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果父母年老了自己沒時間贍養,送他們去養老院好不好
父母將我們含辛茹苦培養長大,不是為了他們老了之後我們送他們去養老院的。老人和自己住多好啊,父母高興,我們每天回家家裡還有人等候。還有句老話說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呢。
分情況看待吧,如果自己和家人的確沒有什麼時間陪伴父母,而父母又年事已高,那麼把他們送進一家比較先進舒適的養老院,也是挺好的決定。但如果自己有時間,父母也不願意去養老院,這時候再強硬把他們送進去,就是極其不孝順了。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的人忙於工作被迫把老人送到養老院,空閑時候去探望。這種是可以理解的。還有的就是把老人接在身邊,也不盡贍養義務,不給老年人提供生活保障。這樣還不如送養老院的孝順。
② 送父母去養老院的優點
優點如下:
1、能讓老人享受到更優質的服務,養老院作為專業的養老機構,首先服務得到位。如果照顧不周,老人就可以選擇去別家養老,因此這成為了必須的立業之本。
2、能讓老人有時間去干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幾乎人人都看到過老人在樓下下棋閑聊的場景。許多愛好因為種種原因不能進行,而養老院有這樣的活動,同齡人在一起聊聊天對老人的身體健康也有好處。
3、能讓老人過上有規律的生活,很多老人天不亮就起床了,這對於一些老人身體健康弊大於利。養老院提供一日三餐,並且實行營養搭配,所以能使老人睡得香、睡得好,精氣神也很好。
4、能讓老人找到靈魂之間的共鳴,越老越孤單這是人之常情。養老院會讓老人自由支配時間去找到知心的朋友,而且也不會擔心代溝問題。
5、使兒女與老人的關系更融洽,因為時代不一樣,教育孩子方面也不一樣。這樣一來就減少了摩擦,子女常常探望,盡盡孝心也能讓老人感受到溫暖。
③ 父母年紀大了,該不該把他們送到養老院
隨著我們一天天長大,自己的父母卻一天天的在變老,而當父母年紀大了之後,自然就會面臨著兒女給父母養老的問題,但是現在社會壓力也是非常大的,父母到了年紀大的同時,兒女正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時候,一邊要忙碌著工作,一邊還要忙碌著孩子,這邊還要兼顧著父母,難免會有不周到的時候,有些人就會考慮是否應該把父母送到養老院呢?
其實關於父母到老了之後,究竟要不要到養老院養老已經成為了一種熱門的話題,每個人對於養老院的看法也是不一樣的,但希望大家能夠好好的去了解一下現在的養老院。拋去對於養老院的舊觀念,養老院是一個給老人提供更優質生活的地方,並不是一個圈禁老人的地方。
④ 花錢把父母送進養老院,是孝順還是不孝順
謝謝朋友的邀請!我是一個有著十年養老院院長工作經驗的養老人!十年來接觸過數千老人及其子女,見證了許多孝順的子女和不孝順子女,在此談談自己所見所聞的體會。
由於中國五千年來的家庭養老的文化!養兒防老是最基本的孝道文化,如果退回去十年,一般來說老人是不願進養老院的,兒女也不願把父母送入養老院,就是怕左齡右舍和 社會 說閑話!說不孝!而當時的養老院入住的老人,確實大多是「五保戶老人和三無老人」。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的變化和改變,而且養老院的建設和硬體設施越來越完善!環境優美!服務優質,醫療衛生齊全!已經完全不一樣了!所以,今天的 社會 兒女和老人, 社會 和人們對過入養老院養老的觀點逐漸在變化!養老院養老已在逐漸被人們接受。
根據目前的趨勢,養老院是多數人的第二故鄉,也是人生的最後停靠站。我的一位老年朋友,是一位86歲的老奶奶。去年她生病住院了,在醫院連續住了3個月。住院期間她考慮得最多的是出院後是否回到自己孤獨的家裡,她讓我給她拿主意。
她只有一個兒子,兒子家庭不屬富豪,兒媳婦也不是省油的燈,給不了老人的經濟補助。老奶奶是工廠退休,退休金每月2000元。我跟她算了一筆帳。反正兒子家裡是進不去的,如果回到自己家裡,老奶奶一條腿不能動,生活不能自理。請個保姆,月薪2000元請不到人,還有兩人的生活費,家用的電費、水費、零星開資,加到一起2000元還不夠花,還有面臨保姆虐待的風險。
老人家曾多次生病住院,也沒積蓄,不是政府報銷葯費她早已無法生存下去了。請保姆來家裡照顧,除了自己的2000元退休金,其它的錢以哪裡來?最後決定去養老院!老人家進養老院3,4個月了,我多次去探望她,她的精氣神一次比一次好。養老院里有伴聊天有伴玩耍,有吃有住有人照顧。每月向養老院交納2000元,恰好在她老人家的承受范圍之內。人舒服了又省了錢有何不可?
