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失能老人如何解決照護的問題
常言道,久病床前無孝子,說明自古對這種事情大家就比較沒有辦法,比較無奈!
我一個朋友的母親北關區50多歲的李阿姨,每到周五下班,就要趕往殷都區安鋼東路的父母家中,這是她「值班」照顧母親的日子。李阿姨有6個兄弟姐妹,她排行第五,最大的大哥也已經60多歲了。
李阿姨的母親今年87歲,前年的一次骨折,讓她卧床在家,去年突發腦梗,成為了失能老人,生活無法自理,幾個子女輪流照看,一人一天排班。雖然請了保姆,但是老人壞情緒反復發作,保姆也不願意一天天徹夜照顧老人,所以只能兄弟姐妹幾個來照顧了。
老母親去年出院時,醫生叮囑了在家一是需要按時使用主管醫生交代的葯物,防止頭部病情復發,二是需要多注意患者個人衛生如洗頭、洗腳、及時清理大小便等,還需要勤翻身,防止褥瘡的出現,三是多讓患者坐起來,跟患者勤溝通,避免長時間平躺造成抑鬱,畢竟癱瘓病人的心理非常脆弱,四是如果有條件需要到醫院康復科或康復中心,做針灸,推拿及現代康復功能訓練治療。
時間一長,幾個兒女有些支撐不住了,為了方便在家照顧母親,李阿姨的二哥讓兒子從網上買了一張護理床,用起來確實比較方便,但是買回來沒用幾天不是這個地方壞了就是那個地方壞了,還不夠來回折騰,後來也乾脆不用了。他們都是年過五旬的人,平時還有工作要做,晚上為了照顧母親,隔兩個小時就要起來一次,根本休息不好,尤其是李阿姨二哥,還要回家照顧小孫子,身體確實吃不消。家裡請的保姆也不是24小時全職護理,每天8個小時,工資待遇不輸白領,白天在家只負責看好老人即可,就這樣時間久了保姆也受不了,逢年過節還需要額外送紅包,在這種情況下,兄妹幾個還生怕給保姆提供的待遇不夠好,留不住人家,現在為失能老人找一個保姆太難了.......保姆如果在走了,兄妹幾個肯定也要累倒一大片;
向這種家庭現狀又有多少家庭面臨同樣的問題呢?
那目前我國失能老人的護理問題究竟有多嚴重?
按照國際通行標准分析,吃飯、穿衣、上下床、上廁所、室內走動、洗澡6項指標,一到兩項做不了的,定義為輕度失能,三到四項做不了的,定義為中度失能,五到六項做不了的,定義為重度失能。
中國尚未廣泛開展失能鑒定與評估工作,到底有多少失能人口也沒有官方統計數據,廣泛被引用的是全國老齡辦在2016年第四次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報告中提到的數據:2016年全國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致4063萬人,占老人人口的18.3%;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這句話正在越來越多的家庭成為現實,具體來看,具有兩方面原因:
第一,長期照護病床一床難求。
去養老院,這是大多數失能家庭的第一想法,但現實中卻很難實現。
從2017年統計結果來看,我國至少有1000萬失能老人需要長期照護床位,最保守估計繼續的服務床位數是565萬張,但目前還不到130萬張。
第二,護理人員一人難求。
沒有送失能老人去養老院,就只能請護理人員,但這一條卻更難實現。
央廣網消息,按國際慣例,每3位老人就需要1名護理人員,以我國4000萬失能老人為基數測算,護理人員需求約1000萬人,當前,護理服務人員隊伍匱乏,養老護理人員持證上崗的不到10%;在現實中,撇開普通家庭難找護理人員的問題,連專業機構也難找護理人員!據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2015年對上海民辦養老機構調查顯示,有92%的民辦養老院遭遇招工難題。
作為養老問題中的艱難部分,失能老人護理問題已經成為了關乎人性、財力、能力等多重因素疊加的復雜問題了,隨著平均年齡的延長,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些概念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中國古話說「養兒防老」,但當一個近七十歲的兒子,要長期日夜照顧一個九十歲的失能老人時,也不禁會讓人為之捏一把汗:照顧者也已到老年,實屬難矣。
要解決養老問題中的最大痛點,首先離不開的還是「政策」二字!
