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對老年人的形容詞

對老年人的形容詞

發布時間:2020-11-30 08:42:01

1. 形容老年人的詩詞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杜甫在著名的《春望》中寫道:「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其實,這滿頭稀疏的白發是詩人憂愁勞心所 致。杜甫懷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偉大理想,然而卻眼睜睜看著摯愛的國家一步步沉淪,這無疑是對他最沉痛、最殘忍的打擊。春來,祖國的大好河山依 舊,只是戰亂之火卻無情地蔓延,國破家亡,哀鴻遍野,連花鳥都讓人觸目驚心。更可怕的是音信不通,家裡的親人境況如何,不得而知。當時杜甫年僅46歲,本不應該有太多的白發,因為憂愁而生白發,因為憂慮而致白發脫落,以至越來越稀疏了,幾乎連簪子都插不住了。詩人由國破家亡、戰亂分離寫到自己的衰老,通過 「搔」這一個動作,把內心的焦慮彷徨和痛苦之情,極其有力地表達出來,成功地塑造了一個白發蒼蒼,憂愁郁悶的老人形象。

「塵滿面,鬢如霜」

蘇軾在寫《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時,不過四十歲,卻已經「塵滿面,鬢如霜」了。

「塵滿面,鬢如霜」,簡單質朴的六個字,把作者飽經 風霜、仕途失意的坎坷人生概括出來。詩人陳師道也是如此,他在《除夜對酒贈少章》一詩中感慨道:「發短愁催白,顏衰酒借紅。」說自己備受無情的現實之摧 殘,以至頭發脫落斑白,面容衰老只有依靠酒力才能顯現紅光。這里說「發短愁催白」不一定是實寫,「顏衰酒借紅」也不一定真的如此衰老。詩人此時不過三十齣 頭,本不應該有白發衰顏,只不過是藉此表達愁之深、心之苦、生活之艱辛罷了。

據記載,陳師道早年受業於曾鞏,得到器重。曾鞏推薦他作為自己的助手參與修 史,但朝廷以陳是未做官的「白衣」而拒絕。曾鞏去世後,陳師道雖先後又結識了蘇軾、張耒等人,但生活一直無著,甚至貧窮得無力養家,以至孤苦伶仃。直至宋 哲宗元祐元年(1087年),才由蘇軾薦任徐州教授。在這樣的人生遭際中,詩人怎不「發短愁催白,顏衰酒借紅」呢。

「卧遲燈滅後,睡美雨聲中」

白居易的《秋雨夜眠》一詩,詩人抓住秋雨中人物的性格特徵並進行細致的描寫,成功地塑造出一個安閑的老翁形象。「涼冷三秋夜」是老翁所 處的背景,他處在這樣的環境中,顯得十分「安閑」。「安閑」二字勾畫出「老翁」喜靜厭動、恬淡寡慾的形象。「卧遲燈滅後,睡美雨聲中」兩句,寫老翁就寢的 情景,也是「安閑」的一個具體體現。「卧遲」是老年人的特性,正因為睡得晚,他才能在秋雨聲中「睡美」。燈滅之後,聞著窗外淅瀝的秋雨聲入眠,他的心中是 靜美的,連夢都是美的。睡醒之後,他仍是安閑的——「灰宿溫瓶火,香添暖被籠」,烘瓶里的燃料經夜已化為灰燼,按理說老翁應該起床了,可他還要添香,打算 繼續躺著,生動地描繪出體衰閑散的老翁形象。

末兩句「曉晴寒未起,霜葉滿階紅」以景作結,寫出老翁淡泊清凈的內心。此時,詩人白居易已六十多歲,體衰多病,官務清閑,儼然「安閑一老翁」,再加上親密的詩友元稹已經謝世,心情自然特別淡然。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曹操寫《步出夏門行·龜雖壽》這首詩時,剛擊敗袁紹父子,平定了北方烏桓,正躊躇滿志,充滿樂觀自信的情調。此時,曹操已經五十三歲 了,想到自己的人生歷程,不由得感慨道:「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作者認為神龜雖然可以活幾千年,最終仍難免一死,騰蛇雖能乘雲駕 霧,最終仍不免成為土灰。

人生也是如此,生命都是有限的,然而詩人卻唱出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高歌。他說,千里馬雖然形老體 衰,但胸中仍然激盪著馳騁千里的豪情。那些有志干一番事業的人,即使到了晚年,仍有一顆勃勃雄心,他對宏偉理想的追求永遠不會停息。

