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年人保健知識講座:老年人保健知識主講內容
老年人春季保健知識
春季老年人應特別注意預防咽喉腫痛、頭暈目眩、慢性支氣管炎、風濕病、關節炎、冠心病、風心病、肺心病、消化道疾病信岩等病症的復發、加重或惡化。在此時節老年人切不可過早脫掉棉衣,要注意隨天氣變化增減衣服,以防傷風感冒等病症的侵襲。因此,愛健康吧提醒老年人要重視春季保健,確保—年之
初時打下康健的好基礎。
第一、老年人春季保健要注意睡眠要充足。春季,老人常有睏倦之感,早晨不易睡醒,白天則昏昏欲睡。這是因為春季氣溫回升,人體活動量增加,體表末梢血管開始舒張,體表血流量增大,使腦部的供氧量顯得不足,從而產生「春困」現象。為此,老年人要積極做好身體的協調適應工作,每天中午最好午睡一個小時左右,以補春季睡眠之不足。下午則安排適量的體育活動,如
散步、打太極拳、做健身操等。
第二、老年人春季養生要保持良好心情和精神狀態
在春季應特別重視精神調養,既要力戒暴怒、肝火大動,更忌情志憂郁不舒。要做到心胸開闊,心情開朗,樂觀愉快,而悲憂或思慮過度等都會傷及身體,老年人可乘著春天的大好春光結伴外出踏青,以保持良好的心情和飽滿的精神
狀態,這樣也可保持人的體力充沛,達到祛病延年的效果。
第三、老年人春天保健不忘合理調節膳食結構
春季飲食品種宜多樣,宜清淡,易消化,飯菜溫熱;食味宜減酸亦甘,以養脾氣。不過食油膩煎炸食物,不吃或盡量少吃生襪坦核冷食品,多食些雞、魚、蛋、瘦肉、豬肝、豆製品及新鮮蔬菜、野菜、水果、紅棗等,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脾胃虛弱者,少量吃點姜,蜂蜜性味甘平,營養成分相對全面,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胃、緩中止痛的功效,年老體弱及脾胃不足者可經常適量飲用
蜂蜜水;慢性氣管炎患者應禁食或少食辛辣、高鹽食物,並戒煙和酒。
第四、老人春季保健要重視加強體育鍛煉,增強機體免疫力
春天陽光明媚,室外空氣新鮮、宜人,是鍛煉身體的最好時節。老年人應走出家門,多到戶外活動,如到公園、景區,那裡花草樹木繁多、空氣新鮮,擁有溫煦的陽光,豐富的負氧離子,在這些地方做運動,如散步、慢跑、打拳、做操等能夠改善機體免疫力,增加新陳代謝、血液循環等,從而可達到舒告掘展筋骨、
暢通氣血、強身健體、增加機體抵抗力的目的。
除了適度地參加勞動之外.學習一些健身的方法對老年人的健康也是極為有利的.一旦形成習慣,更是可以受益無窮。
這些保健方式,看似雖小.只要堅持下來,形成習慣.就會產生很大的推動力,對於人的身體是大有裨益的。
常沐浴,神清氣爽,百病不入
老年人可以利用日光、空氣和水等自然資源進行保健,不僅可以提高他們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提高身體對疾病的抵抗力,而且能增強人體各系統和組織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同時,對某些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可以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其中沐浴鍛煉是最常用的健身方式。沐浴通常有三種方式:
1.日光浴,即「曬太陽」,就是使人的皮膚在太陽下直接暴曬,主要依靠紅外線和紫外線。紅外線可用於人體皮下組織加快產熱,使人體溫度升高、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紫外線能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保證鈣、磷的吸收,防治老年人骨質疏鬆和骨軟化症。紫外線有很強的殺菌消毒作用,能直接殺死皮膚和衣服上的許多細菌,預防癤腫、毛囊炎等皮膚病,促進創傷癒合,它還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
日光浴最好選在江湖海濱、游泳場進行,也可以在家庭院內、陽台上鍛煉。日照時問長短,可視個人體質和病情而定。如第一次可照5分鍾,如無不良反應,可逐漸增至半小時,最長不超過1小時,中間宜在陰涼處休息1~2次。進行日光浴最適宜時間要據季節而定。夏季上午8~9點,下午4~6點。冬季氣溫不低於18 度,較適宜的時間中午11時~下午2時。溫度低於18度時,老人不宜進行日光浴,可在晴天穿著衣服到室外曬太陽或散步。
進行日光浴時不可過度,長期暴曬可損傷皮膚。照射時不要看書或睡覺,不要隔著玻璃進行,以免降低鍛煉效果。日照中如出現皮膚燒灼感、頭痛、心慌、惡心等現象應立即停止。慢性病患者做日光浴時,宜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不可盲目鍛煉。
2.空氣浴,就是盡量使身體與空氣接觸,用空氣浴身的一種鍛煉方法。空氣浴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專門進行空氣浴鍛煉,宜在早晨進行。練習者穿短衣短褲,在空氣新鮮的地方接受空氣浴,也可配合一些其他項目如體操、跑步、散步、跳老年迪斯科等進行。每次進行15~20分鍾,適應後可增加至1~2小時。另一種是在日常生活和勞動中進行鍛煉。如:開窗睡覺,到戶外打太極拳,種菜栽花等輕微勞動,勞動時,可少穿一些衣服或半裸體等。冬天宜在經過通風換氣的室內進行,以皮膚不起「雞皮疙瘩」,身上不發抖為准。浴後以乾擦皮膚至紅為止。開展空氣浴鍛煉同樣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恆;氣候變壞時如大風沙、大霧或寒流,應暫停鍛煉。
3.水浴,就是用水洗澡。水浴分熱水浴、冷水浴兩種。熱水浴能使體溫調節中樞得到鍛煉,並能影響心臟功能,增加心臟脈搏輸出量,加快血液循環和淋巴液的活動,使呼吸加深,肺換氣量增大。但老年人不能經常洗熱水浴。洗熱水浴會使人感到疲勞、軟弱發困、出汗很多。如果汗出過多,也容易造成虛脫,患心臟病的老人進行熱水浴時宜慎重。
老年人保健常識-老年人養生保健常識:三春氣溫回升,冰雪融化,萬物復甦,天然界陽氣逐漸上升;這一季節最利於化生精血津氣,充實人體的組織器官。是以,老年人在這個要重視保健,確保-年之初時打下健康的好基礎。1、晚卧夙平身板健中老年人應順應時令,在包管充足睡眠的情況下,晚睡夙起,根據體質以
及天氣情況,還可結伴遊山玩水,讓身體以及精神洗澡於春光之中,接受微風的洗禮,吸取大天然的活力,以加多生活樂趣,同時還能加強身板素質以及抗病能力。2、合理調治炊事布局三春飲食品種宜多樣,宜清淡,易克化,飯菜溫熱;食味宜減酸亦甘,以養性情。不過食用油膩煎炸食物,不吃或者只管即便少吃生刨冰品,多食些雞、魚、蛋、瘦肉、豬肝、豆製品及新鮮蔬菜、野菜、水果、紅棗等,以加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脾胃衰弱者,少量吃點姜,蜂蜜性味甘平,營養成分相對於全面,具備補中益氣、健脾益胃、緩中止痛的功效,大哥體弱及脾胃不足者可時常適量飲用蜂蜜水;慢性氣管炎患者應禁食或者少食辛辣、高鹽食物,並戒煙以及酒。三、連結良好心情以及精力狀態在三春應出格重視精力調養,既要力戒暴怒、肝火大動,更忌情志郁悶不舒。要做到心胸開闊,心情開朗,樂觀愉快,而悲憂或者思慮過分等都會傷及身板,老年人可乘著春天的大好春光結伴出行踏青,以連結良好的心情以及飽滿的精力狀態,如許也可連結人的身體的力量充沛,到達祛病延年的效果。四、加強體育運動鍛煉,加強有機體免疫力春天太陽光明媚,室外空氣新鮮、宜人,是鍛煉身板的最好時節。老年人應走出家門,多到戶外勾當,如到公園、景區,那裡花草樹木繁多、空氣新鮮,擁有溫煦的太陽光,豐富的負氧離子,在這些個地方做運動,如散步、慢跑、打拳、做操等可以或者許改善有機體免疫力,增加新陳代謝、血液輪回等,從而可到達伸展筋骨皮、暢通氣血、強身健體、增加有機體免疫的目的。三春時節氣溫、氣壓、氣流變化無常,忽冷忽熱,時風時雨,老年人應出格注重預防咽喉腫痛、頭暈目眩、慢性支氣管炎、風濕病、樞紐關頭炎、冠心病、風心病、肺心病、克化道疾病等病症的復發、加重或者惡化。在此時節老年人切不可過早脫掉棉衣,要注重隨天氣變化增減服裝,以防傷風感冒等病症的侵入襲擊。
2. 老年人養生保健常識講座
1. 關於老年人健康知識講座秋季注意什麼
老人秋季養生注意7個要點: 1、調節飲食,養肺生津 由於五臟衰弱,腸胃薄弱,如果飲食生冷無節,飢飽無常,勢必傷胃犯病。
因此,秋季老年人應少吃多餐,多食熟軟開胃易消化之物。 2、多補水趕走秋季乾燥 秋季天氣乾燥,主要外邪為燥邪,人的津液容易損傷,所以秋季時節最重要的當數充足補水,老年人同樣如此。
秋季重點養肺,而白色入肺,因此,這段時間宜常吃藕、百合、白蘿卜、山葯、銀耳、白果、梨、蓮子、荸薺等清補柔潤的「白色指派蔬果」。 3、提高耐寒能力,防感冒 秋季溫差變化較大,風寒邪氣極易傷人,加上老年人抵抗力和局灶適應能力降低,尤易患感冒、肺炎、肺心病,甚至發生心衰而危及生命。
因此應注意防寒保暖,有條件的可堅持用冷水洗臉、擦鼻,甚至冷水浴,以提高耐寒防感冒能力。 4、入睡時避風寒而卧 睡眠是養生的重頭戲,老年人體質差,對睡眠環境也要求較高。
秋季夜裡涼風習習,就很容易受到「賊風」侵襲。所以,老年人入睡時一定要避風寒而卧。
5、注意居室通風 天涼了也要保持居室經常通風,當室內外溫度相差10℃時,15分鍾即可將室內空氣交換一遍。不要在居室內吸煙,以減少污染,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內的濕度,可以用濕毛巾擦室內的傢具,廚房最好安裝換氣扇,庭院、室內可養些花草,以調節空氣濕度。
6、加強鍛煉,增強體質 秋天的氣候轉涼,是室外運動的好時機,老年人可根據個人的愛好和興趣,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選擇適宜的鍛煉項目,如散步、慢跑、做操、練拳、打球、郊遊等。 7、愉悅身心,陶冶情操 秋風蕭瑟,自然界凄涼的景色容易導致老年人悲觀傷感的消極情緒。
因此,老年人應特別注意精神保健,可適當選擇琴棋書畫、養花種草、玩物賞鳥等文化娛樂活動,以愉悅身心、陶冶情操、安度晚年。
2. 怎樣吸引老年人聽健康講座
