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養老院哪家好
泰康之家養老社區、和悅家國際頤養社區、和煦養老社區、恭和苑老年持續照料生活社區、遠洋·椿萱茂老年公寓均是設施完善、服務良好、口碑良好的養老院。
1、泰康之家養老社區:
泰康之家養老社區」是由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屬泰康之家(北京)投資有限公司投資打造的世界級標准醫養活力社區。泰康之家養老社區引入國際CCRC養老模式,「1+N」的全方位服務模式;
並配備了專業康復醫院和養老照護專業設備,泰康之家養老社區以活力養老、文化養老、醫養結合、科技養老為核心服務特色,是一個可供獨立生活、不同程度的協助生活、記憶障礙和專業照護服務的老人長期居住的大型綜合高端醫養社區。
2、和悅家國際頤養社區:
和悅家國際頤養社區位於擁有「北京綠軸」之稱的石景山區的核心區域,北側緊鄰石景山體育場,東側與八角游樂園隔路相望,南側為首鋼松林公園。機構毗鄰地鐵一號線,並有多條公交路線交,二級甲等醫院北京市石景山醫院、清華大學玉泉醫院和三級綜合醫院北京大學首鋼醫院等環繞周邊。
擁有北京人均最高綠化率,完善的生活醫療配套,宜人的購物環境,便利的交通條件,加上整體區域獨特的安居養老氛圍,讓和悅家成為長者和悅人生的最佳選擇。
3、和煦養老:
和煦養老是一個連鎖養老品牌,和煦「互聯網+養老」是一大特色。業務涉及養老院、護理院、老年公寓不同形態,聚焦失智、失能、高齡老人的長短期專業照護,提供生活照料、專業護理、健康管理、康復鍛煉、營養膳食、情感關懷6大類121個養老服務項目;
全面覆蓋失能、失智、高齡老人的各種照料需求。目前,和煦在北京有多家管理運營的養老院,分布在北京市朝陽區、昌平區、豐台區、通州區、石景山區等區縣,以高檔養老院、專業型護理院為主。
4、恭和苑老年持續照料生活社區:
北京恭和苑老年持續照料生活社區是直營連鎖養老服務品牌恭和苑的旗艦項目。恭和家園位於朝陽區雙橋區域,交通便捷。緊鄰東五環。恭和家園周邊擁有民航總院、朝陽區中西醫結合急診搶救中心、雙橋醫院、管庄中醫院等多家醫療機構,還有充分滿足日常生活需求的商場、超市、銀行、影城等配套設施。
5、遠洋·椿萱茂老年公寓:
遠洋椿萱茂(北京北苑)老年公寓籌建於2012年,是遠洋集團養老品牌椿萱茂打造的高品質老年公寓,是以為獨立、協助、失智、護理長者提供服務為主的生活照料公寓,配備有豐富的休閑娛樂空間和交流活動空間。
Ⅱ 卧龍區清華鎮養老院有幾家
卧龍區清華鎮養老院蔽笑只有一家。根據查詢天眼查顯示,卧龍區清華鎮的養老院只有一家,為南陽市卧龍區青華鎮敬老院,位於好族河南省南陽市宏襪含卧龍區青華鎮王珍庄村村小學北面。
Ⅲ 西安養老院哪家好家裡人都忙,奶奶在家一個人不放心,大家知道西安哪些養老院比較好
西安養老康復中心、西安市青華山莊老年公寓、西安市葡萄園護老院、陝西秋蘭養老愛心集團、天佑醫養老年公寓都是不錯的西安養老院
1、西安養老康復中心,位於韋曲北街369號,是政府投資建設的一座現代化養老機構,擁有床位390張,集查體、醫療、康復、養生、養老於一體的復合型康復養老中心。院內布局合理,設施完善,功能齊全,服務精細。建有供養樓、居家養老樓、康復醫療樓。供養樓,主要供養五保老人,居家養老樓是家庭式養老,。院內居住有五保戶、有94歲老紅軍、還有105歲的高齡老人,康復醫療樓主要為入住老人提供體檢、健康狀況分析、康體訓練、養生食療及醫護服務等。
4、陝西秋蘭養老愛心集團是一家專業化綜合型社會福利機構,服務涉及養老照護、殘疾人托養,老年康復護理機構的投資建設、連鎖經營管理,護理教學培訓及智慧養老等領域。成立於1985年,由原三橋鎮敬老院發展而來。
5、天佑醫養老年公寓位於陝西西安長安子午鎮,毗鄰秦嶺終南山,與長安大道、子午大道、西灃路三條南北主幹道相匯貫通。
公寓佔地200畝,總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綠化率達70%,是陝西首個醫養溫泉老年公寓。公寓開創了集醫療、護理、康復、生活照料於一體的「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模式,設有二級甲等老年康復醫院,開展健康體檢、健康咨詢、專家門診、醫療急救、護理康復等服務,是老人醫療保健、延年益壽的理想境地。
Ⅳ 養老行業目前的現狀和前景怎麼樣,現在做的比較好的養老院代表有哪些
養老院行業主要公司:目前國內養老院行業的公司主要有泰康之家(北京)投資有限公司、親和源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凱健華展養老院有限公司、樂成老年事業投資有限公司等。
本文核心數據:養老機構及養老機構床位數、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養老機構入住率
行業概況
1、定義
養老院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養老院是指專為接待自理老人或綜合接待自理老人、介助老人、介護老人安度晚年而設置的社會養老服務機構,設有生活起居、文化娛樂、康復訓練、醫療保健等多項服務設施。廣義的養老院是指為老年人提供飲食起居、清潔衛生、生活護理、健康管理和文體娛樂活動等綜合性服務的機構。它可以是獨立的法人機構,也可以是附屬於醫療機構、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或組織、綜合性社會福利機構的一個部門或者分支機構。本文所指的養老院指廣義的養老院,即養老機構。