詩人以千里馬自比,表 達自己不應因年暮而意志消沉,而要樂觀奮發,積極進取,自強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活力。這四句,筆力遒勁,韻律沉雄,氣勢豪邁,深刻地表達了曹操老當益 壯、銳意進取的精神面貌。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

蘇軾在《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中則高唱道:「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這兩句,以反詰領起,並作回答。

人生只有一次,青春一旦逝去,就不 可能再來,正是「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然而,在蘇軾看來,人的青春雖然不可再現,但人可以老當益壯,可以有自強不息的精神,這種精神往往使人煥發出 青春的光彩,即人生可以再少,就像溪水尚可以西流一樣。

這兩句振奮人心的議論,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韻的語言,表達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休將白發唱黃雞」,再次唱出催人奮進之曲。人們慣用「白發」、「黃雞」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而作者卻反其意而用之,希望人們不要悲嘆白發,感慨黃雞催曉,光陰易逝, 體現出蘇軾熱愛生活、曠達樂觀的性格。

2. 形容「老人」的詞語有哪些

1、鶴發童顏,讀音[ hè fà tóng yán ]

釋義:仙鶴羽毛般雪白的頭發,兒童般紅潤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氣色好。

例句:李爺爺年近九十,依然鶴發童顏,身體硬朗。

2、老態龍鍾,讀音[ lǎo tài lóng zhōng ]

釋義:龍鍾:行動不靈便的樣子。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靈便。

例句:他才四十歲,就一副老態龍鍾的樣子。

3、老當益壯,讀音 [ lǎo dāng yì zhuàng ]

釋義:當:應該;益:更加;壯:雄壯。 年紀雖老而志氣更旺盛,干勁更足。

例句:七十多歲的爺爺老當益壯,打得一手好拳。

4、白發蒼蒼,讀音[ bái fà cāng cāng ]

釋義:蒼蒼:灰白色。頭發灰白。形容人的蒼老。

例句:望著那掛在樹梢上的明月,他不禁想起了白發蒼蒼的母親。

5、慈眉善目,讀音[ cí méi shàn mù ]

釋義: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樣子。

例句:這位老人臉上總是掛著笑,看起來慈眉善目的。

3. 形容老年人很精神的詞語有哪些

紅光滿面
鶴發童顏
精神矍鑠
老當益壯
腰板硬朗
童心未泯

4. 形容中老年人的詞語

老年:黃昏,白發蒼蒼,風蝕殘年,慈祥,老態龍鍾,老當益壯,精神矍鑠,老驥伏櫪,步履蹣跚,鶴發童顏,花甲,知天命,高齡,古稀.和藹可親,蒼桑,垂暮.
中年:不惑,大腹便便,風度翩翩,成熟,深沉,年過半百.

5. 形容老年人好的詞語

【西山日薄】:薄:逼近。太陽快要落山。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亦作「日薄西山」、「西山日迫」。
【西山日迫】: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同「西山日薄」。
【雪鬢霜鬟】:白發。借指老年人。
【雪鬢霜毛】:指老年人。同「雪鬢霜鬟」。
【炳燭之明】:點燃蠟燭,用以照明。形容人到老年,好學不倦。
【不知老之將至】:不知道老年即將來臨。形容人專心工作,心懷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遲暮之年】:遲暮:黃昏,比喻晚年。指人至老年。
【垂暮之年】:垂:將,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大化有四】:化:變化。人生的最大變化有四個,即人生的嬰兒、少壯、老年和死亡。
【反老成童】:反:同「返」,歸,還。道教語,由衰老恢復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
【風前殘燭】:比喻隨時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隨時可能消滅的事物。

6. 形容老年人精神好的詞語

形容老年人精神好的詞語有:老當益壯、鶴發童顏、寶刀未老、老驥伏櫪、返老還童。
一、老當益壯
1、拼音:lǎo dāng yì zhuàng
2、釋義:形容年紀雖大但志氣豪壯。
3、出處:南朝·范曄《後漢書·馬援傳》:窮當益堅,老當益壯。(翻譯:處境越窮困,意志應當越堅定,年紀雖老而志氣更旺盛,干勁更足。)
二、鶴發童顏
1、拼音:hè fà tóng yán
2、釋義:仙鶴羽毛般雪白的頭發,兒童般紅潤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氣色好。
3、出處:唐 田穎《夢游羅浮》:自言非神亦非仙,鶴發童顏古無比。(翻譯:說他自己不是神也不是仙,仙鶴羽毛般雪白的頭發,兒童般紅潤的面色自古以來無人能比。)
三、寶刀未老
1、拼音:bǎo dāo wèi lǎo
2、釋義:形容人到老年還依然威猛,不減當年之雄風。
3、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豎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寶刀卻不老。(翻譯:小子你欺負我人年紀大,但是我手中的寶刀卻沒有老舊。)
四、老驥伏櫪
1、拼音:lǎo jì fú lì
2、釋義:比喻人雖然年老,但仍有雄心壯志。
3、出處:東漢·曹操《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翻譯:年老的千里馬雖然伏在馬槽旁,雄心壯志仍是馳騁千里。)
五、返老還童
1、拼音:fǎn lǎo huán tóng
2、釋義:形容老年人恢復了青春的健康或精神,精力異常旺盛。
3、出處:宋·張君房《雲笈七簽·諸家氣法》:返老還童,漸從此矣。(翻譯:老年人恢復了青春的健康或精神,精力異常旺盛,矛頭從現在開始。)

