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美懷疑敬老院大爺是殺人兇手是什麼電影
《小美懷疑》是一部法國電影,由馬克·科萊特執導,米歇爾·艾普羅斯、瑪麗·菲茲萊拉、索爾·洛克、讓·克洛斐爾主演。故事講述了一個小女孩小稿帶美懷疑一位住在老人院里的老人是殺人兇手。影片以少女的眼塵寬光,描寫了兩代人之間的距離,把老人的經鍵兄蘆歷和復雜的心理活動融入到一個完整的故事之中,探討了彼此之間的相互依靠。
Ⅱ 求個電影很久前看到忘記了 好像不是美國的
這個電影可能是《天使的誘惑》(The Angel's Promise)。該電影講述了一個年輕女孩在經歷了一系列的挫折和磨難後,最終成長為一個堅強、有愛心的人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叫做艾米的女孩,她生活在一個貧窮的家庭中,家裡的經濟狀況非常困難。為了掙錢,艾米開始在一家家政公司做保姆,她的工作是照顧一個富有的家庭的女兒。在這個過程中,艾米結識了這個家庭的女兒,她發現這個女孩非常需要保護,於是艾米開始教她如何保護自己。
然而,艾米的善良行為並沒有得到家人的認可,他們行鍵認為她在利用自己的身體賺錢,而不是真正地關凱睜心這個女孩。最終,艾盯帶歲米被家人發現,她被迫離開了這個家庭,並被判入獄。在監獄里,艾米遇到了一個叫做湯姆的男人,他是一個犯罪團伙的成員,他告訴艾米他的生活經歷,並鼓勵她重新開始生活。
最終,艾米從監獄出來,並發現自己有了一個女兒。她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並決定用自己的力量來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Ⅲ 美國養老院因新冠肺炎死多少人死亡率多少
美國養老院因新冠肺炎死20萬人,死亡率26。華盛頓——美國政府周五宣布,若設施條件沒有改善,最糟糕的養老院將面臨更嚴厲的懲罰。在新冠肺炎暴露了護理不足和設施中長期惡化的極端人員短缺近兩年後,對一些養老院的審查加緊了,這些養老院長期以來一直惡化了100萬人。養老院居民死於新冠肺炎的可能性要大得多。截至2月,已有20多萬養老院工作人員或居民死於該病毒。
Ⅳ 行屍走肉養老院為啥被刪除
血腥。行屍走肉養老友亂院被刪除,是因為內容太過血腥,恐怖了。《行屍走肉》是一部由弗蘭克·德拉邦特執導的美國恐怖電視系列劇,安德魯·林肯、諾曼·瑞杜斯、勞倫·科鬧告蘆漢、史蒂文·元等主演。是電視史上第一部正宗的喪屍電視劇。主要講述的是主人公瑞克是亞特蘭大城郊一座小鎮的副警長。在執行公務的過程中,瑞克遭到槍擊,傷勢嚴重,被人緊液帶急送往當地醫院進行搶救。當瑞克醒來之後發現,世界已經喪屍蔓延、危機四伏。
Ⅳ 關於行屍走肉養老院的
http://tieba..com/p/1971502984?see_lz=1這帖子里第一個視頻,刪減版的沒有字幕,裡面的人除了外面的幾個變成了行屍,剩下的都死了,而且是頭部中槍。憑我的英語水平不能全懂,不過有一部分聽明白了,安德里亞說這些人可能是被行屍襲擊的,達利爾說行屍不會這么殺人(槍爆頭)很明顯是有人襲擊了這里
Ⅵ 如何看待美國護工用多種手段殘殺37名病人並稱自己是為了幫病人解脫
我們在社會生活的人,都有一種善良的心態,比如看到老人和孩子,我們會主動的進行禮讓,同情那些生活比較困頓的人。這是一個人最起碼的同情心,每一個人對於生命都是很尊重的,所以人會有一種相互包容的感覺,相互尊重對方的生命,這才是正常的人,當然有一些極其卑劣的人,他們眼裡生命是沒有價值的,不值得珍惜。