題主的說說花錢把父母送進養老院,是孝順還是不孝順?這可不能一概而論。一般兒女上有老小有小,侍候不來。自己要出去工作賺錢的,總不能為了照顧老人一家人都不生活了。無奈之下把父母送進養老院,自己也會經常去養老院探視老人,逢年過節可以把老人接回家裡聚聚,這樣的子女是孝順的。
有個別子女把老人當包袱,把養老院當著為自己御載的地方。將老人送進養老院,自己再也不在老人前露面了!這是明顯的不孝之舉。
花錢將父母送到老人院是孝還是不孝,
這個問題要從多方面去評論才能得到有效的解決途徑,普羅大眾,各種各樣的家庭狀況都有不一樣的原因,自古忠孝難兩全。
對於我已邁入古稀之年的人來說,當然希望兒女盡孝,但人生不如意事 十常八九,在此我將自己真實感受彼此評論一下,假如父母在七八十歲的時候不幸染上中風偏癱,醫生告訴你可能要照顧三到四年,每天都要幫父母做著同樣的事情,就是煎葯,洗澡,上廁所,喂父母每天都要吃的東西,時間長了你是否能做得到?即使只是父親一人得病,但監介局面還是有點不好意思,長時間兒女如果做得到的話,的確是忠孝兩全。
前提是,你家庭條件非常優越,夫妻兩人只照顧孩子和兩老,不愁衣食,即使如此也是少見。
古人雲久病床前無孝子,所以我自己認為,如果兒女送我到一家好一點的老人院,或者請一個護理也是忠孝兩全了,我們老人也不能太過自私,兒女們要養家糊口,絕不能拖垮兒女,人生在世,,必有一死,奈何,這是我自己的想法,不值評論。
年輕的要工作!不工作在家服侍嗎?不工作那有錢開支?我們要理解要體諒不是埋怨!送去養老院不是不孝順只是迫不得已!
我覺得取決於父母的意願與兒女對老人的關愛度多少。也就是花錢把父母送進養老院,是孝順還是不孝順。
比如:我老公公今年87虛歲,身體硬朗。婆婆去世後,他以前在兒子家住過,兒子給買房子自住過多年。當時有4個兒子在身邊,也常去探望,遠道的三個兒子也年年節、假日回去與他過春節。後來兒子給他換了一個130多平的大房子,有兒媳、孫女同住。因為,她們返回外地,他一個人也住不了大房。大家正商議他去誰家養老,他上街溜達自己有了答案。
原來,他在廣場溜達,遇到一對外地夫妻70歲左右。他們獨生兒子定居深圳。男士在鐵路退休,他們自己不愛做飯,住進了老公公所在縣城全省樣板養老院。他就跟隨著人家去了養老院。回家就召集6個兒子聚會商量,二大伯哥走了。他要去養老院。
有時孝就是順,6個兒子開車去了養老院,實地考查。真實不錯,寬暢明亮,一塵不柒。有健身、游樂中心,由於新建,一切安好。每天,有專人送水、洗衣,定點吃飯。飯後有玩撲克的,有打麻將的,還可以在院子里溜達,每人一個小冷櫃,可以放些水果。
那裡住的老人非常熱情,個個笑容滿面。我們三家去看老人,他們就打招呼問:你們來看誰?在那邊了,兒女多就是好,一來一大幫。
老人住進養老院後,他得到了更多關愛。本地的兒孫定期去看他,買水果買好吃的。遠處回來的兒子、兒媳。孫子、孫女,都把老人帶出住賓館,又吃又喝又玩。所有年、節兒子全接回家過節,比他去養老院前還熱鬧。所以,老人去了養老院,做兒女的常去看看,陪老人聊會天,那就是孝順。
如果,你把父母推進一個條件差、服務不到位的養老院,對他們置之不理。不理不關,不看不愛,那就是不孝。特別是我們這一代,都是獨生子女,那養老最好的方式就是去養老院。也是為了不給兒女增加負擔。
我有一個小同事,他父親去世後,她母親身體不好,自己很難照顧自己。他從外地考入我單位後,住在單位宿舍。他只能把母親送到敬老院,他每天下班去養老院陪媽媽聊天,他是無奈送媽媽上養老院。