養老院可以依據性質、功能和價格分類,具體分類如下:
2、產業鏈剖析:產業鏈上遊行業較多
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快速爬坡,孕育了龐大的養老服務需求,加快了我國養老院行業的發展,也促進了養老院產業鏈的形成。
從產業鏈條來看,養老院行業是基於醫療行業和政府公共服務建立起來的。在產業鏈上游主要有金融、房地產、養老保健品、養老設備、養老服務人才培養等環節。養老院的中游是養老院運營,下游則是養老需求人群。
養老院行業上游的金融環節代表性企業有泰康人壽、中國平安、中國人壽等;房地產環節代表性企業有萬科地產、華潤置地、保利地產等;養老保健品環節代表性企業有湯臣倍健、善存、東阿阿膠等;養老設備環節代表性企業有魚躍醫療、三諾生物、睿餐智能等。中游養老院環節代表性企業有泰康之家、親和源、凱健華展等。
行業發展歷程:行業處在快速發展階段
我國的養老院行業自新中國成立至今,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在孕育發展階段(1949-1977年),基於計劃經濟的背景我國改造建立了最早一批城市養老機構,後更名為養老院。在探索發展階段(1978-1999年),基於市場經濟的背景,在完善政府為主的福利性服務的同時,探索解決社會養老問題,與養老服務相關聯的老齡工作機構、老年法規、養老機構和管理規章首次出現。老年人福利服務和養老機構提供的服務開始了新發展。
在體系化發展階段(2000-2011年),為了應對人口老齡化,黨和政府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應對的措施。200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制定了《關於加強老齡工作的決定》,提出了要「建立以家庭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託、社會養老為補充的養老機制」,這是我國第一次提出要建立一個包含家庭、社區、社會在內的養老機制。
2012年以來是養老院行業的快速發展階段,此時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積極科學及時應對人口老齡化、老齡事業與老年產業成為關鍵詞。政策紅利與市場潛力激發社會資本紛紛入局養老產業,民辦養老院數量激增。中國養老院行業經歷了公辦為主、公辦民辦共存,及公辦民營等階段。
行業政策背景:政策為養老院行業奠定堅實基礎
近年來,國家出台了支持養老院及養老機構的相關政策,為我國養老院行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自2011年以來,國務院、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多部門都陸續印發了支持養老院及養老機構和建立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的政策,內容涉及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建設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加強規劃和用地保障等內容。
「十二五」(2011-2015年)時期,國家層面出到2015年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達到30張;「十三五」期間,規劃明確了政府運營的床位比例不超過50%,護理型床位比例不低於30%。2019年提出到2022年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佔比不低於50%,年底前培養培訓1萬名養老院院長,10萬名專兼職老年社會工作者。「十四五」時期,根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佔比要提高到55%。
行業發展背景:中國社會老齡化快速爬坡
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快速爬坡,孕育了龐大的養老服務需求。中國自2000年步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持續上升,老齡化發展速度逐漸加快。
2020年全國65歲以上老齡人口約有1.77億,佔全國人口的12.64%,已經超過國際老齡化國家7%的標准。
行業發展現狀
根據我國「9073」的養老服務規劃,我國有90%的老人在家中養老,7%的老人在社區養老,3%的老人在養老機構養老。因此,養老院的市場規模在養老行業市場規模中佔比較小。
1、養老機構數量持續增長,民辦養老機構更多
