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老年人健身論文

老年人健身論文

發布時間:2023-05-13 21:22:34

① 求一篇關於健身的論文

1、是一項逐漸興起的健身運動。網球是世界上最流行的運動項目之一。網球一向被扣以「貴族運動」、「高雅運動」以及文明運動的美譽。觀看重要的國際網球比賽,是許多人休閑、度假的主要內容。獨特的網球文化使得網球運動成為現代社會中人的崇尚的生活方式之一。人們逐漸參與網球文化活動。
2、強身健體,增強體魄。網球是一種有氧戶內外運動之一,由於成天忙於工作、學習和生活,大多數的時間在室內中度過,需要到室外進行一些戶外運動,網球就是最好的選擇之一。
3、網球可以提高人們的綜合素質。網球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任何一種文化都是一種價值取向,規定著人們所追求的目標,通過網球運動中的技能、心理、准則、禮儀等將網球文化所要求的思想模式、道德規范、行為准則有機地融為一體,以提高其綜合素質。
4、網球運動是一種最為時尚的運動之一。網球運動很適合都市人群。一般人看來,網球是一項紳士運動,打網球者經常給人們一種溫文爾雅的感覺。對趕在時代最前沿,具有超生活理念的機關幹部、白領階層和高校大學生們把打網球當作一種時髦。所以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的加強,越來越多的人們參與到網球時尚運動中來。
5、網球文化具有終身受益的作用。網球運動能在3~90歲男女之間進行的活動,是不受年齡和性別的影響。年輕人可以顯示他們優良的身體素質、強勁的力量和快速的奔跑;少年兒童在愉悅中打網球;中年人及古稀老人,可以根據自身的身體、心理、生理條件,進行適宜的運動強度。由於網球運動的運動量和運動強度可調控性和趣味性,可快可慢、可張可馳,使得參與者以飽滿的熱情和適合自己的強度在不知不覺中運動完相當於跑完幾里路程的運動時間。達到了增進健康、增進體質、強壯身心的目的。網球運動隔網對壘,不屬於肢體碰撞運動,能減少不必要的傷害。所以網球也是所有體育運動項目中運動壽命最長的項目之一。
6、網球文化是培養人的誠實守信的優秀品質。業余活動中的網球比賽大多是無裁判下的信任制比賽,運動員一定要做到誠實,把好球說成出界或把出界說成好球都是不誠實的表現。誠信品質的體現貫穿在整個網球活動的全過程,而網球活動也是最能體現一個人誠信品質的體育活動之一。
7、網球是培養團結協作的精神。網球比賽是非常講究團結協作精神的運動項目。教練與球員之間,團體賽與隊友之間,雙打搭檔之間都要有默契的配合。而這種默契就來自每個球員所具有的團隊協作精神。特別是在雙打比賽中,想在比賽做到配合默契,就要始終尊重和鼓勵夥伴,特別在失誤丟分後,一定要勇於承擔責任。這種協作精神將大大加強集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它的功效在學生進入社會後自然會淋漓盡致的體現出來。如鄭潔和晏紫獲得澳網女雙冠軍,除了技戰術好外,與她們相處16年的團結和睦相處,配合默契是分不開的。
8、網球能培養更加自信的心理狀態。自信和自負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自負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想法,而自信則是建立在認真學習,謙虛謹慎、不怕困難的基礎上奮發向上。心理狀態在網球比賽中具有重要的因素,在技術相近的選手之間比賽,心態更顯重要。網球能訓練一個人的心理,鍛煉出不因自己或對手及其它原因而影響心理狀態的正常發揮。
9、網球運動是一種文明、禮貌、高雅的網球文化禮儀。這種文化來源於100多年來傳統的習俗、管理者的管理和網球人群的意願。網球禮儀就更顯重要。球員與球員、教練、觀眾之間始終以禮相待;觀眾觀賞網球比賽中途不能走動和發出聲音;現代網球文化既保留了這種古代網球的文化、禮貌和高雅性,又增強了現代網球運動文化的大眾性。網球運動中,一個舉止文明有禮節有涵養的運動員不管在任何地方都是受到大家的歡迎。
10、 網球運動可以充分施展個性,身心放鬆的運動項目之一。上班族有工作上的壓力,學生有課業上的壓力,青年男女有戀愛問題,中年人婚姻上的煩惱,老年人則有慢性病的壓力,如何緩解壓力,成了困擾現代人的一個主要問題。研究表明,適當的運動可以增進體能並增強免疫系統強化的作用。因此,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並配以充足的休息,是疏解壓力、調節免疫的最佳手段。在網球運動中,需全神貫注排除一切雜念,快速的奔跑擊球、大力扣殺等活動可以把一天的疲勞、困擾等揮灑得乾乾凈凈,使身心完全地放鬆,特別是在擊出了一個好球,擊出了一個不該失誤的球時,你可以充分的咆吼、跳躍、丟拍子等,釋放你的個性氣質。
11、 打網球能健身,好身體是打好網球的基礎。任何一項體育項目都有與該項目相關鏈的人體結構學、運動心理學、營養學等學科的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網球運動也不例外。無論大人、小孩、被衷學打網球,都是為了能鍛煉身體而學的。網球運動能增強血液循環系統的改善,消耗多餘熱量,心肺功能得到提高,可以增加人體免疫能力,提高抗病能力和病後康復速度,達到增進健康、增進體質、強化身心的目的。這是打網球能健身的出發點,一旦對網球的人技戰技能有一下的掌握,通過網球比賽獲得快樂,看到自己的獲勝,並喜歡上這項運動後,起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僅只是一點規范的動作是不夠的。這就需要一個好的身體素質為基礎。

② 劉長春跑步論文 關於跑步的一篇3000字論文

綜述其好處有以下七個方面。

一、跑步是一種全身運動,它能使全身的肌肉有節律的收縮和鬆弛,使肌肉纖
維增多,蛋白質含量增高。肌肉發達是健美的標志之一。

二、骨骼是身體的支架,人體活動的杠桿。處在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堅持跑
步能改善血液循環,增加骨細胞營養物質的供應,提高骨細胞的生長能力,從
而促進了骨的正常發育。老年人,新陳代謝減弱,肌肉逐漸萎縮,骨骼出現退
行性改變,骨與關節疾病也越來越多。堅持跑步能加強新陳代謝,延遲骨骼的
退行性改變,預防老年性骨與關節病的發生,從而使您延緩衰老。

三、心臟是全身血液供應的總樞紐,生命的動力。長期堅持跑步,會使您心肌
強壯有力,蛋白和肌紅蛋白量增加。在x線透視下可以清楚地看到運動員的心臟
比一般人大,外形豐滿,搏動有力。一般人心臟容血量為765—785毫升,而堅
持鍛練的人容血量可達1015—1027毫升,心跳可比正常人減慢10—20次/分,這
樣心臟的工作就減輕了負擔。另一方面,跑步能增強心臟的耐受力,大家知道,
一般人當心跳超過100次/分時,就會感到頭昏、心慌、氣喘;而長期跑步的人,
可忍受到150次/分。

四、人的生命活動一刻也離不開氧,吸入新鮮氧氣,呼出二氧化碳。衡量呼吸
機能健康的重要標志是肺活量和最大通氣量。跑步,能使呼吸肌發達,肺活量
增加1—2升,有訓練的運動員最大吸氧量可比常人提高33—60%。

五、跑步可以使胃腸蠕動力增強,消化液分泌增多,提高了消化和吸收能力,
從而增加了食慾,補充了營養,強壯了體質。

六、跑步對婦女來說,有助於調節月經,減少婦科疾病。美國婦產科醫生香戈
介德對1979年紐約馬拉松長跑394名女運動員的月經周期進行了調查,發現26%
的月經失調的婦女恢復了正常周期,17%的閉經婦女恢復了月經。這是因為跑
步增加了新陳代謝,促進了消化吸收,調節了神經系統功能,改善了內分泌功能。

七、跑步能磨煉人的意志和毅力,增強韌性和耐心,提高靈敏度,促進對環境
的適應能力。長期堅持運動的人,在完成定量工作時有三大特點:一是行動快;
二是潛力大,能發揮最大的機能潛力去完成任務;三是恢復快,疲勞消除快亦
徹底,能迅速恢復到平靜水平。 附 生命在於運動

人們的生活普遍好了,身體卻越來越多毛病,有一點就是對身體鍛煉的忽視的原因。要使身體鍛煉的效果更好,就要遵循科學鍛煉身體的原則和要求。進行鍛煉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要全面鍛煉

全面鍛煉身體是使身體均衡發展和提高健康水平的基礎,如果只單純憑興趣,覺得什麼項目好玩就練什麼,是不能收到全面效果的。體育教學的內容包括走、跑、跳、投、攀爬、懸垂、支撐以及技巧、支撐跳躍和球類、游戲等許多項目,安排這么豐富的鍛煉內容,目的就是使身體得到全面的鍛煉。

要經常鍛煉

體育鍛煉的效果還取決於是否經常的參加活動。根據「用進廢退」的原理,不經常鍛煉,運動技能就會消退,身體機能就會下降,因而不能保證健康水平。

要循序漸進

進行體育鍛煉或者學習體育的技術,要從易到難,逐步提高。鍛煉過程中,運動負荷要從小到大,使身體逐漸適應。

要注意安全

運動前要充分做好准備活動,運動後要做整理活動。要根據運動項目的特點,考慮周圍環境(包括場地器材)的不安全因素,防止傷害事故的發生。

體育保健,自我身體檢查方法:

1.睡眠:經常運動的人,會很快人睡,睡得熟,很少做夢,起床後精神飽滿。如出現失眠、屢醒、多夢、起床後精神不好等現象,如無其他病因,就應檢查鍛煉的方法和運動負荷是否合適。

2.食慾:經常運動的人食慾良好。有時因運動負荷過大或大量出汗,過多失去水分和鹽會使食慾減退。最好在運動後半小時左右進食,使身體恢復到安靜狀態,就會有良好的食慾。

3.體重:鍛煉初期,由於新陳代謝加強,體內脂肪和水分消耗較多,體重可能減輕一些。過一段時期以後,由於肌肉質量和體積的變化,體重就會保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水平。隨著年齡的增長,體重應逐漸增加,一般正常情況下,每次鍛煉後,體重或多或少都有所減輕,經過休息即可恢復到原來的水平。大家可以通過測定運動前後的體重並加以比較,以觀察運動對身體的影響。

追問:
在幫我找點。要圍繞這個主題的。別跑題了 謝謝 字數要夠3000
回答:
這個不好嗎,我覺得還不錯啊.
追問:
字數不夠把?