我老媽不願意去養老院,她今年81,老爸走了10年,她一直自己過,我住的遠,其他兒女住的不遠。她做好吃的,全家就都回去聚。我負責買菜,除了冬日,我能做到每周必回,爸爸在時就那樣。每次都是大包小包往家拿。但是,有一點,我是絕對公平,我們結婚後就給公婆養老費,每年都回去過春節,千里之遙。他們來我家住一到三個半月,我也是大包小包往家買,讓公婆嘗遍當地 美食 ……
我老媽二樓鄰居,老爺子97,前年老伴去世,他家就是兒女定期來老人家照顧與陪伴老人。我同學婆婆在外地,他們也是定期去照顧婆婆。我老媽我們也決定她不願意做飯時,去老媽家輪留照顧,我媽說:還是在自己家裡生活方便自由,兩個電視隨便看。
花錢送父母去養老院,因為自己照顧不了正常,也是孝順。但是聽之任之,不管不問。不問不看,節假日也置之不理,不讓老人享受天倫之樂就是不孝。
誰都會老,我們今日的孝順,就是兒女的樣板。讓老人晚年平安幸福、快樂才是兒女應盡的責任與義務。無論採取哪種養老方式,多些關愛,常去看看,多些陪伴,有愛哪都是老人的家。讓父母平安快樂度晚年,才是兒女的首要任務……
圖一:老公公養老院餐廳
圖:走廊
圖三:活動室,打麻將的就是老爸
人是感情動物,親情占首位,尤其到了老年,最期待的是,多看一眼陪伴多年親人,當老人臨終前心裡明白,不會說話,那時他會以留戀不舍的眼光尋找什麼?尋找沒有在場兒女。老年人被送進養老院,對老年人內心感覺,是一生的悲哀。他能養你小,你就不能養他老?你養他老有難度,影響賺錢,影響生活?可他養你小的時候就不操心費力嗎?有一點好吃的都捨不得自己吃,總是想著兒女,你們不記得嗎?人到老年不缺物質生活,缺的是陪伴。養老院條件再好,也不如家。養老院是為大多孤寡老人所設。老年人最希望的是親人陪伴。古人曰: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行千里兒不愁。有狠心兒女,沒有狠心爹娘。硬生生把老人送去,只有無奈的忍受,畢竟沒有當年的話語權。兒女應盡最大努力,將老人留在身身,一代傳一代,養老送終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我的觀點:把父母送進養老院就是不孝。
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各個行業高 科技 操作更新換代快,每個人都得在競爭力中求適應和發展。
兒女們既忙於工作,又得經營好各自的家庭。
沒有多大時間照顧父母,父母年紀大了,把他們送進條件較好的養老院,讓老人們在一起生活,聚在一起聊聊天。
當兒女的定時抽空,去看望父母,給他們帶一些好吃的,和生活日常用品等等。
我認為也很好,這種做法也是對父母,孝順的一種很好的方法。
送去養老院不是孝順不孝順的問題!現在是獨生子女父母養老階段!獨生子女們必須工作。若是父母身體多病在家養老現實嗎?請保母月新要幾大千,加生活費用一般工新家庭誰負擔得起?……
花錢把父母送進養老院,都是沒有辦法才送進的,如果女兒,兒子輪流照顧,這是可以在家照顧,如果拋個兒子一家照顧,女兒不承擔,而且還要寸步不離,整天要死要活的,該怎麼辦,媳婦身體不好,難道讓兒子不去工作去陪父母,不去工作錢從那裡來,以後怎麼生活,錢不會從天而降的。各家有家的難處,不能一概定論。
花錢把父母送進養老院,孝順不孝順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而每個人所站的立場不同,結論也是不同的!