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快速爬坡,孕育了龐大的養老服務需求,加快了我國養老院行業的發展。2015-2020年,我國養老機構數量整體呈增長趨勢。據民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全國共有養老機構3.8萬個,較2019年增長10.4%,較2015年底增長37.2%。
我國養老院運營方式主要包括公辦和民辦。據人民日報文章數據,截至2019年底,全國民辦養老機構佔比達54.7%,床位數佔比達57.6%,提前完成「十三五」民辦養老機構佔比不低於50%的發展目標。2020年10月,在民政部舉行的2020年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副司長李邦華介紹,在790多萬張養老服務床位中,民辦養老機構的床位和數量均已突破50%。
2、養老機構床位數穩步增長
2015-2020年,我國養老機構床位數逐年增長趨勢。據民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全國共有養老機構床位483.1萬張,較2019年增長12.6%。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統計,2020年我國每千人擁有養老床位33.0張。
註:養老床位包括養老機構床位和社區養老床位。
3、養老床位空置率高達50%
近年來,我國養老服務需求快速增長,根據2015年全國老齡辦發布的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顯示,我國城鄉老年人自報需要照護的比例為15.3%,較2010年抽樣調查的13.7%上升了1.6%,較2000年抽樣調查的6.6%上升了9.1%。
面對快速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我國養老院入住率卻不高。據民政部統計數據,截至2020年7月底,我國已建養老機構床位429.1萬張,收住老年人卻只有214.6萬人,養老床位空置率高達50%。
4、市場規模有所下滑
近年來,我國養老院行業市場規模整體呈增長趨勢。據中關村科技旗下養老產業服務平台養老60加發布的《北京養老機構市場研究報告2020》得到2019年北京市養老院平均價格為3615.5元/月。前瞻根據2015-2020年北京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和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比例,計算出2015-2020年全國養老院平均收費。2020年,全國養老院平均月收費約為1781.8元/月,年收費約為2.1萬元。
結合民政部公布2015-2020年養老機構入住人數計算,2020年,我國養老院行業市場規模約為458.8億元。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主要集中在華東地區
由於經濟較發達地區人口流量較大,對養老需求也較大,目前我國養老院主要集中在東部經濟較發達地區。據民政部公布數據,截至2020年底,我國養老機構數和養老床位數最多的地區是華東地區,達11998家,佔全國養老機構數的31%;華東地區共擁有188.11萬張養老床位,佔全國養老床位的39%。
2、企業競爭:參與者為以養老院為核心的養老服務企業
目前,我國養老院行業企業多為以養老院為核心的養老服務企業,部分融合了養老社區、保險產品等業務。
從床位數來看,燕達國際健康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養老床位數量較多;從區域布局來看,北京光大匯晨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布局較廣。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養老院養醫結合發展趨勢將更加緊密
未來,養醫結合服務將成為養老院發展的主要方向。養醫結合之所以成為養老院發展的重要方向,一是養醫結合服務符合老年人服務需求的特點。二是緩解醫療衛生服務的護理壓力。我國現在大多數養老機構僅能提供基礎生活照顧服務,難以提供專業醫療服務,而醫療服務恰恰是整個養老產業鏈的關鍵環節。此外,養醫結合服務也有利於老年人防範和化解健康風險能力的提高。
2、養老院與智慧養老結合
近年來,我國智慧養老行業發展方向進一步明確,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根據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年智慧養老產業白皮書》,2014年我國智慧養老產業市場規模為0.17萬億元,2017年則達到了2.2萬億元,同比2016年增長68.24%。從智慧養老產業規模發展來看,2020年我國智慧養老產業規模估算突破3萬億元。