③ 淺談體育鍛煉對老年人健康的影響論文

我國人口老齡化,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關注,體育鍛煉作為一種能有效增進身體健康的手段,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同樣起到了良好的調節與促進作用。下面是我給大家推薦的淺談體育鍛煉對老年人健康的影響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淺談體育鍛煉對老年人健康的影響論文篇一

《淺談體育鍛煉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響》

【摘 要】我國人口老齡化,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關注,體育鍛煉作為一種能有效增進身體健康的手段,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同樣起到了良好的調節與促進作用。本文通過闡述體育鍛煉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響,以及適合老年人體育鍛煉的運動處方,旨在引導老年人更加合理的進行體育鍛煉,促進身心的協調發展。

【關鍵詞】體育鍛煉;老年人;心理健康;運動處方

一、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重要性

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和平均壽命的延長,從21世紀初開始我國人口老齡化的進程逐漸加快,人口老齡化規模巨大,人口老齡化發展日益惡化,並逐漸呈現高齡化,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數量劇增,這也是我國當前面臨的嚴峻的社會問題。伴隨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齡問題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關注,生理功能日益衰老、退化,軀體疾病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同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是影響老年人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關注老年人心理健康也成為社會各界需要提上日程的事情之一。

現代社會中,老年人對自身心理健康關注意識並不強,研究發現,老年期常見的心理精神疾病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無價值感:不能適應退休後無所事事的狀態,認為自己成了家庭和社會的累贅,失去存在的價值,對自己評價過低。(2)自卑心理:由於老年人退休後經濟收入減少,社會地位下降,很容易因為感到不受人尊敬和重視,而產生深深的失落感和自卑心理; (3)黃昏心理。由於喪偶、子女離家工作、自身年老體弱或催患疾病,從而喪失生活興趣以及對未來失去信心,對生活前景感到悲觀失望;對任何人和事懷有一種消極、否定的灰色心理。(4)不安全感。有些老年人因為對外界社會反感、有偏見.從而封閉自己,少與人交往,同時,也產生孤獨無助的感覺,變得恐懼外面的世界。老年人心理健康問題,直接關系著老年人晚年是否健康幸福,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對老年人的生活至關重要,因此引起人們的關注也越來越多。

二、體育鍛煉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響

體育鍛煉作為一種增進身體健康的有效手段,同時作為一種積極的生活方式已廣為接受。隨著社會進步,物質生活改善,衛生保健的發展,人類壽命逐漸延長。體育鍛煉的健心作用表現在長期心理效益與短期心理效益兩個方面[1]:長期心理效益是指長期系統參加體育活動對個體的一些穩定心理特質的影響,即對減少抑鬱,提高認知功能,建立心理自我觀念的作用; 短期心理效益是指單次體育活動在較短時間內對個體的心理狀態的不穩定的影響,即改善情緒狀態、降低焦慮水平、減少應激和緊張等作用。

有研究表明[2],老年人中參加體育鍛煉的隨鍛煉年限的增長,能有效地緩解心裡情緒;不參加體育鍛煉的老年人,心理焦慮和抑鬱較參加體育鍛煉的老年人嚴重。還有研究顯示[3],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老年人能夠很快適應社會角色的轉變,不會因為離退休而變得孤獨和憂慮,同時增強了自信心而且價值觀念更新快。

老年人有規律地參加體育鍛煉和身體訓練年限越長,越能有效地保持身體能力和心理健康,越能有效地延緩人體機能衰退過程。體育鍛煉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促進作用有以下幾點:

1.體育鍛煉能調節老年人心態,穩定情緒。體育鍛煉可以補償情緒上的孤獨感和自卑感,以提高人的生活樂趣,可以從人們日常生活的緊張、焦躁不安精神狀態中解脫出來,達到心理上的滿足感,而不同的鍛煉方式對老年人的心理情緒也有著不同的影響,緩慢、舒展的體育鍛煉更能有效的緩解老年人的心裡焦慮和抑鬱。

2.體育鍛煉可增進老年人的人際關系,增加交流。老年人的普遍心理特點是害怕生活單調和生活孤獨,他們需要正常的人際交往, 老年人參加體育鍛煉可以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擴大他們的社交圈子,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他們的心理需要,並且老年人在一起可以談論許多有關老年人的話題,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也起到了緩解心理壓力的作用,老年人在這種群體的活動中感到心情舒暢,生活充實。

3.體育鍛煉可預防和治療抑鬱、焦慮等心理疾病。有研究表明[4],參與體育鍛煉的健康人能預防心理疾病,對於患輕度與中度情緒心理疾病的患者,運動也可作為一種治療手段。體育鍛煉既可降低正常人的抑鬱,也可降低精神病患者的抑鬱。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老年人能在運動中尋求最佳的心境,在各項運動中感受到快慰感,充分享受體育運動的饋贈,陶冶情操、開闊心胸、形成豁達、樂觀、開朗的良好心境。

三、適合老年人體育鍛煉的運動處方

運動處方不僅有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效果,而且能避免運動中發生意外。

l、老年人運動處方運動類型可以選擇令人喜歡和愉快、有趣的運動項目;有氧運動或有節奏的腹式運動。可以選擇散步、太極拳、太極劍、氣功、秧歌、保健操、交際舞、上下樓梯、釣魚等運動項目。這類運動項目所需運動負荷低、獲得的滿意度高,能更好地整合老年人的意識和注意力,改善老年人的心境。2、運動強度對運動效果與運動安全有直接的影響,而心率是制定運動處方強度的可靠標准。老年人由於體質弱,在體力和精力方面都比中青年差,所以在運動中應嚴格控制運動強度尤為重要。老年人運動強度以選擇本人最大心率的60%-90%為宜的體育運動,因為這個運動強度能夠使其取得較大的心理效應。3、運動時間一般視強度大小而定,大於5分鍾的運動都屬於有效的鍛煉范圍。每次運動時間至少20-30分鍾的運動,60-90分鍾的運動也會產生理想的心理狀態,但一次運動持續時間過長並不會產生良好的心理效果,老年人只有養成長期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才能獲得所期望的心理效應。4、運動頻率即是每日或每周運動的次數,一般每日或隔日運動一次,視運動量的大小和主體感覺而定,老年人健心運動可以選擇有氧運動,採用重復的方式,每周3―5次,最好每天一次[5]。

四、結論與建議

對老年人的關愛,一方面需要培養老年人廣泛的興趣愛好,廣交朋友,積極參加文體活動和社交活動,克服孤獨寂寞心態;另一方面給予老年人情感支持、精神撫慰,對保持老年人心理健康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老年體育活動的開展應因地制宜,社區可以通過開展義務健康講座,印製健康手冊等,使老年人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和運動方法,達到科學鍛煉的目的。

(2)政府應提高對老年人的服務意識,關注並重視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應加大社會支持力度,在社會發展規劃、城鄉建設規劃中增加滿足老年群體體育鍛煉需求的內容。應大力支持老年體育團體舉辦各項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動。

(3)全社會也要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提升民眾的尊老、愛老意識,普及有關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知識。老年體育活動管理組織者應多組織集體的體育活動,在老年人自由組合的基礎上組織老年體育活動,及時解決人際糾紛、創造人際氛圍良好的寬松環境。

【參考文獻】

[1]高亮,薛欣.老年人參與健身氣功鍛煉的心理效應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3(4):466-471.

[2]宋相川,周亞飛.淺談體育鍛煉促進老年人的心理健康[J].貴州體育科技,2005(1):53-54.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淺談體育鍛煉對老年人健康的影響論文