我個人的體會是:第一,以傳播健康知識為目的,不要為了推銷保健品或產品,老年人反感推銷;第二,要講實用的健康知識,不要總是講「人生百歲不是夢」的空話;第三,講老年病要講防治方法,強調健康靠自己實踐,鼓勵他們增進健康的信心和持之以恆的行動;不要過度喧染老唯臘賀年病如何可怕,嚇唬人;第四,互動式教學好,鼓勵提問和討論;第五,講課和操作相結合,如課間測學員的身高、體重,計算體質指數,確定肥胖程度;測量血壓;隨手測血糖等。
並記錄在案,以後追蹤對比,判別健康趨勢和防治效果;第六,科普要講通俗易懂的,專業語言通俗化,不必十分精確,少引用和不要堆砌數字。第七,用多媒體講課,可以圖文並茂,形聲兼具;第八,如果可能,課前發講義,課後給健康相關的小贈品,如定量鹽勺。
3. 老年人健康教育知識講座稿範例(2)
老年人健康知識講座稿篇3
健康分兩個階段:
1,病發前:也就是預防。農村的人收入本身低,因此病發前不捨得花錢預防,而是一般都在病發後去醫院等地方花更多的錢治療。這也是一種習慣性,也是生活水準導致的。其實,預防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投資。 2,病發後:農村人萬不得已是不會及時就醫的,因此等到病發後一般都是比較嚴重的。這樣一來不但患者本人受罪,在經濟上也會損失更多。如果是在病發前能夠早些預防,並提高抗病力的話,可減去治病的時間和金錢和精力,可用在更多創造美好人生的旅途上。
**因此,預防時期用的錢和時間不是浪費,而是更好的投資。 當然,這里也卻不了子女們對父母們的更細致的關愛和支持。 每天起床後喝溫開水的好處
每天起床喝一杯溫開水是有很大好處的,1.溫開水漱口清潔口腔;2.溫開水刷牙保護牙齦;3.早上一杯溫開水,早餐好吸收;4.噎住了,趕緊喝點溫開水;5.解酒效果佳;6.保“胃”秘訣:晨起最好喝溫開水。同時你可以在溫開水裡面加點鹽,這樣效果更佳。不建議晨起喝飲料。
溫開水是燒開的水自然冷卻至25-30攝氏度,也可以是涼開水加新開水兌的,喝著不燙嘴,很舒服。常喝溫開水可以能強身健體。水被煮開後,氯氣等有害物質揮發了,而能保證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卻沒有損
耗。與涼白開比起來,溫水接近體溫,營養容易被吸收,更重要的是不會刺激腸胃。
秋季呼吸道疾病高發 7個細節保健康
1、及時增減衣物。及時增減衣服,尤其要做好對脖子、頭部和後背的保暖工作。因為這三個地方易受寒,一旦受寒,就會直接從呼吸道進入喉嚨,進而進入肺部,引發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建議早晚外出時最好多備一件外套,便於隨時添減衣物。
2、多通風加濕。居室要多開窗通風,加快空氣流通,保持空氣新鮮。室內濕度的調節則可通過晾濕毛巾和衣物來提高濕度,有條件的話,可以使用加濕器,有利於控制室內濕度的恆定。
3、飲食清淡易消化。飲食原則為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葷素夾雜,可以提高營養的吸收率。食物的選擇以低脂肪、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的飲食為主,如瘦肉、家禽、魚、奶、豆製品及蔬菜水果等。時令水果中,梨和甘蔗具有健脾、益肺、止咳、祛痰的功效。有過敏史的人要避免攝入已明確致敏的食物,如蝦、蟹、蠶蛹、牛奶等,切勿抱有僥幸心理。
4、加強耐寒鍛煉。“春捂秋凍”是防病 名言 ,也說明了秋天需要鍛煉耐寒能力,為冬季做好准備。建議做一些幫助提高耐寒能力的耐力運動項目,如 長跑 、登高、騎自行車等耐力運動項目,可很好地鍛煉心肺功能。鍛煉要保證適宜自身的運動頻率,既增加機體免疫力,又能使人保持愉快的心情。
5、戒煙。吸煙與秋季呼吸道疾病有一定的聯系,尤其長期的吸煙史會嚴重危害肺部的健康,使得人體抵抗力下降,極易在秋天引發呼吸道的疾病。同時,吸煙也是肺癌發作的直接原因,因此,這個秋天下決心戒煙是對自己和家人的一大幫助和好處。
6、注意肺病端倪。咽痛、鼻塞、咳嗽等都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典型症狀,症狀出現時要及時處理,防止感染進展而成為肺炎。不可任意買止咳葯物鎮咳,以免掩蓋病情。如果出現咯血、痰中帶血、胸悶等表現,應到醫院就診,做必要的檢查以明確診斷。
7、有疾病史的病人,還要時時監測自己的病情。有任何變化就要記錄,然後跟醫生反映,並且一定要定時就診。
秋季四調養
核心提示:秋高氣爽,氣候漸涼,陽氣日衰,陰寒日盛。因熱去寒來,陽消陰長,體內的陽氣內藏,人體的免疫功能漸弱,容易受到秋季風邪的侵襲,特別
是體弱多病的老年人,更要格外注意個人的養生保健,做到養生“四個調養”最重要。
一、精神調養。
精神調養尤為重要,做到“天人合一”,人與大自然相適應。從人的心理、生理諸方面,做好與秋季相應的調養。在心理上要保持內心寧靜、神志安寧、心情舒暢,切忌憂傷。建議中老年朋友在精神調養方面要做到“三不三少”,即不急不躁,少生悶氣;不喊不叫,少發脾氣;不過多計較,少管閑事,保持一個樂觀向上的心態。
二、起居調養。
秋冬養陽,適於內藏,氣候多變,寒熱無常,秋燥傷肺,應注意調養。應早睡早起,以順應季節的變化,合理調節人體陽氣,早起則可使人體的肺臟之氣得以舒展,以防收斂之大過。另外,睡好午覺,可以有效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
三、運動調養。
“生命在於運動”,尤其是在氣候宜人的秋季,更是適宜 戶外運動 鍛煉的最佳時機,堅持鍛煉可提高身體的免疫功能,增強機體的抵抗能力,盡量多吸些新鮮空氣,以調節精神,保持有個好心情,平安祥和頤養天年。
四、飲食調養,“民以食為天”。
秋季是人體適宜進行“平補”的好時機,要做好營養滋補,可以增強身體戰勝疾病的能力,在《素問·臟器法論》中說到,肺——秋季適宜以酸補之。酸味可以收斂肺氣而辛味發泄肺氣,而秋季應收斂不宜發泄。故在秋季的飲食要增酸省辛,適當地多吃些酸味食品,少吃些辛辣的食品,像蔥、姜、韭、椒等辛味食物。適當多吃些有益養肺的新鮮蔬菜和果品,如梨、柿、柑橘、荸薺、香蕉。蔬菜有蘿卜、藕、冬瓜、銀耳等。這樣可有益於身體的健康。
人的壽命極限是多少歲?
核心提示:不少人都追求長壽,那麼,人的壽命最長可以達到多少歲呢?
人類平均預期壽命在全球范圍內以每年約3個月的幅度在增長,主要得益於對抗過早死亡方面取得的進展。然而,人類的最長壽命卻一直沒有明顯的進步,人類或許已經達到了某種最長壽命的極限。這或許是因為,人類繁衍的自然選擇過程,沒有特別保存能讓人活到150歲的基因。 老年學研究組織的數據顯示,人類壽命世界紀錄是由法國的雅娜·卡爾芒創下的:122歲零164天。從出生證明來看,20世紀最長壽命12年的增長幅度只不過是同期平均壽命增幅(36年)的1/3。
由於生活方式越來越 健康 ,活到高齡的人越來越多。但這與人類壽命存在某種期限並不矛盾。大多數科學家認為,人體隨年齡增大而衰老本身並不是由基因決定的,但延緩衰老的修復機制卻是由基因決定的。
換句話說,活到90歲或100歲者的人數或許沒有上限,但讓一大批人活到120歲以上或許永遠都不可能實現,而沒有遺傳工程的幫助,人很難活到150歲,即便君主也做不到。
4個生活不良習慣禁忌 折壽20歲
核心提示:生活中有很多不良的生活習慣,這些生活習慣說不定會在你不經意間減少你的壽命。
忌醒後起身小便
早晨一覺醒來後,可能膀胱內已充滿了尿液,有迫切的排尿感,尿意越是緊迫,越要沉得住氣,不可立即起身小便。因為,膀胱排空容易引起頭暈,甚至出現排尿性暈厥。
忌醒後立即劇烈運動
許多人,晨起後習慣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只要注意,對健康的確有益處。但是,運動必須在晨起後稍作休息一下,待氣血陰陽運行平衡後才可進行。 忌戀床
現在醒後戀床不起的人越來越多了,尤其是節假日。凡有過戀床不起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睡眠和戀床的時間多了,反而覺得四腳發沉、精神萎靡、有“越睡越累”、“越睡越不舒服”的感覺,結果,還不如每天忙於工作或學習時那樣精力充沛。戀床打亂了平日正常的生活規律,使體內許多生物鍾錯點。 忌不吃早餐
據營養專家分析,早餐是一日中最重要的一餐。身體在經過睡眠的休息後,已做好充分准備迎接一天的工作、學習,這時需要攝取豐富的營養,來應付整日的消耗。
美國公布十大折壽惡習
大男子主義
相比性格隨和的男人,“大男子主義”的男人更容易選擇不良的生活方式,導致早逝概率會增大。
愛吃爆米花
爆米花的黃油香味主要來源於一種叫做雙乙醯的化學物質,如果人們攝入過多,可能導致嚴重的肺病。
胸圍過大
胸圍過大的女性可能會比她的預期壽命減少5年。因為胸圍過大容易導致關節痛、頭疼、肥胖及糖尿病。
提前退休
55歲退休的人群在10年內去世的幾率,比65歲退休的人群要增加89%。研究人員將其歸因於缺乏運動與缺少生活目標。
忽視牙齒健康
不經常使用牙線清潔牙齒,不僅會增加牙病危險,而且增加了人們患心血管疾病的幾率,可能導致折壽6年。
常服安眠葯
安眠葯中含苯二氮、巴比妥酸及鎮定劑等危險成分,經常服用安眠葯的患者早亡危險是不吃安眠葯的人的4.6倍。
久看電視
一項關於“久坐行為”的研究指出,窩在沙發上看電視的時間過多,可能會減壽1年5個月。
睡懶覺
每晚睡眠8小時的人可能比每天睡6-7小時的人早逝的危險更大。睡懶覺可能導致糖尿病、頭疼、抑鬱及心臟病。
長時間坐車和開車
長時間坐車、開車的壓力和缺乏運動,可能導致腰圍變粗、血壓升高以及身體質量指數上升,導致減壽。
吃紅肉
(豬肉、牛肉、羊肉等)太多一天吃超過110克紅肉或加工肉類的人群,早死概率可能增加30%。這些肉類會增加人們患癌症及心血管疾病的幾率。
怎樣的生活習慣才算正常
要多吃新鮮果蔬、高蛋白類的食物,多喝水;同時多參加各種運動鍛煉,加強體質;還要保證注意休息、充足睡眠;避免過度勞累與激動,保持精神愉快。祝您身體健康。
4. 題目是老年人的健康宣教,演講開場白怎樣說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有了積極的向上心態,正確的養生方法,加上適度的鍛煉,我相信,「夕陽無限好,何懼近黃昏」。老年朋友們,細節決定成敗,習慣成就金身,少一點隨意,多一點用心,壽比南山,不再是夢。
5. 老年人健康講座工作總結
老年人會隨著年紀的變大,身體的健康程度大不如之前。下面我准備了老年人健康講座 工作 總結 ,希望對您有幫助!