從傳統觀念上講, 養兒防老,父母養咱們小,咱們就得養父母老,這樣看, 你花多少錢都是不孝順的,因為你沒有親自照顧!
但現在的實際情況是 ,我們大多數人工作都很忙,每天從早到晚都在班上,如果專職照顧父母,可以!但工作沒有了,那麼收入也沒有了!如果工作,只有父母在家,身體好還可以,身體不好的話,也是極大的問題。 有時候不是孩子不想親自照顧,而是實際情況不允許 !從這個角度上,花錢送父母進養老院不能說不孝順。
有時候還要看你送老人進養老院的初衷! 比如,我有錢,又閑,但就是不愛照顧父母,我覺得這就是不孝順的。如果想讓父母得到更好的照顧,兒女不時去看看老人,我覺得可以理解!
但現在的養老院條件也是不同的,花費也不同。 條件差的幾個人一個屋子,優點是,兒女花錢少,老人不孤單。缺點是,老人之間也會有影響。而且這樣的養老院生活條件,飯菜質量也會一般!
而條件好的養老院,老人會得到更好的照顧,但兒女花費也不少!至於把老人送什麼樣的養老院,得看看兒女的條件!
所以,我不認為送老人進養老院就是不孝順,要視具體情況而定。這是我的看法,希望能夠幫到你,我是幽蘭笑一笑,感謝您的閱讀。
⑤ 把父母送進養老院是孝敬還是不孝敬
送進抄去.像小孩進幼兒園一樣襲.老人不想去.不送自己有工作.照顧不過來.其實養老院也挺好的.老人多.有共同語言.你想把老人送去.每星期有空.去看看老人.同時給護理員每月200—300小費.叫他們多關照一下.我有個親戚癱瘓了.已經呆了八年了.就是這樣安排的.也挺好的 有些人站著說話不腰痛..遇到這樣情況指責別人.說不孝之類.對老人好就是讓老人快樂.健康.只要沒有把老人冷著 餓著.就是孝順
⑥ 父母養老送進養老院好不好
支持父母去養老院不是對父親不孝,也不是想推卸自己贍養父母的責任,即使他們到了養老院我也會盡到作為子女的責任,經常到養老院去看望他們,節假日一家團圓的時候也會把他們接回家中,好好孝順他們的。父母想去養老院自然有他們的理由。現在子女都還在上班,每天基本上都是早出晚歸的,留在家裡的陪伴老人的時間少之又少。而城市的鋼筋水泥又把老人們隔在一個個的狹小空間里,老年人除了與電視為伴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怎麼打發這孤獨難捱的時光就成了老年人面對的難題。而養老院里的老人都處於同樣一種情況。他們年齡相仿,經歷相似,愛好也差不多,在一起就有說不完的話題,這比他們在家裡過得要快活多了。而且養老院里什麼家務都不需他們做,飯菜什麼的也適合老年人的口味,這樣的生活和環境更適合他們養老。自己想去養老院的老人一般都是比較開明,有一點文化層次的人。現在還有不少的老人認為進養老院的都是孤寡老人或兒女不孝順的,所以他們都抗拒去養老院,這樣的老人思想都根深蒂固了很難改變,那就隨他們去吧。
⑦ 自己沒時間照顧父母,把父母送去養老院真的好嗎
把年邁的父母送敬老院,值得我深思的問題啊!這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問題,父母終有一天會慢慢老去的。
有些人覺得把父母送進敬老院是「孝」。有些覺得不孝。當然,這肯定要根據具體情況以及生活方面來看,也要尊重父母的意思,如果強制就不好了。
⑧ 如何看待將父母送往養老院的問題
父母老了,行為能力受到限制,不能自己照顧自己的了,有許多的家庭就選擇把父母送到養老院,也有許多的父母要求去養老院,對於這個問題,我來講講我的看法吧!