④ 急求1000字健美操論文

急求1000字健美操論文

題 目:「奢華」的健美操
摘 要:健美操是我國全民健身運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紛繁雜物的物質世界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各種需求,健身、休閑、娛樂正逐漸成為人們的日常需要如火如荼的發展著。健美操做為一項新興的體育運動,以其獨特的魅力在眾多的傳統體育項目中脫穎而出,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青睞。它具有所有有氧運動的健身功能,除此以外,健美操不同於其他有氧運動項目之處在於它是一項輕松、優美的體育運動,在健身的同時,帶給人們藝術享受,使人心情愉快,陶醉於鍛煉的樂趣中,減輕了心理壓力,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從而達到了健身的效果,因此說健美操練習是一卓有成效的鍛煉身體的方法。其前景更是無限光明的。
關鍵字:全民健身 減壓 娛樂 動作 修身養性 意義 和諧 發展 健美操
正文: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我對健美操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認識到健美操不單是女生為了減肥而從事的簡單運動,它適用於所有人群,其運動量也是相當可觀的。他作為一個有氧運動,既有健身作用,又有緩解壓力、修身養性的功能。我發現現在自己已經喜歡上了這一運動,盡管自己協調性跟柔韌性都有待提高,但是它高雅,婀娜多姿,韻味十足,擁有貴運動的形象,讓我如獲至寶。不論有多麼疲乏,心情有多遭,只要上一節健美操課,我就好像恢復了元氣一樣。另外我還意識到了,健美操對我們的作用,我開始傾心健美操。
健美操的起源
健美操起源於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當時人當奉為典範,他們崇尚將各種體育項目用於人體美的鍛煉。現代健美操運動起源於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美國,它的英文原名是「Aerobics」,意思為「有氧操」,「健美操」這個名稱只是在它剛傳入我國時,我們根據它的運動特徵所起的中文名稱。健美操運動在我國的發展歷史可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那時就出現了追求人體健態凱與美的健美操雛念閉返形,如康健書局出版的《女子健身體操集》、《男子健美操集》,同時還有康氏發明的「消腫舞」,三國時期名醫華佗創編的「五禽戲」,這些民族形式的健身運動,為現代健美操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經過後代人們的精心鍛煉和改良,擁有了現代我們經常見到的健美操運動。可見,健美操是經過歷史見證的,適合大眾的高品位的健身運動。
要正確全面的認識健美操
我曾對健美操有一些錯誤的認識:起初認為健美操只是女人的鍛煉方法之一。而且還把健美操誤認為以各關節活動為主的操化練習,在加上長時仔飢間的跳躍運動來增加運動量,現在看來這種認識僅僅局限於健美操健與美的外在表現,而沒有抓住其內在的實質和精髓。現在終於知道了,各關節的活動只是健美操練習熱身(准備)的一部分,而長時間的跳躍練習由於對人體的膝踝關節損傷很大應盡量避免,必要的運動量是通過大量的走動,既步伐和適量的低強度跳躍,配合簡單的上肢動作取得的,有氧練習部分是健美操影響人體的最主要部分。另一錯誤的認識是關於力量練習。由於東西方觀念的差異,許多女性認為過大的肌肉塊影響美觀,因此以前我國多數的健美操課是以復雜的上下肢配合動作為主;以提高身體的協調性為主要目的,尤其是上肢力量練習較缺乏。其實力量練習同樣也是有氧運動,適量的力量練習不僅可增加肌肉的彈性、塑造體型,而且可延緩衰老,是健美操練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肌肉只能變得更美觀,使人顯得更年輕、更有活力。
健美操是一項有氧運動,然而它不同於其他有氧運動項目之處在於它是一項輕松、優美的體育運動,在健身的同時,帶給人們藝術享受,使人心情愉快,陶醉於鍛煉的樂趣中,減輕了心理壓力,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從而達到了健身的效果,因此說健美操練習是一卓有成效的鍛煉身體的方法。其前景更是無限光明的。 1 健美操運動的意義:
健美操練習是一種卓有成效的鍛煉身體的方法
健美操,具有所有有氧運動的健身功能,如全面提高身體素質,提高心肺功能、肌肉耐力,促進肌體各組織器官的協調運作。能夠使人體發揮最佳技能狀態,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除此以外,健美操不同於其他有氧運動項目之處在於它是一項輕松、優美的體育運動,在健身的同時,帶給人們藝術享受,使人心情愉快,陶醉於鍛煉的樂趣中,減輕了心理壓力,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從而更增強了健身的效果,因此說健美操練習是一卓有成效的鍛煉身體的方法。
緩解壓力,娛樂身心
健美操同樣也具有紓緩精神壓力、身體和心理的功能,當代社會人們在享受科技所帶來的生活舒適和方便的同時,更要面對精神、壓力還有來自各方面的利益需求。研究表明,長期的精神壓力,不僅會導致各種心理障礙,而且許多軀體疾病和精神壓力有關,如高血壓,癌症等等。運動可以紓緩心理壓力,預防疾病,這已經被科學的研究證實。健美操,其優美的動作,協調,全面的身體活動,同時有節奏強烈的音樂伴奏而著稱,是緩解精神壓力的一劑良方。在輕松優美的健美操鍛煉中,我們的注意力從煩惱的事情上轉移開,忘掉失意與壓抑,盡情享、受健美操運動所帶來的歡樂,得到內心的安寧,從而緩解精神壓力,使人具有更強的活力和最佳的心態。所以,以紓緩精神壓力,人們有更強的生命力和最好的態度。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健美操鍛煉增強了人們的社會交往。目前,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人們參加健美操鍛煉,在健美操老師的帶領和指導下集體練習,而參與健美操鍛煉的人來自社會的各階層。因此,這種形式擴大了人們的社會交往面,把人們從工作和家庭的單一環境中解脫出來,可接觸和認識更多的人,開闊眼界,從而為生活開辟了另一個天地,大家一起跳、一起鍛煉,共同歡樂、互相鼓勵,有些人因此成為終身的朋友。因此,健美操鍛煉不僅能強身健體,同時還具有娛樂功能,可使人在鍛煉中得到一種精神享受,滿足人們的心理需要。平時學習累了跳上一段會讓我重新有了充沛的精力去學習!大家高興時一塊跳,這也讓我們的感情更加的融洽!
健美操鍛煉具有增強體質、增進健康美的功能
健美操是一種有氧代謝運動,通過較大密度和強度的身體練習,對身體各關節、韌帶、各主要肌群和內臟器官施加合理的運動負荷,從而有效地改變體重、體脂等身體成份,提高心血管、呼吸系統等內臟器官的機能,發展力量、耐力、速度、靈敏、柔韌等運動素質,增強體質,促進大學生身體生長發育日臻完美。使生命健康、強壯,充滿活力和創造力而呈現出美的魅力。開展課外健美操鍛煉,不但與學校體育教育相輔相成,全面增強大學生體質。而且引導大學生追求健康美,使人積極向上、朝氣蓬勃, *** 了消極頹廢思潮對校園文化的侵蝕。
健美操塑造健美形體的功能
追求形體美是人們們選擇健美操的直接動機。形體美主要指人體外形的勻稱、和諧、健美。遺傳因素生成了人的基本體型,但後天塑造卻是完全可能的。健美操是在生理學、解剖學、人體造型學、體育美學等多學科的理論指導下進行創編的。其動作和程序具有明確的對整體和局部目標的針對性。實踐證明它是塑造形體的有效手段之一。因其實效,而受到人們重視。大學生正處於生長發育期,是塑造形體的最佳階段。
促進健康的功能
健美操還具有醫療保健功能,其特點是強度低、密度大,運動量可大可小,容易控制,因此除對健康的人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外,對一些病人、殘疾人和老年人也是一種醫療保健的理想手段。例如對下肢癱瘓的病人來說;可做地上健美操和水中健美操;以保持上體的功能;促進下肢功能的恢復。總之只要控制好運動范圍和運動量,健美操練習就能在預防損傷的基礎上,達到醫療保健的目的。
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現代健康不僅生理意義上說「健康」,而心理和行為也講究健康。健康除了自我感覺良好,可以輕松應付日常工作和生活,有充沛的精力參加在各種社會活動,娛樂和休閑活動,也將涉及自發的爆發壓力。 健康人應該有體質是一個很好的心肺耐力,肌力,平衡,靈敏度,靈活性和協調。一項研究指出,有氧運動最能發展人體心臟和肺功能,以及健美操不僅影響有氧運動,體能的發展,既靈活和敏感的角色。健美操可以說是制訂一項全面的機構,一個更好的高質量的運動。所以說健美操是有利於人們的全面健康的。
總之,經過一學期的學習,我收獲很多。以後在空閑之餘,我也會努力跳操的!盡管有時動作不優美,也不協調,但我會想努力去做好。
參考文獻
[1]顧培亮,系統分析與協調。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1998
[2]淺析如何發展健美操練習者的身體素質.井岡山醫專學報.2003.02
[3]馬慧娣,21世紀與休閑經濟、休閑產業和休閑文化,自然辯證法研究,2001

求健美操論文題目

制約健美操運動發展的成因分析

健美操體能論文2000

畢業論文分為專題型、論辯型、綜述型和綜合型四大類:
1.專題型論文。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直接論述的形式發表見解,從正面提出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的一種論文。如本書第十二章例文中的《淺析領導者突出工作重點的方法與藝術》一文,從正面論述了突出重點的工作方法的意義、方法和原則,它表明了作者對突出工作重點方法的肯定和理解。
2.論辯型論文。這是針對他人在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的見解,憑借充分的論據,著重揭露其不足或錯誤之處,通過論辯形式來發表見解的一種論文。如《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變了農村集體所有制性質嗎?》一文,是針對「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變了農村集體所有制性質」的觀點,進行了有理有據的駁斥和分析,以論辯的形式闡發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並沒有改變農村集體所有制」的觀點。另外,針對幾種不同意見或社會普遍流行的錯誤看法,以正面理由加以辯駁的論文,也屬於論辯型論文。
3.綜述型論文。這是在歸納、總結前人或今人對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加以介紹或評論,從而發表自己見解的一種論文。
4.綜合型論文。這是一種將綜述型和論辯型兩種形式有機結合起來寫成的一種論文。如《關於中國民族關系史上的幾個問題》一文既介紹了研究民族關系史的現狀,又提出了幾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因此,它是一篇綜合型的論文。

關於健美操的論文, 關於健美操的論文,急需要!

