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50歲未交過養老金,現在繳納社保還劃算嗎如何去補繳呢
50歲是一個尷尬的年齡,其實此時去繳納養老金,真的要好好計算一下,有可能投入和產出對比是比較尷尬的。但是如果在滿足條件的情況下,爭取能給自己一份抵達
退休年齡之後的養老待遇,那還是比較理想的。
假如是有工作單位的,那麼50歲交社保也不嫌晚,因為此時社保是由單位和個人共同繳納的,明鍵並不是個人全部自己負擔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單位繳納的是大頭,所以即使年齡已經達到了,50歲之前也從來沒有繳納過社保,那麼此時也應該去給予繳納。
未來抵達
60歲時蔽慧,雖然已經到了退休年齡,但是因為社保期限不夠,有可能也無法辦理退休手續領取養老金。但是此時在60歲之後可以繼續繳納社保,那麼抵達65歲時已經可以辦理退休手續了。其實從65歲開始就可以領取養老金了。現在一般我國人的壽命都已經抵達平均78歲了,想想也不晚呀。
除了養老金之外,其實還有一個退休後的醫療報銷待遇。這方面要激並巧求繳納的時間要比
養老保險的時間要長,一般要求男性需要累計繳納25年以上。那麼抵達65歲時才繳納了15,年應該怎麼辦?不過此時醫保部門也會有一些特殊政策,各個地方有所不同,但是總體原則就是可以一次性補交,或者繼續按您繳納,那麼仍然可以享受醫療報銷待遇。
如果現在沒有單位歲數已經抵達50歲,那麼此時應該怎麼辦?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其實還是可以為自己做一份養老的保障,其實社保部門還是有著兩條途徑可以給予的。
1.如果是城鎮戶口,那麼可以以靈活就業人士辦理一份靈活就業養老保險。這也是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一種,最大的好處是每年的繳費基數可以由自己選。如果經濟條件一般,那可以選最低的一檔,也就是當地月繳納養老保險平均水平的60%那一檔。
只要有著養老保險的繳納記錄,那麼未來一定能夠在喪失勞動能力之後,可以讓自己得到一份養老金的。這一點其實是非常關鍵的,因為喪失勞動能力之後,每個月得到一定的現金流流入,對自己的生活保障用處非常之大。
2.如果是農村戶籍,也可以在城市辦個體工商戶資格,然後繳納靈活就業養老保險或者不辦理,直接在鄉村繳納一份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當然城市戶口也可以選擇不繳納靈活就業養老保險,而選擇給自己繳納一份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那麼在未來,留給自己,得到一份養老金。
但是大家都知道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養老金金額,遠遠要低於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金,更低於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養老金。所以在此情況下,如果能給自己繳納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兩種,那還是去繳納吧,如果不行再去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總體而言,給自己一份養老金,遠遠要比自己做理財投資更穩妥,而且收益更高。如果能行一定要去爭取。
② 養老保險一次性補繳17萬元,每月養老金1400元,若辦理是否合算
依據國家人社部人社發(2016)132號指示精神,將嚴格要求嚴禁自由職業者根據一次性補繳的方式去提升繳費年限。像你這種一次性補繳17萬余元,實際上是根據一次性補繳來提高的繳費年限的一般行為,這種行為屬於徹底被禁止的,手御敗也是不符合我國政策的標準的,現今補交也只能是對於企業欠交養老費用的補交及個人欠交養老保險費用的補交,可是向前或者往後面都是無法補交的。

總的來說,一次性補繳17萬元社會養老保險,每月能領養老保險金1400多元化,如果真有這種現行政策,自然其實是可以進行辦理,但就現在的政策,既不有這么違規政策實施,即便有養老保險金也達不到每月1400元,但和1400元最接近,自然就是十分值得的,那麼我勸你還是趕緊去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