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老人冬季飲食應怎麼調理
冬季氣溫下降,外界陰分佔主導地位,人體受外界影響,陰也相對增加,此時有利於陰分的吸收。因此,順應這樣的特點,
注重養陰,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嚴寒的天氣也使人們的代謝升高,皮膚血管收縮散熱也較少。因此冬季飲食調配上,可以多增加一些高粱厚味,如燉肉、熬魚、火鍋等。具體來說,
冬季飲食養生要點如下:
(1)多吃高熱量、禦寒食物 寒冬的飲食原則,一是要有豐富、足夠的營養,熱量要充足;二是事物應該是溫熱性的,有助保護人體的陽氣。在這理論指導下,中醫歸納了一些禦寒食物,例如, 肉類中的羊肉、
牛肉、火腿、雞肉、狗肉;蔬菜中的辣椒、胡椒、大蒜、生薑、蘑菇、香蔥、韭菜;果品中的胡桃、龍眼、栗子、大棗、杏脯、荔枝、桔子、柚子、松子等,即補充足夠營養,又保護人體陽氣,吃了身體決得暖和。
(2)多吃滋潤食品 冬天,雖然清爽,但是太乾燥了。當天氣的濕度只有22%的時候,
難免會唇乾舌燥。乾燥的冬天又特別容易引起咳嗽,而這類咳嗽差不多都是燥咳,治療方法也是以潤為主,總之,冬天乾燥之際,任何人都宜「潤一潤」,如吃些煲老糖水(用凍水放入陳皮、冰糖煲約2小時即成)、紅蘿卜馬蹄水、
川貝燉蘋果等。
(3)注重食補 為了增強體質,許多人往往習慣於在冬令服用些補品。人參、鹿茸、阿膠、黃芪之類,固然對人體各有益處,但如果服用不當就會常帶來一些副作用,而適當地進行食補,即經濟又沒副作用之慮。所以,
冬令進補養生,首先應遵循「葯補不如食補」的原則。
如果老年人平素並無什麼明顯的慢性病,消化力也屬正常,那麼就應該根據自己的嗜好、經濟條件、環境等,在冬季進食一些滋補作用較強的、易於消化的食物補品。例如以黃豆類食品、核桃、玉米粥、綠葉蔬菜、
甘薯(地瓜)、山葯等為主,配合羊肉、蝦類、鴨肉、蟹等一些動物性食品。此外蜂蜜、白木耳、桂圓肉、菌類(如香菇等),也可視個人的嗜好及體質反應情況,適量食用。
下列簡方,也可按病症服用:
(1)羊肉 羊肉加蔥姜、黃酒、醬油等作料紅燜或清燉,每餐適量食用。有暖中補虛、開胃健脾的功效。適用於體虛胃寒、產後虛損、
氣管炎哮喘、肺結核咳血、貧血者及一切虛寒病人。
(2)紅棗 紅棗10個,煮湯喝,每日1次。或黑棗1個,蒸食,每日1次。有養血益氣、補脾健胃、止渴生津、強神壯力等功效。適用於脾虛、久瀉、體弱者及肝炎貧血、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者。
(3)黑木耳 將黑木耳3-5克溫水泡開後,加冰糖燉爛服用。aqui te amo。 養生家多提倡冬季喝粥保健。比如深冬晨起喝羊肉粥、紅棗粥、蘿卜粥、玉米粥,民間還有冬至吃赤豆粥,臘月初八吃「臘八粥」,
臘月二十五吃「八寶粥」的習慣。喝粥原本就是中國飲食文化中非常好的一種膳食形式,體現了主食與副食良好的搭配,而且易於消化和吸收。當然這種膳食形式也適合於其它季節,
特別是夏季。
冬季也是慢性病多發的季節,比如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呼吸道疾病。所以這個季節里,更要注重膳食平衡,同時也要注重保暖,起居有度,保持充足的睡眠。冬季里不要因為怕冷就一下子穿上很厚的衣服,更不要整天縮在空調房裡享受空調製造的溫暖。最好的方法就是讓自己動起來,在蕭瑟的冬季里,去跑跑步、爬爬山,同時也可以讓自己多曬曬太陽。陽光不僅能帶來溫暖,還能曬乾季節性憂郁,這種憂郁與日照時間縮短有著直接的關系。