內容摘要:當今世界,迫求健康,崇尚健美之風遍及全球。健美操是我國「全民健身」最受歡迎的十大項目之一,已成為人們追求自身特點和時代精神的一項時尚運動.全面了解健美操,掌握科學的鍛煉方法,正確處理健美操鍛煉中的誤區,選擇合適的健美操,充分發揮健美操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
關鍵詞:健美操;日常生活;影響
2008年北京申辦奧運會的成功,深刻影響了全民的健身意識,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健美操是我國「全民健身」最受歡迎的十大項目之一,不僅具有體育魅力而且具有藝術的感染力,已成為人們追求自身特點和時代精神的一項時尚運動,並且得到較為廣泛的開展和普及。因此,全面了解健美操,懂得健美操的科學鍛煉方法,選擇適合的健美操,提高健美操在生活中的實用價值,充分發揮健美操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正確認識健美操的概念、特點、與意義
健美操是以人體為對象,以健美為目標,以肢體鍛煉為內容,以藝術創造為手段,融體操、舞蹈、音樂為一體的體育鍛煉的項目.健美操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在音樂的伴奏下充分展現人體健美的肢體,不受場地,器材、天氣、年齡、體質等多方面的影響,便於廣泛推廣。
通過健美操的練習,提高了人類自身文化素養和道德水準,推進了人類的進步與文明,長期進行健美操練習對於提高人體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及運動系統的功能都有很好的作用,同時輕松的音樂,陶冶人的情操,放鬆自我,娛樂自我,追求身心健康,塑造完美體型,充分展現現代的藝術美,有著無可比擬的獨特優勢。
2.培養科學的健美操鍛煉意識
科學確定運動負荷(用運動強度推斷心率的判斷法)
對沒有訓練基礎的人公式:220次/分一年齡=最高心率;對有 訓 練 的人公式:205次/分一年齡的一半=最高極限心率。以上是計算運動強度的極限指標,下例是最佳健身心率的范圍:美國健身研究協會推薦的健身指標區是:最高心率X65%-80%;美國人心臟 學學會推薦的健身指標區是:最高心率X60%-75%;美國運動醫學院推薦的健身指標區是:最大高率X65%-90%。
3健美操鍛煉的原則和方法
健美操鍛煉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取得最佳的鍛煉效果,這種鍛煉效果取得要靠科學的方法,正確的方法是你成功的一半。練習者講究以下科學的鍛煉方法:
3.1遵循循序漸近原則,建立自信心和持之以恆的精神;
3.2靈活掌握,及時調整,了解自身身體狀況,選擇適合自身的健身操;
3.3充分做好熱身運動,對於伸拉運動的練習,及負荷較大者,應使其生理及心理做好充分准備;
3.4運動完後應及時放鬆,避免過早疲勞,使心率慢慢恢復到安靜水平,做到運動後全身心放鬆.
4.正確選擇健美操
健美操的種類很多,每一位鍛煉者可以根據自身的不同目的,不同的水平基礎,不同的興趣愛好,不同的工作性質選擇不同的健美操.
近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肥胖的人越來越多。肥胖在外形上不僅影響美觀,更不利於身體健康。目前最佳的減肥效果除了在飲食上得到控制外,運動是最好的減肥健身方法。找一個好的教練,系統安排訓練計劃,堅持下來你會收到很好的效果。下面是一套戶內的健身計劃,你不防和我們一起運動吧。
5.健美操鍛煉中常見的幾種誤區及處理方法第一,認為只有出汗,運動才算有效或認為出汗越多減脂肪越多。其實出汗不出汗,多與少不能衡量運動是否有效,每一個人的汗腺各不相同,這取決於遺傳.第二,肌肉疼痛說明鍛煉得好,這是不科學的,肌肉疼痛只能說明你鍛煉過度訓練不當,引起肌肉里的交換原料,例如乳酸發生濃縮,致使肌肉里的神經末梢受 *** 而發痛。停止鍛煉,疼痛自然消失。同時要記得運動後及時放鬆。第三,完成運動後,肌肉變得訓練有素,這是錯誤的.運動停止後幾個月,就會長出脂肪,所以,兩次運動的間斷時間不宜過長。第四,高速運動有助迅速減肥.只有堅持長期的訓練,消耗大量的熱量,對肌肉產生很強的作用,才能達到目的。第五,「健美就是瘦身,瘦就是美」是個誤區.健美鼻祖美國人出版的一本名字叫《 女性的身體》 的書,其中有一組圖是診斷女性身體一生變化的,最顯著的變化就是隨著年齡增長,身材漸趨豐滿.第六,飲水會使人發胖,所以減肥期間水要少喝。飲水不足會引起機體不斷積儲水分作為補償,並使體內更易積聚脂肪,飲水不足還可能引起人體代謝功能的紊亂,導致人體對能盆吸收多、釋放少.減肥的女性千萬別忘記:水是生命之源,人體本身都是水分。第七,練哪裡就能減掉哪裡的脂肪.這是不科學的,局部練習的強度和時間不能讓機體動用脂肪參與供能或很少參與,達不到減肥的效果,最好是全身的運動。
6.健美操鍛煉的營養知識,衛生知識
正確選擇食物,懂得人體每天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糖、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水等。人體每天都要一定的熱量和營養維持運轉,這是體育運動者維持人體健康的重要因素。
注意個人衛生,運動中講究服裝整齊、吸汗,鞋襪舒適干凈。健身著裝可以隨意,但要講究科學性。運動後應及時清洗皮膚;注意飲食衛生,飲水衛生、生理衛生等.
7.培養欣賞健美操的興趣、樹立終身體育觀,經常觀看高水平的健美操比賽和VCD片。高水平的健美操比賽具有全面鍛煉身體的價值,動作設計符合不同年齡和實用能力的特點。通過觀看高水平的健美操比賽和VCD片,培養對健美操的興趣,陶冶情操,加深對健美操的理解和認識,從而樹立終身體育觀。健美操的最大魅力是「健」與「美」的完美結合,我們追求的是健康美,不是病態美。「沒有結實的健康身體,就不可能有人體之美」.追求一個結實而健康的身體,還不能只滿足和停留在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上,而要在健康的基礎上,力所能及地運用各種科學方法去塑造美,提高健美操在是日常生活中的運用價值,達到鍵與美的和諧統一。

有關健美操的論文

⑤ 關於瑜珈的健身價值的論文

瑜伽對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有促進作用。首先瑜伽必須進行實踐,側重身心結合,具有精神專注、動靜結合、順其自然的特點;其次瑜伽有別於全身性的大肌肉群的身體活動,具有身體開放性的特點;第三,與其它運動不同,如健身運動旨在於身體生理機能的改善,而瑜伽則是在改善身體機能的基礎上,關注精神的發展。這些特點使瑜伽能較好滿足人們增進身心健康的需要。

現代醫學證明,瑜伽可以有效調節人體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各大系統,進而改善身體健康,給人極大精神享受。瑜伽所帶來的良好心理效應必然對人們後續的心理發展產生良性影響。

實踐證明,長期堅持習練瑜伽對於人的心理健康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可使困惑、疲勞、焦慮、抑鬱和氣憤等不良情緒得到顯著改善。

瑜伽作為一種獨特的社會文化現象,其自身所蘊含的美學價值是毋庸置疑的。無論是瑜伽表演的場面,還是習練過程中各種動態,或靜態的人體姿勢或動作造型,在內容和形式上都充分顯現出了美的力量和韻味。通過欣賞瑜伽演示,可使人意識到人體的美麗,發現蘊藏與瑜伽運動中豐富、動人的人體之美、氣質之美。

瑜伽能幫助形成正確的姿態和形體,瑜伽動作美觀大方,要求姿勢、力度、表現力都能准確到位,瑜伽是多部位、多關節的同步運動,需要各部位的協調配合,從而提高了人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瑜伽還能提高審美能力,冶審美情操。

瑜伽是一種柔和、均勻、舒展、緩慢的身體運動,它能培養人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情感和能力。瑜伽的人體美可謂「以體傳情、形神兼備」。

近年來,瑜伽以其獨有的魅力,在提高人民群眾身心健康水平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尤其對人們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規范、人格教育等方面產生了積極影響。

它能提高人的專注力,實踐證明,經過瑜伽習練的人,注意容易從外界事物的影響中轉移到自身的體驗和感悟上來,注意力也較集中和穩定。

它能培養頑強的意志,人們在習練瑜伽時有明確目標,初學瑜伽會遇到很多困難,如動作僵硬、 柔韌素質差、動作不協調。瑜伽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練習者克服困難,堅持下去,使其意志力逐漸增強。通過觀察和研究習練者會發現,他們中大多數人具有堅強的意志力,能夠長期堅持習練,從而真正感受到了瑜伽的魅力並從中受益。

它還能使人們個人氣質得到彰顯、增強自信心、培養奮發向上的精神。經過長時間的瑜伽習練,許多人改掉了含胸駝背等不良習慣,形成了良好的姿態,優雅的氣質。

(5)老年人健身論文擴展閱讀

規范要求

一暖身很重要。不要一開始就做高難度的動作,以免造成運動傷害。最好先做一些瑜伽暖身動作,循序漸進,避免身體受到驚嚇。

二練習時,一定要保持室內相對安靜,空氣一定要流通。不要在太軟的床上練習,准備一個瑜伽墊子,然後穿著睡衣,光腳練習。

三練習瑜伽不一定非要照貓畫虎,完全按照光碟的動作完成,練習者能夠記得多少動作就做多少,動作的順序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應該隨心所欲,只要保持呼吸的平穩和心態的平和就可以。

四練習瑜伽時,每個動作一定都要保持3~5次呼吸,練習瑜伽後應該感覺心情的愉悅而不是身體酸累,甚至痛苦。

五練習瑜伽千萬不要勉強,瑜伽不一定每天都要做,只有在你心情好、身體感覺好、時間空閑時做瑜伽,才會事半功倍。

練習後注意:

① 0.5~1小時以後再進食。瑜伽練習中,消化器官得到充分的按摩,需給予一定的休息調整,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和提升器官機能。

② 休息0.5~1小時後再洗浴。瑜伽練習後體感非常敏銳,短時間內應避免忽冷忽熱的刺激,從而保證體內能量有序流動。同時,能夠避免毛孔過度擴張所造成的油脂清洗過度,從而保養皮膚天然保護層。

⑥ 幫忙寫篇 老年體育科學健身方面的論文 急....謝謝!!

