙人的產品往往是簡單易懂,並且違背基本的金融邏輯的。高收益哪兒可能是低風險的,但只要每個月有利息返還,普通人還真就信。

很多中老年沒有獲取和學習進入知識的渠道,除了偶爾去銀行外,基本沒有了解到什麼進入知識。國內的投資者教育有很大的空缺,這個空缺不僅是證券類產品,更是廣大民眾進入知識普及的空缺。

3、被騙有被關懷的需求

個人認為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很多中老年人都和子女相隔較遠。平時子女由於工作和自己的生活的因素,會導致很多中老年人得到子女的關懷較少。而前幾年的騙子則是大打親情牌,隔三差五的一個問候,叔叔阿姨叫的比啥都親,自然也就容易讓很多中老年人產生信任感。說實在的,很多人對於自己父母的關心真沒騙子來得多。而聊感情幾乎是前幾年金融市場的業務員在業務開發時的主要手段。

總之,預期去同情已經被騙的人,不如讓更多的人多了解一下進入知識,避免不斷有人被騙的局面。

人都有變老的那一天。誰能保證自己不上當受騙?我們不能只有同情,並且要從三個方面減少騙局!

一是提高自己的防範意識,抵制各種小恩小惠設下的大騙局 。現在城市農村的各種騙局太多了,而又以金融投資騙局最為突出。年級相對較大的對象是騙子最喜歡選擇的作案對象。有些年紀大的人,收入來源相對較少,總想著給自己子女減輕壓力,能自食其力或者還能賺錢補貼家用,豈不更好?在這種思想意識下,就經常被一些花言巧語所蒙蔽。比如投資1000元,每月返3百5百的,條件是再介紹另一個人進來一起致富。這種例子是投資金額不大,收入回報又相當可觀,對一些沒有見識和經歷過的人來說是很容易被騙上當的。

二是要從源頭打擊這些犯罪行為。現在我國對金融犯罪的打擊力度還是蠻大的。無奈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以及騙局五花八門,所以總會有騙子鑽空子去騙取錢財物的。

三是提高宣傳力度。城市中經常會有廣播各種騙局的。農村中也有不少宣傳的。力度要繼續加大。

值得同情,畢竟大爺大媽們一輩子不容易,不捨得吃喝。大騙子不應該去騙他們,要騙就來騙我,但是我沒有錢

2. 中國每年失蹤有多少人口,這先人存活的幾率有多大

2013年末,中國人口總數超過了13.54億,其中老人和小孩佔了大概1/3的比例。而網上曾有報道中國每年失蹤人口約有800萬人,雖然不能辨別數字的真實性,但每年的失蹤人口不在少數。

而失蹤人口是否存活至今仍是個無法統計之謎,這些數據是沒有真實答案的,因為真實的數據並不存在,也無從統計。

而全國每年走失老人約有50萬人,平均每天約有1370名老人走失。迷路、精神疾病和老年痴呆是老年人走失的重要原因。調查報告還顯示,走失老人中72%的老人大多都出現記憶力障礙情況,其中,經過醫院確診的老年痴呆症患者佔到總比例的25%。

(2)老年人被拐擴展閱讀

網上曾流傳一種說法:成年人失蹤未滿24小時,報警也沒用,警方不會受理。對此,人員失蹤警情處置現場執法標准中明確,有警必接,對人員失蹤的求助或報警,各級公安機關應立即受理,不得拖延、推諉。

有警必查,失蹤地點不明或不在本轄區的,受理公安機關應當開展初步調查,查明失蹤地或根據報警人陳述的失蹤地移送管轄公安機關;失蹤地無法確定的,由失蹤人員最後居住地派出所負責查找,相關情況及時告知報警人。

而對於一些情況可疑、可能遭到違法犯罪侵害或處於危險狀況的,無論失蹤時間是否超過24小時,接警單位都應立即報告指揮中心組織緊急處置。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被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退休老師社保報銷 瀏覽:961
孩子不怕父母是什麼效應 瀏覽:130
山東省高級職稱退休金 瀏覽:898
為什麼父母對孩子態度不一致 瀏覽:864
深圳怎樣申請延遲退休金 瀏覽:218
老年人指導 瀏覽:459
父母不好是不是也要孝順 瀏覽:495
西安市那家醫院看老年痴呆好 瀏覽:191
向父母借4萬做投資怎麼辦 瀏覽:374
現代孝順勵志小故事 瀏覽:654
獨生子女證對退休金的影響嗎 瀏覽:602
養老院病歷檔案有哪些頁面 瀏覽:517
長壽路聲樂 瀏覽:127
老年人託管工作 瀏覽:949
重陽節看望百歲老人活動方案 瀏覽:289
去年退休平均工資 瀏覽:532
老人家一天到晚撿垃圾 瀏覽:271
老人家摔倒後腦勺腫了發燒 瀏覽:506
當代長壽的名人 瀏覽:154
老人嘴歪大小便失禁還能活多久 瀏覽: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