未來養老院將積極應用智慧養老平台,一方面,政府能更有效地細化優化養老服務資源,引導養老服務產業的專業化建設,使得各種養老資源能更有效率的分配;另一方面,智慧養老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智能化服務手段,不僅能有效延伸人工養老服務的能力,也能將服務的人為風險降至最低。此外,智慧養老的互聯,既可以突破城鄉界限,也能實現大醫院、社區醫療機構信息共享、相互協作,更有效率地為老年人口提供醫療和服務。
3、市場規模有望繼續擴大
未來,隨著我國老齡人口規模的增長,我國養老院行業市場規模有望繼續擴大。前瞻根據年均復合增長率預測2021-2026年我國養老機構床位數及空置率測算得到養老機構入住人數,並根據我國養老院人均年收費數據,以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復合增長率6.18%預測,2026年我國養老院人均年收費約為3.0萬元/年。前瞻預測,2026年我國養老院市場規模有望達1114億元。
更多行業相關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養老院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Ⅳ 「15 分鍾養老服務圈」能讓老年人老有所養嗎
15分鍾養老服務圈能讓老年人老有所養。
第一,社會重視,國家關注。要大力加強居家和社區的養老服務的供給,我們要建設15分鍾養老服務圈,我們計劃在「十四五」期間,每年打造1000個全國示範性的老年友好社區,在老年人出行、就醫、消費和娛樂等方面,全方位提供支持,而且要全面落實老年人照顧服務的項目,讓老年人真正得到實惠。
第二,措施得當。在城中心黃金地段,群眾如何幸福養老?貴陽市雲岩區毓秀路街道黨工委以公建民營的方式,打造養老服務中心。記者在現場看到,養老服務中心內環境整潔,活動室、閱讀室、休息室、餐廳布置得溫馨舒適。該中心的居家養老服務還拓展了助醫、助養、助浴、助潔、助行、助樂、助急等「七助」上門服務,托老服務方式則可對老年人實行臨時托養,為短時無法照顧家中老人的年輕人解除燃眉之急。與此同時,辦事處還充分利用轄區貴州中醫大第二附屬醫院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療優勢,為養老中心老人開通了體檢及就醫的「綠色通道」。
第三,踐行15分鍾養老服務圈力度很大。
據悉,貴州正探索由縣區級民政部門牽頭,會同住建、自然資源、發改等部門,建設由「縣區綜合性護理型養老機構—街道嵌入式護理型養老機構—社區養老服務站」和「縣級中心敬老院—鄉鎮區域性養老院—村級農村幸福院」組成的城鄉養老設施網路,真正做到讓老年人老有所養。
Ⅵ 九旬清華奶奶養老院里教宋詞,還做起了直播,你從這位奶奶身上學到了什麼
活到老學到老真的是很必要的,而且是否老去不是我們的年齡決定的,而是由我們自己的想法決定的,所以真的不要感慨自己年紀大了,學什麼都晚了,只要我們想要去做,無論多大都是不晚的。
若是我們選擇正視這些困難的話,其實這些困難根本就不是事情,我們也能輕易實現自己曾經的夢想,也會贏得別人對我們的認可。
所以如果你想做什麼事情的話,那麼就勇敢地去做吧,不要再拿著年齡限制自己了,畢竟有些事情93歲的老奶奶都能做到,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做不到呢?
Ⅶ 養老院里有那些令人膽寒的殘酷真相
近年由於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重,養老問題成了當前社會不得不面對的困難。
盡管對於中國人來說,主流仍是「養兒防老」,畢竟這是我們傳統文化里的孝道思想,也是許多國人一直遵守的准則。
但20世紀以來,越來越多養老院的興起,讓老人們的生活有了更多抉擇。然而在養老行業背後,卻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法則」。隨著人們的深入了解,這些問題也逐漸浮出了水面……
中國老齡化現狀——不為人知的養老院殘酷寫照
自2020年始,我國60歲以上人口已達2.2億,佔世界老齡人口總量的1/5。並且據有關部門預計,到2045年時,中國老齡人口將占總人口數的30%,高齡化趨勢日益明顯。
而相對而言,我國養老服務還比較滯後,不僅社會普及率差,大部分城鄉社區還存在著基礎設施不足、醫療文化設施覆蓋少等問題,這與當前老齡人增長需求存在明顯差距。
可隨著家庭養老負擔的加重,再加上如今生育率下降、人均壽命延長等問題,單純依靠子女來養老已經難以實現,養老社會化將成為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但對於當前養老行業來說,無論是護理人員還是規模水平都無法進行匹配。
尤其我國養老還面臨著三個短缺:第一是相關法律不夠完善;第二是養老床位設施缺少;第三是護理人員的專業素養不足。
而這些,都導致了我國養老行業的門檻日漸降低。那麼在這樣的狀況下,那些養老院的老人們過著怎樣的生活呢?其實中國養老院無論是高檔還是中低檔,只要踏進去,那就只有四個字:吃喝等死。
據悉,一些養老院的屋子會像病房一樣排列著6~7個單人床,而這孝圓就是老人們每天生活的空間。並且無論是生病癱瘓還是四肢完好,都有可能會被安排在一起。
盡管每個房間會配備兩個倒班的護理員值班來照顧他們的飲食起居,可面對如此多沒有自理能力的老人,護理人員又怎會有精心照料的精力呢?