鹽 城 師 范 學 院
畢業論文
2014—2015學年度
鹽城市鹽都區老年人體育鍛煉情況的調
查與分析
2015年5月20日
鹽城市鹽都區老年人體育鍛煉情況的調查與分析
摘 要
我國已經逐步進入老齡化國家,由於我國當前老年人口急劇增多的原因,各種老年人的問題也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來,如退體後長期工作的情結糾葛、逐步衰老的生理影響等原因,需要重新定位與計劃日常生活。那麼,如何注重健康、娛樂生活成了當前的一個重要課題,而體育活動正是實現此目的的重要手段,因此本課題的研究對老年人改
1/16

善生活質量,提高生活情趣有著不可估量的實用前景。本文通過文獻資料、問卷調查等方式,了解調查鹽城鹽都區老年人體育鍛煉的現狀,找出在體育鍛煉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並針對鹽城市的實際情況,提出發展策略,以促進鹽城市老年體育鍛煉的和諧,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鹽城;老年人;體育鍛煉;現狀調查
Yancheng yan the elderly physical exercise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Abstract
China has graally entered the ageing countries, because our country current, and the reason for the increase of aging population has all sorts of problems of the elderly also spring out, such as the complex entanglement long-term work after retirement, partly e to the 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graal aging, need to reposition and plan the daily life.So, how do you pay attention
2/16

to health, entertainment, lif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current, and physical activity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achieve this, so this topic research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the
elderly, increase life interest has the inestimable practical prospect.In this paper, through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survey, understand the investigation the status quo of yancheng yan district elderly exercise, find out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physical exercise and shortage, an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yancheng city,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to enhance the harmony of yancheng city elderly physical exercis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key words 】: yancheng; elderly ;sports; pres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目 錄
摘要 ................................................................ 2
1.前言 .............................................................. 4
2. 研究對象和方法 ................................................... 4
2.1研究對象 ..................................................... 4
2.2研究方法 ..................................................... 4
2.2.1文獻資料法 ............................................. 4
3/16
2.2.2綜合分析法 ............................................. 4
2.2.3問卷調查法 ............................................. 4
3.當前鹽城市老年人體育鍛煉現狀的情況分析 ............................ 4 3.1鹽城市老年人參加體育鍛煉的年齡性別分析.......................5
3.2鹽城市老年人參加體育鍛煉的動機分析 ........................... 4
3.3鹽城市老年人參加體育鍛煉次數和鍛煉強度的分析 ................. 6
3.4鹽城市老年人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段 ............................. 6
3.5 鹽城市老年人參加體育鍛煉的地點調查 .......................... 7
3.6鹽城市老年人體育鍛煉項目的調查 ............................... 7
4. 影響鹽城市老年人體育鍛煉的因素 ................................... 8
4.1缺少鍛煉的科學認知 .......................................... 10
4.2對體育鍛煉的重視度不夠 ....................................... 9
4.3宣傳力度不夠 ...............................................11
4.4缺少技術指導 ................................................. 9
4.5活動場地不夠充裕 ............................................ 10
5.提高鹽城市老年人體育鍛煉成效的對策 ............................ 12
6.結論與建議 ....................................................... 10
7.致謝 ............................................................. 11
8、參考文獻 ........................................................ 13
4/16
1.前言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平均壽命大幅度延長。而目前鹽城市老年人體育鍛煉的狀況還不容樂觀。鹽都區是鹽城市兩大市區之一。目前鹽都區共有鎮11個。鹽城鹽都區一直著力打造特色群體活動,力爭成為鹽城市全民健身活動基地,竭力打造現代化的群眾體育強區。選擇鹽城市鹽都區作為樣本,能讓老年人身體健康狀況和體育鍛煉情況將會更加重視,增強體育鍛煉興趣;加強政府對老年人體育鍛煉的關心和重視並給予政策支持。這樣對老年人改善生活質量,提高生活情趣有著不可估量的前景。
2. 研究對象和方法
2.1研究對象
鹽城鹽都區60歲以上的老人健身鍛煉現狀為研究對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根據課題研究需要,運用鹽城師范學院圖書館中國學術期刊全文資料庫,和單位的圖書館和網路共查閱相關文獻100餘篇。根據課題研究及撰寫的需要,筆者還通過互聯網歸納真理海量資料。在導師指導下學了體育科研方法、參閱了統計學、老年人健身及力量訓練等方面的書籍。
2.2.2綜合分析法
通過對數據的統計、歸類對數據進行對比、演繹、綜合等邏輯方法進行分析,通過分析得出鹽城市城區老年人體育鍛煉所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提出策略建議。對鹽城市鹽都區的老年人體育鍛煉有著一定的發展作用。
2.2.3問卷調查法
根據研究需要設計問卷,對鹽城鹽都區500名老人進行調查,共發放500份問卷,回收問卷462份,有效問卷450份,有效率為90%。
3.鹽城市老年人參與體育鍛煉的現狀分析
3.1性別年齡特徵分析
在被調查的鹽城市的老年人鍛煉者性別特徵統計來看,男性參加體育鍛煉的有176人,占總比例78.92%,女性參加的有202人,占總比例85.23%(見表1)。很明顯女性參與鍛煉者多於男性。另外,不參加體育鍛煉的男性有47人,占總比例21.08,女性有

⑦ 運動與健康論文

運動(跑)與健康

一、 歷史

大學三年級上學期上半次選修課就快完了,老師叫我們寫篇論文。因為自從上大學以來,除了跑步,其他的什麼運動很少參加。於是就跑與健康說說自己的看法。

跑步已經有兩年半了,感覺非常好。由於坐姿不正確,16歲那年就烙上了腰椎鍵盤突出的怪病,那年也剛好考入中南大學。怎麼辦?它徹底地改變了我的生活:上課沒坐多久就坐不住,痛啊,很不舒服;自己每次去醫院打個針,每天都在同學的怪異的眼神中生活;上體育課,打排球,跳不起來,打不了球,彎不下去,拾不起球!我的天,怎麼辦?難道每天都得過著這么痛苦的生活?難道以後這么長的人生路就這么過了么?難道這輩子就這么完了?

不行!絕對不行!必須征服(conquer)它。數學枯燥我可以去愛,為何它就不行呢?先從心裡上克服它:年輕的時候來點痛苦,來點老人的感覺,沒什麼不好的,如果過了,也許以後的生活會比別人更有節奏,更有規律,更有樂趣!然後從實際中戰勝它:不指望它一次兩次就好,但我就不相信工夫會負有心人,加上它幾年的鍛煉和保養,不信不可以徹底擺脫它!

大一大二基本上是邊打針邊鍛煉——主要是跑。跑讓我重新回到了高中早晨和傍晚跑步的情形;跑讓我感受到了自己飛行無限的姿態;跑讓我親受到大汗淋漓之後的快感!除了跑,還做些單杠,雙杠之類的,這兩種我感覺單杠最好,把我的腰椎拉直,不但去拉它,也去吊它。

大三了,搬過本部來了,不去看醫生了。靠自己去鍛煉。每周保持一萬米的路程,堅持下去!

大二開始沒有體育課了,選了個健身跑,彭老師是個很好的老師,從他那我學到了跑步的境界,學到了鍛煉的妙方,學到了做人的道理。自己一步一個腳印的去做,感覺長進不少,就跑步而言,一跑3000米,中等速度,可以三步一吸,三步數團槐一呼,可以跑完不累.

二、 跑

隨便說說吧,因為沒什麼資料可查。

跑,根據跑的速度來分,大概可以分為慢跑,中速跑,快跑。

慢跑,相當於走路,但不完全等同於走路,於中人的心率慢慢升高,這種鍛煉主要運用與老年人,爺爺奶奶們行動不便,身體逐漸衰落,滿跑可以使他們能抗擊衰老,能抵抗疾病。若能長期堅持,定能永葆青春。

中速跑,介於慢跑和快速跑之間,主要使用於叔叔阿姨們。他們過了成長的時期,身體逐漸趨於平衡,不再「長大」,這種跑步方式對於他們來說是最好的:一方面,他們有很多的工作,沒有足夠的時間來鍛煉;另一方面,中速跑在早晨和晚上特別有效,這段時間有清新的空氣,良好的身體狀態,可以減輕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給他們帶來的壓力。

快跑,速度非常快,主要適用於青少年,他們正處於「成長」狀態,如此之跑可以使男的身軀更加健壯,女的身體更加豐滿。當然不是絕對的。其方式當然也有多種,一種是專門的,比如100米賽跑;另外一種是業余的(姑且這么說),比如踢足球,看著足球,要准確定位,快速奔跑,馳騁於田徑場。

跑,根據跑的路程可以分為短跑,中長跑等。短跑主要是指100米,而中長跑是中距離跑和長距離跑的合稱。中距離主要是指800米、1000米、1500米,長距離跑主要指3000米、5000米、10000米。

三、 健康

健康,人類永恆的話題,主要包括身或仔體健康和心理健康。

身體健康:指軀體結構和功能正常,具有生活自理能力。

其有十條標准:

Ø 精力充沛,從容不迫應付工作壓力而且感到不緊張

Ø 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事無具細,不挑剔

Ø 善於休息,睡眠良好

Ø 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的各種變化

Ø 抵抗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

Ø 體重正常,身體均勻薯友

Ø 眼睛明亮,反應靈敏,眼瞼不發炎

Ø 牙齒清潔,無空洞,不出血、不疼痛、齒齦顏色正常

Ø 頭發有光澤,無頭屑

Ø 肌肉有彈性,走路輕松有力

心理健康:只個體能夠正確認識自己,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使心理處於良好狀態以適應外界的變化。

其有十條標准:

Ø 有足夠的安全感

Ø 能充分的了解自己,並能對自己的能力做出適度的評價

Ø 生活、理想切合實際

Ø 不脫離周圍現實環境

Ø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和諧

Ø 善於從經驗中學習

Ø 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Ø 能適度的發泄情緒和控制情緒

Ø 在符合集體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的發揮個性

Ø 在不違背社會規范的前提下,能恰當的滿足個人滿足

四、 跑與健康

跑步是一種極為簡單、人人都能進行的運動項目,使身體各部位都得到鍛煉。跑步對人體的作用比較全面,具體表現為下面幾個方面:

跑步可以保護心臟,心臟是人體易衰老的重要器官,心臟的功能正常對其它內臟器官功能有直接的影響。醫學上認為,保持健康先要保持心臟功能。中年人易得缺血性心臟病,因冠狀動脈堵塞而致心肌缺血,引起心絞痛至心肌梗塞。進行跑步鍛煉可使冠狀動脈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環,長期跑步鍛煉人的冠狀動脈不會因年齡而縮窄,保證有足夠的血液供給心肌,從而可以預防各種心臟病,保持良好的心臟功能。跑步是一項全身性運動,能夠加速周身血液循環,調整全身血液分布,消除淤血現象。通過下肢運動,推動人體向前移動的同時,有力地驅使靜脈血迴流心臟,減少下肢靜脈和盆腔淤血,預防靜脈內血栓形成。跑步可以調節大腦皮質的興奮和抑制,有益提高神經系統的功能,消除腦力勞動的疲勞,預防神經衰弱。跑步還可以調節人體內部平衡,調劑情緒,振作精神,改善物質代謝,促進新陳代謝,降低血脂水平,膽固醇水平,控制人體重量,減肥的極好方法。經常練習長跑的人是有較深的體會,有明顯的健身強心作用。

跑步的具體方法有:

Ø 慢速放鬆跑:就是不加任何努力的慢跑。一般慢跑時感到輕松舒服,無疲勞感,心率控制在每分鍾110—130次左右,呼吸自然,稍有氣喘。動作無要求。一般每周練2—3次,每次練習20分鍾左右。堅持經常鍛煉,對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等有明顯的健身效益。

Ø 中速跑步方法:是用一定的意志努力,速度在每秒5米或心率在140—150次/分左右的跑進方法。這種健身跑步法是較流行的中等強度健身法,已被國內外公認。這種方法對增強心臟功能,調節內臟平衡等有顯著的效果。但練習中應注意做好准備活動,放鬆活動,練習感到明顯疲勞,就要停止跑步,做一些放鬆練習。每周練習1—2次,每次練到疲勞為止。

Ø 快速跑步方法:是用較大意志努力,較快的速度向前跑進方法,練習時心率一般都在人體最高水平,170—180次/分左右。這種跑法運動強度較大,持續時間較短,一般幾秒鍾,但可以重復練習。每周練習1—2次就可以了,每次重復3—6次。練習中應循環漸進,做好准備活動和放鬆整理活動,防止疲勞過度。這種方法對提高人體無氧耐受力,肌肉功能,以及心臟功能有一定作用。有內臟慢性病、心血管、肝、腎病尤為不能練習。防止重病發生。

Ø 變速跑步法:就是採用快慢結合、走跑結合的交替練習方法。這種跑步法適用於中年中後期人,由於運動量變化較大,練習時可根據個人鍛煉水平,控制練習的時間和跑速。一般來說,體質較好的中年人,可快跑與慢跑交替進行,體質較差的中年人,可慢跑與走步交替練習,練習時間控制在感到疲勞明顯時結束練習,做一些放鬆活動,並循序漸進提高練習要求。

Ø 定時跑步法:就是限定一定時間,進行跑步移動距離,或限定一定距離,縮短跑步時間的練習方法。比較有名的定時跑是12分鍾跑,6分鍾跑,用來評價自我鍛煉的效果,和身體功能水平。經常進行定時跑練習,可以幫助自我了解身體狀況,鍛煉中如出現難以跑下去的疲勞極點現象,應逐步放慢跑速,甚至停止練習,以防發病現象出現,做好放鬆活動。

Ø 原地跑練習法:就是在固定的一塊小地方做原地跑步動作的練習方法,如:在房間里、陽台上、跑台上做跑的動作,持續練習的方法。這種方法不受場地、氣候、設備條件限制,是一種較方便的鍛煉方法。但練習時間應較長,重復步數應較多,一般要練習10分鍾以上,才相當於跑進800米距離的慢跑運動量。因此,要求練習較長,練習時大腿抬高一些,重復次數加快些,鍛煉效果就好些。這方法適用戶外無法練習時,或有疾病做康復保健練習。

Ø 另外,還有負重跑、障礙跑、蛇形跑、變向跑、協調跑、上下坡跑等練習方法。都可用來健身鍛煉。但值得注意的是,任何跑步前應做一些准備活動,跑步中應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漸漸放鬆結束。跑步中應盡量到戶外空氣清新,沒污染的地方練習。跑步鍛煉中應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練習時間或距離;不斷堅持抗疲勞練習。應從自身的體質、健康條件,因人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靈活掌握,選擇跑步練習方法和運動量。堅持經常跑步鍛煉,一定能取得滿意的健康效果。

⑧ 求社會碩士論文人口老齡化後老年人體育發展研究

論文摘要:本21世紀人口老齡化,已成為全球性的社會問題,中國正面臨老齡化問題的嚴重威脅。 本文採用文獻資料法、調查問卷法、數理統計等方法,對人口老齡化的主要特徵進行分析,找到解決老齡化問題的積極對策,闡明老年人體育鍛煉的最佳途徑,最後提出研究的最終歸宿與落腳點。 人口老齡化,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對增多,在總人口中所佔比例不斷上升的過程。二是指社會人口結構呈現老年狀態,進入老齡化社會。國際上通常看法是,當一個國家和地區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於老齡化社會。目前全世界60以上的老年人口總數已達6億,有60多個國家的老年人口超過人口總數的10%,進入了人口老齡化社會行列。20世紀人類社會科學技術的進步,經濟的快速發展,高度的現代文明生活使發達國家先期進入老齡化社會。而21世紀發展中的國家在經歷了人口激增,多年持續高出生率之後,也和發達國家一樣,進入老齡化社會。但從長遠來看,我國人口構成出現老齡化是人口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社會進步的表現。 嚴重的社會人口老齡化,給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各國研究結果得到類似的結論,撫養一位老人的平均費用與兒童的費用大體上為2:1~3:1。美國某些年的養老金超過國防費用,我國1978年離退休職工支出為17.3億元,1990年上升到388.9億元,2007年已達到5588.6億元,醫療費用從1990年的76.2億元增加到2007年的471.3億元。同時老齡化也給老年人自身帶來煩惱和困擾。經濟發達的老齡化社會國家相應出台成熟和完整的政策、方法,對老齡人口迅速上升,政府每年支出醫療保健費用成倍增加。我們只有勇敢面對這個問題, www.591lunwen.com 論文網,大力提高人口素質,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組織各種體育活動,創辦各種老年人俱樂部,開展一些老年人娛樂競賽項目等,因此對老齡化後社會體育的發展進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⑨ 科學運動與身體健康論文

想要達到身體健康,還需要掌握科學的運動 方法 ,這樣才能全面發展。下面是我為你精心整理的科學運動與身體健康論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科學運動與身體健康論文篇1
【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各種亞健康的症狀和疾病像潮水般向人們襲來。觸目驚心的現實向我們鳴起了聲聲警鍾。針對自身需求進行適宜、適時、適度的長期 健身運動 ,健康就會常相伴。

【關鍵詞】運動,健康,裂配科學合理

【內容】一、要健康,首先應知道健康運動處方的原理。 所謂運動處方,就是針對個人身體狀況而將鍛煉方式、鍛煉時間和強度等科學合理地編制起來,就如同醫生給病人開的處方一樣,用來指導人們通過運動改善體質,促進健康。運動處方由以下四大要素構成。

1.合理的運動項目:根據個人的身體條件、 文化 程度、經濟狀況選擇最合適的運動項目。切忌盲從,無目的地效仿別人。

毀源拍2.合理的運動強度:根據個人的身體條件,運動的激烈強度應該適度。切忌操之過急,超限運動,這樣做不僅無益,反而有害。

3.合理的運動時間:每次運動的時間不應太短,也不宜過長,應以適度為宜。

4.合理的運動頻率:每星期運動次數要適當。

二、要健康,其次得有科學的方法。

其中最常見按照代謝方式劃分,運動可分為有氧代謝運動與無氧代謝運動兩大類。

有氧運動屬於耐久性運動項目,在整個運動過程中,人體吸入的氧氣大體與需要的相等。低強度、有節奏、持續時間長的運動基本上都是有氧運動,比如走路、慢跑、長距離慢速 游泳 、騎自行車、跳舞等。有氧運動是保持身心健康最有效、最科學的運動方式。

步行:步行時人會挺胸收腹,增強腿部肌肉力量,使身體更靈活、更協調,身材更富美感!