今天我看到一個消息,美國俄亥俄州政握燃府發表一個值得慶幸的消息,說的是當地監獄發生一起斗毆的事件,有一名犯人被打傷,之後治療無效死亡,我之所以不同情這個人是因為,他殺人不眨眼。這個犯人曾經是引起世界的轟動,他擔任護工10年,竟然親手殺死37名醫院的病人,最後被判無期徒刑。
那是1987年的事情,當時人們都記住一個名字唐納德.哈維,他就是我上面說的殺人狂魔。這個人殺人之後在法庭上面依舊辯解自己的罪行,他自己說的是【我覺得我做的是正確的。我讓他們解脫了……我是在幫他們。】如此冷血的話,給我一種不寒而慄的感覺,真是一個罪惡深重的人。
唐納德.哈維能夠說出自己是幫助病人解脫,其實是一種惡意的辯解,他所段前虛作的事情根本不是解脫病人,而是發泄自己對社會的不滿,或者說是發泄自己的工作之後的情緒,這點當時的一些心理學家和研究犯罪的人,都作出過相應的評價,他們的意見幾乎是統一的,這個人是心理扭曲的殺人狂。
我覺得這件事情裡面唐納德.哈維扮演的角色,比較符合美國社會上一些極端個人的心理,他們在美國這樣的政治體制中被邊緣化,所以這些人會拿一些無辜的人做出悔頌靶子,美國有很多這樣的極端殺人事件,幾乎年年都會發生,所以唐納德.哈維就是美國這些人中的一個代表!
Ⅶ 美國一部很長的電影 好像有6個故事的
雲圖!!!
1850年前後,太平洋,罹患寄生蟲病的美國公證人亞當·尤因從查塔姆群島乘船回國,航行途中目睹震驚場面。
1931年,比利時西德海姆,身無分文的英國年輕作曲家羅伯特·弗羅比舍在音樂大師門吵慎笑下經歷諸多愛恨情仇。
1975年,美國加州布衣納斯·耶巴斯,小報記者路易莎·雷冒著巨大危險調查核電站工程中的腐敗和雇兇殺人。
21世紀初,英國,被黑道追殺的出版人蒂莫西·卡文孝畢迪什被軟禁在一家養老院中,苦不堪言。
反烏托邦升含時代的未來,內索國,宋記餐廳克隆人服務員星美-451反抗著締造和剝削克隆人群體的社會。
後末日未來,夏威夷,失去父親的牧羊少年扎克里與高科技文明倖存者不期而遇。
六位主人公或許是同一靈魂的化身,卻又被印上截然不同的胎記。波詭雲譎的故事情節與亘古不變的人類本性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絢麗無比的雲圖。
Ⅷ 第六季讓美恐粉炸了!年度最恐怖電視劇怎麼嚇人
作為一個《美國恐怖故事》第三季才入坑的迷妹,除了補劇之外,最激動的事情就是追劇!
《美國恐怖故事》2011年播出第一季《凶宅》,到現在6年了。每年一季的速度還是很穩健的,雖然從第四季到第五季收視率和口碑一直在下降,但清穗耐是第六集一開播,美恐粉就炸了!
9月14日星期三晚播出的《美國恐怖故事:羅阿諾克》(American Horror Story: Roanoke)第一集,觀眾人數830萬,18-49歲成年觀眾560萬,在全劇總觀眾、18-49歲和18-34歲成年觀眾人數中名列第三;在FX全網16.3萬部電視劇中也是成績斐然,18-34歲第三,18-49歲第五,總觀眾第七。
與去年《美國恐怖故事:酒店》(American Horror Story: Hotel)的平均收視水平相比,第六季首播集18-49歲觀眾上升了52%,總人數增加50%。
不少觀眾表示,《美國恐怖故事:羅阿諾克》絕對又回到了《美國恐怖故事》的巔峰時期!小溫柔我看了2集,至今心裡都毛毛的。
和前五季相比,第六季最大的亮點就是敘事模式的變化,沒有片頭,正式在開頭提醒,這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請觀眾酌情欣賞。
然後,就開始了「紀錄片」式的故事。
男主角馬特在瑜伽課上認識了自己的瑜伽老師,