7. 形容老年人年輕的詞語

老當益壯
老當益壯
[lǎo
dāng

zhuàng]
基本釋義
當:應該;益:更加;壯:雄壯。年紀雖老專而志氣更屬旺盛,干勁更足。
褒義


《後漢書·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郭大夫雖然離休了,但他~,仍然工作在第一線上。

8. 形容老人的詞語。

一、容光煥發

白話釋義:臉上的光彩四射。形身體健康、精神飽滿。

出處:清·蒲松齡蒲松齡《聊齋志異》:「妝畢;容光煥發。」

譯文:打扮化妝完,臉上的光彩四射

二、老驥伏櫪

白話釋義:比喻人雖年老,仍有雄心壯志,也形容人雖然年老,但身體依舊健康

出處:三國·曹操《步出夏門行》詩:「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譯文:年老的千里馬雖然伏在馬槽旁,雄心壯志仍是馳騁千里。

三、老當益壯

讀音:[ lǎo dāng yì zhuàng ]

釋義:年紀雖老而鬥志更堅,干勁更大。 當:應該。益:更加。

出 處:《後漢書·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四、白發朱顏

讀音:[ bái fà zhū yán ]

釋義:顏:臉色。頭發斑白,臉色通紅。形容老人容光煥發。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21章:「顧老和大部分中醫一樣,白發朱顏,戴一幅老花鏡,認真地給田福堂號脈。」

五、鶴發童顏

白話釋義:白白的頭發,紅紅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氣色好,有精神。也說童顏鶴發。

出處:唐·田穎《玉山堂詩文集·夢游羅浮》:「自言非神亦非仙;鶴發童顏古無比。」

翻譯:說他自己不是神也不是仙,鶴發童顏自古以來無人能比。

【近義詞】紅顏白發、童顏鶴發、老當益壯、鶴發松姿、返老還童

【反義詞】未老先衰、鶴發雞皮、明眸皓齒、老氣橫秋、老態龍鍾

9. 形容老年人的性格特點的詞語有哪些

1、溫恭直諒

【拼音】:wēn gō zhí liàng

【釋義】:溫恭:溫和謙恭;直諒:性格正直,能諒解人。指和氣、謙恭、正直、誠信的高尚品德。

【出處】:明·王陽明《客坐私祝》:「但願溫恭直諒之友,來此講學論道,示以孝友謙和之行,德業相勸,過失相規,以教訓我子弟,使無陷於非僻。

2、老當益壯

【拼音】:lǎo dāng yì zhuàng

【釋義】:當:應該;益:更加;壯:雄壯。年紀雖老而志氣更旺盛,干勁更足。

【出處】:《後漢書·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閱讀全文

與對老年人的形容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三清 瀏覽:926
孝順的品質的詞語 瀏覽:583
社保關系轉移退休前多久 瀏覽:20
岳飛孝敬母親的故事 瀏覽:236
老人肺心衰竭腳底發紫還能活多久 瀏覽:6
雲和縣老年大學畫圖班 瀏覽:533
安徽潁上建潁鄉孝敬父母勞動模範 瀏覽:867
養生館如何做外賣 瀏覽:179
水利部老年大學電話6 瀏覽:450
台灣安心養老院 瀏覽:666
貴州交3000農村養老保險領多少 瀏覽:449
70歲以上老人日本 瀏覽:692
欽州市老年大學電話地址 瀏覽:46
有多少父母對孩子很不好的 瀏覽:637
80歲癱瘓老人政府有補貼嗎 瀏覽:522
冬至在養生方面注意什麼 瀏覽:968
離婚後如何處理父母的關系 瀏覽:395
太平養老保險公司待遇節假日獎金 瀏覽:823
孝文帝孝順的故事 瀏覽:188
養老院意見箱內容怎麼填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