老年人健康講座總結篇一
活動目的:通過此次健康 教育 ,向社區居民講授如何增強老年人的健康意識,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減少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從而達到減少疾病發生的作用。 活動主題:關注健康,關愛老人。 活動時間:20XX年X月X日10:00 活動地點:XXX村 參加對象:全體居民 參加人數:150人
主辦單位:歸義鎮衛生院公衛科
活動流程:1、主持人介紹本次講座的主題及講座序言,然後邀請主講人上台。
2、老年人 健康知識 。 3、總結。
工作安排:1、做好宣傳工作,動員全村居民積極參加本次講座。
2、做好會場安排工作。 活動負責人: XXX
老年人健康知識講座講稿
一、老年人的基本健康知識
1、社會老齡化 老年人口系數增加導致社會老齡化。聯合國規定: 一個國家和地區,年 滿65歲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數的7%以上,或年滿60歲老年人占總人口數的10%以上,即可定 為老年型社會(社會老齡化)。 中國老年報報道,我國老年人口系數已於1999年10月1日> 10%,已成為老年型社會,預計到2025年我國老年人口系數將達到20%,成為超老年型社會。 二、老年人的生理特點
1、體表外形改變 須發—變白,脫落、稀疏;“白頭搔更 短、渾欲不勝簪”(杜甫、春望) 皮膚—變薄,皮下脂肪減少,出現皺紋 牙齒—牙齦組織萎縮、牙齒松動脫落 骨—骨骼肌萎縮,骨鈣喪失或骨質增生 身高、體重—隨增齡而降低 耳—耳屏延長,近80歲的老人耳屏平均延長12毫米
2、器官功能下降 視力、聽力—下降(耳蝸與聽神經變性→神經性耳聾) 心臟搏出量—減少40%—50% 肺活量—減少50%—60% 腎臟—清除功能—減少40%—50% 腦—腦組織萎縮、腦溝變寬、神經細胞數減少(重量減輕、腦血流量減少、大腦耗氧量↓、腦血管阻力↑) 胃—胃酸分泌量下降
3、機體調節控製作用降低 動作、學習—速度減慢→操作能力↓,反應速度減慢 記憶、認知功能—減弱,人格改變→生活自理能力↓ 免疫防禦能力—降低→易患各種感染性疾病 免疫監視功能—降低→易患各種癌症。 三、老年人的心理特點
1、運動反應時間延長 運動反應包括對剌激的知覺,做出如何反應的決定,以及運動反應動作三個部分。老年人的反應時間一般比年輕人約慢10%—20%。運動反應時間的長短是中樞 神經系統功能狀態的一種表現(控制體位、姿勢、平衡與移動平衡的機制受損)。 2、學習和記憶能力減退 由於與學習和記憶有關的神經遞質隨增齡而減少→學習新事物困難→ 記憶力 差(顳葉和海馬結構損害)。 40歲以後逐漸減退,50歲到達頂峰—注意力不集中、注意范圍縮小、聯想緩慢、記憶一老的忘不掉,新的記不住。
3、人格改變 孤獨、多疑、自卑、抑鬱及情緒 不穩、脾氣暴躁等。——由於生物性老化及其在家庭、社會、經濟環境中的地位發生改變,——社會心理問題:離退休、喪偶、生活貧困、疾病、死亡等問題常常困惑老年人,使他們陷入特殊的心態。
四、老年人良好健康狀態的保護 一個人得病,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內因即遺傳基因,二是外因,即環境因素。內因在疾病中所佔的作用為20%,外因為80%,故一個人的良好健康狀態的保護,可基本概括為十六個字: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
衡,這四句話,十六個字,能使高血壓減少55%;腦卒中、冠心病減少75%;糖尿病減少50%;
腫瘤減少1/3,平均壽命延長10年以上,而且不花什麼錢,有專家測算,心血管病預防花1元錢,醫療費省上100元錢。
(一)合理膳食:指熱量和營養素達到生理需要,推行膳食金字塔,做到粗細搭配,飲食多樣。老年人飲食十要:飯菜要香、質量要好、數量要少、蔬菜要多、食物要雜、菜餚要淡、菜要爛、水果要吃、飲食要熱、進食要慢。
健體防病 早起早睡別早吃,休息胃腸好進食人在睡眠時,絕大部分器官都得到了充分休息,而消化器官卻仍在消化吸收前一天存留在胃腸道中的食物,到早晨才漸漸進入休息狀態。如果早餐過早,就必然會干擾,使消化系統長期處於疲勞應戰的狀態。所以,老年人最好在早上8點以後吃早餐。合理飲食,健體防病 合理補鈣太陽曬,筋骨強健步四海
老年人缺鈣會造成很多疾病,最常見的是骨質疏鬆症和骨折。補鈣的最好辦法是從食物中攝取。含鈣較多的食物有牛奶、雞蛋、豬骨頭湯、魚蝦、黃豆、蘿卜纓、芹菜、韭菜等,其中水產品的鈣和磷的比例在1∶1—1∶2,最適合鈣的吸收,應多吃些水產品為好。補鈣時莫忘吃醋,醋與食物中的鈣能產生化學反應,生成既溶於水又容易被人體吸收的醋酸鈣。經常曬太陽也是很好的補鈣辦法。冬季陽光溫暖柔和,適合在戶外曬太陽。特別是每天上午9-11時,下午4-6時,陽光以溫暖柔和的紅外線為主,是一天中曬太陽的黃金時段。 (二)戒煙的好處
專家指出:停止吸煙90%的肺癌可以預防。 專家提示:任何年齡階段戒煙對健康都有益。
1、戒煙可以改善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活力。 2、戒煙可以減少呼吸道疾病,不易患氣管炎、 肺炎和感冒。 3、戒煙可以降低胃潰瘍的發作機會。 4、戒煙三個月後可使肺功能逐漸恢復。 5、戒煙可以使牙齒更潔白,皮膚有彈性。 (三)限量飲酒
飲酒少量是健康只有,飲酒多量是罪魁禍首。長期過量飲酒可造成心臟損害、消化系統損 害,但若適量飲酒可以增加生活情趣。少量飲紅葡萄酒可延緩動脈硬化,預防部分心臟病。 酒裡面主要成分是乙醇,營養物質極少,但乙醇經過肝臟代謝會轉化成熱量,大量飲酒會 人發胖,升高甘油三酯並消耗人體維生素B,影響人體的鈣的吸收。乙醇在體內戒毒主要在 肝臟進行,肝臟每小時能分解8~10克乙醇。1小杯(約50克)50度的白酒,含乙醇2 克,肝臟就要花2.5小時才能把它分解完。若大量飲酒則可傷肝,還可導致心血管疾病。 因此必須適量飲酒,主要是喝低度酒,如啤酒、葡萄酒;控制每餐飲酒酒精含量不超過15 克(相當於50至100毫升葡萄酒、或一罐啤酒);且勿空腹、勿與碳酸飲料共飲。另 外,孕婦、服葯期間的人,以及患肝病、消化性潰瘍、心臟病的人都不以飲酒。總之,戒煙 限酒對老年人的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使老年人自我保健的重要 措施 。為了老年人的健康 長壽自覺地堅持戒煙限酒吧。 (四)適量運動
傳統運動養生法運動量適中,特別是簡式 太極拳 ,架式平穩、舒展輕柔、動靜相宜、
剛柔相濟、形氣相隨,特別適合於中老年人鍛煉身體。但是,老年人運動量多大合適呢? 60歲的老年人運動時,脈搏的次數為110次,並在運動後一小時內能恢復至正常,說明其運動量是合適的。如果高於110次,運動後一小時不能恢復,說明運動量偏大,應適
當減少運動量。中老年人各系統器官的功能逐漸衰退,宜選擇較輕柔的運動
夜間白天起床,堅持三個先後“三十秒”,以防摔倒發生意外。睜開眼睛清醒三十秒,坐起三十秒,扶著床邊站上三十秒,再行走。 (五)心理平衡
老人應學會三忘 忘老 忘病 忘憂
我們要忘掉昨天,享受今天,展望明天。心理平衡是我們保持良好健康狀態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保障。俗話說“快活似貼葯,憂愁是場病”。保持心理平衡,就是掌握了開啟健康之門的金鑰匙。一個人能否健康長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心理是否真正能得到平衡。 (六)老年人的睡眠與健康
1、“早飯吃飽,午飯吃好,晚飯吃少”。晚飯吃飽要影響睡眠,睡前盡量少喝水,否則 小便多會影響睡眠。茶、咖啡是興奮劑和利尿劑,睡前不宜飲用,熱水泡腳有利於睡眠。 2、“定時睡覺”十分重要。科學家認為生物體內有時鍾,稱生物鍾,這是生物為了生存 而產生的進化適應,是生物節奏現象。如果長期不按時作息,就干擾了睡眠生物鍾,這時常常會引起失眠,容易導致神經衰弱。
3、睡眠的姿勢“立如松、坐如鍾、卧如弓”。就是說睡眠以略為彎曲的側睡比仰卧和俯卧好。仰卧時,兩手放在胸前,容易引起惡夢,舌根下墜易造成打鼾、嗆咳;俯睡時會影響心肺功能。
4、枕頭的高低,以不超過肩到同側頸的距離為宜。不用枕頭,流入頭部血流偏多,次晨會頭脹、頸酸、眼腫。多數老人患有頸椎病,如頸的姿勢不好,會加重頸椎病,造成頭痛、上肢疼痛等。
5、失眠怎麼辦?第一,不要思想負擔過重,不要焦燥不安,必須有治癒的信心;第二,找出失眠的原因,去除原因;第三,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葯。葯物劑量宜小不宜大,療程宜短不宜長,安眠葯不宜固定一種,應交替或間斷使用,以免產生耐葯性或中毒。在睡前半小時用溫水送葯,服葯後即上床。晚飯後不要喝茶、咖啡,不要吸煙,不要與酒類或興奮葯一起服。停葯要逐漸減量。 四、總結
家庭和社會的關心 老年人生病時需要照顧,經濟困難時需要救濟,上公共汽車時需要“老弱病殘孕專座”,老年人再婚時也需要子女的理解和支持,臨終時需要子女和親人在身邊並握著自己的手。家庭和社會的關心是老年人心理保健的外部環境,可促進老年人生活質量的提高。
老年人健康知識教育講座活動記錄表
老年人健康知識講座總結
生命無價,健康第一,為進一步提高居民健康觀念和健康知識,提高老年人自我保健意
識,倡導科學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營造“關注健康,關愛老人”的氛圍。我們對此次講座作了充分的准備,使居民在老年人健康方面有了很大的啟發。
講座結束後,許多退休老同志向醫生請教了一些常見的健康問題,並交流了保健心得,講座受到了老人們的一致好評。
通過舉辦此次社區健康講座,進一步普及了健康知識、加強社區居民自我健康意識,今後,我院還會繼續舉辦此類講座,為更多的社區居民帶來健康福音。
老年人健康講座總結篇二
為了做好十一項公共衛生服務,提高廣大居民對老年人保健意識。我院決定舉辦一期健康教育講座,講授老年人保健預防相關知識。歡迎各位老年人參加。
時 間:2013年8月11日上午10:——12:00 地 點:衛生院健教室 主 題:老年人保健的相關知識 主講人:唐長江
曉道衛 生 院
2013年8月10日
老年人保健健康教育知識講座
老年人應特別注意預防咽喉腫痛、頭暈目眩、慢性支氣管炎、風濕病、關節炎、冠心病、風心病、肺心病、消化道疾病等病症的復發、加重或惡化。在此時節老年人切不可過早脫掉棉衣,要注意隨天氣變化增減衣服,以防傷風感冒等病症的侵襲。
第一、老年人春季保健要注意睡眠要充足。春季,老人常有睏倦之感,早晨不易睡醒,白天則昏昏欲睡。這是因為春季氣溫回升,人體活動量增加,體表末梢血管開始舒張,體表血流量增大,使腦部的供氧量顯得不足,從而產生“春困”現象。為此,老年人要積極做好身體的協調適應工作,每天中午最好午睡一個小時左右,以補春季睡眠之不足。下午則安排適量的體育活動,如散步、打太極拳、做 健身操 等。
第二、老年人春季養生要保持良好心情和精神狀態
在春季應特別重視精神調養,既要力戒暴怒、肝火大動,更忌情志憂郁不舒。要做到心胸開闊,心情開朗,樂觀愉快,而悲憂或思慮過度等都會傷及身體,老年人可乘著春天的大好春光結伴外出踏青,以保持良好的心情和飽滿的精神狀態,這樣也可保持人的體力充沛,達到祛病延年的效果。
第三、老年人春天保健不忘合理調節膳食結構