也就是女主角謝爾比,
就在二人相親相愛,馬特升職、謝爾比懷孕,決定結婚的時候,馬特被街頭暴力攻擊,馬特昏迷。
夫妻倆決定離開城市,回歸鄉村。
於是二人毫無意外地在森林(荒郊野嶺)中發現了一棟大房子,美!大!而且!便宜!(一看就有問題)但是二人還一定要花上全部積蓄買下來。
雖然謝爾比有一秒懷疑這房子是不是有問題,但最終還是住了進去。(套路太深)
第一集的高潮有兩處。
第一處是謝爾比一人在家,看見了兩名小護士。
二人的身份在第二集中有交代:曾經是這棟房子的主人。她們開了一家養老院,以殺人為樂,至於具體殺誰,那就要看二人最近喜歡什麼單詞了。真的是殘忍。
但是有一天二人突然消失,全無下落,劇中給的線索是被更大的邪惡勢力收服。
美恐第六季看起來,竟然更像是一部推理懸疑劇。總有一些小小的線索被發現,以便引出更大的故事。
第二個高潮,就是謝爾比在面對恐怖選擇逃跑時撞到一個人,然後她在樹林里迷路,遇見了半豬人。他們在舉行某種儀式,將豬頭套在人頭上,再吊在木棍上燒死。
這段引出了豬頭人的另一種勢力。
大家仔細看,右邊的竟然會Lady Gaga。
除了這兩種勢力,第二集又出現了第三種!那就是一直在和Lee的女兒說話、玩耍的人。
目前《美國恐怖故事:羅阿諾克》的評分已有8.4之高。
絕對有趕超前幾季的勢頭。
《美國恐怖故事:羅阿諾克》開頭說根據真實故事改編不是沒有道理的。
Roanoke(洛亞諾克島)是美國弗吉尼亞州的一個城市。
1500年代晚期,英國首族賣次嘗試在北美的洛亞諾克島殖民,它就位於北卡羅來納州沿岸不遠處;因為食物短缺且遭受印地安人攻擊,第一批殖民只好返回英國。
1587年,英國在洛亞諾克島上創建了第二個殖民地,這也是第一名出生於北美的英國嬰兒——弗吉尼亞·戴爾(Virginia Dare)的出生處;殖民地領袖約翰·懷特(John White)回到英國求取進一步援助,當他於1590年回到洛亞諾克島時,這里已無人居住,所有的殖民者神秘消失,只留下了樹上的刻字Croatoan。
其實在第一季凶宅中也有關於Croatoan詛咒的對話。
截至目前,最血腥暴力的就是護士姐妹了,最神秘的是在窗外招手的藍衣人。
最後,大家一定不要著急棄劇,前兩集+女人的直覺告訴我,這部劇答春值得追下去!好奇第三集會不會出現第四股力量!
推薦閱讀: 影市太低迷!逗鳥加櫻桃小丸子加中情局特工也難救市(投票)
編輯:秋醬 大殼
歡迎關注《影視風尚標》微信公眾號:ysfsb0606
轉載、投稿可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
Ⅸ 縱火案犯罪心理學
核心提示: 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先採用法醫催眠術進行偵破的案例之一。不過,由於催眠術是一種運用心理學原理發展起來的、與人的主觀狀態聯系密切的技術,所以在以自然科學占絕對優勢的科學領域中,這種做法,在當年引起了極大爭議。而接受催眠的證人,也因說的是「夢話」而被取消庭審作證的資格。
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先採用法醫催眠術進行偵破的案例之一。不過,由於催眠術是一種運用心理學原理發展起來的、與人的主觀狀態聯系密切的技術,所以在以自然科學占絕對優勢的科學領域中,這種做法,在當年引起了極大爭議。而接受催眠的證人,也因說的是「夢話」而被取消庭審作證的資格。
1992年8月9日夜晚,華盛頓州西雅圖城外3個相互之間距離只有幾公里的教堂同時淹沒在火海之中。第二天清晨,當路德教教區的居民來到這里時做禮拜時,發現教堂已變成一片廢墟。震驚之餘,理查德·洛茲牧師決定,照常舉行禮拜活動。人們於是把停車場作為臨時教堂,在余煙渺渺的灰燼之中聚集在一起,舉行了禮拜儀式。