跳舞:平素健身枯燥、單調,很難激發人們的興趣。因而,持之以恆就更不容易了,相反有節奏的運動比隨意的運動對身體更有益處,人們更容易接受並會樂此不疲。里伯尼斯說:“當我們的身體按照音樂節奏運動時,我們的心跳、呼吸也都能在優美的韻律中得到統一。”

跑步:根據跑的速度來分,大概可以分為慢跑,中速跑,快跑。 慢跑,相當於走路,但不完全等同於走路,於中人的心率慢慢升高, 這種鍛煉主要運用與老年人,爺爺奶奶們行動不便,身體逐漸衰落,滿跑可以使他們能抗擊衰老,能抵抗疾病。若能長期堅持,定能永葆青春。

中速跑,介於慢跑和快速跑之間,主要使用於叔叔阿姨們。他們過了成長的時期,身體逐漸趨於平衡,不再“長大”,這種跑步方式對於他們來說是最好的。

快跑,速度非常快,主要適用於青少年,他們正處於“成長”狀態,如此之跑可以使男的身軀更加健壯,女的身體更加豐滿。當然不是絕對的。其方式當然也有多種,一種是專門的,比如100米賽跑;另外一種是業余的(姑且這么說),比如踢 足球 ,看纖羨著足球,要准確定位,快速奔跑,馳騁於田徑場。

無氧運動屬於力量性運動項目。在整個運動過程中,人體吸入的氧氣少於所需的氧氣。它的特點是:運動強度較高、爆發力強、持續時間短等。舉重、 跳高 、 短跑 以及投擲等都屬於無氧運動。

三、要健康,其次就是掌握好運動量。

眾所周知,運動能強身健體。但人們在參加體育鍛煉時需要掌握兩個點,即堅持和適量。可以用某些指標來控制運動量:

一是運動後即刻(10秒鍾內)的脈搏或心率。在跑步和 球類運動 後,成年人以不超過140~150次/分為宜,老年人不超過120次/分為宜。

二是重量。如舉重的最大重量以不超過本人能舉起最大重量的70%~80%為宜。

三是時間。每天的運動時間以2~3小時為宜,其間還需穿插數次休息。

總之,解自己的身體基本素質,針對自身需求,適宜、適時、適度地進行健身運動,就會擁有健康。
科學運動與身體健康論文篇2
【摘要】現今社會,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也給人們帶來了許 多健康問題。一些人長時間在電腦上工作、娛樂和“網路漫遊”又帶來了有損於健康的“電” 腦網路綜合征”;隨著生活水平的改善,逐漸改變著人們的飲食結構,人們在享受豐富美食的同時,由於營養物質的過量攝取,能量消耗的不足,造成了肥胖、心血管疾病等現代“文 明”病的蔓延,且發病年齡日趨提前。由此可見,體育鍛煉,保持身心健康已經成為刻不容 緩的事。

【關鍵詞】科學運動,健康,體育鍛煉

【內容】健康、長壽、智慧是人類的美好願望。從幾千年前的上古起,人們就一直在苦苦探求防禦疾病、延長壽命的奧秘。古希臘 名言 :“如果你想強壯,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聰明,跑步吧!”明確提出了跑步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意義。在進入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的時代,人們更加認識到生命的可貴,而重視追求生活的質量,健康的地位和價值也隨之在提高。

體育運動 能提高智力水平 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們從事各種活動最基本的心理條件。體育運動在有意和無意之中活化了右腦,強化右腦的形象思維功能,加開發右腦的智力。由此可見,體育教學與右腦的 智力開發 有著密切的聯系,體育教學是右腦智力開發的有效手段和途徑,它能夠開發參與者的聰明才智。

確立良好的自我觀念,自我概念是指學生對自己的身體情況、心理特點和情感的綜合評價,它是通過很多的自我感覺和評價組成的,包括“自我定位”、“身體技能”、“身體自然條件”、“我的 愛好 取向”等。眾所周知,體育鍛煉會使人身體強健、精力充沛,所以堅持體育鍛煉對於改善學生的身體表象和提高心理素質非常關鍵。因為身體表象和心理素質對評價學生的自我概念聯系非常大,無論高矮胖瘦或男或女,其個體對自身不滿意會影響個體的自尊心,使心情低落,進而產生不安的心理狀態和憂鬱症的發病率。有科研工作者研究發現,肌肉力量水平和個體的心理情緒的穩定性以及自信心成正相關,同時發現通過持續的科學的體育鍛煉來加強力量訓練,會使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加強從而使個體自我概念顯著提高。

世界衛生組認定健康是人類的一項基本權利。現代科學研究揭示在所有運動項目中,以有氧耐力項目最利於人們的健康。國外有資料表明,運動狀態下的人體吸入的氧氣可比安靜狀態時多8倍,也就是說有氧代謝運動(耐力性運動)可使人體獲得最佳攝氧量。各國學者共同推薦的健身性有氧代謝運動為:快步、慢跑、游泳、騎自行車、跳 健身操 (舞)。這些運動能有效地增強呼吸系統攝取氧、心血管系統荷載及輸送氧的能力,以及組織有氧代謝利用氧的能力,因此有氧運動對人體有生理生化、心理等多面的良好影響。

有氧運動的代謝主要依靠有氧代謝,即在有氧情況,糖、脂肪、蛋白質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的過程。代謝過程釋放能量合成ATP,構成骨骼肌肉有氧代謝供能系統。糠、脂肪和蛋白質稱作細胞燃料。其中糖是人體組織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占人體能量來源的70%之多,以糖元的形式存在。有氧運動時首先消耗肌糖元,當肌糖元不足時由血糖補充,肝糖元又不斷補充血糖。長時間鍛煉能改善運動時血流分配,使肝血流量增大,流經肝臟的糖異生基質量增多,被代謝用的機率也相應升高。

大學時期的體育與健康生活方式關繫到學生未來的體育生活化、終身化,也關繫到終生健身行為方式的養成。本文分析了體育干預對大學生的身體和身心的影響,旨在為引導和促進大學生形成一種與現代社會生活相適應的健康生活方式提供可借鑒的依據。

一、體育鍛煉與身體健康

體育鍛煉是通過科學的身體活動形式給予人體各器官、系統一種良性刺激,促使身體的 形態結構、生理機能等方面發生一系列適應性反應和變化,從而增強體質、增進健康。實踐證明,科學的體育鍛煉不僅有利於人體骨骼、肌肉的生長,而且還能改善血液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排泄系統的機能狀況,有利於人體的生長發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強有機體的適應能力。體質的強弱受多種因素影響,體育鍛煉是增強體質的最積極、有效的手段之一。

現任國際運動醫學聯合會主席霍爾曼教授指出:每天堅持中飯步10min 心臟可以年輕20 歲。科學的體育鍛煉能改善神系系統的調節功能,提高神經系統對人體活動時錯綜復 雜變化的判斷能力,並及時作出協調、准確、迅速的反應;使人體適應內外環境的變化、保持機體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從事腦力勞動的人不斷增多。用腦過度會使腦細胞轉入抵制狀態。如不做調整,則會導致 記憶力 減退甚至神經官能症而嚴重影響健康。科學研究證明,體育鍛煉對大腦中樞神經系統有良好的刺激作用。改善大腦的供氧狀況可消除大腦疲勞、提高大腦的工作能力。體育鍛煉還能使大腦皮質及時、准確地調動植物性神經系統;盡早地進入工作 狀態,使大腦反應快,自動化程度高,功能加強。

二、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

體育鍛煉不僅對人的身體發生影響, 而且會對人的心理產生影響。 體育鍛煉具有調節人體緊張情緒的作用,能夠改善生理和心理狀態,恢復體力和精力;能增進身體健康,使疲勞 的身體得到積極的休息,使人精力充沛地投入學習、工作;可以陶冶性情、保持健康的心態, 充分發揮個體的積極性、創造性和自主性,從而提高自信心和價值觀,使個性在融洽的氛圍 中獲得健康、和諧的發展;體育鍛煉中的集體項目與競賽活動可以培養人的團結、協作及集 體主義精神。

研究表明,有氧鍛煉或不強烈的身體鍛煉有助於降低輕度和中度精神抑鬱者的抑鬱水平。如果能與心理治療相結合,比單純進行體育鍛煉能更有效地降低抑鬱。體育鍛煉可以鍛煉意志,而有堅強的意志 品質才能堅持鍛煉,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體育鍛煉是一種歡快的活動,它使人身體健康,心情舒暢,有利於塑造一個愉快、開朗、健康的心靈,促進個性氣質的健康發展。

三、體育鍛煉與社會適應能力

社會學家告訴我們體育運動中傳播、宣傳的精神、原則、體育道德等,具有很高的社會理想價值,體育鍛煉中樹立公正、守法、民主、競爭、協作、團結、友誼、謙虛、誠實等道德觀念,是社會不可缺少的規 範文 化,對於青少年乃至全體社會成員都具有 教育 意義 。

(一)規范行為。體育運動中有各種明確而詳細的行為規范,如奧林匹克精神和原則、 體育道德規范、比賽規則、競賽規程等,這些規范是體育運動得以開展的必要條件,而規范 的培養是學生進入社會前必不可少的社會化過程。這一過程可以視為對社會法規和倫理道德 的模擬學習過程,有助於他們理解遵守社會規范的意義和重要性。

(二)培養自立。確定體育目標並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努力的過程,有助於培養運動者積 極的人生態度,使他們具有更強的獨立性和自立能力。

(三)體驗不同的社會角色。一個人要符合社會的要求取得社會成員的資格,就必須學 會接受適當的社會角色。而各種體育運動的場合,則有機會讓學生體驗不同的角色和“做什 么、怎麼做”的社會意義,為他們走向社會打下基礎;從而體驗出人的主觀努力是改變社會 地位的重要意義。

(四)體育鍛煉是“情商”訓練的有效途徑。體育鍛煉對人體健康的促進作用是多方面 的,如生理、主理、社會適應和創造力。

面對社會的高速發展和高校的擴招,當今高校教育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社會對大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真正身心健康的大學生,才能成為當今社會所需要的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為社會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在大學生成才的過程中,心理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面對日趨嚴重的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當今高校已經採取種種 措施 ,但從實際效果來看,並不盡人意,高等教育應立足於自己的根本任務,充分發揮高校教育中不同教育模式的獨特作用,盡可能全方位關注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如體育教育對於對於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促進作用等,才能從根本上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起到緩解效果。

體育鍛煉不僅可以健身、健腦,還可以調劑生活,促進心理健康,錘煉個性、品德和氣質。走過操場,我們就可以看到一塊大牌子,上面寫著: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 幸福生活一輩子。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重視體育鍛煉,參加體育鍛煉,讓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 身體和愉快的心情,過好每一天。
科學運動與身體健康論文篇3
摘 要:科學的運動不僅能夠塑造出強健的體魄與完美的身材,也能促進身心的健康發展與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我個人認為科學運動與健康的關系是手段與目的的關系,即以運動為手段,以健康為目的。合理的科學運動,是增進健康,增強體質最有效的方法,並且能夠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堅持科學的體育鍛煉能達到“健身、健心、健美”的效果。不是有句話這么說:每天鍛煉一小時,幸福安康一輩子!