春季飲食品種宜多樣,宜清淡,易消化,飯菜溫熱;食味宜減酸亦甘,以養脾氣。不過食油膩煎炸食物,不吃或盡量少吃生冷食品,多食些雞、魚、蛋、瘦肉、豬肝、豆製品及新鮮蔬菜、野菜、水果、紅棗等,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脾胃虛弱者,少量吃點姜,蜂蜜性味甘平,營養成分相對全面,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胃、緩中止痛的功效,年老體弱及脾胃不足者可經常適量飲用蜂蜜水;慢性氣管炎患者應禁食或少食辛辣、高鹽食物,並戒煙和酒。
第四、老人春季保健要重視加強體育鍛煉,增強機體免疫力
春天陽光明媚,室外空氣新鮮、宜人,是鍛煉身體的最好時節。老年人應走出家門,多到戶外活動,如到公園、景區,那裡花草樹木繁多、空氣新鮮,擁有溫煦的陽光,豐富的負氧離子,在這些地方做運動,如散步、慢跑、打拳、做操等能夠改善機體免疫力,增加新陳代謝、血液循環等,從而可達到舒展筋骨、暢通氣血、強身健體、增加機體抵抗力的目的。
要做好老年人的預防和保健,首先要提高認識,老年人是各種慢性病的高發人群;其次注意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勞逸結合,多參加運動,還要學習舒緩情緒,多與人交流。
老年人健康保健常識四條總結: 一、合理安排飲食
1 、少吃動物脂肪和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豬油、牛油、奶油、蛋黃、動物內臟等。對膽固醇具有降低作用的如:豆類及其製品,木耳、香菇、海帶、紫菜、
洋蔥、大蒜等,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可以常吃。
2 、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它們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鉀、鈣、纖維素等。 3 、節制飯量,適當吃些粗糧,少吃甜食,控制體量。
4 、限制食鹽的攝及量。每人每天攝入食鹽不超過 5 克,即一個三口之家每月用鹽不超過 500 克。 二、參加體力活動
堅持適度的體力勞動和體育鍛煉。老年人需要經常活動,才能保持健康,延年益壽。運動既要貴在堅持,但也要防止過度, 根據自身條件以適度為宜。適當的體力活動因增加熱量消耗而減輕體重,因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而降低膽固醇和血壓,從而阻止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 三、修身不忘養性
一系列調查表明,精神緊張者冠心病發病率明顯增高,應盡量減少精神緊張,保持樂觀的心情。與人為善,避免急躁情緒,更不要發脾氣,愛發牢騷和愛發怒的人容易得心臟病。 四、消除危險因素
1 、高血脂,除注意合理的飲食調節外,還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療效肯定和副用作小的降脂葯物。
2 、高血壓,對血壓低於 23.9/14.0 千帕( 180/105 毫米汞柱)者,宜先通過改變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達到控制血壓的目的。如減少進食量,適當增加活動量,保持理想的體重,限制食鹽攝入量,少吃脂肪等。經過上述非葯物治療 3 ~ 6 個月後,若血壓仍保持在 21.3/12.6 千帕( 160/95 毫米汞柱)以上,或者患已出現心腦、腎功能損害,或者存在其他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應立即開始葯物治療。
3 、吸煙,吸煙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一大罪魁禍首。戒除吸煙的不良嗜好,對於防治冠心病有著積極的作用。
只要能做好以上幾點,保護好心臟,定能使您長壽,快樂,生活得更加如意
健康教育講座老年人保健知識講座小結
2013年8月11日,我院在健教室安排以老年人保健為主題的傳染病知識講座活動。本次活動緊密圍繞主題,針對季節轉換的氣溫特點,和老年人保健狀況特點,我院安排了羅先炳醫師為他們講解老年人春季保健相關知識,並接受他們的服務,擴大了宣傳的社會效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活動持續近2個小時,講課內容豐富,向前來聽課老年朋友散發預防老年保健宣宣傳冊30餘份,接受咨詢10餘人次,受到居民的熱烈關注和歡迎。
老年人健康講座總結篇三
老年人應特別注意預防咽喉腫痛、頭暈目眩、慢性支氣管炎、風濕病、關節炎、冠心病、風心病、肺心病、消化道疾病等病症的復發、加重或惡化。老年人切不可過早脫掉棉衣,要注意隨天氣變化增減衣服,以防傷風感冒等病症的侵襲。
第一、老年人保健要注意睡眠要充足。
老人常有睏倦之感,早晨不易睡醒, 白天則昏昏欲睡。這是因為人體活動量增加,體表末梢血管開始舒張,體表血流量增大,使腦部的供氧量顯得不足,從而產生“春困”現象。為此,老年人要積極做好身體的協調適應工作,每天中午最好午睡一個小時左右,以補春季睡眠之不足。下午則安排適量的體育活動,如散步、打太極拳、做健身操等。
第二、老年人養生要保持良好心情和精神狀態
應特別重視精神調養,既要力戒暴怒、肝火大動,更忌情志憂郁不舒。要做到心胸開闊,心情開朗,樂觀愉快,而悲憂或思慮過度等都會傷及身體,老年人可乘著春天的大好春光結伴外出踏青,以保持良好的心情和飽滿的精神狀態,這樣也可保持人的體力充沛,達到祛病延年的效果。
第三、老年人保健不忘合理調節膳食結構
飲食品種宜多樣,宜清淡,易消化,飯菜溫熱;食味宜減酸亦甘,以養脾氣。不過食油膩煎炸食物,不吃或盡量少吃生冷食品,多食些雞、魚、蛋、瘦肉、豬肝、豆製品及新鮮蔬菜、野菜、水果、紅棗等,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脾胃虛弱者,少量吃點姜,蜂蜜性味甘平,營養成分相對全面,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胃、緩中止痛的功效,年老體弱及脾胃不足者可經常適量飲用蜂蜜水;慢性氣管炎患者應禁食或少食辛辣、高鹽食物,並戒煙和酒。
第四、老人保健要重視加強體育鍛煉,增強機體免疫力
早晨陽光明媚,室外空氣新鮮、宜人,是鍛煉身體的最好時節。老年人應走出家門,多到戶外活動,如到公園、景區,那裡花草樹木繁多、空氣新鮮,擁有溫煦的陽光,豐富的負氧離子,在這些地方做運動,如散步、慢跑、打拳、做操等能夠改善機體免疫力,增加新陳代謝、血液循環等,從而可達到舒展筋骨、暢通氣血、強身健體、增加機體抵抗力的目的。
要做好老年人的預防和保健,首先要提高認識,老年人是各種慢性病的高發人群;其次注意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勞逸結合,多參加運動,還要學習舒緩情緒,多與人交流。
老年人健康保健常識四條總結:
一、合理安排飲食
1 、少吃動物脂肪和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豬油、牛油、奶油、蛋黃、動物內臟等。對膽固醇具有降低作用的如:豆類及其製品,木耳、香菇、海帶、紫菜、洋蔥、大蒜等,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可以常吃。
2 、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它們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鉀、鈣、纖維素等。 3 、節制飯量,適當吃些粗糧,少吃甜食,控制體量。
4 、限制食鹽的攝及量。每人每天攝入食鹽不超過 5 克,即一個三口之家每月用鹽不超過 500 克。
二、參加體力活動
堅持適度的體力勞動和體育鍛煉。老年人需要經常活動,才能保持健康,延年益壽。運動既要貴在堅持,但也要防止過度, 根據自身條件以適度為宜。適當的體力活動因增加熱量消耗而減輕體重,因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而降低膽固醇和血壓,從而阻止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
三、修身不忘養性
一系列調查表明,精神緊張者冠心病發病率明顯增高,應盡量減少精神緊張,保持樂觀的心情。與人為善,避免急躁情緒,更不要發脾氣,愛發牢騷和愛發怒的人容易得心臟病。
四、消除危險因素
1 、高血脂,除注意合理的飲食調節外,還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療效肯定和副用作小的降脂葯物。
2 、高血壓,對血壓低於 23.9/14.0 千帕( 180/105 毫米汞柱)者,宜先通過改變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達到控制血壓的目的。如減少進食量,適當增加活動量,保持理想的體重,限制食鹽攝入量,少吃脂肪等。經過上述非葯物治療 3 ~ 6 個月後,若血壓仍保持在 21.3/12.6 千帕( 160/95 毫米汞柱)以上,或者患已出現心腦、腎功能損害,或者存在其他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應立即開始葯物治療。
3 、吸煙,吸煙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一大罪魁禍首。戒除吸煙的不良嗜好,對於防治冠心病有著積極的作用。
只要能做好以上幾點,保護好心臟,定能使您長壽,快樂,生活得更加如意
6. 老年人健康養生知識講座內容
1. 老年人健康養生小知識講座
2. 老年人健康養生小知識講座簡訊
老年人健康養生小知識講座 1.老年健康知識
生活健康小常識 1、常吃宵夜.會得胃癌. 因為胃得不到休息 2、一個星期只能吃四顆蛋.吃太多.對身體不好 3、雞 *** 含有致癌物, 不要吃較好 4、飯後吃水果是錯誤的觀念. 應是飯前吃水果 5、女生月經來時.不要喝綠茶. 反正茶類不要喝就對了.多吃可以補血的東西 6、喝豆漿時不要加雞蛋及糖. 也不要喝太多 7、空腹時不要吃蕃茄, 最好飯後吃 8、早上醒來.先喝一杯水. 預防結石 9、睡前三小時不要吃東西. 會胖 10、少喝奶茶. 因為高熱量.高油.沒有營養價值可言.長期飲用.易罹患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 11、剛出爐的麵包 不宜馬上食用 12、遠離充電座. 人體應遠離30公分以上.切忌放在床邊 13、天天喝水 八大杯 14、每天十杯水. 膀胱癌不會來 15、白天多喝水. 晚上少喝水 16、一天不要喝兩杯以上的咖啡. 喝太多易導致失眠,胃痛 17、多油脂的食物少吃.因 為得花5~7小時去消化,並使腦中血液集中到腸胃.易昏 昏欲睡 18、下午五點後.大餐少少吃, 因為五點後身體不需那麼多能量 19、10種吃了會快哪腔漏樂的食物: 深海魚,香蕉,葡萄柚,全麥麵包,菠菜,大蒜,南瓜,低 脂牛奶,雞肉,櫻桃 20、睡眠不足會變笨, 一天須八小時睡眠,有午睡習慣較不會老 21、最佳睡眠時間是在 晚上10點~清晨6點 22、每天喝酒不要超過一杯, 因為酒精會抑制製造抗體的B細胞,增加細菌感染的機會 23、服用膠囊應以冷水吞服(可以第一個吃), 睡前30分先服葯.忌立即躺下 24、酸梅具防止老化作用, 青春永駐;肝火有毛病者宜多食用 25、掉發因素: 熬夜,壓力,煙酒,香雞排.麻辣鍋.油膩食物.調味過重的料理 26、幫助頭發生長:多 食用包心菜,蛋.豆類;少吃甜食(尤其是果糖) 27、每天一杯檸檬汁,柳橙李爛汁. 不但可以美白還可以淡化黑斑 28、蘋果是機車族、癮君子、家庭主婦的常備良葯, 一天一顆,才能讓自己有個 乾乾凈凈的肺 29、抽煙又吃維他命(B胡蘿卜素-A維他命的一種), 會致癌,盡早戒煙.才是最健康 的做法 30、女性不宜喝茶的五個時期: 月經來時,孕婦,臨產前.生產完後,更年期 31、抽煙,關系最大的是 肺癌,唇癌,舌癌,喉癌,食道癌,也與膀胱癌有關 32、飲酒導致肝硬化 .引發肝癌 33、吃檳榔會導致口腔纖維化, 口腔癌 34、食物過於精細,缺乏纖維; 含大量脂肪,尤其是膽固醇會引發胃癌 35、食物過於粗糙, 營養不足時導致食道癌,胃癌 36、食品中的黃曲毒素. 亞硝酸類物皆具有致癌性 37、不抽煙. 拒吸二手煙 38、適量飲酒, 不拼久.不醉酒 39、減少食用 鹽腌.煙熏,燒烤的食物 40、每天攝取新鮮的 蔬菜與水果 41、每天攝取富含高纖維的 五穀類及豆類 42、每天攝取均衡的飲食, 不過量 43、維持理想體重. 不過胖 44、保持規律的 生活與運動 45、保持 輕松愉快的心情 46、正確飲食習慣: 早上吃的像皇帝,中午吃的像平民,晚上吃的像乞丐 健康小常識 夜間喝杯水,遠離心腦梗 據統計,腦血栓絕大部分是清晨起床時被發現的,醫學專家指出,可能是夜間缺乏飲水所致。