聽了他的故事,我真的有很多感觸,其實誰不想在父母身邊盡孝呢?可是生活的壓力確實是太大了,往往讓我們沒有那麼多的心力去承受這么多。如果你身邊也有這樣的朋友,請不要埋怨他把父親送去了養老院,因為他的心也可能是很痛的。只要經常的探望,對父母心存關懷,我們應該體諒的。但我還是希望,如果可以,還是把父母留在身邊吧!畢竟你才是他們最親的人,你的照顧才能是最無微不至的。
⑨ 在父母老後,你覺得該不該把父母送到養老院
其實我個人是不建議把父母送到養老院的,當然我知道現在有很多年輕人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他們想要陪伴在父母的身邊,但是自己也有家庭、有工作,每天的時間安排得很滿,就沒有太多的時間陪伴父母。也不能為了父母把工作辭了,所以他們就會認為把父母送到養老院是最正確的決定。
養老院真的不一定會對老人好,當然那些價格比較高的服務相對來說還是會好一些,但是這個跟家人的陪伴還是不一樣的。之所以我會這樣說是因為我在上大學期間做過志願者,去養老院陪伴過老人,我是親眼目睹了一些人對老人的態度,確實不算好。既然有送養老院的錢,不如把老人接到家裡請一個可以照顧老人的保姆,這樣即有人一直陪伴著老人,每天下班回家之後也能夠見到老人,這樣大家都放心。
⑩ 送父母去養老院就是不孝嗎
個人認為送父母去養老院不是不孝。
現在的社會,每個人都面臨著巨大的經濟壓力,中年人必須努力工作,才能讓父母和孩子過上更好的生活,可現在多數老人不願跟孩子一起住,而子女又沒有時間照顧老人,所以只能將老人送進養老院。
有些老人年事已高,已經失去了自理能力,甚至出現屎尿失禁的現象,而養老院有看護人員照顧老人,其實是不錯的選擇。
還有些年邁的老人,已經失去了老伴的陪伴,所以晚年生活只能獨自一個人過,如果留他獨自在家,老人內心會十分孤獨。針對這種情況,倒不如送老人去養老院,那裡有很多年齡相同的老人,可能父母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平時跟其他老人一起下下棋、聊聊天,也能調節一下枯燥的生活。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養老機構的健全和完善,老人進養老機構養老,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把老人送進養老機構不是不孝的表現,反而是為老人考慮的一種孝道。我們不應當將其斥之為不孝,而應該正確地認識、慢慢地接受這種方式。
畢竟,孝順是要讓老人快樂,舒心,真正的孝順,不是掛在嘴邊、不是旁人眼中,而是要尊重老人的意願,選擇一種真正合適老人且老人也願意的生活方式。
(10)老家把父母送到敬老院擴展閱讀
選擇養老院的注意事項:
1、看醫療保健服務
人到晚年,或多或少都有些疾病或存在突發疾病的可能,所以選擇養老院一定要看該養老院是否設有醫務室,配設有專職醫生,備有足夠的醫療設備和物資。養老院是否具備在院內或就近及時診療老人常見病、多發病的能力,能夠及時妥善處理各種突發性疾病和其他緊急情況。
2、護理照料服務
工作人員是否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奉獻精神,查看護理人員的護理經驗,是否具有上級主管部分頒發的從業資格。要求能夠按照合理的時間間隔,為老人提供洗澡、理發、剪指甲、換洗床單被套、衣服等起居照顧服務。
3、心理和社會交往服務
既然是頤養的場所,豐富的娛樂社交活動就必不可少,所以需要看養老院是否給老人提供這樣的空間和平台,比如:興趣小組、活動團體等,這些條件都有利於孤寡老人情感上的交流,給老人帶去心理上的慰藉。
4、膳食服務
是否設有單獨的老人食堂,能夠根據老人喜好以及醫療、保健上的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營養食譜。是否考慮到不同老年人的飲食習慣,是否尊重少數民族飲食習俗。具體考察當中,可詢問並查看該養老院以往的食譜,看其是否符合老人要求,有無整體計劃。
5、環境設施
考察該養老機構是否有供老人進行休閑、娛樂、健身活動的專用場地,有符合老人身心特徵及需要的休閑娛樂健身活動用品、設施、設備,比如:健身房、圖書與電腦、棋牌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