在這里,為了打理方便,無論是男女都會剪成短發,胸前戴著統一的防漏圍兜,幾乎沒有性別的區分。在房間和樓道的窗戶外面都加上了護欄,儼然如同一座特殊的「監獄」。跡耐養老院里沒有個人的隱私,更沒有生命的尊嚴。
而這些護欄,是為了防止老人們跳樓自殺而安裝的。他們大多數已經不再畏懼死亡,更多的是想要一份解脫,於是許多老人都會採取一些極端方式。
即使是付了高昂養老費的高檔養老院,也只是會在物質上優越一些。
許多遠離了家人的老人,都會目光呆滯,很少與人交流,他們的精神往往得不到慰藉,十分孤獨。
在原生態紀錄片《鄉村養老院》中,就有著許多這樣的例子。
其中一名叫做羊會蓮的老人讓人印象十分深刻:她已經102歲,精神也有些微失常,無兒無女,卻每天鬧著要找家人。一天她午睡醒來,趴在窗口想要回家,門卻被人鎖住了,而這扇門正是為了防止她亂跑。
羊會蓮只好吵鬧不止,門口的老人們也早已習以為常,還有人拿著棍子嚇唬企圖讓她安靜下來。終於有一名老人不忍將門打開,羊會蓮便立即拿著包袱步履蹣跚地出了房門,但她在門口徘徊了一會後,便又放下了行李,坐在椅子上開始陷入沉思。
八天後,羊會蓮去世了。而面對這種狀況,其他老人們都毫無波瀾,甚至認為她是去「享福」了。84歲的老太太趙學華就對此十分羨慕,她擁姿慎春有四個子女,卻經常將死掛在嘴邊,稱自己「如果年底還不死,明年住進來又得交錢了。」
因為腿部殘疾,這位老人已經失去了行走能力,而她覺得自己已經沒有了用處,不想給子女帶來更多的負擔。幺女偶爾會來看她,可每次都是時間短暫、步履匆匆。不過這位渴望死亡的老人卻十分矛盾。
她的桌上永遠擺著幾盒速效救心丸,一旦發病就會立即吞下。據其他人稱,醫生告訴趙學華每次只用吃八粒,但她著急起來就會一連吞下十幾粒,因為害怕病痛就這樣帶走了她的生命,也不願躺在冷冰冰的房間里獨自離去。
而住在養老院的除了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都是因為子女無法贍養而來到這里,他們的內心都有著一樣的「痛」,他們的眼神里都透露著孤寂。
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老人們便會坐在院子里曬著太陽、聊著天,他們相互吐槽著:養兒防老簡直就是一個笑話。
養老院叢林法則:子女是攀比頂端的基石
那既然養兒防老並不絕對,為何還會有人千方百計地想要延續子孫後代呢?這還要根據我們的傳統觀念來進行分析。雖然傳宗接代是動物的本能,但在中文裡,還有一個詞被稱為「絕戶」,是指沒有子孫、無後代的人,是絕對的貶義。
因為子女永遠屬於第一順位繼承人,也是維權受益人,更是為父母主張權利的合法主體。因此自古以來,能夠子孫滿堂的家庭都會讓人相對高看——這意味著一個家庭有著充足的勞動力,以及毫不怕事的底氣。
而在養老院里,也存在著這樣一條鄙視鏈。據某養老院老闆透露:一家養老院就如同一個小型社會,也存在著霸凌和攀比、排擠與優越感,老人的待遇甚至與工資多少無關。
首先是來自同院老人的壓力。在一家養老院里,每個金字塔的頂端都是兒女雙全、有權有錢的階層,再往下依次排開,最底端便是無兒無女、沒有文化的孤寡老人。
這些底端老人們就如同學校里的孤兒,無論遭到怎樣的排擠,都不會有人來替他出頭,因此遭到鄙視的狀況會更加變本加厲。
而這些小打小鬧的拌嘴與爭搶,又絲毫不會觸及到法律法規,就如同未宣之於口的約定俗成,著實讓人憋屈又難受。
可如果是有子女的老人,即使子女並不孝順,但只要他有維權的動機,譬如能從中獲取錢財等;甚至越是利慾熏心、唯利可圖的子女,這位老人就越不會有人去招惹,畢竟沒有人想被訛詐。
其次是來自護工的區別服務。護工們每天需要面對許多的老人、處理許多的事情,於是也練就了「看人下菜碟」的本事。
需要精心對待時,他們能絲毫不出差錯,能夠敷衍了事時也絕不自找麻煩。尤其是無法自理的孤寡老人,遇上勢利眼又欺軟怕硬的護工,老人們沒有了主張和申訴的權利,又沒有子女的維護,只能被人肆意對待,所以說養兒不防老,但防吃絕戶。
一紙合約,終究難以杜絕「合法傷害權」。而這些傷害可謂五花八門,還讓人難以抓到把柄,例如被故意調換環境差的床位、餵食物時偷工減料、以及對老人不予理睬等等。