火災因何而起?警方到達現場後,對廢墟上的碎石進行了化學檢寬猜測分析,但沒有發現有助燃劑的痕跡;火災警犬也進行了尋找易燃液體的蹤跡,但依然毫無結果。不過,令人恐慌的是,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中,又有8座教堂發生火災,其中6座是路德教教堂。
分析「心理曲線」
根據連續發生似乎有針對性的火災事件,警方分析,不排除縱火者為追尋刺激而為。接下來的幾天,火災越來越頻繁,有一個晚上竟然發生12起,而且火災發生的地點已轉移至商店和私人住宅,人們在半夜裡穿著睡衣站在房子外面,旁邊是哭泣著的孩子們。
恐慌的居民們開始自發組織起來,值更巡邏,地方消防人員也整夜巡邏,但火災還是未能避免。這個縱火者總是比消防隊快一步,他知道消防隊的行蹤,當消防隊感到現場時,他已經開慎腔型始在別處放火了。
當地警察局成立了特別工作組調查此案。他們抓捕了一些嫌疑人,對其進行心理曲線圖檢測分析。心理曲線圖是心理學家通過對以往縱火犯的資料進行分析整理,然後通過他們的共同特徵,總結出縱火犯的一般行為規律。根據心理曲線圖顯示結果推斷,該案的縱火犯應為白人,男性,18~20歲;酗酒或吸食毒品,也可能兼具這兩種嗜好;他可能非常聰明,但在學校時成績不佳;也可能受到過嚴重傷害;他可能是售貨員或送貨員,因為他看起來對這個地區的許多地方都非常熟悉。
當警方緊鑼密鼓進行分析偵察的時候,縱火者依然肆意而為,不過在縱火案件發生後的第二個月,即他第28次縱火的時候,他開始有所疏忽,在一個縱火點附近的玻璃上留下了兩個指紋。
警方取下指紋後,將其輸入電腦,與檔案中的幾十萬個指紋進行比較,但卻沒有發現與之相匹配的指紋,這意味著該人可能沒有犯罪記錄。
又過了兩星期,在縱火犯第42次縱火的時候,警方在附近的雪地里發現了尿液。法醫採集了尿樣,准備進行DNA檢測。但由於尿液與雪混合在一起,很難把細胞離析出來進行分析。
幾個月過去了,火災還在繼續。1992年9月22日,午夜過後,一家居住著400多人的養老院突然發生火災,有3名老年婦女因此喪生。
復原記憶殘片
到目前為止,警方的壓力更大了,他們要尋找的已不僅是縱火犯,而且還是一個殺人犯。
此時,媒體的介入使一條重要的線索陡然出現。一位女士介紹,她曾在一個案發現場附近被一個衣著考究的男人撞到,這個男人的服裝品位及身上的氣味——酒精、美容水或科隆香水的氣味,讓她覺得他很特別。她記得,當時那個男人神情興奮,還和她提到了那些火災。她留神看了一眼他的車牌號碼,但卻很快忘記了。而且,由於這件事情發生在幾個星期之前,她對那個男人的長相已經非常模糊。
根據這種情況,調查人員決定對這位女士採用「法醫催眠術」,以便獲取更為詳盡的線索。
刑事偵查中的法醫催眠術是運用催眠的方式,使被催眠者重新體驗過去某一時間曾發生的事件,以增強記憶,從而找出線索。一般情況下,在運用該偵查方法時必須嚴格遵守法醫催眠的規則,只可對被害人和目擊證人採用,但不得針對犯罪嫌疑人使用,因為催眠術一旦被濫用,其危害性不可低估。
不過,一旦證人接受了催眠術,大多會被依法取消庭審作證的資格。因為盡管催眠狀態下所獲得的證言也屬於科學證據,但終歸是運用心理學原理發展起來的一門與人的主觀狀態聯系比較密切的技圓祥術,在以自然科學占絕對優勢的科學領域中,這種做法爭議頗大。
為檢驗受試者是否為催眠術的絕佳人選,受試者首先要接受一番受暗示性測驗。當願意配合警方調查縱火案的這位女士在接受測驗後,法醫發現她具有極強的接受能力,十分適合催眠術,她的大腦中彷彿有一個「畫面存儲器」,這使她具備某種特殊的回憶能力,這種能力是大多數人不具備的,在接受催眠的人中也非常少見。