體內缺水會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過度黏稠、濃縮,容易導致血栓形成,誘發腦血管和心血 管疾病的發生。有些老年人夜間睡了一覺醒來時,感到口乾舌燥,也是由於夜間未及時補充水 分,致使血液黏稠而引起的。
據報道,日本某大學的研究人員對男性老人進行分組研究,一組半夜起來喝250毫升白開水,另一組一覺睡到天亮,夜間不飲水,然後分別測定他們的血液濃度。結果發現,喝水的一組血液濃度明顯降低,發生缺血性中風和心肌梗死的危險隨之下降。
由於老年人口渴中樞對缺水的反應不靈敏,所以,老年人應做到「不渴時也常喝水」。除了白天主動飲水外,夜間也應喝上一杯白開水,使血液稀釋,降低血液黏稠度,減少中風和心肌梗死的發病率。
2.關於老年人健康知識講座秋季注意什麼
老人秋季養生注意7個要點:
1、調節圓兆飲食,養肺生津
由於五臟衰弱,腸胃薄弱,如果飲食生冷無節,飢飽無常,勢必傷胃犯病。因此,秋季老年人應少吃多餐,多食熟軟開胃易消化之物。
2、多補水趕走秋季乾燥
秋季天氣乾燥,主要外邪為燥邪,人的津液容易損傷,所以秋季時節最重要的當數充足補水,老年人同樣如此。秋季重點養肺,而白色入肺,因此,這段時間宜常吃藕、百合、白蘿卜、山葯、銀耳、白果、梨、蓮子、荸薺等清補柔潤的「白色蔬果」。
3、提高耐寒能力,防感冒
秋季溫差變化較大,風寒邪氣極易傷人,加上老年人抵抗力和適應能力降低,尤易患感冒、肺炎、肺心病,甚至發生心衰而危及生命。因此應注意防寒保暖,有條件的可堅持用冷水洗臉、擦鼻,甚至冷水浴,以提高耐寒防感冒能力。
4、入睡時避風寒而卧
睡眠是養生的重頭戲,老年人體質差,對睡眠環境也要求較高。秋季夜裡涼風習習,就很容易受到「賊風」侵襲。所以,老年人入睡時一定要避風寒而卧。
5、注意居室通風
天涼了也要保持居室經常通風,當室內外溫度相差10℃時,15分鍾即可將室內空氣交換一遍。不要在居室內吸煙,以減少污染,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內的濕度,可以用濕毛巾擦室內的傢具,廚房最好安裝換氣扇,庭院、室內可養些花草,以調節空氣濕度。
6、加強鍛煉,增強體質
秋天的氣候轉涼,是室外運動的好時機,老年人可根據個人的愛好和興趣,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選擇適宜的鍛煉項目,如散步、慢跑、做操、練拳、打球、郊遊等。
7、愉悅身心,陶冶情操
秋風蕭瑟,自然界凄涼的景色容易導致老年人悲觀傷感的消極情緒。因此,老年人應特別注意精神保健,可適當選擇琴棋書畫、養花種草、玩物賞鳥等文化娛樂活動,以愉悅身心、陶冶情操、安度晚年。
3.在哪裡能找到適合老年人聽的健康知識講座
我人體會:第傳播健康知識目要了推銷保健品或產品老年人反感推銷;第二要講實用健康知識要總講人生百歲夢空;第三講老年病要講防治方法強調健康靠自己實踐鼓勵們增進健康信心和持之恆行動;要過度喧染老年病何怕嚇唬人;第四互動式教學好鼓勵提問和討論;第五講課和操作相結合課間測學員身高、體重計算體質指數確定肥胖程度;測量血壓;隨手測血糖等並記錄案追蹤對比判別健康趨勢和防治效;第六科普要講通俗易懂專業語言通俗化必十分精確少引用和要堆砌數字第七用多媒體講課圖文並茂形聲兼具;第八能課前發講義課給健康相關小贈品定量鹽勺。
4.社區老年人健康知識講座
你好
問題分析:健康教育——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社會教育活動,使人們百自覺地採納有益於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度活質量,並對教育效果作出評價。健康教育版的核心是教育人們樹立健康意識、促使人們改變不健康的行為生活方式,養成良好的行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權
指導建議:如果有類似活動可以讓家中的年老者去聽,會對他們有所幫助。
祝你健康!
5.怎樣吸引老年人聽健康講座
我個人的體會是:第一,以傳播健康知識為目的,不要為了推銷保健品或產品,老年人反感推銷;第二,要講實用的健康知識,不要總是講「人生百歲不是夢」的空話;第三,講老年病要講防治方法,強調健康靠自己實踐,鼓勵他們增進健康的信心和持之以恆的行動;不要過度喧染老年病如何可怕,嚇唬人;第四,互動式教學好,鼓勵提問和討論;第五,講課和操作相結合,如課間測學員的身高、體重,計算體質指數,確定肥胖程度;測量血壓;隨手測血糖等。
並記錄在案,以後追蹤對比,判別健康趨勢和防治效果;第六,科普要講通俗易懂的,專業語言通俗化,不必十分精確,少引用和不要堆砌數字。第七,用多媒體講課,可以圖文並茂,形聲兼具;第八,如果可能,課前發講義,課後給健康相關的小贈品,如定量鹽勺。
老年人健康養生小知識講座簡訊 1.社區老年人健康知識講座
你好
問題分析:健康教育——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社會教育活動,使人們百自覺地採納有益於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度活質量,並對教育效果作出評價。健康教育版的核心是教育人們樹立健康意識、促使人們改變不健康的行為生活方式,養成良好的行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權
指導建議:如果有類似活動可以讓家中的年老者去聽,會對他們有所幫助。
祝你健康!
2.要去老人院給老人家講關於健康的一些知識
老年人的基本健康知識1.人口老齡化 是指在社會人口的年齡結構中,60歲或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系數增加的一種發展趨勢。
影響人口老化的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下降; 平均預期壽命延長; 青年人口外遷增多。 老年人的基本健康知識2.社會老齡化 老年人口系數增加導致社會老齡化。
聯合國規定: 一個國家和地區,年滿65歲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數的7%以上,或年滿60歲老年人占總人口數的10%以上,即可定為老年型社會(社會老齡化)。 中國老年報報道,我國老年人口系數已於1999年10月1日>10%,已成為老年型社會,預計到2025年我國老年人口系數將達到20%,成為超老年型社會。
什麼是健康健康一詞,在古代有強壯、結實和完整的意思。 現代健康的定義:1948年,WHO在其 *** 中明確將健康定義為「健康不僅是指沒有疾病或身體虛弱,而且還要有生理、心理和社會的完全安適狀態」。
糾正對健康的誤區「40歲前用命換錢,40歲後用錢換命」。致英年早逝。
人非機器,損害難以修復。「有了錢好醫好葯可請到買到」。
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最好的葯物是時間(自我保健)。「瀟灑活一生,不必講究」。
瀟灑一時,痛苦一生。40歲年齡,60歲心臟!「健康教育是虧本工作」。
缺乏近見(經濟效益)和遠見(社會效益)「健康教育科學性不強」。教育學是一門科學,健康教育有很多學問。
「健康教育是少數專業人員的事」。全體醫務人員都應該是健教工作者。
點評:提高全民健康素質,須進行健康觀,健康價值觀和健康行為的教育二、老年人的生理特點 1.體表外形改變 須發—變白,脫落、稀疏;「白頭搔更 短、渾欲不勝簪」(杜甫、春望) 皮膚—變薄,皮下脂肪減少,出現皺紋 牙齒—牙齦組織萎縮、牙齒松動脫落 骨—骨骼肌萎縮,骨鈣喪失或骨質增生 身高、體重—隨增齡而降低 耳—耳屏延長,近80歲的老人耳屏平均延長12毫米 2.器官功能下降 視力、聽力—下降(耳蝸與聽神經變性→神經性耳聾) 心臟搏出量—減少40%—50% 肺活量—減少50%—60% 腎臟—清除功能—減少40%—50% 腦—腦組織萎縮、腦溝變寬、神經細胞數減少(重量減輕、腦血流量減少、大腦耗氧量↓、腦血管阻力↑) 胃—胃酸分泌量下降 3.機體調節控製作用降低 動作、學習—速度減慢→操作能力↓,反應速度減慢 記憶、認知功能—減弱,人格改變→生活自理能力↓ 免疫防禦能力—降低→易患各種感染性疾病 免疫監視功能—降低→易患各種癌症。 老年人的心理特點 1.運動反應時間延長 運動反應包括對剌激的知覺,做出如何反應的決定,以及運動反應動作三個部分。
老年人的反應時間一般比年輕人約慢10%—20%。運動反應時間的長短是中樞 神經系統功能狀態的一種表現(控制 *** 、姿勢、平衡與移動平衡的機制受損)。
2.學習和記憶能力減退 由於與學習和記憶有關的神經遞質隨增齡而減少→學習新事物困難→記憶力差(顳葉和海馬結構損害)。 40歲以後逐漸減退,50歲到達頂峰—注意力不集中、注意范圍縮小、聯想緩慢、記憶一老的忘不掉,新的記不住。
3.人格改變 孤獨、多疑、自卑、抑鬱及情緒 不穩、脾氣暴躁等。——由於生物性老化及其在家庭、社會、經濟環境中的地位發生改變,——社會心理問題:離退休、喪偶、生活貧困、疾病、死亡等問題常常困惑老年人,使他們陷入特殊的心態。
老年人良好健康狀態的保護 一個人得病,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內因即遺傳基因,二是外因,即環境因素。內因在疾病中所佔的作用為20%,外因為80%,故一個人的良好健康狀態的保護,可基本概括為十六個字: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這四句話,十六個字,能使高血壓減少55%;腦卒中、冠心病減少75%;糖尿病減少50%;腫瘤減少1/3,平均壽命延長10年以上,而且不花什麼錢,有專家測算,心血管病預防花1元錢,醫療費省上100元錢。
如何做到呢? 1.生活要有規律 飲食定時定量,食勿過飽,腦力勞動不宜過久,應有足夠的午休,並協助制訂休息時間表。 2.養成有利於健康的生活習慣 ①注意個人衛生;②自己能做的事盡量堅持自己做;③保持已有的生活及工作技能,如:書寫、縫紉、繪畫、騎自行車等。
