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廣東五星級養老院審核標準是什麼
前幾天廣東星級養老機構名單正式公布,泰康之家粵園被評定為了五星級養老機構,我們可以通過泰康之家粵園,從側面看出五星級養老院的審核標准有多高。
在泰康之家粵園,醫生、營養師、康復師、文娛活動師、餐飲與家政服務團隊、物業運行團隊等共同致力於為老人營造健康、快樂、安全的養老新生活。老人可以從生活瑣事中解脫出來,有更多的時間發展興趣愛好,參與社交和文娛活動。
在泰康之家粵園,既有慢病管理、急救和康復,還為居民提供了24小時緊急醫療救助、三甲醫院綠色通道轉診、私人醫生等服務,老人在粵園醫院掛號、看病、醫保結算都不再是難題。
在泰康之家粵園,各種硬體設施一應俱全:四季花廳、圖書室、健身房、檯球室、乒乓球室、電子高爾夫室、恆溫游泳池、小劇場、手工坊、棋牌室、按摩桑拿房等,充分滿足社區居民的休閑娛樂需求。
㈡ 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辦法的民政部第48號發布令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令
第48號
《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辦法》已經2013年6月27日民政部部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部 長:李立國
2013年6月28日
㈢ 養老院危重病人處理辦法
《養老機構來管理辦法》源第十四條規定:「養老機構在老年人突發危重疾病時,應當及時通知代理人或者經常聯系人並轉送醫療機構救治;發現老年人為疑似傳染病病人或者精神障礙患者時,應當依照傳染病防治、精神衛生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理。」(喵喵保)
㈣ 現在的養老政策有哪些
㈤ 上海市養老機構管理辦法的第四章 扶持與優惠
第二十五條 (扶持對象)
對收住具有本市常住戶口的老年人的養老機構,按照本辦法規定享受扶持優惠政策。
第二十六條 (稅收與用地優惠)
養老機構按照國家和本市的規定享受稅收減免優惠。
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可以通過劃撥國有土地、徵用集體所有土地或者使用集體所有土地的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
徵用或者使用集體所有土地建設非營利性養老機構,減免土地墾復基金和耕地佔用稅。
第二十七條 (城市建設與公用事業收費優惠)
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免繳下列費用:
(一)自來水、煤氣增容費和污廢水排放增容費。
(二)發展新型牆體材料專項資金。
(三)人防工程使用費。
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建造老年人生活用房,免繳人防工程建設費。
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在規定的受電電壓范圍內用電,減半繳納配電貼費,免繳供電貼費。
非營利性養老機構使用自來水、燃氣和電,付費享受優惠,具體辦法由市物價管理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
第二十八條 (交通便利)
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的工作用車,經市市政工程管理部門核定,減免公路養路費。
養老機構的工作用車通過隧道、黃浦江大橋、高架道路、高速公路,有關單位應當提供方便。
第二十九條 (醫療服務費用報銷與醫療執業范圍)
養老機構所在地的一級醫療機構應當上門為養老機構收住的老年人提供社區醫療服務。醫療機構為養老機構收住的老年人提供醫療服務所發生的醫療費用,按照公費醫療、勞保醫療或者醫療保險的有關規定處理。
養老機構內部設立的醫療機構為其收住的老年人提供醫療服務所發生的醫療費用,按照公費醫療、勞保醫療或者醫療保險的有關規定處理。
前款規定的醫療機構的設立辦法及其執業范圍,按照國家和本市醫療機構管理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條 (政府保障與補貼)
無經濟收入、無贍養人且無扶養人的老年人,可以向民政部門申請提供基本養老保障,由民政部門安排其入住養老機構。
養老機構收住下列情形之一的老年人,可以申請同級人民政府給予補貼:
(一)無經濟收入、無贍養人且無扶養人的。
(二)收入低於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
(三)其他特殊情形。
前款規定的補貼標准,由市民政局提出,市財政部門核准。
第三十一條 (表彰)
對養老機構的扶持與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應當給予表彰。
㈥ 陝西省養老機構星級評定的辦法和標准
自己去當地的民政部門問
㈦ 《北京市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培訓實施辦法》的具體規定如何
據北京市財政局官方微信號「北京財政」23日消息,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財政局近日聯合印發《辦法》,進一步加強引導入職從業、健全培訓體系等方面的制度設計,促進人才質量穩步提升。
《辦法》設立應屆畢業生入職獎勵,提出按照本科及以上6萬元、專科(高職)5萬元、中職4萬元的標准,分三年發放入職獎勵,鼓勵引導高素質人才到養老服務行業入職從業。
此外,給予養老護理崗位獎勵津貼。《辦法》稱,結合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分500元至1500元五個標准,直接將津貼發放給養老護理員本人,吸引和留住更多養老護理人才,補齊北京市養老護理員短板。
健全培訓體系方面,《辦法》提到,分類、分級組織開展養老服務人才能力提升培訓,培訓時間不少於40學時,考試合格的按照每人1500元給予培訓機構補貼。
同時,加快推動區級人才培訓基地建設,夯實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基礎。北京市養老護理崗位獎勵津貼9000多人將直接受益;每年培訓不少於1萬名養老護理員、500名機構負責人、500名老年社會工作者。
(7)養老機構辦法擴展閱讀:
此前報道
2020年7月13日,北京市民政局牽頭起草了《北京市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培訓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其中提到,養老服務人才是指在北京市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從事養老服務的養老護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養老管理人員,以及家庭照護人員、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機構的評估人員。
上述徵求意見稿第五條表示,國家統招北京生源或北京地區普通高等院校、中高等職業學校的應屆畢業生和畢業一年以內的往屆畢業生,進入北京市養老服務機構專職從事養老服務工作的,從入職滿一年後分三年發放一次性入職獎勵,標准為本科及以上6萬元、專科(高職)5萬元、中職4萬元,每年按照補貼標準的30%、30%、40%的比例由區民政局發放。
㈧ 養老服務體系的五大措施
一是加快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加強對新建小區社區服務用房規劃布局的審核,使小區規劃和社區養老場所做到同步規劃建設、同步交付使用;充分發揮民政部門既管城鄉社區建設,又管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的優勢,積極進行內部資源整合,統籌利用社區資源;制定並下發社區托老站和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建設標准,採取以獎代補的形式扶持和推進。市內社區普遍建立托老站、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老年康復中心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農村以敬老院為依託,增設日間照料和短期托養床位,並逐步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轉變,為農村留守老年人及其他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日間照料、短期托養等服務。
二是加快養老服務機構建設。推進養老服務信息化建設,建立市、縣(市)區、養老服務機構三級聯網系統,加強對養老服務機構的動態管理;健全核查監督機制,落實養老機構扶持政策,提高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機構建設的積極性,推進全市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健康有序發展。
三是加快推進「12349」信息服務平台建設。加大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依託地方通訊信息平台,構建全市統一的「12349」養老服務信息網路,建設集機構養老、社區托老和居家養老為一體的沒有圍牆的「鄭州社會化養老院」,積極開展居家養老服務。
四是探索建立養老服務補貼及評估制度。加強調研,加緊制定和出台養老服務評估和補貼辦法,根據老年人經濟狀況和服務需求,分類實施養老服務補貼,推動老年社會福利服務由補缺向普惠型轉變。
五是探索建立政府購買保險制度。推動建立政府為養老服務機構入住的老人購買意外傷害保險制度,提高養老服務機構發生意外傷害風險的善後處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