法醫採用了鬆弛法,試圖在女士的記憶中找到一個特定的點,然後通過這個點觸發她的其他記憶。之後,女士便會回到過去,就像看電影一樣,把她所看到的一切都告訴給法醫。而酒精氣味就是這個「特定的點」,這是因為當女士的腦海中出現這種氣味時,她的記憶閘門驀然打開,她開始記起失火那晚她所看到的情景。
她回憶起了那個男人的樣子:高個子,偏瘦,頭發向後梳,衣著考究,穿一件白色襯衫。他開著一輛異常潔凈的轎車,大概為藍色。當被問及是否記得車牌號碼時,她記起了前3個號碼:「K」、「4」和「M」。
在華盛頓北部,有50萬輛私家轎車的車牌號上都有字母「K」。因此,調查人員認為,證人提供的嫌疑犯的體貌特徵才是最關鍵的信息。他們將這些描述記錄在案,然後,交給拼圖師約翰·漢茲。與此同時,這位可敬的女士再次接受了催眠術。
合成面部拼圖
在二次催眠期間,拼圖師漢茲與女士進行了交談,他讓女士將那個男人的臉分成幾個部分,試著回憶他相貌中的一些特殊細節,然後,他將按照其臉部特徵進行分類。例如,人有9種不同形狀的眼睛,5種不同形狀的頭顱等等。為喚起女士的記憶,警方還使用了聯邦調查局的面部識別目錄冊,目錄里包含數千種面部特徵圖片,所有這些圖片都可以對女士起提示作用。
這種把口頭的描述轉換成視覺圖像的過程,是訪問技巧和繪畫才能的非凡結合,難度很大。不過,漢茲最終完成了一幅肖像繪制。當女士看到這幅肖像時,非常激動地認定,畫上的男人與她見到的男人非常相象。
在無節制的縱火持續了5個月之後,調查小組在《先驅報》上公布了這幅肖像和心理曲線檢測圖,為避免誤導,還公布了其他兩幅相似的肖像。不久後,這些線索就發揮了作用,一位名叫喬治·凱勒的老人找到了警方。
這位老人自《先驅報》公布線索後就開始生病,雖然他的各種條件不符合警方的推斷,但他的兒子保羅卻與警方提供的線索相一致。
老人發現,在縱火事件發生時,他的一張信用卡曾出現在現場附近的加油站里,被用來購買汽油。他不敢相信這一切都是真的,他又仔細核查了報紙上提供的線索,發現嫌疑人肖像與兒子保羅驚人地相似,而通過心理曲線檢測圖歸納出的嫌疑人特徵也與保羅相符。保羅現年27歲,在自家廣告公司——凱勒廣告代理公司工作,他的銷售路線可經過所有的失火地點。保羅和家人一樣,也都信奉路德教——這可能是許多路德教堂遭受襲擊的原因。同時,保羅非常聰明,但上學時學習成績差,他並且酗酒,在縱火案開始之前,他正在離婚,支離破碎的生活使他心情混亂。
保羅的父親還告訴警方,保羅一向對火很著迷,他曾申請過消防隊員的工作,但未獲批准。保羅在9歲時曾無故縱火。不過,在他12歲的時候,曾遭到一個志願消防員的性騷擾,給他心理造成很大傷害。
調查小組開始監視保羅,他們跟蹤了他10天,希望能夠在他作案的時候將他逮捕,但困難的是,他們經常丟梢,無奈之下,他們決定將保羅收監拘留。由於保羅堅持聲稱自己是無辜的,在審問進行了15分鍾之後,調查人員改變了審訊方法,他們開始不停地稱贊他,說他是最棒的縱火犯。保羅很快被糖衣炮彈攻破了,他承認自己曾縱火75次,其中包括養老院那起。他總是夜晚行動,不使用任何助燃劑,整個實施過程驚人地簡單——下車後,隨意步行至某個地點,然後用打火機點火。時間愈久,他變得愈大膽,他甚至可以一邊放火,一邊透過窗子看屋子裡的人吃晚飯。
經檢驗,保羅的指紋與在火災現場窗玻璃上發現的指紋完全吻合,他的車牌號——華盛頓K4M6SR,其前3個字碼與被催眠的證人記得的字碼完全一樣。證據確鑿,保羅最終以縱火罪和謀殺罪的罪名被判處99年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