3.推廣義務工作制度 有意將自己融入社會大家庭,目前在美國、日本、泰國、台灣、香港等地為數不少的老年人做義務工作,如照顧高齡老人,到醫院供應室折紙袋等.義務工作可以使老人有目的感和社會責任感,感到有用、被尊重和自我尊重,還可以滿足老人與他人交流溝通的需要以及服務他人的滿足感,對提高老人的生存價值,生存質量,做到真正健康長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老年人自我保健指導 如:呼吸操——鼻吸氣、吐氣、疼痛——熱敷;睡眠差——睡前泡足、喝熱牛奶、 *** 等。
正確的服葯方法;①服葯時站、坐或 半卧,以免嗆咳;②吞服葯用溫開水、服葯前先飲一小口水,以濕潤口腔,葯水吞服後還需多飲幾口水,以免葯片粘於食道壁上,使食道粘膜受剌激,並影響葯物吸收;③夜間服用安眠葯時用熱水吞服,使葯效發生較快;④取消某些不必要的葯物以減少葯物相互作用導致的不良反應,並避免發生耐葯性。 5 豐富生活內容,保持。
3.怎樣吸引老年人聽健康講座
我個人的體會是:第一,以傳播健康知識為目的,不要為了推銷保健品或產品,老年人反感推銷;第二,要講實用的健康知識,不要總是講「人生百歲不是夢」的空話;第三,講老年病要講防治方法,強調健康靠自己實踐,鼓勵他們增進健康的信心和持之以恆的行動;不要過度喧染老年病如何可怕,嚇唬人;第四,互動式教學好,鼓勵提問和討論;第五,講課和操作相結合,如課間測學員的身高、體重,計算體質指數,確定肥胖程度;測量血壓;隨手測血糖等。
並記錄在案,以後追蹤對比,判別健康趨勢和防治效果;第六,科普要講通俗易懂的,專業語言通俗化,不必十分精確,少引用和不要堆砌數字。第七,用多媒體講課,可以圖文並茂,形聲兼具;第八,如果可能,課前發講義,課後給健康相關的小贈品,如定量鹽勺。
4.中老年人如何健康養生
您可以咨詢王珏老師,王老師將中國傳統中醫學、道家養生術、印度瑜伽、靈修術等融會貫通,結合現代職場人士工作、生活特點,自創特色《職場巧養生》系列健康養生課程,近三年來授課滿意率全部在90%以上。
王老師自2008年專注於健康養生培訓以來,已在深圳檢驗檢疫老幹部局、中國移動廣東省多家地市公司、中國銀行多家分行、交通銀行多家分行、中海油等上百家機關單位、企業開展健康養生培訓課程和講座,並被招商銀行總行、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深圳海關檢驗檢疫局等多家單位聘為常年健康養生顧問,且為清華大學,中山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財大,等國內知名大學特聘講師。 周 周 13989871931 立足行業、精耕專業! 微信&QQ:58588541。
5.關於老年人健康知識講座秋季注意什麼
老人秋季養生注意7個要點:
1、調節飲食,養肺生津
由於五臟衰弱,腸胃薄弱,如果飲食生冷無節,飢飽無常,勢必傷胃犯病。因此,秋季老年人應少吃多餐,多食熟軟開胃易消化之物。
2、多補水趕走秋季乾燥
秋季天氣乾燥,主要外邪為燥邪,人的津液容易損傷,所以秋季時節最重要的當數充足補水,老年人同樣如此。秋季重點養肺,而白色入肺,因此,這段時間宜常吃藕、百合、白蘿卜、山葯、銀耳、白果、梨、蓮子、荸薺等清補柔潤的「白色蔬果」。
3、提高耐寒能力,防感冒
秋季溫差變化較大,風寒邪氣極易傷人,加上老年人抵抗力和適應能力降低,尤易患感冒、肺炎、肺心病,甚至發生心衰而危及生命。因此應注意防寒保暖,有條件的可堅持用冷水洗臉、擦鼻,甚至冷水浴,以提高耐寒防感冒能力。
4、入睡時避風寒而卧
睡眠是養生的重頭戲,老年人體質差,對睡眠環境也要求較高。秋季夜裡涼風習習,就很容易受到「賊風」侵襲。所以,老年人入睡時一定要避風寒而卧。
5、注意居室通風
天涼了也要保持居室經常通風,當室內外溫度相差10℃時,15分鍾即可將室內空氣交換一遍。不要在居室內吸煙,以減少污染,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內的濕度,可以用濕毛巾擦室內的傢具,廚房最好安裝換氣扇,庭院、室內可養些花草,以調節空氣濕度。
6、加強鍛煉,增強體質
秋天的氣候轉涼,是室外運動的好時機,老年人可根據個人的愛好和興趣,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選擇適宜的鍛煉項目,如散步、慢跑、做操、練拳、打球、郊遊等。
7、愉悅身心,陶冶情操
秋風蕭瑟,自然界凄涼的景色容易導致老年人悲觀傷感的消極情緒。因此,老年人應特別注意精神保健,可適當選擇琴棋書畫、養花種草、玩物賞鳥等文化娛樂活動,以愉悅身心、陶冶情操、安度晚年。
7. 老年人中醫夏季養生健康講座
1. 中醫夏季養生健康小知識
中醫夏季養生健康小知識 1.求夏季中醫養生小知識
飲食以清淡不宜肥甘厚膩
多食雜糧,五穀為養
冷食瓜果當適可而止
冬至餃子夏至面
夏季吃面記得喝面湯營養50%都在湯里俗話說「原湯化原食」
穿衣服以淺色為主,燈光從暖光換成冷光,勤通風
睡眠講究晚睡早起睡午覺
晚睡一般23點以前必須睡覺以陰養陽
中櫻局旁午11點到下午13點之間以陽養陰
也就是中醫講的子午覺
外面氣溫高了每天人體排汗增多流失大量水分 建議每天補充2L水
防止中暑頭暈頭痛
多聽一些舒緩的音樂通過呼吸調整心神
夏季注意用溫水洗澡,可以降低神經興奮加速血液循環增強抵抗力
不可晚上整夜吹空調會引起傷風,面癱,關節痛,腹瀉等
適當鍛煉身體以散步,太極,廣播體操不宜劇烈運動
外出准備好藿香正氣水,人丹,清涼油等
2.夏季養生小常識
在炎熱的夏季里,人體陽氣外發,伏陰在內,養生專家提醒大家,想要安全健康度過夏季,一定要多了解一些日常生活的小常識。
夏季宜食清淡多吃瓜類
夏季里人的胃酸分泌減少,加之飲水較多,沖淡胃酸,導致機體消化功能較弱。
夏季應該避免使用過多辛辣的食物,因為夏季里陽氣盛,過多辛辣食物會助陽出現內熱盛。另外,油膩、煎炸類食品也盡量少吃。應多食用清淡的食物,水果、蔬菜必不可少,最好多吃一些瓜類食品,包括西瓜、香瓜、西蘭瓜、黃瓜、冬瓜等。
夏季午睡半小時左右
夏季晝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較大,容易產生疲勞,也容易犯困。因此,保證充足的睡眠非常重要。
夏季里天氣炎熱,很多人晚上睡不好覺,因此用午睡來補充有益於身體健康,可以保持充足的精力,建議人們每天用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進行午睡。當然,午睡時應避免受較強的外界 *** ,因為入睡後肌肉鬆弛、毛細血管擴張、汗孔張大,易患感冒或生其他疾病,也應注意免受風寒。
夏季不宜「快速冷卻」
夏季天氣炎熱,人們外出歸來或是運動完後,為盡快消汗除熱,往往喜歡沖冷水浴來「快速冷卻」。但由於人在陽光下吸收了大量的熱,如「快速冷卻」,會使全身毛孔迅速閉合,熱量不能散發而滯留於體內,引起高熱。同時還會因腦部毛細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供血不足,使人頭暈目眩,重則還可引起休克。因此,最好的方法是應先讓其出汗,帶走身上大量的熱,然後再採取清涼措施。
很多人運動後就都覺得渾身出汗難受,於是急忙大量喝冷飲或者吃冰棍,覺得這樣非常「爽」,可以有效解暑。其實不然,這樣對身體傷害非常大,不僅容易產生急性腹瀉,而且對身體的肺部、肝臟臘坦等都有損害。
夏季保持身心愉悅
夏季里,人們大多感覺到情緒煩躁、心神不寧、睡眠不好等,因此容易產生心神受傷。在中醫的養生理論中,早就有「夏季宜養心」的說法!
暑熱天氣里,人們容易出汗。中醫理論里有「汗為心液」的說法,夏季里,人們毛孔張開,脊橡汗液也比其他季節較多,汗出過多導致體液減少而傷津,引起唇乾口燥、大便干結、尿黃、心煩悶亂等症狀。
因些,需要了解以上夏季養生的一些小常識,幫助你健康安全度過火熱的夏季。
3.夏季養生小常識 七月養生保健重點是什麼
中醫認為夏季也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所以人們在七月工作勞動之時,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護人體的陽氣。此時,由於天氣炎熱,人易感到心煩不安、疲倦乏力,因此要特別注意自我養護和鍛煉,確保心臟陽氣旺盛,以符合「春夏養陽」的原則。
對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並加強室內通風,尤其在悶熱的天氣中要注意使用物理降溫。還要注意飲食衛生,防止腸道傳染病的發生。
暑天防中暑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此時天氣炎熱,若強烈陽光的照射過久,紅外線使人的大腦喪失調節體溫的能力,就容易發生中暑。當出現自汗,頭暈,心悸,乏力,惡心等症狀時,一定要考慮是否「中暑」了,應馬上把患者抬至通風陰涼處休息,喝綠豆湯、溫開水、西瓜汁、酸梅湯等。所以,體力勞動者、室外工作的人員,應該多飲水,同時服少量仁丹、常喝綠豆湯等,以預防中暑。
宜多食:
飲食應以清淡為主,蔬菜應多食綠葉菜及苦瓜、絲瓜、南瓜、黃瓜等,水果則以西瓜為好。
宜忌:
辛辣油膩之品。
推薦食療:薏仁綠豆粥
用料:綠豆30克,百合30克,薏仁30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
製法:將以上各用料洗凈同鍋煮熟爛,加冰糖放溫服用。
功用說明:綠豆清熱解毒;百合潤肺生津;薏仁清熱利濕;粳米和胃,共為清熱利濕、健脾和胃。
4.請問夏季養生保健小常識都有哪些
夏季炎熱之氣盛,應晚睡早起,順應自然,保養陽氣。
由於夏天氣溫高,晚上睡眠時間較短,要適當午睡,以保持充沛的精力。夏季人的消化功能較弱,食物調養應著眼於清熱消暑,健脾益氣。
因此,飲食要選清淡爽口,少油膩易消化的食物。酷暑盛夏,因出汗多,常感口渴,適當用些冷飲,可幫助體內散發熱量,補充水分、鹽類和維生素,起到清熱解暑的作用。
但過食冷飲會使胃腸受寒,也會引起疾病。特別是老年人,脾胃虛弱,更應該注意胃腸的保養。
另外運動調養 夏天運動鍛煉,最好在清晨或傍晚較涼爽時進行,場地宜選擇公園、河湖水邊、庭院空氣新鮮處,鍛煉項目以散步、慢跑、太極拳、氣功、廣播操為好,有條件最好能到高山森林、海濱地區去療養,夏天不宜做過分劇烈的運動。因為劇烈運動,可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僅傷陰,也傷損陽氣。
出汗過多時,可適當飲用鹽開水或綠豆鹽湯,切不可飲用大量涼開水;不要立即用冷水沖頭、林浴。否則,會引起寒濕痹證、「黃汗」等多種疾病。
最後可以喝汣味紫葡茶,幫助改善體質,增強機能,給自己一個健康的身體!!。
5.夏季養生小常識有什麼
夏季養生小常識
人顱內的動脈血管對疼痛是很敏感的,在高溫季節,運動勞作後頭部易出汗,這時血管擴張,如果用冷水沖洗,有可能引起顱內血管功能異常,發作時會有頭發暈、眼發黑、嘔吐的現象,嚴重的話,可能會引起顱內大出血。可見以冷抗熱的方式是不可取的。雖能解一時之急,卻並非良策。
夏天氣溫接近人體的溫度,人體散熱方式以汗蒸發為主,所以用熱來除熱才是比較好的養生方法。
1、熱毛巾擦身:夏天,人的臉面和軀干難免多汗,及時擦汗可促使皮膚透氣,但必須用熱毛巾,才能適應人體降溫節律。
2、洗熱水澡:夏天洗冷水澡會使皮膚收縮,洗後反覺更熱,而熱水洗澡雖會多出汗,但能使毛細血管擴張,有利於機體排熱。夏天該出汗時出汗,這才是符合自然規律和人體節律的方式。
3、熱水洗腳:腳有第二心臟之稱,人的腳上分布有全身的代表區和五臟六腑的反射點。
古人雲:「睡前洗腳,勝似補葯。」夏季也不例外。當時雖然感覺有點熱,但事後反而會帶來涼意和舒適。
4、喝熱茶:冷飲只能暫時解暑,不能持久解熱、解渴,而喝熱茶卻可 *** 毛細血管普遍舒張,體溫反而明顯降低,這是簡便易行的絕妙良方。
另外,加強耐熱鍛煉,提高體溫調節功能,熱適應能力增強,不但可增強體質,還可有效地防止中暑和其它熱症發生..