❷ 一床難求,一人難求,怎麼辦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這句話正在越來越多的家庭成為現實。具體來帶穗看,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長期照護病床一床難岩行信求。
去養老院,這是大多數失能家庭的第一想法,但現實中卻很難實現。
從2017年統計結果來看,我國至少有1000萬失能老人需要長期照護床位,最保守估計急需的服務床位數是565萬張,但目前還不到130萬張。
第二,護理人員一人難求。
沒法送失能老人去養老院,就只能請護理人員,但這一條卻更難實現。
央廣網消息,按國際慣例,每3位老人需要1名護理人員,以我國4000萬失能老人為基數測算,護理人員需求約在1000萬人。當前,護理服務人員隊伍匱乏,養老護理人員持證上崗的不到10%。
在現實中,撇開普通家庭難找護理人員的問題,連專業機構也難找護理人員!據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2015年對上海民辦養老機構所做的調查顯示,有92%的民辦養老院遭遇招工難題。在濟南的一家養老院,負責人表示,10個護工承擔著60多個老人的護理工作,因為工作性質的關系,很難招到人。
面對問題重重粗輪的現狀,「怎麼辦?」,這是每個人關心的首要問題。
❸ 養老院,何時不再難進
民政部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城鄉養老機構發展到4萬多個,養老床位365萬張。但平均下來,每50個老人擁有不到一張床。
1·總量不足導致「一床難求」
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中,大部分老人都願意居家養老,與兒孫共享天倫之樂。但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養老觀念也在逐漸轉變。不少思想開明、衣食無憂的老人希望入住設施齊全的養老院安度晚年。
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老年人和殘疾人福利處張曉峰說,在我國現有的養老服務體系中,公辦養老機構主要接收「三無」老人、「五保」以及低收入的高齡、獨居、失能老年人,在養老服務體系中充分發揮基礎性、支撐性作用。
但與現實需求形成強烈對比的卻是,多數養老院床位緊張,公辦養老院更是「一床難求」。
據民政部統計,我國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僅為19.7張,不僅低於發達國家50‰—70‰的比例,也低於一些發展中國家20‰—30‰的水平。
2·「難求」背後暗藏潛規則
床位總量少,是養老院「一床難求」的客觀原因,但不夠公開透明的排隊制度,從某種程度上也加劇了「入院難」現象。
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原本接收「三無」老人、「五保」等弱勢群體的公辦養老院,漸漸成為「特權」老人爭相享用的「蛋糕」。找關系、打招呼「插隊」入住「火爆」的公辦養老院,已是行業內心照不宣的「潛規則」。
在床位緊俏、有300多人排隊等位的上海市第一福利院,86歲的朱大爺就坦言,自己能住進來多虧3年前女婿找了關系。「要不哪能這么快住進來,排隊不知要排到猴年馬月!」
此外,部分公辦養老院由於承擔行業示範作用,建築設施存在高端化傾向,也成為吸引「特權」老人的因素之一。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傑華認為,公辦養老院更應發揮「托底」作用,不能淪為政府部門追求政績的「面子工程」,忽視了社會群體基本的養老需求。
「養老是一門科學,不能粗放管理。一方面公辦養老機構「供不應求」,另一方面民辦養老事業發展緩慢。在大力發展公辦養老機構的同時,政府應當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養老事業。
「十八大報告提出,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大力發展老齡服務事業和產業,令我們備受鼓舞。」宋曉斌說,今後將繼續按照「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場、高端有控制」的思路,多途徑興辦養老服務機構,為有不同需求的老人提供「個性化」的養老服務。
❹ 公辦養老院和民辦養老院哪個好
公辦養老院成本低,收費低,節約了拿地和建設等方面的成本,工作人員穩定,加之版收權到的補助等因素,養老院自身資金壓力較小,無需考慮開資成本,而許多公辦養老院是在城市發展之前建設的,隨著城市發展,養老院在城市中心位置,地理位置好,老人入住的花費肯定便宜,是帶有公益性的。這種天然的不平衡,又占據了天時地利的優勢,造成了公辦養老院基礎好,硬體好,資金充裕,提供的服務質量較高,最後變成一床難求,很多老人也願意入住。
目前民辦大多都是租賃或是購買土地,政府不會無償補給。建設成本比較高,而且土地都是偏遠地方,交通設施差,周圍配套不齊全。護理人員缺少,沒有專業的教育培訓機構培訓專業的護理人員,很多管理者和護理者多是半路出家,文化程度不高,年齡偏大,工資收入偏低,在護理或是管理時難免出現失誤,在經營的過程中不得不考慮成本,所以導致了民辦養老院價格居高不下,而且服務質量難提高的困局。
❺ 養老院未來可能會一床難求嗎
這種情況還會隨時會出現,因為現在中國的老齡化社會越來越嚴重,到2025年之後中國大面積的出現,老年人這個時候如果養老院不能夠有很好的數量,或者說有一定的面積的話,那麼他的床位也會非常難求的。因為現在的這種環境對於這種老齡化的社會也是大家在每天的不斷的說起來,有的時候也確實是因為現在的現在的這種新生兒可能是越來越少,再加上現在的老年人越來越多吧。
養老院的床位越來越緊張,並不是說一句空話,而是離得我們現在越來越近了,我們必須要抓緊足夠的能力去掙錢,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讓男人得到一個很好的照顧。所以說那個時候我們必須要陪在父母的身邊,這樣也能夠做到自己的應盡的義務。
❻ 上海哪個養老院條件好 推薦幾個!!