的確,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會考驗「人性」,正如養老院老闆所說:「人性的惡,這里一樣不少。」
最後便是來自院方和老闆的管理。要知道,每個老闆的主要目的都是「盈利」,對商人來說,沒有什麼能大過這一點。
因此要給老人「良好的體驗」,並不在他們的考慮范圍之內。而院方的管理更無法具體到方方面面,何況如果只有老人的一面之詞,即使遭到投訴,除非家屬不管不顧來鬧事,否則院方很容易就能輕輕揭過。
更別提沒有子女的老人,即使非正常死亡,也不會有人來維權。所以院方們也會將老人分成三六九等,不同的狀況也會區別對待。那麼會出現非正常死亡這樣可怕的情況嗎?
對此那位養老院老闆舉例道:「在餐飲行業有個指標叫『翻台率』,意思就是想要多接待顧客、獲取更多利益,就必須讓客人更快地離開。」就如同許多快餐連鎖店都會放上高腳凳一樣,它的宗旨不是讓客人「賓至如歸」,而是讓客人感到不舒服後快速離開,以求「翻台」,賺到下一桌的錢。
如果把這種經營思路套上養老院的經營模式,轉為「翻床率」,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如何優雅地老去:寧移白首之心,不墜青雲之志
而為應對當前老齡化社會,政府自然也推出過一系列安排措施。其中一個名為「幸福守門人」的項目,就以能良好地解決這些問題而著稱,並且在實施以來已經初見成效。
這是哈佛大學聯同中南大學科技部,以及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共同支持下創立的研究所。
「幸福守門人」總共分為幾個模式,第一個是針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模式,它分為四個板塊:孤獨量表、抑鬱量表、身心健康簡表以及社會支持量表。
這個模式是研究者在對老齡人的心理健康進行大量走訪篩查後所發現,大多數老人尤其是農村留守老人,他們的孤獨是普遍性的,這種孤獨並非抑鬱,而是處於一個精神臨界點。
於是研究者們建立了「守門人」,即志願者與地方人員相互配合,包括鄉村醫生、社工積極分子等,一起進行老年人送愛心活動,在這個過程中維系好與老人們的情感互動,彌補他們精神上的空虛。
第二個是時間銀行模式。時間銀行最初由美國律師愛德華發現,當時他看到自己居住的地方有許多貧窮的失業黑人,於是思考著把他們組織起來,進行勞動時間的交換。
而應用到社區裡面,就是為了讓相對年輕的人付出勞動時間來幫助高齡、體弱的老人,例如送水、做家務、聊天等,並將勞動時間記在賬上,來兌換成別人對自己年老以後的服務。
實際上這種模式也只是培養一種習慣,大多數人都沒有去兌換服務,只是慢慢地就形成了一種心照不宣、代代相傳的文化。
第三個模式名為「老人會」。「老人會」之名其實在歷史上就已經存在,它意在督促人們「敬老、賀壽、舉喪」,如今運用也可稱為重拾傳統精神文明。
據稱後來杭州一家老人會上,還增加了一項福利探病的新內容。也就是將老人會里的費用支出一半來探望生病的孤寡老人,讓他們也能享受到被關懷的溫暖。
第四個模式被稱為「病友會」。顧名思義,它是一個倡導病友間互助、互惠、互動的活動,人們可以在一起相互鼓勵與學習。病友會其實已經由來已久,在我國的多個城市都出現過這種案例,據醫生稱:這種鼓勵對病人的康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雖然如今該項目已被國家衛健委列為老年人心理關愛項目,在全國1600多個社區、320個農村進行了推廣。但總的來說,當前我國養老事業仍然面臨著艱巨困難,政府政策也還是難以跟上人口老齡化的速度。
而在長期以來的「優生」文化下,我們漸漸忽略了「優逝」。正如清華大學教授景軍所稱:「安詳地面對死亡,是每個生命個體末期的尊嚴。」
因此,無論是少年還是老年,尊嚴都是一個人的底線。如何優雅地老去,也是所有人都應該考慮的事情。而優雅的前提,便是享受生命。生命是品質與數量的統一,有質量的生活包括文化的境界、物質的支撐以及內心的安定。
而每個人都可以為提高自己的老年生活質量出一份力:那就是當老去之時,也要保持年輕的心態,懷有對世界的好奇心,並不斷地提升自我,充實內心,以此來增加精神的富足。