夏季養生之道
根據中醫理論,夏季屬火,而夏季的一個特殊階段稱之為「長夏」,又單屬土。夏季養生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雖然氣溫較高,但仍要顧護人體的陽氣。亦即常說的「春夏養陽」。陽氣是人的動力,隨季節和日月的交替變化而產生一定的波動,夏季陽氣旺盛且常浮躍於外,反易被外邪折傷,如大汗則亡陽。換言之,在炎熱的夏季,一般不宜進行大量運動, 運動之後應及時補充水分和營養物質。
2、立夏之後,北半球陽光照射充足,日照時間延長,加之氣溫升高,人的睡眠會減少。有睡眠障礙的人則更易加重,輾轉難眠,或夜卧不安。中醫講夏季宜「早卧早起」,順應節氣。若夜晚不能早睡,中午適當的午休仍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調整。夏季早起進行適度的晨練,是最佳的安排。
3、當進入盛夏時節,氣溫高且濕度大,給人以悶熱難耐的感覺,這就是中醫所說的長夏。長夏在五行中屬土,與中醫五臟之脾臟相應,而脾最惡濕喜燥,所以長夏多患脾胃病,出現食慾不振、腹瀉等症狀。脾胃虛弱的人,應及時調理好飲食,營養充足又不增加脾胃負擔,可以少食多餐。夏季動輒出汗,使人口渴,但要注意不可在飯前大量飲水,更不能喝大量冷飲,反之,極易損傷脾胃,導致慢性脾胃疾病。
4、夏季瓜果豐富,可以多吃一些,但應注意水果的性味,了解自身體質,以免造成損傷。如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大量吃西瓜、梨、獼猴桃、柚子等涼性水果;內火大、痰濕盛者,少吃桂圓、荔枝等;過敏體質,慎吃芒果、菠蘿等。又常言:「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抬死人」,李子多吃使人生痰、助濕,甚至令人發虛熱、頭昏」;尿路結石的人不能多吃草莓;胃酸多、易腹瀉的人,少吃香蕉;蘋果、桃、葡萄、哈密瓜、桑椹、西瓜等水果含糖量高,故糖尿病人慎食。
6.夏季養生小常識有哪些
1.加一些苦味食物。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鹼具有消暑清熱、促進血液循環、舒張血管等葯理作用。熱天適當吃些苦瓜、苦菜,以及啤酒、茶水、咖啡、可可等苦味食品,不僅能清心除煩、醒腦提神,且可增進食慾、健脾利胃。
2.補充鹽分和維生素。營養學家建議:高溫季節最好每人每天補充維生素B1、B2各2毫克,維生素C50毫克,鈣1克,這樣可減少體內糖類和組織蛋白的消耗,有益於健康。也可多吃一些富含上述營養成分的食物,如西瓜、黃瓜、番茄、豆類及其製品、動物肝腎、蝦皮等,亦可飲用一些果汁。
3.不可過食冷飲和飲料。氣候炎熱時適當吃一些冷飲或飲料,能起到一定的祛暑降溫作用。雪糕、冰磚等 是用牛奶、蛋粉、糖等製成的,不可食之過多,過食會使胃腸溫度下降,引起不規則收縮,誘發腹痛、腹瀉等疾患。飲料品種較多,大都營養價值不高,還是少飲為好,多飲會損傷脾胃,影響食慾,甚至可導致胃腸功能紊亂。
4.勿忘補鉀。暑天出汗多,隨汗液流失的鉀離子也較多,由此造成的低血鉀現象,會引起倦怠無力、頭昏頭痛、食慾不振等癥候。熱天防止缺鉀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含鉀食物,新鮮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較多的鉀,可酌情吃一些草莓、杏子、荔枝、桃子、李子等水果;蔬菜中的青菜、大蔥、芹菜、毛豆等含鉀也豐富。茶葉中亦含有較多的鉀,熱天多飲茶,既可消暑,又能補鉀,可謂一舉兩得。
5.講究飲食衛生。膳食最好現做現吃,生吃瓜果要洗凈消毒。在做涼拌菜時,應加蒜泥和醋,既可調味,又能殺菌,而且增進食慾。飲食不可過度貪涼,以防病原微生物趁虛而入。
6.暑天宜清補。熱天以清補、健脾、祛暑化濕為原則。應選擇具有清淡滋陰功效的食品,諸如鴨肉、鯽魚、蝦、瘦肉、食用蕈類(香菇、蘑菇、平菇、銀耳等)、薏米等等。此外,亦可進食一些綠豆粥、扁豆粥、荷葉粥、薄荷粥等「解暑葯粥」,有一定的驅暑生津功效。
7.夏季養生小常識有哪些
● 晚睡早起 夏季日照時間比之春季進一步延長,到了長夏季節,白天的時間為一年中最長的時候。
白天時間長,意味著自然界陽氣最盛,發散的最充分。因此起居活動要順應這種變化,《黃帝內經》說「夜卧早起,無厭於日」,就是要求我們睡眠的時間要減少,活動的時間要增加。
夏季晝長而炎熱,容易使人倦怠而沉湎於睡眠中,《黃帝內經》特意對此進行了提示,要盡量順應夏季的自然屬性,多活動,少睡覺,促進陽氣的長養。很多人可能都有這樣的體驗:夏天睡得越多,就越感到疲憊、無力,精神倦怠,這就是陽氣和心氣被抑制的表現。
由於夏季白天時間長,人體的陽氣總處於一種發散的狀態,午時為陽氣最盛的時段,其發散的態勢就更強。 因此,很多體質偏弱的人,尤其是心陽虛者,平時易於出現心悸、胸悶,極易在午時出現不適。
調整的方法是,在夏季的中午,進行適度的午睡,這樣可以緩解一下陽氣的過度發散;同時中午11-13點,是一天中心氣主令的時段,適度的睡眠也可以養心氣。每天中午睡眠的時間,以一小時左右為佳,不可太長,過長的午睡,就違背了夏季的養生總則。
● 不要貪涼 現代人最貪涼,許多人沒有空調簡直沒法活,不來點冰鎮飲料、冰淇淋之類的東西,彷彿夏天就無法過,這些都是有損健康的做法。夏天在五行中屬火,在五臟中,心屬火,所以夏季對應在人體的五臟就是心。
火旺自然就要燒掉一些水,水對應的是腎,所以古代中醫認為夏季心火旺,腎水衰,哪怕是大熱天,也應盡量避免吃冰冷的東西。 夏月暑熱,不宜在屋檐下、過道處乘涼,露天躺在外面看星星數月亮的浪漫之舉更是使不得,至於睡著讓人搖扇取涼,更容易招致邪氣致病。
夏天貪圖寒涼?專家認為,容易讓邪風進入組織肌肉甚至骨髓里,輕則惡寒頭痛,肌膚發熱,關節酸痛,重則誘發卒中偏癱等嚴重病症。 這聽起來似乎相當嚴重,現代人不大願意相信,實際上古人的說法並不誇張,比如說我們都知道騎摩托車的人容易得關節炎,但騎摩托車的人,關節炎不是在冬天得的。
因為冬天騎摩托車的人,把膝蓋包裹得很嚴,寒氣不容易進去。反倒夏天,人的腠理開放的時候他騎著摩托車兜風,這時候寒氣就進去了。
再比如說在廚房炒菜,本來熱火朝天、汗流浹背,然後突然想起冰箱里有個菜沒拿出來,一開冰箱一伸手,就那麼一下,寒氣一下就進去了。另外,寒涼的食物,也應盡量少食。
因為中醫認為夏季「陽氣外發,伏陰在內」。是說在夏季這幾個月,陽氣發於表,內里(比如脾胃)因此反而是寒涼的,如果再不斷地進食寒涼的食物,人體就需要動用太多的陽氣來對付這些寒涼的東西,那樣就不是順天應時,而是違背自然之舉,會消耗太多元氣。
有一句話「冬吃蘿卜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葯方」,夏天吃生薑道理就在夏三月,人體的陽氣溢於體表,體內陰寒,吃點姜,可以溫熱散寒。舉一反三,冬天主收藏,熱氣蜷縮在體內,吃點兒理氣的蘿卜,可以把體內結滯的熱氣驅散開。
所以夏天在飲食方面,要記得多往飯菜里放點姜。 講了這么多,目的就是要大家不去貪涼。
如果實在太熱,可適當用風扇避暑,如果用空調,最好是打開隔壁屋的空調,然後把門打開,待在另一間沒有空調的屋子裡。心靜自然涼,在夏天天熱的時候,不妨閉目養神,讓燥熱的心平靜下來,穿衣要注意衣料能透氣散熱,以淺色衣服為佳,居家環境宜用淡綠色、淺藍色、乳白色來裝飾。
● 晚上睡覺時 胸腹要蓋東西 即使外出露宿時,應搭個帳篷;出汗很多,不要用冷水馬上沖洗等,總之,只要能夠知道夏天也需要防止寒涼的道理,實際上方法大家都會去想的。接下來簡單談些夏三月各月的養生措施: 孟夏四月(約陽歷五月)天氣已熱,植物茂盛,大地一片翠綠。
這樣的氣候環境有利於人體心臟的生理活動。要注意衣薄被單,若感冒不可輕用發汗之葯,汗出過多會損傷心血。
老年人氣血易滯,血脈易阻,每天清晨可吃少許蔥頭,喝少量酒,使氣血流通,心脈無阻,便能防止心病發生。情志宜開朗暢懷,安閑自在,切忌暴怒傷心。
仲夏五月(約陽歷六月),氣候炎熱,禾苗茁壯,果實青青。 不要貪涼而露天睡卧,不要大汗而裸體吹風,不要吃生火助熱的食物。
飲食宜清淡,心情宜恬靜,心靜自然涼。五月五端午節,宜將艾葉懸掛門上或將貫仲放入飲水缸內,以預防夏季傳染病。
季夏六月(約陽歷七月),炎暑季節,暑氣逼人,宜避暑納涼,居通風空敞之處,水亭林蔭之中。 但切忌將身浸入冷水裡。
老年人更不宜卧月星下,宜靜心調息,常覺冰雪在心,自然渾身清爽。 正如宋代養生學家蒲虔貫所說:「避暑有要法,不在泉石間,寧心無一事,便到清涼山。」
這個時候不宜喝冰水、吃雪糕,更忌肥膩食物。老人腸胃虛弱,最易受傷,而且常是內寒外熱;口渴可用烏梅泡開水當茶飲,祛暑解渴。
8. 老年人養生知識講座
1. 老年人養生知識小講座
老年人養生知識小講座 1.在哪裡能找到適合老年人聽的健康知識講座
我人體會:第傳播健康知識目要了推銷保健品或產品老年人反感推銷;第二要講實用健康知識要總講人生百歲夢空;第三講老年病要講防治方法強調健康靠自己實踐鼓勵們增進健康信心和持之恆行動;要過度喧染老年病何怕嚇唬人;第四互動式教學好鼓勵提問和討論;第五講課和操作相結合課間測學員身高、體重計算體質指數確定肥胖程度;測量血壓;隨手測血糖等並記錄案追蹤對比判別健康趨勢和防治效;第六科普要講通俗易懂專業語言通俗化必十分精確少引用和要堆砌數字第七用多媒體講課圖文並茂形聲兼具;第八能課前發講義課給健康相關小贈品定量鹽勺。
2.高分求 老年人健康知識演講材料
1睡前洗頭要吹乾 錢勇 北京青年報11月25日 許多人有睡覺前洗頭洗澡的習慣,一則是把頭上的塵土洗掉,乾乾凈凈上床,二則是輕輕鬆鬆,舒舒服服上床睡一覺,驅除白日的疲勞。
其實,人們勞累了一天之後,晚上是最為疲勞不堪的時候,也是人們身體抗禦病痛能力最低的時候。有晚上睡覺前洗頭習慣的人,由於沒有認真地擦乾頭發,使大量的水分滯留於頭皮表面,尤其是冬天夜間氣溫較低時,殘留水遇冷空氣極易凝固。
長期有殘留水凝固頭部,從而導致人們氣滯血淤,經絡阻閉,郁疾成患,特別是冬天寒濕交加,更易成病,是造成大量慢性頭痛的重要原因之一。 內科醫生向人們解釋道,這種頭痛醫學上稱之為頭皮皮下靜脈叢炎。