另外冬季里應該忌食冷食,也不要蒙頭睡覺。每日用溫水泡腳,穿吸濕性好的鞋子也都是很重要的保健習慣。
Ⅱ 冬天胃病易發作,老年人要盡量不做4件事,養好胃,營養好吸收
冬天既是進補的好時節,又是胃病的高發時期,很多朋友到了冬天,恨不得每天都吃補品,把身體養得越來越強壯。而攝入過量的結果可能是體重增加和胃病反復發作。雖然我們強調過「冬補」的必要性,但合理安排膳食也是非常重要的。
胃作為消化器官,我們吃的每一口食物,都可能成為威脅腸胃 健康 的「利刃」。進入冬季,為了維持體溫,體內熱量在不斷消耗,導致我們食慾大增,胃口大開,很多朋友在面對 美食 的時候,都忍不住大吃特吃。冬天長胖,夏天消瘦,似乎已經成了一種自然規律,但大家也要注意控制攝入量,不要給腸胃帶來太多的負擔。
如果入冬後你經常出現打嗝不止、消化不良、胃脹氣、胃痛等症狀,說明你的胃正在飽受折磨,不想加重胃病,引發胃潰瘍,就要學會控制食慾,保養胃部。
老年人盡量不做4件事,是對胃最大的幫助
吃重口味食物
相信很多朋友也意識到了重口味飲食的危害性,但在面對 美食 的時候,卻總是控制不住自己。重口味食物之所以受到大多數人的歡迎,就是因為在多種調味品的作用下,食物的口感和味道都有了明顯的提升,但越是如此,我們就越應該謹慎對待這些 美食 。
添加了過量的油脂、鹽分、糖分、辣椒的食物,能刺激味蕾,讓我們對食物的味道記憶深刻,但這類食物確實傷胃的「高手」。隨著溫度的下降,很多老年人也開始吃一些辣乎乎、油膩膩的食物了,但若想腸胃 健康 ,還是應該堅持清淡飲食的理念,避免刺激胃壁,損傷胃粘膜。
飯後久坐不動
到了冬天,我們的運動量也減少了,身上的「懶蟲」又開始給我們「洗腦」,讓人懶得出門。而且冬季雨雪天氣多,很多老年人出行也不方便,於是更願意待在家裡看電視了。吃完飯以後,往沙發上一坐,就開始了愜意生活。但你知道嗎?這種習慣對腸胃來說,殺傷力極大。
吃完飯以後,胃部會加速蠕動以促進消化,但坐著不動則會影響胃部蠕動,導致食物沒有辦法被順利消化,容易引起消化不良。雖然飯後不建議做劇烈運動,但掃掃地,收拾一下屋子這種運動量還是可以的,實在不想動的話,單是站著也比坐著好,希望你別犯懶。
貪涼,吃生冷食物
雖然現在溫度低,但喜歡吃生冷寒涼食物的人,完全沒有畏懼低溫的意思,仍然想吃什麼就吃什麼。走在大街上,多的是不怕冷吃冰淇淋、喝冷飲的人,但胃最怕的就是寒氣,這個時候吃冰涼刺激的食物,無疑是在拿腸胃 健康 開玩笑。
冬季之所以會成為胃病高發的時節,就是因為很多朋友天越冷越想吃生冷食物的「癖好」。上了年紀以後,在吃東西之前,要先考慮考慮腸胃的感受,隨著年齡的增長,胃功能已經不如從前了,希望你別犯傻。
進補過度
對於很多朋友來說,冬天也是來之不易的進補時機,為了增強體質,許多人都選擇在這個時候好好吃點營養豐富的食物,調理好身體,但在進補過程中,很多人也會犯同樣的錯誤,那就是進補過度,成了暴飲暴食。
事實上,我們的身體並不需要大補特補,稍微調整一下飲食結構就可以了,不用完全改變飲食清單,希望大家不要忽視腸胃的感受,加重胃部的負擔。
總結: 避開以上4件事,學會合理搭配食物,均衡膳食,吃飯時放慢速度,細嚼慢咽,相信胃會感謝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