要知道連古人也曾言: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作為21世紀的我們,也更應該漂亮地活著,優雅地老去。
Ⅷ 超贊!擴建三甲醫院、增添養老機構……在昌平「醫養」更便捷
太好了,家門口又要建大醫院了!開心~
呦,這么好,您家住哪兒啊
回~天~有我~
得嘞,聽您這么一唱,我立馬明白了
一年間
「回天地區」積極健全分層級衛生服務網路
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
完善養老驛站、社區衛生服務站、醫療機構配套設施
積水潭醫院回龍觀院區
2019年7月 30 日
北京積水潭醫院回龍觀院區二期擴建項目
在回南北路舉行奠基儀式
該項目東至風雅園北路,西至周庄西街
北至回南北路,南至風雅園北街
項目建成後
回龍觀院區將定位為
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
康復、 健康 管理為一體的
三級甲等綜合診療中心
創建北部地區以骨科、燒傷為重點
各臨床學科、醫技科室全面發展的
臨床醫學中心
同時承擔社區服務、醫聯體建設、
遠程會診、對外援助、緊急救援和科研、教學任務
△ 積水潭醫院回龍觀院區二期項目效果圖
北京積水潭醫院回龍觀院區
自 2013 年1月28日起正式運營,作為京北第一家三甲綜合醫院,其醫療技術和服務能力受到百姓們的高度認可,是昌平南部區域醫聯體核心醫院。門診量逐年遞增,2018年已達到日均4千人次,出院病人23936人,手術量達到13990人次。
北京積水潭醫院回龍觀院區二期的建成,將加快推進優質醫療資源從中心城區向周邊地區轉移,從而帶動「回天地區」整體醫療水平的提升,繼續為疏解首都非城市功能發揮積極作用,為群眾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有效改善百姓就醫體驗。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
作為「回天計劃」的重點項目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二期工程建設
規劃500張病床
依市發改委的排程
項目計劃於2020年正式開工
預計4年完工
△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航拍圖,其中紅線區域為二期工程核心建設區
婦兒屬於天通苑地區需求最大的專科之一
為順應民眾的需要
在北京市醫管局的支持和指導下
醫院在二期工程內加入了
「京北婦兒中心」的重點規劃
將為昌平區增加數百張婦兒專科的床位及配套設施
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孕產婦建檔、
患兒就醫資源緊張的問題
6月14日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
聯手北京兒童醫院的
「北京兒童醫院清華長庚診療中心」
也正式揭牌成立
北京兒童醫院作為國家兒童醫學中心
技術力量雄厚,醫療水平一流
一直領航國家兒科行業發展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
將藉助北京兒童醫院的支援進行兒科建設
打造以門急診、普通兒科病房、
PICU和兒科-成人專科整合式醫療為核心內容的
現代兒童醫學中心
全面提升兒科診療能力
讓京北地區患兒就近就便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
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天通苑地區,建設用地面積125畝,一期建設床位1000張。醫院將通過創新機制,延攬海內外高層次醫學人才,建設高水平醫學研究平台,打造一流的臨床教學醫院,培養國際化的醫學人才。
在學習和繼承內地醫療機構先進經驗的前提下,借鑒和發展 台灣 長庚紀念醫院管理模式, 探索 我國公立醫院改革發展的新模式,為公眾提供持續改善的高品質醫療 健康 服務,努力成為國際化一流的醫療中心。
