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問八十多老人看病有優先嗎
3月1日起,《陝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辦法》正式施行,其中規定,65周歲以上老年人在醫院就醫時,可優先掛號、檢查、化驗等。1日,記者走訪了西安市區的5家醫院,發現這樣的規定執行起來,還是遭遇到尷尬。(3月2日《華商報》)
對這項規定,在引來大多數叫好聲的同時,也引起一些年輕人的不同意見,他們認為,來看病的都不舒服,誰也不願意排隊等待,如果老年人都來插隊,對他人來說不公平,而且如果老年人都涌到隊伍最前面也會造成混亂。
那麼,我們如何看待老年人看病優先的問題?
首先,老年人看病優先有一定的道理。這在《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二十七條中規定,「醫療機構應當為老年人就醫提供方便,對7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就醫,予以優先。」陝西省的地方法規是把「優先」的規定具體化了,是符合上位法的規定的。但是,地方法規又把法律規定的「70周歲以上」改成了「65周歲以上」,這是可以的,但應給出理由。
而從實際情況看,優待老年人看病也是有必要的。一方面,老年人年老體衰,往往經不起長時間的排隊等待;另一方面,老年人看病往往需要家人陪同,牽扯的人力也較多。
但是,應該看到,法規只是說明老年人在醫院就醫時,可優先掛號、檢查、化驗等,至於在操作層面如何落實,卻沒有具體規定,而一些醫院的做法,確實可能引發矛盾。
所以,如何讓老人看病優先,醫院的操作要注意合理性,要求老人自己去插隊,顯然是把責任推給了老年人了,很容易引發矛盾。比較好的辦法是,開設老人看病的專用窗口。當然,這個窗口並不是只針對老年人,而要和日常可以優先的兒童、殘疾人、老幹部、軍人等合並起來,成為一個共用的優待對象的服務窗口。
因為我也是老年人,所以我還想說,法規認為老年人就醫一律優待,其實是一種過度保護。應該說,即使是老年人看病,也應該根據老年人的體質和病情緩急決定是否應優先。年齡不是優待的唯一依據,老年人時間充裕,年輕人時間更寶貴。但法律不可能這么細,而且也存在一個操作問題。所以,盡管法規有了規定,作為老年人如果病情不是很急,最好能按照規則排隊。
這樣的做法,有點和老人乘公交一樣,老年人不要逼著年輕人讓座,而要體諒為工作辛苦的孩子們。看病也是這個理啊。
⑵ 為什麼重大災難面前優先考慮救援的是老人和孩子
老人和孩子自救能力較差。
老年人曾經為社會做出過貢獻,小孩是我們未來的希望。
無論如何考量,老人和小孩以及婦女都是災難時優先救援的對象!!!
⑶ 銀行該不該給90歲以上老人提供優先服務
沒有明文規定,但是一般情況,老年人優先也說得過去。
很多老年人不會使用ATM機,僅有的一張銀行卡要麼不常用,要麼請親友幫忙取款等等。
大多數的櫃台上放置了老花眼鏡、放大鏡等便民用品。
⑷ 老人在很多時候都有優先權的翻譯
非常感謝您的提問,讓我豐富了英語知識
對於你的提問 我的解答是:
老人在很多時候都有優先權
Old people are in many cases have priority
雙語對照
例句:
1.
我們的雙手任何時候都有很多細菌在上面。
Our hands naturally carry bacteria on them.
祝你英語學習成功!
~~~~~~~~~~~~~~~~~~~~~
如有疑問請繼續追問,望採納,謝謝,您的採納是我的力量!
⑸ 老年人上火車時有優先上車嗎
太原火車站有老人通道,一進候車大廳,上樓的電扶梯旁邊的右面,有一個全國勞模服務站,專門針對有需要幫助的人服務,如老年人,殘疾人走地下通道提前上車,或者提前進站接老年人
⑹ 小孩優先還是老人優先辯論賽
這種辯論賽,首先要注意在辯論的過程中區分場合,事件。並不是所有的場合都適合老人優先或小孩兒優先。弄清這個,就會立於不敗之地。
⑺ 北京市市有規定老年人可以優先上車嗎
絕對沒有這項規定
大家禮讓而已
倚老賣老就不用鳥他了
⑻ 是不是中國法律也沒規定老人享有優先權。
你好,雖然的確有一部《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但這個法我個人覺得沒什麼意義,因為規定的都和現行法律一般規則一致,就不說這個了。
我國法律對於老年人的特別規定,在我的印象里好像只有刑法,即75歲以上老年人除非手段殘忍外不適用死刑。其他的特殊規定(當然養老保險不算了)好像真沒有。
保護人身財產基本權益的法律
民事:民法通則 物權 合同 侵權法 (加上01精神司解 04人身司解)知產
刑事:刑法
⑼ 老年人有哪些優先保障法
老年人的社會保障問題是國家依法保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一個重要部分,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老年人的社會保障問題越來越顯的重要了。
首先,國家建立養老保險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老年人依法享有的養老金和其他待遇應當得到保障。有關組織必許按時足額支付養老金,不得無辜拖欠和挪用。如果老年人生活在農村,那麼,農村的集體組織除根據情況建立養老保險制度外,有條件的還可以將未承包的集體所有的部分土地、山林、水面、灘塗等作為養老基地,收益供老年人養老。
其次,國家建立多種形式的醫療保障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醫療需要。如果老年人患病,除醫療部門依法應給予照顧外,本人和贍養人確實無力支付醫療費的,當地人民政府根據情況給予適當幫助,並可以提倡社會救助。醫療機構應當為老年人醫療提供方便,對70歲以上的老人就醫應予優先。
第三,保護和優待老年人的居住條件。老年人的所在單位分配、調整或者出售住宅,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和有關標准照顧老年人的需要。新建或改造城鎮公共設施、居民區和住房,應當考慮老年人的需要,建設適合老年人生活和活動的配套設施。國家鼓勵、扶持社會組織或者個人興辦老人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老年醫療康復中心和老年文化體育活動場所等設施。
第四,在科教和文體建設方面保障老年人的權益。老年人有繼續受教育的權利,國家發展老年教育,鼓勵社會辦好各類老年學校。各級人民政府對老年教育應當加強領導,統一規劃,開展適合老年人的群眾性文化、體育、娛樂活動,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廣播、電影、電視、報刊等應當反映老年人的生活,開展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宣傳,為老年人服務。同時,要發展社區服務,逐步建立適應老年人需要的生活服務、文化體育活動、疾病護理和康復等服務設施和網點。
最後,在其他方面也應保障老年人的需要和利益。各級政府應當引導企業開發、生產、經營老年生活用品,以便適合老年人的需要。根據當地條件,政府部門還可以在參觀、游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方面給予老年人優待和照顧。農村老年人不承擔義務工和勞動積累工。老年人因其合法權益受侵害提起訴訟交納訴訟費確有困難的,可以緩交、減交或者免交;需要獲得律師幫助,但無力支付律師費用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