這類疾病初發階段為患者頭皮局部有滯脹麻木感,大多數人是頭頂部有麻木感,並伴綿綿隱痛。檢查時可以摸到局部的頭皮增厚、增粗,甚至皮下腫塊有隆起的現象。
這類現象大多見於顱骨溝縫上,呈節段性、條索形筋結形燃咐態,有些人頭頂部也能摸到顆粒狀結節。 內科醫生提醒有晚上洗頭皮岩純習慣的人們,如果經常晚上洗頭後不能及時完全擦乾,並患有不明原因的頭暈頭痛並伴有麻木感覺的頭疾時,可能就是患這種病了,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在醫生的幫助下盡早解除或減輕痛苦。
如果還沒有出現這類症狀,應及早採取措施,首先要改變晚上洗頭習慣,其次要在洗後擦乾頭發,或者用電吹風吹乾,確保清潔、輕松、健康皆不誤。 作者:小知識 2005-4-2 16:37 回復此發言 -------------------------------------------------------------------------------- 2 回復:健康小知識 2睡到自然醒的7個關鍵 11月4日 天氣愈來愈涼,一早要爬出溫暖的被窩,真是一大酷刑。
如果你總是快要遲到了,才費力地起床,一整天無精打采、哈欠連連,你需要的是盡快設定起床的儀式,這些儀式將能幫助你不用調鬧鍾,也能愉悅地睜開眼睛。 改變總是比較困難,但想想看,每天起床的時間是一天的開始,如果能快樂地起床,一天必能心情舒暢。
1 定時 你一定聽過每天定時上床睡覺非常重要,如果你就是做不到,試試看每天定時起床,不消6個星期,實際的睡眠節奏就會與你的生理節奏相符,「規律對設定生理時鍾非常重要,」美國康乃爾大學心理系教授馬思認為。 所以也別回去睡回籠覺,這樣會讓生理節奏更混亂,一旦睜開眼,不要猶豫就起床吧。
就算周末也得保持這樣的規律。如果你每逢周末就通宵達旦,隔日再睡到中午,馬上你就會知道痛苦,星期一又要哀聲連連地起床。
馬思教授建議,就算周末熬夜,還是要在固定時間起床,中午睡個小午覺補眠,不過這種事還是愈少愈好。 2 陽光 如果早起對你而言,是不可能的任務,那就讓陽光來幫助你。
因為那些全光譜的陽光可以調節血清素(serotonin)和褪黑激素在血液中的濃度。當受到光線照射,血清素會使身體的代謝加快,當天晚上就會早點想睡,隔天也就會早點起床。
如果沒辦法一早起床就去徜徉在陽光下,也可以拉開窗簾,讓陽光照進來,或是准備一盞明燈,鬧鍾一響就打開。堅持下去,有一天你會發現,在鬧鍾響起前你就精神奕奕地起床。
3 聲音 有沒有發現你很容易隨手按掉伴隨多年的鬧鍾,因為大腦習慣忽視熟悉的聲音,因此,可以准備兩、三個鬧鍾輪流著用,或者浪漫一點用音樂叫醒你,因為音樂會促進腦中氧氣與血液的流動,讓身體也想律動起來。 聽什麼音樂好?《活力充沛24小時》的作者南西.曼森建議,如果想提振元氣,可以選類似莫扎棗州特小提琴協奏曲的音樂;想要一早就精力充沛,可以選舞曲 4 深呼吸 起床後,深呼吸可以讓身體踏出舒暢的一天。
先緩緩地吸氣,彷彿吸至頭頂,再將所有的氣吐出來,停兩秒鍾後,再做一次,可以讓身體充滿早晨新鮮的空氣,一天也容易神采奕奕。 5 水 一起床後,馬上就去找水喝,會讓身體知道新的一天要開始了。
而且人類在睡眠時間會發汗約一杯水的量,若前一晚喝了酒,更會讓身體如同置身沙漠一般,所以先喝水,然後進廁所將老廢的物質排出,會讓身體很舒服。 6 香味 香味也會 *** 腦部,提高知覺機能,趕走睡意和疲勞。
所以有人一早煮咖啡,用咖啡香叫醒自己。如果你的陽台上種有香草植物,也可以在洗臉台上放滿水後,摘一片薄荷浸泡水中,薄荷有促進血液循環的效果,此舉也有益於皮膚。
7 甜味 一早起床總覺得暈頭轉向,因為經過一夜的消化,此時腦中毫無營養,腦部的能量來源就是葡萄糖,這時馬上補充含有甜味的食物,如香蕉、蘋果,馬上會有效果。 試試看,美妙的清晨正在等著你。
作者:小知識 2005-4-2 16:37 回復此發言 -------------------------------------------------------------------------------- 3 回復:健康小知識 3無名指戴戒指有益健康 6月9日 按照中醫學人體經絡的分布,在手的無名指上有一條叫做三焦經的經絡,它是調整人體荷爾蒙分泌的主要通道,還可用來探明和發現內臟器官的情況和發病部位。因此,有人稱結婚戒指是「人體荷爾蒙分泌促進器」。
作者:小知識 2005-4-2 16:38 回復此發言 -------------------------------------------------------------------------------- 4 回復:健康小知識 4長期使用電腦危害女性 6月2日 長期從事與電腦工作有關的女性比一般非電腦工作從業人員。
9. 老年人中醫保健知識講座內容
老年人中醫保健知識講座內容:當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現狀以及老年人在秋冬交替季節應該注意的合理飲食習慣及運動習慣,普及老年人中醫養生保健知識與方法。
使中老年朋友增強了自我保健意識,提高了科學保健水平,使老年朋友們受益非淺,深受中老年朋友的好評。發揮中醫葯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的作用,倡導科學生活方式和習慣。
10. 老年人健康保健知識講座總結範例
老年人的健康關繫到一個家庭的幸福指數,對於老年人 健康知識 講座,大家有哪些 總結 ?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編的老年人健康知識講座總結,大家快來看看吧。
老年人健康知識講座總結第一篇
隨著中國老齡化速度的加快,老齡人口數量不斷增多,老年人的健康成了居民幸福指數的晴雨表。為了滿足居民對自我健康管理的需求,密地街道礦運社區特邀請市疾控中心、省營養學會張家華教授於6月24日上午九點在機電娛樂中心講授《健康新觀念與營養保健》,社區工作人員、轄中枯區居民共80餘人參加活動。殲孝
張教授自帶課件,以詼諧生動、通俗易懂的語言,從身邊的例子入手結合 醫學知識 ,圖文並茂地講解了老年人健康長壽、遠離疾病等方面的知識,使居民們對老年人養生知識有了更多的了解。此外,張教授還講解了針對糖尿病、高血壓等老年人常見病等方面的食療知識,倡導居民樹立科學、健康、正確的飲食理念。
通過這次健康知識講座,社區群眾對老年人常見病的症狀和治療 方法 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合理飲食和健康生活常識,學到了一些醫學常識,這次健康知識講座,將對社區群眾今後的生活提供科學、健康、有益的指導。
老年人健康知識講座總結第二篇
為進一步提高社區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普及老年人健康保健知識,形成健康飲食觀念,建立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興中社區特邀請了溫州市健康 教育 所所長陳鐳在社區開辦老年人健康素養知識講座。
講座過程中,健康講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枯燥乏味的健康理論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分析了老年人健康問題的歸因和防治,闡述了健康養生的奧妙所在,傳授了膳食中無處不在的養生之道,並著重講解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戒酒、心理平衡四個方面的原因。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案例,為大家帶來了豐富的保健知識和健康的生活理念,也解開了許多老年人關於如何保健方面的困惑。同時,老年人們也積極參與互動,了解了平時日常生活的保健誤區,講座結束後,大家紛紛表示受益匪淺,直誇講師講得好。
本次活動的開展,不僅充實了社區老年人的生活也進一步提高了社區老年人的健康知識,從而使得社區老年人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更加關注,幫助他們樹立崇尚健康的生活理念和形成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
老年人健康知識講座總結第三篇
為了增強老年人的自我保健、防病強身的意識和能賣改洞力,樹立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營造“人人享受健康”的氛圍。6月17日,永紅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錦陽花苑社區二樓會議室舉辦“老年人保健知識講座”,此次活動吸引了30餘名老年朋友參加。
講座上,永紅醫院的沈醫生結合自身幾十年的工作 經驗 ,深入淺出,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詳細講解了《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中風》這四種中老年人常發病理及預防 措施 ,就如何做好合理膳食、如何合理運動並保持心態平和,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和老年人眼疾症狀、癌症病徵等知識作了交流。沈醫生語重心長的告誡、富有哲理的語言贏得了在座中老朋友的陣陣掌聲。
通過舉辦中老年人健康知識講座,普及了健康知識,同時也進一步增強了老年人對健康知識的了解,激發了老年人關愛自己、關愛健康的自我保健意識。
講課結束後,許多老同志就一些自己關心的問題向褚醫生咨詢,進行了互動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