關鍵詞:科學運動 健康 身心發展 健美

導入語

健康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要素。它屬於個人,更屬於社會。健康與長壽是千百年來人類最美好的願望。但是健康的存在少不了科學的運動,只有通過科學的運動才能讓健康長期伴隨。因而,養成堅持科學運動的生活方式,堅持合理的體育鍛煉,對於增強體質、提高健康水平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一、體育鍛煉可使人體健康發展

1、促使人體健康發展

骨骼的生長發育需要不斷地吸收營養物質,體育鍛煉能促進血液循環和增加對骨骼的血液供應,同時,體育鍛煉中的各種動作,也具有促進骨骼生長的良好刺激作用。通過科學的體育鍛煉會使肌肉體積增大、肌肉中脂肪減少、肌肉毛細血管增多等等,使身體顯得豐滿而結實。

2、可使人體功能得到充分發展適當體育鍛煉對維持和增強人體活動具有重要意義,人長期從事體育鍛煉能增強體質並具有延年益壽的功效。

國內體育科學研究觀察,體育鍛煉可以提高人體的運動機能和心臟、循環系統的機能。國外科學家還做過一種試驗,讓健康青年連續躺在床上9天,發現他們的心臟循環系統和呼吸系統以及新陳代謝的工作能力平均下降21%,心臟容積縮小10%。

二、體育鍛煉可促使人的心理健康發展

1、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

體育鍛煉,無論是有組織地或個人單獨地進行,對培養和鍛煉良好的意識品質有著積極的作用。堅持經常鍛煉,需要具有自覺性和自製力。長期從事體育鍛煉的人都有體會,如果沒有克服困難的毅力和持之以恆的精神是不可能堅持長久的。在體育鍛煉中,需要完成一定的身體練習和承受一定的運動負荷,如果沒有自覺性和堅持性及果斷性,是不可能做到的。

2、調節人的情緒,提高人的精神

良好的情緒主要是指整個心理狀態的穩定和平衡,這種狀態有利於保持和促進整個有機體的穩定。從事體育鍛煉,可以調劑情緒,並在中樞神經系統支配下,對有機體內部的各個方面的關系進行相應的調整和平衡,這對情緒和精神也會有良好的作用,尤其對愛好體育的人,這種作用更為顯著。

三、體育鍛煉可提高人適應社會的能力

1、提高人體適應環境的能力

有體育鍛煉基礎的人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強的基本原因有兩點:一是長期進行體育鍛煉,增進了健康,強壯了體格,身體的各個組織系統在中樞神經支配下,承受外界刺激和協調各組織系統的能力得到增強;二是從事體育鍛煉,往往

是在各種外界環境和條件下進行的,因而使機體得到鍛煉,適應能力不斷提高。

2、促進社會交往和增進友誼

體育鍛煉是一種社會活動,人們在體育運動過程中,不僅能夠鍛煉身體,而且在各種鍛煉活動中可以促進社會交往和增進友誼。所以,“健康”是體育的終極目的。在高等院校的體育教學中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已經確立,培養學生終生鍛煉的意識和習慣,以達到培養大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目的。

四、針對自身制定的健身方案

由於自身健康的需要,對於一個處在人生黃金時期的青年人而言,健康似乎對自己以後的人生有著很深遠的影響,誰都知道,沒有健康的體格,生活就算再充裕也不會有享受的機會。所以制定一套好的健身方案對我來說顯得意義非凡。 我這個年齡段的人身體功能處於鼎盛時期,心律、肺活量、骨骼的靈敏度、穩定性及彈力等各方面均達到最佳點。從運動醫學角度講,這個時期運動量不足比運動量偏高更對身體不利,像我的話可進行任何運動強度的鍛煉,心臟也可以通過耐力鍛煉可提高輸血量。總之,為了今後的身體健康儲備資源,我盡可能多鍛煉。

首先,鍛煉可星期一、三、五隔天進行一次,每次大約30分鍾增強體力的鍛煉,方法是試舉重物,比喻啞鈴什麼的,負荷量為極限肌力的60%,我應該可以舉起10kg到15kg之間的重量吧,重復鍛煉一直練到肌肉覺得疲勞為止(大約每次做10-12次)。假如多次練習並不覺得累,可以加大器械重量10%,必須使主要肌群(胸肌、肩肌、背肌、二頭肌、三頭肌、腹肌、腿肌)都得到鍛煉。

然後,需要進行的是20分鍾的心血管系統鍛煉,方法是慢跑、游泳、騎自行車等,強度為脈搏150-170次/分鍾。這樣有助於增加肺活量,更有助於血液的循環。

最後,還必須進行腦部鍛煉,因為健腦也算是健身的一種方式。有時候我在早上起床後常有頭昏腦脹的感覺,我知道這主要是腦部供血不足所致。因此我記住了一套健腦操,對解除頭昏很有效。健腦操大致如下:

一、上下聳肩運動:兩足分開而立,約與肩寬,兩肩盡量上提,使腦袋貼在兩肩頭之間,稍停片刻,肩頭突然下落,做八遍。

二、背後舉臂運動:兩臂交叉並伸直於後,隨即用力上舉,像似用肩胛骨上推頭的根部,保持兩三秒鍾後,兩臂猛地落下,像要撞到腰上(實際也可撞上),做一遍。

三、叉手前伸運動:屈肘,五指交叉於胸前,兩手迅猛前伸,同時迅速向前低頭,使頭夾在伸直的兩小臂之間,做五遍至十遍。

四、叉手轉肩運動:五指交叉於胸前,掌心朝下,盡量左右轉肩。頭必須跟著向後轉,注意保持開始時的姿勢,轉動幅度要等於或大於九十度。左右交替,做五至十遍。

五、前後曲肩運動:先使兩肩盡量向後彎曲,好像兩肩胛骨要碰到一起似的。接著用力讓兩肩向前彎曲,如同兩肩會在胸前閉合似的,並使兩只手背靠在一起,做五至十遍。

六、前後轉肩運動:曲肘,呈直角,旋轉肩部,先由前向後,再從後向前,旋轉遍數不拘。

相信只要我堅持下去,收獲一定會很豐盛的。從今天開始就開始自己的健身計劃,因為只有這樣,我才能學到在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在此感謝老師一個學期悉心的指導,因為你讓我有了一套還算完整的健身計劃。

五、結束語

科學的運動能夠可減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舒解疲勞與放鬆、減低焦慮,提升心理機能,改善外觀和自我信念,能維持和促進肌力、關節功能,提升心臟和肺臟的效率,可減低沮喪、焦慮和改善心情,可以改善身體組成,防範慢性病,達到改善健康的生活質量。所以,只有科學的運動才能使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能平衡發展。

五、參考文獻

1] 許永剛.體育運動訓練競賽中疲勞的類型問題的分析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1994,14(4):40-47.

[2] 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19-120.

[3] 王長生.體育健身中心理疲勞及其療法[J].湖北體育科技,2000(2):48-50.

[4] 殷勁.運動疲勞激起判斷[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91;3:77-81.

[5 馮連世,等.優秀運動員身體機能評定方法[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

⑩ 求體育與身心健康論文一篇,五百字以上的

答;我國改革開放的步伐加快,經濟建設日新月異。特別是黨的十五大勝 利召開,香港順利回歸,更激勵全國人民滿懷信心地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 紀。在國民經濟和社會主義事業蓬勃發展的同時,體育事業也應與之協調發展。因為在未來社會中,國際競爭 日趨激烈,世界范圍內的經濟競爭,綜合國力競爭,實質上是科學技術的競爭和民族素質的競爭。我們要想在 今後的國際競爭中繼續發展壯大,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就必須把提高全民族素質置於首位。 體育不僅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而且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對其他方面素質的提高具有特殊的作用。大 力發展體育事業,全面提高中華民族的體質與健康水平是當前我國的一件大事。1995年,國務院頒布了《全民 健身計劃綱要》,人民群眾的體育意識有了進一步的增強,積極參加鍛煉的人越來越多,群眾性的全民健身熱 潮正在中華大地上一浪高過一浪。參加體育鍛煉,可選擇的項目很多。如:田徑、球類、體操、武術、游泳等 等,均可達到健身強體的功效。但筆者認為,田徑運動以其自身特有的優勢,必將在全民健身活動中占據首要 地位。
田徑運動是由人們進行競技和鍛煉身體的走、跑、跳躍、投擲等身體練習所組成。它是最簡單,最自然的 身體練習。作為鍛煉身體的手段,它們在各個社會發展階段的體育運動史中都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最初,這些 練習都和人們的生產勞動、戰爭以及教育有直接關系。步行、奔跑、跳躍和投擲都是人們獲取生活資料,進行 戰爭和教育下一代必不可少的行為。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田徑運動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運動項目, 在運動技術、教學方法、比賽規則、健身理論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特點。田徑運動對人類有機體的發展起著促進 作用,在進行身體教育的過……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健身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襄陽養老金指紋電話 瀏覽:865
大同養老保險補繳2016 瀏覽:636
重陽節千壽宴 瀏覽:886
孝順故事200大全 瀏覽:41
怎麼寫老年公寓消防整改報告 瀏覽:12
佛教孝順父母因果故事 瀏覽:266
父母不考證怎麼辦 瀏覽:916
女的拿養老保險是幾周歲 瀏覽:411
政治我們為什麼要孝敬父母 瀏覽:928
70歲以上駕車 瀏覽:268
老人如何補氣血吃什麼葯 瀏覽:364
觸動孩子孝順的視頻 瀏覽:841
念親恩重陽節作文 瀏覽:356
老年人披搭 瀏覽:242
社區老年的活動調查問卷 瀏覽:876
城鎮退休養老金標准 瀏覽:413
長老人斑怎麼祛掉 瀏覽:225
少女和父母吵架如何處理 瀏覽:936
養老金每個月交兩千多退休可以領多少錢 瀏覽:725
德山鎮都有什麼養老院 瀏覽: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