昌平區中西醫 結合 醫院
作為「回天地區」重要民生項目
昌平區中西醫 結合 醫院住院樓項目
也已於上半年開工建設
住院樓項目建築規模為2.78萬平方米
地上11層,地下2層
地上高度45米,地下高度10.25米
據了解,該項目竣工後
將設婦科、產科、腦病科、兒科、
內科、外科等多種病房床位,共505張
項目預計於2020年5月竣工,並投入使用
北京市昌平區中西醫 結合 醫院
北京市昌平區中西醫 結合 醫院,始建於1974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和預防保健於一體的三級甲等中西醫 結合 醫院,編制床位21 30 張,佔地面積10.2萬平方米,現為「昌平南部區域醫療中心」。
1995年被衛生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衛生組織授予「愛嬰醫院」;2001年成為北京市首批醫保定點單位;2003年被市 政府 指定為本市唯一的收治 社會 救助精神病患者的定點醫院;2009年成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院和北京市120;急救站;2011年被指定為北京市危重孕產婦轉、會診定點醫院。
除上述醫院項目之外
還新增 瑞旗家園社區衛生服務分中心
和 天通苑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不僅要病有所醫,還要讓老有所養
為了解決「回天地區」
養老服務機構短缺的問題
據悉,按照「回天地區行動計劃」規劃
到2020年,回天地區要完成34個驛站建設任務
現已建成21個
今年計劃建設7個,明年計劃建設6個
不斷豐富「回天地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套
實現老年人在其周邊、身邊和床邊就近享受居家養老服務
一
正在運營的養老機構
回龍觀地區 現有養老機構3家 、養老床位1750張。分別是回龍觀地區的太申祥和國際敬老院1000張床位,回龍觀鎮敬老院50張床位,誠和敬養老服務有限公司700張床位。
△ 太申祥和國際敬老院
東小口鎮一家機構是東籬養老院(東直門街道)87張床位。天通苑南街道有兩家養老機構,分別是家泰養老有限公司100張床位和天通國際養老服務有限公司51張床位。
二
准備運營的養老機構
根據市 政府 審議通過的「天通苑、回龍觀地區三年行動計劃」,未來3年,該地區將主要通過新建住配建養老機構,擬增加養老床位 30 0餘張,滿足轄區內老人的集中養老需求。分別是:
1.瑞旗家園小區配套養設施。該機構床位40張。
2.回龍觀鎮居住及公共設施項目(朱辛庄地區)配套養老設施。
△ 去年12月16日,龍興園社區養老服務驛站正式營業。
3.西城區在回龍觀村安置房項目的養老設施。床位約100張。
4.回龍觀擬建養老照料中心1家,地點為龍域西二路2號院4號樓,為小區配套養老設施, 總建築面積約1620平米,計劃建為70-80床位的養老照料中心。另外龍域中路6號院1號樓、2號樓配套6套養老用房,總建築面積約910平米。
△ 92歲的常奶奶在融澤嘉園二區養老驛站
5.紫金新干線配套養老設施。該項目為獨立佔地,總建築面積2109平米,已建成養老床位80張。
6.天通南街道托老所。
7.回龍觀殘疾人托養所。小區配套服務設施,70張床位。
一個個數字的增加,一項項舉措的落實
硬體軟體雙提升
使得一刻鍾社區衛生服務圈
正在「回天地區」悄然形成
伴隨這樣腳踏實地的穩步發展
在未來,「回天地區」居民將能夠
享受到更加優質、高效、安全的醫療衛生服務
擁有更加良好的就醫體驗
安裝「北京昌平」掌上服務 APP
輕松暢享一站式本地服務
內容來源丨北京積水潭醫院、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北京新聞廣播、北京日報、回龍觀社區網
投稿聯系 QQ :2920063896
微信 公眾號 :beijingshichang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