公立養老院人滿為患,一床難求,要排隊等好幾年;一些民間養老院倒是有床位,但專要麼收屬費高得離譜,要麼就是環境和服務太差;一些硬體設施非常好的養老公寓,服務又跟不上。自己父母老了 還是自己照顧的好 現在這種社會環境 怎麼可能有好的護工 送進去的能自理也就算了 要是個癱子 被欺負的份
❼ 住養老院要交多少錢每月
如果住公立養老院,價格在1500元-3000元,但一「床」難求。條件好一點的私立養老院收費很高,5000、6000元甚至上萬元一月的養老費用也有。
養老院的費用包括床位費、伙食費、護理費、醫療費用、押金、日用品、水電費等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完全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費用或會增多一些。
不過注意的是,每家養老院的收費都是不相同的,因為養老院的收費還取決於養老院的服務水平、硬體設施和所在地理位置,具體的費用大家可以去當地養老院咨詢清楚。
選擇養老院的注意事項
1、醫療保健服務
人到晚年,或多或少都有些疾病或存在突發疾病的可能,所以選擇養老院一定要看該養老院是否設有醫務室,配設有專職醫生,備有足夠的醫療設備和物資。養老院是否具備在院內或就近及時診療老人常見病、多發病的能力,能夠及時妥善處理各種突發性疾病和其他緊急情況。
2、護理照料服務
工作人員是否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奉獻精神,查看護理人員的護理經驗,是否具有上級主管部分頒發的從業資格。要求能夠按照合理的時間間隔,為老人提供洗澡、理發、剪指甲、換洗床單被套、衣服等起居照顧服務。
3、心理和社會交往服務
既然是頤養的場所,豐富的娛樂社交活動就必不可少,所以需要看養老院是否給老人提供這樣的空間和平台,比如:興趣小組、活動團體等,這些條件都有利於孤寡老人情感上的交流,給老人帶去心理上的慰藉。
❽ 奔流十年|三人行必有一老,上海破題「大城養老」
風雨兼程,我們站在又一個「十年」節點之上。❾ 養老院住一個月多少錢
公立養老院,價格在1500元-3000元一個月,但一「床」難求。條件好一點的私立養老院收費很高,5000、6000元甚至上萬元一月的養老費用,遠超普通老人養老金所能承受的水平。
希望住養老院的老年人中大多數是普通退休職工,好多人養老金不到3000元。有一些老人是農民,僅有很少的醫保和養老保險,大部分要靠子女節衣縮食供養。民營養老院,由於要承擔先期基本設施投入,收費若低於每月3000元,就很難有利潤可言了。
(9)上海養老院一床難求擴展閱讀:
中國養老院入院須
一、入住老人自願入院。如退院則由本人及家屬提出申請,子女及全家人同意方可出院。
二、入住老人及家屬監護人員交身份證復印件一張、老人乙肝化驗單,說明並無精神病、傳染病。由老人監護人員與院方簽申請表一份、協議書一式兩份。
三、有精神病、傳染病的患者不得入住。
四、院方提供被套、床單、枕套。入住老人需自帶棉被、枕芯、臉盆、毛巾、水杯、香皂等日用品及四季換洗衣服。其他多餘物品,請不要帶入敬老院。
五、入住老人不得將電器帶入敬老院。若確實需要,經院方同意方可帶入使用,全部費用(包括電費)由家屬擔負。
六、敬老院對老人提供流動服務與呼叫服務相結合。老人及子女若有增項服務,應該與院方協商。
七、入住老人如果不習慣院里生活,可以出院,費用按天數退還。
❿ 公辦養老院一床難求的原因有哪些
公辦養老掘基院老此,房子土地是國家的有政府投判含謹入環境好,價格低,保障高,不過僧多粥少,想去的人太多,所以一床難求! 供應少需求多就造成了供不應求,一床難求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